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物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6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1. 概述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检验是对进货物料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以确保IQC检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检验流程2.1 收货2.1.1 收货人员应核对送货单与实际收货物料的数量和规格是否一致。
2.1.2 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湿热、霉变等情况。
2.1.3 检查货物标识是否清晰可读,有无错误或模糊。
2.1.4 记录收货时间、送货人员信息以及外包装的状况。
2.2 样品抽取2.2.1 根据采购量和供应商的信誉度,按照抽样标准确定抽样数量。
2.2.2 从收货的物料中随机抽取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2.3 将样品标识清晰,并记录样品的抽取时间和位置。
2.3 检验项目2.3.1 根据物料的特性和要求,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
2.3.2 检验项目可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2.3.3 确定每个检验项目的检验标准和接受标准。
2.4 检验操作2.4.1 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2.4.2 严格按照检验项目的操作规程进行检验操作。
2.4.3 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合格、不合格和待定。
2.5 检验判定2.5.1 根据检验结果和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判定。
2.5.2 如果样品符合所有的检验标准,则判定为合格。
2.5.3 如果样品不符合任何一个检验标准,则判定为不合格。
2.5.4 如果样品部分符合检验标准,需要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和判定。
2.6 处理不合格物料2.6.1 不合格物料应进行标识,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提供详细的不合格报告。
2.6.2 根据供应商的要求和公司的政策,处理不合格物料,可以进行退货、返修或报废等操作。
3. 数据记录和报告3.1 所有的检验结果和操作记录都应进行准确的数据记录。
3.2 数据记录应包括样品的信息、检验项目和结果、检验员的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3.3 根据需要,生成检验报告,并存档以备查阅。
检验作业指导书1.进货检验1.1目的进货检验就是为了有效控制供方不合格品进入仓库,确保供方所提供的产品能满足公司及客户的质量要求。
1.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外购或委外加工的原材料、零部(配)件、半成品、成品的检验1.3职责负责供方物料的质量判定与质量状态的标识1.4作业程序1.4.1进货检验部分1、进货检验根据采购部下发的物资采购订单每周汇总表做好检验准备,准备好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卷尺,角度尺等)、工艺、零件图纸、检具及检验标准等;2、仓管员收到送货单后进行检验,根据送货单上的订单号,规格,核对产品是否正确。
核对无误后根据 MIL-STD-105E抽样标准进行抽样检验。
检验合格后在送货单上签字,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次日交质管部;3、产品经检验判定合格后须贴好合格标签,并做入库处理。
产品不合格须贴不合格标签,作退货或挑选处理,并立即开出《不合格品处理单》,经质管部长或以上领导审核签字后及时反馈供方、业务,检验员还须对退货的产品以及不良品挑选过程作好跟踪和验证;4、对于供方送检的新产品的首件,进货检验员要填写《首件检验表》交研发部门确认,最终由检验部门来判定该产品是否合格,确认后立即将确认结果传真供方。
5、各项记录要规范填写,数据要真实,特别是现象的描述要清晰、易懂,必要事可以用简图来描述。
1.5检验方法1.5.1外观检验:一般采取目测,手感,样板对照等;1.5.2尺寸规格检验:卡尺,卷尺,角度尺,千分尺,螺纹环规等;1.5.3承重测试:按指导书要求加载相应的重物作禁止和滚动测试;1.5.4组装测试:与配套的产品进行组装。
1.6检验项目1.6.1管材类1、依采购订单型号,规格与送货单核对,有无质保书;2、管材表面擦拭干净,检查表面有无焊道开裂、模具压痕及材质麻点、凹坑等,方管四处R角是否一致;3、检查尺寸是否正确,方管及圆管壁厚公差±0.05;4、管材直线度、平面度、扭曲度能否满足加工要求,公差范围参照《管材的质量要求》;5、表面要求无严重的划伤,无明显的麻点凹坑,无锈斑等;6、一般管材接头管≤2%, 如有特殊要求则不可有接头管;7、特殊管材类检查捆包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因保护不当导致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划伤。
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文件制订(修订、作废)申请单NO。
: 表格编码:TD-QT01—01-A一、目的明确作业内容及流程,规范作业,提高来料检验效率。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蓝微电子充电器项目来料检验作业。
三、操作流程指引3—1、物料到料后,由仓库暂收,打出“采购暂收单”(包括供应商、物料名称、物料编码、物料规格、数量等信息),并交给IQC检验员,作为报检通知。
IQC接到“采购暂收单”后在“品质部确认”栏签名并写上时间表示已接到报检通知.并将红色联留在IQC保存.3—2、IQC根据“采购暂收单”上的物料信息准备相应的物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及材料认可证书.3—3、据作业指导书上的抽样水准进行随机抽样.检验批量形成为供应商每次送货批量为一个检验批量.3—4、实施检验:IQC检验依据:各类别物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为抽样及检验方法的依据,材料认可证书、客户特别要求的检验标准为规格及判定依据.需注意所有物料均需有HSF标识.检验时各检验项目及参数均需真实清晰记录在“来料检验报告"中.3-5、检验合格,IQC在物料上作“IQC PASS”标识,HSF物料需加盖“HSF产品”标识,安规物料加盖“安”标识。
据“物料SGS报告一览表”确认该供应商是否提供SGS报告并在“来料检验报告"上进行记录。
在ERP系统内判定合格进行过帐审核,并通知仓库进行入库。
3-6、检验不合格,填写“来料不良通知单”,并和“来料检验报告"、不良样品一起交组长或工程师进行处理。
处理结果为“MRB放行”时,IQC对当批物料作“MRB放行”标识,通知仓库进行入库。
处理结果为供应商来分选时,IQC跟进供应商分选状况,分选结束后需针对性进行二次抽检,并将二次抽检结果记录在“来料检验报告”备注栏内。
抽检合格按合格批量进行标识并通知仓库入库。
“MRB放行”或供应商来分选后,在ERP系统内判定“特采、分选或加工”进行过帐审核。
不合格需批退时,在当批材料上做“不合格”标识,放到不合格品区;并在ERP系统内判定“批退”进行过帐审核。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目录一、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1)1、目的 (3)2、合用范围 (3)3、引用文件 (3)4、定义 (3)4.1重缺陷 (3)4.2轻缺陷 (3)5、工作程序及要求 (3)5.1抽样标准 (3)5.2目检要求 (3)5.3检验设备/工具 (3)5.4检验环境要求 (3)5.5FSD 防护要求 (3)5.6来料待检区 (3)5.7来料检验要求 (3)5.8涉及测试电路 (3)5.9关于垫片的检验 (3)6、检验内容及判定标准 (4)6.3二极管 (4)6.4发光二极管 (5)6.5三极管 (5)6.9PCB 板 (6)6.10端子 (7)6.11自恢复保险丝 (7)6.12电阻 (7)6.13电容 (8)6.14DIP 开关 (8)6.15电源模块 (8)6.16接插件 (9)6.17集成芯片 (9)6.18磁珠 (9)6.19晶振 (10)保证公司所购元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为了指导来料检验和来料质量控制而特殊指定此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合用于公司的来料检验3.1 GB2828-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标准;4.1 重缺陷:指损坏、功能不良等影响将来产品的实质功能失去或者造成可靠度降低的缺陷,包括产品的缺陷对未来产品的实质功能可能影响较大但又无法预料的缺陷,以及明显影响产品质量之缺陷,以 MA 表示之;4.2 轻缺陷:系指来料的缺陷并不会明显影响未来产品的外观、组装、功能,以MI 表示之。
5.1 来料按照 GB2828-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标准抽检,抽样等级:正常抽样(II) ,重缺陷 AQL=0.65,轻缺陷 AQL=2.5:来料数量较多时,如有些盘装料体积小,数量多,由来料检验员按照“特殊 S-2 水平,AQL=1.0”执行抽样检验;5.2 目检:肉眼直接看不清晰的,可采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检查;5.3 检验设备/工具: XJ4810 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检验图纸、万用表、数显卡尺、防静电手环、手套、放大镜(5 倍)5.4 检验环境照明:照度不低于 300LUX (普通距 60W 台灯 60cm 桌面为 300LUX);5.5 ESD 防护:凡接触电子元器件体必需佩带良好静电防护措施, IO 卡件铝型材、卡件面板、外壳、侧封板等结构件不用做 ESD 防护;5.6 来料首先存放在来料待检验区,来料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研发使用物料也暂存在来料待检验区,由研发确认使用。
IPQC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IPQC(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IPQC检验作业指导书是对IPQC检验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件,包括检验内容、方法、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IPQC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一、检验内容1.1 检验物料:IPQC检验作业指导书应明确需要检验的物料种类和数量,确保每批物料都得到检验。
1.2 检验标准:指导书应规定每种物料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1.3 检验方法:指导书应明确每种物料的检验方法,包括使用的仪器设备、操作步骤等。
二、检验流程2.1 检验准备:指导书应规定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检验设备、检验记录表等。
2.2 检验过程:指导书应明确检验的具体流程,包括取样、检验、记录等环节。
2.3 异常处理:指导书应规定如何处理检验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包括报告、记录、处理等。
三、检验记录3.1 记录要求:指导书应规定检验记录的内容和格式,确保记录完整、准确。
3.2 记录保存:指导书应规定检验记录的保存期限和方式,保证记录的可追溯性。
3.3 记录审核:指导书应规定检验记录的审核程序,确保记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四、质量控制4.1 质量目标:指导书应规定IPQC检验的质量目标和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4.2 质量监控:指导书应规定IPQC检验的监控方法和频率,确保检验过程的有效性。
4.3 质量改进:指导书应规定如何对IPQC检验过程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五、培训要求5.1 培训内容:指导书应规定IPQC检验人员的培训内容和要求,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5.2 培训计划:指导书应规定IPQC检验人员的培训计划和周期,确保其持续提升能力。
5.3 培训评估:指导书应规定对IPQC检验人员进行培训评估的方法和标准,确保培训效果。
结论:IPQC检验作业指导书是对IPQC检验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的重要文件,其内容和要求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1. 概述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是指对进货物料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
本文档旨在为IQC检验工作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检验流程2.1 收货2.1.1 检查运输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无破损、变形等情况。
2.1.2 核对货物清单与实际到货物品是否一致。
2.1.3 检查货物标识是否清晰可辨,如批次号、生产日期等。
2.2 外观检验2.2.1 根据产品规格要求,对外观进行检查,如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
2.2.2 检查是否存在划痕、凹陷、变色等缺陷。
2.2.3 检查产品标识是否正确,如商标、型号、规格等。
2.3 尺寸检验2.3.1 根据产品规格要求,对尺寸进行测量,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设备。
2.3.2 检查尺寸是否符合产品设计要求,是否存在偏差。
2.4 功能性检验2.4.1 根据产品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测试,确保产品能够正常工作。
2.4.2 检查是否存在功能缺陷,如无法开启、无法正常运行等。
2.5 包装检验2.5.1 检查产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无破损、变形等情况。
2.5.2 核对包装清单与实际包装物品是否一致。
2.5.3 检查包装标识是否清晰可辨,如批次号、生产日期等。
3. 检验记录与报告3.1 在检验过程中,记录每个检验项目的结果和相关数据。
3.2 如发现不合格项,及时标记并记录详细的不合格情况。
3.3 生成检验报告,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信息。
3.4 报告应及时归档,并确保可追溯性和保密性。
4. 不合格品处理4.1 不合格品应进行分类和标记,以防止误用或混淆。
4.2 根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报废、返修等。
4.3 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改进供应链和产品质量。
5. 培训和评估5.1 对IQC检验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产品知识、检验方法和设备操作等。
版次年月日内容摘要核准審查版次:A/0页次:1/1制定5、电子物料的储存环境温度:5~40℃,储存湿度:45%~90%。
3、PCBA在传递、加工、检验、使用时要以个体为单位相互隔离,不能堆积或重叠。
PCBA取放时只能拿取板边,不允许直接接触元器件,特别是有集成IC之类的PCBA。
修改记录2、电子零部件的传递、转运要用防静电容器或材料盛装。
文件编号:ECL-3-ED-002制定日期:2014-05-30制定单位:工程部一、电子物料来料的防护1、电子工程师要求电子物料供应商,提供物料时要对物料进行防撞击、防静电处理。
2、电子物料提交我司时,要保持原厂的完整包装,由于采购特殊原因的需要拆分原厂包装的,要进行防挤压四、生产过程的防护1、生产涉及电子零件安装的操作必须在防静电工作区进行,电子零部件必须用防静电容器或材料盛装;操作人和防静电处理,避免期间遭受意外损伤。
3、以PCBA形态采购的电子料,供应商来料时要以单个PCBA部件为单位单独防静电包装,且每个PCBA部件之间要采取防碰撞措施以避免PCBA两者之间相碰撞造成质量损失。
二、来料检验过程的防护员要佩戴防静电手环,防静电手环每次上班前进行点检,点检不合格的要及时更换。
操作使用的制作工具要接地或用防静电材料制作;制作工具、包装材料、容器、防静电工作台表面静电电压要低于50V。
2、因异常情况造成物料包装损坏或发料有剩余以及生产退回的剩余物料,要即时恢复物料原包装状态且做好标识。
3、生产发料要保持物料的原包装,或应用指定的包装盒、容量进行盛放。
4、其它部门领用或直接发货的半导体或以PCBA形态存在的部件,仓库管理员要用防静电包装发料,尤其是PCBA部件要独立包装,避免物料相互磨擦或撞击。
1、仓库对电子零件要设置独立的储存场所,要求有防静电地板;堆叠摆放时要注意外层包装物不能有破损及变形则摆放,不能堆积,检验完成要恢复来料包装。
4、检验完成后,对进厂电子物料进行真空包装,半导体器件要用防静电材料进行真空包装,同时在包装上标识物料编码、数量、检验日期等标识。
SMT通用作业指导书1000字SMT通用作业指导书1. 操作前准备在进行SMT作业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1 确认所需物料准确无误,数量足够,检查各种元器件是否存在压坏、弯曲、刮花等损坏现象。
1.2 确保仪器设备正常:SMT设备、电炉、SMT回流焊炉等。
1.3 工作场地要求清洁整洁,保证操作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1.4 工作人员应佩戴防静电服、手套、鞋套等防静电装备,防止静电危害。
1.5 了解所操作的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元器件贴装2.1 将元器件导入自动化贴片机的元器件库中,参照元器件规格进行元器件类型设置,设置合适的放料动作、取料位置等。
2.2 进行各种检查,确保元器件是否正确放置,方向是否正确等。
同时注意对防静电元器件的处理,通过在放元器件前对空气中的静电进行处理等方式,2.3 进行贴片工作,先贴小型元件,再贴大型元件,最后底面贴贴片元件。
进行贴片工作时要密切关注贴片机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对抛料、错料等问题进行补救处理。
2.4 完成贴片操作之后,进行元器件视觉检查和尺寸检查,确保元器件按照指定的规格进行装配,规格数量是否正确。
2.5 将已经装好的PCB板进行底面的自动焊接工作。
3.自动焊接3.1 严格操作规程,清洁焊接部件,统一维修检查标准等。
3.2 进行自动焊接工作之前,需要将各种焊接参数设置为相应的要求、校正依据规定调整各个传感器的灵敏度等。
同时要保证使用的焊料符合标准,不会对焊接操作产生影响。
3.3 在进行自动焊接工作时,注意各种禁运操作,例如对于违禁的焊接工艺或设备应该禁止或及时给出整改的措施。
3.4 在自动焊接工作的同时,应该密切关注自动焊接机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电子元器件出现异常的情况,做好相关的处理并及时修补。
4. 组件的质量控制4.1 对已完成的组件要进行检测,检测其尺寸、电子电路基本特性是否满足要求,以及可靠性是否存在问题等。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工程:负责进料检验所需要的技术支持。
生产(物控):负责来料异常时,负责物料需求的评估。
操作流程仓管员负责核对送货单与实物的数量是否一致,包装、标识与采购单要求是否相符。
仓管员负责将来料放置到指定区域(待检区)并填写相应送检单,及时通知品管部IQC进行检验。
检验要求所有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独立检验工作。
检验所使用的量具、仪器必须经过校准并在校准有效期内。
检验员依据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物料规格书、图纸、样品、测试标准等相关资料进行检验。
材料检验项目:外观,标识,包装,尺寸(结构),性能。
并在材料外包装上做相应标识(合格,让步接收,退货,加工挑选等),若进料检验结果异常时,同时填写《品质异常报告》,经品质主管确认并将《品质异常报告》由各部门分析评审,并依终审结果确定处理方案。
抽样检验标准及检验水平材料的质量允收水准(AQL)值为:电子料:致命缺陷,严重缺陷,轻微缺陷塑胶件:致命缺陷,严重缺陷,轻微缺陷五金件:致命缺陷,严重缺陷,轻微缺陷包材:致命缺陷,严重缺陷,轻微缺陷线材:致命缺陷,严重缺陷,轻微缺陷特殊检验仓库对库存超过一年的易变异物料,在发料前应交由IQC重新确认。
因生产紧急而来不及检验的物料,经生产计划部提交申请,相关部门主管批准后可直接入库,检验员应做好直接入库的相关记录。
物料状态按《标识和可溯性控制程序》进行标识。
检验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进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报告》按《记录控制程序》文件要求填写和保存。
相关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五金件、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料检验标准》相关记录《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报告》。
IQC来料品质流程1)供应商:交送物料至仓库,并同时提供货单及其他资料:1.1加工件等公司有出图的物料供应商须同时提供图纸;1.2设备须提供《出货检验报告》、《合格证》、《保修卡》、《使用说明书》;冷却盘管/加热管需提供《出货检验报告》;马达/泵浦须提供《合格证》、《保修卡》、《使用说明书》,如无合格证/保修卡需提供《出货检验报告》。
1.3 《出货检验报告》之检验项目需包括规格型号、材质、外形尺寸、外观、功能(试水、测漏变形等)。
1.4金属原材料每批次均需提供《材质证明》或《质量保证书》;2)仓管人员:核对实物、订单、货单,确认规格,数量一致后予以暂收(无货单不予暂收),贴好物料标识并填写IQC来料检验报告之仓库填写项目,实物放置于待检验区,货单/订单/报检单放置于仓库文件夹“已收货,待品检”内,通知相关质检员检验。
3)质检员:由生产部相应使用人员按抽检计划完成;电料,电工工具,设备由设计部负责。
4)抽检计划:加工件/设备/表面处理需全检;螺丝/管件等标准件按GB2828正常单次抽样一般II级水准,AQL=0.4抽取(参考附件1:抽样标准)。
5)质检员:依抽样计划,予以检验判定,资料不齐按品质不合格处理,检验完成后将其检验记录填于《IQC来料检验报告》。
6)质检员:判定合格时,填写《IQC来料检验报告》,交部门主管审核后交归品质课;在物料标签上盖合格章并签字确认,并将相应货单/订单放置于仓库文件夹“品检OK,待入库”通知仓库入库处理。
7)质检员:判定不合格时,填写《IQC来料检验报告》并交部门主管审核,并在来料物料标签上盖不合格章,放置于不合格品区;将相应货单/订单放置于仓库文件夹(品检NG,待评审);判定不合格之《IQC来料检验报告》经部门主管审核完毕后及时交归品质课。
8)品质课:根据《IQC来料检验报告》之不合格项目,填写《品质异常报告》,统筹相关部门进行综合评审、确定处理方案并跟进处理结果。
XX
xx部原则
电路板测试
全检作业指引书
1.0
-06-27发布-06-27实行
XX公司XX质量控制部
1.检查岗位概述
电路板全检岗位重要是检查XX产品使用旳电路板。
本检查岗位重要涉及电磁炉、电电扇(电暖器)、电饭煲(饮水机)电路板旳全检检查操作规程和测试项目。
2.检查设备
自制旳检测工装、十字批、功率仪。
3.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1)由外检员做好抽检工作,本批次合格后才全检。
到仓库拿货数量要交接好。
(2)全检前检查员要先检查与否放好绝缘垫、佩戴好静电环、有无穿绝缘鞋;仪器、工装要提前调试好(确认工装无掉线、无短路、电源开关灯亮;功率仪显示正常)。
(3)检查过程中合格品和不合格品要放在指定区域,检查完后应贴QC标贴,整箱应贴指定旳合格或不合格标贴。
4.检查内容与规定
具体检查内容、规定请参照下表:
“★”为核心检查项目,检查时要特别注意。
“☆”为抽检项目,抽检比率10%左右。
版本信息:。
电子物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了规范电子物料来料检验及抽料度划,满足市场产品要求。
二、范围:
适用所有机型的电容排、电阻排、坦电容、晶振、石英晶体、震荡器、滤波器、变压器、耦合器、晶体管、场效应管、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三极管、功放、功放控制器、红外管、SMT电阻、SMT电容、SMT电感、峰鸣器、ESD 管来料、压敏电阻、纽扣电池、IC、QFP、BGA、屏蔽罩等贴片电子类来料。
三、检验设备、方法、环境:
3.1、检验环境准备:
3.1.1、照明:室内照明,450LUX以上,10倍放大镜,必要时备用50倍以下显微镜;
3.1.2、 ESD防护,必须佩戴良好的静电防护措施(佩戴静电手套与静电
手环,手环接上静电接地线)ESD必须符合要求(桌面对地阻抗小
于2欧姆,桌面的绝缘阻抗:1*10^6—1*10^9等);
3.1.3、检验前需要确认工作平台的清洁
3.2、外观检验方法:
3.2.1、对于包装、料号、封装等项目的外观检查,只需要目视检查就可以。
3.2.2、对于尺寸、平面度、曲翘等要用10倍以上放大镜、显微镜,塞尺等工具检验。
3.3、检验工具/仪器:
3.3.1、游标卡尺、平面台、塞尺;
3.3.2、10倍放大镜、显微镜。
四、特殊定义:
4.1.标准:
4.1.1允许标准(Accept Criterion):包括理想状况、允许状况、拒
收状况三种状况。
4.1.2 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此组装情形接进理想或完美的
组装结果,良好的组装可靠度。
4.1.3 允许状况(Accept criterion):此组装未达到理想组装结果,但能维持组装可靠度,视为合格。
4.1.4 拒收状况(Reject criterion):此组装不能符合标准,影响公司组装产品功能,视为不合格。
4.2.缺点定义:
4.2.1 致命缺点(critical defect):足以造成人或机器产生伤害,
或危及生命财产的安全的缺点,我们称为致命缺点,以CR表示;
4.2.2主要缺点(major defect):缺点已造成制品实质功能失去实
用性或可靠度降低,产品损坏,功能不良,称之为主要缺点,
以MA表示;
4.2.3 次要缺点(minor defect):缺点并无造产品的实用性,且仍
可达到期望使作目标,一般外观或结构组装上差异,称为次要
缺点,以MI表示。
4.3 抽样计划:
按GB2828普通级II级水准:
致命缺点(CR):不允许出现此类缺陷。
主要缺点(MA):执行AQL=0.4
次要缺点(MI):执行AQL=0.65
五、职责:
5.1、质量工程师负责制定检验标准.
5.2、来料检验员按标准检验并作记录.
六、程序内容:
6.1、来料检验标准
6.1.1、通用要求
6.1.1.1、要求包装内部和外部无异物、水、灰尘,真空要抽干净,包装
无破裂;
6.1.1.2、每盘物料检查料号与规格描述是否与BOM一致;
6.1.1.3、对于手写料号,描述(IQC可以分辨的情况下)问题时,要求
工厂打印电子料号,并从中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6.1.1.4、对于手写料号/描述(电阻,电容,电感)内料号,如果料号
与BOM一致,描述与BOM有后几位有差异,由工厂负责核对客户
提供的BOM对应的规格书,如果规格书指明,来料精度比我司要
求高,工厂可以放行,反之则定义为来料不良反馈。
6.1.1.5、元器件外观应完好无损,表面无凹陷,划伤,裂纹等缺陷,外
部有涂层的元器件应脱落和擦伤,料盘无破损。
6.1.1.6、封带完整,无松动,散开现象;齿轮孔方向正确,无封带堵齿
轮孔现象(封带堵齿轮孔的标准不超过齿轮的1/4)。
6.1.1.7、对于所有的电子物料极性、尺寸等参数参考物料规格书检验。
6.1.1.8、对于外包材料标的ROHS标示,对于无铅工艺需有 Pb 标示。
6.1.2、电阻、电容、电感类检测:
6.1.2.1、按通用标准检查。
6.1.2.2、对每批次盘料抽取一颗物料测量其数值,后此料保留并填写
《电子物料检验记录表》以备后查,测电感时,用万用表拨至二极管
档,看是否通路,通路则PASS,反之NG。
6.1.10.2、排阻检测方法以:以公共脚1点为基点(排阻上标有小圈的
点),分别测2,3……N脚阻值,各阻值应完全相同。
6.1.3、LED类检测
6.1.3.1、按通用标准检查。
6.1.3.2、主要测其的工作电压,颜色和发光亮应符合要求。
6.1.4、IC、插件、连接器检验
6.1.4.1、按通用标准检查。
6.1.4.2、对于MSD元件检验其是否真空包装,包装是否有干燥剂,生
产时间是否在有效期内,检验湿度指示卡变色是否大于15%。
6.1.4.3、IC本体丝印文字清晰,不能漏印、印错现象,IC极性标识
正确,IC本体上生产周期不能超过有效期12个月
6.1.4.4 检验元件引脚是否弯曲,氧化、本体破损,包装不能有反向。
6.1.5、屏蔽罩,屏蔽框检验
6.1.5.1、按通用标准检查。
6.1.5.2、屏蔽罩、屏蔽框翘起小于0.1MM。
6.1.5.3、具体尺寸标准参考规格书。
6.1.6、PCB检验标准(请单独见《PCB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6.2、不合格品处理
6.2.1、对于料号手写,料号与描述不一致类的问题通知研发工程人员确
认,确认后才决定处理方式。
6.2.2、对于其它来料问提,通知研发工程人员确认,等研发人员分析确
认后,给出处理措施。
6.2.3、对于物料异常的,研发工程人员没有通知处理方式,物料封存等
待处理。
6.2.4、对于研发人员分析的物料,还出现问题(超过3次),由整个团
队来决定物料处理方式。
6.3、检验记录:
6.3.1检验合格后需将检验结果记录到发料单和出库单上,并签上自已检
验代码和日期,如果检验的是电阻、电容、电感需填写《电子物料
检验记录表》。
6.3.2、检验不合格,需填写《来料不良处理单》通知相关部门(生产,
研发,客户)确认,然后依据最终处理结果对物料进判定。
七、支持文件与表格记录:
7.1、《来料不良处理单》
7.2、《电子物料检验表》
7.3、《PCB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