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工艺要求05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8
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来源:沈阳卫德住宅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英语翻译是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英文简称PC。
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各种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称之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剪力墙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一种类型,其定义是主要受力构件剪力墙、梁、板部分或全部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制墙板、叠合梁、叠合板)组成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在施工现场拼装后,采用墙板间竖向连接缝现浇、上下墙板间主要竖向受力钢筋浆锚连接以及楼面梁板叠合现浇形成整体的一种结构形式。
结构设计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宜简单、规则、均匀及对称,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良好的延性;2 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布置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应避免局部突变和扭转效应而形成薄弱部位以及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强或采用隔振、减震措施;3 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能力;4 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
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6。
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高度按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确定相应的抗震等级,并采取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
预制构件间连接设计应满足传力明确和构造可靠的要求。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尚应满足抗震要求。
预制构件间连接钢筋应不低于预制构件该部位不连续钢筋强度等级及直径。
结构布置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平面和竖向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相关规定。
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平面横向墙体布置时,两侧端部山墙宜布置预制承重墙板;内墙可根据结构横向抗侧力需要设置预制承重墙板或预制轻质填充墙板。
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平面纵向墙体布置时,纵向内、外剪力墙的承重墙板布置可根据纵向抗侧力的需要设置;阳台及门窗部位周边部位可根据需要设置非承重的预制轻质填充墙板。
水泵的装配知识2008-01-29 16:06:13| 分类:默认分类阅读285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一章装配基本知识第一节装配工艺概述装配:在生产过程中,按技术要求,将若干零件结合部件或将若干零件和部件结合成机器的过程,称为装配。
装配过达到配合要求的方法:为了保证机器的工作性能和精度,在装配中必须达到零、部件相互配合的规定要求。
根据产品的结构。
生产条件和生产批量的不同,为保证规定的配合要求,一般可来用如下四种方法。
(1)完全互换法:装配精度由零件制造精度保证。
在同类零件中,任取一个装配零件,不经修配即可装入部件中,并能达到规定的装配要求,这种装配方法称为完全互换法。
特点:①装配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②便于组织流水装配线③零件磨损后,便于更换④适用于组成件数少,精度要求不高或批量生产采用(2)选配法:是将零件的制造公差适当放宽,然后选取其尺寸相当的零件进行装配,以达成配合要求。
(3)调整法:装配时,调整一个或几个零件的位置,以消除零件间的积累误差,来达到装配的配合要求。
(4)修配法:在装配过程中,修去某配合件的预留量,以消除其积累误差,使配合零件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
(适于单件,小批生产)第二节装配基本术语(1)零件─是机器制造的最小单元。
如一根轴、一个螺钉等。
任何一台机器都是由若干个零件组成的。
(2)部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结合而成为机器的一部分。
(3)装配单元─可以独立进行装配的部件称为装配单元。
任何一个制品,一般都能分成若干个装配单元。
(4)基准零件或基准部件─最先进入装配的零件或部件,它的作用是连接需要装在一起的零件部件,并决定这些另件或部件之间的正确的相互位置。
部件装配是从基准零件开始,总装配是从基准部件开始。
第三节装配尺寸链1.装配尺寸链─在机器的装配过程中,常常见到一些相互联系的尺寸,而这些相互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连接成封闭的形式,这就叫装配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的特征:①各有关尺寸联接成封闭的外形;②构成这个封闭外形的每个独立尺寸的偏差都影响着装配精度。
RF装配工艺规范1目地本工艺规范为控制射频系统所有装配操作而制定。
2适用范围射频系统各研发部、中试部、生产部的装配作业。
3装配材料、工具HSF要求a)HSF材料、工具和非HSF材料、工具隔离放置、使用和保存;b)非HSF材料可以用HSF材料替换使用,HSF材料不容许使用非HSF材料代替;c)HSF工具可以代替非HSF工具使用,使用后该工具即定义为非HSF工具。
非HSF工具不可代替HSF工具使用;d)工具中与产品直接接触的部位可以更换的,只区别直接接触产品部分的HSF和非HSF,例如电批,只需要区分HFS电批头和非HFS电批头。
e)装配工具包括:十字起子(101,102,107),斜口剪,尖嘴剪,电批和批头(F2,F3,),烙铁(20W,45W,60W,100W,200W,300W),镊子,卡尺,剥线钳,4装配的要求装配是指一个操作过程,是将产品的全部零件按一定顺序合成部件或将零件和部件合成产品的过程。
在装配过程中,依据装配内容的不同,合理的选择装配工具,装配工具的选用参照<<RF工具使用规范>>.为了保证装配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具的使用寿命,为此,每天要定期对生产工具和设备进行校准.4.1装配有以下几种形式:1)固定式有两种:①集中装配式:有几个人完成一件工作。
适合少量试生产。
②分散装配式:平行作业。
适合个人独立完成一件工作。
2)移动式有两种:①自由移动:无速度限制。
适合于修配工作量较多的装配②强制移动:有速度限制。
适合流水线。
4.2装配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完全互换法:不经任何选择和修整就可以进行装配并能达到装配要求和指标。
适合大批量生产。
②选配法:装配精度要求相对比较高,零件的公差范围小。
需要进行选择性装配。
适应生产中高精度的产品要求。
③修配法:将零件按经济公差加工,留有修配量,以满足装配精度要求。
适合小批量生产。
④调整法:用调整办法来改变补偿尺寸,以满足装配精度要求。
车桥装配工艺方案-简易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装配工艺方案总体概述•装配工艺方案详细设计•装配工艺方案实施计划•装配工艺方案风险评估与对策•装配工艺方案效益评估与优化建议•参考文献01引言背景介绍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车桥装配工艺的重要性市场竞争状况提高车桥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目的和意义02装配工艺方案总体概述准备工作检查零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将轴体放置在支撑座上,然后将轴承安装在轴体上,再安装密封件和防尘盖。
将齿轮放置在轴体上,然后安装键和锁紧螺母。
将支撑和调整机构安装在轴体上,然后调整位置和高度。
检查装配质量和完整性,完成装配并记录相关数据。
装配流程简介组装轴体安装支撑和调整机构完成装配安装齿轮1装配工艺特点23该装配工艺流程简单明了,易于掌握和操作。
操作简单在装配过程中,各个部件易于拆卸和更换,方便维护和修理。
维护方便该工艺流程所需设备简单,生产效率较高。
生产效率高03操作人员技能水平根据操作人员技能水平,选择适合的工艺方案,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掌握和操作。
装配工艺方案选择依据01实际生产需要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择适合的工艺方案,以满足生产需求。
02产品质量要求根据产品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方案,以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03装配工艺方案详细设计检查车桥零件的尺寸、形状、材料等,确保符合要求。
准备工作按照车桥的结构特点,设计合理的装配流程,包括零件清洗、润滑、装配、调试等环节。
基本流程根据车桥的具体结构,对一些特殊部位进行重点考虑,例如螺栓连接、轴承配合等。
细节考虑装配流程详细设计根据装配流程,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包括装配顺序、操作手法、注意事项等。
装配操作规范制定操作步骤制定安全操作规范,确保操作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事故。
安全要求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并规定使用方法。
工具使用检验方法规定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压力试验等。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 总则1.0.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说明:1.0.1 编制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和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
本规范不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不适用于特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
说明:1.0.2 本规范的适用范围为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工程包括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
本规范所指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范围一致。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在《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中第五章、《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1.0.3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承包合同和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说明:1.0.3 本规范是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最低要求,应严格遵守。
因此,承包合同(旭质量要求等)和工程技术文件(如设计文件、企业标准、施工技术方案等)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当承包合同和设计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高于本规范的规定时,验收时应以承包合同和设计文件为准。
1.0.4 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配套使用。
说明:1.0.4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规定了房屋建筑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的统一准则。
本规范是根据该标准规定的原则编写的,适用于该标准“主体结构”分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验收。
执行本规范时,尚应遵守该标准的相关规定。
1.0.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质量管理体系 三层次技术类文件
装配工艺要求
版 本: A01
编 号:JS/GY-05
受 控 章:
编制:陈永方2015年4 月13日
审核:佘军红2015年4 月13日
工艺审核:潘兵2015年4月13日
质量审核:李美荣2015年4月13日
标准化审核:李美荣2015年4月13日
批准:陈兴2015年4月13日
生效日期:2015年4月13日
装配工艺要求
整机装配就是将机柜、设备、组件以及零、部件按预定的设计要求装配在机箱、车厢、平台,再用导线将它们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它是电子产品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
1 整机装配的顺序和基本要求
1.1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有多道工序,这些工序的完成顺序是否合理,直接
影响到设备的装配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电子设备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平后高,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1.2 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是把半成品装配成合格产品的过程。
对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如下:
a)整机装配前,对组成整机的有关零部件或组件必须经过调试、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或组件不允许投入生产线。
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b)装配时要根据整机的结构情况,应用合理的安装工艺,用经济、高效、先进的装配技术,使产品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产品在功能、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c)严格遵循整机装配的顺序要求,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d)装配过程中,不得损伤元器件和零部件,避免碰伤机壳、元器件和零部件的表面涂敷层,不得破坏整机的绝缘性。
保证安装件的方向、位置、极性的正确,保证产品的电性能稳定,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度。
e)小型机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整机装配在流水线上按工位进行。
每个工位除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要求工位的操作人员熟悉安装要求和熟练掌握安装技术,保证产品的安装质量,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职调试检查的“三检”
原则。
装配中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应进行检查,分段把好质量关,从而提高产品的一次通过率。
2 整机装配中的流水线
2.1 流水线与流水节拍
装配流水线就是把一部整机的装连、调试等工作划分成若干简单操作,每一个装配工人完成指定操作。
在划分时要注意到每人操作所用的时间应相等,这个时间称为流水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