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进电子政务 提高服务水平.doc

推进电子政务 提高服务水平.doc

推进电子政务 提高服务水平.doc
推进电子政务 提高服务水平.doc

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服务水平

如皋市委党校石伟

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服务效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公众,许多地方政府部门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政府服务模式,即如何运用信息手段,合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用信息技术构建政府和服务对象之间的桥梁,推动政府服务高效化。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政府服务由目前以管理者为中心的模式逐步实现以被管理者为中心的模式将成为必然。

一、如皋市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如皋市各镇、各部门逐步开始重视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工作,并采取了一定的有效措施,积极有序推进,呈现出电子政务稳步发展,政务公开逐步推进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市政府成立了电子政务推进领导小组,一些镇区、部门和单位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的电子政务推进工作。大多数部门和单位建立了电子政务工作机构,配备了技术和应用管理人员,确保了电子政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电子政务干线网络和硬件设备已经形成。如皋市广电、电信、移动、供电等部门已形成多个光纤网络,基本遍布全市镇村、部门和社区,尤其是市广电局在原有230多公里

光缆网的基础上,又投入300多万元增加了光缆芯数,并增架了循环光缆网,光缆已送到各镇区和部分单位、社区,基本建成了党政数据网,确保了网络容量和信息正常传输。

应用系统的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不少单位、部门科学规划,分步建设,立足应用,先后建立了局域网,并根据本单位工作特点和需要,通过开发引进,一批应用系统建成使用,应用水平日益提高,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政府网站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如皋市已有不少镇区和部门建立各具特色的网站并与政府网站做了链接,网络运行情况良好,网上办文、办事效率得到提高,政府网站已经成为如皋市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的主阵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欢迎。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基本配备。通过培训或招聘,各镇区、各部门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保障网络畅通运行和应用软件开发维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如皋市电子政务的存在问题

对照实现电子化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领导对电子政务建设缺乏认识,意识不强,重视不够。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不一样,决心就不一样,措施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推进电子政务同样也是如此。

领导认识是关键。目前部分镇、部门和单位电子政务建设跟进的速度很慢,未按目标任务要求实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领导对电子政务建设缺乏认识,重视不够,认识不到

位。一些担任领导职务的人还习惯于面对面地布置工作,对电子政务还不适应。相当多的领导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电子政务的最重要环节,认为电子政务是从事电子信息工作人员的事,是专家学者的事,是纯技术和手段问题,自己可以置身于外。

二是紧迫感普遍不强,措施不力。有些镇政府或政府部门领导对电子政务的推进紧迫感普遍不强。传统“多站式”的办公模式仍是主要形式,有纸媒体仍普遍使用。在行政机关,从领导到普通公务员普遍感到传统办公模式没有什么不方便的,用起来“看得见、摸得着”,对推进电子政务没有紧迫感。相对于一般公务员来说,领导的紧迫感更弱。此外,措施不力,工作要求无刚性。到目前为止,很少有镇政府或政府部门领导把全面推进电子政务作为一个刚性化的任务来布置,例如,刚性要求无纸化办公、刚性要求网上办公等。由于领导对电子政务无刚性要求,其他人又无权使之刚性化,电子政务便成了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三是投入资金不足,而且结构不合理。由于部分镇、部门和单位领导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到位,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也很小,通常是千分之几,甚至更少。电子政务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极大地限制了电子政务发展,网络安全得不到保障。从电子政务建设资金分配来看,许多地方仍然存在“重硬轻软”的现象,即硬件投入比例过大,软件投入比例过小。

四是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有畏难情绪。少数单位领导思想守旧,对公文旅行、文山会海等现象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习惯于传统的办公方式,对电脑、网络不感兴趣,

对网上办公有畏难情绪,对电子政务建设存在被动应付、敷衍了事的现象。在电子政务硬件到位的情况下,少数单位也同时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

五是应用范围不广,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某些单位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把工作与电子政务割裂开来,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结果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或者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某些单位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的一些政策、法规和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和网络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某些公务员担心发展电子政务会对自身的既得利益构成威胁,对电子政务有抵触、消极情绪;上述现象,阻碍了电子政务的推广应用,加上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应用范围不广,整体业务水平不高,业务素质有待加强。

三、发展电子政务,打造便捷高效服务型政府

针对如皋市具体情况,结合电子政务具有集成化、敏捷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特点,以全面推动电子政务为契机,积极应用电子政务对现有的政府管理职能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在政府职能的配置、组织机构的整合以及行政流程的重组等方面进行创新,打造便捷高效服务型政府。

在政府职能配置上,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快捷的作用,把以往政府管理性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政府各个职能部门要合理划分各自职能权限,将社会性、公益性、自我服务性的事务性工作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去,交给中介组织和

事业性单位承担,将原本属于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的经济职能归还给社会,政府集中精力于社会服务功能。政府通过政务系统信息化,构建公正、公开、效率化的信息平台,贯彻依法行政、开放行政、有效行政的原则,使政府管理与国际接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在政府机构整合方面,应顺应当前公共管理发展的趋势和电子政务的要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通过组织权力下放,权力由高层向低层、社会转移,让基层管理部门、社会拥有更多的自主决策权。通过减少组织层级,分解大组织和组建临时性机构,使政府管理更加适应电子政务环境的要求。在当今网络社会环境中,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到政府高层公共管理过程,这也使得政府组织中间管理层的地位下降,甚至成为网络社会所淘汰的产物,因为它的存在既减缓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又易造成信息的严重失真,所以现代信息技术将通过加强操作执行层与高层决策的直接沟通,逐步减少甚至取消中间管理层,实现政府组织由臃肿向精干转变,由僵化向灵活转变。

在公共行政流程重组方面,应根据电子政务环境中政府管理模式的要求,对现行政府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重组。通过网上政务公开,分析管理对象对管理和服务的需求优化时间、人员、设备与财力等资源要素,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通过“社会招聘加内部培养”的方式吸引优秀人员加入到公务员队伍当中,同时,淘汰政府中不合格的人员,形成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电子政务对国家公务员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知识存量、应用技能都提出了严峻挑战。而政府转型成败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国家公务员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要加强广大公务员的业务能力、计算机操作、依法行政、创新等能力的发展,才能在电子政务环境中真正实现政府转型,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不断拓展电子政务的应用范围,提升如皋市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