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为隐性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三生物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试题答案及解析1.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
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重组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与DNA数之比为1∶2【答案】D【解析】甲图是由于染色体片段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改变,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易位的结果;联会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选D。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异常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2.下图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
(1)途径1、4依据的遗传学原理分别、。
(2)通过途径2、3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3)通过途径2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是,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4)品种A与途径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品种C的基因型是,该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答案】(1)基因重组基因突变(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单倍体育种 100%(4)1/4 HHhhRRrr 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解析】(1)由图可知途径1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途径4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途径2中先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后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对其进行染色体数目加倍处理是单倍体育种,因染色体加倍后都是纯合子,故后代全部都能稳定遗传。
高中生物遗传病口诀
高中生物遗传病口诀如下: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患病为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患病为伴性。
解释:
1. 无中生有为隐性:如果父母双方都没有某种遗传病,但孩子却出现了该遗传病的症状,那么这种遗传病就是隐性遗传病。
2. 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患病为伴性:如果母亲是隐性遗传病患者,而父亲正常,那么他们的孩子如果是男孩,则有一半的概率患病;如果是女孩,则不会患病。
如果父子都患病,那么这种遗传病就是伴性遗传病。
3. 有中生无为显性:如果父母双方都有某种遗传病,但孩子却没有出现该遗传病的症状,那么这种遗传病就是显性遗传病。
4. 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患病为伴性:如果父亲是显性遗传病患者,而母亲正常,那么他们的孩子如果是男孩,则有一半的概率患病;如果是女孩,则不会患病。
如果母女都患病,那么这种遗传病就是伴性遗传病。
常见伴性遗传病口诀:
伴X隐:红绿色盲、血友病、肌营养不良症;
伴X显:抗D佝偻病;
常染色体显性: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常染色体隐性:白化症、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
如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高中生物遗传定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都常常遇到对生物性状的显隐性的判定问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一些同学心中的死结,不解不快,解又难以解开,带来挥之不去的烦恼。
那么,怎样来分辨它们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现以口诀形式总结如下,与读者共享。
一、“同生不同,同显” 解释:“同生不同”意即两个表现型相同的生物杂交,其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新类型;“同显”即亲本的相同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而后代中的新类型则为隐性性状。
例1:两只黑色的豚鼠,一窝生出4只小豚鼠,其中2黑2白,鼠色基因用A和a表示,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解析:两黑色亲本,生出白色子代,符合“同生不同”,由“同显”可得:黑色是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白色为隐性性状,由基因a 控制;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都是Aa。
遗传图解如下:亲本:黑色(Aa)×(Aa)黑色子代:白色(aa)黑色(A )二、“不同生同,同显” 解释:“不同生同”意即两个不同表现型的亲本,生出同一表现型的的子代(父本类型或者母本类型);“同显”即后代的这种相同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例2:玉米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D和d控制,一株高茎玉米和一个矮茎玉米杂交,后代全是高茎,试写出双亲的基因型。
解析:一高一矮的两个亲本生出全高的子代,符合“不同生同”,由“同显”可知:高茎是显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矮茎是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DD(高茎)和dd(矮茎)。
遗传图解如下:亲本:DD(高茎) × dd(矮茎)子代:Dd(高茎)例3:豚鼠的黑毛与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Cc控制),毛粗糙和毛光滑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Rr控制),现有表现型为黑粗与白粗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有黑粗和黑光两种表现型,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解析:这是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题目,可以把两组性状分开分别讨论。
先只看颜色:即亲本的表现型不同(黑毛与白毛),但子代表现型相同(全黑),由“不同生同,同显”可知,黑色是显性性状,由基因C控制,白色则是隐性性状,由基因c控制;再讨论毛的光滑程度:亲本的表现型都是毛粗糙,而子代的表现型不同,有毛粗糙的,有毛光滑的,由“同生不同,同显”知,毛粗糙对毛光滑是显性性状,由基因R控制;遗传图解如下:亲本:黑粗(CCRr)× (ccRr) 白粗子代:黑粗(CcR )黑光(Ccrr)上述口诀也一样可应用到遗传病的显隐性性状的判断,只是口诀稍有变化,但会使记忆更形象、更深刻。
告诉你个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伴性看女病,父女都病是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伴性看男病,母女都病是伴性再给你解释一下上代两个都没病,而下代有证明父母都是携带者,因此至病基因是隐性,Aa+Aa aa,aa有病,显然是隐性,同理Aa 有病,aa没病显然至病基因在A上,所以是显性。
首先,判断遗传方式,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1、判断显隐性显性遗传:代与代之间有连续性,子代中有患者,则双亲都有患者,且后代发病率较高(至少为1/2)。
(注意若是独生子女,则看不出发病率;若都是患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
)隐性遗传:不具备这样的特点。
由此,可总结为“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
(其中“有中”的“有”指双亲都患病:“无中”的“无”指双亲都正常。
)2、基因定位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即判断遗传方式是否与性别有关。
Y染色体遗传有传男不传女的特点,最容易判断。
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隔代遗传。
母亲是患者,则儿子全部是患者;女儿是患者,则其父一定是患者。
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代代交叉遗传。
父亲是患者,则女儿全部是患者;儿子是患者,则其母一定是患者。
常染色体遗传:没有交叉遗传和发病率不均衡的特点。
这里,可以总结为若已确定为显性遗传病,则找男患者,看他的母亲和女儿,若都患病,则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只要其中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若已确定为隐性遗传,则找女患者,看她的父亲和儿子,若都是患者,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只要其中有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其次,确定有关个体基因型。
能确定的先确定下来,如表现型是隐性性状,则基因型肯定是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如表现型是显性性状,则基因型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再根据前后代隐性个体的基因型来推断。
3、根据基因型和有关遗传规律计算,分析解决问题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要注意的是,不要见到有男女性别出现,就误认为是伴性遗传。
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之策略 4.20
计算题中判断何种遗传'‘三部曲”
1.判断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
注解:由于伴Y较为特殊简单,题目一般不会直接问。
特征如若系谱图里面代代患病的都是男性,则为此病。
2、判断显、隐性
方法:无中生有
解读:亲本中没有的性状子代中新出现,则为隐性
伴X染色体解读:
显隐性判断完之后,看基因位置。
一:隐性时候,在系谱图中找父亲正常,他女儿生病或者母亲生病她儿子正常的片段,如果有则为常隐,没有则为伴X隐。
二、显性时候,在系谱图中找父亲生病他女儿正常或者母亲生正常她儿子生病的片段,如果有则为常显,如果没有则为伴X显。
3、判断基因的位置解读:哪条染色体上? 方法:厂
隐性Y
显性<
机械反复记忆!但有规律!如下图!
J伴X染色体
两种情况
又是正
好相反
显性
伴X染色体
解读:所以只要记住常隐的父正女病就好了。
有关伴性遗传的常见习题解题方法的总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遗传:子代性别的的选择:解题方法:原理是用一种性状来指示性别的雌雄,而能用来指示性别的性状,其基因位于雌雄共有的性染色体上。
选用的亲本是:隐性性状的性纯合子(如X a X a)×显性性状的性杂合子(如X A Y),表现显性性状的子代为性纯合子,表现隐性性状的子代为性杂合子。
例1.桑蚕中发现雄蚕产丝多,质量好。
为了在幼虫时期及时鉴别雌雄,以便淘汰雌蚕保留雄蚕,人们根据伴性遗传的原理,设计了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现提供以下资料和条件:(1)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W型(即雄性为zz雌性为zw)(2)正常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
“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如油纸(可以看到内部器官)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
A对a显性,他们都位于Z染色体上。
(3)现在正常蚕和“油蚕”两个品种雌雄幼虫若干条。
请根“油蚕”据提供的资料和条件,利用伴性遗传的原理。
设计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能在幼虫时,就根据皮肤特性把雌雄蚕区分开来。
分析:从题意中我们可以分析到的蚕雄性是性纯合子ZZ,雌性是性杂合子ZW套用解题方法亲本是隐性性状的性纯合子×显性性状的性杂合子即×,表现显性性状的子代为性纯合子,表现隐性性状的子代为性杂合子。
参考答案:设计如下:以Z a Z a(雄油蚕)与Z A W(雌正常蚕)交配,子代中凡是正常蚕均为雄性Z A Z a,油蚕均为雌性Z a W。
例2有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经济植物,属XY型性别决定。
已知其叶片上的斑点是由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
某园艺场要通过杂交培育出一批在苗期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应选择:(1)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植株作母本,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
表现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作父本,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2)子代中表现型为_________的是雌株;子代中表现型为_________的是雄株。
总结: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的口诀如下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皆病为伴性,女病父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皆病为伴性,儿病母正非伴性。
1.4根据题意,确定系谱图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或表现型并计算其概率。
1.4.1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如果双亲正常子代发病,则双亲均为杂合子,子代患病者为隐性纯合子。
1.4.2 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如果双亲患病子代正常,则双亲均为杂合子,子代正常者为隐性纯合子。
1.4.3 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患病儿子的正常母亲为携带者;父亲患病其表现正常的女儿为携带者。
1.4.4 伴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正常儿子的患病母亲为携带者;父亲正常其表现患病的女儿为携带者。
2 遗传病有关概率计算2.1两组基本概念2.1.1 互斥事件: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被排除,这样的两个事件称为互斥事件。
2.1.2 独立事件:一个事件的出现不受另一个事件的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称为独立事件。
2.2 概率的运算法则2.2.1 加法原理: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样的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这种互斥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之和,用公式表示为PA B = PA+PB。
2.2.2 乘法原理:当两个互不影响的独立事件同时或相继出现时,其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之积,用公式表示为PAB = PAPB。
2.3当两种遗传病(甲病和乙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下概率的计算公式1 患甲病的概率 m,则非甲病的概率为1-m2 患乙病的概率 n,则非乙病的概率为1-n3 两病皆患的概率 mn4 只患甲病的概率 m (1-n )或m-mn5 只患乙病的概率 n (1-m )或n-mn6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m (1-n )+ n (1-m )或m+n-2mn7 患病的概率 m + n-mn8 不患病的概率 (1-m )×(1- n)3高考真题分析例1、下图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系谱,请根据对图的分析回答问题:(1)该病属于_________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
探讨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方法冯路生摘要: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因此,它们对控制的生物性状也就有显隐性之分。
如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是生物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然而学生往往不懂得如何判断,往往较容易失分。
因此,教会学生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借助遗传图解可以帮助学生准确而迅速地解题。
关键词:性状; 遗传; 规律性; 遗传图解;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引言有一天路过邻居家,听见邻居夫妇在激烈争吵,丈夫说:“你我都是双眼皮,怎么会生下单眼皮的孩子呢?”妻子委屈地在那一个劲地哭。
哦!原来是为这个而吵,我忙上前劝解道:“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你们都是双眼皮,也有可能生出单眼皮的孩子的。
”然后我耐心地运用画遗传图解的方法来分析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间的关系,终于化解了他们一直困扰的疑惑。
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方法:1.2.比较亲代与子代的性状:在子代中“无中生有”的性状和“凭空消失”的性状都是隐性性状。
1.“无中生有”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比如邻居夫妇都是双眼皮,孩子是单眼皮,那么孩子的单眼皮是亲代中没有的,在子代中“无中生有”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用字母A、a表示),我就是这样借助遗传图解来帮助邻居夫妇弄明白这个问题的,当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杂合体时:双眼皮 x 双眼皮→双眼皮、单眼皮,亲代均为双眼皮,而子代为单眼皮的话,那么单眼皮就是“无中生有”,是隐性性状,那么双眼皮就是显性性状。
邻居孩子为单眼皮就是“无中生有”,是隐性性状。
1.2.“凭空消失”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比如: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用字母A、a表示)。
已知双亲中有一个是有耳垂,另一个是无耳垂,生下有耳垂的孩子。
那么如何判断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呢?运用遗传图解来分析。
有耳垂 x 无耳垂→有耳垂,亲代中的“无耳垂”在子代中凭空消失了,凭空消失的是隐性性状,所以“无耳垂”是隐性性状,那么“有耳垂”就是显性性状。
谭家学(湖北省郧县第二中学442500)生物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定是解遗传题的关键,只要掌握一些正确的判断方法,就能快速解题。
下面介绍几种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一、根据定义判断: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只表现一种性状,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如亲本是高茎×矮茎→子一代只表现高茎,则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二、根据性状分离判断: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和亲本相同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如亲本是高茎×高茎→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则新出现的矮茎是隐性性状,与亲本相同的高茎为显性性状。
三、根据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1,则占3份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占1份的是隐性性状。
如亲本是高茎×高茎→子代出现性状分离,且高茎:矮茎=3:1,则占3份的高茎为显性性状,占1份的的矮茎是隐性性状。
四、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在遗传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都正常,其子代中有患病的,此遗传病一定为隐性遗传病(如图A );“有中生无为显性” 即双亲都患病,其子代中有正常的,此遗传病一定为显性遗传病(如图B )。
五、根据可能性大小判断:如果没有上述规律可循,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
若该病在系谱图中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最可能是显性遗传病;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最可能是隐性遗传病。
【例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 紫花×紫花→紫花 ② 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 紫花×白花→紫花 ④ 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解析】根据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1,则占3份A B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占1份的是隐性性状,可知②中紫花占3份即为显性性状,白花占1份为隐性性状。
专题: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男指其父子)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女指其母女)第一步: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①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②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③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
④系谱中都是母病儿必病,女病父必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否则必不是;⑤系谱中都是父病女必病,儿病母必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否则必不是。
在完成第二步的判断后,用假设法来推断。
伴性遗传的几处难点难点一: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例1、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
让纯种灰身和黑身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得到F1,让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
问:1、F1的雌雄个体分别是什么表现型?2、F2中雌雄个体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多少?3、通过上面两小题,你有什么启示?▲例2、己知果蝇的红眼X W对白眼X w为显性,让纯种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作正、反交实验,其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怎样?其结果与常染色体遗传相同吗?★★小结:在常染色体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一致,与子代的性别无关;在伴性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不一致,与子代性别有关。
即:在孟德尔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实验中,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雌、雄)始终表现为显性。
F2的性状分离比也与性别无关。
而在伴性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不一样,子代表现型与性别有关。
▲▲例3、如何判定某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难点二: 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1)、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1、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Y 染色体只传雄性,发病几率雌雄性不等。
高中生物秒杀遗传口诀有哪些可以这么说,高中生物属于理科中的文科。
大部分的知识都需要背诵,那么运用口诀来记忆,总比长篇大论记得牢固,下面给大家分享高中生物秒杀遗传口诀有哪些,欢迎阅读!高中生物秒杀遗传口诀口诀一: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
口诀二:伴X隐性病:女病父必病,母病子必病;伴X显性病:子病母必病,父病女必病;伴Y遗传病: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细胞质遗传:母病子女全都病。
各种遗传病:显性单基因遗传病:仙丹不够多吃软饼;隐性单基因遗传病:白龙饮雪,笨;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染猫课唐朝始创;多基因遗传病:青少年无脑冠心哮喘唇裂多,怨啊!注:仙(先=显=显性遗传病)丹(丹=单基因遗传病)不够(够=佝=抗VD 佝偻病)多(多=多指)吃软(软=软骨发育不全)饼(饼=并=并指);白(白=白化病)龙(龙=先天性聋哑)饮(饮=隐性遗传病)雪(雪=血=血友病),笨(笨=苯=苯丙酮尿症);染(染=染色体异常)猫(猫=猫叫综合征)课(课=克=克氏综合征)唐(唐=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朝始创;青少年(青少年=青少年型糖尿病)无脑(无脑=无脑儿)冠心(冠心=冠心病)哮喘唇裂多(多基因遗传病),怨(怨=原=原发性高血压)啊!生命物质基本的规律:水和无机盐,形式定功能。
糖类和脂类,细胞这能源;种类多样化,功能也改变。
核酸蛋白质,单位是关键。
氨基与羧基,脱水成肽键;磷酸碱基五碳糖,共同构成核苷酸。
高中生物遗传的部分知识点整理推断生物性状或遗传疾病的遗传方式1、受Y染色体上基因(不分显、隐性)控制:全雄性遗传。
2、假设是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子女病父母至少一方病,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病。
3、假设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母亲患病儿子全患病,女儿患病父亲一定患病。
4、假设是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子女病父母至少一方病。
5、假设是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子代(不分男女)患病父母都是携带者。
生物遗传学口诀在生物学中,遗传学是一个充满奥秘和规律的领域。
对于学习遗传学的人来说,掌握一些实用的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复杂的遗传概念和规律。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物遗传学口诀的世界。
一、遗传物质基础相关口诀“DNA 双螺旋,碱基互补配。
A 对 T,G 对 C,稳定结构要靠此。
”这句口诀形象地描述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以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碱基之间遵循严格的互补配对规律,这是遗传信息传递和复制的基础。
“转录用一条,U 替 T 来跑。
核糖核苷酸,合成 RNA 好。
”在转录过程中,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此时,碱基中的胸腺嘧啶(T)被尿嘧啶(U)所替代。
“翻译三字母,密码定氨基酸。
起始有甲硫,终止是 UAG、UAA 和UGA。
”遗传密码由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
同时,也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控制着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和终止。
二、孟德尔遗传定律相关口诀“孟德尔定律妙,基因分离要记牢。
杂合子自交后,显隐性状比例高。
”这说的是基因的分离定律。
杂合子在自交时,后代会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且比例为 3:1。
“自由组合真奇妙,两对相对性状瞧。
双杂合子自交后,9331 比例到。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中,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 9:3:3:1 的性状分离比。
“显隐判断不难找,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亲代子代仔细瞧。
”通过观察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
如果亲代没有某种性状,子代出现了,那么该性状为隐性;反之,如果亲代有某种性状,子代中没有出现,那么该性状为显性。
三、伴性遗传相关口诀“伴 X 隐,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在伴 X 隐性遗传中,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会患病;女儿患病,父亲一定患病。
“伴 X 显,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对于伴 X 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病;儿子患病,母亲一定患病。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1. 萨顿假说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也就是说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果蝇杂交实验3.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基因,且这多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第三节伴性遗传1.伴性遗传的概念2.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第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① 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② 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③ 不管显隐性遗传,如果父亲正常儿子患病或父亲患病儿子正常,都不可能是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④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
注:如果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女全正常),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伴Y遗传,无显隐之分。
4、性别决定的方式: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分为XY 型和ZW型。
①XY型:XX表示雌性XY表示雄性;主要时哺乳动物、昆虫、两栖类、鱼、菠菜、大麻②ZW型:ZW表示雌性ZZ表示雄性;主要指鸟类、蝶、蛾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由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等人进行。
结论:在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2)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结论:进一步确立DNA是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伴性遗传之策略
计算题中判断何种遗传 “三部曲” 1. 判断是否为伴Y 染色体遗传
注解:由于伴Y 较为特殊简单,题目一般不会直接问。
特征如若系谱图里面代代患病的都是男性,则为此病。
2、判断 显、隐性 方法:无中生有
解读:亲本中没有的性状子代中新出现,则为隐性
3、判断基因的位置 解读:哪条染色体上?
方法:
常 隐性
伴X 染色体
常 显性
正常为隐性 患病为隐性
父正女病 母病儿正
父病女正 母正儿病
解读:
显隐性判断完之后,看基因位置。
一:隐性时候,在系谱图中找父亲正常,他女儿 生病或者母亲生病她儿子正常的片段,如果有则为常隐,没有则为伴X 隐。
二、显性时候,在系谱图中找父亲生病他女儿正常或者母亲生正常她儿子生病的片段,如果有则为常显,如果没有则为伴X 显。
伴X 染色体
常 隐性
伴X
常
显性 伴X 染色体
解读: 所以只要记住 常隐的 父正女病 就好了。
浅议初中生物遗传题型中的“无中生有”问题作者:陈富荣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第03期初中生物题型中,要数遗传题最让学生头痛,遗传题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题型,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学生要理解、掌握具有一定的难度,中考的占分比例较大,也是经常丢分的地方。
多数学生在解遗传规律习题时很茫然,不知从何处入手去解答。
本文就初中生物的遗传题型的“无中生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初中生物遗传规律题的得分率。
一、解遗传题,基础是关键很多学生连性状的定义都不知道,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就是生物的性状。
生物体的性状常通常由一对基因控制(基因控制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特别注意,有很多学生习惯性的用字母A和D表示,导致全部做错了,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审题。
一对基因中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显性性状。
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才表现隐性性状。
每次读题的时候,一边读一边写,把性状表示出来,以方便更快理解题意和做题。
例如:控制有耳垂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D表示控制无耳垂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d表示,则有耳垂可以写成:DD或Dd,无耳垂可以写成:dd。
另外基因的在自由组合定律也要掌握,初中阶段只用掌握两个基因的自由组合就可以了。
如:DD×dd,第1个和第3个基因组合,第1个基因和第4个基因组合,第2个基因和第3和4个基因分别进行组合。
特别的,两两分别组合时往往会出现组合错误,比如第1个基因和第2个基因组,这是“性状常通常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这句话的不理解。
二、生物遗传题型中的“无中生有”问题解遗传题目的一般思路是:首先是判断显隐性,然后写基因型,最后解出相关的答案(如概率的问题)。
初中阶段有一个遗传题型很重要那就是“无中生有”的问题。
那什么是“无中生有”问题的呢?为了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它,我们通过一个探究题来深入理解它。
题目:“探究遗传中的‘无中生有’问题”小明最近很苦恼,因为他遇到了一个问题?小明发现爸爸妈妈都有酒窝,而自己却没有酒窝?他很苦恼,怀疑自己不是爸爸妈妈亲生的。
1.伴性遗传的概念
2.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
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第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
(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①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②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③不管显隐性遗传,如果父亲正常儿子患病或父亲患病儿子正常,都不可能是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④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
注:如果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女全正常),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伴Y遗传,无显隐之分。
3、性别决定的方式: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分为XY 型和ZW型。
①XY型:XX表示雌性XY表示雄性;主要时哺乳动物、昆虫、两栖类、鱼、菠菜、大麻
②ZW型:ZW表示雌性ZZ表示雄性;主要指鸟类、蝶、蛾。
生物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生物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谭家学(湖北省郧县第二中学442500)生物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定是解遗传题的关键,只要掌握一些正确的判断方法,就能快速解题。
下面介绍几种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一、根据定义判断: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只表现一种性状,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如亲本是高茎×矮茎→子一代只表现高茎,则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二、根据性状分离判断: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和亲本相同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如亲本是高茎×高茎→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则新出现的矮茎是隐性性状,与亲本相同的高茎为显性性状。
三、根据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1,则占3份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占1份的是隐性性状。
如亲本是高茎×高茎→子代出现性状分离,且高茎:矮茎=3:1,则占3份的高茎为显性性状,占1份的的矮茎是隐性性状。
四、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在遗传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都正常,其子代中有患病的,此遗传病一定为隐性遗传病(如图A );“有中生无为显性” 即双亲都患病,其子代中有正常的,此遗传病一定为显性遗传病(如图B )。
五、根据可能性大小判断:如果没有上述规律可循,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
若该病在系谱图中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最可能是显性遗传病;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最可能是隐性遗传病。
【例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 紫花×紫花→紫花 ② 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AB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解析】根据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1,则占3份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占1份的是隐性性状,可知②中紫花占3份即为显性性状,白花占1份为隐性性状。
大纲知识点(汇总7篇)大纲知识点第1篇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第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①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②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③不管显隐性遗传,如果父亲正常儿子患病或父亲患病儿子正常,都不可能是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④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
注:如果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女全正常),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伴Y遗传,无显隐之分。
3、性别决定的方式: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分为XY型和ZW型。
①XY型:x-x表示雌性XY表示雄性;主要时哺乳动物、昆虫、两栖类、鱼、菠菜、大麻②ZW型:ZW表示雌性ZZ表示雄性;主要指鸟类、蝶、蛾大纲知识点第2篇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高考生物判断显隐性的方法-伴性遗传窍门-DNA复制相关计算高考生物判断显隐性的方法-伴性遗传窍门-DNA复制相关计算1. 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方法一:依据显隐性性状的概念(也叫杂交法)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所有F1均表现一种性状。
则F1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注:在F1数量较多情况下,才可作出这样的判断)方法二:依据性状分离现象(也可叫自交法、性状分离法)①自交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的亲本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表现型相同的亲本相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③在一个种群中,多对表现型相同的亲本相交,若子代均无性状分离,则亲本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注:此法应强调是“在一个种群中,多对表现型相同的亲本相交”,这句话隐含有随机交配之意。
若是人为选定数量较少的几对表现型相同的亲本相交,则不能作出上述判断)方法三:假设推论法在运用该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时,要注意对两种性状同时作假设或对同一性状作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
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时,则不必再作另一种假设,可直接判断。
2. 伴性遗传(以上口诀还需具体情境具体分析)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都病为伴性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男正,母女都正为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都病为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女正,父子都正为伴性3. 细胞分裂(主要指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染色单体数目变化、DNA含量变化、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DNA复制的新的核苷酸链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变化。
着丝点分裂是关键。
赤道板和细胞板要分清。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要弄清。
4. DNA复制相关的计算——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亲代DNA 分子复制n代其结果分析如下: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双亲都正常却生了患病的后代,此病就是隐性遗传病,然后找到一个女性患者,如果他的爸爸是患者则是伴性遗传。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母正非伴性(双亲都患病却生了正常的后代,此病就是显性遗传病,然后找到一个男性患者,如果他的妈妈是患者则是伴性遗传。
)
显性男病女必病
隐形女病男必病
母隐子必隐父显女必显
X隐性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X显性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Y染色体遗传
代代相传为显性,隔代相传为隐形(这个并不能通用,当亲本Aa ×aa 时,不论A,a 哪个是患病,后代都有得病的可能性。
)
下面是一些参考:
1、无中生有(隐性遗传),F1 患病为女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隐性遗传中:母病子正常或女病父正常——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 有中生无(显性遗传), F1 女性健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显性遗传中:父病女正常或子病母正常——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二、遗传方式的判断
※能确定的判断类型:
第一步:判断显隐性。
1.双亲正常,子女中出现患者,一定为隐性遗传病。
(无中生有是隐性)2.双亲均患病,子女中出现正常,一定为显性遗传病。
(有中生无是显性)第二步:判断基因所在染色体。
1.如果1)父病,女儿全病 2)儿子病,母亲一定病,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
如果无,则为常染色体。
2.如果1)母亲病,儿子全病2)女儿病,父亲一定病,则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若无,则为常染色体
※不能确定的判断类型:
第一步:判断显隐性:
1.该病代代都出现,则很可能是显性遗传病。
2.该病隔代才出现,则很可能是隐性遗传病。
第二步:判断基因所在染色体:
1.男女比例接近,一般为常染色体
2.男女比例差别大一般为性染色体。
若男性全患病一般为Y染色体,如果患者中男多女少一般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患者中男少女多一般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3.母病,则子女全病,很可能是细胞质遗传。
※另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同时存在致病基因的处理方法:
当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及以上的性状遗传时:
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
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规律处理;
整体上则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