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上学期科学、主题、社会、艺术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35 KB
- 文档页数:5
大班上主题科学教案一、主题活动:探索宇宙的奥秘1. 活动目标:(1)让幼儿对宇宙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宇宙是由星球、卫星、恒星等组成的。
(2)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讨论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活动准备:(1)宇宙图片、视频等资料。
(2)手工材料:彩纸、水粉、画笔等。
3. 活动过程:(1)观察宇宙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宇宙景象。
(2)播放宇宙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宇宙的浩瀚。
(3)引导幼儿讨论:宇宙中有哪些东西?它们是什么样子的?(4)手工制作:邀请幼儿用彩纸、水粉等材料制作自己心中的宇宙。
二、主题活动:生活中的科学1. 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培养幼儿发现、思考问题的能力。
(2)让幼儿了解简单的生活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 活动准备:(1)生活用品:杯子、筷子、碗等。
(2)实验材料:水、杯子、牛奶、盐等。
(1)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杯中的倒影、筷子插入水面等。
(2)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牛奶与盐的溶解实验。
(3)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科学现象?它们是如何发生的?三、主题活动:大自然的变化1. 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大自然的变化,如雨、雪、雾等。
(2)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讨论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2. 活动准备:(1)大自然变化图片、视频等资料。
(2)实验材料:水、杯子、热水等。
3. 活动过程:(1)观察大自然变化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2)播放大自然变化的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大自然的变化。
(3)进行简单的实验,如热水蒸发的过程。
(4)引导幼儿讨论:大自然还有哪些变化?它们是如何发生的?四、主题活动:我们的地球1. 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如地形、气候等。
(2)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讨论的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1)地球图片、视频等资料。
大班上科学、艺术、健康教案第一章:认识色彩1.1 教学目标:1. 了解基本的颜色概念,能够辨别和说出红、橙、黄、绿、蓝等基本颜色。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教幼儿认识基本颜色,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卡片等方式让幼儿辨别和说出红、橙、黄、绿、蓝等基本颜色。
2. 通过色彩游戏、绘画等活动,让幼儿感知和欣赏色彩。
1.3 教学方法:1. 实物展示法:展示不同颜色的实物,让幼儿观察和辨别颜色。
2. 游戏法:通过色彩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颜色。
3. 绘画法:让幼儿通过绘画活动,感知和欣赏色彩。
第二章:探索声音2.1 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感知和辨别不同的声音。
2. 培养幼儿的听力和音乐素养。
2.2 教学内容:1. 教幼儿辨别不同的声音,如人声、乐器声、自然界的声音等。
2. 通过音乐活动、声音游戏等方式,让幼儿感知和欣赏声音。
2.3 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不同的声音,让幼儿感知和辨别。
2. 音乐活动法:通过唱歌、跳舞等音乐活动,让幼儿体验和欣赏声音。
3. 声音游戏法:通过声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声音。
第三章:身体健康3.1 教学目标:2. 培养幼儿的基本运动能力。
3.2 教学内容:1. 教幼儿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等。
2. 通过体育活动、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基本运动能力。
3.3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让幼儿理解和掌握。
2. 体育活动法:通过跑步、跳绳、拍球等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
3. 游戏法:通过健康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身体健康的知识。
第四章:了解自然4.1 教学目标:1. 让幼儿对自然环境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2 教学内容:1. 教幼儿观察自然环境,如天气变化、植物生长等。
2. 通过自然探索活动、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和欣赏自然。
4.3 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自然环境,培养观察力。
大班科学活动:蚂蚁周次:活动班级:活动时间:指教教师: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自主探索、讨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在活动中体会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
3.尝试表现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范画一张(上面有用白色油画棒画的蚂蚁),自制魔术棒一支(在水粉笔的另一头贴上一颗星星)。
2.每组一张白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3.蚂蚁图片活动过程: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题激趣。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就藏在这张白纸上,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现在老师就把它变出来好吗?(变出小蚂蚁)二、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引导语: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1.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那三部分?(肯定幼儿的描述,同时给出科学的名称—头、胸、腹三部分)蚂蚁的头上长了什么?(一对触角、眼睛、嘴巴)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请幼儿点数)小结:原来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
三、了解蚂蚁生活习性。
1.蚂蚁的食性师:原来蚂蚁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知道小蚂蚁喜欢吃什么吗?2.触角的作用有一天,有一只小蚂蚁出去找吃的,它刚出去没多远就找到一块大蛋糕,可是这块蛋糕比蚂蚁大,它怎么也搬不动。
它想请它是好朋友来帮忙,可是蚂蚁又会说话,它会怎样告诉它的好朋友它需要帮助呢?(用触角)3.蚂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蚂蚁请来了朋友帮忙一起把这块蛋糕搬回去,“一二、一二。
咦!家往哪里走了,小蚂蚁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了,你们想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和的家呢?教师小结:哦!蚂蚁有特殊的本领,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洞穴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它就会释放一种气体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蚂蚁离开自己家多远,都会跟着这个气味找到自己的家。
4.蚂蚁的分工蚂蚁的家真大呀!那你们知道蚂蚁的家里都有谁吗?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的!(分别引出母蚁、父蚁、工蚁、兵蚁)母蚁(蚁后):蚂蚁家族中体形最大的,蚁后原先有翅膀,生完蚁宝宝后它的翅膀就会脱落。
一、教案名称:大班科学活动探索水的神奇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清水、盐、糖、牛奶等物品。
2. 实验容器、搅拌棒、勺子等工具。
3. 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和描述水的特点,如透明、流动等。
2. 实验1:探索水的溶解性。
将盐、糖、牛奶分别加入水中,观察其溶解过程和结果。
3. 实验2:观察水的张力。
在实验容器中加入水,放入一张纸片,观察纸片是否完全沉入水中。
4. 实验3:水的过滤。
将混有泥土的水通过过滤纸,观察过滤后的水是否清澈。
5. 总结:让幼儿分享实验结果,总结水的性质和特点。
二、教案名称:大班艺术活动创意手指画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2.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对艺术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手指画颜料、画纸、画笔等材料。
2. 参考图片或范例。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手指画范例,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手指画演示: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手指画颜料进行绘画。
3. 创作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颜料和画纸,进行手指画创作。
4. 交流分享: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案名称:大班健康活动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3. 提高幼儿对健康饮食的认知和重视。
教学准备:1. 各种健康食物实物或图片。
2. 食物卡片或食物模型。
3. 健康饮食宣传册或视频。
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讨论健康饮食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食物分类:将食物分为蔬菜、水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类别,并展示相关实物或图片。
3. 食物卡片游戏:通过食物卡片游戏,让幼儿学习食物名称和食物类别。
4. 健康饮食宣传:观看健康饮食的宣传册或视频,了解健康饮食的准则和注意事项。
四、教案名称:大班科学活动观察季节的变化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季节变化的认识和观察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蚂蚁周次:活动班级:活动时间:指教教师: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自主探索、讨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在活动中体会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
3.尝试表现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范画一张(上面有用白色油画棒画的蚂蚁),自制魔术棒一支(在水粉笔的另一头贴上一颗星星)。
2.每组一张白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3.蚂蚁图片活动过程: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题激趣。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就藏在这张白纸上,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现在老师就把它变出来好吗?(变出小蚂蚁)二、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引导语: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1.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那三部分?(肯定幼儿的描述,同时给出科学的名称—头、胸、腹三部分)蚂蚁的头上长了什么?(一对触角、眼睛、嘴巴)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请幼儿点数)小结:原来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
三、了解蚂蚁生活习性。
1.蚂蚁的食性师:原来蚂蚁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知道小蚂蚁喜欢吃什么吗?2.触角的作用有一天,有一只小蚂蚁出去找吃的,它刚出去没多远就找到一块大蛋糕,可是这块蛋糕比蚂蚁大,它怎么也搬不动。
它想请它是好朋友来帮忙,可是蚂蚁又会说话,它会怎样告诉它的好朋友它需要帮助呢?(用触角)3.蚂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蚂蚁请来了朋友帮忙一起把这块蛋糕搬回去,“一二、一二。
咦!家往哪里走了,小蚂蚁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了,你们想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和的家呢?教师小结:哦!蚂蚁有特殊的本领,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洞穴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它就会释放一种气体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蚂蚁离开自己家多远,都会跟着这个气味找到自己的家。
4.蚂蚁的分工蚂蚁的家真大呀!那你们知道蚂蚁的家里都有谁吗?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的!(分别引出母蚁、父蚁、工蚁、兵蚁)母蚁(蚁后):蚂蚁家族中体形最大的,蚁后原先有翅膀,生完蚁宝宝后它的翅膀就会脱落。
一、教案名称:大班科学活动——认识天气活动目标:1. 了解天气的基本概念,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 学会观察天气变化,并能用恰当的词语描述。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1. 图片: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 天气预报视频片段。
3. 记录表(幼儿自己设计)。
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天气名称。
2. 观看天气预报视频片段,让幼儿了解天气变化。
3. 教师讲解天气现象,帮助幼儿掌握天气知识。
4. 幼儿自主设计记录表,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
5. 活动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巩固天气知识。
二、教案名称:大班艺术活动——手工制作飞机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学习飞机的基本构造,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1. 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2. 飞机图片作为参考。
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飞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飞机的特点。
2. 讲解飞机的制作步骤,让幼儿了解手工制作飞机的基本方法。
3. 幼儿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幼儿展示制作成果,互相欣赏、评价。
5. 活动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制作过程,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案名称:大班健康活动——我是运动小能手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热爱运动,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 学习简单的运动技巧,提高幼儿的动作协调性。
3. 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1. 体育器材:跳绳、篮球、足球等。
2. 音乐CD。
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
2. 基本技能训练:教师示范并教授幼儿简单的运动技巧,如跳绳、拍篮球、踢足球等。
3. 团队竞技比赛:幼儿分组进行团队比赛,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4. 放松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操,缓解运动带来的疲劳。
5. 活动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
大班上学期科学、主题、社会、艺术教案一、第一章节:认识天气1. 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不同的天气,培养幼儿观察和表达能力。
2. 内容: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幼儿认识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不同的天气状况。
3. 活动过程:(1)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当天的天气,让幼儿描述天气的特点。
(2)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幼儿展示不同天气的特点和景象。
(3)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天气和不适宜的天气。
(4) 教师总结,强调天气变化对生活和出行的影响。
二、第二章节:我们的地球1. 目标:让幼儿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内容: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认识地球上的不同国家和地区。
3. 活动过程:(1)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地球仪,让幼儿描述地球的特点。
(2) 教师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让幼儿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
(3) 幼儿操作地球仪,观察地球上的不同国家和地区。
(4)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地球知识。
三、第三章节:多彩的植物1. 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植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内容: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 活动过程:(1)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让幼儿描述植物的特点。
(2) 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
(3) 幼儿操作植物的生长模型,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4)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植物知识。
四、第四章节:我们的社区1. 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社区的基本设施和功能,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2. 内容: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认识社区的设施,了解社区的功能。
3. 活动过程:(1)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社区,让幼儿描述社区的特点。
(2) 教师讲解社区的基本设施和功能,让幼儿了解社区的服务。
(3) 幼儿操作社区的模型,观察社区的功能和设施。
(4)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社区知识。
大班上学期科学、主题、社会、艺术教案一、科学教案:探索光的传播1. 目标:a. 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 培养幼儿观察、操作、探究的能力。
c.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准备:a. 光传播现象图片或视频。
b. 激光笔。
c. 障碍物(如积木、纸箱等)。
d. 记录表格。
3. 过程:a.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光传播的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b. 实验:幼儿用激光笔照射障碍物,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c. 讨论:引导幼儿探讨光的传播特点,如直线传播、无法弯曲等。
d. 记录:幼儿将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记录在表格上。
4. 延伸活动:a. 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太阳光在不间、不同角度的传播现象。
b. 家园联系:请家长协助,在家中进行光的传播实验,记录并分享。
二、主题教案:爱护环境1. 目标:a.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c. 提高幼儿的表达、交流能力。
2. 准备:a. 环境污染图片或视频。
b. 环保活动材料(如垃圾分类盒、节水龙头等)。
c. 记录表格。
3. 过程:a.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环境污染现象,引导幼儿关注和描述。
b. 讨论:引导幼儿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环保。
c. 实践:幼儿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水等。
d. 记录:幼儿将自己的环保行为记录在表格上。
4. 延伸活动:a. 社区活动:带领幼儿参加社区环保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
b. 家园联系:请家长协助,在家中进行环保实践,记录并分享。
三、社会教案:学习排队等候1. 目标:a. 培养幼儿遵守公共秩序,学会排队等候。
b. 培养幼儿耐心、自律的品质。
c.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2. 准备:a. 排队等候场景图片或视频。
b. 排队道具(如小红旗、号码牌等)。
c. 记录表格。
3. 过程:a.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排队等候的场景,引导幼儿关注和描述。
b. 讨论:引导幼儿探讨排队等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有序排队。
大班上科学、艺术、健康教案一、科学教案:认识天气1. 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各种天气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准备:图片、天气预报视频等。
3. 过程:a. 引入话题:谈论最近几天的天气,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
b. 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
c. 进行天气预报游戏,让幼儿学会根据天气变化选择合适的衣物和活动。
4.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
二、艺术教案:手工制作1. 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幼儿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2. 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3. 过程:a. 讲解手工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b. 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的手工作品,如纸飞机、剪纸等。
c. 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和设计,进行手工制作。
d. 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大家互相欣赏和评价。
4. 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制作手工作品,分享创作的乐趣。
三、健康教案:食品安全1. 目标: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
2. 准备:食品安全图片、视频等。
3. 过程:a. 引入话题:谈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关注食品包装和保质期。
b. 展示食品安全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c. 进行食品安全游戏,让幼儿学会辨别安全和不安全的食品。
4.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检查家中的食品,了解和遵守食品安全的知识。
四、健康教案:生活自理能力培养1. 目标: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幼儿学会自己穿衣、洗澡、刷牙等。
2. 准备:图片、视频等。
3. 过程:a. 引入话题:谈论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生活技能。
b. 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如何自己穿衣、洗澡、刷牙等。
c. 进行生活自理能力比赛,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生活技能。
4. 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尝试自己完成穿衣、洗澡、刷牙等生活琐事。
五、艺术教案:音乐欣赏1. 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幼儿体验音乐的美妙。
大班上科学、艺术、健康教案(精选合集)第一篇:大班上科学、艺术、健康教案大班科学活动:蚂蚁周次:活动班级:活动时间:指教教师: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自主探索、讨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在活动中体会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
3.尝试表现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范画一张(上面有用白色油画棒画的蚂蚁),自制魔术棒一支(在水粉笔的另一头贴上一颗星星)。
2.每组一张白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3.蚂蚁图片活动过程: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题激趣。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就藏在这张白纸上,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现在老师就把它变出来好吗?(变出小蚂蚁)二、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引导语: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1.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那三部分?(肯定幼儿的描述,同时给出科学的名称—头、胸、腹三部分)蚂蚁的头上长了什么?(一对触角、眼睛、嘴巴)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请幼儿点数)小结:原来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
三、了解蚂蚁生活习性。
1.蚂蚁的食性师:原来蚂蚁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知道小蚂蚁喜欢吃什么吗?2.触角的作用有一天,有一只小蚂蚁出去找吃的,它刚出去没多远就找到一块大蛋糕,可是这块蛋糕比蚂蚁大,它怎么也搬不动。
它想请它是好朋友来帮忙,可是蚂蚁又会说话,它会怎样告诉它的好朋友它需要帮助呢?(用触角)3.蚂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蚂蚁请来了朋友帮忙一起把这块蛋糕搬回去,“一二、一二。
咦!家往哪里走了,小蚂蚁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了,你们想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和的家呢?教师小结:哦!蚂蚁有特殊的本领,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洞穴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它就会释放一种气体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蚂蚁离开自己家多远,都会跟着这个气味找到自己的家。
4.蚂蚁的分工蚂蚁的家真大呀!那你们知道蚂蚁的家里都有谁吗?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的!(分别引出母蚁、父蚁、工蚁、兵蚁)母蚁(蚁后):蚂蚁家族中体形最大的,蚁后原先有翅膀,生完蚁宝宝后它的翅膀就会脱落。
大班上学期科学、主题、社会、艺术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蚯蚓》
周次:活动时间:活动班级:执教老师:活动目标:
1.观察你并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生活环境
2.对饲养蚯蚓感兴趣,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收集并分享关于蚯蚓的信息资料;
2.物质准备:每组一个大盘子,其中放2—3条蚯蚓;搭建“蚯蚓的家”的材料,小石子、干泥巴、潮湿泥土、小盘子、鞋盒等。
3.环境创设,幼儿观察收集蚯蚓的资料后,并把自己对蚯蚓的了解画下来,布置“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活动指导:
1.出示“我知道的蚯蚓”展示板,引发幼儿互相交流。
引导语:这是小朋友收集蚯蚓的资料后布置的展板,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蚯蚓的信息?你发现了蚯蚓的什么?
2.观察蚯蚓,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
引导幼儿观察并接触蚯蚓。
提问:蚯蚓长什么样子?卡片”,幼儿就举一张相应的数卡。
五、引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认识单双数》,复习10以内的单双数。
大班社会《环境保护靠大家》
周次:活动时间:活动班级:执教教师:活动目标:
1.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愿意从自己做起,保护生活环境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幼儿园周围哪些地方有垃圾;请家长配合,与幼儿共同观察家庭周围哪些地方有垃圾或不卫生现象
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健康\\社会爱护环境》活动指导:
一、以讲述故事《美丽的家园》引题,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美丽的家园》,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想一想故事里小动物为什么要搬离美丽的家园。
二、理解故事,以交流、讨论的形式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1.引导语:在我们周围,你见过那些地方有垃圾?垃圾是哪里来的?
2.幼儿分组讨论,乱扔垃圾会有什么后果?
3.小结: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会使我们的生存环境被污染,地球将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存。
三、师幼讨论如何保护环境。
1.交流、讨论故事中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方法。
讨论:故事里小动物是怎么让家园重新变美丽的?
2.师幼讨论怎样保护环境。
“如何保护环境?”“人们都是怎么做的?”教师介绍人们的环保行为:节约用水、少用电器、将垃圾分类回收,保护野生动物,用纸袋代替塑料袋、植树造林等。
3.师幼共同小结: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不乱扔垃圾做起,我们要告诉周围的人一起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家园越来越好。
四、引导幼儿翻看操作材料《爱护环境》,判断图中几种行为的对错,并说说错误的行为应该怎么改正。
大班科学活动《蚯蚓》
周次:活动时间:活动班级:执教老师:活动目标:
1.观察你并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生活环境
2.对饲养蚯蚓感兴趣,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收集并分享关于蚯蚓的信息资料;
2.物质准备:每组一个大盘子,其中放2—3条蚯蚓;搭建“蚯蚓的家”的材料,小石子、干泥巴、潮湿泥土、小盘子、鞋盒等。
3.环境创设,幼儿观察收集蚯蚓的资料后,并把自己对
蚯蚓的了解画下来,布置“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活动指导:
1.出示“我知道的蚯蚓”展示板,引发幼儿互相交流。
引导语:这是小朋友收集蚯蚓的资料后布置的展板,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蚯蚓的信息?你发现了蚯蚓的什么?
2.观察蚯蚓,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
引导幼儿观察并接触蚯蚓。
提问:蚯蚓长什么样子?卡片”,幼儿就举一张相应的数卡。
五、引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认识单双数》,复习10以内的单双数。
大班社会《环境保护靠大家》
周次:活动时间:活动班级:执教教师:活动目标:
1.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愿意从自己做起,保护生活环境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幼儿园周围哪些地方有垃圾;请家长配合,与幼儿共同观察家庭周围哪些地方有垃圾或不卫生现象
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健康\\社会爱护环境》活动指导:
一、以讲述故事《美丽的家园》引题,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美丽的家园》,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想一想故事里小动物为什么要搬离美丽的家园。
二、理解故事,以交流、讨论的形式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1.引导语:在我们周围,你见过那些地方有垃圾?垃圾是哪里来的?
2.幼儿分组讨论,乱扔垃圾会有什么后果?
3.小结: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会使我们的生存环境被污染,地球将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存。
三、师幼讨论如何保护环境。
1.交流、讨论故事中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方法。
讨论:故事里小动物是怎么让家园重新变美丽的?
2.师幼讨论怎样保护环境。
“如何保护环境?”“人们都是怎么做的?”教师介绍人们的环保行为:节约用水、少用电器、将垃圾分类回收,保护野生动物,用纸袋代替塑料袋、植树造林等。
3.师幼共同小结: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不乱扔垃圾做起,我们要告诉周围的人一起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家园越来越好。
四、引导幼儿翻看操作材料《爱护环境》,判断图中几种行为的对错,并说说错误的行为应该怎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