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6.15 MB
- 文档页数:65
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党政机关组迎评工作要求党政机关抽选办法定点检查县政府机关,县教育局、文广新局,随机抽查县级委(办、局)、街道办事处各1处。
党政机关迎检工作要点一、创设宣传环境1. 悬挂或张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
2. 准备不超过10分钟的特色展示及特色展板。
3. 迎检单位认为有必要开展的其他相关工作。
二、准备基础资料(一)内容。
《评估标准》中有关党政机关的评估项目。
具体为B1(B1.1〜B1.4)和C1(C1.1〜C1.4),累计8个三级指标。
(二)形式。
采用资料盒的形式。
(三)要求。
1.资料按三级指标分类整理。
资料盒所存资料为迎检专用资料,均按《评估指导标准》的三级指标进行整理,原则上应做到“一标一盒、盒标对应”。
考虑到C1.2、C1.3、C1.4三个指标主要通过实地抽查来评估,因此各迎检单位可以不准备盒装资料,届时只要按评估专家组的要求提供必要的检查资料,安排相应的人员配合工作就可以了。
2.各类迎检资料务必真实、准确,能充分说明问题。
迎检资料从理论上讲有如下一些构成要素: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简报、相关法规、规章、文件、相关报道、音像资料、调查统计数据、实地调查或检查记录等。
一个资料盒内要装哪些资料、装多少资料,无硬性规定,但要满足《山东省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导标准》的具体要求。
3.各类迎检资料的排列要清晰有序。
(1)盒内所存的资料应有一定的排列顺序:每个资料盒内要有一张资料目录;目录应摆放在盒内资料的上方。
(2)资料盒的背脊(左侧面)或正面要有标签。
标签可手写,也可打印。
标签上应注明评估指标代码、编号和条目内涵。
如下图所示:(3)音像资料应规范存放并配简要说明。
(4)要有评估资料索引。
三、做好常规工作1.认真学习、宣传和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充分发挥国家公务员的带头作用。
2.组织在职公务员参加普通话培训与测试。
《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实施方案》一、引言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维持和协调社会生产和生活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日益提高。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升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推动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使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到“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二)具体任务1. 党政机关:提高公务员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在公文处理、会议活动等方面做到用语规范、书写规范。
2. 学校: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培养目标和常规管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3. 新闻媒体:发挥新闻媒体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提高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等从业人员的语言文字水平,确保新闻报道用语规范。
4. 公共服务行业:以窗口单位为重点,提高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和服务质量,规范服务用语和招牌、广告等用字。
三、实施步骤(一)动员部署阶段1. 成立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
2. 召开动员大会,传达国家和省、市有关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文件精神,部署评估工作任务。
3. 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和评估工作的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自查整改阶段1. 各责任单位按照评估标准,对本单位的语言文字工作进行全面自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间和责任人,认真进行整改。
3. 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制度,确保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三)评估验收阶段1. 各责任单位向评估领导小组提交自查报告和相关材料。
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知识问答1.什么是“三类城市”?答:“三类城市”指县级市城区(“一类城市”指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城区;“二类城市”指设区市的城区)。
2.为什么要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答:通过评估实现“两个提高”。
第一,提高城市依法管理监督的力度,建立和完善适应工作需要的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切实提高全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
实现“普通话初步普及,社会用字基本规范”。
3.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重点在哪些领域?答:重点涉及到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主要公共服务行业四大领域。
4.评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综合管理,包括组织领导、工作机构、管理措施、法制建设、宣传工作等。
二是普及普通话,包括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四大领域普及普通话的制度、措施和公务、教育教学、媒体宣传、服务用语情况以及公务员、教师和其他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相关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公共服务行业的特定岗位人员的普通话水平。
三是社会用字管理,包括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影视、公共服务行业用字规范化的制度、措施,以及公务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出版物、影视屏幕、公共服务行业和公共设施用字。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什么时候通过?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施行的?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
从200l年l月1日起施行。
6.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是什么时候通过?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施行的?答:《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经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1月23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7.实现新时期语言文字的工作目标,哪几方面要发挥作用?答:实现新时期奋斗目标,教育要发挥基础作用,国家公务员要发挥带头作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要发挥示范作用,公共服务行业要发挥窗口作用。
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在**县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总结会上(公共服务行业组)反馈发言一、基本情况自治州三类城市(**县)语言文字工作(公共服务行业)评估组由自治区民语委汉语处副处长齐建军同志、自治区民语委研究中心干部、州民语委副译审库克苏拜同志、州语委主任科员阿不都许库同志、**县政府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语委办主任阿布都热西提同志、政府办秘书、语委办干部等7人组成,参加了对该县公共服务行业组的评估工作。
通过对县卫生局、江苏医院、兰干派出所、妇幼保健站、中国农业银行、工商局、语言文字一条街等7个单位的听、看、查、访,及实地考察,查阅档案30盒,单位印章33余枚,以及对7位(公共服务行业)不同行业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双语”测试,顺利完成了对**县语言文字工作(公共服务行业)的考查评估。
对这次**县服务行业创建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和迎检情况,我们一致认为,上述服务行业在工作中均能按照《自治州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实施方案》进行大力宣传,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档案,完善工作机制,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成绩方面(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组织制度落实,宣传氛围浓厚。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发现,上述服务行业主管领导对迎检工作普遍表现出高度的重视。
例如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站、县工商局,对本行业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都有明确要求,而且这些部门都有主管领导分管语言文字工作,真正做到这项工作有专人负责领导、有领导小组分工,实现了责任到人、各司其职,从而形成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局面。
各窗口单位都在显著位置设立了“双语”提示牌、宣传标语、“一法一条例一办法”展板,语言文字一条街设置永久性宣传标语牌4块,此外,在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方面,上述单位在这方面做的也十分突出。
(二)“双语”培训和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方面。
在评估过程中,专家在听取了县江苏医院、兰干派出所关于“双语”学习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后,在会议现场对领导干部随机提问了一些日常用语进行现场测试,该单位领导干部便能立即翻译出来。
附2: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及评分依据
(综合管理60分)
注:1.综合管理得分应不低于45分; 2.凡倒扣分项目,所扣总分均以该项分值为限。
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及评分依据
(党政机关各部门共60分)
注:1.党政机关得分应不低于52分;2.不规范字是指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3.所有各项均为2009、2010两年材料。
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及评分依据
(学校共70分)
注:1.学校得分应不低于49分;
2.不规范字是指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
3.凡倒扣分项目,所扣总分均以该项分值为限。
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及评分依据
(新闻媒体共40分)
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及评分依据
(公共服务行业和公共设施共30分)
注:1.公共服务行业和公共设施得分应不低于21分;2.公共服务行业指商业、卫生、邮电、文化、交通、旅游、银行、保险、铁路等行业;3.特定岗位人员是指公共服务行业的广播员、解说员、导游、话务员、咨询员等;4.不规范字是指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5.凡倒扣分项目,所扣总分均以该项分值为限。
6.所有材料均为2010、2011两年。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评估工作实施方案一、评估目标:评估城市语言文字的达标情况,包括语言文字能力、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语言文字规范等方面,以深入了解城市语言文字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语言文字的质量和水平。
二、评估方法:1. 问卷调查:制定问卷,通过面对面或在线方式,向城市居民、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进行调查,了解对语言文字的认知、使用和需求情况。
问卷内容可以包括语言文字的掌握程度、使用频率、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语言文字规范的理解等方面。
2. 实地调研:选择代表性的城市区域、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调研,观察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和规范程度。
可以通过观察写作材料、标识、公告、广告等文本,了解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可读性。
3. 专家评审:组织专家对语言文字进行评审,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语言文字进行评分和评价。
专家可以包括语言文字专家、教育专家、文化传媒专家等,通过他们的专业判断和意见,对城市语言文字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三、评估内容:1. 语言文字能力评估:评估城市居民、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语言文字能力,包括读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
可以采用考试、测评等方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了解语言文字能力的整体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2. 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评估:评估城市居民、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对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频率、使用范围、使用方式等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3. 语言文字规范评估:评估城市语言文字的规范情况,包括语法规范、词汇规范、标点规范等方面。
通过专家评审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城市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找出规范问题和改进措施。
四、评估结果:利用各种评估方法的结果,综合分析城市语言文字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评估结果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形成评估报告,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反馈,促进城市语言文字的发展和提高。
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策划方案嘿,各位亲爱的同行们,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策划”。
别看这个名字长得有点绕,其实它背后藏着的是一份责任重大的任务。
下面,就让我带着大家一步步走进这个方案的策划过程吧。
我们得明确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简单来说,就是提升城市语言文字水平,促进文化交流,构建和谐语言环境。
那么,具体怎么操作呢?下面是我的策划思路:一、方案背景咱们先来了解一下三类城市的定义:一类城市是指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二类城市是指地级市;三类城市是指县级市和县。
这次评估主要针对三类城市,旨在推动这些城市在语言文字方面达到一定标准。
二、方案目标2.提升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减少语言文字错误。
3.增强三类城市语言文字文化氛围,促进文化交流。
三、实施方案1.成立评估小组我们得先组织一个专业的评估小组,由语言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组成。
这个小组负责制定评估标准、编写评估问卷、组织评估活动等。
2.制定评估标准评估小组要根据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结合三类城市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评估标准。
这个标准要涵盖语言文字规范化、普及率、文化氛围等多个方面。
3.开展评估活动评估小组要深入三类城市,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城市语言文字现状。
同时,我们还要邀请当地政府、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参与评估活动。
4.发布评估报告5.推广优秀案例6.建立长效机制评估工作不是一次性的,我们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持续改进。
这包括定期开展评估、加强政策宣传、举办语言文字培训等。
四、保障措施1.政策支持我们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投入,为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2.社会参与我们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评估工作,包括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社区居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