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聚合工艺学_4_乳液聚合工业实施
- 格式:ppt
- 大小:5.82 MB
- 文档页数:84
乳液聚合体系及合成工艺(2007-03-12 14:35:13)转载分类:现代水性涂料一、构成乳液聚合体系的组分乳液聚合体系的主要组分有单体、乳化剂、引发剂和介质,另外根据需要加入其他组分,如助乳化剂、分子量调节剂、pH缓冲剂、抗冻剂、螯合剂、增塑剂、保护胶体、消泡剂等。
1.单体(1)在乳液聚合中单体用量一般控制在40%-50%之间。
(2)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MFT)主要决定于乳液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Tg),涂料用聚合物乳液的玻璃化温度,一般在15~25度之间,低于室温。
硬单体(玻璃化温度高的单体)有甲基丙烯酸甲酯(Tg 105)、苯乙烯(Tg 105)丙烯腈(Tg 100)氯乙烯(Tg 75)甲基丙烯酸乙酯(Tg 65)偏二氯乙烯(Tg 52)软单体(玻璃化温度低的单体)有丙烯酸-2-乙基己酯(Tg -85)丙烯酸丁酯(Tg -54)丙烯酸异丁酯(Tg -17)丙烯酸乙酯(Tg -22)丁二烯(Tg -20)氯二丁烯(Tg -45)玻璃化温度适中的单体有醋酸乙烯酯(Tg 29)丙烯酸甲酯(Tg 8)甲基丙烯酸丁酯(Tg 20)(3)线性聚合物进行交联,以生成网状结构聚合物。
有自交联和外交联两种。
二、乳化剂1。
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和非离子型乳化剂。
2。
乳化剂的选择原则:(1)所选择的乳化剂的HLB值应和所要进行反应的乳液聚合体系相匹配。
(2)所选用的离子型乳化剂的三相点应低于反应温度(3)所选用的非离子型乳化剂的浊点应高于反应温度(4)对离子型乳化剂来说,应选用乳化剂分子的覆盖面积尽可能小;对非离子型乳化剂来说,应选用乳化剂分子的覆盖面积尽可能大(5)应选用临界胶束浓度尽量小的乳化剂(6)应选用增溶度大的乳化剂(7)离子型乳化剂和非离子型乳化剂有协同效应,即两者联合使用比各自单独使用效果都要好。
(8)选择与单体化学结构类似的乳化剂可获得较好的乳化效果(9)亲水性较大和亲水性较大的乳化剂联合使用时乳化效果较好。
第二章聚合反应的工业实施方法第一节连锁聚合反应的工业实施方法工业实施方法主要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等。
一、本体聚合——适用于自由基、离子型聚合反应1.定义:在不加溶剂或分散介质情况下,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有时也不加)或光、热、辐射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的一种方法。
基本组成:单体、引发剂。
有时也加入增塑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和色料等。
2.分类(1)根据单体与聚合物相互混溶的情况可分为:均相、非均相聚合(或沉淀聚合)两种。
均相聚合反应:凡单体与所形成的聚合物能相互混溶,在聚合过程中无分相现象发生的反应。
沉淀聚合反应:单体与所形成的聚合物不能相互混溶,在聚合过程中,聚合物逐渐沉析出来的反应。
(2)根据参加反应的单体的状态,可分为气相、液相、固相本体聚合,其中液相本体聚合应用最广泛。
(3)工业上分,间歇法、连续法。
3.特点:(1)聚合方法简单,生产速度快,产品纯度高,设备少。
(2)易产生局部过热,致使产品变色,发生气泡甚至爆聚。
(3)反应温度不易恒定,所以反应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散性较大。
------------------------------------------------------------------------------------------------------------------------1《高聚物合成工艺学》(4)产品容易老化。
4.主要产品:PS树脂、PMMA树脂、PE树脂、PVC树脂等。
5.主要影响因素:(1)单体的聚合热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如何排除是生产中的第一个关键问题。
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两段式聚合第一段在较大的聚合釜中进行,控制10%~40%以下转化率;第二段进行薄层(如板状)聚合或以较慢的速度进行。
(2)聚合产物的出料是本体聚合的第二个问题,控制不好不但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还会造成生产事故。
解决办法:根据产品特性,选出料方式浇铸脱模制板材或型材,熔融体挤出造粒,粉状出料。
丙烯酸乳液聚合工艺丙烯酸乳液聚合是一种制备丙烯酸乳液聚合物(通常是聚丙烯酸乳液)的化学过程。
这种聚合过程涉及将丙烯酸单体分散在水中,然后通过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最终形成乳液聚合物。
以下是一般的丙烯酸乳液聚合工艺步骤:1. 原材料准备丙烯酸单体:丙烯酸是聚合的基本单体,需要确保其纯度和质量。
分散剂:用于将丙烯酸单体在水中分散。
乳化剂: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乳液结构。
引发剂: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促使丙烯酸单体形成聚合物。
2. 乳化水相准备:准备含有适当浓度的水溶液。
分散丙烯酸:将丙烯酸单体添加到水相中,并使用分散剂确保丙烯酸均匀分散在水中。
添加乳化剂:添加乳化剂,形成乳液结构。
3. 聚合反应引发剂添加:将引发剂加入乳液中。
聚合反应:引发剂引发丙烯酸单体的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颗粒。
反应控制:控制温度、搅拌速度等条件以确保反应进行良好。
4. 终点控制和停止反应终点控制:监测聚合反应的进程,确定聚合物颗粒的大小和分布。
停止反应:在适当的时机停止引发剂的添加,结束聚合反应。
5. 产品调整和稳定化调整pH值:可能需要调整乳液的pH值以获得所需的产品性能。
添加稳定剂:添加稳定剂以提高乳液的稳定性。
6. 过滤和包装过滤:过滤掉未反应的物质和固体颗粒。
包装:将成品乳液聚合物进行包装,以便存储和运输。
7. 质量控制和检验检测颗粒大小和分布:使用仪器或显微镜等工具检测聚合物颗粒的大小和分布。
检验产品性能:对产品进行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检验,确保符合要求。
丙烯酸乳液聚合工艺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可能会因制备目的、产品用途和生产规模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
乳液聚合班级:高分0942 姓名:冯会科学号:200910211239乳液聚合(emulsion polymerization)是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并借助于机械搅拌,使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状液,由引发剂引发而进行的聚合反应。
乳液聚合是高分子合成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合成方法。
乳液聚合体系至少由单体、引发剂、乳化剂和水四个组分构成,一般水与单体的配比(质量)为70/30~40/60,乳化剂为单体的0.2%~0.5%,引发剂为单体的0.1%~0.3%;工业配方中常另加缓冲剂、分子量调节剂和表面张力调节剂等。
所得产物为胶乳,可直接用以处理织物或作涂料和胶粘剂,也可把胶乳破坏,经洗涤、干燥得粉状或针状聚合物。
乳液聚合的发展自由基聚合反应是聚合物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乳液聚合则是由单体和水在乳化剂作用下配制成的乳状液中进行的聚合,体系主要有单体、水、乳化剂和引发剂四种基本组分构成。
乳液聚合技术萌生于上世纪早期,一般公认最早见于文献的是德国Bayer公司的H.Hofmann的一篇关于异戊二烯单体水乳液的聚合专利。
30年代见于工业生产,40年代Harkins定性地阐明了在水中溶解度很低的单体乳液聚合机理。
后来,Smith和Ewart,建立了定量的理论,提出了乳液聚合的三种情况及乳液聚合过程的三个阶段,即乳胶粒生成阶段(阶段I)、乳胶粒长大阶段(阶段II)及乳液聚合完成阶段(阶段III),这一理论被视为乳液聚合的经典理论。
此后乳液聚合成为研究热点。
随着乳液聚合理论的发展,乳液聚合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关于常规乳液聚合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组分乳液聚合体系的研究、合成高固含量的乳胶、反应型乳化剂的使用等方面。
另外,在传统乳液聚合工艺的基础上,目前国内外已开发出无皂乳液聚合、细乳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分散聚合和微乳液聚合等新的聚合工艺。
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新的聚合技术与乳液聚合有着共同的特征,即都是分隔体系的聚合反应,有着共同的一些优点。
乳液聚合生产工艺乳液是一种常用的液态乳剂,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易于应用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如化妆品、医药、食品等。
乳液是由两种或多种不相溶的物质组成,其中一种是胶体颗粒悬浮在另一种物质中。
乳液聚合是一种制备乳液的方法,本文将介绍乳液聚合的工艺过程。
乳液聚合的工艺主要包括:物料准备、乳化、稳定剂加入、调整pH 值、除杂、灭菌、包装等环节。
首先,物料准备是乳液聚合的第一步。
物料的选择对乳液的成品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乳液聚合的主要物料包括水相、油相、乳化剂和稳定剂。
水相通常选择纯净水或蒸馏水,油相可以选择植物油或矿物油,乳化剂可以选择非离子型或离子型乳化剂,稳定剂可以选择高分子聚合物。
在物料准备过程中,需要对各种物料进行加热、搅拌和混合,确保物料充分溶解和均匀混合。
其次,乳化是乳液聚合的关键步骤。
乳化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均匀,形成乳液的过程。
乳化可以通过机械方法或化学方法来实现。
常用的机械方法包括高速搅拌、高剪切力、乳化器等,常用的化学方法包括使用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
在乳化过程中,乳化剂和乳化条件的选择对乳液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稳定剂的加入是乳液聚合的重要环节。
稳定剂的作用是使乳液保持稳定的状态,防止乳液分层、凝结等现象的发生。
常用的稳定剂有增稠剂、抗凝剂、增溶剂等。
稳定剂的加入一般通过搅拌或分散的方式进行,确保稳定剂均匀分布在乳液中。
然后,需要调整乳液的pH值。
pH值的调整对乳液的稳定性和成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乳液的pH值应处于中性或略酸性范围内。
pH值的调整可以通过酸碱中和的方式进行,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进行调整。
接下来,对乳液进行除杂处理。
除杂的目的是去除乳液中的杂质和残留物,确保乳液的纯度和质量。
除杂的方法有过滤、离心等。
除杂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对乳液的物理性能产生影响。
最后,对乳液进行灭菌处理。
灭菌是为了防止乳液中的微生物污染,确保乳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乳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是一种工艺,是在原料混合后,利用化学反应发生变化而形成新物质的方法。
乳液聚合发生的基本过程是,由原料水溶液中的组分分子利用特定的能量,经过聚合反应,形成一种与原料有相同或不同的物质。
乳液聚合法的原料是一些溶液,它可以是水溶液,也可以是溶剂混合物溶液。
乳液聚合的反应属于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被利用来使分子聚合,形成新的物质。
在乳液聚合中,除了反应热以外,外加能量也是必要条件。
通常,反应温度通常在温和范围内,以便于控制反应过程,以便达到期望的结果。
乳液聚合技术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制备高分子液晶胶、胶水、油漆等,并可用于防腐保护、制造纤维增强材料、造纸/印刷、涂料和染料等行业。
这种技术可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即乳液合成和乳液聚合。
在乳液合成步骤中,根据原料的活性能量与表面张力,以及内部分子间张力等因素,物质间分子发生结合,形成乳液。
乳液聚合是指在乳液合成步骤之后,加入外加能源,通过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改变乳液的结构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乳液聚合法具有很多优势,如反应温度低及反应环境温和,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有利于节省原料成本和经济性,制备的产品性能稳定,表面洁净等优点。
乳液聚合法既可以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也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用于合成有机小分子,这在控制分子结构、促进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提高产品性能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乳液聚合可以用于制备水凝胶,糊精液晶胶等高分子材料,以及用于有机合成的树脂中。
另外,乳液聚合可以应用于有机染料的合成,以及有机氟化物和阻燃剂等特种材料的制备。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乳液聚合法不仅可以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多种有机小分子材料,应用十分广泛。
乳液聚合法的进一步发展有望使这项技术在更多领域得到更多的应用,从而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利益。
乳液聚合技术现状的研究1.乳液聚合技术的基本原理乳液聚合是指把水溶性或油溶性的单体通过乳化剂乳化成细小的液滴,然后在控制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形成具有乳胶性质的高分子聚合物。
乳化剂的选择和使用对乳液的稳定性、颗粒分散度等性能有重要影响,亦是乳液聚合技术的关键。
2.乳液聚合技术的研究进展(1)乳化剂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改变乳化剂的种类、浓度和添加量等因素,提高乳化剂的乳化性能和稳定性,从而改善乳液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2)新型乳化剂的开发:研究人员通过合成新型乳化剂,改善乳液的性能。
例如,使用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乳化剂等,可以提高乳化剂的乳化能力和聚合反应的控制性。
(3)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人员通过调整聚合反应的温度、pH值、起始物质的浓度等条件,提高聚合反应的效率和产率,进而改善乳液的性能。
(4)粒径控制技术:研究人员通过改变乳化剂的选择和添加方式等措施,控制乳液中聚合物颗粒的大小,提高乳液的颗粒分散度。
(5)功能化乳液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引入功能性单体或添加剂,实现乳液的功能化,例如,制备具有耐臭氧、耐热、耐腐蚀等性能的乳液。
3.乳液聚合技术的应用(1)涂料和油漆:乳液聚合技术可用于制备水性涂料和油漆,具有环保、无毒、无污染等特点,是传统溶剂型涂料和油漆的替代品。
(2)胶黏剂:乳液聚合技术可用于制备胶黏剂,具有粘接力强、耐候性好等优点,在包装、家居装修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乳胶:乳液聚合技术可用于制备乳胶,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纺织品、医疗器械等行业。
4.乳液聚合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乳液聚合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乳液聚合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化乳液的研究与应用:随着行业对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乳液聚合技术将更多关注功能性乳液的研究与应用。
(2)纳米乳液的研究与应用:纳米乳液具有更高的分散性和界面活性,可应用于药物递送、功能纤维制备等领域。
(3)乳液聚合反应的放大和工业化应用:乳液聚合技术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面临着反应规模放大的问题,需要研究人员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提高产率和效率。
乳液聚合法
乳液聚合(Emulsion Polymerization)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反应,也称
乳液自由基聚合或自由基乳液聚合。
它是以液相中自由基发生体外聚合反应,而不在固相中发生的一种聚合方式。
乳液聚合有三个基本步骤:反应配制、反应体系的形成和反应本身。
乳液聚合的反应配制包括准备重叠反应产物的原料,例如,自由基起始剂,聚合物起始剂,凝胶和表面活性剂等。
然后,在反应体系的组装中,将以上原料加入到反应器中,并对反应器中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
要进行乳液聚合反应,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聚合物起始剂以此启动以自由基为起始剂的反应,这种反应具有一定的节制,其反应速度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和反应,聚合物粒子被制造出来,例如聚氨酯、乳胶和酯树脂等。
乳液聚合的最终产物具有乳胶样的外观和结构,有相当的粘附性、硬度等特性,大多数乳液聚合产物没有明显的熔融点,因此,乳液聚合也被称为没有熔融点的聚合。
乳液聚合已经成为制造实际应用于日常生活物品中的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工艺之一,这些物品包括乳胶、水性油漆、乳胶塑料、水性清漆、聚脂等。
由于乳液聚合产物具有优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因此也可以用于金属表面处理,如电镀、电泳、终点抛光等,也可以用于作为涂料的预处理,以使涂料更好的粘结等。
文章标题:深入探讨乳液聚合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引言在化学实验中,乳液聚合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操作,它在合成高分子材料、胶体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乳液聚合实验操作涉及到许多细节和注意事项,只有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注意相关问题,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乳液聚合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二、评估乳液聚合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乳液聚合实验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实验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实验室设备和试剂齐全,并对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与控制。
其次要对实验操作步骤和条件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包括乳液的稳定性、乳液颗粒的大小和分布等。
2. 乳液聚合实验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步骤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是乳化剂的选择和添加,乳化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对乳液的稳定性和颗粒大小有重要影响。
其次是单体的选择和添加,不同单体的选择和添加顺序都会对聚合反应产生重要影响。
最后是聚合反应的控制,包括温度、搅拌速度、溶剂选择等方面的控制都需要严格遵守。
3.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在实验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在称量试剂时,要注意准确度和精度;在废液处理时,要注意对废液进行合适的处理和处置;在实验结束后,要对试剂瓶和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
4. 安全问题在进行乳液聚合实验时,也需要重视安全问题。
包括对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的安全操作规程的严格遵守,对可能产生的废气、废液和废固进行合理的处置,对个人身体安全进行充分的保护等。
三、对乳液聚合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的角度来看,乳液聚合实验操作的注意问题主要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关键步骤的控制、细节问题的处理和安全问题的重视。
只有对这些问题充分认识和认真处理,才能保证乳液聚合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可靠。
四、总结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我们对乳液聚合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