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优三数下(RJ)--作业课件:第13课时 整理和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3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数数,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熟练地数数,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数的顺序和大小,引导学生复习数的知识。
2.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顾数的顺序和大小。
二、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解答问题,及时纠正错误。
三、讲解练习题(15分钟)1. 教师挑选几道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进行讲解。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找出解题的关键信息。
3. 教师示范解题过程,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数的顺序和大小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2. 教师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了对数的认识,理解了数的顺序和大小。
在讲解练习题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找出解题的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和课堂小结,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仍然存在困难,需要教师个别辅导。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3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内容:1. 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练习。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3. 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
教学重点:1. 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练习。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1. 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练习。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2. 老师提出一些与本单元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练习1. 老师给出一些与本单元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三、总结1. 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
3. 老师布置一些与本单元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进行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巩固和掌握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应继续注重学生的练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3课时练习课的全部内容。
重点关注的细节:练习课的教学过程在练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关键点,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或者通过有趣的故事、谜题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三位数连加法笔算方法: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可以把前两个数相加,用所得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进位的“1”在前一位要记得加上。
知识点二、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三位数连减法笔算方法:一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可以先把前两个字相减,然后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如:a-b-c=a-(b+c) ;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速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退位的那个数要记得把1减掉知识点三: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没有小括号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注:小括号只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同一道题,计算方法不同,计算结果不变。
知识点四、从里程表中抽象出线段图来解决问题解决根据里程表提出的问题,一般先把里程表转化成线段进行观察,再列式计算。
知识点五、用里程表读数解决问题当天行驶的里程数=当天里程表的读数—前一天里程表的读数【典型例题】类型一、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例1、递等式计算。
619+387+598 887-124-367 107+(495-328)845-484+186举一反三:1、递等式计算。
697+112+85 750-(253+388)746-348-126 452+199-186例2、简便方法计算。
20+97+397+797 432+563+268举一反三:1、简便方法计算。
740+890+560 101+102+103 8+98+998例3、用竖式计算。
368+417-589 = 950-491-372= 568+234+128=举一反三:1、用竖式计算。
513+137+252= 464-127+324= 458-97-167=例4、妈妈要买下面三种商品,一共要花多少钱?举一反三:1、妈妈去超市买衣服,爷爷的一件上衣是243元,爸爸的一条裤子256元,明明的外套是348元,妈妈买衣服一共花了多少钱?例5、有白菜共880棵,上午运走了357棵,下午运走了320棵,还剩多少棵没有运走?举一反三:1、水果店有490箱水果,上午卖出了244箱,下午卖出了156箱,还剩多少箱水果?(用两种方法解答)例6、妈妈每个月工资是767元,奶奶每个月补助189元,家里每个月生活费是689元,家里每个月节余了多少钱?举一反三:1、博物馆有游客752人,中午有367人离开,下午来324人,下午有多少位游客?(画图说一说,再列式计算)类型二、从里程表中抽象出线段图来解决问题例1、举一反三:1、小芳家经过电影院到少年宫比直接到少年宫远多少米?类型三、从里程表读数解决问题例1、李阿姨家7月份至12月份的用电量如下。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3课时练习三(2)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三7-11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进位方法,能准确地进行乘法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鼓励探索笔算乘法中的新情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
12×5= 5×15= 12×7= 14×3=17×4= 4×16= 6×16= 25×2=2.提问:你认为在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竖式计算(练习三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展台展示作业,集体订正。
2.练习三第9题。
(1)出示情景图,学生观察后提问: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如何解答?(2)学生汇报交流。
第一个问题可以直接通过估算来解决,但第二个问题需要求出具体多多少则要通过列式计算来解决。
3.练习三第10题。
老宫是一名公交车驾驶员。
他驾驶的这路公交横贯市区东西主干线。
华灯初上时,仿佛航行在霓虹之海。
育儿知识大全网/ 。
英语的单词是很重要的一项,英语想要拿到高分,就一定需要在英语单词上多下功夫,学好单词也是英语逆袭的必要条件,想要掌握好英语单词的话,最好不要大面积占用时间来背英语单词,可以将英语单词的学习时间分为一些零散的闲暇时间但在老宫的眼里,沿途所有的繁华都不及一盏微黄的灯光温暖。
说来也巧,老宫家住的那幢楼正好临街,他开着公交天天与自家卧室窗口擦肩而过。
老宫的父亲去世得早,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现在家中只有他和妻子还有母亲三人,日子过得殷实和悦。
没几年就要退休的老宫,还是连续十几年的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