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公路与天然气管道交叉的要求标准版本
- 格式:docx
- 大小:25.05 KB
- 文档页数:5
天然气管道与周边设施的安全要求根据《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13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和《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的要求,输油管道与周围建(构)筑物、公路、农田、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等应满足如下安全要求。
(1)管道与周围建筑物的安全距离要求①严禁在管道两侧各15m范围内建永久性建筑物(包括居民区)、河港码头等;②严禁在管道两侧各20m范围内建学校、医院、俱乐部、火车站、飞机场、海港、大中型水库和水工建筑物、工厂企业等建(构)筑物;③严禁在管道两侧建设特殊企业和建筑构(如军工设施等)、易燃易爆的工厂及仓库、发电厂及变电所等设施,其最小间距必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④敷设在地面的输没管道同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按标准要求增加一倍。
(2)管道与工业、农业基本建设的安全规定①严禁在管道防护带内修筑各类渡槽、排水渠等农田水利工程,农田基本建设与管道交叉时,应保证管道最低敷土厚度为1.0~1.2m;②严禁在管道中心一两侧各200m范围内进行爆破,对于管道中心线两侧200~500m范围内的爆破,施工单位应事先通知管道管理单位,共同维护管道的安全运行。
③管道与电力线、电缆的安全距离埋地电力或通信电缆与管道平行敷设时的相互间距,对于电力电缆不应小于50m,通信电缆不应小于10m。
与管道交叉时,应从管道下方通过,交叉点两则各延伸10m以上的管段应做特加强级防腐,同时采取屏蔽措施。
高压架空电力线路或通信线路与管道平行时,其间距应符合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和《110~500kV架空电力不从心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的要求,详见表7-1。
表7—1高压架空电力线、通信线路与管道平行敷设的最小垂直距离(4)新建管道与其他原管道有关系处理两管道平行敷设时,其间距不应小于10m。
管道穿越相关规范标准管道穿越相关规范侯振海整理2016年8⽉《由⽥油⽓集输设计规范》503505.1.2埋地管线的敷设深度(⾃然地⾯⾄管顶)应根据岩线地形、地⾯荷载情况、保湿及稳定性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但不应⼩于下列数值:埋地管线的敕设深度(⽩然地⾯⾄管顶)应槻据沿线地形、地⾯荷戟情况、保温及稳定性藍我等综育考虑确定,但不应⼩于下列数值⼆---- ⽔⽥.CL 8m ; 1i-早地* 0.7m;---- 荒地,0.5nio5 1-3 油⽓集输管线穿跨越铁跆应符合下列變求’1 穿跨越地点应位于⽕车站进站倩号机UX外纹2 穿趣铁跆应设匿保护套⾻*奁管顶距轨枕底应不⼩于1套傳应伸出路基护坡基脚2m以外.管线与铁路尽诞成正交,其夹⾓不应⼩于60S3 跨越钱蹄时*净空拓度不应⼩f- 5*跨越电⽓化铁路时. 审空肓度不应⼩于11叫5.1.4 管纯穿越商速公路和-⾄⼆级公路应设聞保护套管■套借顶距路囱不应⼩J- 0,7m.fi管两端伸岀路基坡脚不咸⼩于2g 管线与公路之间的夹⾓不宜⼩于60\>5.1.5 管线跨越公略时.净空⾼度不应⼩于5 5m.当跨越矿区公路时,净空⾼度不应⼩⼫5m, '5.1.6 油⽓集檢管线穿跨越爹年平均⽔位⽔⾯宽度⼤于或静于20m的河流时?应执⾏国家现⾏标准《原油和天然⽓输送特道穿跨越⼯稈设计规范>SY/T 0015. 1 - SY/T 0015.2的有关规定?暂线穿肾越麦年耶均⽔位⽔⾯宽度⼩于20m的河獺时.可按以下要求设计。
1 蹄越通陋河渠时”管⼃⽒标髙应不低⼲同?河渠桥涵的浄2穿越河渠吋应设保护套管,管线埋⼊河床深度,对稳定河床⾯咸不⼩并应采取适晋的億管播施;对不稱定的河球⾯应按⽔⽂资料确⾛管线埋深和稳管及护岸措施“油⽓输送管道穿越⼯程设计规范GB 50423-20073,5.5在穿越铁略(公路》的管段上*不应设程⽔平或竖向曲线及弯管. 3,5.6穿越铁路或⼆级及⼆级以上公路时.应采⽤在套管或涵洞之内敷设穿越管gL穿越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时,管段町采⽤挖沟克接埠设r当套管或涵嗣内充填细七将穿越管段埠⼈时?町不设排⽓管及两端的严密封堵。
城镇燃气站场及管道与公路及铁路安全保护距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燃气站场及管道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中。
同时,公路和铁路的建设也变得越来越密集。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镇燃气站场及管道与公路及铁路的距离安全保护规定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城镇燃气站场及管道与公路及铁路之间的安全距离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定。
比如,中国石油和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了《城镇燃气工程设计规范》(GB 50110-2010),其中明确规定了城镇燃气站场与公路及铁路的距离要求。
此外,《城市燃气工程安全技术规程》(GB 50470-2009)也对城镇燃气管道与公路及铁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作出了规定。
1. 燃气站场与公路(含高速公路)之间的安全保护距离
根据《城镇燃气工程设计规范》,城镇燃气站场与公路之间的安全保护距离应该按照如下规定:
(1)燃气站场站房的外墙至公路边缘应不小于10米;
(3)燃气站场内部的燃气管线、配电线路、维修站等设施至公路边缘应不小于20米。
(2)城镇燃气管道的中心线至铁路边缘应不小于20米。
以上仅为国家规定的一些基本规范。
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环境条件和管理需求不断变化,城镇燃气站场及管道与公路及铁路安全保护距离也需要不断完善,以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天燃气管道穿越铁路时有关设计规定根据《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天燃气管道和铁路交叉时有如下规定:一、天燃气管道和铁路交叉时,穿越点选在铁路区间的路堤段和管道站间的直线段。
二、天燃气管道和铁路交叉时,夹角取90º,特殊情况,不宜小于30 º。
三、天燃气管道和铁路交叉时采用套管或涵洞的保护方式,涵洞采用钢筋混凝土涵洞,套管采用钢质或钢筋混凝土套管。
套管直径大于1000m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管道。
与高架铁路交叉时,可采用直埋的方式穿越。
四、采用套管穿越铁路时,钢制套管的外径比天燃气管道的外径大300mm;钢筋混凝土套管采用人工顶管施工方法时,套管内径大于1200m。
五、采用套管穿越铁路时,套管长度伸出路堤坡脚、边沟外缘不小于2米。
六、天燃气管道穿越铁路时,套管顶部最小覆盖层厚度见下表:七、采用钢制套管穿越时,钢质套管的设计见《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7.3.3的有关要求。
八、钢筋混凝土套管、涵洞的设计执行国家现行标准《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定》TB10002.1的有关规定。
八、套管中的天燃气管道采用绝缘支撑,并不得损坏燃气管道防腐层。
九、套管或涵洞内穿越管道是裸露时,两端采用柔性材料进行端部密封,且设排气管。
十、穿越段天然气管道对接接头应做100%X射线探伤检验和100%超声波探伤检验,检验要求达到《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和《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的Ⅱ级。
十一、穿越段管道要求单独进行清管、试压。
十二、套管内或涵洞内的天然气管道采用带状镁阳极。
十三、其他未提及部分详见《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07的有关规定。
十四、施工及验收的其他规定详见《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GB50424-2007的有关规定。
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工程技术及规定范本一、引言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工程是指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的工程项目,是当前石油和天然气输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工程旨在通过管道与铁路的联动,实现油气输送的高效安全运输,促进能源领域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工程的关键技术和相关规定范本。
二、技术要求1. 工程设计(1) 确定管道与铁路交汇的具体位置、布局和尺寸,考虑管道与铁路之间的安全距离。
(2) 设计适用于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的防护设施,如防撞墩、防撞护栏等。
(3) 考虑地形地貌条件,合理选择交汇方式,确保管道与铁路的交线符合设计要求。
2. 材料与施工(1) 选择适用于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工程的材料,如管道材料、接头材料、防护材料等。
(2)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确保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的质量。
(3) 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施工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3. 停车及交汇工艺(1) 确定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的停车及交汇工艺,包括起停车、加减速、停稳、过车道交汇等。
(2) 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油气输送车辆与铁路车辆之间的安全交汇。
4. 安全保护(1) 在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车辆注意安全。
(2) 保持交汇区域的清洁,防止杂物堆积导致安全隐患。
(3)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三、规定范本1. 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工程施工规定(1)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安全措施、质量要求等。
(2) 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勘察与测量,了解地形地貌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3) 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2. 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工程设计规定(1) 设计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道与铁路交汇方案,并符合相关设计规范。
(2) 设计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和图表,提供清晰明确的设计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号)第三十二条在穿越河流的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百米地域范围内,禁止抛锚、拖锚、挖砂、挖泥、采石、水下爆破。
但是,在保障管道安全的条件下,为防洪和航道通畅而进行的养护疏浚作业除外。
第三十三条在管道专用隧道中心线两侧各一千米地域范围内,除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外,禁止采石、采矿、爆破。
在前款规定的地域范围内,因修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等公共工程,确需实施采石、爆破作业的,应当经管道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批准,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方可实施。
第三十五条进行下列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应当向管道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提出申请:(一)穿跨越管道的施工作业;(二)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至五十米和本法第五十八条第一项所列管道附属设施周边一百米地域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铁路、公路、河渠,架设电力线路,埋设地下电缆、光缆,设置安全接地体、避雷接地体;(三)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二百米和本法第五十八条第一项所列管道附属设施周边五百米地域范围内,进行爆破、地震法勘探或者工程挖掘、工程钻探、采矿。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3号《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在危险化学品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外缘两侧各5米地域范围内,管道单位发现下列危害管道安全运行的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无法处置时应当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一)种植乔木、灌木、藤类、芦苇、竹子或者其他根系深达管道埋设部位可能损坏管道防腐层的深根植物;(二)取土、采石、用火、堆放重物、排放腐蚀性物质、使用机械工具进行挖掘施工、工程钻探;(三)挖塘、修渠、修晒场、修建水产养殖场、建温室、建家畜棚圈、建房以及修建其他建(构)筑物。
第二十二条在危险化学品管道中心线两侧及危险化学品管道附属设施外缘两侧5米外的周边范围内,管道单位发现下列建(构)筑物与管道线路、管道附属设施的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一)居民小区、学校、医院、餐饮娱乐场所、车站、商场等人口密集的建筑物;(二)加油站、加气站、储油罐、储气罐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经营、存储场所;(三)变电站、配电站、供水站等公用设施。
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工程技术及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统一油气输送管道(以下简称“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并行工程的技术和管理要求,保障管道和铁路设施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并行的工程(以下统称“交汇工程”)。
油、气田集输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并行,其条件相近时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管道与铁路交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交汇工程应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管道运行安全,特别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旅客列车的运输安全。
2. 后建服从先建,尽量减少对既有设施的改建。
3. 综合考虑铁路和管道行业规划。
4.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经济合理。
5. 平等协商、互相支持。
第四条交汇工程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管道与铁路交叉第五条管道与铁路交叉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道不应在既有铁路的无砟轨道路基地段穿越,特殊条件下穿越时应进行专项设计,满足路基沉降的限制指标。
2. 管道和铁路不应在旅客车站、编组站两端咽喉区范围内交叉,不应在牵引变电所、动车段(所)、机务段(所)、车辆段(所)围墙内交叉。
3. 管道和铁路不宜在其他铁路站场、道口等建筑物和设备处交叉,不宜在设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及动车组走行线的有砟轨道路基地段、各类过渡段、铁路桥跨越河流主河道区段交叉。
确需交叉时,管道和铁路设备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 管道宜选择在铁路桥梁、预留管道涵洞等既有设施处穿越,尽量减少在路基地段直接穿越。
第六条管道与铁路交叉宜采用垂直交叉或大角度斜交,交叉角度不宜小于30°。
当铁路桥梁与管道交叉条件受限时,在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交叉角度可小于30°。
当管道采用顶进套管、顶进防护涵穿越既有铁路路基时,交叉角度不宜小于45°。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号)第三十二条在穿越河流的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百米地域范围内,禁止抛锚、拖锚、挖砂、挖泥、采石、水下爆破。
但是,在保障管道安全的条件下,为防洪和航道通畅而进行的养护疏浚作业除外。
第三十三条在管道专用隧道中心线两侧各一千米地域范围内,除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外,禁止采石、采矿、爆破。
在前款规定的地域范围内,因修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等公共工程,确需实施采石、爆破作业的,应当经管道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批准,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方可实施。
第三十五条进行下列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应当向管道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提出申请:(一)穿跨越管道的施工作业;(二)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至五十米和本法第五十八条第一项所列管道附属设施周边一百米地域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铁路、公路、河渠,架设电力线路,埋设地下电缆、光缆,设置安全接地体、避雷接地体;(三)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二百米和本法第五十八条第一项所列管道附属设施周边五百米地域范围内,进行爆破、地震法勘探或者工程挖掘、工程钻探、采矿。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3号《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在危险化学品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外缘两侧各5米地域范围内,管道单位发现下列危害管道安全运行的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无法处置时应当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一)种植乔木、灌木、藤类、芦苇、竹子或者其他根系深达管道埋设部位可能损坏管道防腐层的深根植物;(二)取土、采石、用火、堆放重物、排放腐蚀性物质、使用机械工具进行挖掘施工、工程钻探;(三)挖塘、修渠、修晒场、修建水产养殖场、建温室、建家畜棚圈、建房以及修建其他建(构)筑物。
第二十二条在危险化学品管道中心线两侧及危险化学品管道附属设施外缘两侧5米外的周边范围内,管道单位发现下列建(构)筑物与管道线路、管道附属设施的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一)居民小区、学校、医院、餐饮娱乐场所、车站、商场等人口密集的建筑物;(二)加油站、加气站、储油罐、储气罐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经营、存储场所;(三)变电站、配电站、供水站等公用设施。
铁路公路与天然气管道交叉的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建设铁路公路和天然气管道穿行于城市的情况越来越常见。
由于天然气管道运输的特殊性和道路交通、铁路运输的需要,造成了管道的交叉现象。
为避免交叉所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对于天然气管道与铁路公路的交叉,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管道的布置管道布置时,应合理选择天然气管道的线路和位置,对于可能与铁路公路交叉的管段,应采取合理的管道走向和布置,尽量减少对铁路公路交叉状况的影响。
同时,天然气管道的走向宜避免沿道路方向走向,以免牵涉到铁路、道路、桥梁、污水、工业区等区域的影响。
二、交叉断面的设计在管道交叉的路、铁道处,必须进行管道交叉设施的设计,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合理的断面方案。
交叉断面地下宜设置地下室、井等设施,便于管道的修理和维护。
三、管道的安全防护在交叉段前后,应设定安全防护措施,严禁破坏和侵犯管道。
交叉段应在地面设一定的标志,包括管道交叉地面标志、交叉地下警示标识等,确保交叉段的管道被有效保护。
同时也要注意管道周边的环境与安全保护问题,防止管道被损坏。
四、交通交叉的影响管道交叉处,必须按照相应的标准,在地面或地下设置一定的边界线、标识标志,车辆驶入禁行区域须严格受到控制。
同时,要考虑到管道对铁路、道路施工、维护、拓展等产生的影响,应在管路附近按照工程部门的要求严格执行交通混合流规定,防止管道受到破坏。
五、应急救援机制天然气管道与铁路公路交叉是一种可能存在安全事故的关键节点。
因此,在交叉处设立公安部门、消防部门、急救机构等应急救援机构,为突发事件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服务,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六、管道的维护保养管道交叉处是一项长期的运维工作,要加强管线维护,监控管道的运行状况,及时维护管道的损坏和老化现象,保证管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总之,天然气管道与铁路公路的交叉,要求跨行业协作,各相关单位应深化交流,实行科学和技术的知识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交叉培训。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工程技术及管理规定(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工程技术及管理规定(新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统一油气输送管道(以下简称“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并行工程的技术和管理要求,保障管道和铁路设施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并行的工程(以下统称“交汇工程”)。
油、气田集输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并行,其条件相近时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管道与铁路交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交汇工程应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管道运行安全,特别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旅客列车的运输安全。
2.后建服从先建,尽量减少对既有设施的改建。
3.综合考虑铁路和管道行业规划。
4.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经济合理。
5.平等协商、互相支持。
第四条交汇工程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管道与铁路交叉第五条管道与铁路交叉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不应在既有铁路的无砟轨道路基地段穿越,特殊条件下穿越时应进行专项设计,满足路基沉降的限制指标。
2.管道和铁路不应在旅客车站、编组站两端咽喉区范围内交叉,不应在牵引变电所、动车段(所)、机务段(所)、车辆段(所)围墙内交叉。
3.管道和铁路不宜在其他铁路站场、道口等建筑物和设备处交叉,不宜在设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及动车组走行线的有砟轨道路基地段、各类过渡段、铁路桥跨越河流主河道区段交叉。
城镇燃气管道穿越铁路高速公路和城镇
主要干道时的一般要求
1、穿越铁路和高速公路的燃气管道,应加套管。
注:当燃气管道采用定向钻穿越并取得铁路或高速公路部门同意时,可不加套管。
2、穿越铁路的燃气管道的套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套管埋设的深度:铁路轨底至套管顶不应小于1.20m,并应符合铁路管理部门的要求;
2)套管宜采用钢管或钢筋混凝土管;
3)套管内径比燃气管道外径大100mm以上;
4)套管两端与燃气管的间隙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其一端应装设检漏管;
5)套管端部距路堤坡脚外距离不应小于2.0m。
3、燃气管道穿越电车轨道和城镇主要干道时宜敷设在套管或地沟内;穿越高速公路的燃气管道的套管、穿越电轨道和城镇主要干道的燃气管道的套管或地沟,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套管内径应比燃气管道外径大100mm以上,套管或地沟两端应密封,在重要地段的套管或地沟端部宜安装检漏管;
2)套管端部距电车道边轨不应小于2.0m;距道路边缘不应小于1.0m。
4、燃气管道宜垂直穿越铁路、高速公路、电车轨道和城镇主要干道。
We have to withstand the blows time and time again, and we must be resurrected with full blood time and timeagain.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铁路、公路与天然气管道交叉的要求在管道保护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同其他工程设施如铁路、公路等交叉穿过的现象,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管道的安全。
本节主要讲述管道与相关工程交叉时的处理原则。
(1) 凡在管道干线两侧新建铁路、公路,与管道安全防护带发生矛盾时,交通部门应事先提出保护管道的安全措施,并相互协商。
新建铁路、公路距管道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m,一般应保持新建一条路面的宽度。
这一距离是考虑管道的稳定性及日常维护管理和各种事故抢修的需要。
(2) 铁路与管道交叉时,禁止在距火车站100m范围内交叉。
(3) 两股及单股铁路与管道交叉时,管道可采用套管保护方式进行穿越。
无论用钢管、铸铁管或水泥管做套管,其强度必须足以承受外部最大可能的荷载。
套管顶距轨底不小于1.5m,距路基坡脚不小于1.Om,套管应伸出路基坡角2m。
(4) 两股以上的铁路与管道交叉时,管道应采用涵洞方式穿越,涵洞的尺寸要满足小型抢修机具进入和日常维护检修的条件。
(5) 电气化铁路与管道平行和交叉时,铁路设计部门应提前与管道部门联系。
在交叉段,要对管道采取加强级防腐绝缘和采取屏蔽措施,对铁路的路轨与大地间也采取绝缘措施,防止杂散电流在交叉段腐蚀损坏管道。
路轨的绝缘长度从交叉点算起向两侧延伸500m。
(6) 铁路、公路与管道交叉时,交通部门施工单位对原有管道应采取加强防护措施,不允许直接压在管道上,需按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套管和管涵等方式交叉,距公路路基顶面不应小于1m,距铁路路基顶面不应小于1.5m,距路边沟底不应小于0.8m。
(7) 公路与管道交叉时,交叉角度不应小于45,交叉长度应尽量缩短。
国家能源局国家铁路局国能油气[2015]392号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工程技术及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统一油气输送管道(以下简称“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并行工程的技术和管理要求,保障管道和铁路设施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并行的工程(以下统称“交汇工程”)。
油、气田集输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并行,其条件相近时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管道与铁路交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交汇工程应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管道运行安全,特别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旅客列车的运输安全。
2. 后建服从先建,尽量减少对既有设施的改建。
3. 综合考虑铁路和管道行业规划。
4.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经济合理。
5. 平等协商、互相支持。
第四条交汇工程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管道与铁路交叉第五条管道与铁路交叉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道不应在既有铁路的无砟轨道路基地段穿越,特殊条件下穿越时应进行专项设计,满足路基沉降的限制指标。
2. 管道和铁路不应在旅客车站、编组站两端咽喉区范围内交叉,不应在牵引变电所、动车段(所)、机务段(所)、车辆段(所)围墙内交叉。
3. 管道和铁路不宜在其他铁路站场、道口等建筑物和设备处交叉,不宜在设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及动车组走行线的有砟轨道路基地段、各类过渡段、铁路桥跨越河流主河道区段交叉。
确需交叉时,管道和铁路设备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 管道宜选择在铁路桥梁、预留管道涵洞等既有设施处穿越,尽量减少在路基地段直接穿越。
第六条管道与铁路交叉宜采用垂直交叉或大角度斜交,交叉角度不宜小于30°。
当铁路桥梁与管道交叉条件受限时,在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交叉角度可小于30°。
当管道采用顶进套管、顶进防护涵穿越既有铁路路基时,交叉角度不宜小于45°。
文件编号:RHD-QB-K2011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铁路、公路与天然气管道交叉的要求标准版本
铁路、公路与天然气管道交叉的要
求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在管道保护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同其他工程设施如铁路、公路等交叉穿过的现象,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管道的安全。
本节主要讲述管道与相关工程交叉时的处理原则。
(1) 凡在管道干线两侧新建铁路、公路,与管道安全防护带发生矛盾时,交通部门应事先提出保护管道的安全措施,并相互协商。
新建铁路、公路距管道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m,一般应保持新建一条路面的宽度。
这一距离是考虑管道的稳定性及日常维护管理和各种事故抢修的需要。
(2) 铁路与管道交叉时,禁止在距火车站100m 范围内交叉。
(3) 两股及单股铁路与管道交叉时,管道可采用套管保护方式进行穿越。
无论用钢管、铸铁管或水泥管做套管,其强度必须足以承受外部最大可能的荷载。
套管顶距轨底不小于1.5m,距路基坡脚不小于1.Om,套管应伸出路基坡角2m。
(4) 两股以上的铁路与管道交叉时,管道应采用涵洞方式穿越,涵洞的尺寸要满足小型抢修机具进入和日常维护检修的条件。
(5) 电气化铁路与管道平行和交叉时,铁路设计部门应提前与管道部门联系。
在交叉段,要对管道采取加强级防腐绝缘和采取屏蔽措施,对铁路的路轨与大地间也采取绝缘措施,防止杂散电流在交叉段腐蚀损坏管道。
路轨的绝缘长度从交叉点算起向两侧延伸
500m。
(6) 铁路、公路与管道交叉时,交通部门施工单位对原有管道应采取加强防护措施,不允许直接压在管道上,需按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套管和管涵等方式交叉,距公路路基顶面不应小于1m,距铁路路基顶面不应小于1.5m,距路边沟底不应小于0.8m。
(7) 公路与管道交叉时,交叉角度不应小于45°,交叉长度应尽量缩短。
对于一般的公路,管道可采用套管保护方式穿越,对套管的要求同上述第三条规定;套管顶距公路路肩不小于1m。
对于高速公路、靠近市区的公路和特殊重要的公路,管道应采用涵洞方式穿越,对涵洞的尺寸要求同第四条。
(8) 在管道穿(跨)越河流上下游新建铁路(公路)桥梁时,施工单位应充分考虑管道安全,并应与管道管理部门共同商定合理的加固桥梁结构等措施,与大
型桥梁距离不应小于100m,与中型桥梁距离不应小于50m,与小型桥梁距离不应小于20m。
(9) 新建铁路、公路桥一般应在管道下游一侧。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