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鹰坠落

黑鹰坠落

电影《黑鹰坠落》中省去了一段真实的情节,就是美军搭乘马来西亚军队的装甲车前往救援第二架坠毁的“黑鹰”,结果自身受困的事。该排排长后来写了下面这篇文章,可读性相当强。特别是最后的总结很值得一看。美国陆军普通步兵的训练和战斗力还是相当可观的,不可轻视。

原名:Platoon Under Fire
原作者:Mark A.B. Hollis

1993年10月3-4日在索马里摩加迪沙发生的一场战斗中,一个步枪排与连队主力失去联系,遭到敌人的伏击和牵制。当时我就是这个排——第10山地师第14步兵团第2管A连第2排——的排长。这个故事就是关于我们这个“失踪排”如何与友邻部队联系并冲出敌人包围圈的惊心动魄的经过。
我是在1993年7月25日担任这个排的排长的,在那5天前这支部队才作为联合国“快速反应部队”(QRF)的一个组成部分被派注摩加迪沙。第10山地师的作战部队和支援部队被派注摩加迪沙是接替早在1992年秋就已驻扎在那里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当时的任务是:维持摩加迪沙的社会铁序,为遭受饥饿的索马里人民配发食品。驻在索马里的这些美国部队是在联合国(UN)的指挥下执行慈善任务的。然而,他们还必须对付随时出现的地方骚乱,摩加迪沙也是这样。法拉赫·艾迪德(Farah Aideed)和他领导的“索马里民族联盟”(Somali National Alliance——SNA)为达到控制整个国家的目的,不择手段。

SNA因袭击巴基斯坦部队、制造地雷爆炸炸死四名美国宪兵等事件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美国因此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在发出逮捕艾迪德及其官员的命令后,组成了一支由1个游骑兵连、1支攻击直升机和空降突击直升机应急分队和其它作战分队组成的特种作战大队,称为TF Ranger(游骑兵特遣队),被派往摩加迪沙执行搜索和逮捕艾迪德及其官员的任务。(译注:由于美国军方从来不正式承认三角洲突击队的存在,因此在这次行动的官方文件中都不直接提及三角洲突击队的名称,只称作为“其他部队”或“行动人员”。)

第14步兵团第2营与原先派驻的部队不同,它仅驻防摩加迪沙,不承担城外守卫护送任务。该营的主要任务是在紧急情况下作为美国和联合国部队的一支“快速反应部队”执行作战任务。营特遣部队由三个步枪连组成,担负着实施作战支援、主要供应线(MSR)的安全防卫、训练以及快速反应部队的任务。各个排必须执行其中一项指定任务,而且每三天轮换一次。这是一种既可使部队随时处于战备状态,又可得到交叉训练、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实施的措施。

连指挥部的一些单位和运输器材也被增强到快速反应连中,运输连提

供了用沙袋防护的5吨卡车,连指挥部提供了有装甲防护的HMMWV(高机动多用轮式车辆)和包括战地救护车在内的医疗器材,工兵和野战炮兵观测员也根据要求而调进了快速反应部队中。快速反应部队的各单位要求的吃、睡及各种聚会都必须在快速反应连内进行,反应的时间必须少于15分钟,不过我们很快就达到了少于5分钟的水平了。

10月3日下午,游骑兵特遣队的作战分队实施了白天逮捕艾迪德的行动,因为游骑兵特遣队在几个星期前就开始实施夜袭逮捕任务,均未成功。策划者们深信这次日袭逮捕是值得一试的冒险行动,然而,事与愿违,部队又一次落入困境。

当索马里炮手击落游骑兵特遣队用于实施穿插任务的UH-60“黑鹰”直升机后,游骑兵特遣队的任务性质便发生了变化。他们现在要执行的是救援和后送任务。游骑兵队员迅速撤离原定目标奥林匹克饭店、赶到直升机坠机地点,执行现场保卫任务。在那里,他们与一支人数超过他们的敌部队遭遇,伤亡惨重,陷于困境。又一架“黑鹰”直升机在距第一个出事地点以南约一公里处被击落,称为第2坠机地点。(见图1)

图1,摩加迪沙地图和A连2排的行进路线



2营的C连,即快速反应连接到救援游骑兵队员的命令。然而,满载士兵的5吨卡车却成了素马里炮手使用的RPG火箭筒的靶子,部队遭到重创,伤亡惨重。C连不得不撤退到机场,重新组编。营长又组织了第二次救援,不久A连与机场的C连取得了联系,恢复教援行动。当时,A连处于支援位置(位于大学校园),而B连正在城北进行训练。因为车辆不足,无法同时运送2个连队,故处于支援位置的A连首先受命增援机场的C连,待腾出车辆以后再运送B连,实施增援。

由于支援任务的要求,A连2排2班被派往增援机场内的快速反应部队,这意味着2排的实力要减少一个班。连长在分析作战形势后给2排补充了工兵班。

图4,被索马里枪手袭击及还击的示意图



从门廊我只能对敌阵地进行压制射击,无法射杀这名索马里枪手。我转过身大声命令1班班长带领一个小组穿过街道,向围墙靠近,去射杀他。他跑过来问:“这条街?这条子弹横飞的街?”我说是的。虽然不情愿,但他还是带着战地急救卫生员去执行此项任务。战地医生来到我身边,打算协助我一起压制那名枪手,我告诉他小心点,因为这个小门廊无法再同时容下两个人一起射击。


在我更换弹匣时,索马里枪手不断在拐角周围活动,并开始向我射击,这使班长有充足的时间向他瞄准,送他上西天。我是那样渴求他立即死去,致使我从战地医生那儿抓起几枚手

榴弹,将它们抛向建筑物。这名枪手从此消失,但另一名枪手又从北边的一块开阔地向我们开火。


这名新枪手的射击技术很高,牵制班长和战地急救卫生员无法从建筑物脱身。此时,已经有两名受伤士兵躺在担架上,还有两名急需担架,八名士兵腿部受伤。援助迫在眉睫。我大声命令无线电操作员与C连联络,向连长报告我们的处境,要求迅速转移。我被告知马来西亚人正在行进途中,一架“小鸟”直升机(特种作战AH-6直升机,装配2.75英寸火箭弹、两挺7.62mm米尼岗机枪和近战支援武器平台)已经到位。


我大声询问街道对面的班长是否会使用M203为直升机指示应摧毁的建筑物,自答是肯定的,我转过头让无线电操作员通知飞行员。遗憾的是信号弹打中了另一座建筑物,直升机朝目标飞来并摧毁了它。


于是我指示无线电操作员再次通知飞行员改用曳光弹指示建筑物。我从台阶后面站起,将一整弹匣的曳光弹射向指定建筑物。AH-6直升机垂直向我们的位置飞来,先用7.62mm机枪扫射,随后发射火箭弹,建筑物被彻底摧毁。


开始实施撤离任务,我要求班长用随身携带的化学火把指明道路,他执法了,于是由化学生成的绿光照亮了路面。我和班长各有一枚白烟手榴弹,我们计划当车辆行驶到我们的位置调头时,抛出烟幕弹,利用烟雾作掩护,让所有的人钻进车内。

在车辆向接近我们的期间,我开始寻找一栋新的建筑物以作防御。我在门廊里向着门的上半部射击,打算把门锁打掉。但我马上意识这栋房子的屋顶已经倒塌了,于是我们没有进去。


C连在向我们靠拢,但遇到重重困难。等待是最难熬的事。两辆“秃鹰”装甲人员输送车终于向我们驶来,我想让驾驶员先调头然后再上车,没想到语言再次成为我们之间的障碍。好在有一名马来西亚士兵明白了我的想法,用马来西亚语作解释,驾驶员们将车头调了过来。


我和班长投出HC烟幕弹,在烟雾的掩护下每个人都以冲刺的速度向车辆跑去,但车门关闭着。我跑到车前,连续敲打驾驶舱的防风罩,示意把门打开。全部人马终于赶在烟雾散尽之前登上车辆。


所有的伤病员也上了车,我们经历的苦难终于结束了。车辆载着我们返回C连所在地,然后继续向巴基斯坦露天体育场前进。在以前的战斗中,完成任务后总是回到出发地,而这次我们没有返回新港,这确实是一个变化。


到达体育场后我们先将受伤士兵送下车,然后进入体育场进行登记,同时等侯连队的其余人员。这时我的无线电操作员终于与连队无线电操作员取得了联系。


A连车辆在士兵的指挥下进

入体育场。游骑兵和2营伤员下了车。混乱中我将我排士兵集中在指定位置,并让1班长负责全部人员的清点、登记,其中包括那名在奥林匹克旅馆附近光荣牺牲的士兵。


20个小时没有吃喝,人人都感到极度疲惫和饥饿。巴基斯坦人给我们送来了香喷喷的羊肉、奶茶和糖块。美餐后躺在长凳上小睡,直到直升机前来将我们运回大学校园。我看着正在吃东西和休息的士兵们,他们看起来都很疲倦,我也一样。第14步兵团的图案上是一条金色的龙,这是因以往的战斗经历而取得。而在那天,我们这条龙幸存下来了。



教 训


在这次战斗中我排吸取的教训对新任排长们来说是相当宝贵的。在我排接到部署命令的前5天,我才被任命为排长,我必须学会如何管理指挥这个排。多亏排里的军士们素质良好,士兵也训练有素。


作战条令规定,部队要实现边战斗边训练和边训练边战斗的原则。我记得在我学习步兵军官基础课和有关布雷德利战车知识时,曾反复思考过,我是一个轻步兵战士,有关布雷德利战车知识有那么重要吗?战场实践给出了十分明确的答案。


上述作战中,我对指挥和控制车辆运行的位置选择得不明确够理想。我应避免选择视野受到限制的位置。如果当时我坐在助理驾驶员的位置上,我就能立即明白这样做会使我排与连队失去联系。


根据“边战斗边训练”的原则,作为一名战地排长,我应该了解和掌握所使用的武器。然而直到战斗结束我也没有看到或听到过有关德国“秃鹰”装甲人员输送车的资料。用15分钟打开车门决不应该是一个指挥官在任务一开始就出现的问题。作为一名排长,他应该同连长一起协同安排盟军可能到达的时间,还应给士兵传授有关武器装备的知识。这尤其在与其它联合国部队联合作战越来越多的今天显得更为重要。

通信成为那天夜间战斗自始至终的主要问题。用“迷茫中的战斗”这老句谚语比喻那天夜晚的战斗真是再恰当不过。幸亏我们的无线电台装有通信杂音滤波器,降低声音效果,才能与临近的C连联系上,否则结果会不堪设想。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战斗中如果没有翻译如何进行人际交流?


交战中士兵会不时的产生激昂情绪,交战初期它有积极作用。但切不可将它作为士兵的支撑信念。双方交战实际上就是体力和精神上的较量。激昂情绪仅可持续15-20分钟,之后就要取决于战斗之前体力和精神的准备情况。2排士兵就是经过大量的体能训练(包括超强度行军)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战斗,胜利完成任务。


我没有指挥过2排的训练,但在部队部署后我对2排

的训练计划进行了修改并坚持训练。对我来说,游骑兵学校是最好、最实际的战斗训练。我从游骑兵学校毕业后仅休息2个星期便到营部报到。学校的训练赋予我超出常人体力和精神消耗的能力以及作出关键决策的能力。我认为初级军士和高级专家都应进入游骑兵学校学习。


在索马里驻防期间,2营一直坚持实弹训练。这种训练是增强战斗力的又一保证,使我排的每一名士兵对自己的同伴都充满信心。作为一名战地排长我从未发射过一发空包弹,也从未在实弹训练中发生意外而受伤。每次实弹训练之前小组长应对每名士兵的安全进行检查,这样领导和士兵之间才能建立相互信任的感情。排里所有的士兵均接受过大量的多种技能训练,通晓各种武器。因此任何时候任何一名士兵受伤,另一名士兵就能毫不犹豫地拿起他的武器顶替。


不管发生什么事,伤亡总是不可避免的,这是高度冒险职业的内在特性,但是排长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减少伤亡。他必须了解士兵。他必须和士兵坐在一起,听取他们的意见,让士兵了解他对他们的希望以及士兵能从他那儿得到东西。他还应该注意发现士兵们的家庭问题和他们的想法与期望,建立相互之间的理解。

第14步兵团第1营A连第2排虽然处于被歼灭的危急情形,但面对敌人的重兵抵抗,全排人员战斗得像一个人,积极与友邻部队建立联系,与他们会合。参加这次战斗的全体士兵表现得非常出色,因为所做得一切都是经过训练和充分准备的。正因为如此,不仅挽救了他们自己的生命,而且也挽救了那些马来西亚同盟者的生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