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88.66 KB
- 文档页数:28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化学学科试题出卷人:朱爱斌核卷人:袁金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a—40 Fe—56 Cu—64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20题,每题3分,共60分。
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1、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保的是( )A. 任意排放污水B. 推广使用脱硫煤C.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D. 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拨云见日B. 剪纸成花C. 酿谷成酒D. 磨豆成浆3.据最近报道,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钬16667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同位素原子核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32 B.67 C.99 D.1664.R原子序数是15,下列关于R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R的最高正化合价是+5 B.R的氢化物分子式是RH5C.R是第3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 D.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酸性5.下列属于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H2O B.CaCl2C.NaOH D.CO2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甲烷的球棍模型:C.H2O2的电子式:D.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H、2H、3H互为同位素B.金刚石、石墨、C60互为同分异构体C.SO2和SO3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素异形体8.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其最高价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3ZO4 < H2YO4 < HXO4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X>Y>ZB.原子半径:X>Y>Z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按X、Y、Z 的顺序由少到多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9. 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A. 35Cl和37ClB. 白磷和红磷C. CH3CH2OH和CH3OCH3D. 甲烷和乙烷10. 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 CaOB. CO2C. K2OD. Ca(OH)211.下列物质性质递变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HF、NH3、SiH4依次增大B.原子半径:C、Al、K依次增大C.酸碱性:NaOH、Al(OH)3、Mg(OH)2碱性减弱D.非金属性:Cl、S、P依次增强12、关于放热反应A+B → C+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E A、E B、E C、E D分别代表A、B、C、D所具有的能量)()A. E A>E BB. E A>E C+E DC. E A+E B>E C+E DD. E A+E B<E C+E D13.在mA + nB pC的反应中,m、n、p为各物质的计量数。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溱潼中学高一(下)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氢元素有1H(氕)、2H(氘)、3H(氚)三种原子,下2.(3分)(2012•江苏校级学业考试)某元素二价阴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32,3.(3分)(2012春•桥东区校级期末)某元素原子可用符号X表示,则能确定该元素种类4.(3分)(2010•江西校级学业考试)常用于测定动植物标本的年龄.关于原子的6.(3分)(2013春•盐都区校级期中)在元素周期表中最容易找到半导体材料的合理位置是C)10.(3分)(2012•无锡学业考试)绝大多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果质子或中子为某些特定数值,原子核就异常稳定,科学家将这些数值穆为“幻数”,科学家在人造硅同位素Si中发现新的物理学“幻数”,下列有关Si的说法不正确的是()Si原子核内含有14个质子Si的原子序数为14Si的核外电子数为14Si原子核内含有42个中子11.(3分)(2010春•哈尔滨期末)A和B是短周期的两种元素,它们的离子A﹣和B2+具有相13.(3分)(2014春•金东区校级期末)下列各组物质,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17.(3分)(2014春•工农区校级期末)已知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原子的()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⑥原子结构示意图⑦19.(3分)(2012春•唐山期中)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3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0.(3分)(2011春•中山期末)某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发现钾和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①,⑥,⑦.(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最不活泼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下同),碱性最强的是,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写出三者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原子半径最大的是.(5)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22.(14分)(2013春•延长县校级期中)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元素特征信(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B、,C、,D、,E、;(2)写出A、B、C形成的化合物M的化学式;(3)实验测得DE3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则DE3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4)D单质与M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3.(10分)(2014春•姜堰市校级月考)卤族元素的单质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a、b、c、d分别表示卤族中某一元素的单质,△E为相同物质的量的单质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E越大,表明反应越容易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1)d为(写化学式,下同),红热的铜丝在b单质中燃烧的现象为.(2)a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与H2反应的条件为.(3)由该能量变化示意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溱潼中学高一(下)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氢元素有1H(氕)、2H(氘)、3H(氚)三种原子,下2.(3分)(2012•江苏校级学业考试)某元素二价阴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32,3.(3分)(2012春•桥东区校级期末)某元素原子可用符号X表示,则能确定该元素种类4.(3分)(2010•江西校级学业考试)常用于测定动植物标本的年龄.关于原子的6.(3分)(2013春•盐都区校级期中)在元素周期表中最容易找到半导体材料的合理位置是C最外层电子,氯化镁正确的电子式为:,故电子式为:,故,故)10.(3分)(2012•无锡学业考试)绝大多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果质子或中子为某些特定数值,原子核就异常稳定,科学家将这些数值穆为“幻数”,科学家在人造硅同位素Si中发现新的物理学“幻数”,下列有关Si的说法不正确的是()Si原子核内含有14个质子Si的原子序数为14Si的核外电子数为14Si原子核内含有42个中子: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Si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总数=14,该硅原子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A.SiC.Si元素符号的左上角表示的是质量数,Si11.(3分)(2010春•哈尔滨期末)A和B是短周期的两种元素,它们的离子A﹣和B2+具有相13.(3分)(2014春•金东区校级期末)下列各组物质,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17.(3分)(2014春•工农区校级期末)已知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原子的()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⑥原子结构示意图⑦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结构示意图为19.(3分)(2012春•唐山期中)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3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0.(3分)(2011春•中山期末)某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发现钾和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①K,⑥Si,⑦S.(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K,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最不活泼的元素是Ar.(填元素符号)(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写化学式,下同),碱性最强的是KOH,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写出三者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O4+KOH=KClO4+H2O、3HClO4+Al(OH)3=Al(ClO4)3+3H2O、KOH+Al (OH)3=KAlO2+2H2O.(4)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原子半径最大的是K.(5)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Na,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22.(14分)(2013春•延长县校级期中)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元素特征信(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B、氧,C、钠,D、铝,E、氯;(2)写出A、B、C形成的化合物M的化学式NaOH;(3)实验测得DE3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则DE3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4)D单质与M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23.(10分)(2014春•姜堰市校级月考)卤族元素的单质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a、b、c、d分别表示卤族中某一元素的单质,△E为相同物质的量的单质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E越大,表明反应越容易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1)d为I2(写化学式,下同),红热的铜丝在b单质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2)a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F2═2HF,b与H2反应的条件为点燃(或光照).(3)由该能量变化示意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2017-2018学年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Zn-65 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于开发新能源的举措越来越新奇,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A.美国一些科学家开发利用人体能,一些超级市场将顾客拉门消耗的能量贮存起来转化为电能,用于超级市场的电能消耗B.英国农村大面积种植油菜,用植物油代替石油C.英国科学家对一种嗜热链球菌进行基因移植后,新繁殖后的大量细菌在较高温度下,把稻草中的植物纤维转变为乙醇D.英美科学家在酶的作用下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利用其释放的能量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酒精B.尿素C.石英D.塑料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B.石油的干馏C.铁器生锈D.红磷转化为白磷4、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或中子数为某些特定数值时,原子核就异常稳定,科学家将这些数值称为“幻数”,科学家在人造硅同位素1442Si中发现新的物理学“幻数”,下列有关1442Si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42B.质量数是14C.中子数是42D.电子数是14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HCl的电子式:C.乙酸的结构式:C2H4O2D.硫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2SO4=2Na++SO42-6、除去乙烷中乙烯所需的试剂盒方法是A.溴水,洗气B.空气,点燃C.浓硫酸,洗气D.氢气,加热7、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2SO 2(g)+O2(g)2SO3(g)已知起始充入4molSO2(g)和2molO2(g),经2S后测得SO3的浓度为0.6mol/L。
2017-2018学年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质量检测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1.“宽带中国”战略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指出,2015年要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光纤到户(FTTH )要达0.7亿用户。
光纤(光导纤维的简称)的主要成分是 A .晶体硅 B .二氧化硅 C .硅酸钠 D .铝硅合金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BaSO 4溶于水的部分能够电离,所以BaSO 4是电解质B. SO 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SO 2是电解质C. 液态Cl 2不导电,所以Cl 2是非电解质D. 液态HCl 不导电,所以HCl 是非电解质3.标准状况下: ①5.4mLH 2O ②5.6LCH 4③3.01×1023个HBr 分子④19.6gH 2SO 4,这些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少的是A. ④B. ③C. ②D. ①4.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的是A. Fe 3+→Fe 2+B. Cl -→Cl 2C. NH 4+→NH 3D. HCO 3-→CO 25.取100mL0.3mol/L 的硫酸和300mL0.25mo/L 的硫酸注入5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0.21mol/LB. 0.42mol/LC. 0.56mol/LD. 0.26mol/L 6.某澄清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Fe3+、NO 3-、Ba 2+、SCN -B. Ca 2+、NO 3-、Cl -、Mg 2+C. NH 4+、OH -、CO 32-、Na +D. H +、HCO 3-、Al 3+、SO 42-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常温下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Cl 2+2OH -=Cl -+C1O -+H 2OB. AlCl 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 3++3NH 3·H 2O=Al(OH)3↓+3NH 4+C. 铜与稀硝酸反应:Cu+2H +=Cu 2++H 2↑D. FeCl 2溶液中加入氯水:2Fe 2++Cl 2=2Fe 3++2Cl - 8.下列有关碳酸钠、碳酸氢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B. 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C.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剧烈程度强于碳酸氢钠D. 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的碱性弱 9.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molCl 2与足量Fe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B. 常温常压下,14g 氮气中含有N A 个原子C. 0.1mol 的铜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生成SO 2的体积约为22.4LD. 标准状况下,22.4L 水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10.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 A. Al → Al 2O 3→ Al(OH)3→ NaAlO 2 B. N 2→ NO→ NO 2→ HNO 3 C. Si → SiO 2→ H 2SiO 3→ Na 2SiO 3 D. S → SO 3→ H 2SO 4→ MgSO 411.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加热熔融NaOH 固体B. 转移溶液C. 实验室制氨气D. 排水法收集NO12.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说明或解释正确的是A. 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都会降低,但原理不相同B. 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制容器储存,说明铁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C. 向某溶液中滴入稀NaOH 溶液,不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一定不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含有NH 4+D.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Fe 2+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14.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业生产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 .该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置换、分解、复分解和氧化还原反应C .步骤①②③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无水MgCl 2D .步骤②中加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 +=Mg 2++2H 2O15.有8g Na 2O 2、Na 2O 、Na 2CO 3、NaOH 的固体混合物,与400g 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固体质量为A. 16gB. 23.4gC. 31gD. 无法计算16.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探索铜丝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品红溶液的作用是吸收SO 2,防止污染空气B. 试管②中盛放的试剂通常是NaOH 溶液C. 试管①中有白色固体生成,向①中加水后溶液呈蓝色D. 该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17.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AB. BC. CD. D18.制备Fe 3O 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如下:3Fe 2++ 2S 2O 32-+O 2+4OH -= Fe3O 4 + S 4O 62-+2H 2O 。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Zn-65 Cu-64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4分)1.建设美丽中国,倡导共同行动,努力改善环境,保护家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硝酸工厂的烟囱建造得更高一些,以避免氮氧化物的排放B.推广燃煤发电,停建核电站,以防核泄漏事故发生C.将废电池深埋,可以避免其中的重金属污染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2.下列化学用语对应正确的是()A.CH4分子的比例模型:B.CCl4的电子式:C.H2O2的结构式:H-O-O-H D.明矾的化学式:KAl(SO4)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互为同素异形体B. O2与O3互为同位素C. CH3-CH2-OH与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D.H2O与D2O互为同位素4.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供能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C.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D.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中和5.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均相同的是()A.SO2和SiO2B.CO2和H2OC.NaCl和HCll4和KCl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D.已知Zn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1molZn与1molH2SO4的总能量大于1molZnSO4与1molH2的总能量7.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电子式可用下式表示:,该元素组成的以下物质,其分子式肯定错误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2O5B.含氧酸分子式为H3RO4C.含氧酸分子式为HRO3D.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RH58.下列各指定微粒的数目比不是1∶1的是()A.Na2O2中阴离子和阳离子B.NaOH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C.Mg2+离子中的质子和中子D.氯化钠中的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9.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考试高一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命题人:吴慎刚审题人:张会清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1-6题每小题2分,7-18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第IA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B利用元素周期表,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到优良的催化剂C. 第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D. 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位于第IV A族2.我国成功研制的铯(133Cs)原子喷泉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1秒。
已知该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为()A.23B.55 C.78 D.133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均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4.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收能量的反应的是()A.铝与稀盐酸反应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D.Ba(OH)2与NH4Cl反应5.下列措施不能够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D.增大固体反应物面积第 3 页 / 共 8 页第 4页 / 共 8 页6.某阳离子M n+的核外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M的质量数为()A.y-x-n B.y+x+n C.y+x-n D.y-x+n7.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PCl5B.H2O C.CCl4 D.SF68.在长式元素周期表中,元素A、B位于同周期,A在ⅡA族,B在ⅢA族。
A的原子序数为x,B的原子序数为y,不可能是()A.y=x+1 B.y=x+10C.y=x+11 D.y=x+259.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江苏省泰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酸雨是对降水呈酸性(pH小于5.6)的统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空气中的SO2溶于水,最终形成酸雨B . 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厂和化肥厂的废气都含有氮氧化物C .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 . 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必须减少SO2的排放量,对燃料脱硫处理2. (2分) (2019高一下·慈利期中)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14C中含有14个中子B . 1H、2H、3H是同一种核素C . H2O与D2O(重水)互称同位素D . C6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3. (2分) (2017高二上·长沙开学考) 乙烯和乙醇的混合气体V L,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消耗相同状态下的氧气3VL。
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醇的体积比()A . 2 : 1B . 1 : 1C . 1:2D . 任意比4. (2分) (2016高二上·绍兴期末) 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A . H,D,T表示同一种核素B . 次氯酸电子式C . F原子结构示意图:D . CH4分子的球棍模型:5. (2分) (2017高一下·沭阳期中) 根据如图所示的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直观看,该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 . 2 mol气态氧原子结合生成O2(g)时,能放出498 KJ能量C . 断裂1 mol NO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632KJ能量D .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O2═2NO△H=+180KJ/mol.6. (2分)(2020·浙江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紫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B . 高聚物()属于可降解材料,工业上是由单体经过缩聚反应合成C . 通过煤的液化可获得煤焦油、焦炭、粗氨水等物质D . 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油的质量和产量7. (2分)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石油分馏可获得石油气、汽油、苯及其同系物等B . 石油催化裂化主要得到乙烯、乙炔等C . 煤含有苯和甲苯,可干馏后获得苯和甲苯D . 煤的液化、气化属于均属于化学变化8. (2分) (2016高一下·乐清月考) 化学与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相同B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 .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D . 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9. (2分)从物质的组成分类看,碳酸氢钠属于()A . 酸B . 碱C . 盐D . 氧化物10. (2分)萃取碘水中的碘,可用的萃取剂是①四氯化碳②苯③酒精()A . 只有①B . ①和②C . ①和③D . ①②③11. (2分) (2018高三上·武清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A . 二氧化硅的结构式:O=Si=OB . COS的电子式是:C . Cl-的结构示意图:D . Mg原子的电子式:Mg12. (2分)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用到,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是否正确.以下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A . 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B . IV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是:GeH4>SiH4>CH4;则V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也是:AsH3>PH3>NH3C . Fe3O4可以写成FeO3;Pb3O4也可以写成PbO•Pb2O3D . NaHSO4与NaHSO3溶于水显酸性,由所有酸式盐溶于水显酸性13. (2分)某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结构如图,该分子中A、B两种元素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化学式是Al2Cl6B . 不存在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C . 在固态时所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D . 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14. (2分)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都是微粒间的作用力,含有以上两种作用力的晶体是()A . NeB . CH4C . NaClD . 金刚石15. (2分) CO、H2、C2H5OH三种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O(g)+1/2O2(g)═CO2(g) △H1=akJ/mol;②H2(g)+1/2O2(g)═H2O(g) △H2=b kJ/mol;③C2H5OH(l)+3O2(g)═2CO2(g)+3H2O(g)△H3=ckJ/mol。
江苏省姜堰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 一 化 学(选修)试 题18.04.2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绿色能源是指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1)太阳能 (2)风能 (3)石油 (4)煤 (5)木材 (6) 潮汐能A .(1)(2)(6)B .(1)(2)(5)C .(3)(4)D .(4)2.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B .乙醇的分子式:C 2H 6OC .明矾的化学式:KAlSO 4·12H 2OD .氯化钠的电子式: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酒精的燃烧B .生石灰溶于水C .镁与稀盐酸反应D .Ba(OH)2·8 H 2O 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 4.下列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火焰并带有浓烟的是A .甲烷B .乙烯C .苯D .乙醇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H 、2H 、3H 互为同素异形体B .O 2、O 3互为同位素C .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D .乙烷、乙烯互为同系物6.某粒子用 n A Z R 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所含的质子数=A -nB .所含的中子数=A -ZC .所含电子数=Z +nD .质量数=Z +A7.下列物质中,具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 .H 2O 2B .MgF 2C .NH 4ClD .Na 2O 28.欲使AlCl 3溶液中的Al 3+尽可能多地沉淀出来,最好选用的试剂是A .石灰水B .氨水C .硫酸D .氢氧化钠溶液9.已知2SO 2(g)+O 2(g) 2SO 3(g)(正反应放热)。
若在50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若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 .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C .在上述条件下,SO 2能完全转化为SO 3D .达到平衡时,SO 2和SO 3的浓度一定相等10.晶体硼是由B 105和B 115两种同位素构成的。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2、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主要放射性物质13153I,下列有关13153I叙述正确的是A.13153I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B.13153I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C.13153I核外电子数为131 D.13153I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53.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A.x+32B.x+4C.x+8D.x+184、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KBrB.NaOHC.HBrD.N25.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A.合金B.半导体C.催化剂D.农药6、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且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小于10。
该元素为A.锂 B.铍C.氧D.钙7.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Z-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8.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价呈周期性变化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10、下列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A.CO2 B. H2O C.N2O D.CH4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③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④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用青铜铸造,关于铜的一种核素C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 的核电荷数为29B.Cu 的质子数为35C.Cu 的中子数为64D.的核外电子数为64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18 个族B.1﹣20 号元素称为短周期元素C.元素周期表中有7 个主族,7 个副族D.零族元素原子最外层均为8 个电子3.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H:Cl:O:B.Mg2+的结构示意图:C.氮气的结构式:D.氯化镁的电子式:4.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A.H3O+和OH﹣B.CO和N2C.NH3和F﹣D.CH4和NO 5.下列物质不含共价键的是()A.H2O B.KOH C.NaCl D.NH4Cl6.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加热氯化铵使其分解B.干冰气化C.食盐熔化D.氯化氢溶于水7.下列各组粒子属于同位素的是()A.Cl和Cl B.K 和CaC.O2和O3D.H2O 和D2O8.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级能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能是一级能源B.水煤气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二级能源D.水能是二级能源9.根据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图可以表示石灰石高温分解C.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D.因为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一定需要加热10.下列关于图所示的原电池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Zn 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Cu 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Cu 片上有气体逸出D.电子由Cu 片通过导线流向Zn 片11.对于A2+3B2⇌2C+D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2)=0.4 mol/Ls B.v(B2)=0.8mol/LsC.v(C)=0.6 mol/Ls D.v(D)=0.1 mol/Ls1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B.生石灰和水的反应C.氢气在高温下与氧化铜的反应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13.关于VA族元素(用R代表)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化物的通式为RH5B.最高化合价是+5 价C.非金属性由上到下递增D.其最高价含氧酸均为强酸14.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X>Y>ZB.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R>W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15.化学反应A2+B2═2AB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过程吸收能量B.断裂1molA﹣A 键和1molB﹣B 键可放出x kJ 能量C.形成2molA﹣B 键需要放出y kJ 能量D.2molAB 的总能量高于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16.下列措施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烧煤时将煤块粉碎B.将食物贮藏在冰箱中C.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添加少量二氧化锰粉末D.用相同质量的锌粉替代锌粒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制氢气17.现有A、B、C、D 四种金属,进行如下实验:①A、B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硫酸中,A 极为负极;②C、D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电子由C→导线→D;③A、C 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C 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 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D 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A.A>B>C>D B.C>A>D>B C.A>C>D>B D.B>D>C>A 18.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A(s)+3B(g)⇌2C(g)+D(g),2min后B减小了1.2mol.有关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2 min 内的反应速率,用C 表示是0.4 mol/(Lmin)B.分别用B、C、D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C.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B 物质转化率为100%D.向容器中增加A 的投量,可以加快该反应的速率19.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H2电极是负极B.通入O2电极发生氧化反应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20.X、Y、Z、M、N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M同主族,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Z和N可以形成ZN2型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 与Y 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B.单质的氧化性:X<M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M>N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Z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大题,共40分.21.以下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元素是;元素构成的最稳定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③、④、⑧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是(用元素符号作答).(2)表中⑦元素形成的两性氢氧化物化学式是,写出该元素的单质与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②、④两种元素形成某气体化合物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元素⑥可形成一种碱性氧化物,用电子式表示该碱性氧化物的形成过程.(4)②的单质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22.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 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试管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实验中观察到石灰水中的现象:Ⅰ镁片溶解、Ⅱ镁片上产生大量气泡、Ⅲ,产生上述现象Ⅲ的原因是.③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23.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3种气态物质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在t1min 时,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下列可作为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X、Y、Z的反应速率相等B.X、Y的反应速率比为2:3C.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D.生成3molY 的同时生成2moX③t1m in 内X的转化率为.(已知:转化率=已反应的原料的量/初始原料的总量×100%)24.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1)将钠、铝、钾各1mol 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与盐酸反应最剧烈的单质是,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的是.(2)向Na2S 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 的非金属性比S 强,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仪器A 的名称为,装置D 的作用为;①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 中加浓盐酸,B 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 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 C 中溶液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溶液吸收尾气.②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 中加盐酸、B 中加CaCO3、C 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 中溶液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 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溶液的洗气瓶.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用青铜铸造,关于铜的一种核素C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 的核电荷数为29B.Cu 的质子数为35C.Cu 的中子数为64D.的核外电子数为64【考点】核素.【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来解答.【解答】解:核素Cu,其质量数为64,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9,中子数=64﹣29=35,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的构成,明确核素中的数字的所代表的意义及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即可解答,较简单.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18 个族B.1﹣20 号元素称为短周期元素C.元素周期表中有7 个主族,7 个副族D.零族元素原子最外层均为8 个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A.元素周期表有16个族;B.短周期为一至三周期;C、周期表中7个主族、7个副族;D、氦最外层2个电子.【解答】解:A.元素周期表有18 列,第ⅥⅡ族三列,所以元素周期表有16个族,故A 错误;B.短周期为一至三周期,所以1﹣18号元素称为短周期元素,故B错误;C、周期表中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第ⅤⅢ族,共16个族,故C正确;D、氦最外层2个电子,所以零族元素原子最外层并不是均为8 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各周期元素的种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周期表的结构,题目难度不大.3.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H:Cl:O:B.Mg2+的结构示意图:C.氮气的结构式:D.氯化镁的电子式:【考点】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A、HClO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1个氧氢键和1个Cl﹣O键;B、镁离子的核外有10个电子;C、结构式是用短线代替成键的共用电子对,表达原子成键的情况;D、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阴离子还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解答】解:A、HClO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1个氧氢键和1个Cl﹣O键,次氯酸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B、镁离子是由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故核外有10个电子,故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两个N原子间通过三对共用电氢气子成键,电子式为,则其结构式为:N≡N,故C错误;D、氯化镁属于离子化合物,镁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氯离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及所带电荷,氯化镁的电子式为:,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元素符号、结构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区别,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规范答题的能力.4.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A.H3O+和OH﹣B.CO和N2C.NH3和F﹣D.CH4和NO【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分析】粒子中质子数等于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中性微粒中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解答】解:A.H3O+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1﹣1=10,OH﹣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9+1=10,电子数相同,故A错误;B.CO的质子数为14,电子数为14,N2的质子数为14,电子数为14,电子数相同,故B 错误;C.NH3的质子数为7+1×3=10,电子数为10,F﹣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9+1=10,电子数相同,故C错误;D.CH4的质子数为6+1×4=10,电子数为10,NO的质子数为7+8=15,电子数为15,电子数不同,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明确中性微粒、阳离子、阴离子的电子的数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中性微粒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5.下列物质不含共价键的是()A.H2O B.KOH C.NaCl D.NH4Cl【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分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含有O﹣H键,为共价键,故A不选;B.KOH中含有O﹣H键,故B不选;C.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故C选;D.含有N﹣H键,为共价键,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判断,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注意C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不存在共价键.6.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加热氯化铵使其分解B.干冰气化C.食盐熔化D.氯化氢溶于水【考点】化学键.【分析】电解质发生电离或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有化学键被破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加热氯化铵使其分解,氯化铵分解生成HCl和氨气,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化学键一定被破坏,故A不选;B.干冰气化时,只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没有破坏化学键,故B选;C.食盐熔融时,NaCl电离出阴阳离子而破坏化学键,故C不选;D.HCl溶于水时,HCl电离生成氢离子和氯离子,化学键被破坏,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为高频考点,明确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区别、什么时候化学键被破坏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化学键被破坏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如CD,为易错题.7.下列各组粒子属于同位素的是()A.Cl和Cl B.K 和CaC.O2和O3D.H2O 和D2O【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分析】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研究对象为核素(原子),据此解答.【解答】解:A.Cl和Cl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K 和Ca,二者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故B错误;C.O2、O3均为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D.H2O和D2O均为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素的概念,题目难度不大,解题时注意同位素研究对象是原子,同素异形体研究对象是单质,难度不大.8.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级能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能是一级能源B.水煤气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二级能源D.水能是二级能源【考点】清洁能源.【分析】据题目所给信息: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成为二级能源.据此解答.【解答】解: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成为二级能源.A、电能是通过热能或风能、太阳能等等转化而来,是二级能源,故A错误;B、水煤气是用水和煤制得的,属于二级能源,故B正确;C、天然气是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为一级能源,故C错误;D、水能是可以直接利用、没有经过人为加工的能源,属于一级能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分类中的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9.根据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图可以表示石灰石高温分解C.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D.因为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一定需要加热【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A、有图可知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B、有图可知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而石灰石高温分解属于吸热反应;C、能量越低越稳定;D、反应吸热或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必然联系.【解答】解:A、有图可知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故A正确;B、有图可知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而石灰石高温分解属于吸热反应,所以该图可以表示石灰石高温分解,故B正确;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故C正确;D、反应吸热或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必然联系,并不是所有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例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是常温下即可进行的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着重于对概念的理解,注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速率、反应条件之间有无必然关系,做题时不要混淆.10.下列关于图所示的原电池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Zn 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Cu 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Cu 片上有气体逸出D.电子由Cu 片通过导线流向Zn 片【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该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为原电池,Zn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该装置是原电池,Zn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Cu作正极,故A 错误;B.Cu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铜是正极,氢离子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H++2e﹣=H2↑,故C正确;D.负极上失电子、正极上得电子,该装置中Zn是负极、Cu是正极,所以电子从Zn沿导线流向正极Cu,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为高频考点,明确原电池概念、正负极判断、电子流向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移动方向,电子不进入电解质溶液,为易错点.11.对于A2+3B2⇌2C+D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2)=0.4 mol/Ls B.v(B2)=0.8mol/LsC.v(C)=0.6 mol/Ls D.v(D)=0.1 mol/Ls【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由于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则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解答】解:A.=0.4 mol/(Ls);B.=0.267 mol/(Ls);C.=0.3 mol/(Ls);D.=0.1 mol/(Ls),故反应速率v(A2)>v(C)>v(B2)>v(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快慢比较,难度不大,可以转化为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注意单位要统一,为易错点.1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B.生石灰和水的反应C.氢气在高温下与氧化铜的反应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生石灰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氢气在高温下与氧化铜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D.木炭燃烧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13.关于VA族元素(用R代表)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化物的通式为RH5B.最高化合价是+5 价C.非金属性由上到下递增D.其最高价含氧酸均为强酸【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A、氮族元素最外层5个电子,化合物为﹣3价;B、氮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np3,最高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C、非金属性由上到下递减;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解答】解:A.氮族元素氢化物的通式为RH3,故A错误;B、氮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np3,最高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所以最高化合价是+5 价,故B正确;C.随着电子层数增多,得电子越来越困难,非金属性由上到下递减,故C错误;D、非金属性由上到下递减,磷酸是弱酸,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氮族元素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14.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X>Y>ZB.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R>W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这几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根据元素化合价知,X是O元素、Y是Na元素、Z 是Al元素、W是S元素、R是Cl元素;A.X、Y、Z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B.SO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H2SO4,硫酸分子中只含共价键;C.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D.Y、Z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NaOH、Al(OH)3,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解答】解:这几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根据元素化合价知,X是O元素、Y是Na元素、Z是Al元素、W是S元素、R是Cl元素;A.X、Y、Z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原子序数X<Y<Z,则离子半径X>Y>Z,故A正确;B.SO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H2SO4,硫酸分子中只含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C.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W<R,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R>W,故C正确;D.Y、Z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NaOH、Al(OH)3,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NaOH是强碱,所以Y、Z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明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律、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离子半径大小比较方法,题目难度不大.15.化学反应A2+B2═2AB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过程吸收能量B.断裂1molA﹣A 键和1molB﹣B 键可放出x kJ 能量C.形成2molA﹣B 键需要放出y kJ 能量D.2molAB 的总能量高于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A、根据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判断;B、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C、新键的形成释放能量;D、根据图象可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解答】解:A、根据能量图可知,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是放出热量,故A错误;B、因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而不是释放能量,故B错误;C、由图可知形成2molA﹣B键需要放出ykJ能量,故C正确;D、由图可知,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高于2molAB的总能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抓住图象分析即可,难度不大.16.下列措施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烧煤时将煤块粉碎B.将食物贮藏在冰箱中C.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添加少量二氧化锰粉末D.用相同质量的锌粉替代锌粒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制氢气【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很多.1.固体颗粒的大小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固体颗粒越小,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固体颗粒越小,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小,化学反应速率降低.如A、D选项.2.反应物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反应物的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反应物的温度,反应速率降低.如B选项.3.催化剂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使用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如C选项.【解答】解:A、烧煤时将煤块粉碎,增大接触面积,能加快反应速率.故A错误;B、将食物贮藏在冰箱中,温度降低,能减慢反应速率.故B正确;C、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反应速率.故C错误;D、锌粉替代锌粒,接触面积增大,加快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催化剂、固体的接触面积都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17.现有A、B、C、D 四种金属,进行如下实验:①A、B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硫酸中,A 极为负极;②C、D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电子由C→导线→D;③A、C 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C 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 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D 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A.A>B>C>D B.C>A>D>B C.A>C>D>B D.B>D>C>A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一般来说,原电池中金属活动性负极>正极材料,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一般来说,原电池中金属活动性负极>正极材料,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B;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子由C→导线→D,则C是负极、D是正极,金属活动性C>D;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C极产生大量气泡,则C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 是正极、A是负极,金属活动性A>C;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则D是负极、B是正极,金属活动性D>B;通过以上分析知,金属活动性顺序A>C>D>B,故选C.【点评】本题以原电池原理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明确判断正负极方法及正负极与金属活动性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原电池正负极上反应类型、反应现象,题目难度不大.18.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A(s)+3B(g)⇌2C(g)+D(g),2min后B减小了1.2mol.有关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2 min 内的反应速率,用C 表示是0.4 mol/(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