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阅读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 KB
- 文档页数:2
初三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1.我国某一旅游圣地,有着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该旅游胜地所在省区是图中的()【答案】D【解析】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的聚居地,当地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是竹楼.这种房屋屋顶坡度很大,便于雨水流泻,竹楼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既通风凉快又可以避免潮湿,适应了西双版纳地区降水多、气候湿热的特点.当地人模仿孔雀的样子跳孔雀舞,富有特色的食品是竹筒饭,每年的4月份举行盛大的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祝福.读图可知,题目中的D选项是云南省,根据题意,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2.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三江”是指、、。
(2)云南省历史上第一条铁路是 (请在图中绘制出来)(3)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的交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先后修建了多条铁路,如铁路、铁路、铁路等。
(4)“东方多瑙河”是指经云南省的 (州市)后,流入缅甸。
(5)“云南十八怪”之一:“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该铁路是指()A.内昆铁路B.南昆铁路C.昆河铁路D.成昆铁路(6)云南省的主要灾害类型有:地震、旱灾、泥石流和。
(7)云南资源丰富,有:“王国、王国、王国”之称。
(8)长江在丽江石鼓镇形成“”,云南面积最大的湖泊是(居中国第六大淡水湖),第一深水湖泊是。
【答案】(1)怒江澜沧江金沙江(2)昆河铁路(3)成昆贵昆南昆(4)澜沧江西双版纳(5)C(6)滑坡(7)动物植物旅游(8)长江第一湾滇池抚仙湖【解析】(1)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三江”是指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其中澜沧江流出我国后成为湄公河.(2)云南省历史上第一条铁路是昆河铁路即昆明到河内的铁路线,昆河铁路指滇越铁路云南部分,自云南省昆明至中越边境的河口瑶族自治县.(3)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的交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先后修建了多条铁路,如:成昆铁路、贵昆铁路、南昆铁路等.(4)“东方多瑙河”是指澜沧江经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后,流入缅甸后成为湄公河,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重要的一条国际河流,它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6个国家,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有“东方多瑙河”之美称.(5)“云南十八怪”之一:“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该铁路是指昆河铁路,昆河铁路指滇越铁路云南部分,自云南省昆明至中越边境的河口瑶族自治县.(6)云南省自然灾害众多,云南省的主要灾害类型有:地震、旱灾、泥石流和滑坡.(7)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行政中心是昆明,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具有“桥头堡”的重要战略地位,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旅游王国”之称.(8)长江在丽江石鼓镇形成“长江第一湾”,云南面积最大的湖泊是滇池,第一深水湖泊是抚仙湖.【考点】本题考查云南省.3.西双版纳所属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西省B.广东省C.云南省D.福建省【答案】C【解析】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
2019届高三地理----物种种类丰富类试题训练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雄奇俊秀,峰峦叠翠,境内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三十多座,其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
峨眉山景区内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
材料二:幽静奇秀的峨眉山孕育了享誉九州的峨眉武术,峨眉建筑群以及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历史上不乏精通医术的高僧禅师,他们都有独门秘方,从而造福一方百姓。
材料三:下图为峨眉山及周边区域简图分析峨眉山地区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的原因。
【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利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区域内地形复杂多变,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物种类型丰富;历史上由于地形复杂不利于人类生产活动,故受人类开发和干扰程度小;现在申遗成功更有利于其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高纬度地区。
山地不同坡向的热量、降水、光照、坡地面积等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材料二湖南省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变化图、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
分析湖南省1500米以上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
【答案】该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丰富度也低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中的阴影区域分布着1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植物,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
且其东西向植物类型区域差异明显。
分析该地区多肉植物丰富的自然原因。
【答案】该地地形复杂,南北跨度大,区域内部差异明显,物种丰富;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植物多肉利于储存水分;夏季多雾,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能满足多肉植物生存需要;晴天多,光照充足4.云南省是我国植物种类最丰富的省份,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
2024年地理中考热点练习【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于202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读“景迈山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景迈山适宜种植普洱茶叶的有利条件是()A.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B.地势低平,黑土肥沃C.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D.热量充足,排水条件好2.景迈山先民将散装茶叶做成茶饼后由马帮经“茶马古道”带入西藏,主要考虑沿途()A.地形崎岖,山高路险,便于茶叶储运B.暴雨倾盆,滑坡挡路,提高茶叶品质C.高寒缺氧,呼吸困难,减轻茶叶重量D.沿海多狂风暴雨,避免茶叶受潮3.关于三江并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三条河流平行向北流C.三江中有雅鲁藏布江D.地形利于发展耕作业4.关于普洱古茶树的保护与开发可行的是()A.毁林开荒,发展制茶B.扩大宣传,强化品牌C.封山育林,禁止开发D.优先开发,经济先行5.云南省适宜种植普洱茶叶的气候条件有()A.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B.低温少雨,气候温和C.气候冷湿,雨热同期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6.景迈山位于北回归线南侧,但夏季气温较低,其原因是()A.离冬季风源地近B.海拔较高C.位于河流沿岸D.深居内陆7.景迈山所在省区简称是()A.蜀B.滇C.黔D.桂8.适宜种植普洱茶叶的气候条件有()A.气候冷湿,雨热同期B.低温少雨,气候温和C.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云南省普洱市景迈山有着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茶林和多个传统古村落。
借此,“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于2023年9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一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如图为普洱位置示意,据此完成下题。
9.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我国()A.内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10.如图传统建筑中,属于景迈山传统古村落建筑的是()A.窑洞B.四合院C.蜂窝房D.干栏式建筑11.该地区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可能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为()A.提高当地知名度,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B.禁止一切开发利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发达城市D.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大规模增加古茶产量12.景迈山申遗成功吸引众多茶文化爱好者前往,下列游客行为得当的是()A.随意丢弃废弃塑料瓶B.在传统建筑上乱涂滥画C.尊重当地居民风俗习惯D.在宗教场所大声嬉戏与玩笑13.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自选模块测试本试题卷共18题。
全卷共12页。
满分6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选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罕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将选定的试题题号用2B铅笔填写在答题纸的“题号”栏内,在科目标记栏内,将该题所属科目标记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写和填涂。
3.考生在18道试题中任选6道题作答,多选无效。
题号:01 科目: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阅读下面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
识周生《清秘图》后[明]袁宏道不才之木,得子而才,故知匠石不能尽木之用。
嗟夫,岂独木哉?世有拙士,支离龙锋。
幂堪事务。
头若齑杵,不中巾冠;面若灰盆,口若破盂,不工媚笑;腰挺且直,足劲而短,不善曲折,此亦人下之至不才也。
而一入山林,经至人之绳削,则为龙为象,为云为鹤,林壑遇而成辉,松桂荫而生色,奇姿异质,不可名状,是亦生物之类也。
嗟夫,安得至人而与之,竟不才之用哉!(1)用自己的话概括“拙士”形象的特点。
(4分)(2)探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6分)题号:02 科目: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归乡邹旭野花像铃铛挤满回家的路今夜,所有的路都在回家所有的路都是绝路 是你,是故乡这杯毒酒夺走了我的远方。
当我发现黎明和家还有一水之隔忧怨的月亮前采摆渡母亲,你从一堆待捣的衣服中国直起身迎向我,就像一条大河截住她的细流(1)“毒酒”一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4分)(2)结合全诗,赏析画线诗句。
(6分)题号:03 科目:数学“数学史与不等式选讲”模块(10分)(1)设正实数a ,b ,c ,满足1abc ≥.求222222a b c a b b c c a+++++的最小值.(5分) (2)已知R m ∈,解关于x 的不等式:11x x m x -≤-≤+.(5分)题号:04 科目:数学“矩阵与变换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模块(10分)如图,在极坐标系Ox 中,已知曲线C 1:4sin 42ππρθθ⎛⎫=≤≤ ⎪⎝⎭, C 2:34cos 2422πππρθθθπ⎛⎫=≤≤≤≤ ⎪⎝⎭或, C 3:402πρθ⎛⎫=≤≤ ⎪⎝⎭. (1)求由曲线C 1,C 2,C 3围成的区域的面积;(5分)(2)设4,2M π⎛⎫ ⎪⎝⎭,()2,0N ,射线0,42ππθαρα⎛⎫=≥ ⎪⎝⎭<<与曲线C 1,C 2分别交于A ,B (不同于极点O )两点.若线段AB 的中点恰好落在直线MN 上,求tan α的值.(5分)题目:05 科目:英语阅读理解(分两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面短文,并根据短文后的要求答题。
云南省2018年中考地理真题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本初子午线是指A. 0°纬线B. 0°经线C. 180°经线D. 20°W经线【答案】B【解析】地球上所有的经线称为子午线,而0度经线作为东西经度的起始线,称其为本初子午线,0°纬线表示的赤道是最长的纬线,180°经线是日期变更线,20°W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故选B。
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于6月14日~7月15日在俄罗斯境内11座城市举行。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王奇想了解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应该查找A. 俄罗斯政区图B. 俄罗斯地形图C. 俄罗斯土地利用类型图D. 俄罗斯气候图3. 王奇收集了俄罗斯的部分地理知识,你认为错误的是A. 河流众多,但航运价值不高B. 跨两大洲,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C. 铁路网在欧洲部分较稀疏,亚洲部分较密集D. 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国家之一【答案】2. A 3. C【解析】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习和运用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地图的种类有很多种,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
2. 王奇想了解俄罗斯举办世界杯的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应该查找俄罗斯政区图,政区图可以更清楚地找到城市的位置及范围,故选A。
3. 俄罗斯河流众多,但由于冬季漫长而寒冷,航运价值不高;跨两大洲,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铁路网在欧洲部分较密集,亚洲部分较稀疏;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国家之一,故选C。
4. 下图为张兵暑假外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
他的同学根据照片内容做了以下推测,你认为合理的是A. 路牌上的文字是阿拉伯语B. 从植被状况可知该地降水丰富C. 路牌影子长短可见,拍摄时间为当地傍晚D. 路牌显示174千米处有电话,说明该地区地广人稀【答案】D【解析】由图片可以看出,路牌上的文字是英语;从植被状况可知该地降水十分稀少;路牌影子很短,说明此时是正午;路牌显示174千米处有电话,说明该地区地广人稀,故选D。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一)分析对于这道题目,关键是要确定争议的焦点,主要参考资料应集中在第六个和第七个资料所反映的两种态度倾向上。
在回答争议的焦点是什么的时,可以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怒江开发水电资源对于当地甚至全国的人民群众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二)怒江适不适合通过开发水电资源这种方式来发展经济。
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认为争议的焦点是‚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因为给定资料中争议的双方都没有反对‚开发‛,也没有反对‚保护‛。
双方只是对实现‚当地经济发展‛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案‛有明显的争议而已。
【参考解析一】争议的焦点:怒江水电开资源开发是否是利大于弊。
主张开发的认为:(1)当地资源有限,生存条件恶劣,水电资源的开发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2)怒江地理条件优越,投入少,回报大,对社会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改善当地百姓的经济状况。
(3)怒江开发有利于筹集资金进行生态移民,从而更好的保护怒江的生态资源。
反对开发的认为:(1)怒江开发水电资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的贫困问题,却会产生额外的污染。
(2)移民问题难以很好的得到解决,而且当地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传统,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文化。
(3)怒江是完好的自然生态区,对它的开发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4)上游泥沙的拦截问题和一些工程前期预料不到的问题也会很多。
【参考解析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资料中所反映的是我国怒江水电资源的开发问题。
对此,我国各界人士之间存在重大的争议,而争议的焦点是: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对于当地甚至全国的人民群众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反对者认为,修建水坝首先会带来泥沙淤积、污水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同时还会导致大规模的水库移民。
从我国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部分地方由于缺乏对水电项目可行性的反复论证,使得目前尚有近千万的水库移民生活在贫困当中,许多当地群众并没有从水电资源的开发中直接受益。
云南参考答案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被誉为“人间仙境”。
她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多元的民族风情。
无论是独特的地理环境,还是丰富的历史文化,都使得云南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首先,云南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闻名于世。
她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形成了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云南的地形多样,山川起伏,江河纵横,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和最高的悬崖瀑布。
无论是雄伟的玉龙雪山,还是神秘的虎跳峡,都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云南还有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这里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江汇合,形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其次,云南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深受世人瞩目。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2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这里有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三月街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体验。
此外,云南还有众多的古迹和文化遗址,如大理洱海古城、丽江古城、昆明的翠湖等,这些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地方,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云南的美食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云南的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品种而闻名于世。
这里有火锅、过桥米线、砂锅饭等传统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云南还有著名的普洱茶,被誉为“茶中之王”,具有降脂减肥、利尿消肿等功效,备受人们喜爱。
无论是品味美食还是品茶赏景,云南都能让人体验到独特的味觉和视觉盛宴。
在云南,人们还可以享受到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
这里有世界著名的滇池,可以进行划船、钓鱼等水上运动;还有壮美的雪山,可以进行滑雪、攀岩等极限运动;此外,云南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合进行徒步旅行、摄影等活动。
无论是追求刺激的冒险家,还是喜欢亲近自然的户外爱好者,云南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然而,云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旅游业的发展不平衡。
由于云南地域广阔,各地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平衡,导致一些地方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其次,环境保护问题也亟待解决。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0102预习导学1.西津渡西津渡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北邻长江,形成于三国时期,至唐代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
西津渡曾是长江下游南岸的一个重要渡口,长江与大运河在此交汇,但从明末清初开始,镇江段河道受地质水文变化的影响,渡口被泥沙淤埋,逐渐变成陆地,曾经喧嚣的古渡码头最终沉埋于地下。
京杭大运河与滚滚长江在西津渡不远处交汇,造就了人流物流集散港口的功能。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宗教、文化、民俗风情都是因渡而生,记录了镇江城市靠江而兴的历史文脉。
走在西津渡的小码头街,脚下是印刻着千年辙痕的石板,身旁是古色古香的老宅民居。
历史的木门被 " 吱呀 " 一声推开,承载着江南古韵和津渡繁华的岁月记忆,好似被时光流水里一句响亮的 " 上船喽 " 陡然唤醒。
" 这里就相当于候船室。
" 在待渡亭前,原西津渡文化发展公司文史办主任张峥嵘介绍," 曾几何时,江水就从下面流过。
清代以后,因淤泥上涨,河岸逐渐北移。
如今,这里距离长江 300 多米。
在西津渡的古街上,还有一所救生会旧址。
救生会,顾名思义就是济渡救生的意思,是古代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
张峥嵘介绍,西津渡的救生会比世界创设最早的美国马萨诸塞州救生组织提前了 84 年,较英国皇家救生会要早出188 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救生组织。
走进救生会旧址,庭院中放置着一艘救生船,通体都被涂成醒目的鲜红色。
船头上金锣高悬旗帜飞扬,还悬挂着一面造型独特的虎头牌。
这是参照原貌缩小比例仿制的,依稀可见当年的威武壮观。
直到民国时期,大型汽轮取代传统木船以后,救生会才逐渐完成了历史使命。
时光荏苒,江水远去,如今的西津渡口,已不见当年人来货往红船如梭的景象。
但以济渡救生为内核的慈善文化,却一直传承了下来。
2.虎跳峡蜿蜒曲折的硕曲河在崇山峻岭中向南流淌,与定曲河在古学乡汇合后,终于在奔子栏汇入了金沙江。
第一章世界遗产概述试卷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吴哥窟位于哪个国家?A.越南B.柬埔寨C.老挝D.尼泊尔正确答案:B解析:(单选题) 3.0分已选择:B得分:3.0世界遗产德尔菲考古遗址位于欧洲哪个国家?A.希腊B.意大利C.法国D.德国正确答案:A解析:(单选题) 3.0分已选择:A得分:3.0以下选项哪一个不属于导致世界遗产濒临危机的原因?A.管理体制混乱B.盗掘偷猎C.监控、分流客源D.城市开发正确答案:C解析:(单选题) 3.0分已选择:C得分:3.0目前中国在世界上遗产数量的地位居世界第几?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正确答案:B解析:(单选题) 3.0分已选择:B得分:3.0世界遗产的分类包括哪些?A.自然遗产B.文化遗产C.双重遗产D.文化景观遗产正确答案:ABCD解析:(多选题) 3.0分已选择:ABCD得分:3.0第二章中国文化遗产古建筑群篇试卷容以下选项哪一个不属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A.使用木材砖瓦作为主要材料B.采用框架式结构C.豪华壮丽的装饰D.注重建筑组群的平面布局正确答案:C解析:(单选题) 3.0分已选择:C得分:3.0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前后一共经历过多少个皇帝?A.22B.23C.24D.25正确答案:C解析:(单选题) 3.0分已选择:C得分:3.0以下选项哪一个不属于故宫建筑布局的特点?A.中轴对称B.前朝后寝C.四朝五门D.左祖右社正确答案:C解析:(单选题) 3.0分已选择:C得分:3.0我国古代建筑的构成不受哪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A.敬天祀祖的礼制思想B.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思想C.以家长为中心的家族思想D.佛家思想正确答案:D解析:(单选题) 3.0分已选择:D得分:3.0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分别是什么?A.中国建筑B.欧洲建筑C.哥特式建筑D.伊斯兰建筑正确答案:ABD(多选题) 3.0分已选择:ABD得分:3.0第三章中国文化遗产古典园林篇试卷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中表达的构景手法是()。
江西省吉安市省级9校联考九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他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君山下,一座形似龙头的山崖横亘在黄岩河上,使得这里出现了一架天生桥。
黄岩河由两条支流汇聚而成,汹涌澎湃,气势夺人。
大水从上游浩浩荡荡奔_①而下,直到这天生桥的孔洞中。
于是争先恐后,一齐往前奔涌,没想洞下是断崖,便都收刹不住,一同狂跌而去。
就这样,不断地涌、不断地跌,你就听那声音吧,那是_②的声音,是撼天动地的声音。
1. 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yuán滕B. héng藤C. gèn腾D. gèng螣2. 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 振聋发聩B. 歇斯底里C. 赫赫扬扬D. 震耳欲聋【答案】1. C 2.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横亘:héng gèn,横跨;横卧。
奔腾:bēn téng,在汉语中作动词,原指马奔跑的样子,后来还用作抽象名词。
故选C。
2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振聋发聩:指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B.歇斯底里:指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通常用于形容对于某件事物的极度情绪,一般用于受过度刺激导致情绪失常。
C.赫赫扬扬:显赫的样子。
D.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结合“就这样,不断地涌、不断地跌,你就听那声音吧,那是_②的声音,是撼天动地的声音”的内容和语境可知,此处指的是瀑布的声音巨大,应使用“震耳欲聋”;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乡庐陵,是天祥故里。
这里圣贤辈出,文风鼎盛。
历代仕宦、乡贤留下的传世著作大约3100余种。
天祥严谨治学,知行合一,一生崇尚修身养性()实践躬行的为学遗风,。
《山海经》与“三江并流”潘发生中国西南地区是块神秘的地带。
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教授在对西南地区古今植物及其区系成分进行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国云南西北部、东南部、金沙江河谷、川东鄂西和岭南山地,不仅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避难所,也是这些区系成分在古代分化发展的关键地区”。
(1)“在冰期时,云南没有遭到大陆冰川的直接袭击,”因而“北部山地成为古北大陆起源的古老植物的定居场所……像丽江的玉龙雪山和中甸的哈巴雪山,都蕴藏着大量的高山和亚高山植物,素有‘世界花园之母’之称,驰名中外。
它是杜鹃、报春、龙胆等名花的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
(2)从中我们不仅可以感知云南为什么会成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而且会联想到人类起源的自然历史条件。
有的学者认为,人类的起源地很可能是在中国西南部,他们绘制了这样一张云南人类进化图:1400万年前的“前人”——开远拉玛古猿——禄丰拉玛古猿——400万年前的“真人”——元谋人——昭通人——5万年前的晚期“智人”——丽江人和昆明人。
(3)人们也从滇西北金沙江和澜沧江流域发现的大量的石棺古墓群中得知,早在商代至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有了大批以农业为主的定居民族。
近几十年来,不管是人类和华夏文明起源地探讨,还是三星堆文化的探秘热……一切,都使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中国西南地区与上古奇书《山海经》之间有了一种绝妙的联系。
一、关于《山海经》及其记载的地理方位《山海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书籍之一,成书年代尚无定论。
近代学者多数认为,不是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其中十四篇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的作品,成书于公元前476年至前200年。
(4)也有学者认为,《山海经》成书于夏禹时代至商朝初期,即公元前2070年至前1500年,因为该书属于“夏文化”的范畴。
(5)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人们的共识——《山海经》是一部记述远古时期古昆仑山及其周围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和神话等内容的综合性的地理书,也是一部从上古流传至今的绝无仅有的奇书。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世界遗产及其分布状况。
2.理解我国世界遗产的分类及其重要价值。
(重点)3.通过实例说明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意义。
(难点) 教材整理1 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阅读教材P 16~P 19,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遗产(1)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 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
但是由于侵蚀、地震、海啸等自然因素和战乱等人为因素,这些宝贵财富面临毁坏或者消失的危害。
(2)分类⎩⎨⎧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2.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1)世界文化遗产:包括长城、明清皇宫、莫高窟等。
(2)世界自然遗产:包括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江西三清山等。
(3)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4)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中国古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
正误判断:(1)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与自然遗产。
( )(2)世界遗产属于世界旅游资源中的顶级品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源。
( ) (3)世界遗产和其他旅游资源一样都是永远具有永续性。
( )【提示】(1)√ 世界遗产可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与自然遗产三种类型。
(2)√ 世界遗产属于世界旅游资源中的顶级品牌。
(3)×世界遗产的永续性必须以合理使用和保护为前提,如果不加以保护和合理使用,不仅失去重复使用性,甚至会使其毁坏、灭绝或者消失。
教材整理2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阅读教材P19~P20,回答下列问题:1.认识、研究世界遗产的必要性(1)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程度和主动保护意识。
(2)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2.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3.对世界遗产的态度(1)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和文明的祖先负责。
自然遗产与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湖北大学湖北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A:对 B:错答案:对2.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是()。
A:意大利 B:西班牙 C:法国 D:中国答案:意大利3.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6月-7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决定哪些遗产可以列入(),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A:《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B:《世界遗产名录》 C:《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D:《世界物质遗产名录》答案:《世界遗产名录》4.世界遗产分为()。
A:文化与自然遗产 B:文化景观 C:自然遗产 D:文化遗产答案: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第一章测试1.文化遗产对特定文明或文化传统具有见证意义。
()A:对 B:错答案:对2.我国以文化遗产列入的世界遗产有38处。
()A:对 B:错答案:对3.我国遗产类型:文化遗产居多。
()A:对 B:错答案:对4.世界遗产的标志由代表大自然的圆形与人类创造的形状方形相系相连的图案及“世界遗产”的中英文字样构成,象征着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A:错 B:对答案:对5.中国在()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
A:1965 B:1985 C:1960 D:1980答案:19856.UNESCO是以下哪个组织的英文缩写()。
A: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B: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D:世界保护联盟答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7.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供的援助有哪些形式?()。
A:研究在保护、保存、展出和恢复遗产的艺术、科学和技术性问题 B:提供专家、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正确开展工作 C:其他都是 D:培训遗产的鉴定、保护、保存、展出和恢复方面的工作人员答案:其他都是8.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阅读《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完成问题。
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
①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被称为“三江并流”。
它涵盖范围达170万公顷,包括云南省境内的9个自然保护区和10个风景名胜区。
②“三江并流”地区是一座地质地貌“博物馆”,自然景观丰富多样。
景区内,高山与大江交替展布,从海拔760米的怒江干热河谷到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自然景观随海拔变化呈现出垂直分布状态。
整个景区内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稀有动物、珍贵植物等奇观异景。
这里有118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
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上覆盖着万年冰川,晶莹剔透的冰川从峰顶一直延伸至海拔2700米的明永村森林地带,形成目前世界上最为壮观且稀有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
③“三江并流”地区生物种类繁多,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
由于这一地区未受第四纪冰期大陆冰川的覆盖,加之区域内山脉为南北走向,因此这里成为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
这一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25%的动物种数。
目前,这一区域内栖息着滇金丝猴、羚羊、雪豹等7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生长着秃衫、红豆杉等34种国家级保护植物。
春暖花开时,绿毯般的草甸上、幽静的林中、湛蓝的湖边,到处是花的海洋,可以观赏到20多种杜鹃、近百种龙胆及绿绒马先篙、百合等野生花卉,植物学界将“三江并流”地区称为“天然高山花园”。
这里是欧亚大陆生物群落最富集的地区。
④金沙江和澜沧江并流进入云南省西北“三江并流”区,孕育了数千年来独特的“江边文化”。
该地区是16个民族的聚居地,呈现出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特点,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金沙江上游的石鼓镇、澜沧江上游的叶枝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的代表,已成为“三江并流”区域上的亮点。
⑤“三江并流”地区因其显著的科学价值、美学意义和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长期以来,这一地区成为科学家、探险家和旅游者的向往之地。
1.阅读第②~④段,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三江并流”地区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③段,说说“三江并流”地区能够成为“欧亚大陆生物群落最富集的地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分别印证了选文所说明的哪两个内容?
材料一:“三江并流”区域内海拔高差近6000米,经常是河谷炎热似夏,植物葱绿;山坡花俏草黄,如春如秋;峰顶冰雪世界,一派隆冬景象。
材料二:据资料记载,1923年,叶枝镇新洛村一位名叫哇忍波的傈僳族农民创造了一套傈僳族文字。
国内专家曾认定,这是一种音节文字。
这是我国最后发明并得到认定的少数民族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三江并流”地区是一个地质地貌与自然景观丰富、生物种类繁多、少数民族文化(悠久)独特的区域。
2.其一,“三江并流”地区未受第四纪冰期大陆冰川的覆盖。
其二,区域内山脉为南北走向,这里成为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
3.材料一:“三江并流”地区自然景观随海拔变化呈现出垂直分布状态(或:“三江并流”地区自然景观丰富多样)。
材料二:澜沧江上游的叶枝镇是“三江并流”地区历史文化名镇的代表,是该区域的亮点。
(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