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2001年高3第19单元第17节课—《生活与哲学综合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10
《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D.“物是观念的集合”2.《半月谈》载文指出,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哲学依据是()A.整体的功能等于个部分功能之和B.当个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C.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D.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这段话主要体现了()A.事物发展的曲折性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C.与时俱进的发展观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4.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从95号的镅(Am)开始,后序的20多种元素均是人造元素,这一科学事实说明:(A.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B.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已不再重要了C.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受到了冲击D.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5.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但随着时问的推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A.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C.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局观念6.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队伍经受住了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但在局部地区也发生了一系列较严重的腐败事件,老百姓议论纷纷。
对此正确的看法应该是:(A.腐败蔓延将导致亡党亡国,因此必须把整顿干部队伍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B.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C.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不要在意腐败现象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腐败现象只是党的干部队伍的支流,所以不必过于关注7.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包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主次矛盾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②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发生影响;③次要矛盾处理好了,可以为解决主要矛盾创造条件,反之,会增加解决主要矛盾的困难④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就能比较顺利地解决其他矛盾(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8.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人们常常引进一些外来物种,但有些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生活与哲学测试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命题人:李正试卷说明:1.考试范围:《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2.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3.本试题由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组成第I卷(选择题)一、每道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道题2分,共60分。
1. 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生鸡。
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题时,有人认为先有鸡,有人认为先有蛋,还有人认为鸡和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无所谓先后。
当人们对世界“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就会形成他对世界一定的总的看法和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 )①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②属于世界观范畴③可以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④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③④2. 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这两者 ()A.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B.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问未必都是哲学C.不矛盾,前者是从本源来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来说的D.不矛盾,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3.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这说明()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③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④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4.“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两句话共同说明了哲学的()A.内涵B.起源C.任务D.性质5. “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
”(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练习题及答案在高二政治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做好高二政治每一个单元的练习题。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练习题1. (07山东卷24)“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2. (09江苏卷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第一次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 中国的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续渐进、分轻重缓急,最后通过逐步积累而完成。
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务实有效的成功之路。
以上材料说明:①人们办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②人们办事情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人们办事情要分清主流和支流④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正确的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4. 早就有人做比喻,说人的事业、爱情等都是0,健康是1,没有了1,全是0,有了健康,则是1000000……才能丰盛无限。
由此可见A. 人的事业、爱情不重要B.整体制约着部分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5. (09福建卷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
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
这表明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6. (09全国卷Ⅰ28)“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
《生活与哲学》(1-3单元)学业水平测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恩格斯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A.哲学的智慧是凭空产生的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的智慧指导人的实践活动D.哲学与改造自然的活动无关2."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和反思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3."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种观点属于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4.德国古典哲学主要用辩证法启迪人们的心灵,解放人们的思想,从而成为变革德国封建社会的先导。
上述材料说明A.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总结D.哲学是历史发展的硕果5.在高速运行的神舟六号轨道舱内,航天员聂海胜与费俊龙的身体对于飞行中的轨道舱来说,其位置是保持不变的。
这说明A.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运动B.在特殊情况下,静止不一定是有条件的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D.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6.我国政府批准的探月工程分为四期,一期为绕月探测;二期为月球车着陆;三期为机器人登月并返回;四期是我国航天员登月。
这一工程表明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取得成功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C.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 D.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7.《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A.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D.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8.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对人类能否征服癌症这个问题的回答越来越肯定了,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癌症生物系主任马克思·艾塞克斯预测:大约再过五十年到一百年,人类将摆脱癌症这个恶魔。
《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评示例选自人民教育第一版社《生活与哲学同步分析与测评》(一)选择 I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意的。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取者李振声说:“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领会到,学点哲学确实能够令人做事情少出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这一感悟表示()b5E2RGbCAPA.哲学是各门详细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详细领域规律的归纳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真实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跟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定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上述论断说明的哲学道理是()p1EanqFDPwA.详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哲学为详细科学供给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是社会改革的先导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3.所有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要基本问题,是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是因为,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DXDiTa9E3dA.唯物主义者一定第一回答的问题B.唯物主义者一定第一回答的问题C.划分可知论和不行知论的根本标志D.全部哲学都不可以回避、一定回答的问题4. 以下看法与右侧漫画看法相一致的是()A.我思故我在B.气者,理之依也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D.无其器则无其道5. 马克思所说:“全部存在物,全部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不过因为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
”这段阐述表示() RTCrpUDGiT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 物质是运动的载体C.世界上没有静止的事物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6.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数而用之(注:从,服从,听从。
孰与,哪里比得上。
制,控制,掌握)。
”这句话表现真谛是()5PCzVD7HxAA.人不可以听从自然,而是要改造自然B.人不单要尊敬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C.一定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假如第一位的7.2007 年 4 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严重影响了太湖地域人们的饮水安全。
高中生活与哲学测试题及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
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
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回答2-3题2、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
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4、“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就是辩证法5、马克思说:“哲学不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在物质世界之内 B.生活处处有哲学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可以给人们带来智慧6、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7、对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8、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生活与哲学综合三一、选择题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
关于世界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人们的世界观不一定是正确的B. 世界观受方法论的支配C.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 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是当今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这是因为它()①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②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③对时代的发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④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3.一位哲学家说过,“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
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
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
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
”这一观点()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唯心主义观点③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④强调了生活上得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里,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他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去抓他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③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④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5.当人们还未发现珠穆朗玛峰是最高峰的时候,珠峰已经作为世界之巅屹立于我们的蓝色星球上。
这说明物质()A. 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B. 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反映C. 是自然现象的共同本质D. 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6.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的雕刻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
高二生活与哲学1—6课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表述中正确的是()A.哲学离不开生活,但生活可以离开哲学B.生活离不开哲学,但哲学可以离开生活C.哲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哲学D.哲学与生活不是一回事,二者毫无关系2、“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方法论决定世界观③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联系的④当人们用一定的世界观观察和处理问题时。
世界观也就有了方法论的意义A.①③④B.①②④C.①D.③④4、“具体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这说明()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B.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C.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相互决定D.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没有关系5、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④与哲学家们的关系密切,与我们无关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7、赫拉克利特说:"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火."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8、主观唯心主义把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物质世界知识哲学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检测题说明:本试卷是配合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教材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综合练习。
试卷难易程度适中,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认真、规范答题。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告诉我们( )A.哲学是自发产生的B.人人都是哲学家C.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D.哲学能够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2.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
这说明( )A.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B.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暴露出来C.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D.具体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甲乙二人做生意均失败。
甲认为,生意失败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经验不足可以历练积累,遂重新创业。
由此可见(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自发的世界观阻碍事业成功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了一个箭射不到靶上的理论,即箭要射到靶上,必先经过路程的一半;然后又要经过剩下一半路程的一半,以此类推,箭永远有一半的路程要走,所以它永远也射不到靶上。
此理论虽然荒谬,但几千年来却无人给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
该理论主要揭示出( )A.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同一性B.唯心主义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合理性C.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矛盾性D.形而上学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合理性5.牛顿经典力学对近代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使近代唯物主义呈现出很大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下列哲学观点能够体现这种特征的有(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②没有偶然性,一切都是必然的③人体就是一架机器④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6.启蒙哲学引导和塑造了现代精神,开启了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的大门。
政治:新人教必修4《生活与哲学》前三单元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2010年6月14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深人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觉、积极、主动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上述要求符合的道理是()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③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④人们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根本观点B.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D.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学说3.2010年7月27日,中央宣传部发出通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
这说明()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物质与意识性质不同2010年7月11日,于茫茫太平洋之中、被称为世界尽头的复活节岛,迎来了一场天文学奇观:太阳的光辉被月球遮蔽,天空陷入数分钟的黑暗。
数以千计的游客和专业研究人员共同观看了这场罕见的日全食景观。
据此回答4~5题。
4.古代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
在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
《后汉书•五行志》述: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
上述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5.对于这次日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全球及我国许多的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
2014年高一《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菜根谭》中的这句名言从一个侧面表明A.主观可以决定一切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2.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
这首诗体现的是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3.阅读漫画“任务终于落实到人了”。
漫画中的做法A.充分调动了个人积极性,有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B.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的处理了矛盾C.忽视了部分间相互联接,破坏了事物间的有机联系D.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看到长远利益4.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B.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C.不是鱼死,就是网破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5.宋楚瑜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说:“再长的隧道也有出口,再长的黑夜也有天明的时候。
两岸血脉相连,只要我们有信心和诚意,两岸关系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体现的主要哲学观点是()①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事物的发展③实践决定认识④矛盾具有特殊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依次是()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一分为二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7.《物权法》明确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哲学依据是()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B.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利于次要矛盾的解决C.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D.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8.“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B.要善于抓住机遇,促成质变的发生C.社会意识推动着社会实践的发展D.要相信人民群众,反对个人英雄主义9.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A闻鸡起舞B张三早上5点起床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太阳东升西落10.中国的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续渐进、分轻重缓急,最后通过逐步积累而完成。
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务实有效的成功之路。
以上材料说明:①人们办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②人们办事情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人们办事情要分清主流和支流④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正确的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11.许多成功者有这样一句经验之谈:“脑子决定步子”。
这句话主要强调了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12.中国古人说“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说明:A.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表现的13.“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
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D.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4.权威人士指出,中国作为美国“债主”,拥有巨额美元储备,在面对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的问题时,会陷入了“两难”:如果抛售美元资产,美元就会急剧贬值,中国外汇储备就会大量缩水;如果不抛美元资产,美元会缓慢贬值,中国会缓慢赔钱。
权威人士的观点说明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B.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D.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15.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
”这表明:A.事物内部都存在矛盾B.矛盾双方各有其共同之处C.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D.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16.“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是清代阮元《吴兴杂诗》中的名句。
这一名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重视量的积累B.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C.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D.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7.下列说法符合辩证否定原理的是()A.把写好的字又涂掉B.将虫子踩死C.改革是自我完善和发展D.将小麦磨碎18.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移动用户编辑短信到×××,联通用户编辑短信到×××,小灵通用户……可以知道自己的前世及今生命运”这种广告A、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B、是唯心主义的表现C、坚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D、认为世界本质是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9.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0.《道山晴雨》中有一则故事:一个长相很丑的人叫画家给他画像,嫌画得不好,让画家改了几次,最后还是说他画丑了。
从哲学上看,故事中的丑人一再让画家把自己画漂亮一点,这种想法A.是正确的,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B.是错误的,因为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C.是正确的,因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是错误的,因为主观对客观不会产生任何作用21.元好问有诗: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2.曹植七步诗的后两句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其实,曹植和曹丕如果不是“同根生”,曹植的才华和抱负就不能对曹丕的皇位构成威胁,曹丕也无须去“煎”他。
丕、植两兄弟的真实关系应该是:天姿国色黑岩雁门关外/seshu/31888/index.html “只缘同根生,相煎分外急。
”由此可知:A.矛盾双方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B.矛盾双方没有统一,就没有对立C.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其相反方向转化23.日前,“改革开放30年十大流行语”在上海揭晓,“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雄起”……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热门词汇。
这表明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同步发展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4、走亲串门坐公交,外出旅行减装备,年夜饭摆“全素宴”,低碳家电、植物年礼走俏,节能灯取代花灯,网上拜年风行,“低碳过春节”倡议得到数百万网友响应……不论是在过节生活中,还是网络世界里,“低碳过年”、“低碳春节”成了虎年春节的时尚。
材料表明①人的实践活动总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②人的正确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③认识是标志着主观符合客观的哲学范畴④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25、2010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确立这一政策的哲学依据是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③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尊重真理、追求真理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6、2010年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
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各项事业都取得显著成就,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条件。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哲学依据是①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②尊重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7、超市中出现一种水果:长得像菠萝蜜,看上去像蜜柚,披着“红苹果”外套,本质上属于“梨”家族的啤酒梨。
一个有趣的生活现象说明了一个哲学道理A.矛盾双方相互贯通B.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D.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28、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级强烈地震。
20世纪以来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人类只注意自然的经济价值而忽视生态价值密切相关。
这说明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人们应该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③不同时期的人们应该有不同的价值观④片面的生态价值观使人类遭受惩罚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9、2010年1月20日,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1天之际,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歌曲《世界》正式发布,发布会上志愿者郑重承诺“只要世博会有需要,我都会全力以赴”。
近年来参与各项活动的千百万志愿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爱心奉献,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这说明人生价值包括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②个人的生命历程③个人对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满足④个人受到社会的尊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0、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曾作出这样的比喻:“高中阶段就像一个人的腰,腰间无力,今后干什么都不行。
”高中阶段在人生中如此关键,我们必须珍惜时光,集中精力努力学习,为今后成才打好基础。
从唯物辨证法角度,这就是说要A.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C.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二、非选择题(40分)31.(9分)西部某地政府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到东部地区招商引资,满以为可以引来金凤凰,但结果却一无所获。
该地领导通过深刻反思和广泛调查,决定调整思路,根据本地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大力治理环境;引导农民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中草药种植,并加强技术服务;还聘请高新技术人员,办起了高新制药厂,产品远销海内外,效益十分可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电信和服务业。
三年下来,不仅使农民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实现了小康,而且也使环境有了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