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城市文化品牌设计中非遗的价值认知与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保护文化遗产也有助于经济发展,在我国很多领域中,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来研究。
将文化遗产纳入到城市文化品牌的设计与塑造中,不仅有利于丰富城市的文化风貌,也可以为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推动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因此,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开展深入探究,使其能够在城市文化品牌设计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功能。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类群体、组织或个人作为文化遗产的各种表现形式、知识技能、手工艺品、文化场所等。
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文化背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此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发展。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了人们对国家及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为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上述定义可知,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首先要让继承人能够通过主体的演进,对相关能力进行主观认识,并将其转换为自身能力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个文化觉醒的过程。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需要人们的普遍接受,而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帮助人们形成集体认同感,并增强凝聚力。
因此,有必要深入认识和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发展城市文化品牌[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规定,应对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人文、历史、艺术、科学等领域)进行全方位保护。
由此可知,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衡量准则是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上述四个角度的价值来自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身的工作角度,换句话说,这也是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根据。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杭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座文化古城,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杭州人民自豪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以下是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西湖龙井茶:西湖龙井茶是杭州著名的名茶之一,产于西湖龙井村。
西湖龙井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一池碧绿,一园桃花,一山茶香”,是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之一。
2. 巨浸书法:巨浸书法,又称“巨浸碑刻”,是杭州市著名的书法流派之一。
巨浸书法以书法的美学思想和技法为基础,取材于宋代碑刻,以浙江省文化为脉搏,形成了浙江地区的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体系。
3. 宋嫂戏:宋嫂戏是中国地方戏曲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浙江省杭州市地方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宋嫂戏以宋代女性宋太祖的妃嫔灵秀为原型,表现出女性柔情似水、坚韧不拔的形象。
4. 竹编艺术:竹编是杭州市的传统工艺之一,是使用竹子制作的手工艺品。
竹编利用竹子的天然质感和可塑性,将其独特的纹理和形态发挥到极致,创造出各种美丽的竹编工艺品。
5. 艺妓文化:杭州艺妓文化是杭州城市风景之一,是中国传统的流行文化形式之一。
艺妓文化以吴越文化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在各种艺术和文化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6. 粉彩瓷器:粉彩瓷器是杭州市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浓厚的南方地区文化气息。
粉彩瓷器以精美的绘画和色彩为特点,是杭州古城的文化瑰宝之一。
7. 宋词文化:宋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杭州作为享有“江南水乡”的美誉地,自古以来就是宋词的发源地之一。
宋词以其优美的音韵、深层次的意境和浓郁的文化气息,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瑰宝。
9. 游艇文化:杭州作为文化古城,不仅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也是江南水乡的代表。
游艇文化以江南水乡为基础,依托着杭州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成为了杭州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10. 龙井虾仁:龙井虾仁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传统特色菜之一,以其新鲜、爽口、鲜美的味道和食用方式为特点。
城市建设应与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3600字摘要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建设规模空前。
然而在城市规化和建设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遭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产生了矛盾,出现了诸多问题。
如何让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起来。
本文就这一问题,阐述了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建设的重要价值,提出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并针对面临的困境寻找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建设文化遗产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C912. 81 文献标识码:A一、文化遗产对于城市的价值每个城市的生长和发展过程中,都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像北京的皇宫、胡同,上海的外滩和里弄、苏州的园林等。
这些空间的形象深刻地烙在公众的脑海中,唤起公众对过去的回忆和归属。
文化遗产诠释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城市个性,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个性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记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
不管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带有时代的烙印,通过这些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城市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道德习俗及思想禁忌。
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最深的根源,隐寓着一个群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城市特色的积聚,是城市灵魂的一部分。
历史文化遗产正是通过恢复人类过去的记忆服务于现在,我们都从自己的历史中走来,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亦不可能完全和自己的历史隔断,其发展需要在历史文化的土壤上吸取营养,需要在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和更新。
此外,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连续性,是人类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需要。
事实证明,经济越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需要就越强烈。
因此,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要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发展,保持历史脉络的一致性。
(二)文化遗产的个性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标志,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与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中。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城市规划与建设应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城市具有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增强城市的文化自信,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游客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的独特文化符号,能够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该注重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对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家园,对于居民来说具有重要的情感价值。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该注重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与建设应该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
同时,城市规划与建设还应该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的有机融合,实现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游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该注重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推动城市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非遗文创在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作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城市发展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非遗文创作为一种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创意产业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城市品牌建设和城市形象塑造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非遗文创对城市品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独特标识和文化符号,可以成为城市品牌的重要资源。
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文创产品中,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产品,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更能够向外界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个性。
比如,某市拥有独特的剪纸技艺,利用这一传统技艺制作的剪纸艺术品不仅可以体现当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成为该市的一张独特名片,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参观。
其次,非遗文创对城市形象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对外宣传的窗口,也是城市吸引外来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非遗文创作为一个能够体现城市文化特色的载体,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
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可以成为城市的标志性产品,也可以成为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元素。
例如,以非遗技艺为基础的设计师品牌,通过将传统工艺与时尚元素相结合,设计出一系列时尚精美的产品,不仅能够吸引品牌粉丝的追捧,同时也为城市塑造了一个时尚、创新的形象。
再次,非遗文创能够促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以非遗为基础的文创产品,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同时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比如,某市的非遗传统手工艺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非常畅销,不仅带动了当地手工艺产业的发展,还吸引了一批来自外地和外国的游客和投资者,进一步推动了该市的经济增长。
浅谈潍坊民俗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应用摘要:潍坊市是我国著名的风筝和木版年画的产地,有“鸢都”和“年画之乡”的美誉,而且,潍坊地区的剪纸艺术也享誉海内外,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与好评。
近年来,随着潍坊市社会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潍坊城市形象的塑造工作也开始陆续开展,一大批具备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潍坊的城市形象,而且也弘扬了当地的传统文化艺术。
本文从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以及公共设施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潍坊民俗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民俗文化城市形象塑造景观设计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不少城市都相继重视起城市形象的塑造工作,并大力开展了诸多塑造城市形象的景观设计,在此背景下,地域民俗文化的体现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喜爱,城市的形象也开始逐渐呈现出文化性、生态性、地域性以及可持续性互相融合的趋势。
一、潍坊地区民俗文化简述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是我国有名的“鸢都”。
潍坊地区的风筝、年画、剪纸、潍绣以及泥塑等传统民俗艺术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非常高,特别是风筝和年画,更是已经成为潍坊的标志。
可以说,潍坊的城市形象有着明显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具体如下:1.潍坊风筝。
潍坊地区有着悠久的风筝制作历史,它来源于人们的日常娱乐活动,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潍坊风筝主要有硬翅类、软翅类、板子类、龙头串式类以及立体桶子类等几种类别,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演变,潍坊风筝已经成为和京式风筝、津式风筝齐名的民间艺术特色,有着造型优美、选材讲究、绘画艳丽、形象生动、扎糊精巧、起飞灵活的风格。
2.潍坊年画。
潍坊同时也是我国三大“年画之乡”之一,尤其是寒亭区的杨家埠年画,更是代表了我国木版年画的巅峰水平,杨家埠年画取材于当地的民间文化,其风格明快艳丽,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3.潍坊剪纸。
潍坊高密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其历史悠久,构思精巧。
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值得保护的扬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孕育了众多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扬州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扬州的雕版印刷技艺堪称一绝。
雕版印刷始于唐朝,发展于宋朝,在扬州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扬州雕版印刷以其精湛的技艺、精美的版面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雕版印刷逐渐式微。
保护雕版印刷技艺,不仅仅是保存一种印刷方法,更是传承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文化传播方式,保留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脉络。
我们应当通过建立专门的传承基地,培养新一代的雕版印刷艺人,让这一古老的技艺得以延续。
扬州剪纸也是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扬州剪纸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变中求新。
它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更是扬州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的体现。
然而,如今剪纸艺术面临着市场需求减少、传承人才短缺等问题。
为了保护这一技艺,我们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扬州剪纸。
同时,可以将剪纸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文化产品,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扬州评话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扬州评话以扬州方言为基础,生动形象地讲述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社会百态。
表演者通过丰富的语言、生动的表情和精彩的动作,将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扬州评话的观众群体逐渐萎缩。
为了保护扬州评话,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和传承这门艺术,提供更多的演出平台和机会。
同时,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扬州评话制作成音频、视频等形式,扩大其传播范围。
扬州清曲也是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扬州清曲曲调优美,旋律婉转,歌词典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它曾经在扬州的大街小巷广为流传,但如今也面临着传承困境。
我们应当加强对扬州清曲的研究和整理,出版相关的曲谱和书籍,保存这一珍贵的音乐遗产。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泉州位于福建省,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泉州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民俗活动,反映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首先,泉州的土楼是其最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土楼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由厚重的土坯和石块建造而成。
泉州地区的土楼被誉为“活化石”,既是传统村落的居住建筑,也是土族文化的象征。
著名的土楼群有南靖土楼群和田螺坑土楼群,它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其次,泉州的木偶戏也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偶戏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泉州木偶戏主要以手法、声腔和表演为特色,以其栩栩如生的木偶形象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而闻名。
泉州木偶戏不仅在中国享有盛誉,还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此外,泉州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例如,传统的泉州南音、泉州刺绣、泉州剪纸和泉州民间舞蹈等都是泉州独特的艺术形式。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了泉州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泉州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保护和传承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政府和相关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例如,举办展览、举办艺术节和开展培训等活动,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和创新。
总之,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反映了这座城市丰富多元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泉州的独特魅力。
非遗文创对城市形象塑造与城市品牌推广的影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它代表了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遗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并逐渐融入到了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非遗文创(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作为非遗文化的一种新表现形式,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是对城市形象塑造与城市品牌推广的积极影响。
一、非遗文创激发城市的文化创造力非遗文创在城市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城市的文化创造力。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与特定地域和群体息息相关,通过非遗文创的运用,城市可以将这些文化元素与城市特色相结合,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符号。
例如,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的非遗文化,既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同时又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园林建筑特点。
通过将苏州园林与城市景观相结合,城市能够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二、非遗文创打造城市的文化地标非遗文创能够打造城市的文化地标,对城市形象塑造起重要的作用。
很多城市都有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如成都的蜀锦、广州的窑瓷等。
通过将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城市可以打造出高品质的非遗文创产品,并将其作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建设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例如,北京的瓷器艺术中心将传统的瓷器工艺与当代设计相结合,既保留了传统的技艺和文化内涵,又兼具现代的设计感,成为了北京的文化名片。
三、非遗文创推动城市品牌的传播与推广非遗文创对城市品牌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非遗文化的一种延伸,非遗文创通过融合当代的设计理念和市场需求,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产品,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同。
例如,杭州作为中国的茶文化之都,在非遗文创方面的布局相当成功。
通过将传统的茶道文化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优质的茶具和茶叶产品,使杭州成为茶文化的代表城市,吸引了大量的茶文化爱好者和游客。
扬州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了解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扬州孕育出了众多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犹如一颗颗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扬州剪纸。
扬州剪纸以其精巧细腻、线条流畅而闻名于世。
其题材丰富多样,从花鸟鱼虫到人物故事,无所不包。
剪纸艺人凭借着一把剪刀和一张纸,便能创造出栩栩如生、精妙绝伦的作品。
他们运用独特的技法,如“锯齿纹”和“月牙纹”,赋予剪纸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扬州剪纸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扬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的表达。
扬州刺绣同样令人赞叹。
它以针法细腻、色彩鲜艳、表现力强而著称。
扬州刺绣注重针法的运用,常见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滚针等,每种针法都能营造出不同的效果。
在绣制过程中,绣工们精心挑选丝线,巧妙搭配色彩,使得绣品呈现出逼真的质感和生动的形象。
无论是精美的屏风,还是小巧的荷包,扬州刺绣都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扬州评话也是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评话艺人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精彩的表演,将一个个故事讲述得绘声绘色。
他们善于运用各种声音和语调来塑造人物形象,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
扬州评话的内容广泛,涵盖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侠义传奇等,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扬州清曲则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婉转的唱腔吸引着人们。
它通常由演唱者手持乐器自弹自唱,歌词富有诗意,曲调清新悠扬。
扬州清曲的曲目众多,既有反映生活情趣的小调,也有表达情感的大曲,充分展现了扬州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的喜怒哀乐。
除了以上这些,扬州还有广陵琴派。
广陵琴派历史悠久,其琴风古朴典雅、刚柔相济。
琴师们通过精湛的演奏技巧,将琴曲中的情感和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广陵琴派的曲目丰富,如《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每一首都令人陶醉其中。
扬州的雕版印刷技艺更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传承了千年的印刷工艺,从选材、雕刻到印刷,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建筑的传承与创新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着力保护和传承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一种无形的文化资源,包括传统的技艺、表演、音乐、口述传统、节日庆典等。
城市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和城市形象的代表,应该承担起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
首先,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城市建筑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城市身份和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
城市建筑的传承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和复原这些传统元素,使人们在建筑中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北京的故宫中,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这些传统元素不仅为故宫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让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然而,城市建筑的传承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复制和模仿,而是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建筑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建筑应该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融合,形成全新的建筑形象。
例如,在上海的申博艺术中心中,传统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桥灯具修复与创新设计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现代建筑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满足了现代艺术中心对功能和美观的需求。
此外,城市建筑的传承与创新需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空间的融合。
城市空间是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与传统文化相协调,形成有机的整体。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空间需求,这就要求城市建筑既要尊重传统文化的特点,又要充分借鉴现代城市规划的理念和技术手段。
例如,在杭州西湖景区,建筑物的高度和建筑材料的选择都要符合传统文化的特点,使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最后,城市建筑的传承与创新还需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养和传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仅是建筑的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技艺和工艺技术。
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标题: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悠久历史与华夏文明的印记导语: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历史而闻名。
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为我们呈现了这座城市多元、独特的文化风貌,它们是济南人民创造和发展的宝贵遗产,也是济南城市形象的一面靓丽名片。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探讨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和广度,展示出这座城市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
第一部分:介绍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和意义1. 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介绍本批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种类和代表性项目,突出济南市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 点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保持济南市特色文化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性。
2. 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引用专家学者的观点,阐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历史文化、传承优秀传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分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认同感、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二部分:深度探讨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 总论- 分析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如何突显济南的历史地位、文化精神和地方特色。
- 引申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济南市其他文化遗产的关联性和互动性。
4. 具体探讨4.1 项目一:柿街春秋- 解释柿街春秋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阐述它对于济南市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的影响。
- 深入挖掘柿街春秋的独特文化内涵,如民间戏曲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4.2 项目二:天后宫庙会- 探究天后宫庙会与济南宗教信仰的渊源关系,以及民间信仰与文化底蕴的互动作用。
- 分析天后宫庙会在济南市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经济活力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4.3 项目三:九曲桥- 探讨九曲桥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包括它在济南市河道治理、风景名胜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 引用历史典故和传说,展示九曲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济南市文化的独特韵味。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重庆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重庆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代表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念。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巴渝民居是重庆最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巴渝民居是指巴山嘉陵江流域地区独特的民居建筑,它有着独特的“木结构、石框架、砖瓦墙体、石板道路”的建筑特点。
巴渝民居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地质和气候条件,利用巧妙的结构和材料,使得房屋能够在地震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中保持稳固。
巴渝民居不仅是重庆人民生活的场所,更是他们对家族和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的象征。
如今,巴渝民居已经成为了重庆独有的建筑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
重庆火锅是重庆的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重庆火锅以其麻辣的口味和独特的烹饪方式而闻名于世。
它采用辣椒、花椒等多种香辛料,加上高汤和各种肉类、蔬菜,烹调而成。
重庆火锅的特点是辣、麻、鲜、香,吃起来让人嘴唇发烧、舌尖麻木,却又欲罢不能。
重庆火锅作为集食材选择、烹饪技巧和用餐方式于一体的独特饮食文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重庆土家族抖空竹技艺是土家族传统技艺中的一项重要代表。
抖空竹是一种融合了舞蹈、音乐和技巧的传统游戏。
抖空竹的外形像一个竹棒,内部有一颗小铁球,通过手腕的摆动和旋转来使竹棒旋转起来。
重庆土家族的抖空竹技艺历史悠久,技巧独特,其中包括了多种不同的动作和花样,如单手抖空竹、双手抖空竹、腿上抖、头上抖等等。
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土家族人民的传统娱乐方式,也是他们传承和展示文化的重要途径。
重庆巫山木偶戏是中国木偶戏艺术的一个分支,也是中国四大木偶戏剧种之一。
重庆巫山木偶戏以其独特的形象和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
巫山木偶戏的木偶头雕刻精美,形象栩栩如生,传统剧目多为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当地民间故事,演员通过木偶的表演,展示了重庆的文化和历史。
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重庆人民的传统艺术形式,也是吸引游客和观众的重要文化景观。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值得一看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承载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犹如一颗颗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那么,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哪些值得一看呢?京剧,无疑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中国的国粹,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精美的服饰和丰富的表演形式征服了无数观众。
那婉转悠扬的唱腔,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婉转,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演员们精致的脸谱,红的忠勇、黑的刚正、白的奸诈,每一种色彩都代表着特定的人物性格。
他们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充满了韵味。
从经典的《霸王别姬》到《四郎探母》,每一出戏都是一场视听盛宴,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
北京皮影戏也是不容错过的。
小小的皮影在艺人们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它们在白色幕布后跳跃、舞动,演绎着精彩的故事。
这些皮影造型精美,色彩鲜艳,制作工艺十分精细。
艺人们通过操纵皮影,配合着独特的唱腔和音乐,将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生动地展现出来。
在光影的交错中,观众们仿佛穿越回了古代,亲眼目睹着那些动人的情节。
再者,北京的兔儿爷也是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兔儿爷是老北京中秋节的传统玩具,其形象可爱又富有寓意。
兔儿爷的造型多种多样,有的身着盔甲,有的骑着麒麟,每一个都栩栩如生。
它不仅是孩子们的玩具,更是一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象征。
如今,兔儿爷已经成为了北京文化的一张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
北京绒花,这一传统的手工艺品同样令人赞叹。
它以蚕丝为原料,经过染色、软化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绒花色彩鲜艳,形态逼真,常常被用于装饰。
在过去,北京的女子们喜欢佩戴绒花,它不仅美观,还寓意着吉祥如意。
如今,北京绒花在传承人的努力下,不断创新发展,展现出了新的活力。
除了以上这些,北京还有很多其他值得一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如,北京牙雕。
牙雕作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细腻的雕刻而闻名。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重庆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地区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传统戏曲、传统节庆等方面,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样,反映了重庆市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色。
一、民间音乐重庆市的民间音乐传统非常丰富,有著名的山歌、川剧、茶花等多种音乐形式。
其中,山歌是重庆市的重要音乐形式之一,它承载着当地人的情感和生活。
山歌多表现出了当地人的劳动生活、生活情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川剧是重庆市的地方剧种之一,它是中国四大剧种之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花是重庆市的另一种著名音乐形式,它以唱茶歌为主,以其轻快欢快的音乐风格而著称。
二、民间舞蹈重庆市的民间舞蹈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以杨柳青舞和跳大悲亲乡舞最为著名。
杨柳青舞是重庆市的地方舞蹈之一,它以其优美的舞姿和独特的舞曲而著称。
跳大悲亲乡舞是重庆市的另一种著名舞蹈,它是一种表现民间传统节日庆典的舞蹈,以其热烈的节奏和欢快的动作而著称。
三、传统手工艺重庆市的传统手工艺以巫峡剪纸、涪陵木版年画、磁器坯、重庆木偶等为代表。
其中,巫峡剪纸是重庆市的地方剪纸艺术,它以其精美的工艺和多样的图案而著称。
涪陵木版年画是重庆市的另一种传统手工艺,它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形式而著称。
磁器坯是一种以石灰岩为主要原料,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
重庆木偶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它以其精美的工艺和逼真的形象而著称。
四、传统医药重庆市的传统医药传统悠久,包括针灸、中药、拔罐、火罐等多种传统疗法。
其中,针灸是重庆市的重要传统医疗手段之一,它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技术而著称。
中药是重庆市的另一种传统医疗手段,它以其独特的药材和配方而著称。
拔罐、火罐等也是重庆市的传统疗法,它们以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而著称。
五、传统戏曲重庆市的传统戏曲主要以重庆川剧和酉阳土戏为代表。
临沂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临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临沂自古以来就以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闻名。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临沂的几个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临沂刺绣临沂刺绣是临沂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宋代。
临沂刺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享有盛誉。
临沂刺绣绣工细密,色彩丰富,图案精美,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国内外展览上,临沂刺绣更是屡获殊荣,成为临沂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临沂木版年画临沂木版年画是临沂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品之一,也是中国年画的重要代表之一。
临沂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技艺独特,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夸张逗趣的形象而闻名。
木版年画绘画技法熟练,图案形象传神,内容丰富多样,深受人们喜爱。
三、临沂泥塑临沂泥塑是临沂地区的传统工艺品之一,起源于明代。
临沂泥塑的材料主要是黏土、绒布、陶瓷等,制作工艺手工繁琐,但成品别致精美,栩栩如生。
泥塑形象多样,包括人物、动物、花鸟等,寓意丰富,是临沂地区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四、临沂皮影戏临沂皮影戏是临沂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临沂皮影戏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丰富多样的故事内容而闻名。
皮影戏演员以绢或纸制成的人物形象,借助光源的照射和布幕的透光效果,栩栩如生地展现各种故事情节,让观众沉浸其中。
五、临沂剪纸临沂剪纸是临沂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源远流长。
临沂剪纸以其独特的制作技法和精美的图案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在临沂的农村,剪纸常常装饰在窗户上,寓意着吉祥如意和辟邪消灾。
剪纸的形式多样,有花鸟、人物、动物等,每一种图案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以上介绍了临沂的几个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临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灿烂的文化传统。
它们不仅丰富了临沂的文化内涵,还为人们提供了观赏与欣赏的机会,将临沂的独特魅力展现给世界。
第19卷第3期2020年6月Vol19No.3Jun.2020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Human i t i es&Social Sciences)城市文化品牌设计中非遗的价值认知与重构孟磊(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无锡214122)[摘要]城市形象塑造需要文化e牌。
城市文化e牌建构首先需要挖拡并明确城市自身的独特竞争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的特定民族、群体或地域的历7、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美学的独特性,对于设计城市文化e牌、塑造城市形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在w非遗资源建构城市文化e牌的领域里存在价值认知与意义诠释维度单一的现象°为了更好地藉由非遗保护工作提升城市形象与建构城市文化e牌,文章从设计学领域之意义驱动创新的视角提出,通过转变非遗认知语境、拓宽价值认知维度、优化非遗传播空间载体的社会角色、重新定义传播对象的角色与行为来认知与重构非遗的当代价值;从当地环境、文化语境、公共空间、体验互动等视角重构非遗传播与城市文化e牌设计的关系;从非遗资源的历时性和即时性两个方面探寻获得城市话语权的路径°wi激活城市活力,打造城市e牌,重塑并完善城市形象°[关键词]城市形象;城市e牌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意义驱动创新[中图分类号]G122["献标识码]A["章编号]1671-6973(2020)03-0121-08一、城市认知与文化品牌1960年,美国城市理论家凯文•林奇写了《城市意向》一书。
林奇认为:“对于任何一座城市而言,人们体验这座城市的头脑中都存在着相应的一套心理图像*帮助形成这些意象的是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这五种要素。
”,1-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识别度开始变得模糊*正如美国学者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所言:“国家形象在国际关系中是一种关键性资源。
城市形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不断进步,城市形象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话题。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寻求城市历史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本文通过对大连市西岗区的调研分析,从历史街区的历史传统、地域特色、商业业态以及西岗区整体形象等方面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这对历史特色街区的振兴、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城区特色形象的传播、以及提升城市软实力提供了一些方法和依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俄罗斯风情街;市集;西岗区;大连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城市之间的竞争加剧,城市文化的吸引力对提高城市形象的作用日益增加。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连人,印象里总觉得自己的家乡是最好的,但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大连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
大连是一个殖民文化的城市,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物质薄弱,虽然高楼大厦迭起,表面上看来日益繁荣,但是掩饰不住历史文化的空虚,甚至我们开始怀念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如今对历史街区和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在全国各界引起了关注,因此对历史街区文化的营造就有了非常现实的意义。
大连市西岗区位于大连市中心,是市政府的所在地,也是大连的行政中心。
通过不断的调研,发现西岗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形成一种街道格局特点、不同区域的文化活动、不同宗教聚居的特点、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形象的聚焦点,这些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我们要对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改善、强化和发扬。
西岗区有一条特别有特色的街区——俄罗斯风情街,这条街的建筑可追溯到1898年,2000年大连市政府为展现历史原貌,再现异国风情,决定在对街区进行了修缮和重建,街区原有建筑皆保持原貌,新建筑也一律按照俄罗斯风格建设。
翻修后的俄罗斯风情街全长430米,总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由20栋俄式、欧式建筑组成,绿化率达34%,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
它保留了38栋距今已百年历史的原远东白俄罗斯时的建筑,整个街区都是俄罗斯的洋葱头式的尖顶建筑、欧洲风格的小亭子、沙俄时期贵族马车的形状的商厅、街边伫立的铁艺路灯……无论是一个世纪前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还是大连市政府后来陆续兴建的新建筑,都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世纪欧式风格的气息。
俄罗斯风情街以欧式风格建筑为主,经营俄罗斯餐厅、夜总会、酒吧、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店等,漫步街中,使人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充分感受到古典欧洲的浪漫情怀。
但是,随着大连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其他旅游景区的不断建成,俄罗斯风情街的吸引力降低,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
通过调研了解了它现存状况和各项功能的缺失后,对充分开发它的现有特色的产品的潜质,整合产品组合,完善整个街区的功能性服务;适度发挥基本功能,提高接待能力,重点突出俄罗斯风情和俄罗
斯文化;把西方市集的概念运用到其中,并把大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与之相融合,使它成为高水准的风情街、商业街、文化街,让它活起来。
从而吸引更多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提高大连市西岗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周边其他区域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俄罗斯风情街的的实地考察,结合景区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规划。
首先,除了旅游功能外,把“市集”的概念加入其中。
众所周知,大连以其地理位置而著称,海鲜是大连的特产,是外地游客必买馈赠朋友的佳品,也是我们本地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东西。
市集是指在一个指定的地方,每隔一定的时间,购买者和卖者会聚集着一起进行商品交易等活动的公共场所。
所以,如果在俄罗斯风情街每周办一次卖不同品种大连特产的市集,以优质的货品和低廉的价格,本着诚信至上的标准,我相信会吸引很多海内外的游客。
例如:这周的主题是海米,我们可以提前一周甚至更早的把广告打出去,首先吸引过来竞标的卖主,然后经过精挑细选,选出优质的几十家海米卖主。
指定这周的的某天为市集日,这天这里就以优质的海米和低廉的价格卖海米,从而吸引有购买海米欲望的本地人和外地游客,和对市集好奇的周边居民。
通过每周一次的市集活动,让俄罗斯风情街在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脑海中活起来。
其次,大连除了海产品之外,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像平影戏、木偶戏、民间舞蹈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我们只是听过却没有看过。
它们流失于民间,没有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们、欣赏它们简直太可惜了!西岗区也有它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传统手工艺核雕和剪纸等等。
我们要利用俄罗斯风情街这块宝地,把大连西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很好的结合,并用这片建筑群,把中外文化一并结合起来。
例如:我们每周指定一天为俄罗斯风情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活动,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用灯光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皮影戏映射到俄罗斯风情街的建筑群上面,市民和游客可以免费观看,这样既弘扬了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给市民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
对城市形象的发展和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其根本研究是人与历史街区的内在关系,城市形象的建造不是简单的复制、重建和恢复历史,它要随着时代的潮流,构成理解我们现实生活的时代基础,因为城市形象的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是并存的。
参考文献
【1】靳埭强,城市形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第一版
【2】陈宇,城市景观的视觉评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马钦忠,公共艺术与历史街区的的振兴【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4】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