最新冀教版2018-2019学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页的内容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10的组成。
2.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图片、小笑脸、小棒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10的组成
1.拍手背儿歌
2.对口令
3.填一填
二、图片引入,学习新知。
1.出示图:9个白○,1个蓝○。
师问:“小朋友,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
2.出示图:8个白○,2个蓝○。
师问:小朋友,你们会说这个图的意思吗?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3.出示图:7个白○,3个蓝○。
请学生将算式写在纸上,展示学生作业
4.猜一猜:下一组是几个白○,几个蓝○
三、进行闯关游戏,巩固练习
1.游戏“找朋友”:用数字卡片组成10
2.口算
3.孔雀开屏
4.看图列式,说明图意
5.摘苹果
6.展示笑脸,让学生看图列式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什么?(10的加减法)
板书设计:
10 的加减法
9+1=10 10-9=1
1+9=10 10-1=9。
9加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一年级上数学69.70页。
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9加几,了解凑十的方法。
3、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案:一、复习导入师:上新课之前我们先复习下以前的知识。
看看那一列坐得最好,以开火车的形式做一做下面十道题,算式要读完整。
出示课件3+4 1+5 2+6 1+7 5+310+2 10+3 10+4 10+4 10+4生:快速回答出得数。
师:大家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呢?生:因为10加几,就是往后数几。
二、问题情境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只可爱的小动物,鹅!还记得咱们学过的鹅的古诗吗?生:背诵鹅鹅鹅!现在我们这里来了一群鹅(出示情境图)2、观察情境图师:同学们请认真观察这幅图,里面有几只白鹅,几只黄鹅,一共有几只鹅?你会列算式吗?生:9只白鹅,3只黄鹅,9+3,或者3+9等于12.到底九加三是不是12呢?三、自主探究1、师:怎样计算9加3呢?我们一起摆一摆。
请同学们拿出两种颜色的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教师首先拿出9根红色磁力贴,放左边,代表9只白鹅。
再拿出3根黄色磁力贴,放右边,代表黄鹅。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有几种操作方法,跟学生交流,听听他们是怎么想的,为交流做准备。
)3、交流环节师:刚才大家摆得都很认真,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怎么算的,可以一边摆一边说。
生1:从9接着数,生2:放在一起一块数,生3:从3接着数,生4:从3里拿出一个凑成10,再算10+2=12。
只要学生说得对,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比如,真棒,了不起的发现。
多有创意的想法啊,其他同学想到了吗?因为你努力思考了,即使没答对,也很棒!4、引出凑十法师:同学们用这么多种方法计算出了9+3=12,真不错!这些方法里,你们觉得哪种方法简单算得快呢?生:拿出1和9凑成十,比别的方法简单些。
师:教师边讲边板书凑十法。
9+3=12,凑十法。
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10课时整理10以内减法表教学内容:教材第52—53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把10以内的减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减法表中,能发现减法表的简单规律,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减法表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形式发现减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能把10以内的减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减法表中,能发现减法表中的简单规律,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10以内的口算卡片以及10以内的减法算式表一张。
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小组合作活动探究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激情导入同学们,今天蓝灵鼠学生回答:高兴。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创设来到我们教室中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你们高兴吗?探究与体验(屏幕出示蓝灵鼠的图片)蓝灵鼠:同学们,大家好,你们学了10以内减法,你们能说出一些算式吗?教师板书部分算式:3-1、2-1、4-2、7-2、6-3、5-4、1-1、2-2蓝灵鼠:大家说的真好,我知道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吗?(预先把书中的表画在一张大纸上让学生观察)教师板书:学生说出所有10以内的算式。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后汇报。
(多找一些学生说)减1的有3个算式,减2的也有3个算式。
小组讨论学生可能说出:第一行都是减1的,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1,第二行让学生亲身经历减法表的归纳和整理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鼓励学生有新的发现。
10以内的减法算式还有很多,你们能不能向上节课整理加法表一样把这些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这个表内呢?汇报:你们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排在表内?(教师板书相应算式)现在我们已经整理好10以内的减法表,谁能任意读出一个算式并口算出结果?蓝灵鼠:你们真是太聪明了,能够准确地说出每个算式的结果,请你们继续加油,再横着观察,算式有什么规律?你们观察的真准确,都是减2的…学生读算式说出得数。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设计思想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大部分掌握10的加减法,在教学中我从他们自身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教学活动,力求使课堂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并根据低年级儿童喜欢活动喜欢游戏的特点,我设计了生动活泼多变的练习。
让学生在游戏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
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10的加减法”一课,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发展他们的数感。
有关10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比较重要。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训练学生有条理、按顺序思考。
德育渗透点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谐共处。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年龄比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整节课我以秋游这一情境贯穿始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学习10的加减法之前已经有7、8、9加减法的铺垫,所以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比较熟悉,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而且有很多学生在学前班和家里也已学会了这些计算,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熟练。
因此,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以及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算法多样化)。
教学目标:1、从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有关10的简单加减问题。
2、列出不同的算式。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提出有关10的简单问题,列出不同的算式。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自然引入(课件显示情景图)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秋游吗?那就随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春游吧(同时播放欢快的音乐)。
你看,小河边多美啊,高高的大树,绿绿的青草,青青的河水,引来一群嘎嘎叫的小鸭子,数一数,水里有几只小鸭子,岸上有几只小鸭子,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设计说明:通过设置实际背景,使孩子置身其中,增加实际体验,来吸引孩子学数学,不知不觉地动脑想数学。
10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以及10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进而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另一个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悟“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规律。
3、通过用10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能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用抽象思维(10的组成)直接计算10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一)导情激趣,复习铺垫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快乐天使领我们到数学王国开开眼界,你们想去吗?不过,快乐天使要和你们对对密码,如果密码对上了,数学王国才会“芝麻开门”噢!复习完10的组成后,快乐天使说:“小朋友们真聪明,密码已经成功对上了,我们一起去游览数学王国吧!{设计意图:此外采用与快乐天使对密码的形式进行10的组成的复习,学生边举数字卡片边说10的组成,他们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同时课堂气氛也很快活跃起来了。
}(二)参与游戏,自主控究1、套圈游戏快乐小天使先带我们去数学王国的游戏室参加口算比赛,你们想参加吗?(1)课件出示点子图(2)学生先观察,后独立完成(3)师生交流,请任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回答:数一数,所以1+9=10因为1和9组成10,所以1+9=10(4)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其他三个算式:算出得数,并说说算式。
2、玩玩想想,操作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这些算式都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提示课题),10的加减法有很多题目,你想自己学习吗?(1)四人小组合作做套圈游戏四人小组围成圆圈,举行套圈比赛,看10个圈能套中几个(2)观察套圈情况,在小组内说说算式和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组长经过整理后,把小组内列的算式写在课题下。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加减问题,并会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3.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4.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难点: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激活经验10 10 10 10 9 3+6=9/\/\/\/\/\6+3=97 3 5 5 9 1 2 8 3 6 9-3=69-6=3二、探究新知,学习10的加减法1.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的情境图,引入:你们见过猴子吗?喜欢它们吗?观察情景图,你能说说它们在做什么吗?a.图中一共有几只猴子? B.你能通过猴子的颜色或者它们的不同情况,通过计算来算出猴子的数量吗?如:2只棕猴子加8只黄猴子。
列式:2+8=10地上4只加树上6只猴子。
列式:4+6=10c.你还可以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三、算一算。
1.教材44页算一算小结:在“一图四式”中,两个加法算式的得数相同,加号前后两个数交换位置。
两个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相同,减去的数和得数交换位置。
3.教材45页练一练的第1题8+2= 9+1= 4+6=2+8= 1+9= 6+4=10-2= 10-1= 10-6=10-8= 10-9= 10-4=四、算式排序,观察规律做一做,找朋友(两个数合起来是10) 1 5 2 68 4 5 9 练一练:8+2= 9+1= 4+6= 5+5= 6+4= 3+7= 2+8=1+9=加法 减法10-1= 10-5= 10-6= 10-2= 10-4= 10-3= 10-9= 10-7= 算一算,计较大小7-2〇3+3 10-3〇4+4 8+2〇9-17-6〇1+2 8-4〇3+2 10-2〇5+3五、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请题出问题并列式解答六.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2+8=10 4+6=10 10-2=8 10-4=6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
第3课时6和7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
2+l= l+2=3-1=1+3=4-1= 1+4= 2+3= 3-2=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二、新课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圆片。
(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个、一边摆1个,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
板书:5+l=1+5=问: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问: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 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3、学习减法。
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6个圆片,先去掉1个圆片。
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1,然后从6里面去掉5个圆片,同学们又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5。
让学生算出两个算式的得数。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如6-1等于几,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和5组成6,所以6-1等于5。
“1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教学目标:分析性智力:1、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如何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2、写10的方法,掌握10的组成4、明确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理创造性智力:能按照一定顺序和从不同方向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性智力:1、能利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2、能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的个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会读写104、能用符号正确描述10以内数的大小5、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第六课时:10的认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的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 与显示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食物投影、10 的卡片、点子图、小棒;学生准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复习已学过的数,比9大一的数是10。
1、谈话引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0~9的数,我们不仅能够正确的数这些数,还能读写,知道他们的大小和组成。
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2、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认识10(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抽象出数字10。
师:图书同学们在干什么?大家数一数一共去了几个同学?老师呢?一共去了多少人?(10人)是吗?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介绍你数的方法。
(可以一个一个数,也可以几个几个数,发现只要有次序,不遗漏重复数的结果都是10)(2)数一数:从学具盒中数出数量是10的任意一种学具。
教师示范数出10根小棒,并用皮筋捆好,问:这一捆里有几个1根?也就是几根?使学生明确10个一是1个十。
找找自己身上哪一部分的个数可以用10 来表示。
(3)10以内数的顺序教师出示点子图。
看书上的计数器的图,让学生感受9颗后面再加一颗就是10颗。
看书上的直尺图,你能说出10以内的数的顺序吗?引导学生小结:明确9加上1是10,10去掉1是9,10排在9的后面。
10的加减法[教学内容]10的加减法(教材第60页)[教学目标]1、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以及10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进而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另一个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悟“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规律。
3、通过用10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能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2、教学难点:用抽象思维(10的组成)直接计算10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2+6= 7+2= 5+2= 4+3= 5+4=2+4= 3+5= 4+4= 5+1= 0+9= 2、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如下图形(1)根据图形谁可以那些算式。
(2)小组讨论(3)汇报。
对于回答的同学进行鼓励。
7105109128693+6=96+3=9 9-3=69-6=39110(3)21010 – 2 = 2 + =10 – =31010 – 3 = 3 + =10 – =(5)6104 + 6 =10 – =10 – =105 + 5 =10 – 5 = 15三、算式排序,观察规律教师总结: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四、巩固练习3、104、看图列算式6+4=10 4+6=10 10-6=4 10-4=610-4=6请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雪梨。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10以内加法表,让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10以内加法。
2、培养学生有序地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整理加法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法算式。
难点:主动探究,发现加法算式排列的规律,培养学生有序地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序
出示数字宝宝
师:这些数字宝宝你认识吗?调皮的数字宝宝把自己的队伍排得乱七八糟的,你能帮它们把队伍排整齐吗?
学生举手发言(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发)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你能用1~9的数字卡说出几道加法算式吗?
学生举例
师板书
2、10 以内的加法算式好像有很多,你知道一共有多少道吗?
3、要知道共有几道,最好办法就是把这些加法算式有顺序、有规律得整理出来。
板书:整理与复习
那么我们可以按怎样的规律来整理这些加法算式呢?(同桌讨论一下)生汇报。
4、为了方便我们小朋友,我们编书的叔叔和阿姨的想法和我们一样,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张加法表到底有什么规律?
师:你觉得这张加法表像什么?(楼梯)
5、横着看,有什么规律?
生自由回答。
生回答自己的发现:横着看,第一排全是加1的,第二排全是加2的,第三排全是加3的……
6、竖着看,有什么规律?竖着看第一列都是1加几,而且是从1加到9;第二排算式都是2加几,是从2+1,一直到2+8,……
7、斜着看,又有什么规律?从左上开始斜着看,第一排得2,第二排都得3,第三排都得4……
三、运用规律,进行练习
1、抢答擂台赛
3+2 1+8 6+3 9+1 1+3 6+4 3+4 6+1 2+6 5+3
2、你能找出两个加数相同的算式吗?
3、你能说出交换加数的另一题吗?
1+2(2+1)2+5(5+2)3+7(7+3)7+1(1+7)
4、跟3+2得数相同的算式有哪些?
5、你能有规律地说出得数是9的算式吗?
6、想想()填几,得数是10?
1+()()+8 4+()()+2 四、布置作业
练一练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