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勾股定理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64.50 KB
- 文档页数:6
关于勾股定理的八大应用
对于勾股定理的八大应用,具体如下:
1)判断是否超速: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判断司机是否超速。
2)求旗杆高度: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旗杆高度。
3)折叠问题: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解决折叠问题,例如折叠矩形
纸张的问题。
4)求树高: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树的高度。
5)求梯子最省力的位置: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梯子最省力的位
置。
6)求面积问题: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解决一些求面积的问题。
7)求台风问题: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解决台风问题,例如台风眼
里是否有平地的问题。
8)九章算术问题: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解决九章算术中的一些问
题。
勾股定理的应用(人教版)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如图,Rt△ABC的直角边长分别为12和16,在其内部有n个小直角三角形,则这n个小直角三角形周长之和为( )A.28B.48C.36D.56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图形的平移2.暑假中,小明到某海岛探宝.如图,他到达海岛登陆点后先往东走8km,又往北走2km,遇到障碍后又往西走3km,再折向北走6km处往东一拐,仅1km就找到宝藏,则登陆点到埋宝藏点的直线距离是( )km.A. B.C.10D.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3.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3,AD=1,AB在数轴上,若以点A为圆心,对角线AC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的正半轴于M,则点M的对应的值为( )A.2B.C. D.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4.一架5m长的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脚距离墙角1.4m,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8m,那么梯脚移动的距离为( )m.A.0.6B.0.8C.1.2D.1.6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5.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顶端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7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度为( )米.A.8B.12C.24D.25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6.路旁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 )米.A.8B.10C.12D.14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7.在一棵树上10米高的B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米处的池塘的A处,另一只爬到树顶D后直接跃到A处,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则这棵树高为( )米.A.5B.15C.20D.18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8.如图,将一个含6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放在一张宽为5cm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B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ABC=60°),测得∠DBC=45°,则三角板的最大边长为( )cm.A.5B.10C. D.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9.如图,一棵树在一次强风中,从离地面5米处折断,倒下的部分与地面成30°夹角,如图所示,这棵树在折断前的高度是( )米.A.10B.15C.5D.20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10.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AB=10,分别以AC,BC为直径作半圆,面积分别记为,,则的值为( )A.8πB.16πC.25πD.12.5π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勾股定理的直接用法1、在Rt△ABC中,∠C=90°(1)已知a=6,c=10,求b,(2)已知a=40,b=9,求c;(3)已知c=25,b=15,求a.思路点拨:写解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写上在哪个直角三角形中,注意勾股定理的变形使用。
解析:(1) 在△ABC中,∠C=90°,a=6,c=10,b=(2) 在△ABC中,∠C=90°,a=40,b=9,c=(3) 在△ABC中,∠C=90°,c=25,b=15,a=举一反三【变式】:如图∠B=∠ACD=90°, AD=13,CD=12, BC=3,则AB的长是多少?【答案】∵∠ACD=90°AD=13, CD=12∴AC2 =AD2-CD2=132-122=25∴AC=5又∵∠ABC=90°且BC=3∴由勾股定理可得AB2=AC2-BC2=52-32=16∴AB= 4∴AB的长是4.类型二:勾股定理的构造应用2、如图,已知:在中,,,. 求:BC的长.思路点拨:由条件,想到构造含角的直角三角形,为此作于D,则有,,再由勾股定理计算出AD、DC的长,进而求出BC的长.解析:作于D,则因,∴(的两个锐角互余)∴(在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根据勾股定理,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在中,.∴.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已知:,,于P. 求证:.解析:连结BM,根据勾股定理,在中,.而在中,则根据勾股定理有.∴又∵(已知),∴.在中,根据勾股定理有,∴.【变式2】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分析:如何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可以连结AC,或延长AB、DC交于F,或延长AD、BC交于点E,根据本题给定的角应选后两种,进一步根据本题给定的边选第三种较为简单。
勾股定理的应用综合大题专项训练1.在△ABC中,(1)如图1,AC=15,AD=9,CD=12,BC=20,求△ABC的面积;(2)如图2,AC=13,BC=20,AB=11,求△ABC的面积.2.如图,△ABC中,AB=4,∠ABC=45°,D是BC边上一点,且AD=AC,若BD ﹣DC=1.求DC的长.3.如图,已知BA=BC,BD=BE,∠ABC=∠EBD=90°.(1)求证:AB平分∠EAC;(2)若AD=1,CD=3,求BD.4.一透明的敞口正方体容器装有一些液体,棱AB始终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部的倾斜角为α(∠CBE=α,如图1所示),此时液面刚好过棱CD,并与棱BB'交于点Q,此时液体的形状为直三棱柱,三视图及尺寸如图2所示,求当正方体平放(正方形ABCD在桌面上)时,液体的深度.5.如图,△ABC中,AB=BC,BE⊥AC于点E,AD⊥BC于点D,∠BAD=45°,AD与BE交于点F,连接CF.(1)求证:BF=2AE;(2)若CD=2,求AD的长.6.用四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拼成一大一小两个正方形(如图2),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b(a>b),斜边长为ccm,请解答:(1)图2中间小正方形的周长,大正方形的边长为.(2)用两种方法表示图2正方形的面积.(用含a,b,c)①S=;②S=;(3)利用(2)小题的结果写出a、b、c三者之间的一个等式.(4)根据第(3)小题的结果,解决下面的问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腿直角边长分为是a=8,b=6,求斜边c的值.7.(1)教材在探索平方差公式时利用了面积法,面积法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推导或验证公式,俗称“无字证明”,例如,著名的赵爽弦图(如图①,其中四个直角三角形较大的直角边长都为a,较小的直角边长都为b,斜边长都为c),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c2,也可以表示为4×ab+(a﹣b)2,所以4×ab+(a﹣b)2=c2,即a2+b2=c2.由此推导出重要的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为a,b,斜边长为c,则a2+b2=c2.图②为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总统证法”,请你利用图②推导勾股定理.(2)试用勾股定理解决以下问题:如果直角三角形ABC的两直角边长为3和4,则斜边上的高为.(3)试构造一个图形,使它的面积能够解释(a﹣2b)2=a2﹣4ab+4b2,画在上面的网格中,并标出字母a,b所表示的线段.8.勾股定理被誉为“几何明珠”,在数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也是初中学生以后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中常常运用到的重要知识,因此学好勾股定理非常重要.学习数学“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要学会勾股定理的各种证明方法.请你利用如图图形证明勾股定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BD⊥CD,AE⊥BD于点E,且△ABE≌△BCD.求证:AB2=BE2+AE2.9.如图,将直角三角形分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两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BC=a,AC=b,AB=c,正方形IECF中,IE=EC=CF=FI=x.(1)小明发明了求正方形边长的方法:由题意可得BD=BE=a﹣x,AD=AF=b﹣x.因为AB=BD+AD,所以a﹣x+b﹣x=c,解得x=.(2)小亮也发现了另一种求正方形边长的方法:连接IC,利用S△ABC=S△AIB+S△AIC+S△BIC可以得到x与a、b、c的关系,请根据小亮的思路完成他的求解过程;(3)请结合小明和小亮得到的结论验证勾股定理.(注: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由可得ad=bc)10.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摆放时,也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请将下面说理过程补充完整:证明:连接DB,过点D作BC边上的高DF,交BC的延长线与点F,则四边形DFCE为长方形,所以DF=EC=.(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为S四边形ABCD=S△ACD+=+;S四边形ABCD=S△ADB+=;所以;所以.11.如图,∠C=90°,AC=12,BC=9,AD=8,BD=17,求△ABD的面积.12.如图,在△ABC中,D是AB的中点,AC=6,BC=8,AB=10,延长AC到E,使得CE=CD,连接BE.(1)求证:∠ACB=90°;(2)求线段BE的长度.13.如图,三个村庄A、B、C之间的距离分别是AB=5km,BC=12km,AC=13km.要从B修一条公路BD直达AC.已知公路的造价为26000元/km,求修这条公路的最低造价是多少?14.如图,在Rt△ABD中,∠ABD=90°,AD=10,AB=8.在其右侧的同一个平面内作△BCD,使BC=8,CD=2.求证:AB∥DC.15.如图,已知等腰△ABC的底边BC=13cm,D是腰BA延长线上一点,连接CD,且BD =12cm,CD=5cm.(1)判断△BD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ABC的周长.16.已知:整式A=n(n+6)+2(n+8)(n>0),整式B>0.尝试:化简整式A;发现:A=B2,求整式B;应用:利用A=B2,填写下列表格:n(n+6)2(n+8)B\40\17.已知:整式A=(n2﹣1)2+(2n)2,整式B>0.尝试化简整式A.发现A=B2.求整式B.联想由上可知,B2=(n2﹣1)2+(2n)2,当n>1时,n2﹣1,2n,B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如图,填写下表中B的值;直角三角形三边n2﹣12n B勾股数组Ⅰ8勾股数组Ⅱ3518.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1)请把下列三组勾股数补充完整:①,8,10 ②5,,13 ③8,15,.(2)小敏发现,很多已经约去公因数的勾股数组中,都有一个数是偶数,如果将它写成2mn,那么另外两个数可以写成m2+n2,m2﹣n2,如4=2×2×1,5=22+12,3=22﹣12.请你帮小敏证明这三个数2mn,m2+n2,m2﹣n2是勾股数组.(3)如果21,72,75是满足上述小敏发现的规律的勾股数组,求m+n的值.19.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早在我国西汉时期算书《周髀算经》就有“勾三股四弦五”的记载.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长都是正整数,这样的直角三角形叫“整数直角三角形”;这三个整数叫做一组“勾股数”,如:3,4,5;5,12,13;7,24,25;8,15,17;9,40,41等等都是勾股数.(1)小李在研究勾股数时发现,某些整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能写成两个整数的平方和,有一条直角边能写成这两个整数的平方差.如3,4,5中,5=22+12,3=22﹣12;5,12,13中,13=32+22,5=32﹣22;请证明:m,n为正整数,且m>n,若有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m2+n2,有一条直角长为m2﹣n2,则该直角三角形一定为“整数直角三角形”;(2)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和,斜边长4,且a 和b均为正整数,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a,并求出a和b的值;(3)若c1=a12+b12,c2=a22+b22,其中,a1、a2、b1、b2均为正整数.证明:存在一个整数直角三角形,其斜边长为c1•c2.20.若正整数a,b,c(a<b<c)满足a2+b2=c2,则称(a,b,c)为一组“勾股数”.观察下列两类“勾股数”:第一类(a是奇数):(3,4,5);(5,12,13);(7,24,25);…第二类(a是偶数):(6,8,10);(8,15,17);(10,24,26);…(1)请再写出两组勾股数,每类各写一组;(2)分别就a为奇数、偶数两种情形,用a表示b和c,并选择其中一种情形证明(a,b,c)是“勾股数”.21.有一个水池,截面是一个边长为12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2尺,如图所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那么水深多少?芦苇长为多少?22.如图,一架长25米的梯子,斜靠在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底端离墙7米.(1)此时梯子顶端离地面多少米?(2)若梯子顶端下滑4米,那么梯子底端将向左滑动多少米?23.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1)使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2,(在图①中画一个即可);(2)使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且面积为4(在图②中画一个即可).24.如图,一个直径为12cm的杯子,在它的正中间竖直放一根筷子,筷子露出杯子外2cm,当筷子倒向杯壁时(筷子底端不动),筷子顶端正好触到杯口,求筷子长度.25.如图,小颖和她的同学荡秋千,秋千AB在静止位置时,下端B′离地面0.6m,荡秋千到AB的位置时,下端B距静止位置的水平距离EB等于2.4m,距地面1.4m,求秋千AB 的长.。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的应用试题1.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Rt△的是( )A.a=1.5,b=2,c=3B.a=7,b=24,c=25C.a="6,b=8,c=10"D.a=3,b=4,c=5【答案】A【解析】要组成直角三角形,三条线段满足较小的平方和等于较大的平方即可.A、1.52+22≠32,符合题意;B、72+242=252,C、62+82=102,D、32+42=52,不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 )A.6cm2B.8cm2C.10cm2D.12cm2【答案】A【解析】首先翻折方法得到ED=BE,在设出未知数,分别表示出线段AE,ED,BE的长度,然后在Rt△AB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度,进而求出AE的长度,就可以利用面积公式求得△ABE的面积了.∵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ED=BE,设AE=xcm,则ED=BE=(9-x)cm,在Rt△ABE中,AB2+AE2=BE2,∴32+x2=(9-x)2,解得:x=4,∴△ABE的面积为:3×4×=6(cm2),故选A.【考点】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翻折变换,勾股定理的应用点评: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后哪些线段是重合的,相等的,如果想象不出哪些线段相等,可以动手折叠一下即可.3.如图,在Rt△ABC中,∠ACB=90O,BC=6,正方形ABDE的面积为100,则正方形ACFG的面积为( )A.64B.36C.82D.49【答案】A【解析】由正方形ABDE的面积为100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10.再根据勾股定理得AC=8,从而正方形ACFG的面积为64.因为S正方形ABDE =AB2=100,且在Rt△ABC中,BC=6,所以S正方形ACFG=AC2=AB2-BC2=64.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4.△ABC中,AB=AC=6,∠A=60°,BD为高,则BD=________.【答案】3【解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AB=AC=6,∠A=60°,可得△ABC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结果。
专题05勾股定理的应用十种最常考类型(解析版)类型一大树折断问题【典例1】(2023春•德庆县期末)如图,一棵高为16m的大树被台风刮断,若树在离地面6m处折断,树顶端刚好落在地面上,此处离树底部8m处.【思路引领】首先设树顶端落在离树底部x米处,根据勾股定理可得62+x2=(16﹣6)2,再解即可.【解答】解:设树顶端落在离树底部x米处,由题意得:62+x2=(16﹣6)2,解得:x1=8,x2=﹣8(不合题意舍去).故答案为:8.【总结提升】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掌握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变式训练】1.(2023•南宁模拟)在《九章算术》中有一个问题(如图):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它的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10尺),中部一处折断,竹梢触地面处离竹根3尺,试问折断处离地面()尺.A.4B.3.6C.4.5D.4.55【思路引领】画出图形,设折断处离地面x尺,则AB=(10﹣x)尺,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得:∠ACB=90°,BC=3尺,AC+AB=10尺,设折断处离地面x尺,则AB=(10﹣x)尺,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x2+32=(10﹣x)2,解得:x=4.55,即折断处离地面4.55尺.故选:D.【总结提升】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正确应用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水杯中的筷子问题及类似问题【典例2】(2023春•陕州区期中)如图是一个饮料罐,下底面半径是5,上底面半径是8,高是12,上底面盖子的中心有一个小圆孔,则一条到达底部的直吸管在罐内部分a的长度(罐壁的厚度和小圆孔的大小忽略不计)的取值范围是()A.12≤a≤13B.12≤a≤15C.5≤a≤12D.5≤a≤13【思路引领】如图,过A作AB⊥BC于B,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过A作AB⊥BC于B,∵下底面半径是5,高是12,∴AB=12,BC=5,∴AC=B2+B2=122+52=13,∴a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12≤a≤13,故选A.【总结提升】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善于观察题目的信息,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变式训练】1.(2023春•盐山县期末)如图,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这根芦苇的长度为()尺.A.10B.12C.13D.14【思路引领】找到题中的直角三角形,设水深为x尺,根据勾股定理解答.【解答】解:设水深为x尺,则芦苇长为(x+1)尺,根据勾股定理得:x2+(102)2=(x+1)2,解得:x=12,芦苇的长度=x+1=12+1=13(尺),答:芦苇长13尺.故选:C.【总结提升】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善于观察题目的信息是解题以及学好数学的关键.2.(2022秋•安阳县期末)从前有一个人拿着竹竿进城,横拿竖拿都进不去,横着比城门宽43,竖着比城门高23,另一个人告诉他沿着城门的两对角斜着拿竿,这个人一试,不多不少刚好进去了,则竹竿的长度为103.【思路引领】设竹竿的长为x米,根据门框的边长的平方和等于竹竿的长的平方列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解答】解:设竹竿的长为x米,由题意得:(−43)2+(−23)2=2,解得:1=103,2=23(舍去),故答案为:103.【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得到门框的边长和竹竿长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类型三梯子滑动问题【典例3】(2020春•硚口区期中)如图,一个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测得AO=8米.若梯子的顶端沿墙面向下滑动2米,这时梯子的底端在水平的地面也恰好向外移动2米,则梯子AB的长度为()A.10米B.6米C.7米D.8米【思路引领】首先设BO=x米,则DO=(x+2)米,利用勾股定理可列出方程,再解可得BO长,然后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长.【解答】解:由题意得:AC=BD=2米,∵AO=8米,∴CO=6米,设BO=x米,则DO=(x+2)米,由题意得:62+(x+2)2=82+x2,解得:x=6,AB=82+62=10(米),故选:A.【总结提升】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变式训练】1.(2023秋•新泰市期中)如图,一架梯子若靠墙直立时比窗户的下沿高1m.若斜靠在墙上,当梯子的下端离墙5m时,梯子的上端恰好与窗户的下沿对齐.则梯子的长度为()A.13m B.12m C.15m D.172【思路引领】设梯子的长度为x m,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设梯子的长度为x m,根据勾股定理得,52+(x﹣1)2=x2,解得x=13,答:梯子的长度为13m,故选:A.【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2023秋•北京期末)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已知小巷的宽度CE是2.2米.一架梯子AB斜靠在左墙时,梯子顶端A与地面点C距离是2.4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B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梯子顶端D与地面点E距离是2米.求此时梯子底端B到右墙角点E的距离是多少米.【思路引领】设此时梯子底端B到右墙角点E的距离是x米,则BC为(2.2﹣x)米,在Rt△ABC和Rt △DBE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此时梯子底端B到右墙角点E的距离是x米,则BC为(2.2﹣x)米,由题意可知,AC=2.4米,DE=2米,AB=DB,在Rt△ABC和Rt△DBE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C2+AC2,DB2=BE2+DE2,∴BC2+AC2=BE2+DE2,即(2.2﹣x)2+2.42=x2+4,解得:x=1.5,答:此时梯子底端B到右墙角点E的距离是1.5米.【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2023秋•宝丰县期末)如图是盼盼家新装修的房子,其中三个房间甲、乙、丙,他将一个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顶端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记作MA,如果梯子的底端P不动,顶端靠在对面墙上,此时梯子的顶端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记作NB.(1)当盼盼在甲房间时,梯子靠在对面墙上,顶端刚好落在对面墙角B处,若MA=1.6米,AP=1.2米,则甲房间的宽度AB= 3.2米.(2)当他在乙房间时,测得MA=2.4米,MP=2.5米,且∠MPN=90°,求乙房间的宽AB;(3)当他在丙房间时,测得MA=2.8米,且∠MPA=75°,∠NPB=45°.①求∠MPN的度数;②求丙房间的宽AB.【思路引领】(1)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证明△AMP≌△BPN,从而得到MA=PB=2.4米,PA=NB=0.7米,即可求出AB=PA+PB;(3)①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出∠MPN=60°;②根据PM=PN以及∠MPN的度数可得到△PMN为等边三角形.利用相应的三角函数表示出MN,MP的长,可得到房间宽AB和AM长相等.【解答】解:(1)在Rt△AMP中,∵∠A=90°,MA=1.6米,AP=1.2米,∴PM=B2+B2=1.62+1.22=2,∵PB=PM=2,∴甲房间的宽度AB=AP+PB=3.2米,故答案为:3.2;(2)∵∠MPN=90°,∴∠APM +∠BPN =90°,∵∠APM +∠AMP =90°,∴∠AMP =∠BPN .在△AMP 与△BPN 中,∠B =∠B ∠B =∠B =90°B =B,∴△AMP ≌△BPN ,∴MA =PB =2.4,∵PA =B2−B 2=0.7,∴AB =PA +PB =0.7+2.4=3.1;(3)①∠MPN =180°﹣∠APM ﹣∠BPN =60°;②过N 点作MA 垂线,垂足点D ,连接NM .设AB =x ,且AB =ND =x .∵梯子的倾斜角∠BPN 为45°,∴△BN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NM 为等边三角形(180°﹣45°﹣75°=60°,梯子长度相同),∠MND =15°.∵∠APM =75°,∴∠AMP =15°.∴∠DNM =∠AMP ,∵△PNM 为等边三角形,∴NM =PM .∴△AMP ≌△DNM (AAS ),∴AM =DN ,∴AB =DN =AM =2.8米,即丙房间的宽AB 是2.8米.【总结提升】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根据PM=PN以及∠MPN的度数得到△PMN为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类型四立体图形中的最短距离问题【典例4】(2021春•饶平县期末)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均为3cm,高为5cm,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 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达到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13cm.【思路引领】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解决即可.【解答】解:将长方体展开,连接AB,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B=52+122=13cm;故答案为:13【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本题就是把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化立体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变式训练】1.(2023秋•沙坪坝区期中)如图,圆柱形容器中,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32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2cm的点B处有一蚊子,此时一只壁虎正好在容器外壁,离容器上沿2cm与蚊子相对的点A处,则壁虎捕捉蚊子的最短距离为20cm.(容器厚度忽略不计)【思路引领】将容器侧面展开,建立A关于EC的对称点A′,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的长度即为所求.【解答】解:如图,将容器侧面展开,作A关于EC的对称点A′,连接A′B交EC于F,则A′B即为最短距离.∵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32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2cm的点B处有一蚊子,此时一只壁虎正好在容器外壁,离容器上沿2cm与蚊子相对的点A处,∴A′D=16cm,BD=12cm,∴在直角△A′DB中,A′B=162+122=20(cm).故答案为:20.【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将图形展开,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2022春•桦甸市期末)如图,是一块长,宽,高分别为6cm,4cm和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长方体木块的一个顶点A处,沿着长方体的外表面,到长方体的另一个顶点B处吃食物,则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是85cm.【思路引领】把这个长方体中蚂蚁所走的路线放到一个平面内,在平面内线段最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计算.【解答】解:第一种情况:把我们所看到的左面和上面组成一个平面,则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9和4,则所走的最短线段是AB=92+42=97(cm).第二种情况:把我们看到的前面与上面组成一个长方形,则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7和6,所以走的最短线段是AB=72+62=85(cm).第三种情况:把我们所看到的前面和右面组成一个长方形,则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10和3,所以走的最短线段是AB=102+32=109(cm).∴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85cm.故答案为:85cm.【总结提升】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然后把长方体的一些面展开到一个平面内,求出最短的线段.3.(荆州中考)如图,已知圆柱底面的周长为4dm,圆柱高为2dm,在圆柱的侧面上,过点A和点C嵌有一圈金属丝,则这圈金属丝的周长最小为()A.42dm B.22dm C.25dm D.45dm【思路引领】要求丝线的长,需将圆柱的侧面展开,进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结果,在求线段长时,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如图,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矩形,则这圈金属丝的周长最小为2AC的长度.∵圆柱底面的周长为4dm,圆柱高为2dm,∴AB=2dm,BC=BC′=2dm,∴AC2=22+22=4+4=8,∴AC=22dm,∴这圈金属丝的周长最小为2AC=42dm.故选:A.【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此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高等于圆柱的高,本题就是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矩形,“化曲面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类型五选址满足条件问题【典例5】(2023春•永善县期中)如图,河CD的同侧有A、B两个村,且AB=213km,A、B两村到河的距离分别为AC=2km,BD=6km.现要在河边CD上建一水厂分别向A、B两村输送自来水,铺设水管的工程费每千米需2000元.请你在河岸CD上选择水厂位置0,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省,并求出铺设水管的总费用w(元).【思路引领】作A点关于CD的对称点为A',连接A'B交CD于点O,过点A作AF⊥BD于点F,过点A'作A'E⊥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分别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F和A'B的长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作A点关于CD的对称点为A',连接A'B交CD于点O,过点A作AF⊥BD于点F,过点A'作A'E⊥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此时AO+BO最小,∵AC=2km,BD=6km,∴BF=4km,DE=2km,∵AB=213km,∴AF=(213)2−42=6(km),在Rt△BA'E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2=62+(6+2)2=10(km),∴AO+BO=10(km),∴铺设水管的总费用W=10×2000=20000(元).【总结提升】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变式训练】1.(2023春•红塔区期中)如图,在笔直的铁路上A,B两点相距20km,C、D为两村庄,DA=8km,CB=14km,DA⊥AB于点A,CB⊥AB于B,现要在AB上建一个中转站E,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求AE=13.3km.【思路引领】设AE=x km,即可得到EB=(20﹣x)km,结合DA⊥AB于点A,CB⊥AB于B根据勾股定理列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设AE=x km,则EB=(20﹣x)km,∵DA⊥AB,CB⊥AB,DA=8km,CB=14km,∴DE2=x2+82=x2+64,DE2=(20﹣x)2+142=x2﹣40x+596,∵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x2﹣40x+596=x2+64,解得:x=13.3,故答案为:13.3.【总结提升】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相等列等式求解.类型六航海问题【典例6】(2023春•黄陂区期中)如图,某港口P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一小时后分别位于点Q,R处,且相距20海里.如果知道“远航”号沿北偏东50°方向航行,你能判断“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请说明理由.【思路引领】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以及方向角得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得:RP=12海里,PQ=16海里,QR=20海里,∵162+122=202,∴△RPQ是直角三角形,∴∠RPQ=90°,∵“远航”号沿北偏东50°方向航行,∴∠RPN=40°,∴“海天”号沿北偏西40°方向航行.【总结提升】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得出各线段长是解题关键.【变式训练】1.(2023秋•泰山区期末)如图,南北向MN为我国领海线,即MN以西为我国领海,以东为公海,上午9时30分,我国反走私A艇发现正东方有一走私艇C以8海里/时的速度偷偷向我领海驶来,便立即通知正在MN线上巡逻的我国反走私艇B密切注意.反走私艇A和走私艇C的距离是20海里,A、B两艇的距离是12海里;反走私艇B测得距离C艇16海里,若走私艇C的速度不变,最早会在什么时候进入我国领海?【思路引领】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ABC为直角三角形,且∠ABC=90°,再由三角形面积求出BE=485海里,然后由勾股定理得CE=645海里,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BEC=90°,∵AB2+BC2=122+162=202=AC2,∴△ABC为直角三角形,且∠ABC=90°,∵MN⊥AC,∴走私艇C进入我国领海的最短距离是CE,=12AB•BC=12AC•BE,∵S△ABC∴BE=B⋅B B=12×1620485(海里),∴CE=B2−B2==645(海里),∴645÷8=85(小时)=96分,∴9时30分+96分=11时6分.答:走私艇C最早在11时6分进入我国领海.【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等知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七受台风或噪声影响问题【典例7】(2022秋•清水县月考)如图,A城气象台测得台风中心在A城的正西方300千米处,以每小时107千米的速度向北偏东60°的BF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的范围内是受这次台风影响的区域.(1)问A城是否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为什么?(2)若A城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那么A城遭受这次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思路引领】(1)作AC⊥BF,则距点A最近的点即为C点,计算AC的长,若AC>200千米,则不受影响,反之,则受影响.(2)求出A城所受影响的距离DE,又有台风移动的速度,即可求解出其影响的时间.【解答】解:(1)A城市受影响.如图,过点A作AC⊥BF,则距离点C最近的距离为AC,∵AB=300,∠ABC=30°,∴AC=12AB=150<200,所以A城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2)如图,∵距台风中心200千米的范围内是受这次台风影响的区域,则AD=AE=200,即DE为A城遭受这次台风的距离,CD=A2−B2=507,∴DE=1007,则t===10小时.故A城遭受这次台风影响的时间10小时.【总结提升】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向角问题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简单运用,能够熟练掌握.【变式训练】1.(2022春•紫云县期末)如图,有两条公路OM,ON相交成30°,沿公路OM方向离O点80米处有一所学校A,当重型运输卡车P沿道路ON的方向行驶时,以P为圆心,50米长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都会受到卡车噪声的影响,且卡车P与学校A的距离越近噪声影响越大,若重型运输卡车P沿道路ON方向行驶的速度为5米/秒.(1)求卡车P对学校A的噪声影响最大时,卡车P与学校A的距离;(2)求卡车P沿道路ON方向行驶一次,它给学校A带来噪声影响的总时间.【思路引领】(1)过点A作AH⊥ON于H,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答案;(2)当AC=AN=50米时,则卡车在CD段对学校A有影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H的长,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D的长,从而求出时间.【解答】解:(1)过点A作AH⊥ON于H,∵∠O=30°,OA=80米,∴AH=12OA=40米,∴卡车P对学校A的噪声影响最大时,卡车P与学校A的距离为40米;(2)当AC=AN=50米时,则卡车在CD段对学校A有影响,由(1)知AH=40米,∴CH=B2−B2=502−402=30(米),∴CN=2CH=60(米),∴t=60÷5=12(秒),∴卡车P沿道路ON方向行驶一次,它给学校A带来噪声影响的总时间为12秒.【总结提升】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垂线段最短等知识,根据题意,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类型八求旗杆(大树)高度问题【典例8】(2023秋•开封期末)如图,小亮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然后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8m处,发现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2m,则旗杆的高度为(滑轮上方的部分忽略不计)()A.14m B.15m C.16m D.17m【思路引领】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设旗杆高度为x m,可得AC=AD=x m,AB=(x﹣2)m,BC=8m,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解答】解:设旗杆高度为x m,过点C作CB⊥AD于B,则AC=AD=x m,AB=(x﹣2)m,BC=8m,在Rt△ABC中,AB2+BC2=AC2,即(x﹣2)2+82=x2,解得:x=17,即旗杆的高度为17米.故选:D.【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构造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方法就是作垂线.【变式训练】1.(2023春•岳阳楼区期末)小华和小侨合作,用一块含30°的直角三角板,旗杆顶端垂到地面的绳子,测量长度的工具,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测得AD=0.5米,绳子部分长CD=6米,则学校旗杆AB的高度为()A.6.5米B.(63+0.5)米C.12.5米D.(65+0.5)米【思路引领】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2DC=BC,进而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解答】解:由题意知∠ABC=30°,CD⊥AB,∴BC=2CD=12米,A=63米,∵AD=0.5米,∴B=(63+0.5)米,故选:B.【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应用,熟悉勾股定理,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2023秋•岱岳区期中)学习完《勾股定理》后,张老师要求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同学们发现系在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了地面并多出了一段,但这条绳子的长度未知.如图,经测量,绳子多出的部分长度为2米,将绳子拉直,且绳子底端与地面接触,此时绳子端点距离旗杆底端5米,则旗杆的高度为214米.【思路引领】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出关于AB的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可知,BD=2米,BC=5米,AC=AB+BD=(AB+2)米,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C2=AC2,即AB2+52=(AB+2)2,解得AB=214,∴旗杆的高度为214米.故答案为:214.【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记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2023秋•秦安县期末)如图,在一棵树的10米高B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米处的池塘A处,另一只爬到树顶D后直接跃到A处,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则这棵树的高度为15米.【思路引领】根据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将两只猴子所走的路程表示出来,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解答】解:如图,设树的高度为x米,因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都为30米.由勾股定理得:x2+202=[30﹣(x﹣10)]2,解得x=15m.故这棵树高15m.【总结提升】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构造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类型九小鸟飞行距离问题【典例9】(2022秋•嵩县期末)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则它至少要飞行()米.A.6B.8C.10D.12【思路引领】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小鸟沿着两棵树的树尖进行直线飞行,所行的路程最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两点之间的距离求出.【解答】解:两棵树的高度差为8﹣2=6m,间距为8m,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小鸟至少飞行的距离=82+62=10m.故选:C.【总结提升】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将现实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求解.【变式训练】1.(2023秋•青羊区期中)如图,一只小鸟旋停在空中A点,A点到地面的高度AB=20米,A点到地面C 点(B,C两点处于同一水平面)的距离AC=25米.(1)求出BC的长度;(2)若小鸟竖直下降到达D点(D点在线段AB上),此时小鸟到地面C点的距离与下降的距离相同,求小鸟下降的距离.【思路引领】(1)在直角三角形中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2)在Rt△BDC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1)由题意知∠B=90°,∵AB=20米,AC=25米.∴BC=252−202=15米,(2)设AD=x,则CD=x,BD=20﹣x,在Rt△BDC中,DC2=BD2+BC2,∴x2=(20﹣x)2+152,解得x=1258,∴小鸟下降的距离为1258米.【总结提升】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类型十利用勾股定理表示无理数【典例10】(2022春•武昌区期末)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4,2)到坐标原点的距离是()A.2B.4C.23D.25【思路引领】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可得结论.【解答】解:由题意得,点P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42+22=20=25.故选:D.【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变式训练】1.(2023•大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和(0,2),连接AB,以点A为圆心、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点C,则点C的横坐标是+1.【思路引领】由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进而得到AC的长,再求出OC的长,得出点C的坐标,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和(0,2),∴OA=1,OB=2,∵∠AOB=90°,∴AB=B2+B2=12+22=5,∵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AC=AB=5,∴OC=AC+OA=5+1,∵交x轴正半轴于点C,∴点C的坐标为(5+1,0).故答案为:5+1.【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坐标与图形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2022秋•芗城区月考)用尺规作图在数轴上作出表示实数=10的点P(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思路引领】过表示1的点A作数轴的垂线AB,在垂线上截取AB=3,连接OB,以O为圆心,OB为半径作弧交数轴于P,则P即为所求的点.【解答】解:如图:点P表示的数即为10.【总结提升】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作图,关键是掌握10是两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3.(2023•长阳县一模)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点A,B,C,D均为格点,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交网格线CD于点E,则C,E两点间的距离为()A.3B.3−3C.3+12D.3−12【思路引领】如图:连接AE,则AE=2、AD=1,由勾股定理可求出DE,然后运用线段的和差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连接AE,则AE=2,AD=1,∴DE=B2−A2=22−12=3,∴CE=CD﹣DE=3−3.故选B.【总结提升】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线段的和差,根据题意运用勾股定理求得DE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022秋•埇桥区期中)如图,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最上方的网格线于点D,则CD的长为()A.3−1B.3−5C.5D.22【思路引领】连接AD,则AD=AB=3,在Rt△AE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E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连接AD,由题意知:AD=AB=3,在Rt△AED中,由勾股定理得:ED=A2−B2=32−22=5,∴CD=CE﹣DE=3−5,故选:B.【总结提升】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求出DE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勾股定理题型汇总一、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经典例题】 1.水中芦苇问题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支红莲,高出水面1米,阵风吹来,红莲被吹到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米,问这里水深是________m 。
2.梯子滑动问题一架方梯长25米,如图,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3)当梯子的顶端下滑的距离与梯子的底端水平滑动的距离相等时,这时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练一练】1、有一个传感器控制的灯,安装在门上方,离地高4.5米的墙上,任何东西只要移至5米以内,灯就自动打开,一个身高1.5米的学生,要走到离门多远的地方灯刚好打开?2、如图,公路MN 和公路PQ 在P 点处交汇,点A 处有一所中学,AP=160米,点A 到公路MN 的距离为80米,假使拖拉机行驶时,周围100米以内会受到噪音影响,那么拖拉机在公路MN 上沿PN 方向行驶时,学校是否会受到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果受到影响,已知拖拉机的速度是18千米/小时,那么学校受到影响的时间为多少?3、如图,南北向MN 为我国领海线,即MN 以西为我国领海,以东为公海,上午9时50分,我反走私A 艇发现正东方向有一走私艇C 以每小时6.4海里的速度偷偷向我领海开来,便立即通知正在MN 在线巡逻的我国反走私艇B 密切注意,反走私A 艇通知反走私艇B 时,A 和C 两艇的距离是20海里,A 、B 两艇的距离是12海里,反走私艇B 测得距离C 是16海里,若走私艇C 的速度不变,最早会在什么时间进入我国领海?AA ′BA ′ O二、最短路径问题1、如图1,长方体的长为12cm ,宽为6cm ,高为5cm ,一只蚂蚁沿侧面从A 点向B 点爬行,问:爬到B 点时,蚂蚁爬过的最短路程是多少?2、如图壁虎在一座底面半径为2米,高为4米的油罐的下底边沿A 处,它发现在自己的正上方油罐上边缘的B 处有一只害虫,便决定捕捉这只害虫,为了不引起害虫的注意,它故意不走直线,而是绕着油罐,沿一条螺旋路线,从背后对害虫进行突然袭击.请问壁虎至少要爬行多少路程才能捕到害虫?3:如图为一棱长为3cm 的正方体,把所有面都分为9个小正方形,其边长都是1cm ,假设一只蚂蚁每秒爬行2cm ,则它从下地面A 点沿表面爬行至右侧面的B 点,最少要花几秒钟?4.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等于5cm ,3cm 和1cm ,A 和B 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的端点,A 点上有一只蚂蚁,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请你想一想,这只蚂蚁从A 点出发,沿着台阶面爬到B 点,最短线路是多少?5、如图,一个高18m ,周长5m 的圆柱形水塔,现制造一个螺旋形登梯,为减小坡度,要求登梯绕塔环绕一周半到达顶端,问登梯至少多长?(建议:拿张白纸动手操作,你一定会发现其中的奥妙)A B 5 316、有一圆柱形食品盒,它的高等于16cm ,底面直径为20cm , 蚂蚁爬行的速度为2cm/s. ⑴如果在盒内下底面的A 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盒内对面中部点B 处的食物,那么它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盒的厚度和蚂蚁的大小忽略不计,结果可含π)⑵如果在盒外下底面的A 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盒内对面中部点B 处的食物,那么它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盒的厚度和蚂蚁的大小忽略不计,结果可含π)7、如图,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22cm 的半圆,一只蚂蚁沿圆锥侧面从A 点向B 点爬行,问:(1)爬到B 点时,蚂蚁爬过的最短路程;(2)当爬行路程最短时,求爬行过程中离圆锥顶点C 的最近距离.8、如图,一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PB 的长为6,D 为PB 的中点.一只蚂蚁从点A 出发,沿着圆锥的侧面爬行到点D ,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三、面积问题1. 已知△ABC 是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Rt △ABC 的斜边AC 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 △ACD ,再以Rt △ACD 的斜边AD 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 △ADE ,…,依此类推,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 .AB CD E FGA ·B · A· B ·FE DABC2.如图,直线l 经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B ,点A 、C 到直线l 的距离分别是1、2,则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 _____.3.在直线上依次摆着七个正方形(如图),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是S 1,S 2,S 3,S 4,则S 1+S 2+S 3+S 4=______ ___. 4.如图,△ABC 中,∠C =90°,(1)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形外作等边三角形(如图①),探究S 1+S 2与S 3的关系;(2)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斜边向形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②),探究S 1+S 2与S 3的关系; (3)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向形外作半圆(如图③),探究S 1+S 2与S 3的关系.图① 图② 图③5.如图,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 ,再以第二个正方形的对角线AE 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 ,如此下去…,记正方形ABCD 的边长a1=1,依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a1,a2,a3,…,an ,根据上述规律,则第n 个正方形的边长an =___ _____记正方形AB -CD 的面积S 1为1,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S 2,S 3,……,S n (n 为正整数),那么S n =____ ____.6.如图,Rt △ABC 中,∠C=90°,AC=2,AB=4,分别以AC 、BC 为直径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四、翻折问题1、如图,折叠矩形纸片ABCD ,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 ,再折叠,使AD 落在对角线BD 上,得折痕DG ,若AB = 2,BC = 1,求AG.2、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 沿对角线AC 折叠,点B 落在点E 处,EC 与AD 相交于点F. (1)求证:△FAC 是等腰三角形;(2)若AB=4,BC=6,求△FAC 的周长和面积.3、如图,将矩形ABCD 沿直线AE 折叠,顶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F 点处,已知cm CE 6=,cm AB 16=求BF 的长.G AD A B C DAA B C D EG FF 4、如图,一张矩形纸片ABCD 的长AD=9㎝,宽AB=3㎝。
专题02 勾股定理的四种实际应用【基础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有很多,有梯子滑落问题、最短距离问题,树枝折断问题,求三角形角度问题等等,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类型一、梯子滑落高度问题例1.如图,一架梯子AB 斜靠在一竖直的墙OA 上,这时 2.5m AO =,30OAB Ð=°.梯子顶端A 沿墙下滑至点C ,使60OCD Ð=°,同时,梯子底端B 也外移至点D .求BD 的长度.(结果保留根号)【解析】在Rt OAB V 中, 2.5AO =Q ,30OAB Ð=°,2AB \==根据勾股定理知BO ===,60OCD Ð=°Q ,30ODC \Ð=°,在AOB D 和DOC D 中,OAB ODC AOB DOC AB DC Ð=ÐìïÐ=Ðíï=î,()AOB DOC AAS \D @D ,OA OD \=,OC OB =,52BD OD OB \=-==.【变式训练1】如图,在一棵大树AB 的10m 高的D 处有两只猴子,它们同时发现地面上的点C 处有一根香蕉,一只猴子从点D 处上爬到树顶点A 处,利用拉在点A 处的滑绳AC ,滑到点C 处,另一只猴子从点D 处滑到地面点B 处,再由点B 跑到点C ,已知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路程都是15m,那么这棵树有多高?【答案】12m【详解】解:设树高AB为x m.由题意知BC=15-10=5(m),AD=(x-10)m,AC=15-AD=15-x+10=(25-x)m.在Rt△ABC中,AB2+BC2=AC2,即x2+52=(25-x)2,解得x=12.答:这棵树有12 m高.【变式训练2】如图,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竖直的墙MO上,梯子底端B到墙底端O的距离为7米.(1)若梯子的顶端A沿墙面下滑4米,那么底端B将向外移动多少米?请写出解题过程.(2)在梯子AB滑动过程中,AB上是否存在点P,它到墙底端O的距离保持不变?若存在,请求出OP 的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8米;(2)存在,252 OP m=【解析】如图,在直角△ABO中,已知AB=25米,BO=7米,则由勾股定理得:=24(米);∵AO=AA1+OA1∴OA1=24米-4米=20米,∵在直角△A1B1O中,AB=A1B1,且A1B1为斜边,∴由勾股定理得:OB1米,∴BB1=OB1-OB=15米-7米=8米;答:梯足将向外移8米.(2)AB的中点P到O的距离始终不变,12522 OP AB m ==类型二、水杯中的筷子问题例1.将一根长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出在杯子外面长为h cm,则h的取值范围是( )A.0≤h≤12B.12≤h≤13C.11≤h≤12D.12≤h≤24【答案】C【详解】当筷子与杯底垂直时h最大,h最大=24﹣12=12(cm).当筷子与杯底及杯高构成直角三角形时h最小,如图所示:此时,AB13(cm),故h=24﹣13=11(cm).故h的取值范围是:11cm≤h≤12cm.故选:C.【变式训练1】如图,是一种饮料的包装盒,长、宽、高分别为4cm,3cm,12cm,现有一长为16cm的吸管插入到盒的底部,则吸管插在盒内部分的长度h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cm.【答案】13【解析】如图所示:BC=3cm,CD=4cm,AB=12cm,连接BD、AD,在Rt△BCD中,BD=5(cm),在Rt△ABD中,AD(cm).故吸管插在盒内部分的长度h的最大值为13cm.故答案为:13.【变式训练2】如图,八年级一班的同学准备测量校园人工湖的深度,他们把一根竹竿AB 竖直插到水底,此时竹竿AB 离岸边点C 处的距离0.8CD =米.竹竿高出水面的部分AD 长0.2米,如果把竹竿的顶端A 拉向岸边点C 处,竿顶和岸边的水面刚好相齐,则人工湖的深度BD 为( )A .1.5米B .1.7米C .1.8米D .0.6米【答案】A 【详解】解:设BD 的长度为xm ,则AB =BC =(x +0.2)m ,在Rt △CDB 中,0.82+x 2=(x +0.2)2,解得x =1.5.故选:A .【变式训练3】如图所示是一个圆柱形饮料罐底面半径是5,高是12,上底面中心有一个小圆孔,则一条到达底部的直吸管在罐内部分a 的长度x (罐壁厚度和小圆孔大小忽略不计)范围是( )A .1213x ≤≤B .1215x ££C .512x ££D .513x ££【答案】A 【详解】解:由题意得:当吸管与底面圆垂直时,吸管在罐内部分a 的长度x 为最小,即为12,当吸管与底面圆的一端重合时,吸管在罐内部分a 的长度x 为最大,如图所示:∴5,12AB AC ==,∴在Rt △ABC 中,13BC ==,∴吸管在罐内部分a 的长度x 的范围是1213x ≤≤,故选A .类型三、最短距离问题例1.如图,有一个圆柱,底面圆的直径AB =16p ,高BC =12cm ,P 为BC 的中点,一只蚂蚁从A 点出发沿着圆柱的表面爬到P 点的最短距离为( )A .9cmB .10cmC .11cmD .12cm【答案】B 【详解】解:如图:展开后线段AB 的长度是圆柱中半圆AB 的周长,Q 圆柱底面直径16cm p 、高12BC cm =,P 为BC 的中点,\6BP cm =,1168,2AB cm p p\=´´=在Rt ABP V 中,10()AP cm ===,\蚂蚁从A点爬到P点的最短距离为10cm,故选:B.【变式训练1】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是20dm,3dm,2dm,A和B是这个台阶相对的端点,点A处有一只蚂蚁,想到B处去吃食物,则这只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为()A.25dm B.26dm C.24dm D.27dm【答案】A【详解】解:三级台阶平面展开图为长方形,长为20dm,宽为(2+3)×3dm,则蚂蚁沿台阶面爬行到B点最短路程是此长方形的对角线长.设蚂蚁沿台阶面爬行到B点最短路程为x dm,由勾股定理得:x2=202+[(2+3)×3]2=252,解得x=25.故选:A.【变式训练2】长方体的长为15cm,宽为10cm,高为20cm,点B离点C5cm,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去吃一滴蜜糖,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_________.【答案】25cm【详解】解:只要将长方体的右侧表面剪开与前面这个侧面所在的平面形成一个长方形,如图1:∵长方体的宽为10,高为20,点B与点C的距离是5,∴BD=CD+BC=10+5=15,AD=20,在直角三角形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只要把长方体的右侧表面剪开与上面这个侧面所在的平面形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长方体的宽为10,高为20,点B离点C的距离是5,∴BD=CD+BC=20+5=25,AD=10,在直角三角形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只要把长方体的上表面剪开与后面这个侧面所在的平面形成一个长方形,如图3:∵长方体的宽为10,高为20,点B离点C的距离是5,∴AC=CD+AD=20+10=30,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25<<∴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25cm,故答案为:25cm.【变式训练3】《九章算术》中一道“引葭赴岸”问题:“今有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题意是:有一个池塘,其地面是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一棵芦苇AC生长在它的中央,高出水面部分BC为1尺,如果把该芦苇沿与水池边垂直的方向拉向岸边,那么芦苇的顶部C恰好碰到岸边的'C 处(如图),水深和芦苇长各多少尺?则该问题的水深是___________尺.【答案】12【详解】解:依题意画出图形,设芦苇长AC AC x ¢==尺,则水深(1)AB x =-尺,∵10C E ¢=尺,∴5C B ¢=尺,在Rt AC B ¢V 中,2225(1)x x +-=,解得13x =,即芦苇长13尺,水深为12尺,故答案为:12.类型三、是否有影响问题例1.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在周围上百千米的范围内形成极端气候,有极强的破坏力,如图,有一台风中心沿东西方向AB 由A 行驶向B ,已知点C 为一海港,且点C 与直线AB 上的两点A ,B 的距离分别为300AC km =,400BC km =,又500AB km =,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周围250km 以内为受影响区域.(1)求ACB Ð的度数.(2)海港C 受台风影响吗?为什么?(3)若台风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当台风运动到点E 处时,海港C 刚好受到影响,当台风运动到点F 时,海港C 刚好不受影响,即250CE CF km ==,则台风影响该海港持续的时间有多长?【答案】(1)90°;(2)海港C 受台风影响,证明见解析;(3)台风影响该海港持续的时间为7小时.【解析】(1)300AC km =Q ,400BC km =,500AB km =,222AC BC AB \+=,ABC D ∴是直角三角形,∴∠ACB=90°;(2)海港C 受台风影响,过点C 作CD AB ^,ABC D Q 是直角三角形,AC BC CD AB \´=´,300400500CD \´=´,240()CD km \=,Q 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周围250km 以内为受影响区域,\海港C 受台风影响.(3)当250EC km =,250FC km =时,正好影响C 港口,70()ED km ==,140EF km \=,Q 台风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140207\¸=(小时)答:台风影响该海港持续的时间为7小时.【变式训练1】如图,有两条公路OM 、ON 相交成30°角,沿公路OM 方向离O 点160米处有一所学校A ,当重型运输卡车P 沿道路ON 方向行驶时,在以P 为圆心,100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都会受到卡车噪声的影响,且卡车P 与学校A 的距离越近噪声影响越大.若已知重型运输卡车P 沿道路ON 方向行驶的速度为36千米/时,则对学校A 的噪声影响最大时卡车P 与学校A 的距离是___米;重型运输卡车P 沿道路ON 方向行驶一次给学校A 带来噪声影响的时间是____秒.【答案】80 12【解析】作AD ON ^于D ,30MON Ð=°Q ,160AO =m ,1802AD OA \==m ,即对学校A 的噪声影响最大时卡车P 与学校A 的距离80m .如图以A 为圆心100m 为半径画圆,交ON 于B 、C 两点,AD BC ^Q ,12BD CD BC \==,在Rt △ABD 中,60BD ===m ,120BC \=m ,Q 重型运输卡车的速度为36千米/时10=米/秒,\重型运输卡车经过BC 的时间1201012=¸=(秒),故卡车P 沿道路ON 方向行驶一次给学校A 带来噪声影响的时间为12秒.故答案为:80,12.【变式训练2】如图,有两条公路OM 、ON 相交成30°角,沿公路OM 方向离O 点160m 处有一所医院A ,当卡车P 沿道路ON 方向行驶时,在以P 为圆心,100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都会受到噪声的影响.若已知卡车的速度为250米/分钟,则卡车P 沿道路ON 方向行驶一次时,给医院A 带来噪声影响的持续时间是__分钟.【答案】0.48.【解析】作AD ⊥ON 于D ,∵∠MON =30°,AO =160m ,∴AD =12OA =80m ,以A 为圆心100m 为半径画圆,交ON 于B 、C 两点,∵AD ⊥BC ,∴BD =CD =12BC ,在Rt△ABD中,BD60m==,∴BC=120m,∵卡车的速度为250米/分钟,∴卡车经过BC的时间=120÷250=0.48分钟,故答案为:0.48.类型四、角度问题例.已知在△ABC中,AB=7,AC=8,BC=5,则∠C=().A.45°B.37°C.60°D.90°【答案】C【详解】解:过点A作AD⊥BC于D,如图所示:设CD=x,则BD=BC−CD=5−x,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AD2=AB2−BD2,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D2=AC2−CD2,∴AB2−BD2=AC2−CD2,即:72−(5−x)2=82−x2,解得:x=4,∴CD=4,∴CD=12AC,∴∠CAD=30°,∴∠C=90°−30°=60°,故选:C.【变式训练1】已知在△ABC中,AB=8,AC=7,BC=3,则∠B=().A.45°B.37°C.60°D.90°【答案】C【详解】解:如图,过点A作AD BC^交BC延长线于点D,∵在△ABC 中,AB =8,AC =7,BC =3,可设CD =x ,则BC =3+x ,在Rt ACD △ 中,222227A D A C C D x =-=- ,在Rt ABD △中,()2222283A D A B B D x =-=-+,∴()2222783x x -=-+,解得:1x = ,∴BC =3+x =4,∴在Rt ABD △中,12BD AB =,∴30BAD °Ð= ,∴9060B B A D °°Ð=-Ð= .故选 C .【变式训练2】边长为5,7,8的三角形的最大角和最小角的和是( ).A .90°B .150°C .135°D .120°【答案】D【详解】设△ABC 的三边AB =5,AC =7,BC =8,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如图设BD =x ,则CD =8-x在Rt △ADB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25AD AB BD x =-=-;在Rt △ADC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49(8)AD AC CD x =-=--则得方程:222549(8)x x -=--解得:52x =即52BD =∵12BD AB =,AD ⊥BC ∴∠BAD =30゜∴∠ABD =90゜-∠BAD =60゜∴∠BAC +∠C =180゜-∠ABD =120゜∵BC >AC >AB∴∠BAC >∠ABD >∠C故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为120゜故选:D .【变式训练3】在△ABC 中,AB =16,AC =14,BC =6,则△ABC 的面积为( )A .B .C .48D .112【答案】A【详解】如图,过C 作CD AB ^于D ,设BD x =,则16AD x =-,在,Rt BCD Rt ACD △△中222222,CD BC BD CD AC AD =-=-2222BC BD AC AD \-=-2222614(16)x x -=--解得x =3CD \===111622ABC S AB CD \=´=´´=△故选A。
专题16 勾股定理的应用十二种类型类型一求梯子的滑动高度1.如图所示,一架梯子AB斜靠在墙面上,且AB的长为2.5米.(1)若梯子底端离墙角的距离OB为1.5米,求这个梯子的顶端A距地面有多高?(2)在(1)的条件下,如果梯子的顶端A下滑0.5米到点A',那么梯子的底端B在水平方向滑动的距离BB'为多少米?2.如图所示,一根长2.5米的木棍(AB),斜靠在与地面(OM)垂直的墙(ON)上,此时OB的距离为0.7米,设木棍的中点为P.若木棍A端沿墙下滑,且B端沿地面向右滑行.(1)如果木棍的顶端A沿墙下滑0.4米,那么木棍的底端B向外移动多少距离?(2)请判断木棍滑动的过程中,点P到点O的距离是否变化,并简述理由.3.将长为2.5米的梯子AC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底部离墙的底端1.5米(即图中BC的长).(1)求梯子的顶端与地面的距离;(2)若梯子顶端A下滑1.3米,那么梯子底端C向左移动了多少米?类型二求旗杆高度4.学完勾股定理之后,同学们想利用升旗的绳子、卷尺,测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爱动脑筋的小明这样设计了一个方案: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并在绳子上打了一个结,然后将绳子拉到离旗杆底端5米处,发现此时绳子底端距离打结处约1米.请你设法帮小明算出旗杆的高度.5.小明是一名升旗手,面对高高的旗杆,他想出了好几种方法测量方法,学过直角三角形后,他只用一把卷尺就测出了旗杆AB的高度.下面是他测量的过程和数据:第一步:测得从旗杆顶端垂直挂下来的升旗用的绳子比旗杆长1m(如图1),第二步:拉着绳子的下端往后退,当他将绳子拉直时,测得此时拉绳子的手到地面的距离CD为1m,到旗杆的距离CE为8m,(如图2).他很快算出了旗杆的高度,请你也来试一试.6.如图是一面长方形彩旗完全展平时的尺寸图(单位:cm).其中长方形ABCD是由双层白布缝制的穿旗杆用的旗裤,阴影部分DCEF为长方形绸缎旗面,将穿好彩旗的旗杆垂直插在操场上,旗杆从旗顶到地面的高度为220cm.在无风的天气里,彩旗自然下垂.求彩旗下垂时最低处离地面的最小高度h.类型三求小鸟飞行距离7.如图,有一只小鸟在一棵高13m的大树树梢上捉虫子,它的伙伴在离该树12m,高8m的一棵小树树梢上发出友好的叫声,它立刻以2m/s的速度飞向小树树梢,它最短要飞多远?这只小鸟至少几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8.如图,某校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用他们设计的机器人,在平坦的操场上进行走展示.输入指令后,机器人从出发点A先向东走10米,又向南走40米,再向西走20米,又向南走40米,再向东走70米到达终止点B.求终止点B与原出发点A的距离AB.9.如图,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男孩子头顶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类型四求大树折断前的高度10.如图,一棵竖直生长的竹子高为8米,一阵强风将竹子从C处吹折,竹子的顶端A刚好触地,且与竹子底端的距离AB是4米.求竹子折断处与根部的距离CB.11.《九章算术》中有“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七尺,问折高者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丈=10尺),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稍恰好抵地,抵地处距竹子底端7尺远,问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尺?12.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在距地面5m处折断,倒下后树顶端着地点A距树底端B的距离为12m,则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多少?类型五解决水杯中筷子的问题13.如图是一种盛饮料的圆柱形玻璃杯,测得玻璃杯内部底面半径为2.5 cm,高为12 cm,吸管按图中所示的方式放进杯里,露在杯口外面的吸管长4.6 cm则吸管有多长?14.一根70cm的木棒,要放在长、宽、高分别是50cm,40cm,30cm的长方体木箱中,能放进去吗?(提示:长方体的高垂直于底面的任何一条直线.)15.《九章算术》中“勾股”一章有记载: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求芦苇的长度.(1丈=10尺)解决下列问题:(1)示意图中,线段AF的长为尺,线段EF的长为尺;(2)求芦苇的长度.类型六解决航海问题16.如图,甲乙两船从港口A同时出发,甲船以15海里/时速度向北偏东40︒航行,乙船向南偏东50︒航行,4小时后,甲船到达C岛,乙船到达B岛,若C、B两岛相距100海里,问乙船的航速是多少?17.位于沈阳周边的红河峡谷漂流项目深受欢迎,在景区游船放置区,工作人员把偏离的游船从点A拉回点B的位置(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8m的岸上点C,工作人员用绳子拉船移动,开始时绳子AC的长为17m,工作人员以0.7米/秒的速度拉绳子,经过10秒后游船移动到点D的位置,问此时游船移动的距离AD的长是多少?18.一艘轮船以30千米/时的速度离开港口,向东南方向航行,另一艘轮船同时离开港口,以40千米/时的速度航行,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相距75千米,求第二艘船的航行方向.类型七求河宽19.为修建高速铁路需凿通隧道AC,测得∠A=50°,∠B=40°,AB=15km,BC=12km,若每天凿隧道0.3km,问几天才能把隧道凿通?20.如图,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A偏离欲到达地点B相距50米,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的路程比河的宽度多10米,求该河的宽度BC为多少米?21.笔直的河流一侧有一旅游地C,河边有两个漂流点A,B.其中AB=AC,由于某种原因,由C 到A的路现在已经不通,为方便游客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漂流点H(A,H,B在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测得BC=5千米,CH=4干米,BH=3千米,(1)问CH是否为从旅游地C到河的最近的路线?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2)求原来路线AC的长.类型八求台阶上地毯的长度22.如图,要在一个高为3米,长为5米的楼梯表面铺地毯,若楼梯宽为1.5米,地毯的单价为20元/平方米,请你为该楼梯铺地毯做出预算.23.如图,测得某楼梯的长为5m,高为3m,宽为2m,计划在表面铺地毯,若每平方米地毯50元,你能帮助算出至少需要多少钱吗?24.如图,要修建一个育苗棚,棚高h=5 m,棚宽a=12 m,棚的长d为12m,现要在棚顶上覆盖塑料薄膜,试求需要多少平方米塑料薄膜?类型九判断汽车是否超速25.“交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小汽车在城市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千米/小时,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正前方50米处,过了6秒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距离130米.(1)求小汽车6秒走的路程;(2)求小汽车每小时所走的路程,并判定小汽车是否超速?26.“某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市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千米/时,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面对车速检测仪A正前方18米的C 处,过了2秒后到达B处(BC∠AC),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的距离AB为30米,请问这辆小汽车是否超速?若超速,则超速了多少?km h如图,一辆小汽车在这条道路上沿直线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27.某条道路限速70/,面车速检测仪A处的正前方30m的C处,过了2s后,小汽车到达B处,此时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测检测仪间的距离为50m,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类型十判断是否受台风影响28.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登录我国沿海地区,风力强,累计降雨量大,影响范围大,有极强的破坏力.如图,台风“烟花”中心沿东西方向AB由A向B移动,已知点C为一海港,且点C与直线AB 上的两点A、B的距离分别为AC=300km,BC=400km,又AB=500km,经测量,距离台风中心260km及以内的地区会受到影响.(1)求∠ACB的度数;(2)海港C受台风影响吗?为什么?(3)若台风中心的移动速度为28千米/时,则台风影响该海港持续的时间有多长?29.为了抗旱保收,某市准备开采地下水,经探测,C处地下有水,为此C处需要爆破,已知C处与公路上的停靠站A的距离为300m,与公路上的另一停靠站B的距离为400m,AB的距离为500m,如图所示,为了安全,爆破点C周围250m的范围内禁止进入,在进行爆破时,公路AB段某部分是否有危险而需要暂时封锁?30.如图,在甲村到乙村的公路一旁有一块山地正在开发.现A处需要爆破,已知点A与公路上的停靠站B,C的距离分别为400 m和300 m,且AC AB.为了安全起见,如果爆破点A周围半径260 m的区域内不能有车辆和行人,问在进行爆破时,公路BC段是否需要暂时封闭?为什么?类型十一选址满足条件31.如图,铁路上A、D两点相距28km,B,C为两村庄,AB∠AD于A,CD∠AD于D,已知AB=16km,CD=12km,现在要在铁路AD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P,使得B、C两村到P站的距离相等,则P站应建在距点A多少千米处?32.如图,A、B两点相距14km,C、D为两村庄,DA∠AB于A,CB∠AB于B,已知DA=8km,CB=6km,现在要在AB上建一个供水站E,使得C、D两村到供水站E站的距离相等,则:(1)E站应建在距A站多少千米处?(2)DE和EC垂直吗?说明理由.33.勘测队按实际需要构建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标示了A、B、C三地的坐标,数据如图(单位:km),铁路经过A,B两地.(1)求A,B间的距离;(2)计划修一条从C到铁路AB的最短公路l,并在l上建一个维修站D,使D到A,C的距离相等请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确定点D,并求出CD.类型十二求最短路径34.如图: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为16cm,高为6cm,BC是上底面的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C,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要求画出平面图形).35.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cm,宽为10cm,高为20cm,点B离点C的距离是5cm,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36.吴老师在与同学进行“蚂蚁怎样爬最近”的课题研究时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请你根据下列所给的条件分别求出蚂蚁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1)如图1,正方体的棱长为5cm,一只蚂蚁欲从正方体底面上的点A沿正方体表面爬到点C1处;(2)如图2,长方体底面是边长为5cm的正方形,高为6cm,一只蚂蚁欲从长方体底面上的点A 沿长方体表而爬到点C1处;(3)如图3,是一个底面周长为10cm,高为5cm的圆柱体,一只蚂蚁欲从圆柱体底面上的点A沿圆柱体侧面爬到点C处.。
勾股定理应用三十题一、最短路径1、如下图,有一个圆柱体油罐,底面周长为12米,高为5米,先从油罐底部A点环绕油罐建梯子,正好到A点的正上方B点,则梯子最短需要米.2、如下图,有一根高为4m的圆木柱,它的底边周长为0.3m为了营造喜庆的气氛,小颖想用一根彩带从圆木的底向顶均匀地缠绕10圈,一直缠到起点的正上方为止.小颖至少要准备 m的一根彩带.3、如下图,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50cm,30cm和10cm,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点。
A上有一只蚂蚁想到B处吃食,则他走过的最短路线长度 cm4、如下图,某商场开业,要为一段高5m,长13 m的楼梯上铺上红毯,至少需要红地毯______米5、如下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2米,另一棵高6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小鸟至少飞行米.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6、如图,长方体的盒子长、宽、高分别为8cm、8cm、12cm,一只蚂蚁想从盒底的A点爬到盒顶的B点,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21.542=464).7、如图,铁路上A,B两点相距25km,C,D为两村庄,DA⊥AB于A,CB⊥AB于B,已知DA=15km,CB=10km,现在要在铁路AB上建一个土特产收购站E,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离A点多少千米处?8.如图,A、B两个小集镇在河流的同侧,分别到河岸l的距离为AC=10千米,BD=30千米,且CD=30千米,现在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A、B两镇供水,铺设水管的费用为每千米2万元,请你在河岸L上选择水厂的位置M(作图并标注出来),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节省,并求出总费用是多少?二、判断三角形形状9、三角形的边长为m2-1,2m,m2+1(m为大于1的自然数),则这个三角形为三角形。
10、已知a=3,且,以a,b,c为边长组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11、若ABC的三条边长a,b,c,满足那么ABC的面积是。
勾股定理应用题在数学中,勾股定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几何定理,用于解决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
勾股定理的表达式为$a^2 + b^2 = c^2$,其中$c$为斜边的长度,$a$和$b$为直角边的长度。
勾股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复杂的几何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建筑物的高度、道路的宽度、电线杆的高度等等。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应用题来展示勾股定理的具体应用。
1. 一根电线杆倾斜在地面上,杆子的高度为3米,倾斜角为30度。
请问这根电线杆的长度是多少?解:根据题意可知,电线杆倾斜后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高度为3米,倾斜角为30度。
我们可以利用正弦函数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电线杆的长度为$c$,根据正弦函数可得:$\sin30° = \frac{3}{c}$,即$\frac{1}{2} = \frac{3}{c}$,解得$c=6$米。
因此,这根电线杆的长度为6米。
2. 一座高楼的高度为100米,一根直立在地面上的杆子与高楼的顶部呈45度夹角,杆子的长度为多少?解:同样地,根据题意可知,高楼的高度为100米,与杆子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夹角为45度。
我们可以利用正切函数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杆子的长度为$c$,根据正切函数可得:$\tan45° = \frac{100}{c}$,即$1 = \frac{100}{c}$,解得$c=100$米。
因此,这根杆子的长度为100米。
3. 一块田地是一个长方形,长为50米,宽为30米。
现在要在田地中间挖一个池塘,池塘的形状为一个直角三角形,底边与田地的长边平行,且底边长30米,侧边长40米。
求该池塘的面积。
解:根据题意可知,池塘的形状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且侧边长为40米,底边长为30米。
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求解这个问题。
设池塘的面积为$S$,根据勾股定理可得:$30^2 + 40^2 = c^2$,解得$c=50$米。
勾股定理综合应用习题精选1、在△ABC 中,∠C=30°,AC=4cm,AB=3cm ,求BC 的长.变式1、在△ABC 中,∠B=120°,BC=4cm ,AB=6cm ,求AC 的长. 变式2、在等腰△ABC 中,AB =AC =13cm ,BC=10cm,求△ABC 的面积和AC 边上的高.变式3、已知:如图,△ABC 中,AB=26,BC=25,AC=17,求△ABC 的面积. 2、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方法1 方法2 变式训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 的坐标为(0,4),∠B=90BCO=60°,AB=2,求点B 的坐标.3、如图,在Rt △ABC 中,∠C=90°,AD 平分∠BAC , AC=6cm ,BC=8cm ,(1求线段CD 的长;(2)求△ABD 的面积. 变式练习: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 △ABC 的顶点A 为(0,6),B 为(8,0)AD 平分∠BAC 交x 轴于点D , DE ⊥AB 于E.(1)求△ABD 的面积;(2)求点E 的坐标.4、如图,小颍同学折叠一个直角三角形 的纸片,使A 与B 重合,折痕为DE ,若已知AC=10cm ,BC=6cm,你能求出CE 的长吗?5、矩形ABCD 如图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已知AB=8,BC=10,求折痕AE 的长。
6、Rt ΔABC 中,AB 比BC 多2,AC=6,如图折叠,使C 落到AB 上的E 处,求CD 的长度,7、三角形ABC 中,AB=10,AC=17,BC 边上的高线AD=8,求BC8、.将一根长24 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 cm,高为12 cm 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是h ABC118D8ACD EBCDE9.(2011•济宁)去冬今春,济宁市遭遇了200年不遇的大旱,某乡镇为了解决抗旱问题,要在某河道建一座水泵站,分别向河的同一侧张村A和李村B送水.经实地勘查后,工程人员设计图纸时,以河道上的大桥O为坐标原点,以河道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两村的坐标分别为A(2,3),B(12,7).(1)若从节约经费考虑,水泵站建在距离大桥多远的地方可使所用输水管道最短?(2)水泵站建在距离大桥多远的地方,可使它到张村、李村的距离相等?10.(2011•呼伦贝尔)根据题意,解答问题:(1)如图①,已知直线y=2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2)如图②,类比(1)的解题过程,请你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求出点M(3,4)与点N(﹣2,﹣1)之间的距离.1.已知:直线y=kx+b的图象过点A(﹣3,1);B(﹣1,2),(1)求:k和b的值;(2)求:△AOB的面积(O为坐标原点);(3)在x轴上有一动点C使得△ABC的周长最小,求C点坐标.2.(2005•双柏县)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多少米?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km/h.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A处的正前方30m的C处,过了2s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距离为50m,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参考数据转换:1m/s=3.6km/h)4.有一根竹竿,不知道它有多长.把竹竿横放在一扇门前,竹竿长比门宽多4尺;把竹竿竖放在这扇门前,竹竿长比门的高度多2尺;把竹竿斜放,竹竿长正好和门的对角线等长.问竹竿长几尺?5.如图,在一棵树的10米高B处有两只猴子,其中一只爬下树走向离树20米的池塘C,而另一只爬到树顶D后直扑池塘C,结果两只猴子经过的距离相等,问这棵树有多高?6.有一只喜鹊在一棵3m高的小树上觅食,它的巢筑在距离该树24m的一棵大树上,大树高14m,且巢离树顶部1m.当它听到巢中幼鸟的叫声,立即赶过去,如果它飞行的速度为5m/s,那它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赶回巢中?7.如图,有一块塑料矩形模板ABCD,长为8cm,宽为4cm,将你手中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PHF的直角顶点P 落在AD边上(不与A、D重合),在AD上适当移动三角板顶点P:能否使你的三角板两直角边分别通过点B与点C?若能,请你求出这时AP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8.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0cm,高是80cm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求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9.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cm,宽为10cm,高为20cm,点B在棱CD上,CB=5cm.一只壁虎要沿长方休的表面从A点爬到B点,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多少cm?10.如图,圆柱形玻璃容器高19cm,底面周长为60cm,在外侧距下底1.5cm的点A处有一只蜘蛛,距蜘蛛正对面的圆柱形容器的上底1.5cm处的点B处有一只苍蝇,蜘蛛急于捕捉苍蝇充饥,请你帮蜘蛛计算它沿容器侧面爬行的最短长度.11.华罗庚爷爷说:数学是我国人民所擅长的学科.请同学们求解《九章算术》中的一个古代问题:“今有木长二丈,围之三尺,葛生其下,缠木七周,上与木齐.问葛长几何?”白话译文:如图,有圆柱形木棍直立地面,高20尺,圆柱底面周长3尺.葛藤生于圆柱底部A点,等距离缠绕圆柱七周,恰好子长到圆柱上底面的B点.问葛藤的长度是多少尺?11.(2007•聊城)(1)如图1是一个重要公式的几何解释.请你写出这个公式;(2)如图2,Rt△ABC≌Rt△CDE,∠B=∠D=90°,且B,C,D三点共线.试证明∠ACE=90°;(3)伽菲尔德(Garfield,1881年任美国第20届总统)利用(1)中的公式和图2证明了勾股定理(1876年4月1日,发表在《新英格兰教育日志》上),现请你尝试该证明过程.12.如图18-1-24,A市气象站测得台风中心在A市正东方向300千米的B处,以107千米/时的速度向北偏西60°的BF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1)A市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写出你的结论并给予说明;(2)如果A市受这次台风影响,那么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勾股定理的应用专题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3和4,则斜边上的高是().A.5 B.1 C.1.2 D.2.42.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5米,13米长的梯子可以达到建筑物的高度是().A.12米B.13 米C.14米D.15米3.△ABC中,AD是高,AB=17,BD=15,CD=6,则AC的长是().A.8 B.10 C.12 D.134.一个木工师傅测量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和高的长,但他把这三个数据与其它的数据弄混了,请你帮助他找出来,是第()组.A.13,12,12 B.12,12,8 C.13,10,12 D.5,8,45.如果直角三角形有一直角边是11,另外两边长是连续自然数,那么它的周长是().A.121B.132C.120D.110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40分)6.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b=______ c=______.7.△ABC中,∠C=90°,c+a=9.8,c-a=5,则b=_____.8.如图1,小明将一张长为20cm,宽为15cm的长方形纸减去了一角,量得AB=3cm,CD=4cm,则剪去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_____.9.王师傅在操场上安装一副单杠,要求单杠与地面平行,杠与两撑脚垂直,如图2所示,撑脚长AB、DC为3m,两撑脚间的距离BC为4m,则AC=____m就符合要求.10.如图2,一架云梯长10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顶端离地面6米,要使梯子顶端离地面8米,则梯子的底部在水平面方向要向左滑动_____米.11.如图4是一长方形公园,如果某人从景点A走到景点C,则至少要走_____米.12.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8,则它的直角边长为______.13.如图5,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则这三个半圆的面积S1、S2、S3之间的关系是______.三、解答题(14题7分,15题8分,16、17各10分)14.如图6,某人欲垂直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他实际上岸地点C偏离了想要达到的B点140米,(即BC=140米),其结果是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00米(即AC=500米),求该河AB处的宽度.15.如图7,根据图上条件,求矩形ABCD的面积.16.一艘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离开港口O,向东南方向航行,另一艘船在同样同时同地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向东北方向航行,它们离开港口半小时分别到达A、B,求A、B两点的距离?17.为了丰富少年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某社区在如图9所示AB所在的直线上建一图书阅览室,本社区有两所学校所在的位置在点C和D处.CA⊥AB于A,DB⊥AB于B,已知AB=25km,CA=15km,DB=10km,试问:阅览室E应建在距A多少㎞处,才能使它到C、D两所学校的距离相等?。
1.基础应用题目: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直角边a为3,直角边b为4,求斜边c的长度。
答案:根据勾股定理,c² = a² + b²,所以c² = 3² + 4² = 9 + 16 = 25,从而c = 5。
2.逆应用题目: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c为5,一条直角边a为3,求另一条直角边b的长度。
答案:根据勾股定理,b² = c² - a²,所以b² = 5² - 3² = 25 - 9 = 16,从而b = 4。
3.实际应用题目: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米和8米,一个正方形的一边与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重合,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答案: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度c,c² = 6² + 8² = 36 + 64 = 100,所以c = 10。
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即10² = 100平方米。
4.比较大小题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7和4。
答案:考虑直角边为1和4的直角三角形,斜边c满足c² = 1² + 4² = 17,所以c = √17。
显然,斜边c(即√17)大于直角边4。
5.多解问题题目: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2,其中一条直角边长为3,求另外两边的长。
答案:设另一条直角边为a,斜边为b。
根据勾股定理,a² + 3² = b²。
同时,根据周长信息,a + 3 + b = 12,即a + b = 9。
解这两个方程,得到两组解:a = 4, b = 5 和a = 5, b = 4。
6.非整数边长问题题目: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直角边a为√3,直角边b为√4,求斜边c的长度。
答案:根据勾股定理,c² = a² + b²,所以c² = (√3)² + (√4)² = 3 + 4 = 7,从而c = √7。
勾股定理应用题1.为了庆祝国庆,八年级(1)班的同学做了许多拉花装饰教室,小玲抬来一架2.5米长的梯子,准备将梯子架到2.4米高的墙上,则梯脚与墙角的距离是( ) A.0.6米 B.0.7米 C.0.8米 D.0.9米2.如图1所示,有一块三角形土地,其中∠C =90°,AB =39米,BC =36米,则其面积 是( ) A.270米2 B.280米2C.290米2D.300米23.有一个长为40cm ,宽为30cm 的长方形洞口,环卫工人想用一个圆盖盖住此洞口,那么圆盖的直径至少是( ) A.35cm B.40cm C.50cm D.55cm4.下列条件不能判断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三个内角的比为3:4:5 B.三个内角的比为1:2:3C.三边的比为3:4:5D.三边的比为7:24:255.若三角形三边的平方比是下列各组数,则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1:2 B. 1:3:4 C. 9:16:25 D. 16:25:406.若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6,8,10,则最短边上的高是( )A.6B.7C.8D.107.如图2所示,在某建筑物的A 处有一个标志物,A 离地面9米,在离建筑物12米处有一 个探照灯B ,该灯发出的光正好照射到标志物上,则灯离标志物____米8.小芳的叔叔家承包了一个长方形鱼塘,已知其面积是48平方米, 其对角线长为10米.若要建围栏,则要求鱼塘的周长,它的周长 是____米.9.公园内有两棵树,其中一棵高13米,另一棵高8米,两树相距 12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则小鸟至少 要飞_____米.10.若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斜边扩大到原来的____倍.11.若△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2,2,2===c b a ,则∠A =____,∠B =____,∠C =____.12.某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9、12、15,则用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所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面积是_____.13.如图4所示,AB 是一棵大树,在树上距地面10米的D 处有两只猴子,它们同时发现C 处有一筐桃子,一只猴子从D 往上爬到树顶A ,又沿滑绳AC 滑到C 处,另一只猴子从D 处下滑到B ,又沿B 跑到C ,已知两只猴子所通过的路程均为15米,求树高AB .C B 图1B C图4AC图314.在平静的湖面上有棵水草,它高出水面3分米,一阵风吹来,水草被吹到一边,草尖齐 至水面,已知水草移动的水平距离是6分米,求这里的水深是多少?15.在6米高的柱子顶端有只老鹰,看到一条蛇从距离柱子底端18米处的地方向柱子的底 端的蛇洞游来,老鹰立即扑下.若它们的速度相等,问老鹰在离蛇洞多远处能抓住蛇(假 设老鹰按直线飞行).16.如图5所示,在△ABC 中,CD 是AB 边上的高,6,8==BC AC ;在△ABC 中,DE 是AB 边上的高,7=DE .△ABE 的面积是35,求∠C 的度数.17.在△ABC 中,CD 是AB 边上的高,AC = 4,BC = 3,BD = 1.8,问△ABC 是直角三角形吗?写出证明过程图5E18、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将∆ABC沿AC对折至∆AEC位置,CE与AD交于点F。
勾股定理的八大应用
1. 测量直角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勾股定理可以用来确定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也可以用来计算两侧的直角边的长度。
它还可以用来计算三角形角度。
2. 计算斜率和距离:勾股定理可以用来计算误差,比如在工程学中,测量仪器的精度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来检验。
3. 计算面积和体积:勾股定理可以用来计算任意形状的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4. 面对三角形和圆形的圆角问题,勾股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
5. 在游泳、篮球和足球比赛中,勾股定理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运动员的最终目标。
6. 在数学中,勾股定理是三角函数的基础,可以用来证明一些三角函数的恒等式。
7. 勾股定理可以用来推导其他数学和物理方程的解,如波动方程。
8. 勾股定理也可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构建建筑物或在电路中设计电路。
1、如图:〔1〕你能得到关于a,b,c的一个等式吗?写出你的过程.〔2〕请用一句话描绘你的发现:在直角三角形中,______〔3〕请应用你学到的新知识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将一根长为30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12cm的圆柱形的空水杯中,那么露出杯子外面的长度最短是______cm,最长是______ cm.假如把圆柱体换成一个长,宽,高分别为6,8,24的无盖长方体盒子.那么这根筷子露出盒子外面的长度最短是______cm.2、某楼梯的侧面视图如下图,其中AB=6.5米,BC=2.5米,∠C=90°,楼梯的宽度为6米,因某种活动要求铺设红色地毯,那么在AB段楼梯所铺地毯的面积应为.3、如下图,一只小蚂蚁从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顶点A出发,经过每个面的中心点后,又回到A点,蚂蚁爬行最短程S满足〔〕A.5<S≤6B.6<S≤7C.7<S≤8D.8<S≤94、如图,:Rt△ABC中,∠C=90°,AC=BC=2,将一块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斜边AB的中点M重合,当三角尺绕着点M旋转时,两直角边始终保持分别与边BC、AC交于D,E两点〔D、E不与B、A重合〕.〔1〕试说明:MD=ME;〔2〕求四边形MDCE的面积.5、小明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时发现,旗杆的绳子垂到地上还多一米,当他把绳子拉直并把绳子的下端触地时,绳子分开旗杆5米,求旗杆的高度.6、印度数学家什迦逻〔1141年-1225年〕曾提出过“荷花问题〞: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分开原处二尺远,花贴湖面像睡莲.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7、如图,在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的4×4的方格纸上画一个正方形ABCD,使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5,并计算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8、在以下4×4各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请在每一个图中分别画出一条线段,且它们的长度均表示不等的无理数.表示:______9、自动门开启的连动装置如下图,∠AOB为直角,滑杆AB为定长100cm,端点A,B可分别在OA,OB上滑动,当滑杆AB的位置如下图时,OA=80cm、假设端点A向上滑动10cm,那么端点B滑动的间隔〔〕A.大于10cm B.等于10cm C.小于10cm D.不能确定10、如图,在长15米,宽8米的长方形ABCD花园内修一条长13米的笔直小路EF,小路出口一端E选在AD边上距D点3米处,另一端出口F应选在AB边上距B点几米处?11、如图,把一块三角形〔△ABC〕土地挖去一个直角三角形〔∠ADC=90°〕后,测得CD=6米,AD=8米,BC=24米,AB=26米.求剩余土地〔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12、距沿海某城市A的正南方向km的B处有一台风中心.根据海事预报,以台风中心为圆心,250k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会受到台风影响.该台风中心如今正以15km/h的速度沿北偏东45°方向往C挪动,问:该城市是否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请说明理由.13、如图,设A城气象站测得台风中心在A城正西方向300千米的B处,正向北偏东60°的BF方向挪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的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那么A城是否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为什么?14、如图,南北方向PQ以东为我国领海,以西为公海,晚上10时28分,我边防反偷渡巡逻101号艇在A处发现其正西方向的C处有一艘可疑船只正向我沿海靠近,便立即通知下在PQ上B处巡逻的103号艇注意其动向,经检测,AC=10海里,AB=6海里,BC=8海里,假设该船只的速度为12.8海里/小时,那么可疑船只最早何时进入我领海?15、如图,铁路AB的一边有C、D两村庄,DA⊥AB于A,CB⊥AB于B,AB=25km,DA=15km,CB=10km,现要在铁路上建一个农产品收买站E,并使DE=CE.那么农产品收买站E应建在距点A多少千米处?16、如图,三个村庄A、B、C之间的间隔分别为AB=15km,BC=9km,AC=12km.A、B两村之间已修建了一条笔直的村级公路AB,为了实现村村通公路,如今要从C村修一条笔直公路CD直达AB.公路的造价为10000元/km,求修这条公路的最低造价是多少?17、如下图,一根长2.5米的木棍〔AB〕,斜靠在与地面〔OM〕垂直的墙〔ON〕上,此时OB的间隔为0.7米,设木棍的中点为P.假设木棍A端沿墙下滑,且B端沿地面向右滑行.〔1〕假如木棍的顶端A沿墙下滑0.4米,那么木棍的底端B向外挪动多少间隔?〔2〕请判断木棍滑动的过程中,点P到点O的间隔是否变化,并简述理由.〔3〕在木棍滑动的过程中,当滑动到什么位置时,△AOB的面积最大?简述理由,并求出面积的最大值.18、在甲村至乙村的公路旁有一块山地正在开发,现有一C处需要爆破,点C与公路上的停靠站A的间隔为300米,与公路上另一停靠站B的间隔为400米,且CA⊥CB,如图,为了平安起见,爆破点C周围半径250米范围内不得进入,问在进展爆破时,公路AB 段是否有危险,是否而需要暂时封锁?请通过计算进展说明.19、如图1,四根长度一定的木条,其中AB=6cm,CD=15cm,将这四根木条用小钉绞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四边形ABCD〔在A、B、C、D四点处是可以活动的〕.现固定AB边不动,转动这个四边形,使它的形状改变,在转动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特殊位置.位置一:当点D在BA的延长线上时,点C在线段AD上〔如图2〕;位置二:当点C在AB的延长线上时,∠C=90°.〔1〕在图2中,假设设BC的长为x,请用x的代数式表示AD的长;〔2〕在图3中画出位置二的准确图形;〔各木条长度需符合题目要求〕〔3〕利用图2、图3求图1的四边形ABCD中,BC、AD边的长.20、如图,小明准备建一个鲜花大棚,棚宽BE=4米,高AE=3米,长AD=10米,棚的斜面用矩形玻璃ABCD遮盖,不计墙的厚度,请计算阳光透过的最大面积.21、公园里有一块形如四边形ABCD的草地,测得BC=CD=20米,∠A=45°,∠B=∠C=120°,恳求出这块草地面积.22、如图,在两面墙之间有一个底端在A点的梯子,当它靠在一侧墙上时,梯子的顶端在B点;当它靠在另一侧墙上时,梯子的顶端在D点.∠BAC=60°,∠DAE=45°,点D到地面的垂直间隔DE=3m.那么点B到地面的垂直间隔BC是.23、如图在一块直角三角形地被分成BD分成两块,其中斜边AB长为13m,一条直角边BC长为5m,∠BDC=45°,要在△ABD内种草皮,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元,那么购置这种草皮至少需要元.24、一个游泳爱好者,要横跨一条宽AC=8m的河流,由于水流速度的原因,这位游泳爱好者向下游偏离了BC=6m,这位游泳爱好者在横跨河流的实际游泳间隔为多少米?25、,△ABC是边长3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以1cm/s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点B运动.〔1〕如图1,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那么t=______〔s〕时,△PBC是直角三角形;〔2〕如图2,假设另一动点Q从点B出发,沿线段BC向点C运动,假如动点P、Q都以1cm/s的速度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s〕,那么t为何值时,△PBQ是直角三角形?〔3〕如图3,假设另一动点Q从点C出发,沿射线BC方向运动.连接PQ交AC于D.假如动点P、Q都以1cm/s的速度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s〕,那么t为何值时,△DCQ是等腰三角形?〔4〕如图4,假设另一动点Q从点C出发,沿射线BC方向运动.连接PQ交AC于D,连接PC.假如动点P、Q都以1cm/s的速度同时出发.请你猜测:在点P、Q的运动过程中,△PCD和△QCD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26、罗师傅想将一个正方形ABCD〔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的余料,修剪成四边形ABEF的零件〔如图〕,要求∠AFE为直角.他是这样做的:取CD的中点F,取BC的四等分点E〔即〕,然后沿AF、FE剪裁就得到四边形AFEB.你认为这样剪裁得到的四边形AFEB符合要求吗?请说明理由.27、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等于5cm,3cm和1cm,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上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请你想一想,这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最短线路是多少?28、一块试验田的形状如下图,:∠CAB=90°,AC=3m,AB=4m,BD=13m,DC=12m.求这块试验田的面积.29、如图,小李准备建一个蔬菜大棚,棚宽4m,高3m,长8m,棚的斜面用塑料薄膜遮盖,不计墙的厚度,假设塑料薄膜每平方米1.2元,问小李至少要花多少钱?〔30题〕30、八年级三班小明和小亮同学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为了测得以下图风筝CE的高度,他们进展了如下操作:〔1〕测得BD的长度为25米.〔2〕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BC的长为65米.〔3〕牵线放风筝的小明身高1.6米.求风筝的高度CE.31、如图,一个电子跳蚤在4×5的网格〔网格中小格子均为边长为1的正方形〕中,沿A→B→C→A跳了一圈,它跳的总路程是.32、课间,小聪拿着教师的等腰直角三角板玩,不小心掉到两墙之间〔如下图〕,∠ACB=90°,AC=BC,从三角板的刻度可知AB=20cm,小聪很快就知道了砌墙砖块的厚度〔每块砖的厚度相等〕为 cm.33、由于水资源缺乏,B,C两地不得不从黄河上的扬水站A处引水,这就需要在A,B,C之间铺设地下输水管道.有人设计了3种铺设方案〔图中实线表示管道铺设线路〕.在图〔2〕中,AD⊥BC于点D,且BC=DC;在图〔3〕中,OA=OB=OC,且AO的延长线交BC于点E,AE⊥BC,BE=EC,OE=.为减少渗漏,节约水资源,并降低工程造价,铺设线路应尽量缩短.假设△ABC恰好是一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哪一个铺设方案最好.34、某消防队进展消防演练,在模拟现场,有一建筑物发生了火灾,消防车到达后,发现离建筑物的程度间隔最近为12米,即AD=BC=12米,此时建筑物中距地面12.8米高的P处有一被困人员需要救援,消防云梯的车身高AB是3.8米.为此消防车的云梯至少应伸长多少米?35、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在他的著作?算法统宗?中写了一首计算秋千绳索长度的词?西江月?:“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恰竿齐,五尺板高离地…〞翻译成现代文为:如图,秋千OA静止的时候,踏板离地高一尺〔AC=1尺〕,将它往前推进两步〔EB=10尺〕,此时踏板升高离地五尺〔BD=5尺〕,求秋千绳索〔OA或OB〕的长度.36、两根电线杆AB、CD,AB=5m,CD=3m,它们的底部相距8m,如今要在两根电线杆底端之间〔线段BD上〕选一点E,由E分别向两根电线杆顶端拉钢索AE、CE.假设使钢索AE与CE相等,那么点E应该选在距点B多少米处?37、如图,是一块四边形草坪,∠B=∠D=90°,AB=24m,BC=7m,CD=15m,求草坪面积.38、中日钓鱼岛争端持续,我海监船加大钓鱼岛海域的巡航维权利度.如图,OA⊥OB,OA=45海里,OB=15海里,钓鱼岛位于O点,我国海监船在点B处发现有一不明国籍的渔船,自A点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驶向钓鱼岛所在地点O,我国海监船立即从B处出发以一样的速度沿某直线去拦截这艘渔船,结果在点C处截住了渔船.〔1〕请用直尺和圆规作出C处的位置;〔2〕求我国海监船行驶的航程BC的长39、探究:请你利用图1验证勾股定理.〔2〕应用:如图2,在Rt△ABC中,∠ACB=90°,AB=6,分别以AC、BC为直径作半圆,面积分别记为S1、S2,那么S1+S2的值等于______.〔请直接写出结果〕〔3〕拓展:如图3所示,MN表示一条铁路,A、B是两个城市,它们到铁路所在直线MN的垂直间隔分别为AC=40千米,BD=60千米,且CD=80千米,现要在CD之间设一个中转站O,求出O应建在离C点多少千米处,才能使它到A、B两个城市的间隔相等.40、如图,A,B是笔直公路l同侧的两个村庄,且两个村庄到公路的间隔分别是300m和500m,两村庄之间的间隔为d 〔d2=400000m2〕,现要在公路上建一汽车停靠站,使两村到停靠站的间隔之和最小,问最小值是多少?41、如图,点A是4×5网格图形中的一个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以A为其中的一个顶点,腰长等于的格点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是格点〕的个数是〔〕A.10 B.12 C.14 D.1642、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作一个矩形,以数轴的原点为旋转中心,将过原点的对角线逆时针旋转,使对角线的另一端点落在数轴负半轴的点A处,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43、阅读下面的情景对话,然后解答问题:教师: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两边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2倍的三角形叫做奇异三角形.小华: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小明:那直角三角形是否存在奇异三角形呢?〔1〕根据“奇异三角形〞的定义,请你判断小华提出的命题:“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这句话是对还是错?______〔2〕在Rt△ABC中,两边长分别是a=5、c=10,这个三角形是否是奇异三角形?请说明理由.〔3〕在Rt△ABC中,∠C=90°,AB=c,AC=b,BC=a,且b>a,假设Rt△ABC是奇异三角形,求〔b+c〕:a的值.44、如图,1号、4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7,2号、3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4,那么a,b,c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A.11 B.15 C.10 D.2245、如图,是2002年8月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合而成.假设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和4,那么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边长分别为.46、如图,小明在广场上先向东走10米,又向南走40米,再向西走20米,又向南走40米,再向东走70米,小明到达的终止点与原出发点的间隔为〔〕米.A.80 B.100 C.110 D.18047、如图,A,B两地之间有一座山,汽车原来从A地到B地须经C地沿折线A-C-B行驶,现开通隧道后,汽车直接沿直线AB行驶.AC=10km,∠A=30°,∠B=45°,那么隧道开通后,汽车从A地到B地比原来少走多少千米?〔结果准确到0.1km〕〔参考数据:≈1.41〕48、如图,让两个长为12,宽为8的矩形重叠,图中线段AB长为7,那么两个矩形重叠的阴影局部面积为.49、学校操场上有一块如下图三角形空地,量得AB=AC=10米,∠°×105平方厘米草皮,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草皮是否够用.50、在合肥市地铁一号线的修建过程中,原设计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高度较低,为适应地形,把地铁车站出入口上下楼梯的高度普遍增加了,如下图,原设计楼梯BD长20米,在楼梯程度长度〔BC〕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楼梯的倾斜角由30°增大到45°,那么新设计的楼梯高度将会增加多少米?〔结果保存整数,参考数据:≈1.414,≈1.732〕。
勾股定理点击一: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a 2+b 2 = c 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因此,在运用勾股定理计算三角形的边长时,要注意如下三点:(1)注意勾股定理的使用条件:只对直角三角形适用,而不适用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2)注意分清斜边和直角边,避免盲目代入公式致错;(3)注意勾股定理公式的变形: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边,可求第三边长. 即c 2= a 2+b 2,a 2= c 2-b 2,b 2= c 2-a 2. 点击二:学会用拼图法验证勾股定理拼图法验证勾股定理的基本思想是:借助于图形的面积来验证,依据是对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面积不变的原理.如,利用四个如图1所示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拼出如图2所示的三个图形. 请读者证明.如上图示,在图(1)中,利用图1边长为a ,b ,c 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的一个以c 为边长的正方形,则图2(1)中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b -a ),面积为(b -a )2,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4×21ab = 2ab .(图1)(2)(3)由图(1)可知,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的面积,即c 2 =(b -a )2+2ab ,则a 2+b 2 = c 2问题得证.请同学们自己证明图(2)、(3). 点击三: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问题转化为化长为无理数的线段长问题.第一步:利用勾股定理拆分出哪两条线段长的平方和等于所画线段(斜边)长的平方,注意一般其中一条线段的长是整数;第二步:以数轴原点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顶点,构造直角三角形;第三步:以数轴原点圆心,以斜边长为半径画弧,即可在数轴上找到表示该无理数的点. 点击四:直角三角形边与面积的关系及应用直角三角形有许多属性,除边与边、边与角、角与角的关系外,边与面积也有内的联系.设a 、b 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 为斜边,S ∆为面积,于是有:222()2a b a ab b +=++,222a b c +=,12442ab ab S ∆=⨯=,所以22()4a b c S ∆+=+.即221[()]4S a b c ∆=+-.也就是说,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直角边和的平方与斜边平方差的四分之一.利用该公式来计算直角三角形的有关面积、周长、斜边上的高等问题,显得十分简便.点击五: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各种表达形式.如图2,在Rt ABC ∆中,90=∠C 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则c 2=a 2+b 2, a 2=c 2-b 2 , b 2=c 2-a 2, 点击六:勾股定理的应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求第三边;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另两条边的关系; (3)用于推导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等.(4)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作出表示2、3、5的点,即作出长为n 的线段.类型之一:勾股定理例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一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13cm 和5cm ,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cm 2.解析:欲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一条直角边的长,则求得另一直角边的长即可. 根据勾股定理公式的变形,可求得.解:由勾股定理,得132-52=144,所以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为12. 所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1×12×5 = 30(cm 2). 例2: 如图3(1),一只蚂蚁沿棱长为a 的正方体表面从顶点A 爬到 顶点B,则它走过的最短路程为( )A .a 3B .a )21(+C .3aD .a 5 解析:本题显然与例2属同种类型,思路相同.但正方体的 各棱长相等,因此只有一种展开图.解:将正方体侧面展开得,如图3⑵. 由图知AC=2a,BC=a .根据勾股定理得.a 5a 5a )a 2(AB 222==+= 故选D .类型之二: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例3:在数轴上作出表示出两直角边的长度后即可在数轴上作出.解:3和1,所以需在数轴上找出两段分别长为3和1的线段,如图所示,然后即可确定斜边长,线段即可.∙ ∙AB C图3⑵∙ AB图3⑴下面的问题是关于数学大会会标设计与勾股定理知识的综合运用例5:阅读材料,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会徽.它的主题图案是由一连串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设其中的第一个直角三角形OA 1A 2是等腰三角形,且OA1=A 1A 2=A 2A 3=A 3A 4=……=A 8A 9=1,请你先把图中其它8条线段的长计算出来,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然后再计算这8条线段的长的乘积.解:2;3;2;5;6;7;22;3;这8条线段的长的乘积是7072例6: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为a ,较长直角边为b ,那么()2b a +的值为( )(A )13 (B )19 (C )25 (D )169解析:由勾股定理,结合题意得a 2+b 2=13 ①. 由题意,得 (b-a)2=1 ②. 由②,得 a 2+b 2-2ab =1 ③. 把①代入③,得 13-2ab=1 ∴ 2ab=12.∴ (a+b)2= a 2+b 2+2ab =13+12=25. 因此,选C.说明:2002年8月20日~28日,我国在首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这是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也是多年来在我国举行的最重要的一次国际会议. 它标志着我国数学已度过了六百多年的低谷,进入了数学大国的行列,并向着新世纪成为数学强国迈开了步伐. 这次大会的会标如下图所示:它取材于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赵爽所著的《勾股圆方图注》. 类型之四:勾股定理的应用(一)求边长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º,AB=5cm,BC=3cm,CD⊥AB于D,求CD的长..(二)求面积例2:(1)观察图形思考并回答问题(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①观察图1-1.正方形A中含有___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是__________个单位面积;正方形B中含有__________个小方格,即B的面积是__________个单位面积;正方形C中含有__________个小方格,即C的面积是__________个单位面积.②在图1-2中,正方形A,B,C中各含有多少个小方格?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③你能发现图1-1中三个正方形A,B,C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图1-2中的呢?(2)做一做:①观察图1-3、图1-4,并填写下表:②三个正方形A,B,C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3)议一议:①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②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③分别以5厘米、12厘米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②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解析:注意到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通过观察图形不能得到答案:①99 9 9 18 18;②A中含4个,B中含4个,C中含8个,面积分别为4,4,8;③A与B的面积之和等于C,图1-2中也是A与B的面积之和等于C.(2)①答案:②答案:.(3)答案:①设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如图);②,.③成立.(三)作线段例3 作长为、、的线段.解析:作法:1.作直角边长为1(单位长)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B(如图);2.以斜边AB为一直角边,作另一直角边长为1的直角三角形ABB1;3.顺次这样作下去,最后作到直角三角形AB2B3,这时斜边AB、AB1、AB2、AB3的长度就是、、、.证明:根据勾股定理,在Rt△ACB中,∵AB>0,∴AB=.其他同理可证.,、点评证明线段的平方差或和,常常要考虑到运用勾股定理;若无直角三角形,则可通过作垂线的方法,构成直角三角形,以便为运用勾股定理创造必要的条件.(五)实际应用例5: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在周围数十千米范围内形成气旋风暴,有极强的破坏力,如图,据气象观测,距沿海某城市A的正南方向220千米B处有一台风中心,其中心最大风力为12级,每远离台风中心20千米,风力就会减弱一级,该台风中心现正以15千米/时的速度沿北偏东30º方向往C移动,且台风中心风力不变,若城市所受风力达到或走过四级,则称为受台风影响.(1)该城市是否会受到这交台风的影响?请说明理由.(2)若会受到台风影响,那么台风影响该城市持续时间有多少?(3)该城市受到台风影响的最大风力为几级?解析 (1)由点A 作AD⊥BC 于D , 则AD 就为城市A 距台风中心的最短距离 在Rt△ABD 中,∠B=30º,AB =220,∴AD=21AB=110.由题意知,当A 点距台风(12-4)20=160(千米)时,将会受到台风影响. 故该城市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2)由题意知,当A 点距台风中心不超过60千米时,将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则AE =AF =160.当台风中心从E 到F 处时, 该城市都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由勾股定理得∴EF=2DE =6015.因为这次台风中心以15千米/时的速度移动,所以这次台风影响该城市的持续时间为154151560 小时. (3)当台风中心位于D 处时,A 城市所受这次台风的风力最大,其最大风力为12-20110=6.5级.。
《勾股定理的应用》同步练习
第1题. 如图,△ABC 中,∠ACB =90º,CD 为AB 边上的高,若∠A =30º,AB =16,则BC =______,BD =______,CD =______. 答案:8,4
,
第2题. 如图是一种“牛头形”图案,其作法是:从正方形1开始,以它的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以其直角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2,以此类推,若正方形1的边长为64cm ,则正方形7的边长为_________cm .
答案:8.
第3题. 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甲往东走了4km ,乙往南走了3km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______.
答案:5km
第4题. 如果梯子底端离建筑物9m ,那么15m 长的梯子可达到建筑物的高度是______.
答案:12m
第5题. 如图,一扇宽为4米,高为3米的栅栏门,需要一根长______
固定.
答案:5
第6题. 一块土地的形状如图所示,90,20,15,7,B D AB BC CD ∠=∠=︒===米米米求这块土地的面积?
答案:234平方米
A
B
C
D
4
4
3
3
2
2
1
3 A
B
C
D
第7题. 某菜农修建一个塑料大棚(如图),若棚宽a =4m ,高b =3m ,长d =35m ,求覆盖在顶
上的塑料薄膜的面积.
答案:175m 2
第8题. 一游泳池长48cm ,小方和小朱进行游泳比赛,从同一处出发,小方平均速度为3m/秒,小朱为3.1m/秒.但小朱一心想快,不看方向沿斜线游,而小方直游,俩人到达终点的位置相距14m .按各人的平均速度计算,谁先到达终点,为什么?
答案:小朱用16.13秒,小方用16秒,小方先到达终点
第9题. 如图,正方形ACDE 的面积为25cm ,测量出AB =12cm ,BC =13cm ,问E 、A 、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吗?为什么?
答案:在一条直线上,理由略
第10题. 从A 到B 有两种路线,一种走直线由A 到B ,另一种走折线,先从A 直线到C ,再由C 直线到B ,其中ACB ∠成直角,已知A 到C 为600m ,C 到B 为800m ,问从A 到B 走直线比走折线少走多少米?
答案:400米
第11题. 如图,△ABC 中,90C ∠=,量出AC 、BC
的长,计算出AB (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答案:略
第12题.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12cm ,16cm ,20cm ,你能计算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吗?
答案:96平方厘米
a
b c d
B
A B
C
第13题. 某住宅小区的形状是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AC ,BC 的长分别为600米、800米,DE 为小区的大门,大门宽5米,小区的周围用冬青围成了绿化带,问绿化带有多长?
答案:2395米
第14题. 一块木板如图所示,已知AB =4,BC =3,DC =12,AD =13,90B ∠=︒,木板的面积为( )
A .60
B .30
C .24
D .12
答案:C
第15题.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那么以它的对角线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
答案:2
第16题.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m ,有一条直角边为m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是多少?
第17题. 如图为某楼梯,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多少米?
答案:7米
第18题. 这是一个古代问题:有25尺长的梯子放置在一建筑物的垂直墙上,梯足距建筑物的
底端7尺,若梯子的顶端滑下4尺,求梯足将滑走多少尺?
答
案
:
由
题
意
及
勾
股
定
理
可
知
C A D
B
E A D B C
5 米
3 米
A B
C
A
B
()
224,2515AC B C ===-=尺所以梯足滑走
()
1578B C BC -=-=尺
第19题. 如图,已知Rt △ABC 中,90,30C A ∠=∠=请你用刻度尺测量一下:AB 为多长?BC 为多长?你能发现二者长度的关系吗?再任画一个Rt △,且使一个锐角为30,看一看
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是什么规律.
答案:可以发现,在Rt △ABC 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20题. 已知线段a ,求作线段13a 时,可分别以2a 和 ___为直角边作直角三角形,斜边即为所求.
答案:3a
第21题. 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则面积为________.
答案:3
第22题. 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 ,则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的和是_______cm 2.
答案:49.
第23题
. 如图是边长为1的8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重新剪拼成一个正方形(画出裁剪线和重新拼成的图形).
A
B
C
30
答案:
第24题. 小丽和小芳二人同时从公园去图书馆,都是每分钟走50米,
小丽走直线用了10分钟,小芳先去家拿了钱去图书馆,小芳到家用了6分,从家到图书馆用了8分,小芳从公园到图书馆拐了个( )角.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不能确定
答案:B
第25题. 已知:将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两次,第一次折痕为AC
,第二次折痕为AE ,且点D 落在F 处.若正方形边长为1,求DE .(见图)
答案:1DE =
第26题. 如图所示,一块四边形的土地需要开发,测量有关数据为:
90,40ABC AB ∠=︒=米,AD =130米,CD =120米,BC =30米,请你计算这块土地的面
积.
答案:3600平方米
第27题. 如图,要从电线杆离地面5m 处向地面拉一条长7m 的电缆,求地面电缆固定点A 到电线杆底部B 的距离.
D
C
B A 40
130 120
30
A B
C
答案:
第28题. 如图,已知长方体的底边BC=12cm,BF=9cm,长方体的高AB=8cm,求长方体的对角线AG的长.
答案:17cm
第29题. 如图,一扇长方形大门,高3m,宽4m,为了加固大门,在大门的四边及对角线位置分别订上铁条,问至少需要多长的铁条?
答案:24米
第30题. 一艘轮船以20海里/时的速度离开港口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艘轮船同时离开此港以22海里/时的速度向东南方向航行,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少海里?
答案:
)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