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音基本手则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0
1、均衡器的调整方法超低音:20Hz-40Hz,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
能控制雷声、低音鼓、管风琴和贝司的声音。
过度提升会使音乐变得混浊不清。
低音:40Hz-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份,其能量占整个音频能量的70%,是表现音乐风格的重要成份。
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150Hz,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中低音:150Hz-500Hz,是声音的结构部分,人声位于这个位置,不足时,演唱声会被音乐淹没,声音软而无力,适当提升时会感到浑厚有力,提高声音的力度和响度。
提升过度时会使低音变得生硬,300Hz处过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中音:500Hz-2KHz,包含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和泛音,是小军鼓和打击乐器的特征音。
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
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中高音:2KHz-5KHz,是弦乐的特征音(拉弦乐的弓与弦的摩搡声,弹拔乐的手指触弦的声音某)。
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
高音:7KHz-8KHz,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
过度提升会使短笛、长笛声音突出,语言的齿音加重和音色发毛。
极高音:8KHz-10KHz合适时,三角铁和立叉的金属感通透率高,沙钟的节奏清晰可辨。
过度提升会使声音不自然,易烧毁高频单元。
2、平衡悦耳的声音应是150Hz以下(低音)应是丰满、柔和而富有弹性150Hz-500Hz(中低音)应是浑厚有力百不混浊;500Hz-5KHz(中高音)应是明亮透彻而不生硬;5KHz以上(高音)应是纤细,园顺而不尖锐刺耳。
整个频响特性平直时:声音自然丰满而有弹性,层次清晰园顺悦耳。
频响多峰谷时:声音粗糙混浊,高音刺耳发毛,无层次感扩声易发生反馈啸叫。
3、频率的音感特征30~60Hz沉闷如没有相当大的响度,人耳很难感觉。
60~100Hz沉重80Hz附近能产生极强的“重感”效果,响度很高也不会给人舒服的感觉,可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作用。
调音技巧入门基础知识调音技巧入门基础知识在音乐制作过程中,调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个好的调音可以让整个作品更加精彩和动听,而不好的调音可能会破坏整个作品的效果。
因此,学习一些调音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需要了解声音的基本概念。
声音是一种能够传播的机械波,在达到人耳时,人们才能听到声音。
声音由振荡体产生,例如吉他、钢琴和人的喉咙等。
振荡体的振动会产生一种弦波,这种弦波形状决定了音调和音色。
接着,需要了解音乐制作中的三个基本概念:音高、音量和音色。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音量指的是声音的响度,而音色则是指声音的质地。
这三个概念是调音过程中最基本的准则。
调音的目的是使所有声音听起来更加协调和平衡。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需要对所有声音进行重定位。
在混音中,重定位是将不同声音放置在立体声的不同位置上,以便于听者分辨不同声音的来源。
通常情况下,左声道用于混响、琴声和鼓声,右声道则用于主音乐器和伴奏。
其次,需要对所有声音进行平衡处理。
平衡是指在不同声音之间分配空间,以保持每个声音在整个混音中的平衡。
这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每个声音进行平衡调节时,还应关注总音量的平衡,以确保整个作品的动态范围适合。
第三个步骤是对每个声音进行音色处理。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定品质,可以用均衡器(EQ)来调节。
均衡器是调音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它可以增强或减少特定频率的声音,以使每个声音听起来更加平衡。
最后,对混音进行细节调整。
例如压缩器是一种相当常见的混音工具,它可以用于控制声音的动态范围,使较弱的声音响度接近强声,以保持整个混音的平衡性。
总之,调音技巧是音乐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善于运用它,才能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通过以上基础知识的介绍,希望能够启发更多人对于调音技巧的兴趣和热情,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这个领域的更多知识。
酒吧调音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酒吧调音管理,保障顾客的用餐和娱乐环境,提升酒吧的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酒吧的所有调音工作,包括音乐、灯光、声效等。
第三条酒吧调音工作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与休息。
第四条酒吧应当配备专业的调音人员,保障调音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五条酒吧调音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调音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并不断改进和提升调音水平。
第二章调音设备管理第六条酒吧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调音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第七条调音设备的使用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操作,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私自调整设备参数。
第八条调音设备的购买、更新和维护应当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第三章调音工作管理第九条酒吧调音工作应当符合酒吧的经营定位和客户需求,充分展现音乐、灯光和声效的艺术效果。
第十条调音工作人员应当了解所演奏的音乐风格和客户喜好,确保调音效果与店内氛围相互衬托。
第十一条调音工作应当根据不同场景的需要进行调整,包括酒吧用餐时段、娱乐时段和特别活动时段等。
第十二条调音工作应当与其他服务工作协调配合,确保整个酒吧的氛围和服务水平统一。
第四章调音管理责任第十三条酒吧经理应当对调音工作负总责,确保调音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四条调音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调音工作,不得私自调整设备参数和操作规程。
第十五条调音工作人员应当遵守调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五章调音效果检测第十六条酒吧调音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调音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调音工作的良好效果。
第十七条调音效果检测应当由专业的调音工作人员进行,并进行书面记录和报告。
第六章调音管理制度的解释和修改第十八条本制度由酒吧的调音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改,并报公司的相关部门审核和批准后执行。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进行修订,应当经过公司的相关部门审核和批准后执行。
调音技巧对人声的调音调音技巧是指对人声进行音频处理以优化其质量和听感的技巧。
在音频制作中,调音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改善音频的清晰度、音质和平衡,使得人声在混音中更加突出和明确。
下面是一些对人声调音的基本技巧:1.音频录制准备在开始调音前,确保原始录音质量良好。
选择一个安静的录音环境,减少背景噪音和回声的干扰。
使用高质量的麦克风进行录音并设置适当的增益,避免声音过度失真或过于微弱。
2.剪辑和修剪对录音进行剪辑和修剪可以去除无用的部分和杂音,使得人声更加干净和专注。
删除呼吸声和其他不需要的杂音,确保人声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3.去除低频噪音使用均衡器或降噪插件去除低频噪音可以改善音频的干净度和可听性。
通常可以减少50Hz以下的低频噪音来改善录音质量。
4.音量平衡调整人声与背景音乐之间的音量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确保人声清晰可闻,而不会被背景音乐掩盖或淹没。
根据需要调整人声和音乐的音量,使其平衡并相互补充。
5.压缩和限制使用压缩器和限制器来控制音频的动态范围,确保人声的响度在整个录音中保持一致。
压缩可以减少音频的突然变化,确保人声在不同音量情况下听起来更加平衡和稳定。
6.均衡和音频处理使用均衡器调整人声的频率响应,以突出其高音和低音。
根据人声的特点和风格进行微调,使其听起来更加清晰和饱满。
除了均衡器,还可以使用其他音频处理插件,如混响、合唱和延迟等,为人声增添一些特殊效果和深度。
7.声像定位使用立体声扩展插件为人声增加一些声像定位效果,使其在立体声场中呈现出更加广阔和立体的感觉。
通过微调左右声道的音量和延迟等参数,可以使人声听起来更加立体和自然。
8.反馈和改进在完成调音后,反复检查和听取音频,注意是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根据实际听感进行微调和改进,以确保人声最终的效果和质量都达到满意的水平。
总结起来,对人声进行调音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音频质量、音量平衡、音频处理和声像定位等方面。
以上技巧只是基本的指导,实际调音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高频均衡(HF EQ)向右旋转该旋钮提升12kHz以上高频,可以增加人声和电声乐器的清晰度和穿透力。
向左旋转该旋钮衰减高频,可以减小噪声或在采用某些话筒时可能出现的失真。
将旋纽设定在中央锁定位置,可产生中性的均衡响应、中频均衡(MID EQ)共有两个旋钮(中高,中低),它们组成了一种可以在250Hz-6kHz中进行扫频的均衡,中频段包括了人声的大部分频响范围、低频均衡(LF EQ)向右旋转该旋钮提升60Hz以下低频,可以增加人声的温暖感,使合成器、吉分和鼓声等弹性加大。
向左旋转该旋钮衰减低频,可以减小舞台噪声,改善声音不清晰的情形。
将旋钮设备在中央锁定位置,可产生中性的均衡响应。
1、增益控制:调音台通道均衡旋钮置于0dB位置,对着话筒按正常音量讲话或播放音乐信号,按下对应信道的SOLO按键,调整TRIM增益控制旋钮,注意看输出电平表左路指示,当峰值达到0-4分贝时,输入增益就调整好了。
2、均衡处理:仔细调整调音台的高/中/低频均衡,取得良好的声音平衡,一般CD信号不需要进行过大的调整,话筒信号根据话筒特性及演员声音或音乐特性做仔细调整,大致方法如下:声音感觉不够透彻,人声齿音不足---提升高频;声音感觉沉闷,人声偏后—提升中频;声音感觉发干,不饱满----提升低频;感觉声音尖利刺耳----衰减中频和高频;感觉中频声音发空、发“炸”----衰减中频感觉声音浑浊不清晰,有嗡嗡声---衰减低频。
注意,调整均衡时不要动作过大,一点一点进行调整,过大的调整对于功放和音箱来说,是比较危险的。
调整好后一般不要再做过大的修改。
3、信道电平控制,在按下SOLO按键,观察电平表指示位于0分贝附近后,慢慢推起通道电平推杆到0分贝位置(此位置为基本位置),待各信道信号都相应推起来后再做相应增减,实现声部平衡。
4、总输出电平控制,全部有用通道电平推杆推到正常位置后,慢慢推起主通道输出电平推杆,观察电平表输出指示到0—4分贝之间,调音台输出电平以达到最大,不可以推到电平表红灯点亮,此时已经产生失真。
音响调音十五要技巧音响调音十五要技巧音响调音有个十五要技巧大家知道吗?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音响调音十五要技巧,一起来看看吧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颜色。
在英文里,音质(TONE QUALITY)与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
但是在中文里,音质与音色经常被混用、误用。
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说法,这就是指小提琴的音色而言。
声音就像光线一样,是有颜色的,不过它并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听到的。
通常,音色愈暖声音愈软;音色愈冷声音愈硬。
太软或太硬当然都不是很好。
有时,音色也可以用「高贵」、「美」等字眼来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
不过,就像布料一般,布质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却是指它的颜色,这其间还是有明显的界线。
在音响器材评论里,音色就如同颜色一般,是指它特有的颜色。
有些器材的音色偏黄、有些偏白、有些偏冷、甚至您可说它是带点忧懋的蓝。
总之,音响器材就如乐器一般,几乎脱离不了愈贵音色愈美的事实。
一把二百万美金的小提琴其音色可能美得有着金黄色的光泽;而一把五千台币的小提琴其音色有可能像褪了色的画。
虽然每个人观点各异,但是,「美」仍然有着一个大家承认的「共识」,您不能说一个朝天鼻者是「美的化身」;同样的您不能说一件冷蓝音色的器材是美。
这就是我们对音色之美的共识。
音质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许多人都把它与「音色」混淆了。
什么叫作声音的品质?当您在说一双鞋子品质好的时候。
您指的一定是合脚、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时不时髦。
同样的,当您在说一件音响器材音质好、坏的时候,您也不是在说它的层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专指这件器材「耐不耐听」!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脚一样。
一件音质很好的器材,它表现在外的就是舒服、耐听。
您不必去探讨它听起来舒服、耐听的原因,那是专家们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断就行。
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强,但是不耐久听,那可能就是音质的问题。
琴行乐器售后与调音准则
1、调音师必须在与顾客约定的时间前到达服务地点,确有突发事件或实际困难,应提前通知顾客,并向内勤汇报。
2、调音师上门服务时必须自带鞋套、穿工作服、戴工作证、态度热情、尽最大努力为顾客服务好,不得与顾客发生争执、冲突。
3、调音师上门服务时必须自带毛巾,在调好音后,必须将钢琴内部及表面的灰尘,手印擦干净。
4、严格按公司制订的收费标准收费,不得接受顾客礼物吃请,更不得向顾客索要额外费用。
5、首先靠听拍音建立一个基准音组。
基准音组通常设在小字组与小字一组之内。
利用同度的“纯”调准各同音弦。
利用八度的“纯”完成基准音组基础上的扩展调音,即调准基准音组上方及下方其他各组的音。
音响系统的六个调音守则音响系统的六个调音守则音响系统的调音守则基础知识大家知道有哪些吗?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音响系统的六个调音守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要买对器材Hi-End不等于Hi-Price,这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
利用调整的技巧让器材实力发挥出来,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极致表现,这就是Hi-End!不过利用一套三万元的器材努力调整,或许可以得到三十万元设备的表现,但最终与三百万元器材细心整治后所得到的表现相比,仍会有一段距离。
就像March小车可以跑一百五十公里时速,Benz大车也能做到,但前者已尽了全力,后者才刚开始呢。
这种差距是器材的天限,无法强求,所以调声第一项守则就是:要买对器材!什幺样的器材才是「对」的?不一定要贵,也不一定要大,例如BBC LS 3/5A就是历久不衰的好喇叭,很适合刚入门的音响迷使用。
多看(媒体报导、前辈玩家的搭配)、多听(听现场音乐,听不同的器材、不同的空间效果)仍是买音响的不贰法门。
还要记住,买音响也需要「戒急用忍」,不要贪图便宜、崇拜名牌,更忌讳一次上街通通购足的.方式。
找朋友协助搭配,找有信誉的音响店推荐,都是方式之一,不过最后仍得用自己的耳朵判断。
买对了器材,调整起来事半功倍;买错了器材,大罗神仙都不容易救起来。
以真实乐器为标准要怎幺知道是不是买对了器材?问得好,只要听听看,它们播出来的声音像不像真实乐器就行了。
或者我们还可以分两方面来讲,第一部分是器材本身,第二部分是调整认知。
音响跟时装一样,也有流行趋势,只是没那幺招摇明显罢了。
在TAS的H.P.把喇叭往前拉以前,多数人听音响喇叭都是靠墙的,当然不知道音场与立体的三度空间感是怎幺回事。
在日本人炒作直热式三极管以前,多数人都已经忘掉了这种老掉牙的东西,所以也不知道它特殊甜美的韵味。
当今音响界流行的大趋势是透明与高分辨率。
为了剖析更多细节,所以数字器材往高位方向走,扩大机注重速度,喇叭则加强了高音。
高音增加之后,就算低音不变,人耳的听觉平衡度仍会觉得头重脚轻。
钢琴调音的必备知识与技巧钢琴是一种优美的乐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由于琴弦松紧度的改变和木质结构的自然变形,钢琴的音调可能会发生偏差。
为了保持钢琴音调的准确性和音质的完美状态,钢琴调音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钢琴调音的必备知识和技巧。
一、调音工具的选择钢琴调音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工具,其中最重要的是调音锤。
调音锤主要用于调整琴弦的紧绷度,以便得到准确的音高。
在选择调音锤时,要确保它质量可靠、大小适中,并尽可能选择专业品牌的产品。
除了调音锤,还需要备有一些其他的工具,如调音螺钉扳手、声音探测器等。
二、基本的调音步骤1. 清理琴弦:在开始调音之前,首先要使用琴弦刷清理琴弦,确保其表面没有尘埃或污垢,这样可以使琴弦在调音过程中产生更加清晰的声音。
2. 定位中音A音:使用调音器或其他准确的工具,找到钢琴中音区的A音。
钢琴调音是基于中音A的音高确定的,因此准确找到中音A至关重要。
3. 调整中音A音:使用调音锤,轻轻地敲击中音区的A音琴弦,观察调音器上的指针或显示屏,根据显示的偏差情况微调琴弦的松紧度,使之达到准确的音高。
4. 扩展调音:在调整了中音A音之后,需要依次对其他音符进行调整。
通过观察并对比相邻音符的音高,使用调音锤对琴弦逐一进行微调,以确保各音符之间的音准一致。
5. 定期维护:钢琴调音不是一次性的工作,为了保持钢琴音调的稳定和准确,定期维护至关重要。
建议每6个月或1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调音和检查。
三、调音技巧1. 耳朵训练:良好的耳朵训练是成为一名优秀钢琴调音师的基础。
通过经验和训练,能够分辨音高的微弱差异,准确判断钢琴音调是否准确。
2. 调音锤的使用:调音锤的使用需要细致入微,要根据琴弦的不同位置和紧密度来进行合适的调整。
调音锤的敲击力度和位置的准确掌握,对于调音效果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3. 调音技巧的积累:在实际调音工作中,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和技巧。
通过与其他调音师的交流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调音水平,以获得更加优秀的调音效果。
吉他调音标准
在学习吉他的过程中,调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合适的调音标准不仅可以保证演奏的音准,还可以让吉他发挥出最佳的声音效果。
因此,掌握吉他的调音标准对于每一位吉他手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吉他通常是以标准吉他调弦(EADGBE)来进行调音的。
这种调音方式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基础的。
在进行吉他调音时,我们可以使用吉他调音器来帮助我们准确地调整每一根弦的音高。
吉他调音器可以通过显示音高的方式来指导我们调整弦的松紧程度,从而达到准确的音准。
其次,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使用电子调音器来进行调音。
电子调音器可以通过夹在吉他头部的方式来实时监测吉他的音高,并通过显示屏来指导我们调整弦的松紧程度。
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初学者,因为它简单易懂,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准确地调音。
除了使用电子调音器,我们还可以通过对照音准来进行调音。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钢琴或者其他已经调音好的乐器来对照音准。
通过对照音准,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弦的松紧程度来使吉他的音高与参照乐器的音高保持一致。
另外,对于一些高级玩家来说,他们可能会选择使用和声作为调音的标准。
和声是一种非常准确的调音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调整吉他的音高,同时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弦与音高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吉他的调音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吉他演奏的效果和音准。
因此,我们在学习吉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吉他的调音标准,选择合适的调音方式,并且不断地进行练习和调整,从而使自己的吉他始终保持最佳的音准和音色。
希望各位吉他手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掌握好吉他的调音技巧,让自己的演奏更加出色!。
调音基本手则「音響論壇」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行的抽獎活動中,有三位讀者幸運的得到本刊劉仁陽顧問親赴家中調整音響的機會。
這三位讀者的情況各具特色,我們除了報導之外,乾脆請劉仁陽好事做到底,把多年經驗累積的壓箱寶貝傾囊相授,再由筆者整理後刊出。
在進入正題之前,有些觀念想向讀者說明一下。
由於每個人使用的環境、器材、經驗與愛好都不同,因此調整音響的密技千奇百怪,各流派、各山頭互出奇招,這都是好事。
「音響論壇」不是一言堂,調音技術也不是只此一家,所以如有不同意見的,請多海涵,我們提供的是一個思考空間,讓大家有機會多方嘗試。
調音並不神秘,也沒有什麼神話最主要的,調音技術不能坐而言,必須起而行才能體會當中的細微變化。
有些東西看起來毫不相干,但實際上聽起來確有不同,這些都必須您親自實驗以後才會感受。
我們反對無稽式的調音神話!聽說有位LP調音高手,擁有特殊「神功」,口裡念念有詞,然後對著唱臂唱盤發功灌氣,之後唱盤就會特別好聽。
你相信嗎?一般的情況是這樣的:調音高手與一群擁簇者到某位音響家中,當他放個小道具,或發動神功後,立刻會獲得一致的讚賞。
在一旁的主人也許什麼都聽不出來,可是那麼多人豎起大拇指叫好,自己的耳朵怎麼能輸他們?好吧,滿心狐疑的主人也跟著讚美起來,而且講得還要誇張一些,證明我比大家更會聽。
音響圈本來就很小,話一傳開,這位高手就越來越「高」,功夫就越來越「神」了。
事實上調音並不神秘,也沒有什麼神話,很多事物都是經驗法則與反覆嘗試的結果,分析到最後也都能找出一些解釋。
舉個例來說,YBA老板Yves-Bernard Andr N是個著名的調音高手,他不但在空間動手,機器裡面更是處處玄機,有人把他形容成魔術師,但背後YBA卻是有堅實科技基礎的。
YBA有一部很便宜的CD唱盤,他不諱言那是購買成品來改造的,與其他YBA器材一樣,具有非常飄逸輕鬆的聲音特色。
我有機會拿原機與YBA CD唱盤互相比較,結果大吃一驚,線路板部分居然完全沒有更動,那他到底改了哪裡?仔細研究才發現,YBA只換了他特製的電源線,然後在傳動部分容易震動的關鍵點貼上幾塊特殊膠而已,結果聲音就完全不同了,這才是令人佩服的改機高手!神秘嗎?其實也沒有,這種膠是法國用在高科技軍事器材上的特殊材料,YBA又在一所軍事院校擔任兼課教授,他把好的東西用在對的地方而已。
又有一次YBA帶著三塊一樣的布到劉顧問家中示範,其中一塊擦拭CD後聲音整個飽滿豐厚起來;一塊擦了以後聲音變得尖銳毛躁;最後一塊擦拭後又回復原狀。
神話嗎?確有其事,只不過YBA所用的布也經過一些特殊材料處理,所以對聲音有好有壞,不明究裡的依樣畫葫蘆,到最後就成了神話。
光是布就花了好幾十萬!再一方面,調音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劉總編曾提出「擺位八法」,針對不同情況建議採用不同的喇叭擺位。
而「劉氏好聲歌」則是累積多年經驗歸納的通則,空間只要這樣處理過通常就不會太離譜。
劉仁陽的調聲密技同樣是二十多年來換過許多喇叭,試過許多器材,幾度改建空間後所獲得的寶貴經驗。
這裡面沒有絲毫神秘可言,每個方式或每件道具背後可能都有慘痛的代價,例如綠布,劉顧問多年來陸續買布的錢花了幾十萬,終於找到對聲音有幫助的品牌;又如木箱,大大小小試用過的丟了好幾卡車,終於確定對付一般空間駐波最有效的尺寸。
這麼一來,所提出的數據就相當有參考價值了。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就算我們把綠布的品牌,木箱的尺寸告訴你,最後還是要您自己動手才有效。
經過這樣調整後,出來的聲音有沒有保証呢?在個人的觀念裡,如果連自己家裡的音響都弄不好聽,實在沒有資格站出來說:我是調音高手!野人獻曝,貽笑大方而已。
劉先生大概是全世界使用Infinity IRS-V 與Genesis I喇叭而空間最小的音響迷,每一次有外國音響廠商來台灣,這間十坪不到的聆聽室是兵家必到之地,觀摩朝拜兼而有之。
根據我從側面聽到一些人的反應,像是前Audio Alchemy老板Mark Schifter、Audio Research老板William Johnson等,都豎起大拇指盛讚這裡的聲音「超級」。
Stereophile前技術主編Robert Harley也曾到這裡接受洗禮,回去因而改寫他們的器材推薦榜。
至於有些設計者第一次聽到這麼大規模的聲音表現,因而噤聲不語者就不談了。
總之,劉仁陽調整的音響可列入世界頂尖發燒友之林,他在小房間中擺大喇叭的經驗恰是本地許多音響迷碰到的問題,希望大家可以從中獲得益處。
調聲基本守則一:要買對器材 Hi-End不等於Hi-Price,這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
利用調整的技巧讓器材實力發揮出來,在一定範圍內達到極致表現,這就是Hi-End!不過利用一套三萬元的器材努力調整,或許可以得到三十萬元設備的表現,但最終與三百萬元器材細心整治後所得到的表現相比,仍會有一段距離。
就像March小車可以跑一百五十公里時速,Benz大車也能做到,但前者已盡了全力,後者才剛開始呢。
這種差距是器材的天限,無法強求,所以調聲第一項守則就是:要買對器材!什麼樣的器材才是「對」的?不一定要貴,也不一定要大,例如BBC LS 3/5A就是歷久不衰的好喇叭,很適合剛入門的音響迷使用。
多看(媒體報導、前輩玩家的搭配)、多聽(聽現場音樂,聽不同的器材、不同的空間效果)仍是買音響的不貳法門。
還要記住,買音響也需要「戒急用忍」,不要貪圖便宜、崇拜名牌,更忌諱一次上街通通購足的方式。
找朋友協助搭配,找有信譽的音響店推薦,都是方式之一,不過最後仍得用自己的耳朵判斷。
買對了器材,調整起來事半功倍;買錯了器材,大羅神仙都不容易救起來。
調聲基本守則二:以真實樂器為標準要怎麼知道是不是買對了器材?問得好,只要聽聽看,它們播出來的聲音像不像真實樂器就行了。
或者我們還可以分兩方面來講,第一部分是器材本身,第二部分是調整認知。
音響跟時裝一樣,也有流行趨勢,只是沒那麼招搖明顯罷了。
在TAS的H.P.把喇叭往前拉以前,多數人聽音響喇叭都是靠牆的,當然不知道音場與立體的三度空間感是怎麼回事。
在日本人炒作直熱式三極管以前,多數人都已經忘掉了這種老掉牙的東西,所以也不知道它特殊甜美的韻味。
當今音響界流行的大趨勢是透明與高解析度。
為了剖析更多細節,所以數位器材往高位元方向走,擴大機注重速度,喇叭則加強了高音。
高音增加之後,就算低音不變,人耳的聽覺平衡度仍會覺得頭重腳輕。
最怕的是高音多了低音又少了,偏偏許多Hi-End器材都往這個方向走,這種聲音乍聽非常Hi-Fi,卻是不夠自然真實。
第二部分的調整認知,更需要以真實樂器作標準。
我們不敢講說模擬現場演出,因為音響與真實音樂之間永遠無法劃上等號,音迷可以做到的,是讓小提琴聽起來像小提琴,法國號聽起來像法國號。
說得容易,要實行卻是很難。
小提琴除了基音以外,還有很豐富的泛音,所以需要高頻響應良好的器材播起來才會生動。
大部分器材都在高音域作文張,延伸有了,下面溫暖的共鳴反而不見了,於是音量一大,琴弦立刻變成鋼絲,或者音像變得小小一點,完全都不真實。
法國號需要很豐盈的中低頻輔助,才能把形體感表現出來,事實上是所有銅管樂器都需要很好的中頻支撐,才能嘹亮又不刺耳,光輝又有光澤。
簡單的說,我們認為許多新的器材都有過度強調高音的傾向,調整音響,也可以說是整治高音的技巧。
調聲基本守則三:小心見樹不見林那麼低音就不需要調整囉?當然不是,音域平衡,是讓聲音好聽的主要條件。
記得劉總編曾介紹過「頻寬等式」理論,有人認為把人耳聽覺上下限相乘:20x20000=400000,就得到舒適的音域平衡。
例如一對喇叭的低音只能到40Hz,那麼高音到10KHz就夠了;低音只能到80Hz,高音甚至有5KHz就可以了,汽車音響就是很好的例子。
換句話說,越往高音域發展,也需要有越豐富的低頻相稱,聽起來才會悅耳;如果低音域貧弱,寧可讓高音暗一點,聽起來反而更舒服。
針對全世界著名好聲音樂廳所作研究顯示,它們的頻率響應分布相當類似:從65Hz-125Hz頻段的比值是1,而125Hz以上直到5KHz的比值是1.25。
如果以曲線圖表示,低音域與高音域是緩降下滑的,廣大的中音域是平順的。
這麼說來,頻率響應成一條直線的器材並不一定好聽。
我們不要太多的高音,當然也不要太多的低音,平衡點的取捨除了牽涉個人口味外,還是要以真實樂器為標準。
例如不能一昧增加低頻,讓大提琴在舞台上像一顆樹般的龐大,讓男高音像河馬一樣的開口。
過多的低頻除了房間無法消化容納,造成駐波干擾,速度變慢,音色混濁之外,人聽久了也不舒服。
目前環繞聲系統過度強調100Hz左右的重低音,經常一部動作片看下來,肚子跟腦袋瓜都像挨了幾拳似的,自找罪受!如果受器材與空間限制,無法在高低音延伸得到突破,那麼寧可將中頻弄得平順自然,一樣會很好聽,BBC LS 3/5A又是一個好例子。
調聲基本守則四:切莫一成不變調聲之道,存乎一心,只要基本原則掌握到了,戲法人人會變。
我們這裡介紹的是劉仁陽顧問個人使用的方式,你可以參考實驗,可以比照辦理,但不要以為只有一條路行得通,否則又會掉進死胡同裡。
你的空間跟他不一樣大吧?你用的器材也不相同吧?所以不能劉先生用十個箱子吸收低頻,你也跟著用十個,很多東西都必須視實際情況改變。
除了劉顧問傳授的經驗之外,你也可以吸收別人的長處,只要調音的方向是正確的,就算自創門派也是可以。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是追求好聲音需要有的冒險勇氣。
調聲基本守則五:最好是可復元的不論是道具、擺位,甚至是裝潢,對調整音響而言,最好都是可復元的。
以擺避震角錐為例,要擺哪裡、尖端向上或向下、用什麼材質都不一定,如果一開始就把角錐黏死,那就沒得玩了。
房間的裝潢比較難以復元,所以我們不建議匆促施工,一般家裡恐怕很難有蓋了又拆的機會,想裝修一間專用的音響室,最好多徵詢些行家的意見。
調聲的過程中也會牽涉改機的部分,同樣,要注意最好是非破壞性的,如果修改以後聲音不滿意,還有機會回復原狀。
除非有十足把握,或準備當烈士,否則調整也好,改機也罷,最好一次只動一小部分,確定有正面效果後再繼續進行。
調聲基本守則六:不到最後關頭,不輕言換器材除非買到的器材先天不良,體質太差,否則都可以利用調聲的方式讓它們聲音進步。
實在沒什麼好玩了,或者已經有升級預算,自己的聽力訓練也告一段落了,這時再來考慮換機。
音響迷最怕的是在別人家聽到好聽的效果,卻不懂得反思:是他擺位巧、空間處理妙,還是搭配非常特別?如果一昧只認定是器材貴才讓聲音好,因而不斷加碼跟進,最後只會讓音響店老板高興而已。
這裡要再一次說明:音響效果與價錢不是絕對正比的,事實上一些中低價位的器材,往往擁有更好的音樂性。
年輕人預算不足,可以從二手市場找尋目標,以同樣的花費,所得會將相當可觀。
也不一定是最新推出的產品聲音就有進步,Audio與Video不同,Video肯定是新的畫質會超越舊技術,而Audio玩家們卻經常抱著老機器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