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特点和卫生保健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27.00 KB
- 文档页数:7
小儿泌尿系统的特点及保健一、小儿泌尿系统的特点〔一〕肾脏的特点1. 肾重量相对大于成人。
儿童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出生时肾约25克,占体重的1/120;至成人时可增至300克,但仅为体重的1/200。
肾外表凹凸不平,呈分叶状态,肾的位置较低,故2岁以下小儿肾脏容易触及。
以后随着身体长高,肾脏位置升高,最后到达腰部。
2. 肾皮质发育不全,肾功能较差婴幼儿的肾脏正处于生长发育之中,发育最快的两个阶段是1岁和12~15岁。
婴幼儿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分枝较少,肾小球滤过率较低,肾血流量不及成人;肾小管较短,排泄及再吸收的能力较差,对尿的浓缩和稀释功能都比成人弱。
与成人相比,婴幼儿将从尿中损失更多的葡萄糖、氨基酸等有用物质,也较易发生脱水或水肿。
3岁以后,患急性肾炎〔肾小球炎〕的多了。
此病的主要表现是浮肿、血尿、高血压,浮肿最早是面部,尤其眼睑浮肿最明显。
〔二〕输尿管的特点1. 小儿的输尿管较长,弯曲度大,管壁肌肉及弹性纤维发育不良,容易扩张并易受扭曲而导致尿路梗阻,造成尿潴留,从而诱发感染。
2. 输尿管与膀胱结合处结构发育不成熟,易发生膀胱输尿管返流。
〔三〕膀胱的特点1. 小儿的膀胱位置较高,尿充盈时易升入腹腔,随年龄增长逐渐降入盆腔,到20岁左右降入盆腔底部。
2. 膀胱容量较小,粘膜柔弱,肌层及弹性纤维不兴旺,贮尿机能差,加之新陈代谢旺盛,需要水分多,所以年龄越小每日排尿次数越多。
出生后1周的新生儿,每天排尿20~25次,1岁时15~16次,2~3岁10次左右,4~7岁6~7次。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尿量逐渐增多。
半岁以内,每次尿量约30毫升,1岁时约60亳升,7~8岁时150亳升。
尿量在个体间差异很大,并受气温、疾病、运动及饮水量等因素的影响。
〔四〕尿道的特点小儿的尿道较短,尤其女婴更短。
刚出生的男婴尿道长约5~6CM,女婴仅为1~3CM,且生长速度缓慢,直到青春期才显著增长,女孩15~16岁时才长到3~5CM。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模块二学前儿童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
专题七泌尿系统
主要知识点CONTENTS 01 泌尿系统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02 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发育特点
03 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保健要点
幼儿园老师带领孩子一日生活时,在集体活动、户外活动、进餐、睡觉等环节前后都要先提醒或组织小朋友上厕所、喝水。
请想一想,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01
泌尿系统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过滤血液,产生尿液
输送尿液
暂时贮尿
排尿
形成和排出尿液
排出代谢废物
调节体内水盐含量
主要功能
泌尿系统
02
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发育特点
◆肾脏发育不完善,肾功能较差
◆输尿管紧张度较低,弯曲度大,易造成尿潴留而诱发泌尿道感染◆膀胱容量较小,贮尿机能差,排尿次数较多
◆尿道较短,尤其是女孩,易发生上行性泌尿道感染
◆自主排尿能力较差,容易发生遗尿,年龄越小越明显
03
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保健要点
养成排尿的良好习惯01
对于强制把尿,你怎么看?
两岁前后是孩子养成如厕习惯培养的关键期,3岁时基本上不再尿裤子及时排尿
防止憋尿
防止尿频
保持外阴清洁卫生,预防尿道感染
02 尽早穿封裆裤,不要坐地 便后、睡前应清洗外阴
大便后应从前往后擦
厕所、便盆每天洗刷、消毒
防止小儿玩弄生殖器
保证幼儿每天喝足量的水
03
托幼机构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家长和教师要提醒幼儿多喝水
加强锻炼,预防肾炎04
注意观察幼儿入厕次数、尿色等,发现异常,及时汇报05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