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重大危险源辨识表
- 格式:xls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重大危险源辨识该项目厂区内涉及到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物质,以及物质的存有量如下:1、气化装置区气化工序的主要危险物质为粗煤气,其中氢气占34.57%,一氧化碳占43.01%,主要设备为气化炉和洗涤塔,煤气的存有量约3473m3,折合成氢气的量约0.08t,一氧化碳的量约2.1t。
此外氧气管线中氧气的量约0.2t。
2、净化装置区净化工序包括变换、NHD脱硫脱碳、精脱硫和硫回收装置,主要危险物质为一氧化碳和氢气,设备取脱硫塔、脱碳塔、精脱硫塔进行计算,气体的存量约11590m3,折合氢气的存量约0.66t,一氧化碳的存量约18.8吨,硫化氢气体量约0.01吨。
3、压缩装置区压缩工序包括氨压缩制冷和氨合成气压缩,主要危险物质是原料气(包括氢气和一氧化碳)和液氨,液氨主要集中在压缩制冷单元的贮液器,氨的贮量约20吨,压缩机系统中的氢气量和一氧化碳量可忽略不计。
4、醇烃化及氨合成装置区醇烃化及氨合成工序包括醇烃化装置、氨合成装置和氨回收装置,主要危险物质是氢气、甲醇和氨气,根据设备尺寸及工艺参数,氨的存量约40吨,甲醇的存量约10吨,氢气的存量约0.2吨。
5、稀硝装置区稀硝装置内有氨存在的主要设备有氨蒸发器、氨过热器、氨过滤器、氨空混合器及氨气管道等,计算氨的存有量约2吨,有氮氧化物存在的设备主要有氧化炉、氧化氮分离器、吸收塔、氮氧化物管道,其质量约1.5吨。
6、硝铵装置区硝铵装置内有氨存在的设备主要有液氨贮槽、氨预热器、氨蒸发器、管式反应器及氨输送管道等,盛装硝铵的设备主要有蒸发器受槽、闪蒸槽、再熔槽、塔顶受槽、造粒塔、流化床冷却器、干燥筒等,经计算系统中氨的存有量约4吨,硝铵的存有量约120吨。
7、硝铵包装区硝铵包装楼料仓内存有硝铵约20吨,现场存有量约5吨,共计约25吨。
8、液氨球罐区罐区设置2台1000m3的液氨球罐,贮存压力1.4MPa,贮存温度40℃,液氨的最大贮存量为2×1000×90%×0.82=1476t。
锅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锅炉作为工业企业生产必需品,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锅炉作为一种高温高压设备,如果不正确选择、安装和使用,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例如,火灾、爆炸、中毒等。
发生这些安全事故将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害。
因此,正确识别锅炉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锅炉危险源的辨识锅炉危险源辨识是指对锅炉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其中危险源的特征和所导致的风险等级,以便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在锅炉的生命周期中,有多种类型的危险源,包括设计、建造、组装、安装、调试、维护和操作等各个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和制造首先,锅炉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风险。
例如:在设计阶段需要对锅炉的承压能力、耐高温性、耐热膨胀等技术要求进行充分考虑和核算;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材料质量、加工工艺、焊接质量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查。
如果存在设计和制造上的漏洞,将增加锅炉相关的危险源。
安装和调试在锅炉的安装和调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例如:不合理的安装位置或方向、基础不坚实、管路连接不当、仪表设备校正不准确等问题都可能导致锅炉无法正常工作或出现安全隐患。
维护和操作维护和操作也是锅炉发生危险源的关键点。
因此,在维护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操作人员应该熟悉锅炉的使用技术操作程序以及相关的安全规程。
其次,需要定期对锅炉的使用进行维护和检查;最后,注意及时处理锅炉的故障,防止出现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
控制措施通过辨识锅炉中存在的危险源,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以下是控制措施的具体细节。
原则防范锅炉事故应以原则:先防范,再控制,最后救援。
这些原则的实施是必要的,以确保在可能发生危险源时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以防止进一步的伤害和损失。
设计和制造对于锅炉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该采取控制措施。
例如:制定详细的设计和制造规范,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测试方法对材料质量进行控管。
潜江市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的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情况如下:原辅料:1、牛磺酸事业部: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钒、硼酸中间产物:1、牛磺酸事业部: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产品: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副产品:1、牛磺酸事业部:硫酸钠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二醇辅助过程: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
其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钒、硼酸。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液氨、环氧乙烷、乙烯、二氯乙烷、液化气、乙醇、甲醛、氧气。
根据本公司特点,将公司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三个单元。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单元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m3/台),乙烯储罐1台(3000m3/台),液化气储罐1台(200m3/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m3/台)。
其中储罐装填系数均取0.85,乙醇比重0.79、乙烯比重0.61、液化气比重0.58、环氧乙烷0.87.因此,正常情况下各种物质储量为:乙醇储罐:2370×2×0.85×0.79=3180吨;乙烯储罐:3000×0.85×0.61=1555吨;液化气储罐:200×0.85×0.58=98吨;环氧乙烷储罐:200×2×0.85×0.87=295吨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大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单元危险化学品已构成重大危险源,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为:乙醇、液化气、乙烯及环氧乙烷。
版序/修改次数A/0 页码第1页,共 3页xxx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一、本公司使用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情况序号型号蒸发量(t/h)出口压力MPa制造厂家1234二、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根据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辨识附件14.压力管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1)长输管道①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 MPa的管道;②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 km 且管道公称直径≥300 mm的管道。
(2)公用管道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 mm。
(3)工业管道①输送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版序/修改次数A/0 页码第2页,共 3页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的管道;②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设计压力≥4 MPa的管道;③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设计压力≥4 MPa,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5.锅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1)蒸汽锅炉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 t/h。
(2)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120℃,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4 MW。
6.压力容器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 MPa m3的压力容器(群)。
三、结论本公司所使用的压力容器为0.8小于100 MPa.m3,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xxx公司(盖章)年月日安全主任(签字):版序/修改次数A/0 页码第3页,共 3页重大危险源辨识一、本公司存在危险化学品状况序号危险化学品名称实际存在量(吨)闪点备注12345二、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辨识依据如下:1、高度易燃液体:闪点<23℃的液体(不包括极易燃液体);液态退敏爆炸品临界量(T)为1000吨;2、易燃液体:23℃≤闪点<61℃的液体临界量(T)为5000吨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1/Q1 + q2/Q2 + …+ qn/Qn ≥1 (1)式中: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重大危险源辨识 2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为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工作,统一标准,规范运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了《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其附件一为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的规定,以及实际工作的需要,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类型如下:①储罐区(储罐);②库区(库);③生产场所;④压力管道;⑤锅炉;⑥压力容器;⑦煤矿(井工开采);⑧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⑨尾矿库。
具体的申报登记范围是:储罐区(储罐)、库区(库)、生产场所临界量见下表。
类别物质特性储罐区(储罐)临界量库区(库)临界量生产场所临界量典型物质举例民用爆破器材起爆器材 1 t 0.1 t 雷管、导爆管等工业炸药50 t 5 t 铵锑炸药、乳化炸药等爆炸危险原材料250 t 25 t 硝酸铵等烟火剂、烟花爆竹5 t 0.5 t黑火药、烟火药、爆竹、烟花等易燃液体闪点 <28℃20 t 20 t 2 t 汽油、丙烯、石脑油等28℃≤闪点<60℃100 t 100 t 10 t 煤油、松节油、丁醚等可燃气体爆炸下限<10%10 t 10 t 1 t 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爆炸下限≥10%20 t 20 t 2 t 氨气等毒性物质剧毒品 1 kg 1 kg 100 g氰化钾、乙撑亚胺、碳酰氯等有毒品100 kg 100 kg 10 kg 三氟化砷、丙烯醛等有害品20 t 20 t 2 t 苯酚、苯肼等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等临界条件见下表:长输管道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 MPa的管道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200 km且管道公称直径≥300 mm的管道公用管道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 mm.工业管道输送GB 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 的管道输送GB 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 50160及GBJ 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的管道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设计温度≥400℃的管道蒸汽锅炉额定蒸汽压力>2.5MPa,且额定蒸发量≥10 t/h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120℃,且额定功率≥14 MW。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一、贮罐区(贮罐)贮罐区(贮罐)重大危险源是指表1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质,且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贮罐区或单个贮罐。
表1贮罐区(贮罐)临界量表注:①对于GB 18218各表中出现的物质,其临界量按其确定,GB 18218各表中未出现的物质,其临界量按本表确定,以下各表相同;②毒性物质分级见表2。
表2毒性物质分级贮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贮罐区(贮罐)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2.贮罐区内贮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贮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文案大全文案大全式中 q q q n 12,,, ——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贮存量。
Q Q Q n 12,,, ——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二、库区(库)库区(库)重大危险源是指储存表3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库区或单个库房。
表3 库区(库)和生产场所临界量表*注:起爆器材的药量,应按其产品中各类装填药的总量计算。
储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库区(库)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2.库区(库)内贮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nn Q q Q q Q q +⋅⋅⋅++2211≥1 式中 q q q n 12,,, ——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储存量。
Q Q Q n 12,,, ——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三、生产场所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使用附表3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的设施或场所。
文案大全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生产场所内现有的任一种危险物品的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2.生产场所内有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贮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nn Q q Q q Q q +⋅⋅⋅++2211≥1 式中 q q q n 12,,, ——每一种危险物品的现存量。
重大、重要危险源辨识
一、辨识依据: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81218-2009);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40号);
3、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4、公司《重大、重要危险源辨识和监控管理制度》
二、重大危险源辨识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结论:经与GB81218-2009比对构成(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识别
表2-4:压力管道基本特征表
结论:经与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比对构成(不构成)重大危险源3、锅炉重大危险源识别
结论:经与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比对构成(不构成)重大危险源4、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识别
结论:经与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比对构成(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三、重要危险源辨识
1、产品加工工艺流程
方块图
2.、主要危险化学品
3、主要设备、设施
4、重要危险源
组织全体员工对公司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并有安全管理部门对辨识结果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整理。
同时,组织有关人员依照公司《重大、重要危险源辨识和监控管理制度》对全部生产设备、设施发生事故的几率、后果进行了分析,筛选出重要工艺和重点部位为公司重要危险源:。
2000危险源名称管理责任人重大危险源(38t/h循环流化床锅38t/h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责任人施荣● 危险性:在锅炉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压元件的某些部位超过了材料的极限强度,薄弱处发生断裂,或是由于炉膛燃爆导致某些锅炉受压部件损坏,使得储存在锅炉中的水及蒸气立即从破口处冲出来,发生锅炉爆炸。
此时,由于锅内压力瞬间降至外界大气压力,锅内的饱和水立即剧烈汽化、膨胀,蒸汽也随之剧烈膨胀,造成压力再次升高,破口进一步扩大。
由于从破口处冲出的汽、水有很高的速度,形成强烈的冲击波,当与空气或地面接触后,便会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使锅炉腾空而起或朝反作用力的方向运动、翻滚。
锅炉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除了很少一部分消耗在撕裂钢板、将部分碎片以及与锅炉相连的汽水管道、阀门和本体抛离原地外,其余大部分能量将以冲击波的形式作用于周围环境,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及人员伤亡。
● 下列情况必须紧急停车:1、严重缺水、关闭汽包水位计汽阀后尚看不到水位时。
2、严重满水,水位计水位超过上部可见部分时。
3、受热面管爆破,不能维持水位时。
4、炉墙发裂而有倒塌危险或炉架横梁烧红时。
5、床温过高已造成炉内大面积结焦时。
● 紧急停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易 发 事 故超压● 报 警 电 话● 防 护 措 施 :5、床温过高已造成炉内大面积结焦时。
6、所有水位计损坏时。
7、给水设备不能保证锅炉给水时。
8、蒸汽管道,主给水管道爆破时。
9、压力超出动作压力而安全门不动作,同时对空排汽门无法打开。
10、锅炉房附近发生火灾危及司炉人员和设备安全时。
● 紧急停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一)操作步骤:1、发出紧急停炉事故信号。
2、依次停止给煤机、送风机、引风机的运行。
(若受热面管爆破严重时,可不停引风机使炉内不形成正压)。
3、关闭隔离阀(若单炉供汽则不得关闭隔离阀或主汽阀,须经司炉同意后,方可关闭)开启过热器疏水阀或者对空排汽阀。
4、停炉4小时后,可将锅炉各门孔打开,以加强冷却。
重大危险源辨识1.重大危险源定义及分类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重大危险源辨识是重大工业事故预防的有效手段,其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性及临界量。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可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和设施如下图1所示。
图1 重大危险源分类2.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是重大工业事故预防的有效手段,其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性及临界量。
根据该装置的实际情况,对热电联产装置按照生产区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对罐区按照贮存区重大危险源进行辩识。
生产场所和储存区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使用《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质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的设施或场所。
包括以下两种情况:①单元内现有的任一种危险物品的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②单元内有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贮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12211≥+⋅⋅⋅++nn Q q Q q Q q .........................公式(1)式中, q 1、q 2.....q n ——每一种危险物品的现存量。
Q 1、Q 2.... Q n ——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标准,规定的辨识的依据和方法,对热电联产装置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见表1。
表1 重大危险源辨识表其中:液氨贮存罐有一定的充装系数,此液氨贮存罐的充装系数按0.52t/m3,进行估算。
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规定,对该项目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该项目生产、储存、使用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天然气、LNG及制冷剂等物质。
天然气、LNG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物质类别为第2.1类易燃气体,火灾危险性为甲类。
制冷剂丙烷、乙烯,物质类别均为2.1类易燃液体,异戊烷物质类别为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均为甲类。
(1)该项目生产装置设置1台LNG贮罐。
LNG的质量以甲烷的质量进行换算,甲烷相对于水的密度为0.42,依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第6.3.9条,LNG贮罐的储存系数以0.9计,贮罐中LNG的储存量为W=10000⨯0.9⨯0.42=3780(t)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规定,LNG临界量为50t,LNG贮罐的储存量为3780t,大于临界量50t。
经辨识,LNG贮罐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LNG贮罐与生产装置区的距离小于500m,可以认为是同一个生产场所,因此,该项目LNG贮罐区的生产场所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该项目储存制冷剂(丙烷、乙烯、异戊烷)等危险化学品贮罐的储存量,均未到达该类物质的临界量。
经辨识,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中规定,压力容器需符合以下条件:“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即为重大危险源。
该项目中储存“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m3的压力容器”,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辨识见下表: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辨识表5-2经辨识,该项目的胺吸收塔1台、冷剂出口分离器1台、冷剂储罐1台构成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1)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要定期检查、维护、保养,保持运行状况良好,并定期检测合格。
2)保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3)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储罐区及生产装置区设置的泄漏气体检测报警仪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定期进行检测。
4)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建立重大危险源电子信息台帐和安全管理档案,并随时根据变化更新重大危险源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监控。
重大危险源必须建立有效的动态监控巡检系统,进行不间断的监控,随时掌握危险物品有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报告重大危险源的运行情况。
5)安全监控项目应建立档案,内容包括:监控对象和监控点所在位置,监控方案及其主要装备的名称,监控装备运行和维修记录。
6)在安全监控点宜设立醒目的标志。
安全监控设备的表面宜涂醒目漆色,包括接线盒与电缆,易于与其它设备区分,利于管理维护。
7)安全监控装备应分类管理,并根据类级别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
8)建立安全监控装备的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仪器的维护人员及其责任9)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10)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后果及应急措施、信息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11)公司应根据《河北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冀安监管应急〔2010〕73号)的要求,将本次评估报告中的重大危险源情况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管理部门。
12)制订和不断完善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等环节安全管理制度,严格产品储存管理。
13)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应按规定考核复审。
14)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发现异常以及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XX 有限责任公司
重大危险源辨识
1、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在本厂生产现场的危险化学品中,列入重大危险源是硫磺。
重大危险源物质的临界量 序号
物质名称 临界量(吨)
1 硫磺 200
公司生产现场硫磺库最大储存不超过20吨,:
11.0200
20<==Q q 由以上计算可知,硫磺库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2、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进行辨识,我厂有3台锅炉(额定蒸汽压力
2.45MPa ,额定蒸发量30t/h),所以不列入重大危险源范畴。
锅炉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表(总
1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锅炉分场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表
注:1、评价栏内<直接判断>中的"符合"是符合重大危险源(不可容许风险)条件,“不符合”是不符合重大危险源(不可容许风险)条件。
(程序中重大危险源(不可容许风险)条件为:危险性分值D 大于70的危险源
(D=L*E*C),其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2、控制措施中的ABCDE为几种控制措施的代表字母:其中A--为制定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进行控制;B—为制定危险点控制措施;C--为制定应急预案或应急计划进行控制;D--为加强安全意识培训与教育方法进行控制;E-- 为加强现场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