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2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3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4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5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6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7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8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9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 20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0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1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2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3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4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5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6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7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8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9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20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页第页单位:审批: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页第页单位:审批:日期:内容总结。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土方开挖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石方洞挖/石方洞挖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竖井、斜井开挖/反井钻机安装拆除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竖井、斜井开挖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竖井、斜井开挖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竖井、斜井开挖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开挖支护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开挖支护/锚索注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开挖支护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开挖支护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填筑工程/砼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砼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砼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砼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砼工程。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风险控制的策划
针对以上所辨识出的风险,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方法对安全风险加以控制:
1、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来规范现场的操作行为;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管理工作,使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能够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4、强化班前交底工作,使职工明白工作的危险源及其防护措施;
5、加强对于安全施工作业票、动火作业票以及试运期间两票三制执行情况的管理工作,保证规范作业。
6、试运期间保持和电厂方面的紧密联系,严格遵守电厂的安全运行规范。
7、强化对机械的维护与检查保证机具使用的安全性;
8、强化安全设施的架设工作,保证职工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9、规范高空作业物料及其工具的管理工作保证物料存放的安全性;
10、对高空作业及其交叉作业进行认真管理,采取搭设防护棚栓挂保险绳等措施,防坠物伤人;
11、加强对运输工作的管理,从装车、物品的固定、车辆的限速行驶方面保证运输安全;
12、加强用电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保证供电线路及其供电设施的安全性;
13、根据工作需要为职工配备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14、加强对夜间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照明及安全设施的设置满足夜间施工的要求;
15、加强气瓶使用及其焊接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中消防安全;
16、对施工中使用的大型起重机械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查,保证机械使用中的安全。
加强对吊车司机及其起重指挥人员配合的管理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17、严格操作程序,保证作业有序进行;
18、强化对习惯性违章的查处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的行为安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1
风险控制的策划
针对以上所辨识出的风险,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方法对安全风险加以控制:
1、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来规范现场的操作行为;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管理工作,使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能够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4、强化班前交底工作,使职工明白工作的危险源及其防护措施;
5、加强对于安全施工作业票、动火作业票以及试运期间两票三制执行情况的管理工作,保证规范作业。
6、试运期间保持和电厂方面的紧密联系,严格遵守电厂的安全运行规范。
7、强化对机械的维护与检查保证机具使用的安全性;
8、强化安全设施的架设工作,保证职工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9、规范高空作业物料及其工具的管理工作保证物料存放的安全性;
10、对高空作业及其交叉作业进行认真管理,采取搭设防护棚栓挂保险绳等措施,防坠物伤人;
11、加强对运输工作的管理,从装车、物品的固定、车辆的限速行驶方面保证运输安全;
12、加强用电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保证供电线路及其供电设施的安全性;
13、根据工作需要为职工配备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14、加强对夜间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照明及安全设施的设置满足夜间施工的要求;
15、加强气瓶使用及其焊接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中消防安全;
16、对施工中使用的大型起重机械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查,保证机械使用中的安全。
加强对吊车司机及其起重指挥人员配合的管理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17、严格操作程序,保证作业有序进行;
18、强化对习惯性违章的查处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的行为安全。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法
一、简述
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
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
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分值D=LEC。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二、量化分值标准
对这3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
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
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3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
具体如下: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246附件D1
文件编号:NSD/ZHA-JL-4.3.1A-01A
受控状态:受控
危险源(危害因数)辨识、风险评价(LEC法)一览表单位:公司填表日期:2010年5月28日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审核:
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措施;C严重违规重大隐患或企业主观确定;D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值≥40,风险级别为五、四、三级,“不可容许风险”填“1”否则填“0”。
257。
序号活动/人员/设施危险源可能的风险风险评价D≥160分为重大危险源,用√标识L事故的可能性E频繁程度C事故后果D=L×E×C风险程度办公区1无消防通道或消防通道阻塞无法逃生人员伤亡 1 3 40 1202汽车司机酒后驾车交通事故 3 1 40 1203车速过快交通事故 3 1 40 120生产区1安全管理经济承包中无安全生产指标不重视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投入较少3 3 15 1352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措施不全面、无针对性或未落实不能具体指导安全施工3 3 15 1353未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没有制度约束,管理不到位3 3 15 1354未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出事故隐患未定人、定时间、定措施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进行整改3 3 15 1355新入厂工人变换工种时未进行安全教育工人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导致事故3 3 15 135 6特种作业人员未持有效证件上岗因缺乏操作技能而导致事故3 3 15 1457现场无安全标志总平面图(消防疏散图),未按安全标志总平面图设置安全标志思想麻痹,易发生安全事故,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发生时,急救人员找不到工具,人员找不到疏散通道3 3 15 1358临时设施搭建无消防通道,消防设施配置不全发生火灾时人员无法逃生,火灾扩大1 3 40 1209围墙无设计、基础不符合要求倒塌、伤亡、财产损失 1 10 15 15010材料堆放、存放材料堆放过高,不稳定,未采取防护措施材料倒塌伤人,材料损毁6 37 12611现场防火无消防措施,制度,未成立消防领导小组,未配备兼职消防员,无应急措施或应急措施不完善,未成立应急急救小组消防管理失控,火灾发生时得不到及时控制,人员得不到及时救治1 3 40 12012宿舍内的电线老化严重,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
临时用电不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火灾、触电 1 3 40 12013化学品、油品存放不符合消防要求火灾、人员伤亡、财产损失3 3 15 13514现场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失效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扑灭火源,使得火灾扩大、蔓延2 2 30 12015动火无预防隔离措施或动火无审批火灾 3 3 15 13516兼职消防员、急救人员能力不足火灾得不到有效控制,伤员得不到有效救治6 37 12617后勤卫生携带传染病员工得不到及时识别和有效隔离、治疗得病员工病情恶化,并传染其他员工3 6 7 12618后勤卫生有毒、粉尘、噪声、振动作业无防护用品,未进行含毒化学元素监测,无防尘防噪防振装置职业病 3 6 7 12619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未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 2 2 35 14020临时用电未采用TN-S系统,PE线设置不符合要求触电0.5 6 40 12021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未使用安全电压供电触电 1 3 40 120 22电线老化、破皮、拖地、浸水触电 1 6 20 12023线路过道无保护或保护措施不符合要求;线路架设或埋设不符合要求触电 3 3 15 135 24维修时未切断电源,带电作业触电 3 3 15 13525季节施工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为不合格产品,或在投入使用前未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性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引发各类事故3 6 7 12626高处作业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未安装临时护栏,顶层楼梯口未随工程结构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高处坠落 3 6 7 12627高处作业(临边、洞口)梯子加长使用时连接不可靠,有1处以上接头梯子不牢固,人员坠落 3 6 7 12628折梯使用时铰链不牢固,无可靠拉撑措施,上部夹角过大或过小折梯滑趴,人员高处坠落3 6 7 12629钢柱安装时未按规定合理使用爬梯,或操作平台,爬梯或平台不符合要求无可靠平台,易发生人员坠落3 6 7 12630登高安装钢梁时,未在两端设置挂梯或钢管脚手架,梁面上行走时未设置钢索扶手或扶手绳高处坠落 3 6 7 12631悬空安装大模板、大、中型预制构件、管道时,未站在操作平台上,吊装中的大模板、预制构件、管道等上面站人或有人行走高处坠落 3 6 7 12632支模、粉刷、砌墙等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表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ZT11JL21—03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01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02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03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04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05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06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07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08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09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10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11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12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13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14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15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16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17准:邹振华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2003—018准:邹振华ZT11JL21—03 编号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表单位/部门 : 日期: 年 月 日 AQ/ZY-S-07-01备注:填写说明1、“序号”:用数字1、2、3、4、5、6••••••依次填入。
2、“作业区”:填写作业区名称。
7、“第二类危险源”:可能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危险因素,具体指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因素8、“现有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确保当前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
9、“可能发生的事故或职业病”:岗位工人在作业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或职业病。
事故类别按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划分成2010、“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方法采用“风险指数评价法”。
公式为W=L×E×C,W-危险指数;L -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下3、“岗位”:按照公司人力资源部定岗填写。
4、“活动”:填写该岗位所进行的作业活动。
5、“状态”:正常状态(指正常、持续的生产运行);异常状态(指生产的开车、停车、检修等情况);紧急状态(指爆炸、火灾等重大突发6、“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就是事物或物质本身具备的能量,其释放可能产生的危害。
11、“风险等级”: 按照“风险指数评价法” ,风险等级划分为A、B、C、D四级。
A 级 W≥320 ;B 级 160≤W<320;C 级 70≤W<160 ;D 级 2012、“拟定控制措施”:在现有控制措施,企业不能对风险进行完全管控的情况下,后续风险管控的措施。
境因素。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划分成20式为W=L×E×C,W-危险指数;L-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下大突发情况)害。
为A、B、C、D四级。
A级W≥320 ;B级160≤W<320;C级70≤W<160 ;D级 20完全管控的情况下,后续风险管控的措施。
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施工全过程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设备施工全过程施工准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钢筋工程主体结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和评价表 JL03-01是BD 是ABCD 否BD 否BD 否BD 否BD 否BD 是BCD 否BD 否BD 否BD 否BD 否BD 否BD 否BD 否BD 否BD现有控制措施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JL03-01现有控制措施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JL03-01现有控制措施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JL03-01现有控制措施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JL03-01现有控制措施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JL03-01现有控制措施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JL03-01现有控制措施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JL03-01现有控制措施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JL03-01现有控制措施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JL03-01现有控制措施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JL03-01现有控制措施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JL03-01现有控制措施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JL03-01现有控制措施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JL03-01现有控制措施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JL03-01现有控制措施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JL03-01现有控制措施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JL03-01。
附表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部门/单位:
日期:
附表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部门/单位:
日期:
附表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部门/单位:
日期:
附表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部门/单位:
日期:
附表2 重大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
部门/单位:填表人:填表日
注:控制计划一栏中:a.为“制定管理程序”、b.为“制定目标管理方案”、c.为“运行控制”、 d.为“加强培训”、e.为“保持现有措施” f.为“制定应急预案”。
附表1 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
部门/单位:
填表人:日期:审批人:日期:
附表2: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