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 格式:pptx
- 大小:712.56 KB
- 文档页数:8
实验名称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器材:50mL烧杯(2个)、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药匙、胶头滴管、漏斗、滤纸(与漏斗配套) 、铁架台(附大小合适的铁圈)、蒸馏水(盛在烧杯中,贴标签)、粗盐、酒精灯、蒸发皿、试管架、废液缸(贴有标签)、试管刷、抹布、火柴、坩埚钳、石棉网实验步骤:(一)溶解1、用量筒量取10毫升蒸馏水倒入烧杯中。
2、用托盘天平称取2克粗盐倒入上述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二)过滤1、折叠滤纸。
2、用适量水将滤纸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3、安装过滤装置。
4、过滤。
(三)蒸发1、安装蒸发装置。
2、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
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4、洗涤并整理仪器。
实验说明:1、用剩的粗盐倒入指定容器中。
2、注意安全。
评定细则(一)溶解序号评定细则1天平调零、调平2在两个托盘上分别放两张大小相同的纸3正确将游码调至2刻度4向左盘缓慢加粗盐至天平平衡,再倒入烧杯5打开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6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量筒口7倾倒至接近刻度8用胶头滴管垂直悬空滴加至刻度9将量好的水倒入装有粗盐的烧杯,搅拌10 整理仪器说明:1、倾倒液体超过规定量,可以重做一次。
2、读取液体体积数,误差为+0.2毫升。
(二)过滤序号评定细则1正确折叠滤纸,并放在漏斗上2用适量水将滤纸润湿3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4把过滤器放在铁圈上5调节高度6漏斗下端紧靠烧瓶内壁7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8烧杯紧靠玻璃棒倾倒液体9液面低于滤纸边缘10整理仪器(三)蒸发序号评定细则1将酒精灯放在铁圈下方。
2把蒸发皿放在铁圈上。
3调节高度。
4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
5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6蒸发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7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正确熄灭酒精灯。
8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观察蒸发皿中食盐的外观。
9用坩埚钳夹取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10 收拾整理仪器。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如海学校陈泽学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固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这节课在此基础上进行过滤、蒸发、结晶等实验操作技能的综合学习。
学生对于亲自动手做实验、探究实验等非常感兴趣,但要注意的就是学生做实验过程中,往往只动手做实验,而对于归纳总结出实验过程中的方法和步骤等较困难,所以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对粗盐提纯的实验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粗盐提纯的参与,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物品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每件物品。
(2)感受化学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教具准备】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10mL)、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滤纸、火柴等,【导入新课】在课题1中我们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步骤,现在,让我们走进实验室来亲身体验一下粗盐提纯的步骤。
请同学们按教材P87~P88实验步骤进行讨论与实验。
让学生讨论粗盐提纯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归纳所需要仪器及实验步骤?过滤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蒸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课件展示】【提问】请同学们思考教材P88 [问题与交流]【交流回答】1. 不能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因为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2. 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溶解性、结晶性,这样提纯的盐不是纯净物,里面含有MgCl2或CaCl2 杂质。
【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练习了粗盐提纯的各步骤的操作,学习了蒸发操作,进一步训练了溶解、过滤等技能,知道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各注意事项。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教案: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一、教学目标:1.了解难溶性杂质的性质和分类。
2.学会运用物理离心法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玻璃小瓶、小夹子、漏斗、过滤纸、试板夹、天平。
2.实验药品:粗盐、砂石。
3.学生报告上一节课知识点的小结。
三、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上一节课的内容,并与同学分享。
2.引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3.实验目的解释:难溶性杂质是指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很低,不能被简单的溶解处理方法所去除的杂质。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物理离心法去除粗盐中的砂石等难溶杂质。
4.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准备好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
(2)将粗盐放入玻璃小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摇匀。
(3)将粗盐溶液通过漏斗倒入另一个玻璃小瓶中,用长颈漏斗将溶液过滤,过滤纸上会有一层沉淀。
(4)将过滤纸夹在试板夹上,放在玻璃小瓶上,让其自然风干。
(5)将沉淀放入烘箱中烘干。
(6)将烘干后的沉淀称重,记录下质量。
5.实验讲解:解释实验每个步骤的目的和原理。
(1)第一步是将粗盐溶解在水中,目的是使难溶性杂质与盐溶解在一起。
(2)第二步是通过漏斗和过滤纸将溶液过滤,这样可以将溶解的盐水与难溶性杂质分离开来。
(3)第三步是将过滤纸放在试板夹上,让其自然风干,这样可以将水分从沉淀中蒸发掉。
(4)第四步是将沉淀放入烘箱中烘干,这样可以完全去除沉淀中的水分。
(5)第五步是将沉淀称重,这样可以得到沉淀的质量。
6.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记录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沉淀的质量,从而得到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质量。
7.实验总结:向学生提问,让他们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8.实验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四、教学效果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看是否有实验操作不规范、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引言粗盐是一种常见的食用盐,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然而,在制作过程中,粗盐中常常会含有一些难溶性杂质,如沙子、泥土等。
这些杂质不仅会影响粗盐的质量,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
1. 水洗法水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将粗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 - 搅拌粗盐和水,使杂质悬浮在水中; - 将悬浮液静置一段时间,使杂质沉淀; - 将悬浮液中的杂质倒掉,保留沉淀下来的粗盐;-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水中不再有明显的杂质。
2. 过滤法过滤法是一种常用的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准备一个过滤器,如滤纸或滤网; - 将粗盐放入过滤器中; - 缓慢倒入清水,并让水从过滤器中流出; -水会将难溶性杂质带出过滤器,而保留下来的是相对纯净的粗盐。
3. 离心法离心法是一种通过离心作用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将粗盐溶解在水中,制备成悬浮液; - 将悬浮液放入离心管中; - 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选择适当的转速和离心时间; - 离心机的离心力会使杂质沉淀到离心管的底部; - 倒掉上层液体,保留底部的粗盐。
4. 煮沸法煮沸法是一种通过煮沸使难溶性杂质析出和沉淀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将粗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 加热水至沸腾状态; - 沸腾过程会使水蒸发,导致溶解度下降,从而使难溶性杂质析出和沉淀; - 关闭火源,静置一段时间,使杂质完全沉淀; - 将上层清液倒掉,保留底部的粗盐。
结论通过水洗法、过滤法、离心法和煮沸法这几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干净的容器和纯净水,以确保去除杂质的效果。
此外,使用不同的方法时,还应考虑到操作的便捷性和所需时间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掌握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2.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3. 实验操作步骤4. 实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实验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实验注意事项,如何有效地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2.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粗盐、清水、过滤纸、玻璃棒、烧杯、漏斗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粗盐提纯的意义和目的。
2. 理论讲解:讲解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展示实验步骤和技巧。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5. 结果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七、实验步骤:1. 将粗盐溶解在适量的清水中,搅拌均匀。
2. 使用过滤纸和漏斗进行过滤,将溶液中的难溶性杂质去除。
3. 收集过滤后的溶液,进行蒸发操作,使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掉。
4. 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溶液溅出或损坏实验仪器。
2. 过滤时要确保过滤纸贴紧漏斗内壁,防止溶液泄漏。
3. 蒸发时要不断搅拌溶液,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溶液溅出。
4. 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使用热水进行蒸发,以防烫伤。
九、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实验操作,提高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效率。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去除杂质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粗盐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难溶性杂质,如石榴石、石英、矽、碳等。
去除这些难溶性杂质的方法有研磨、重力分选、浸泡、过滤等。
三、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粗盐样品放入研磨器中,加入一小块研磨玻璃片,研磨20分钟。
2.将研磨后的盐样倒入均匀的水中,加热搅拌,使溶解度达到饱和。
3.将溶液静置,观察是否有沉淀物生成。
4.使用漏斗和滤纸装置进行过滤,将溶液过滤掉。
5.将过滤后的沉淀物用水洗涤,去除残留的盐分。
6.对沉淀物进行干燥,得到净化后的盐样。
7.使用显微镜观察净化后的盐样,记录并分析观察结果。
8.重复上述步骤2-7,使用不同重力分选和过滤条件,比较不同条件对去除杂质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1.观察到使用研磨器对粗盐进行研磨后,溶液中产生了较多的沉淀物。
2.过滤沉淀物时,使用较小的滤纸孔径可以有效去除较大粒径的杂质。
3.样品经过多次重力分选和过滤,杂质含量减少,精制度得到提高。
五、实验讨论:1.实验中的研磨时间对杂质去除的效果有影响,长时间研磨可能导致部分盐晶体溶解。
2.温度对粗盐的溶解度也有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以提高溶解度,增加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
3.研磨器的选择和操作方式也会影响杂质的去除效果,过于剧烈的研磨可能导致杂质重新附着在盐晶体表面,减少去除效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步掌握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实验中我们发现研磨、重力分选和过滤是较为有效的去除杂质的方法。
在实验中进行多次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精制度。
七、实验建议:1.在以后的实验中,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杂质去除方法,如分级筛选、电磁分选等,探索更有效的去除方式。
2.对不同粗盐样品进行对比实验,分析不同杂质组成和含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以优化杂质去除流程。
注:以上所述只是一份简单的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报告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实际实验中可能还需要补充详细的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