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电子商务法的相关立法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小组层面上 2004年5月2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 管理办法》;2001年7月9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网上银行业务 管理暂行办法》; 2005年5月30日,我国第一部网络著作权行政管理规章《互联网著作 权行政保护办法》施行; 2002年9月30日起施行《互联网著作权保护条例》、《中国互联网络 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 决办法程序规则》; 2004年12月20日起施行《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并制订《中国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自2006年3月17日起施行;
网络隐私权要点理解 1.网络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使用网络的自然人 2.网络隐私权的客体为网络个人数据、网络个 人行为及网络个人领域。 总结:个人线下隐私信息的侵犯属于传统的隐私 权管理范畴,线上活动中的隐私信息侵犯才是 网络隐私权管辖的范畴。
二、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行为
1.Cookies文件滥用 2.监视软件的滥用 3.滥用识别机制 4.黑客攻击行为 5.政府侵犯网络隐私权行为 6.第三方泄露和共享
一、网络著作权保护
著作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 研究诸方面的著述等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著作 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无形的权力,同时 是用有形物体现的。
著作权包括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因此著作权既是人权又 是一种财产权,侵犯他人著作权如同偷盗他人钱财。保护 著作权不仅是保护著作权人的个人利益,同时也是为了维 护公众和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二、虚拟财产的法律特点
1.无形性 2.可转让性 3.价值性 4.合法性 5.价值相对稳定性 6.限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