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委关于公布2021年拟在渝招生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的通知3+1+2本科
- 格式:xlsx
- 大小:791.67 KB
- 文档页数:1869
新高考选科的具体要求新高考选科的具体要求一、首选科目要求“仅物理”表示首先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才能报考,且相关专业只在物理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仅历史”表示首先科目为历史的考生才能报考,且相关专业只在历史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物理或历史”表示首先科目为物理或历史的考生都能报考,且相关专业只在物理、历史类别下统筹安排招生计划。
二、再选科目要求高校根据实际情况,从再选科目中选择1门、选择2门提出要求,或者不提科目要求。
选择1门:再选科目中的某一科要求,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选择2门:再选科目要求分成“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和“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
不提科目要求:考生选考科目符合首选科目要求就可报考,对再选科目无要求。
新高考选科组合推荐1.物化生选科专业覆盖率:96.22%科目关联度:该组合为传统的纯理科组合,科目之间的学习关联度较高,一般理科特别强的考生会做此选择。
科目学习难度:物理、化学都属于理科类比较难的科目,生物的学习难度虽然低于这两者,但是同样也需要考生具有超高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这种组合的学习难度较大。
竞争压力:选择该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多,而且多为优等生,竞争压力较大,如果成绩一般的考生选择这个组合,很明显会处于竞争的劣势。
2.物化政选科专业覆盖率:96.58%科目关联度:物理和化学都属于理科类学科,政治注重知识记忆和理解,三个学科之间的关联度不高,学科领域跨度较大。
科目学习难度:物理和化学都属于理工类科目,物理的学习难度较高,知识之间的联系紧密,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化学的学习难度在物理和生物之间,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求考生具有较高记忆能力还能够充分理解,政治属于文科学科,偏记忆性的知识较多,但是又比较贴合生活和时政热点,所以政治想要得高分还是比较难的。
竞争压力:这种组合专业选择面广,专业覆盖率高,同时政治科目的加入也为未来发展提供帮助,有利于考生考研和公务员。
这种组合选择人数较多,有一定的竞争压力。
重庆对口升学考试招生专业
重庆对口升学考试(也称为对口高职考试或对口单招考试)主要是针对中职学校(包括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毕业生,为了升入相应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而设立的一种选拔性考试。
招生专业通常会覆盖多个领域,如:
1、工程技术类:包括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2、经济管理类: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等。
3、医药卫生类: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等。
4、教育艺术类: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表演、影视动画等。
5、农林牧渔类:现代农业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技术等。
6、其他类别:如旅游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食品营养与检测、社会工作等。
具体的招生专业需参考重庆市教育考试院每年发布的对口升学考试招生计划和相关政策文件,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同时,各高职院校也会根据自身特色和教育资源设置不同的招生专业。
2024重庆市专本贯通专业计划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重庆市在教育改革上持续发力,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贯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2024年,重庆市推出了专本贯通培养计划,旨在搭建起中职、专科、本科教育之间的桥梁,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加多元和灵活的发展路径。
以下是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的2024重庆市专本贯通专业计划详情。
一、计划概述2024年重庆市专本贯通培养计划,主要针对具备一定职业技术和专业理论基础的学生,通过专门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实现专科与本科教育的无缝对接。
该计划覆盖多个专业领域,旨在促进学生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全面提升。
二、专业领域1.工程技术类: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财经管理类:涵盖会计、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强化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和市场运营知识。
3.医药卫生类:如护理学、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注重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文关怀的相结合。
4.教育与体育类:设有小学教育、体育教育等专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和体育人才。
5.艺术设计类:涉及艺术设计、动漫制作等专业,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培养艺术创新能力。
三、培养模式专本贯通采取“3+2”或“2+3”模式,即学生可以先在中职学校学习3年,再进入专科阶段学习2年;或者在中职学校学习2年,随后进入专科阶段学习3年。
完成专科阶段学习并达到一定标准后,学生可以直接升入本科阶段继续深造。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专业技能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具体包括:1.公共基础课程:强化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基本素养。
2.专业核心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
3.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实习等环节,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就业与发展通过专本贯通培养,学生将获得更宽广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空间。
毕业生可在相关行业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同时,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上升空间。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1年招生章程从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获悉,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1年招生章程已公布,具体详情如下:第一章总则为规范招生工作,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校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学校名称: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二条批准成立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三条批准成立时间:2006年2月教发函52号第四条主管部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第五条办学类型及层次: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专科学校第六条学校代码:*****第七条办学基本条件: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
学校本部占地面积近40万平方米,资产总额8.5亿,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
建有万兆级无线网络、云计算中心,是重庆市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和重庆市智慧校园试点单位,全日制在校学生*****余人。
第八条办学成果: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专业群建设单位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药学专业示范点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护理专业示范点首批全国示范职教集团单位首批全国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育部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牵头单位教育部网络空间运用优秀学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第一家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专业直招士官医药卫生学校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九条招生组织架构:学校成立招生委员会,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制度,下设招生领导小组领导学校招生工作。
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名称为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工作办公室(挂靠学校招生就业处),具体负责学校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三章招生专业和计划第十条招生专业、学制及办学地点:1.招生专业及学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医学美容技术、护理、护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助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养生保健、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制药设备应用技术、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眼视光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营养、智能医疗装备技术、医疗器械经营与服务,学制均为三年。
2019-2021年新高考专业选课要求大学个专业选科要求解读-2021年新高考专业选课要求大学个专业选科要求解读2020年起实施的“新高考”,打破了以往文科和理科固定科目的限定,不再分文理,考生可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思想政治6科中任选3科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等级考试,并纳入高考成绩。
25日,省招考院公布了2020年拟在山东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涵盖了1622所高校,这些要求将对2017级高中生即将进行的选科走班起指导作用,也直接关系其高考专业志愿填报。
记者选取15所“985”高校和10所省内高校进行选科要求情况梳理,在6科中必选1科的最多,不提科目要求的次之。
在必选1科的专业中,要求必选物理的占绝大多数。
1622所高校提出选科要求共分4大类型此次公布的2020年拟在山东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规定,高校专业选科要求从上述6科中确定。
考生从6科中选3科参加考试,高校各专业根据需要从中指定1科、2科、3科或“不提科目要求”。
具体来看就是,高校指定1门科目的,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高校指定2科或3科要求均需选考的,考生均需选考方可报考;高校指定2科或3科要求选考其中1门的,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高校指定“不提科目要求”的,考生选考任意3科均可报考该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因各高校培养要求不同,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也可能会有不同选考要求。
此外,因高校院系及专业(类)调整等原因,实际招生高校和招生专业(类)可能会调整变化,2020年在山东招生高校和招生专业(类)最终以当年公布的招生计划及院校招生章程为准。
不限科目或必选1科的专业(类)各占近四成在省招考院发布的列表中,相关要求可进一步细分为6类。
由于高校数量众多,记者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15所“985”高校和10所省内高校,按以上分类对其选科要求进行了梳理。
总体来看,25所高校共1130个专业(类)中,要求数量最多的是“1科必选”的,共436个专业(类),占38.6%;其次是不提科目要求的,共430个专业(类),占38.1%;随后分别是“3科选1科”129个、“2科选1科”87个、“2科必选”44个和“3科必选”4个。
重庆市2024年艺术类本科专业与统考科类关系一览表
各位考生注意了!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24年艺术类本科专业与统考科类关系一览表,请各位考生关注一下。
下面是整理的“重庆市2024年艺术类本科专业与统考科类关系一览表”,供考生参考阅读。
重庆市2024年艺术类本科专业与统考科类关系一览表
备注: 1. 专业名称后标记“△”的,相关招生高校可对应该专业在我市所属的统考科类,也可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跨科类科学确定该专业与我市其他统考科类的对应关系,由招生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
具体招生专业以我市当年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2.各类别考试所涉内容、形式、分值、要求等相关信息,详见《202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重庆市艺术类专业统考考试说明》。
戏曲类采用省际联考或校际联考等方式实施,考试内容及考试形式等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3.艺术类中外合作专业、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参照执行。
4.我市统考各专业类别涵盖专业范围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情况适时更新,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如后续有调整变化以最新公布为准。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等九部门关于调整我市普通高校招生加分和照顾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警备区政治工作局•【公布日期】2020.03.25•【字号】渝教发〔2020〕11号•【施行日期】2020.03.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招生考试正文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等九部门关于调整我市普通高校招生加分和照顾政策的通知渝教发〔2020〕11号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公共服务局)、侨务办、台办、民族宗教委、公安(分)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应急局、武装部、团委,各高校,市教委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央有关决策部署,根据《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19〕2号)等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并报教育部备案,现将我市普通高校招生加分和照顾政策调整如下:一、少数民族考生(一)从2020年秋季入学高中阶段学校一年级新生开始(即从2023年普通高考开始),高中阶段在我市少数民族聚居地(含自治县、民族乡)具有三年完整户籍、学籍并在户籍所在区县中学连续三年实际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加10分(报考艺术、体育类加5分)投档。
2020~2022年,少数民族聚居地(含自治县、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加10分(报考艺术、体育类加5分)投档。
(二)从2020年普通高考开始,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二、烈士子女从2020年普通高考开始,烈士子女录取时加20分(报考艺术、体育类加10分)投档。
三、军人子女(一)从2020年普通高考开始,普通高考成绩达到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未被录取的军人子女,在同批次录取结束前,有关高校在征集志愿后仍有剩余计划时,对符合条件的可予以优先投档,高等学校应当予以积极支持。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1.01.31•【文号】教学〔2021〕1号•【施行日期】2021.01.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考试招生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考试招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安全、有序实施。
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考组织工作机制1.认真履行主体责任。
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是本行政区域内组织高考、治理考试环境、维护考试招生安全稳定、做好考试疫情防控、整肃考风考纪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主要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
高校是本校考试招生(含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
各地各校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对考试招生重大事项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察,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2.严格落实防疫措施。
各地各校要提前研究谋划,合理安排特殊类型招生等有关考试时间。
认真落实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疫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实际,进一步细化组考防疫工作方案,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强化命题制卷、考点考场、评卷等场所防疫举措,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1版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使用说明1、适用范围。
《指引》是高校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对学生提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要求的指导意见,对“3+3”选考模式和“3+1+2”选考模式的省份均适用。
“3+3”模式是指:前“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后“3”为考生须在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中选择3科。
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根据考生的成绩和志愿进行投档录取。
“3+1+2”模式是指:“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等科目中选择2科。
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按选考物理、选考历史两个类别分别公布招生计划,根据考生的成绩和志愿进行投档录取。
2、指引结构。
《指引》以本科专业类为单位设定科目范围一和科目范围二。
科目范围一包括物理、历史两科,高校可提1科或不提;科目范围二包括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科(在浙江可增选技术),高校最多提2科或不提。
在科目范围内,口表示某专业类可提该科目要求,表示某专业类必须提该科目要求。
3、设置科目要求。
高校各专业要从科目范围一、二内,根据实际选择1科、2科、3科或不提。
选择1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选择2科或3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2科或者3科。
未提出科目要求的,考生可根据生源省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选考3科。
哲学类的哲学专业:A高校科目范围一选择“历史”,科目范围二选择“政治”,考生选考科目中必须有“历史”和“政治”2科;B高校科目范围一选择“历史”,科目范围二未提要求,考生选考科目中有“历史”即可。
C高校科目范围一未提要求,科目范围二选择“政治”,考生选考科目中有“政治”即可;D高校科目范围一未提要求,科目范围二选择“政治”“地理”2科,考生选考科目中必须有“政治”“地理”2科;E高校科目范围一未提要求,科目范围二也未提要求,考生根据本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选考3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