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与保护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作者:刘莹赵起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4年第05期摘要: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不断壮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经逐渐成为重要趋势。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是大庆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分析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资源概况和存在的困境,提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建议;在现有的地域特色、文化資源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为大庆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希望通过推进大庆市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旅游业态,打造特色品牌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大庆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关键词: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十三五”期间,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崛起,成为国民经济的全新增长点,并逐渐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201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要求。
这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大庆市在新形势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受国家对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城市形象不断塑造,以及游客需求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大庆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一)大庆市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优势首先,旅游资源丰富多元。
大庆市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西南部,被誉为“油城”和“百湖之城”。
大庆市地处中纬度偏北地区,气候类型多样,植被茂盛,生态良好,资源富集,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包括石油文化、湿地景观、温泉旅游、生态农业、现代工业、城市风光等多种多样的旅游资源,适宜各种类型的旅游项目开发。
当前,大庆打造了“石油文化、远古文化、生态湿地、魅力冰雪、特色温泉”5大旅游品牌[1]。
大庆是全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适宜开展以湿地资源为主题的湿地生态游。
雪地温泉是大庆特色,适宜开发以温泉资源为主题的温泉休闲度假游等多种旅游产品,结合养生产品理念体系,打响冰雪温泉品牌。
园林2021,38(05):42-49.生态保护视角下的兰州黄河风情线滨水景观优化研究Study on Waterfront Landscape Optimization of Lanzhou Yellow River Customs L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汪笑梅种培芳*WANG Xiaomei CHONG Peifang*基金项目对发展中国家常规性科技援助项目‘丝绸之路'草原生态修复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编号:KY202002011)文章编号:1000-0283(2021)05-0042-08 DOI:10.12193/ing.2021.05.0042.008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12-30修回日期:2021-03-20摘要滨水景观作为城市边缘地带,是城市自然资源和生物类别最为丰富的区域,对于城市风貌的打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其采取生态保护措施能够更好地促进景观环境和谐发展。
以兰州黄河风情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探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剖析滨水景观类型,探讨现存问题,从滨水景观生态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景观优化措施和生态修复策略。
旨在解决兰州黄河风情线滨水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为城市滨水景观发展提供重要的生态保护支撑,探寻现代滨水生态景观和谐之路。
关键词生态保护;黄河风情线;滨水景观;优化建议AbstractAs the edge of the city,waterfront landscape is the most abundant area of urban natural resources and biological categories.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reation of urban style and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refore,ec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can better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nd environment.Taking the Lanzhou Yellow River customs lin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f e ld survey and quadrat survey,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deeply analyzes types of waterfront landscape,explores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the landscape optimization measures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terfront landscape ecological development.The purpose is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Lanzhou Yellow River style line,provide important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and explore the harmonious road of modern waterfront ecological landscape.汪笑梅1995年生/女/甘肃徽县人/甘肃农Key wordsecological protection;Yellow River customs line;waterfront landscape;optimization suggestions业大学林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与应用(兰州730070)种培芳1977年生/女/甘肃永登人/博士/甘肃 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 究方向为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及荒漠植物生理生态(兰州730070)城市滨水区是指现代化城市水域与陆地范围内所接壤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地带,是结合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景观的水体与陆地的总和旧。
大庆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一、大庆市简介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部。
市区地理位置北纬45°46'至46°55',东经124°19'至125°12'之间,东与绥化地区相连,南与吉林省隔江(松花江)相望,西部、北部与齐齐哈尔市接壤。
滨洲铁路从市中心穿过,东南距哈尔滨市159公里,西北距齐齐哈尔市139公里。
全市总面积2121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107平方公里。
现辖肇州、肇源、林甸、杜尔伯特四个县,萨尔图、让胡路、龙凤、红岗、大同五个区,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62.2万人,其中市区面积510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21.2万人。
全市耕地面积46.8万公顷,草原68.9万公顷,水面26.9万公顷,湿地120万公顷,地热183平方公里。
(一)、大庆市经济发展水平简介大庆,处于全国百强城市前列,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于2008年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综合实力进行了综合排名,上海、北京、深圳分列前3位,大庆位居第19位,比上次排名前进17位。
2008年,大庆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20.4亿元,进入“GDP2000亿元俱乐部”。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1214.3元,居全国第六位,东北第一位。
2010年,大庆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00亿元,即将进入“GDP3000亿元俱乐部”。
大庆市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内地最适合投资办厂的二十个城市之一,居第九位。
2006年,大庆市获得“中国最具金融生态魅力城市”殊荣。
2009年12月14日,上海石油交易所大庆石油交易中心投入使用,大庆市将逐步成为中国北方独特的石油现期货交易中心和石油金融中心。
1、石油经济:大庆,是中国重要的石油石化生产基地,世界闻名的中国油化之都,世界十大油田之一。
累计生产原油二十亿多吨,占同期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7%以上,连续27年保持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目前仍保持4000万吨以上油当量,享有“共和国加油机”的美誉。
晋中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作者:李亚欧李晶晶来源:《科学导报》2021年第78期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晋中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既是站位全局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也是晋中发展的重大机遇。
今年,在市委领导的支持下,根据社联统一安排,我们组建“晋中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专题调研组,围绕“晋中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实地调研,进一步摸清了情况,分析了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黄河流域的晋中。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西傍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南与长治市、临汾市相交,东北与阳泉市相连,西南与吕梁市接壤。
全市国土总面积1.64万平方公里,下辖2区(榆次、太谷)1市(介休)8县(祁县、平遥、介休、灵石、寿阳、昔阳、和顺、左权、榆社)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农高区,总人口337.95万。
(二)晋中的黄河流域。
晋中市地处黄河流域中游,黄河两大支流——汾河、沁河流经晋中,流域面积为9189平方公里,占全省黄河流域面积的9.47%,占全市总面积的56.2%,其中汾河水系流域面积9172平方公里,沁河水系流域面积17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河流有潇河、昌源河、惠济河、龙凤河、磁窑河、段纯河、柳根河、静升河,具体包括榆次区、祁县、介休市、灵石县全部区域及太谷区、平遥县、寿阳县、昔阳县、和顺县、榆社县部分区域,共涉及10个县(区、市)。
(三)发展机遇。
晋中市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为其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晋中的发展机遇既蕴含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定位布局,也蕴含在晋中在黄河流域版图中所具有的区位、环境、资源等比较优势中,从而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和增长潜力。
1.重大国家战略。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与保护对策
作者:毕然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第01期
摘要: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以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条件,在符合当前旅游发展需求趋势及政策导向的形势下,拥有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巨大潜能。
然而湿地在保护和开发方面尚未成熟,笔者对其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打造独具大庆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提供参考。
关键词:龙凤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城市湿地是城市景观单元中最重要的近自然空间,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净化水质、防洪蓄水、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保护生物、提供资源、供水发电、休闲娱乐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城区内,作为科学研究对象和生态旅游资源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当前湿地生态旅游已成为现代生态旅游的主要类型之一。
湿地生态旅游是以湿地作为观光、游览对象,以观察湿地的景观、物种、生境和生态系统等为旅游内容,以维持湿地的自然环境原貌为前提,开展诸如生态观光、科考探险、科普教育、休闲度假、健身疗养、文化体验等系列旅游活动,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要。
1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庆市龙凤区境内东南部,是一处位于城区中的湿地,距离市中心仅8km。
地理坐标为东经125°07′~125°15′,总面积5050.39公顷。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的芦苇沼泽湿地之一,也是我国内陆仅有的位于市区内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目前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Ⅱ级保护动物19种,省重点保护动物19种。
区域内鸟类组成丰富,据目前统计共有142种,隶属16目,33科。
保护区内有鱼类资源丰富,已查明鱼类45种,隶属5目10科。
龙凤湿地现有维管束植物314种,可划分为草甸、沼泽和水生植被3个植被型,兼有药用植物、纤维植物、饲用植物等植物类群[1]。
2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发展意义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面积大、鸟类密度高、原生性强等特点,并具备较强的稀有性、独特性及自然性,此外毗邻哈大齐高速公路,区位交通便利,是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最佳场所。
随着城市建设格局的品味提升,人居生态环境的理念转变,生态
文化建设的关注加强,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和景观保护最完整的城中湿地,为打造大庆“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中国温泉之乡”的“魅力城市”形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湿地产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大量工业废水排放、湿地水源补给不足、人口居住消费需求激增等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湿地面积缩小、水体污染、生态结构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种群和数量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显现。
因此缓解生态经济矛盾,开发湿地生态产业,不但为资源型城市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机遇,而且与毗邻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成区域生态旅游合作提供条件,在开展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蕴藏着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3 大庆龙凤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开发大庆龙凤湿地生态旅游产业,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及区域经济社会等内部条件看,龙凤湿地具备动植物珍稀度高,生态系统完善性强,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等优势。
而在历史文化底蕴和市场竞争力等外部条件上,存在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相对滞后,国内市场知名度不高,旅游商品不足等问题[2]。
因此,龙凤湿地应采取以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与经济作物养殖相结合的循环模式。
组织游客对湿地动植物的观赏,不仅满足游客精神体验和回归自然的愿望,还增强了公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的幅度和强度。
利用自然资源实施水下养鱼和水面养殖习水禽鸟,以及林中放养食草畜禽的开发策略,不但可以改良土壤、减轻水底淤积,而且充分合理利用环境资源有效提高资源转化率和系统生产力,通过生产环节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以实现价值增值和废物资源化目的。
4 大庆龙凤湿地生态旅游产业保护对策
湿地的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策、法律、环保、文化等多个方面,必须结合龙凤湿地自身的具体情况,为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4.1 增加资金投入建立湿地科学研究和检测体系
因地制宜开展龙凤湿地系统健康与安全评价研究,建设保护科技支撑体系、发展湿地保护科学,在湿地环境基础研究方面开展社会经济发展与湿地水环境变化趋势研究。
运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为湿地开发投资,鼓励自由市场中的经济主体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以提高湿地管理效率。
整合国有企业资金和高等院校科技,为湿地产业发展提出科学的研究项目与对策。
4.2 建立大庆龙凤湿地保护的地方性政策法规
根据《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大庆市湿地资源及其保护规划》开展湿地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控制标准等环境法规、政策、体系的研究,结合农业、林业、水利和环保等各部门
的优势,形成机构协调、分工有序、职权明晰、统一负责的管理机制,为执法部门对非法违法破坏湿地行径提供依法行政的制度和法律保障[3]。
4.3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水环境污染防治
修复因污染而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增强其生态功能,实施如净化水质,湿地水生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构建等湿地恢复工程。
完善龙凤污水处理厂,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率和回用率。
加大对炼油污水及生活污水等工业污染源的管理与治理力度,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推进炼油污水回用工程建设,实现工业污水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4]。
4.4 突出休闲旅游亮点,发挥湿地文化品牌效应
借助湿地文化节提高湿地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研发设计体现油城精神和湿地特色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
建立环保志愿者协会以吸纳生态文化人才,提高导游员、解说员和表演人员的专业素质,推广生态保护知识教育。
以清新的湿地文化与厚重的石油文化为主基调,塑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和品味的旅游城市形象。
5 结语
当前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的热潮中掀起,把握住市政府高度重视开发湿地并积极引导产业优化的市场契机,发挥龙凤湿地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开展龙凤湿地生态旅游产业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受限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的干扰性,应本着生态产业与经济效益和谐统一,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的理念,实现大庆龙凤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殷亚杰,聂春雨,袁改霞,徐长君.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8(5):131-134.
[2]徐菲菲,万绪才,杨达源.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J].生态学杂志,2007,26(5):771-774.
[3]邵强,侯则良,李九斤.大庆湿地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9,21(1):91-94.
[4]文波龙,刘兴土,王继富.大庆市油田开发区湿地水环境质量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J].湿地科学,2010,8(4):31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