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数量条款
- 格式:ppt
- 大小:141.50 KB
- 文档页数:35
第2章数量条款(Quantity Clause)案例一某公司与国外某贸易有限公司达成一笔出口棉织品的交易,国外开来信用证规定,数量为2 500件,不准分批装运,单价为每件25美元CIF纽约,信用证金额为62 500美元,但未表明可否溢短装。
卖方在依信用证的规定装货时,多装了105件。
问:(1)根据信用证的规定,卖方可收回多少货款?为什么?(2)《公约》对交货数量是如何规定的?【分析】:(1)根据信用证的规定,卖方凭证可收回62 500美元。
因为当信用证中未规定数量有一定伸缩幅度时,出口商品的总金额也不存在伸缩的幅度,因此,我方只能按信用证规定的总金额收回货款。
(2)根据《公约》的规定,按约定的数量交付货物是卖方的一项基本义务,如卖方交货数量大于约定的数量,买方可以拒收多交的部分,也可以收取多交部分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但应按合同价格付款。
本案中,卖方多交的105件货物,买方可以全部拒收,也可以收取一部分。
案例二我国向埃及出口20公吨冻羊肉,FOB价400美元每公吨,合同规定数量可增减10%。
国外按时开来信用证,证中规定金额为8000美元,数量约20公吨,结果我方按22公吨发货装运,但持单到银行办理议付时遭拒。
原因?【分析】:根据跟单信用证国际惯例,凡“约”、“大约”或类似意义的词语用于有关信用证金额或信用证规定的货物或单价者,均解释为允许其金额或数量或单价有不超过10%的增减差颇。
而且,在签约时如数量为约量,则来证之金额前也应有相应规定。
否则,不能多装。
特别是对外汇紧缺和管制严格的国家尤应如此。
就本例而言,信用证中数量为约量,金额前却没有类似“约”或“大约” 的词语。
据此,我多装2公吨倒也可以,但持22公吨的发票和8800美元的汇票向银行办理议付,肯定不行。
案例三某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出口一批驴肉到日本。
合同规定,该批货物共25吨,装1500箱,每箱净重16.6千克。
如按规定装货,则总重量应为24.9吨,余下100千克可以不再补交。
国际贸易合同数量条款约定及注意事项国际贸易合同数量条款约定及注意事项引言一、数量的明确约定1. 商品数量应尽量采用具体数字表示,避免使用模糊的表达方式。
例如,应明确写明“1000个”而不是“大约1000个”。
2. 商品数量的计量单位应清晰明确。
例如,应写明“1000个”而不是“1000”。
3. 对于可变数量的商品,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变动的幅度和范围,以避免后续的争议和纠纷。
二、数量的计算方式1. 数量的计算方式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一般有托干和计数两种方式。
托干是指按重量或体积计算数量,计数则是按具体数量计算。
2. 如果采用托干方式计算数量,应明确约定计量的标准和方法,以避免计算方式上的歧义和争议。
3. 如果采用计数方式计算数量,应明确约定计数的方法和责任,以确保双方对数量的认可和共识。
三、数量的样品及差异约定1. 当商品的数量无法精确确定时,双方可以约定提供样品进行确认。
样品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并标明样品与实际数量的差异容许范围。
2. 在数量差异方面,应约定差异的衡量标准和处理方式。
例如,可以约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差异视为正常,超出范围的差异则需要进行调整或补偿。
3. 在存在数量差异的情况下,双方应保持沟通和协商,以寻求最优解决方案。
四、数量变更及补充约定1. 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需要对数量进行变更,应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并在合同中作出相应的补充约定。
2. 变更数量的方式和途径可以是书面协议、电子邮件确认或口头协商。
但为了确保权益的保护,最好采用书面形式进行记录和确认。
五、注意事项1. 在国际贸易合同中,对于数量条款的约定应尽量明确清楚,避免使用模糊的表达方式,以免给合同履行过程中带来纠纷和争议。
2. 在合同签订之前,双方应对数量条款进行仔细审查和协商,以确保双方对数量的理解一致并得到有效保障。
3. 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双方应保持及时的沟通和协商,对于数量的变更和差异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并在书面上进行记录和确认。
国际贸易合同数量条款约定及注意事项国际贸易合同数量条款约定及注意事项1. 引言在国际贸易中,合同是进行交易的基础和指导文件。
合同中的数量条款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涉及交易双方就商品数量的约定和规范。
本文将讨论国际贸易合同中数量条款的约定和注意事项。
2. 数量条款的重要性数量条款在国际贸易合同中具有重要的法律和商业意义。
首先,数量条款明确了交易双方对商品数量的约定,避免了双方在交货中的歧义和纠纷。
其次,数量条款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帮助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维护自身权益。
3. 数量条款的常见约定在国际贸易合同中,数量条款常见的约定方式有以下几种:3.1 精确数量条款精确数量条款是指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商品的具体数量。
双方在合同中明确写明商品的数量和单位,以确保双方对交易的认知一致,减少歧义和纠纷的发生。
3.2 + / 百分比条款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商品的特殊性或可变性,双方可能会约定一个允许的数量浮动范围。
这种方式常常使用“+ / ”符号来表示,例如,合同规定交付数量可以在合同数量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定百分比。
3.3 指定范围条款双方也可以通过指定范围的方式来约定商品的数量。
例如,合同中规定交付1000至1200吨的钢材。
这种方式在双方对商品数量预期有一定的灵活度需求时比较常见。
4. 注意事项在国际贸易合同中,对于数量条款的约定,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4.1 保持明确和一致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商品的数量,并尽量避免使用模糊的措辞或术语。
双方应保持一致的理解和解释,以避免后续纠纷和争议。
4.2 考虑国际贸易惯例在国际贸易中,有一些通用的惯例和规定,例如INCOTERMS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双方可以参考这些惯例和规定,以确保数量条款的合理和公平。
4.3 考虑交付风险在合同中约定数量条款时,双方需要考虑交付风险。
例如,交货后的损失或数量的变化应该由谁承担责任,这需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4.4 仔细评估相关法律法规在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法律法规对数量条款有所规定。
购销合同数量条款
1. 合同条款的目的和范围
本购销合同数量条款旨在确立买卖双方在商品购销合作中的数量约定和相关权责,以保证双方的权益,并规范交易的流程和责任。
本条款适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商品销售、货物供应等购销合同。
2. 交货数量
1. 买方应根据合同约定的交货日期,按照合同约定的数量进行接收。
2. 若买方需要变更交货数量,应提前书面通知卖方,并经双方协商一致后方可生效。
3. 卖方保证交货数量与合同约定的数量相符。
3. 交付数量的检验和验收
1. 买方有权对交付的数量进行检验,以确保交付的货物符合合同约定的数量。
2. 若买方在合理时间内未对交付数量进行检验,则视为买方已验收交付数量。
3. 若买方发现交付数量与合同约定的数量不符,应及时通知卖方,并提供有效的证据。
4. 卖方应在接到买方通知后,对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数量负责,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 数量的责任限制
1. 卖方对交付数量负责,但不对由于不可抗力、政府管制、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交付数量延误或不足承担责任。
2. 若交付数量由于卖方原因造成的不足,卖方应负责及时补足数量或赔偿买方损失。
3. 若买方未按合同约定的交货日期接收货物,卖方有权解除合同或要求买方支付相应违约金。
5. 购销合同数量纠纷的解决方式
1. 双方应尽量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由于购销合同数量引起的纠纷。
2. 若协商不成,双方同意提交纠纷至相关仲裁机构进行解决,并接受仲裁机构的裁决。
6. 其他条款
1. 本条款仅针对购销合同的数量约定,其他相关事宜需另行约定。
2. 本条款可作为购销合同的附件,与购销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国际贸易合同数量条款约定及注意事项引言国际贸易合同是国际贸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律文件。
合同中的各项条款都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着明确的规定,数量条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国际贸易合同数量条款的约定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阐述。
1. 数量条款的约定数量条款是国际贸易合同中规定商品数量的条款。
其约定应具体、明确且合理,以确保双方的权益不受损害。
1.1 确定商品数量在数量条款中,应明确约定商品的具体数量。
可以使用具体数字或者数量范围来确保双方对商品数量有清晰的认识。
1.2 运输数量的约定对于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运输中可能存在损耗或者浮动的情况。
在数量条款中可以约定运输数量的容忍范围,以及相关的索赔和赔偿方式。
1.3 动态调整数量在某些情况下,双方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或其他特定原因调整商品数量。
合同中可以约定可以动态调整数量的方式和条件。
2. 注意事项除了数量条款的具体约定外,以下是在国际贸易合同中应注意的事项。
2.1 术语的明确合同中使用的术语应明确且可理解。
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定义所有关键术语,以避免产生误解和纠纷。
2.2 必要的规定合同中应包括必要的规定,例如付款方式、交货期限、检验和验收标准等。
这些规定可以确保交易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2.3 风险分担国际贸易涉及多种风险,例如货物丢失、损坏或违约等。
在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各种风险的责任和分担方式,以减少双方的风险和纠纷。
2.4 不可抗力免责条款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签订后出现的无法预见、无法避免并且无法克服的情况。
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事由和相关的免责条款,以减轻因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损失。
国际贸易合同数量条款的约定需要具体、明确且合理。
双方在签订合应注重细节并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注意事项的遵守也是确保合同履行顺利的关键。
通过遵循以上约定和注意事项,双方可以在国际贸易中有效地保护自身的权益。
合同中的数量条款规定 在磋商交易和签订合同时,⼀般都规定确定的、不得增减的数量。
但有些商品,由于其特性,或由于⽣产、包装或运输条件的限制,实际交货数量往往不易符合合同规定的某⼀确定的数量。
为了避免在履约时发⽣争议,买卖双⽅应事先谈妥并在合同中订明交货数量的机动幅度(Quantity Allowance)。
数量机动幅度是指卖⽅可按买卖双⽅约定某⼀具体数量多少或少交若⼲⽐例的幅度。
规定数量机动幅度的⽅法有规定“溢短装条款”或规定“约”数。
1、溢短装条款(more or less clause) 规定数量条款时,如同时规定溢短装条款,则在交货时可溢短装或短装(即多交或少交)合同数量的百分率。
例如:10000码,卖⽅可溢装或短装5%。
这样,交货时就⽐较灵活,只要在10000码5%上下的幅度即9500⾄10500码范围内,都属符合合同,⽽⽆需硬凑10000码,应该指出,硬凑合同规定的某⼀具体数量,有时可能出现包装不成整件的情形,这对出⼝⼈交货和进⼝⼈收货都会带来不便。
所以,在实际出⼝业务中,有些国外进⼝商主动向我提出在数量上规定机动幅度,并要求切勿为硬凑某⼀具体数量⽽向其发运不成件的货物。
在FOB合同中,如由对⽅派船装载⼤批或整船货物时,国外买⽅往往要求,在机动幅度范围内,由他们决定多装或少装的数量。
例如:60000公吨,10%上下,由买⽅决定。
2、“约”数(about,approximately,缩写为appr.) 在合同数量前加“约”字,也可使具体交货数量作适当动机,即可多交或少交⼀定百分⽐的数量。
但国际上对“约”字的含义解释不⼀,有的解释为2.5%,有的则为5%。
《跟单位⽤证统⼀惯例》(国际商会第500号出版物)则认为:信⽤证上如规定“约”字,应解释为允许有不超过10%的增减幅度。
鉴于“约”数在国际上解释不⼀,为防⽌纠纷,使⽤时双⽅应先取得⼀致的理解,并达成书⾯协议。
在数量机动幅度范围内,多装或少装货物,⼀般都按合同价格计算多交或少交的货款,即多交多收,少教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