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报表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的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㈠母公司的投资与子公司权益的抵销。
1、全资子公司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借或贷:合并价差贷:长期股权投资合并价差在数字上等于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摊销的余额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借:合并价差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贷:合并价差2、非全资子公司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借或贷:合并价差贷:长期债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注意: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㈡、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1、借:其他应付款贷:其他应收款2、借:预收账款贷:预付账款3、借:应付票据贷:应收票据利息费用不抵销4、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抵销如果子公司从证券公司购买母公司发行的债券高于面值的,一律视为合并价差。
借:应付债券借或贷:合并价差贷:长期债权投资借:投资收益借或贷:合并价差贷:在建工程(财务费用)5、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抵销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贷:管理费用①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不变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上年数)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②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增加不管本期的应收账款如何变化,先把上年的坏账抵销。
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上年数)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借: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增加额×计提比例)贷:管理费用(应收账款增加额×计提比例)③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减少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上年数)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借:管理费用(应收账款减少额×计提比例)贷: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减少额×计提比例)㈢、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抵销与子公司销售价格无关1、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全部向外销售,不存在跨年度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贷:主营业务支出(子公司成本)2、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全部未对外销售。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贷:主营业务支本(母公司成本)存货(母公司未实现的毛利)3、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部分对外销售,部分形成存货。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抵销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其他综合收益——年初 资本公积——年初 或做相反处理。
101 贝考一、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调整分录) 以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为例说明会计处理方法: 假定购 买日子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了暂时 性差异,且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条件。
(1)将购买日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借:存货 【评估增值】 固定资产 【评估增值】 递延所得税资产【评估减值确认的】 贷:应收账款【评估减值】 递延所得税负债【评估增值确认的】 资本公积【差额】 (2)期末调整其账面价值 借:营业成本【购买日评估增值的存货对外销售】 管理费用【补计提折旧、摊销】 应收账款 贷:存货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资产减值损失【按评估确认的金额收回,坏账已 核销】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费用(或借方) 二、 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 (调整分录) (1)对于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调整后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 例】 贷:投资收益 按照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做相反分录。
额】①调整以前年度应享有子公司净损益等所有者权益的份额②其他调整分录比照上述第一年的处理方法。
三、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借:股本【子公司期末数】 资本公积【子公司:期初数+评估增值±本期增减】 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期初数±本期增减】 盈余公积【子公司:期初数±本期增减】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期初数+调整后净利润 -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利】 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大于享有子公司持续计算 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后的母公司金额即权益法的 账面价值】 少数股东权益 四、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损益【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持 股比例】 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本期计提的金额】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子公司本期分配的 股利】 未分配利润—年末【从上笔抵销分录抄过来的金五、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1.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第一年 (1)期末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不含税收入】 【提示】母公司投资收益要在经调整后的子公司净利润基 础上确认,如果存在内部交易(逆流交易)先不调整。
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的编制一、编制调整分录1.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例1:甲公司于2006年12月末支付1000万元取得乙公司80%的表决权股权,进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购买日,乙公司有一台全新的管理用设备,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20万元。
乙公司按5年计提折旧,净残值为0。
假设除该项设备外,其余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
甲、乙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按净利润10%提取盈余公积。
(1)2006年末购买日编制的调整分录借:固定资产(120-100)20贷:资本公积20(2)2007年末编制合并报表时,应编制调整分录,使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反映为在购买日公允价值基础上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等在本期资产负债表日应有的金额。
借:固定资产(120-100)20贷:资本公积20借:管理费用(因为是管理用设备)4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20÷5-100÷5)4借:所得税费用1.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5[说明:2007年末按公允价值持续计量的账面价值96万元(120-24),其计税基础90万元(100-10),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5万元(6×25%)]借:盈余公积(5.5×10%)0.55贷:提取盈余公积0.552.对母公司报表的调整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即调表不调账。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的调整分录有三笔:①对于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投资收益按照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②对于当期收到子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③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母公司按照应享有或应承担的份额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贷或借:资本公积例2: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000万元取得乙公司80%的股份(假定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企业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合并财务报表调整、抵消分录技巧、实例一、编制母子公司内部交易抵销分录时,计算其递延所得税影响的技巧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应将母子公司内部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予以抵销。
因此,对于相关资产负债项目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食别资产负债表中的价值会不同.并进而可能产生与有关资产、负债所属纳税主体计税基础的不同.从合并财务报表作为一个完整经济主体的角度考虑.应当确认该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在具体处理过程中。
我们可以将合并财务报表看做一张普通的财务报表.由于内部交易抵销分录仅影响该报表上相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对其计税基础没有任何影响:因此,上述抵销分录所引起的相关资产、负债账面价值的增减变动额,视为内部交易抵销分录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在解题时。
只需将母子公司内部交易抵销分录编制完后(注意.对因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实际上并不属于内部交易抵销分录),算出其对相关资产、负债项目账面价值的影响额,即可得出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以母子公司内部交易存货为例。
解题时.先编制存货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销分录.然后计算上述抵销分录对存货项目账面价值的影响金额(借记“存货”项目.使存货账面价值增加,贷记“存货”项目,则与之相反),存货账面价值减少(增加)多少.即意味着产生了多少可抵,扣(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因为上述抵销分录,对存货的计税基础没有影响。
【例题1】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
2009年3月。
A公司向B 公司销售100件甲商品.售价11 000万元,成本800万元。
B 公司购入后将其作为库存商品管理。
截至2009年年末.B公司对外出售40件甲商品.剩余甲商品在2009年12月31日的可变现净值为550万元。
母子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不考虑其他因素。
A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进行以下抵销处理(以万元为单位,下同):借:营业收入 1 000贷:营业成本 1 000借:营业成本120[(1000-800)x60%】贷:存货120借:存货——存货跌价准50贷:资产减值损失50上述抵销分录。
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调整分录、抵销分录(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1.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第一年(1)假定当期内部购进商品全部对集团外销售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不含税收入】贷:营业成本【内部购进企业对外销售的成本】假定母公司将成本为80元的商品以售价100元销售给子公司,则抵销分录为:借:营业收入100贷:营业成本100(2)期末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借:营业成本【期末内部购销形成的存货价值×销售企业的毛利率】贷:存货接上例,假定期末该批商品子公司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则抵销分录为:借:营业成本20[100×(100-80)/100]贷:存货20(3)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第二年(1)假定上期未实现内部销售商品全部对集团外销售借:未分配利润——年初【上期期末内部购销形成的存货价值×销售企业的毛利率】贷:营业成本(2)假定当期内部购进商品全部对集团外销售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3)期末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借:营业成本贷:存货(4)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差额】贷:未分配利润——年初2.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第一年(1)内部销售方为存货,购入方确认为固定资产①将与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不含税收入】贷:营业成本【内部销售企业的成本】固定资产——原价【内部购进企业多计的原价】②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予以抵销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2)内部销售方为固定资产,购入方也确认为固定资产①将与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借:营业外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利得】贷:固定资产——原价【内部购进企业多计的原价】②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第二年:①将期初未分配利润中包含的该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以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固定资产——原价②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上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以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未分配利润——年初③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④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差额】贷:未分配利润——年初所得税费用【差额】3.无形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比照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的处理方法。
⼤家都知道,合并财务报表是⾮常重要的⼀章,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与长期股权投资结合,⼏乎每年是必考⼤题。
每年平均分值在20分左右。
今年与往年相⽐,合并财务报表在做抵销分录之前,⾸先要做调整分录。
教材的思路是按照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样的思路来讲解抵销分录,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对各报表合并的学习⽐较系统,但其主要缺点也⾮常明显:对于同样的⼀笔抵销业务,如内部存货销售,即涉及到资产负债表项⽬,⼜涉及到利润表项⽬,那么在学习的时候会发现业务的举例有重复之嫌。
其实,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和个别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并不相同,由于⼀笔抵销分录可能会同时涉及合并资产负债表项⽬、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项⽬,所以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并不是单独编制的,⽽是在⼀张合并⼯作底稿上同时完成的,不能孤⽴地加以看待。
初次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和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抵销分录在实质上并⽆区别,只不过初次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要⽐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少考虑抵销以前年度的项⽬。
鉴于此,同时针对考试,要想掌握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法,就不能⽚⾯记忆,⽽应综合理解。
下⾯对合并财务报表的调整分录以及抵销分录做⼀总结: ⼀、调整分录的编制 1、对⼦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调整 (1)对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公司 ⼦公司采⽤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致的情况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以有关⼦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不需要进⾏调整;⼦公司采⽤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致的情况下,则需要考虑重要性原则,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对⼦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调整。
(2)⾮同⼀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公司 对于⾮同⼀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公司,除应考虑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的差别,需要对⼦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调整外,还应当根据母公司在购买⽇设置的备查簿中登记的该⼦公司有关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对⼦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调整,使⼦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反映为在购买⽇公允价值基础上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等在本期资产负债表⽇应有的⾦额。
合并财务报表调整抵消分录技巧实例一、编制母子公司内部交易抵销分录时,计算其递延所得税影响的技巧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应将母子公司内部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予以抵销。
因此,对于相关资产负债项目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食别资产负债表中的价值会不同.并进而可能产生与有关资产、负债所属纳税主体计税基础的不同.从合并财务报表作为一个完整经济主体的角度考虑.应当确认该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在具体处理过程中。
我们可以将合并财务报表看做一张普通的财务报表.由于内部交易抵销分录仅影响该报表上相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对其计税基础没有任何影响:因此,上述抵销分录所引起的相关资产、负债账面价值的增减变动额,视为内部交易抵销分录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在解题时。
只需将母子公司内部交易抵销分录编制完后(注意.对因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实际上并不属于内部交易抵销分录),算出其对相关资产、负债项目账面价值的影响额,即可得出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以母子公司内部交易存货为例。
解题时.先编制存货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销分录.然后计算上述抵销分录对存货项目账面价值的影响金额(借记“存货”项目.使存货账面价值增加,贷记“存货”项目,则与之相反),存货账面价值减少(增加)多少.即意味着产生了多少可抵,扣(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因为上述抵销分录,对存货的计税基础没有影响。
【例题 1】A 公司为B 公司的母公司。
2022 年 3 月。
A 公司向B 公司销售 100 件甲商品.售价 11000 万元,成本 800 万元。
B 公司购入后将其作为库存商品管理。
截至 2022 年年末. B 公司对外出售 40 件甲商品.剩余甲商品在 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可变现净值为 550 万元。
母子公司合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 25%。
不考虑其他因素。
A 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进行以下抵销处理(以万元为单位,下同):借:营业收入 1000贷:营业成本 1000借:营业成本 120[(1000-800)某 60%】贷:存货 120借:存货——存货跌价准 50贷:资产减值损失 50上述抵销分录。
共计报表抵销分录的概括整理1、股权获得日(一)、同一控制下:(1).全资子企业(100%股权):∵同一控制下∴母企业的投资=子企业的全部者权益抵消分录:(1)母企业的投资和子企业的全部者权益直接对冲。
(2)将子企业的保存利润并入。
(2).非全资子企业:子企业的全部者权益一部分归属于母企业,另一部分归属于其余股东。
归属于母企业的部分和母企业的投资对冲;母企业的投资=子企业的全部者权益×母企业份额归属于其余股东的部分和“少量股东权益”对冲。
少量股东权益=子企业的全部者权益×其余企业份额抵消分录:1、母企业的投资和子企业的全部者权益对冲,并产生“少量股东权益”:借:子企业全部者权益贷:长久股权投资少量股东权益2、将子企业的保存利润按母企业所占份额并入:借:资本公积贷:盈利公积(二)、非同一控制下:(1).全资子企业(100%股权):抵消分录应包含以下内容:1.将被归并方可辨识财产欠债(净财产)的账面价值调整到公允价值。
2.冲抵母企业的长久股权投资(贷方)。
3.冲抵子企业的全部者权益(借方)。
4.差额:借差—商誉贷差—保存利润(2).非全资子企业:抵消分录应包含以下内容:1.将被归并方可辨识财产欠债(净财产)的账面价值调整到公允价值。
2.冲抵母企业的长久股权投资(贷方)。
3.冲抵子企业的全部者权益(借方)。
4.产生少量股东权益=子企业可辨识净财产的公允价值×少量股东所占份额5.差额:借差—商誉贷差—保存利润2、股权获得往后一、母企业的长久股权投资于子企业的全部者权益的抵销:(一)、同一控制下:借:子企业全部者权益贷:长久股权投资[母企业对子企业股权投资价值]财产减值损失期初未分派利润少量股东权益(二)、非同一控制下:二、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以应收账款为例)(一)、独自年份:(1)借:对付账款贷:应收账款(账面余额)(2)借:应收账款贷:财产减值损失注意:分录(2)中“应收账款”在账务办理中是“坏账准备”,可是在编制报表时“坏账准备”已经并入“应收账款”,所以上述抵消分录中直接冲抵“应收账款”(报表项目)。
合并报表分录一、影响合并报表的合并抵消分录(一)内部交易商品1.本期内部交易,本期实现对外销售借:营业收入(内销方销售收入金额)贷:营业成本(内销方销售收入金额)2.本期内部交易,本期未实现对外销售借:营业收入(内销方销售收入金额)贷:营业成本(内销方实际成本)存货(内销方销售毛利)借:递延所得税资产(上述销售毛利*25%)贷:所得税费用(上述销售毛利*25%)3.前期内部交易,本期实现对外销售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营业成本(交易毛利)借:所得税费用(上述交易毛利*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上述交易毛利*25%)…….转回上期确认4.前期内部交易,本期仍未实现对外销售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存货(毛利)(二)内部交易存货计提坏账准备的抵消(举例)例1:交易价10 000元,成本6 000元,购货方期末减值测试可收回7 000元,(当期内部交易当期未售)借:营业收入10 000贷:营业成本 6 000存货 4 000购货方提了3 000元减值准备,集团不认可借:存货——跌价准备3 000贷:资产减值损失 3 000例2:交易价10 000元,成本6 000元,购货方期末减值测试可收回5 000元,(当期内部交易当期未售)借:营业收入10 000贷:营业成本 6 000存货 4 000购货方提了5 000元减值准备,集团成本为4000元,未减值借:存货——跌价准备5 000贷:资产减值损失 5 000隔年的将“资产减值损失”换成“未分配利润——年初”(三)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一方是固定资产,另一方购入仍然做固定资产1.当年借:营业外收入(交易差价)贷:固定资产——原价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因交易差价产生的折旧)贷:管理费用2.跨年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固定资产——原价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前期)贷:未分配利润——年初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一方是商品,一方购入做固定资产1.当年借:营业收入(交易价)贷:营业成本(实际成本)固定资产——原价(内部交易利润)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2.跨年3套同上(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与存货一样,要看集团是否真的计提减值了)(四)内部债权债务抵消(内部债权债务全部都是借负债贷债权)借: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股利/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贷:应收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股利/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内部应收应付账款一定要记两年:当年2套: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跨年3套: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未分配利润——年初(抵消分录跨年度遇到损益项目一律换成未分配利润——年初)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内部应付债券与持有至到期2年当年可能3套:借:应付债券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投资收益贷: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借:应付利息(只有分次付息才有第3套)贷:应收利息跨年可能有4套:借:应付债券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如果一方是投资收益、一方是财务费用则免做第2套分录)贷: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原价)借:投资收益贷: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借:应付利息(只有分次付息才有第3套)贷:应收利息二、影响母子公司个别报表的调整分录(一)以取得投资时子公司各项可辩认资产、负债(含或有负债)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子公司当年的净利润。
合并报表几个相关的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关于编制合并报表几个相关的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一、调整分录:1、将子公司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两类,分别进行调整。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仅需考虑子公司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是否一致,子公司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一致的情况下,不用调整,以子公司报表为基础编制合并报表。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除应考虑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的差别,需要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外,还应当根据母公司在购买日设置的备查簿中登记的该子公司有关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使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反映为在购买日公允价值基础上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等在本期资产负债表日应有的金额。
(以合并日子公司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持续计量)相关调整分录:(1)将子公司报表由账面价值调整为合并日持续计量的公允价值借:资产类项目(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负数则为贷方)贷:负债类项目(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负数则为借方)资本公积(差额借或贷)(2)考虑折旧摊销(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异而影响的本期折旧摊销额)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或反向分录)无形资产-累计摊销贷:管理费用未分配利润-年初(连续编制时,上年度累计调整数)(3)考虑所得税影响(以及利润影响)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未分配利润-年初(连续编制时,上年度累计调整数)或借:所得税费用未分配利润-年初(连续编制时,上年度累计调整数)贷:递延所得税负债(4)考虑盈余公积影响数(连续编制时,应考虑上年累计调整数)借:盈余公积(或反向分录)贷:提取盈余公积2、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账务上的成本法调整为报表上的权益法,应用追溯调整。
相关分录(三步曲):(1)、对于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投资收益(亏损则反向分录)注:在确认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时,应考虑公允价值的调整及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抵销。
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调整分录、抵销分录及举例(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1.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第一年(1)假定当期内部购进商品全部对集团外销售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不含税收入】贷:营业成本【内部购进企业对外销售的成本】(2)期末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借:营业成本【期末内部购销形成的存货价值×销售企业的毛利率】贷:存货(3)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第二年(1)假定上期未实现内部销售商品全部对集团外销售借:未分配利润——年初【上期期末内部购销形成的存货价值×销售企业的毛利率】贷:营业成本(2)假定当期内部购进商品全部对集团外销售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3)期末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借:营业成本贷:存货(4)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差额】-借方或者贷方贷:未分配利润——年初所得税费用【差额】借方或者贷方2.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第一年(1)内部销售方为存货,购入方确认为固定资产①将与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不含税收入】贷:营业成本【内部销售企业的成本】固定资产——原价【内部购进企业多计的原价】②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予以抵销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2)内部销售方为固定资产,购入方也确认为固定资产①将与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借:营业外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利得】贷:固定资产——原价【内部购进企业多计的原价】②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第二年:①将期初未分配利润中包含的该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以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固定资产——原价②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上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以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未分配利润——年初③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④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差额】贷:未分配利润——年初所得税费用【差额】3.无形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比照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的处理方法。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按新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抵消分录指引。
一、无条件抵消分录(成本法不影响账面价值,权益法有影响)母子公司合并报表,不论它们之间有否部交易,首先应当无条件地编制以下三项抵消分录:1、把母公司对纳入合并围的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进行调整(只调整到合并报表,为后面的两项合并抵消分录打下基础。
合并会计报表中的母公司数据仍按成本法列报)a、母公司在年底应该分得的利润份额借:长期投权投资-损益调整(子公司在被母公司投资控股后实现的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增加数×母公司持股份额)贷:投资收益(母公司本期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 =子公司本期净利润×母公司持股份额)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以前年度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b、子公司在收到投资时所做的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子公司在被母公司投资控股后资本公积的增加累计数)贷:资本公积2、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相抵消(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不抵消,直接汇总):借: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报表数)商誉(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大于享有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的金额,按新准则,只有正商誉,没有负商誉)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额)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其它股东享有的净资产份额, = 子公司净资产×其它股东的股权份额)3、母公司和其它少数股东本期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与子公司本期利润分配项目和期末未分配利润相抵消:借:投资收益 (母公司本期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 =子公司本期净利润×母公司占有的股权份额)少数股东本期收益(其它股东本期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子公司本期净利润×其它股东占有的股权份额)期初末分配利润(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中的年初末分配利润金额)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中的项目金额)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中的项目金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的期末未分配利润金额)特别说明:1.上述抵消分录中,“未分配利润”科目的借、贷方金额必须相等,否则报表将不平。
合并财务报表的抵销分录和调整分录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发生的业务放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看,实际相当于企业内部资产的转移,没有发生损益,而在各自的财务报表中分别确认了损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有关项目的影响予以抵销。
首先总结一下常见的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抵销事项(一)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直接有关的抵销处理1、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调整和抵销2、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公司期初、期末未分配利润及利润分配项目的抵销(二)与企业集团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有关的抵销处理1、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投资;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2、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抵销(三)与企业集团内部购销业务有关的抵销处理1、内部商品交易:内部销售收入与存货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2、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内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摊销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四)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减值准备的抵销因内部购销和内部利润导致坏账准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的抵销。
下面分项目分析调整分录的编制一、内部投资的抵销(一)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1、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
对于第一种情况不需要将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调整为公允价值反映的财务报表,只需要抵销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即可。
对于第二种情况即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应该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调整步骤包括:(1)以合并日为基础确认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和合并商誉。
注意调整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2)按权益法对被投资方净利润作出调整,按调整后的净利润确认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投资收益差额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投资收益(3)收到现金股利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4)子公司除净损益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贷(或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当于母公司将资本划拨下属核算单位,不引起集团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
抵消分录与调整分录▲抵消分录与调整分录是编制合并报表时最核心的业务▲正确编制抵消分录和调整分录将会保证合并报表的质量何为抵消与调整分录?问题为何要编制抵消与调整分录?怎样编制抵消与调整分录?1 关于抵消分录▲抵消分录是基于母子公司一体化原则在合并报表中编制的、将集团内部发生的经济业务予以抵消的会计分录,其主要目的是消除合并报表中集团内部往来与交易的信息,将合并报表视为一个主体报表,提供集团与外部往来及交易的信息。
▲抵消分录主要包括:▲内部股权投资与被投资业务▲内部债权与债务业务▲内部交易业务▲内部现金收支业务具体需要抵消的内容如下所示合并报表抵消业务类型主要抵消业务与涉及的科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母子公司股权投资的抵消同一控制下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日后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日后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债权与债务的抵消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其他应收与其他应付款应收股利(利息)与应付股利(利息)坏账准备与资产减值损失内部交易的抵消存货内部交易形成的利润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内部资产减值损失内部资产减值准备与资产减值损失现金流量表现金收支的抵消集团内部现金的收入与支出2.关于调整分录▲调整分录是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在合并报表工作底稿中对有关项目做出的调整或者为了顺利编制抵消分录而暂时对某些项目做出的调整。
▲编制合并报表时涉及的主要调整分录如下所示:5调整分录调整目标为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会计期间所作的调整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按合并日公允价值为报告基础进行调整将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结果按权益法进行调整实现抵销前的数据基础可比性满足所选择的合并理念的要求满足实务中长期以来对抵销分录编制基础的惯性思维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被并方合并前留存收益归合并方享有的份额转入合并后主体留存收益体现权益之结合注意事项:▲抵消分录和调整分录都是在合并报表工作底稿中编制的▲在编制有关分录时,无需刻意区分某分录的性质,只需依据后面按经济业务阐述的有关抵消和调整分录的原则编制即可▲本小节只是介绍一下在合并报表工作底稿中的分录有抵消和调整之分后面将具体阐述前述的各种抵消与调整分录,欢迎继续收看!谢谢聆听!声明:本课件部分用图来自互联网。
合并报表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的模板【专题一】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的调整分录为:(1)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权益法)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投资收益对于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做相反分录(2)当期收到子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权益法)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3)冲销成本法的处理借:投资收益贷:应收股利【延伸思考】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调整分录的编制。
第二年做调整分录时,先将上年分录重做一遍(涉及利润表项目的换为“未分配利润—年初”),然后再考虑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专题二】合并抵销分录的编制一、内部股权投资的抵销(一)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借:实收资本或股本(子公司期末数)资本公积(子公司期末数)盈余公积(子公司期末数)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期末数)商誉(借方差额)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期末数)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少数股东持股比例)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或:未分配利润——年初)(二)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的利润分配的抵销处理1.如果为全资子公司:借:投资收益(子公司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未分配利润——年末2.如果为非全资子公司:借:投资收益(子公司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少数股东损益(子公司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未分配利润——年末二、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一)初次编制①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②借:预收账款贷:预付账款③借:应付票据贷:应收票据④借:应付债券贷:持有至到期投资○5借:投资收益贷:财务费用(二)连续编制1.将年末内部应收账款和内部应付账款抵销: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2.将上年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予以抵销,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未分配利润——年初3.将本年内部应收账款增加而补提的坏账准备,或者内部应收账款减少而冲销的坏账准备抵销: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或: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三、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售出方和购买方均作为存货)(一)存货内部交易当年的抵销1.抵销内部销售收入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售价)贷:营业成本(内部购买企业的成本=内部销售企业的售价)2.抵销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借:营业成本贷:存货(期末内部购入存货的成本×销售企业的毛利率)【提示】如果期末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应当站在集团角度判断其全部冲回或部分冲回。
合并报表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的模板
【专题一】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的调整分录为:
(1)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权益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对于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做相反分录
(2)当期收到子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权益法)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3)冲销成本法的处理
借:投资收益
贷:应收股利
【延伸思考】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调整分录的编制。
第二年做调整分录时,先将上年分录重做一遍
(涉及利润表项目的换为“未分配利润—年初”),然后再考虑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专题二】合并抵销分录的编制
一、内部股权投资的抵销
(一)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借:实收资本或股本(子公司期末数)
资本公积(子公司期末数)
盈余公积(子公司期末数)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期末数)
商誉(借方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期末数)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或:未分配利润——年初)
(二)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的利润分配的抵销处理
1.如果为全资子公司: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2.如果为非全资子公司: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损益(子公司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二、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一)初次编制
①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②借:预收账款
贷:预付账款
③借:应付票据
贷:应收票据
④借:应付债券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5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二)连续编制
1.将年末内部应收账款和内部应付账款抵销: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2.将上年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予以抵销,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将本年内部应收账款增加而补提的坏账准备,或者内部应收账款减少而冲销的坏账准备抵销: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或: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三、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售出方和购买方均作为存货)
(一)存货内部交易当年的抵销
1.抵销内部销售收入
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售价)
贷:营业成本(内部购买企业的成本=内部销售企业的售价)
2.抵销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期末内部购入存货的成本×销售企业的毛利率)
【提示】如果期末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应当站在集团角度判断其全部冲回或部分冲回。
(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
1.抵销期初结存的内部购入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期初结存内部购入存货成本×上期销售企业的毛利率)贷:营业成本
2.抵销本期发生的内部收入和内部成本
借:营业收入(本期销售企业内部销售收入
贷:营业成本
3.抵销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
借:营业成本(期末结存内部购入存货的成本×销售企业的毛利率)
贷:存货
四、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一)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当年抵销
销售方是库存商品,购买方购入作为固定资产
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售价)
贷:营业成本(内部销售企业的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如果销售方是固定资产,购买方购入也作为固定资产
借:营业外收入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折旧的数额)
贷:管理费用
提示】如果固定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应当站在集团的角度判断是否需要计提或者是否多提,以判断是全部冲回或者部分冲回减值准备。
(二)正常使用年度的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以前各期累计多提的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本期多提的折旧)
贷:管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