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系统 培训资料(基础版)
- 格式:pptx
- 大小:4.68 MB
- 文档页数:28
培训一课件•自动化控制概述•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控制策略与方法•工业通信网络协议与标准目•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施•故障诊断与维护保养策略录自动化控制概述01CATALOGUE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自动化控制是一种利用控制理论、控制技术和控制设备,对被控对象进行自动操作、调节、优化和管理的技术。
发展历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到智能化的四个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
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及原理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通常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检测装置等部分组成,其中控制器是核心部分,负责接收检测装置反馈的信号,并根据设定的控制算法进行计算,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器,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的自动控制。
原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可以概括为“检测-比较-决策-执行”四个基本环节。
首先通过检测装置对被控对象的状态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到的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和控制算法进行决策,最后通过执行器将决策结果转换为控制信号作用于被控对象,实现对其的自动控制。
应用领域及现实意义应用领域自动化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军事国防等领域。
例如,在工业领域,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智能加工等;在农业领域,可以实现精准农业、智能温室等;在交通运输领域,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等。
现实意义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人力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社会的智能化发展。
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02CATALOGUE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热电效应等原理,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通过压电效应、应变片等原理,将压力变化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利用光电效应、光敏电阻等原理,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控基础知识⾃控基础知识第⼀章⾃动控制系统1.1 概述1、⽬的:(1)看懂P&I图; (2)掌握单回路、复杂回路的控制原理;2、⽣产过程⾃动化包括⾃动检测、⾃动控制、⾃动保护(ESD)程序控制。
(Emergency Shut Down)3、确保⽣产安全,提⾼劳动⽣产率,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健康,必须实现⾃动控制。
1.2 ⾃动检测1、温度、压⼒、流量、液位、密度、浓度、成份在⾃动控制和⾃动保护系统中,⾃动检测是基础。
2、⾃动控制:是在测量的基础上,进⼀步⽤⾃动化装置代替操作⼯⼈的直接操作,⾃动克服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稳定⼯艺⽣产过程。
3、⾃动保护:(ESD):在⽣产过程中,某些⼯艺变量超过⼀定限度时,就会严重影响⽣产,发⽣爆炸等事故,为帮助操作⼈员及时发现问题,并⾃动采取紧急措施,以避免事故的进⼀步扩⼤,⽽设计的⾃动保护联锁系统,如声光报警、联锁停车。
4、程序控制:它和⾃动控制系统的区别在于设定值,在⾃动控制系统中,其设定值为恒定或随机变化,⽽程序控制,设定值随时按预先设定程序⽽变化。
5、控制系统应满⾜的三项基本要求:A 抑制外部扰动的影响;B 确保⽣产过程稳定;C 使⽣产过程的⼯况为最优化;1.3 国内外科技现状、发展趋势及差距分析:1、随着信息发展,国外⼤多数⽯化企业相继采⽤APC先控技术,在线优化,电⼦商务管理等来降低成本,提⾼产品竞争⼒。
DCS的应⽤是炼化⼯业⾃动化⽔平的最重要的标志之⼀,DCS主要⽣产企业如HoneyWell TDC3000 Fisher -Rosemont CENTUM-CS已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2、先进控制技术, 在国外此项技术已经发展了20年,应⽤已经普及,中国⽯9年开始推⼴普及先进控制,初见成效。
中国⽯油99年开始此项⼯作,并已经开始花费经费购买国外公司的先控软件(Aspen Tech)。
3、⼈⼒资源实现先进控制需要复合型⼈才,要懂计算机、仪表、⼯艺技术才能较好的调试使⽤先控系统(建⽴数学模型、设计软仪表、实现多变量预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