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虞城县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31 自然资源概况》导学案(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10.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数量特征和利用原则。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表,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自然资源的分类、数量特征和利用原则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有待加强,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和数量特征。
2.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自然资源的分类。
2.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3.自然资源的利用原则。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征。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然资源的分类、数量特征和利用原则。
3.实践活动法: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表,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析。
2.准备分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材料,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自然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数量特征。
通过案例和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然资源的现状和利用状况。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案例,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原则,并提出改进措施。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收获。
5.拓展(5分钟)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如调查身边的自然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2.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而不断变化的。
3.重点:初步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定义: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1.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叫可再生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可以再生的资源叫非可再生资源。
2.对于可再生资源,要注意保护和培育,以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3.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B)A.森林水稻煤B.阳光淡水铁矿石C.石油闪电工矿用地D.野生动物草地噪声4.阅读教材和“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布”图、“中国主要煤矿”图、“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2)自然资源面临的问题: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 浪费严重。
(3)解决措施: 合理利用, 节约和保护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7.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美期间发表演讲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A.中国人口太多,给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B.从资源来看,中国地大物博C.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财力、物力可观D.中国人多,人多好办事8.读“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的一般规律。
一般来说,降水多的地方,相对云量就会多一些,云对太阳光有一定的遮挡作用。
因此我国太阳辐射分布的规律是:东少西多,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及青藏高原地区的太阳总辐射量均高。
1.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并说说理由。
①天然宝石②煤油③羊毛衫④东北虎⑤沼泽⑥森林⑦阳光⑧闪电⑨水泥⑩水稻河流水皮革归类(填序号):矿产资源①,土地资源⑤,生物资源④⑥ ,水资源,气候资源⑦,可再生资源④⑤⑥⑦,非可再生资源①,其中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⑤⑥。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导学案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一.自主学习(一)自然资源概述 1.概念:存在于________中,能被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锑、铀等。
2.分类 ______、 ______,或__________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促使其循环、再生利用)。
、节约使用。
保护、培育。
相当长时间内____________的自然资源。
十分珍惜,节约使用。
充分利用。
开发新能源、替代能源。
3.与人类的关系: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二)我国自然资源特点土地面积居世界第____位。
1.总量______,种类______耕地面积居世界第____位。
是一个资源大国矿产资源储量总值居世界第____位。
基本水资源居世界第______位特点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
2.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_。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森林资源约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_。
人均土地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1. 由于_______________,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利用 2.利用不合理,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___严重。
现状 3..技术水平低,自然资源利用率______。
4..经济发展较快,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大。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策 2. 保护自然资源实现我国 ____________ 战略3. 开发新能源、新材料1.把以下各项归类(填序号):①天然宝石②煤油③羊毛衫④东北虎⑤沼泽⑥森林⑦阳光⑧闪电⑨水泥⑩水稻 (11)河流水 (12)皮革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
可再生资源______________;非可再生资源______________。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学习目标】1.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认识什么是自然资源。
2.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3.运用我国矿产资源相关资料,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之间的矛盾,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重点: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难点: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之间的矛盾,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自主学习】一、什么是自然资源1.含义与范畴: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2.主要特征: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
二、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3.分类: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4.比较分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特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举例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矿产资源三、中国的矿产资源(1)矿产资源的分布(2)中国矿产资源总量较大,但地区分布不均衡,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
【交流探究】探究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分类矿产资源分布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煤炭和铁矿资源分布规律是北多南少,东多西少有色金属分布规律是南多北少(1)认识自然资源,在图中找出不属于自然资源的物质,说明理由。
答:服装、棉花、永久积雪、沙漠不属于自然资源。
理由:服装、棉花不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服装是人类加工而成的,棉花是人类在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永久积雪、沙漠存在于自然界,但是在原始状态下没有利用价值。
(2)准确分类:图中自然资源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把代表序号填入相应的篮子中并说明理由。
答:可再生资源有①②④⑤⑨⑩,理由:它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非可再生资源有⑥⑪,理由:它们用一点少一点,在人类历史时期不可能再生。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了解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总量之间的矛盾。
自然资源的范畴是不断变化的,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教学过程:(各项目标具体,细化)【导】:课前准备(预习)、导入——含预习目标(具体),导学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多选题)A.农民生产的稻谷B.矿工开采的煤炭C.非洲草原上的野生动物 D.水电厂生产的电能2.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草场资源从东向西存在明显差距:产草量下降,草的高度下降,草的分布越来越稀疏,草场上放牧的牲畜也不相同,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的变化 B.气温的变化C.地形的变化 D.纬度的变化3.我国著名的“富铁矿”是A.辽宁鞍山铁矿B.海南石碌铁矿C.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 D.湖北大冶铁矿4.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是A.铁矿 B.有色金属C.石油和天然气 D.煤炭5.下列著名钢铁基地中,附近既有大型铁矿,又有大型煤田的是A.上海宝山 B.安徽马鞍山C.河北唐山 D.湖北武汉6.对我国矿产资源的评价,错误的说法是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矿种比较齐全B.分布不均,南方有色金属丰富,北方铁、煤、石油丰富C.一些重要矿种短缺或相对不足,如铂、金刚石、石油、铀等D.由于勘探水平限制,还有大量未发现的矿产资源,尤以东部地区潜力最大【学】:自主学习(自学)——学习目标、内容,效果反馈检测→自学疑难摘要(组内筛选):一.什么叫自然资源?二.自然资源的特征【议】:合作探究——探究目标、内容(具体、分工)、步骤→归纳展示升华——归纳、练习、评述(展示)→升华提高二、综合题1.将下列著名油田与所在省区连线:A大庆油田①河北、天津两省市B胜利油田②辽宁省C华北油田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中原油田④黑龙江省E辽河油田⑤山东省F克拉玛依油田⑥河南、山东两省A一 B一 C一 D一E一 F一2.将下列矿产地与其著名有色金属矿产连线:A白云鄂博①金矿B金昌②钨矿C招远③锑矿D锡矿山④锡矿E个旧⑤镍矿F大余⑥稀土矿A一 B一C一 D一E一 F一3.我国矿产资源有哪些特点?。
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习目标】1、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认识什么是自然资源。
2、举例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树立正确的资源利用观。
3、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检查预习】预习相应课本,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准备上课回答。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阅读课本62页第一自然段,独立完成下题)1.什么叫自然资源?(书上标记)2.概括自然资源的两大要点:、(二):自然资源的分类?(阅读课本62-63页内容,独立完成下题)1、自然资源可分为和 ,如何区分 ?(书中标记)2、对于两类自然资源,我们在利用时应注意?(书中标记)知识点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读课本64—65页内容,独立完成下题)我国自然资源总特点是:,。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自然资源用得完吗?1.读 P64活动2讨论: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再看看下面两位同学的说法,你支持哪一种?A.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就会少一些,所以我们应该节约和保护,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我们不用节约和保护。
B. 不对!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我们不节约和保护也会枯竭的。
例子:(1).黄河断流、土地荒漠化说明什么问题?(2).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怎么办?假如石油都开采完了,怎么办?未来会用什么能源?2.讨论: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有一些认识和做法,你认为是否正确?A。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属于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的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自然资源的特征、利用和保护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会对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和归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2.难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归纳,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案例分析法:列举典型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方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自然资源的图片、实例和相关数据。
2.教学素材:收集有关自然资源的案例和实际问题。
3.课堂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资源的图片,如森林、矿产、水资源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吗?自然资源有哪些种类?”让学生回忆和巩固已学的知识。
2.呈现(10分钟)介绍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通过课件展示各种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方法。
如矿产资源的开采、水资源的利用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关于自然资源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方法。
3.1 自然资源概况学习目标1、记住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并能举例阐明。
2、记住自然资源的特征,理解其应用中呈现的成绩。
3、阅读矿产散布图,记住次要矿产的散布,晓得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应用的次要途径。
学习重点自然资源的特征。
学习难点次要矿产的散布。
学习方法资料完整分析法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模块一,自主学习,夯实根底自然资源是指___ _____中对人类__ __应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活动: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①自然宝石②煤油③羊毛衫④西南虎⑤沼泽⑥森林⑦阳光⑧闪电⑨水泥⑩水稻 (11)河流水 (12)皮革归类(填序号):矿产资源_____. 土地资源_____. 生物资源_____. 水资源_____.气候资源_____ 可再生资源______________. 非可再生资源______________.其中最根本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__。
协作探求,交流展现:①自然资源是固定不变的吗?②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模块二,自主学习,夯实根底:1、阅读P54中国次要石油和自然气散布图,判别下列石油和自然气所在的省。
大庆________ 辽河________ 华北________ 中原________ 南阳________玉门_______ 冷湖_______ 克拉玛依_________ 江汉_______ 泸州________2、阅读P54中国次要煤矿散布图,判别下列煤矿所在的省。
鸡西、鹤岗_________ 伊敏河、霍林河__________ 开滦、峰峰_________乌鲁木齐_________ 石嘴山________ 神府_________ 攀枝花________六盘水________ 平顶山________ 大同、阳泉、西山__________淄博、兖州________ 淮北、淮南__________3、阅读上面中国次要金属矿产散布图,判别下列金属所在的省。
①黑色金属:鞍山、本溪________ 迁安、武安________ 大冶_______马鞍山_______ 攀枝花________ 石碌________ 白云鄂博_______ 镜铁山________②有色金属: 白云鄂博(稀土)_______ 招远(金)________ 金昌(镍)_______攀枝花(钛)________ 东川(铜)_________ 个旧(锡)_________ 铜仁(汞)______锡矿山(锑)________ 水口山(铅锌)_______ 德兴(铜)_______ 大余(钨)______协作探求,交流展现:自然资源的根本特征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习目标】1、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认识什么是自然资源。
2、举例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树立正确的资源利用观。
3、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检查预习】预习相应课本,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准备上课回答.【自主学习】知识点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阅读课本62页第一自然段,独立完成下题)1.什么叫自然资源?(书上标记)2.概括自然资源的两大要点:、(二):自然资源的分类?(阅读课本62-63页内容,独立完成下题)1、自然资源可分为和,如何区分?(书中标记)2、对于两类自然资源,我们在利用时应注意?(书中标记)知识点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读课本64-65页内容,独立完成下题)我国自然资源总特点是:,。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自然资源用得完吗?1.读 P64活动2讨论: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再看看下面两位同学的说法,你支持哪一种?A.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就会少一些,所以我们应该节约和保护,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不用节约和保护。
B. 不对!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我们不节约和保护也会枯竭的。
例子:(1).黄河断流、土地荒漠化说明什么问题?(2).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怎么办?假如石油都开采完了,怎么办?未来会用什么能源?2.讨论: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有一些认识和做法,你认为是否正确?A. 水资源是可再生的,所以可以随意使用。
B. 世界及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可以放心使用。
C. 金属矿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先不要使用。
3.完成第66页活动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我们能做些什么?探究点二、我国如何保障未来的资源供给?(阅读教材65页,思考、讨论)【学生展示】探究点一【教师点评】探究点二及点评解决【学生展示】出现的问题【当堂检测】1.下列资源中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土地B.森林C.阳光D.电能2、以下一组全部是自然资源的是()A 阳光、森林、土地B 水能、钢铁、天然气C 土地、阳光、电灯D 金矿、空气、棉花3、连线: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可再生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非可再生资源风能4、下列做法符合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A.为了将厕所冲干净,使用纯净水冲洗厕所B.讲究卫生,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C.修建铁路、公路时,节省投资,占用耕地D.节约用水,灌溉农业区推广喷灌、滴灌技术5、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下面的做法哪些是可取并且是能做到的()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②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③少吃少喝节约资源④直接参与生产建设A.①③B.①④C.②③D. ①②6、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A.随意利用B. 寻找替代品C.保护和促进更新D.大量利用7、下列属于我国资源特征的是()①总量丰富人均不足②分布不均③浪费破坏严重④总量丰富,人均较多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每年的夏季,渤海海域都进入休渔期,大小船只一律禁止捕鱼作业,你认为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增加渔业收入 B.保证捕捞安全 C.降低海水污染 D.保护渔业资源【小结作业】附自主学习答案:知识点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年级:八科目:地理
学习目标
1、记住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并能举例阐明。
2、记住自然资源的特征,理解其应用中呈现的成绩。
3、阅读矿产散布图,记住次要矿产的散布,晓得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应用的次要途径。
学习重点
自然资源的特征。
学习难点
次要矿产的散布。
学习方法
资料完整分析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模块一,自主学习,夯实根底
自然资源是指___ _____中对人类__ __应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活动: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①自然宝石②煤油③羊毛衫④西南虎⑤沼泽⑥森林
⑦阳光⑧闪电⑨水泥⑩水稻(11)河流水(12)皮革
归类(填序号):
矿产资源_____. 土地资源_____. 生物资源_____. 水资源_____.气候资源_____
可再生资源______________. 非可再生资源______________.
其中最根本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__。
协作探求,交流展现:
①自然资源是固定不变的吗?
②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模块二,自主学习,夯实根底:
1、阅读P54中国次要石油和自然气散布图,判别下列石油和自然气所在的省。
大庆________ 辽河________ 华北________ 中原________ 南阳________
玉门_______ 冷湖_______ 克拉玛依_________ 江汉_______ 泸州________
2、阅读P54中国次要煤矿散布图,判别下列煤矿所在的省。
鸡西、鹤岗_________ 伊敏河、霍林河__________ 开滦、峰峰_________
乌鲁木齐_________ 石嘴山________ 神府_________ 攀枝花________
六盘水________ 平顶山________ 大同、阳泉、西山__________
淄博、兖州________ 淮北、淮南__________
3、阅读上面中国次要金属矿产散布图,判别下列金属所在的省。
①黑色金属:鞍山、本溪________ 迁安、武安________ 大冶_______
马鞍山_______ 攀枝花________ 石碌________ 白云鄂博_______ 镜铁山________
②有色金属: 白云鄂博(稀土)_______ 招远(金)__ ______ 金昌(镍)_______
攀枝花(钛)________ 东川(铜)_________ 个旧(锡)_________ 铜仁(汞)______
锡矿山(锑)________ 水口山(铅锌)_______ 德兴(铜)_______ 大余(钨)______
协作探求,交流展现:
自然资源的根本特征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模块三,动脑筋:
①自然资源的应用存在哪些成绩?
②结合实践,罗列自然资源存在成绩的事例。
③我们应如何合理应用和维护自然资源?
小结:在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课堂自测: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根本特征的叙说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匮乏
B、自然资源散布平衡
C、自然资源种类单一
D、总量丰厚,但人均占有量少
2、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水泥
B、自然宝石
C、水力
D、自然树林
3、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A、森林水稻煤
B、耕地海水煤矿石
C、石油闪电工矿用地
D、野生植物草地噪声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