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14
2019年《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第1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时间为( ).A.1983年12月8日 B.1996年5月15日C.1987年1月19日 D.1987年2月15日答案:A【解析】目前我国唯一的一部统计法律是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第2题: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统计法律是( )A.《中华民国统计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C.《户口普查法》 D.《关于充实统计机构、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答案:A【解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统计法律,是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国民国统计法》,该法于1938年修正公布。
第3题: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其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则审批单位是( )。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政府有关部门答案:B【解析】《统计法》第十二条规定,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第4题:现行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项目,其中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是( )。
A.经济普查 B.人口普查 C.农业普查 D.基本单位普查答案:A【解析】:经济普查每隔5年开展一次,农业普查、人口普查每隔10年开展一次。
第5题:搜集、整理统计资料的基础和主体分别是( )A.经常性抽样调查、周期性普查 B.周期性普查、经常性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周期性调查 D.典型调查、经常性抽样调查答案:B【解析】《统计法》第十六条对我国实行的主要调查方法做出了具体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题,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第6题:国家统计数据的权威公布部门是(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 C.最先公布的部门 D.主管部门答案:B试题来源模考吧mokaoba【解析】《统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
统计法基础知识专项(题库版)1、多选统计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
A.申请人B.被申请人C.复议第三人D.复议法定理人E.被告正确答案:A, B, C, D2、判断题统计人员应当坚(江南博哥)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收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正确答案:对参考解析:《统计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不得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3、单选某调查单位2013年有三次迟报现象,统计局对其作出统计行政处罚。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除罚款外,统计局还可以对该公司作出的行政处罚有()。
A.警告B.责令停产停业C.曝光D.通报正确答案:A4、单选某公司未按期向统计局报送劳动情况投表,统计局遂发出《统计投表催投单》,要求3日内补报。
该公司在期限内进行了补报。
该单位行为属于()。
A.拒绝提供统计资料B.迟报统计资料C.拒绝统计调查D.未构成统计违法行为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实践中,迟报统计资料存在两类情况:一是上报期限届满后,调查对象主动上报统计资料;二是上报期限届满后,经政府统计机构催报,调查对象在催报期限内上报统计资料。
题中该单位行为属于第二种迟报。
5、多选2013年初,某省统计局向全省纺织企业布置了《工业企业统计年报》,报送报表的期限是2013年2月28日。
经查,某纺织公司报表中的职工工资数据严重低于实际情况,省统计局将报表退回,要求审核后重新填报,该公司置之不理。
之后,省统计局又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该公司仍拒绝重新填报统计资料。
省统计局对该公司作出了统计行政处罚。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对于该企业的行为,省统计局依法可对其作出何种处罚?()A.警告B.罚款C.通报D.没收违法所得正确答案:A, B, C6、多选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每题1分。
1 《统计法》对统计资料的内容要求是________,即一方面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对统计的指标方法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要保持统计资料的________。
( )(A)客观性;连续性(B)合法性;可比性(C)相关性;连续性和可比性(D)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性2 在我国统计工作管理体制中,统计资料管理的原则是( )。
(A)统一管理、分级负责(B)分级管理、分级负责(C)分散管理、分级负责(D)集中管理、分级负责3 统计资料的( )是对统计资料生产程序的要求。
(A)客观性(B)合法性(C)相关性(D)秘密性4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 )负责。
(A)及时性(B)有效性(C)合法性(D)完整性5 根据《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制度,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 )。
(A)有效性(B)合法性(C)及时性(D)可靠性6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由(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布。
(A)本部门(B)国务院(C)国家统计局(D)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7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 )提供有关行政记录资料和国民经济核算所需的财务资料、财政资料及其他资料。
(B)国家统计局(C)同级人民政府(D)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8 ( )是统计资料管理中的基础性环节和重要内容。
(A)统计资料的审核(B)统计资料的搜集(C)统计资料的录入(D)统计资料的签署9 各级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计划,检查政策、计划执行情况,考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作成绩,进行奖励和惩罚等需要使用统计资料的,以( )统计资料为准。
(A)自行统计调查的(B)实施重点调查得到的(C)新闻媒体登载的(D)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签署或者盖章的10 统计资料实行( )公布制度。
《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1(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1.0分,共30.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何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
A.1983年12月8日B.1996年5月l5日C.2009年12月8日D.2010年1月1日【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目前我国唯一的一部统计法律是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第2题我国政府统计的第一项法定任务是( )。
A.向政府提供统计咨询意见B.对政府实行统计监督C.对社会公众提供统计资料D.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我国政府统计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2)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3)实行统计监督。
第3题我国统计法调整的范围主要是( ).A.政府统计活动 B.涉外统计活动C.民间统计活动 D.企业统计活动【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统计法》第二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活动。
第4题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
A.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B.搜集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C.搜集统计信息,提供咨询意见D.提供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政府统计已具备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
第5题在国家统计调查项目中,新的、重大的统计调查项目由( )。
A.国家统计局审批 B.全国人大及常委审批C.国务院审批 D.国家统计局或国务院审批【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统计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报国务院备案;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审批。
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1. 什么是统计法?统计法是一种数学工具,用于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大量数据,从而获得有关群体特征和规律的方法。
统计法主要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个方面。
描述统计用于描述群体特征和现象,并通过计算平均值、方差等指标来进行量化分析;推断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和预测。
2. 试述统计学中的样本和总体的概念。
•样本: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个体或观察对象。
样本是用来研究和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规律的代表性部分。
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即能够反映总体的特征,并且应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取,以避免选择偏差。
•总体: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个体或观察对象的集合。
总体包括我们感兴趣的所有个体或观察对象,并且是我们希望通过统计方法进行推断和预测的对象。
总体通常较大,而样本是对总体的一部分进行观察和研究。
3. 试述频数分布与频率分布的区别。
•频数分布:频数分布是指将数据按照数值的大小分组,并统计每组中数据出现的次数。
频数分布通常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每个组的频数表示该组中的数据个数。
•频率分布:频率分布是指将频数转化为相对频率或百分比,并将其呈现为表格或图形。
频率分布常常用于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数据分布情况,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数据的特征。
频率分布反映了不同数值或类别在总体或样本中的相对出现频率。
4. 试述抽样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目的: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了解总体的特征、规律和意见。
通过合理的抽样方法和样本规模,可以减少成本和时间,并在一定的误差允许范围内获得对总体的准确估计。
•方法:抽样调查的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
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地选择一部分个体或观察对象;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然后从每层中随机选择样本;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然后随机选择其中一部分群进行调查。
根据研究目的和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进行调查。
统计法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统计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A. 规范统计行为B. 保障统计数据真实性C. 促进统计事业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2. 统计调查对象应当如何对待统计调查?A. 拒绝提供统计资料B. 可以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C. 应当如实提供统计资料D. 可以随意提供统计资料答案:C3.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的职权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统计调查权B. 统计报告权C. 统计监督权D. 统计决策权答案:D4. 统计资料的保密性是如何规定的?A. 统计资料可以公开B. 统计资料应当保密C. 统计资料可以随意泄露D. 统计资料应当公开答案:B5. 统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哪些?A. 行政责任B. 民事责任C. 刑事责任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统计法规定的统计资料?A. 国家机关的统计资料B. 企业事业单位的统计资料C. 社会团体的统计资料D. 个人的统计资料答案:ABC2. 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应当遵循哪些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及时性原则D. 经济性原则答案:ABCD3. 统计法中规定的统计违法行为包括哪些?A. 拒绝提供统计资料B. 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C. 泄露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D. 违反统计资料管理规定答案:ABCD4. 统计法规定,统计资料的公布应当遵循哪些要求?A. 真实性B. 准确性C. 完整性D. 及时性答案:ABCD5. 统计法中对统计人员的哪些行为规定了法律责任?A. 泄露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B. 伪造、篡改统计资料C. 滥用职权、玩忽职守D. 拒绝、阻碍统计监督检查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统计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
(对)2. 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非法的统计调查。
(对)3. 统计资料可以随意泄露给任何单位和个人。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统计法律规范,始见于()。
BA、夏朝B、周朝C、汉朝D、宋朝2、西宁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西宁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
CA、法律B、地方性法规C、政府规章D、行政法规3、有权制定地方性统计法规的是()。
CA、省级人民政府B、国务院各部门C、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D、地级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时间为()。
AA、1983年12月8日B、1996年5月15日C、1987年1月19日D、1987年2月15日5、2009年6月27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施行时间为()。
BA、2009年12月8日B、2010年1月1日C、2009年10月1日D、2009年6月27日6、有权制定统计行政规章的机构是()。
DA、国务院B、所有市级人民政府C、部分县级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7、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的统计法律是()。
AA、《中华民国统计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C、《户口普查法》D、《关于充实统计机构、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8、保障统计工作的统一性,最关键的是要实行集中统一的()。
DA、统计标准B、统计制度C、调查方法D、统计管理体制9、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属于()。
BA、统计法律B、统计行政法规C、法规性文件D、统计基本法10、我国政府统计的第一项法定任务是()。
DA、向政府提供统计咨询意见B、对政府实行统计监督C、向社会公众提供统计资料D、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11、我国实行的统计管理体制,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DA、集中型B、分散型C、集中与分散结合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12、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BA、咨询、决策、监督B、信息、咨询、监督C、决策、指导、监督D、信息、决策、监督13、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目的是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
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统计法是指通过________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社会、经济、科学等领域的数据信息。
A. 统计调查B. 统计学C. 统计分析D. 统计方法答案:B. 统计学2. 下列哪项不属于统计学的主要任务?A. 数据收集B. 数据清洗C. 数据分析D. 数据挖掘答案:D. 数据挖掘3. 统计学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描述统计学和________。
A. 推断统计学B. 实证统计学C. 形式统计学D. 实证研究学答案:A. 推断统计学4. 统计调查中,抽样是指从________抽取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研究。
A. 总体B. 样本C. 群体D. 个体答案:A. 总体5. 下列哪项不属于统计调查方法?A. 直接观察法B. 问卷调查法C. 实验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C. 实验法6. 统计数据的四个特征是普遍性、可比性、________和相对稳定性。
A. 随机性B. 波动性C. 短期性D. 长期性答案:B. 波动性7. 下列哪一项是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问题或制定政策的应用领域?A. 统计学原则B. 统计学方法C. 统计学应用D. 统计学模型答案:C. 统计学应用8. 在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是________。
A. ExcelB. SPSSC. MATLABD. R语言答案:B. SPSS9. 统计学基本方法中,描述统计包括_______、图表法和定量描述法等。
A. 数据处理法B. 数据分析法C. 数据采集法D. 数据预测法答案:A. 数据处理法10. 在统计学中,我们通常使用________来度量随机现象的变化幅度。
A. 标准差B. 方差C. 均值D. 中位数答案:A. 标准差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统计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完备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概括性原则、相对稳定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
完备性原则要求统计调查涵盖全部统计对象和统计指标;客观性原则要求统计数据客观真实,不带有主观偏见;概括性原则要求统计资料需要根据整体情况进行归纳、概括;相对稳定性原则要求统计数据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可比性原则要求统计数据具备可比较性,不受时间、空间和指标定义等因素影响。
2020年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卷十)【单选题】1.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三类。
A.部门统计调查B.涉外统计调查C.民间统计调查D.企事业统计调查【答案】A【解析】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三类。
【单选题】2.政府统计调查具有()。
A.自愿性B.营利性C.强制性D.平等协商性【答案】C【解析】政府统计调查都是义务性统计调查,具有强制性。
【多选题】3.民间统计调查具有()。
A.自愿性B.营利性C.强制性D.平等协商性E.非营利性【答案】AB【解析】民间统计调查具有自愿性和营利性两个特点。
【单选题】4.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审批。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国家统计局或国务院【答案】A【解析】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等,报国务院审批。
【单选题】5.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审批。
A.国家统计局B.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同级地方人民政府D.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答案】B【解析】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多选题】6.经审批或者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应当具备法定标识,即在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标明()。
A.表号B.制表机关C.批准或者备案机关D.批准或者备案文号E.有效期限【答案】ABDE【解析】本题考查调查表式。
【单选题】7.统计调查应当以()为基础。
A.经常性抽样调查B.统计报表C.周期性普查D.典型调查【答案】C【解析】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
【多选题】8.我国国家周期性的普查制度包括()。
A.经济普查B.农业普查C.工业普查D.人口普查E.第三产业普查【答案】ABD【解析】我国国家周期性的普查制度包括经济普查、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
单项选择题:1.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的依据是()。
A.《统计法》B.《统计法实施细则》C.《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D.《统计执法检查规定》「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统计违法案件处理程序为立案、调查、处理、结案。
《统计法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1.政府统计是指下列哪个机关依法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手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C )A.调查机关B.司法机关C.国家机关 D.所有机关2.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A )。
A.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B.搜集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C.搜集统计信息,提供咨询意见D.提供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由下列哪个机构制定颁布的?( 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 D.国家统计局4.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必须( DA.真实、及时B.准确、及时C.准确、完整、及时D.真实、准确、完整、及时5.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D )。
A.提供不真实、不系统的统计资料B.提供不正确、不系统的统计资料C.提供不正确、不完整的统计资料D.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资料6.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B )。
A屡次迟报、拒报统计资料B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C屡次漏报、不报统计资料D漏报、不报统计资料7.政府统计调查可分为( C )。
A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B国家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C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D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8.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者是( D )。
A.国家统计局B.国务院有关部门C.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D.国家统计局,或者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9.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应当( D )。
A.报国家统计局审批B.报国家统计局审核,由国务院备案C.报国务院备案D.报国务院审批10.统计调查制度一经审批或者备案,即成为统计调查组织实施的法定依据,( C )。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1.下列关于变量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
BA. 分类数据只能用来区分事物,不能用来表明事物间的大小、优劣B. 顺序数据具有数值特征,可以用于反映事物在数量上的差异C. 数值型数据的计量功能要大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D. 在统计学研究中,对数值型数据的研究是定量分析的主要内容2. 首先将总体分成不同的“层(或组)”,然后在每一层内进行抽样。
此种抽样方法是( )。
BA. 概率抽样B.分层抽样C. 非概率抽样D.整群抽样3.研究搜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是( )。
AA. 描述统计B. 推断统计C. 理论统计D. 应用统计4. 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的调查方法为( )。
CA. 抽样调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普查5. 调查大庆、胜利、中原等几个大油田,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属于( )。
DA. 典型调查B. 抽样调查C. 普查D. 重点调查6.我国目前确定了( )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CA. 以全面报表为基础,以行政记录为主体B. 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行政记录为主体C. 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D. 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基础,以行政记录为主体7. 通过统计调查得到的数据,一般称为( )。
D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次级数据D. 观测数据8. 下列变量是定性变量的是( )。
BA. 年龄B. 职业C. 居民的受教育年限D. 月收入9. 下列变量是定量变量的是( )。
DA. 天气形势B. 籍贯C. 职业D. 市场上的蔬菜价格10. 根据获取方法不同,数据可分为观测数据和( )。
BA. 描述数据B. 实验数据C. 推断数据D. 分析数据11. 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是( )。
BA. 描述统计B. 推断统计C. 理论统计D. 应用统计12. 下列关于数据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统计是指对某种现象或问题进行A. 观测和实验B. 描述和分析C. 计算和比较D. 预测和控制正确答案:B2.下列哪种统计指标能够反映数据集的离散程度?A. 方差B. 均值C. 标准差D. 中位数正确答案:C3.假设样本容量为n,样本均值为x¯,总体方差为σ^2,则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差为A. σ/√nB. σ/nC. σD. √n正确答案:A4.在概率统计中,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则A. P(A ∪ B) = P(A) + P(B)B. P(A ∧ B) = P(A) × P(B)C. P(A ∩ B) = P(A) + P(B)D. P(A | B) = P(B | A)正确答案:B5.某公司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进行了6次月度调查,每次调查的样本数量分别为100、120、80、150、90和110,计算这6次样本数量的平均数。
A. 105B. 107C. 102D. 110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1.样本均值是对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
正确答案:正确2.样本标准差是对总体标准差的无偏估计。
正确答案:错误3.样本量越大,样本均值越接近总体均值。
正确答案:正确4.样本量越大,样本标准差越接近总体标准差。
正确答案:正确5.P值是指在假设检验中,观察到样本结果或更强的结果出现的概率。
正确答案:正确三、填空题1.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2.在假设检验中,当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时,我们(拒绝)原假设。
3.样本容量为10的样本,样本平均数为8,样本标准差为2,则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差为(0.632)。
4.样本量为200的样本,样本均值的95%置信区间为(6.35, 7.65)。
5.在回归分析中,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指标是(回归系数)。
四、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统计法在科学研究和决策中的应用。
答:统计法在科学研究中可以帮助研究者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揭示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3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
A. 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统计行政规章B.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c.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行政规章D.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行政规章和统计制度2.()比《统计法实施细则》法律效力高。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B.《全国农业普查条例》c.《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D.《统计执法检查规定》3.如实、按时向政府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提供统计资料是统计调查对象的( )。
A.权利B.权益 c.义务 D.责任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统计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
A.独立B.独立或附属于政府某个部门之下c.附属于政府某个部门之下D.半独立5.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A.部门统计调查B.涉外统计调查c.民间统计调查D.企事业统计调查6.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项目,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是()A.人口普查B.经济普查c.农业普查 D.污染源普查7.政府统计调查表的法定标识包括()A.表号、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B.表号、批准或者备案机关、有效期限C.表号、制表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D.表号、制表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转自学易网8.统计人员依法进行政府统计调查活动时,向统计调查对象出示的有效证件包括()。
A.统计调查证B.统计调查证、临时统计调查证C.统计调查证、临时统计调查证、普查员证、普查指导员证D.统计调查证、临时统计调查证、普查员证、普查指导员证、政府统计机构颁发的工作证9.统计资料实行()公布制度。
A.经常B.选择C.定期D.及时10.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的统计资料,由()审核、签署或者盖章后上报。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 分,每小题1 分。
)1.2016 年12 月31 日进行的普查是()。
A.人口普查B.农业普查C.经济普查D.基本单位普查2.10 年一个周期间我国开展的普查有()次。
A.2B.3C.4D.53.我国的统计单位分为三种,它们是()。
A.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城乡住户B.法人单位、个体和城镇居民住户C.产业活动单位、个体和农村居民住户D.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4.组织机构代码由8 位数字和1 位校验码组成,此代码()。
A.具有全国一性B.包含单位的行业类别C.包含单位的产业分类D.包含单位的注册类型5.统计区划代码由12 位数字组成,分为()段。
A.二B.三C.四D.五6.以下项目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A.农林牧渔业服务业B.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C.国际组织D.建筑业7.统计上城乡的划分标准是以()为基本单位。
A.街道和镇B.街道和村委会C.居委会和村委会D.乡镇和居委会8.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是按照()划分大中小微型企业的。
A.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B.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C.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D.资产总额9.农业统计调查范围不包括()。
A.农村集体经济组织B.农业企业C.农户D.农业科学院10.农业耕地面积统计采用()进行。
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典型调查11.不属于工业总产值统计原则的是()。
A.工业生产原则B.终产品原则C.产品所有权转移原则D.工厂法原则12.工业企业生产法增加值的计算公式是()。
A.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B.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C.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D.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实缴增值税13.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原油B.煤炭C.太阳能D.汽油14.以下各项中,可以记入能源购进量的是()。
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法基本问题试题及答案(题库版)1、单选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A.咨询、决策、监督B.信息、咨询、监督C.决策、指导、监督D.信息、决策、监督正确答案:B2、单选西宁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江南博哥)《西宁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
A.法律B.地方性法规C.政府规章D.行政法规正确答案:C3、单选我国统计法调整的范围主要是()。
A.民间统计B.政府统计C.涉外统计D.我国境内的所有统计调查正确答案:B4、单选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统计法律规范,始见于()。
A.夏朝B.周朝C.汉朝D.宋朝正确答案:B5、判断题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其人员和编制由国家统计局垂直管理。
()正确答案:对参考解析:国家统计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
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是国家统计局的派出机构。
国家统计局对派出机构的人员和编制实行垂直管理。
6、单选我国实行的统计管理体制,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集中型B.分散型C.集中与分散结合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正确答案:D7、多选与一般的统计活动相比,政府统计具有的特征包括()。
A.实施主体主要是政府机关B.结果具有社会保密性C.必须严格依法实施D.政府统计具有强制性E.结果具有社会共享性正确答案:A, C, D, E8、单选“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A.按之无益B.痛甚不可按C.喘动应手D.痛甚不休E.按之痛止正确答案:A9、单选我国古代统计法的渊源,主要是国王的命令及反映统治者需要的某些习惯的一些命令和规定。
而我国最早的统计法律始见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宋朝正确答案:C10、单选______,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并于______起施行。
()A.1983年12月8日;1984年1月1日B.1987年1月19日;1988年1月1日C.1987年2月15日;1988年1月1日D.1996年5月15日;1997年1月1日正确答案:A11、单选《江苏省统计管理条例》是由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属于()。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305. 地方性统计法规不得与( )相抵触。
ABA. 统计法律B. 统计行政法规C. 统计行政规章D. 部门规章E. 规范性文件308.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第1~3题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报的2008年建筑业总产出为40263.4.万元,从业人员3258人,工资总额3596.08万元。
经查,该公司无法提供2008年的财务报表和原始记录等资料,没有具体的核算资料,上报的统计数据没有任何依据,当地统计局认定该公司已构成了统计违法行为。
遂将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308-1 当地统计局认定该公司涉嫌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答案D解析:伪造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据,主观地编造虚假统计数据或者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
伪造统计资料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
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无法提供2008年的财务报表和原始记录等资料,没有具体的核算资料,上报的统计数据没有任何依据,构成了伪造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309-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如果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其精确程度将( )。
A. 保持不变B. 随之提高C. 无法确定D. 随之降低答案:D:309-4在95%(t=1.96)的可靠程度保证下,推断该企业这批灯泡平均寿命的范围是( )。
XXA. 1196.42小时≤≤1203.58小时B. 496.42小时≤≤503.58小时 XXC. 492.98小时≤≤507.02小时D. 1192.98小时≤≤1207.02小时答案:D 解析:平均寿命=1200±1.96*3.58=1192.98≤≤1207.02309-5仍在95%的可靠程度保证下,推断该企业这批灯泡合格率的范围是( )。
A. 97.37%≤P≤98.63%B. 98.63%≤P≤97.37%C. 96.77%≤P≤99.23%D. 99.23%≤P ≤96.77%答案C 解析:合格率=98%±1.96*0.63%=96.77%≤P≤99.23%310.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 )。
2020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以下变量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 )。
A.人口数B.每日平均气温C.教育程度D.股票价格指数2.男性是一个( )。
A.定性变量B.定性数据C.定量变量D.定量数据3.王芳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获取了四大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这些数据属于( )。
A.一手观测数据B.一手实验数据C.二手观测数据D.二手实验数据4.2017年4月8日,北京市3600多家医疗机构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
为了解居民对本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看法,某课题组近日在网络上展开了调查。
该课题组采用的调查方法属于( )。
A.概率抽样调查B.非概率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5.欲比较两个企业员工队伍的学历结构,以下图形表示方式中比较适宜的是( )。
A.饼图B.折线图C.环形图D.散点图6.当一组数据变动比较均匀时,对其分组宜采用( )。
A.极大值分组B.极小值分组C.等距分组D.不等距分组7.9名学生每月上网时间(小时)分别为:120,150,90,120,130,120,140,110,100。
则根据数据计算的结果,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众数>中位数>均值B.均值>中位数>众数C.中位数>均值>众数D.均值=中位数=众数8.5名股票经纪人的年收入分别为19万元、28万元、46万元、39.5万元和150万元。
以下指标中,更适宜反映5名经纪人收入水平的是( )。
A.简单平均数B.加权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9.关于众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B.它能够反映定性和定量数据的集中趋势C.它容易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D.可能有双众数10.从一个均值为μ,方差为的正态总体中抽取样本,则( )。
《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
A.统计法律B.统计行政法规C.规范性文件D.统计基本法2. 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包括()。
A.咨询、决策、监督B.信息、咨询、监督C.决策、指导、监督D.信息、决策、监督3. 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三类。
A.部门统计调查B.涉外统计调查C.民间统计调查D.企事业统计调查4. 政府统计调查具有()。
A.自愿性B.盈利性C.强制性D.平等协商性5.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审批。
A.国家统计局B.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同级地方人民政府D.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6. 统计调查应当以()为基础。
A.经常性抽样调查B.统计报表C.周期性普查D.典型调查7. 统计资料实行()公布制度。
A.定期B.经常C.及时D.选择性8. 统计资料的管理实行()。
A.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B.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C.分散管理制度D.分级负责的原则9. 国家统计数据以()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最先公布的部门D.主管部门10. 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A.坚持实事求是B.保守国家秘密统计资料C.对统计对象的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保密D.进行统计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11. 统计人员有权()。
A.对违反统计法的政府机关进行罚款B.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C.公布自己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任何资料D.对违反统计法的个人进行罚款12. 某地方领导人认为该地方统计局提供的夏粮产量的数据来源有错误,便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修改了夏粮产量的统计数据,该领导人的行为属于()。
A.依法履行职务行为B.行政监督行为C.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D.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13. 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其基本特征是()。
A.实多报少B.凭空捏造C.非法修改D.实少报多14. 对利用统计调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由()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以罚款。
A.公安部门B.统计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工商部门15. 在统计执法实践中,被调查单位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视为()的行为。
A.迟报统计资料B.屡次迟报统计资料C.拒报统计资料D.篡改统计资料16. 统计人员参与篡改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建议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警告B.罚款C.责令改正D.通报批评17. 实施统计执法检查的主体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局法规检查机构B.各级纪检监察部门C.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18. 给予较大数额罚款的统计行政处罚案件,如果当事人要求,统计执法机关应当组织()。
A.听证B.重新调查C.仲裁D.审理19. 统计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受理统计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A.15B.30C.60D.9020. 统计执法检查中,被处罚对象在接到处罚决定书后,如果既不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拒不执行决定的,由查处机关依法()。
A.强制执行B.起诉C.提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D.与被处罚对象协商解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统计调查对象包括()()()()()。
A.国家机关B.社会团体C.企业组织D.个体工商户E.事业组织2. 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法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
A.虚报B.瞒报C.拒报D.伪造E.篡改3. 经审批或者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应当具备法定标识,即在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标明()()()()()。
A.表号B.制表机关C.批准或者备案机关D.批准或者备案文号E.有效期限4. 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现行的周期性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有()()()()()。
A.经济普查B.农业普查C.工业普查D.人口普查E.第三产业普查5.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负有保密义务。
A.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B.属于私人的单项调查资料C.属于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D.属于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E.属于社会团体的单项资料6.根据《统计法》第十条第四款规定,凡通过()()()()()能取得统计数据的,不得制发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对基层进行统计调查。
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行政记录E.典型调查7. 办理统计从业资格的程序包括()()()()()。
A.申请B.受理C.审查D.决定E.注册8. 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A.罚款B.警告C.没收违法所得D.责令停产停业E.责令改正9.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违反《统计法》规定,()()()()()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A.泄露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B.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C.泄露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D.利用统计调查进行欺诈活动E.利用统计调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10. 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包括()()()()()。
A.立案 B. 调查C. 处理D. 处罚E. 结案三、判断题(判断对错,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9道题,每题2分,共18分)1. 我国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有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和地方性统计法规三种。
()2.《统计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统计人员……依法对统计调查对象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乡、镇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颁发的工作证件。
()3. 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4.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属于非行政许可类审批工作。
()5. 强令、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其违法主体是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
()6. 当事人对所受行政处分不服的,可以要求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7. 根据《统计法实施细则》,企业事业组织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警告,并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8.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9. 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应按规定主动参加统计继续教育。
()四、名词解释(答出基本概念;4道题,每题3分,共12分)1. 统计法2. 商业秘密3. 抽样调查4. 统计执法检查五、简答题(答出基本概念和要点;4道题,每题5分,共20分)1.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 统计人员依法具有的职权有哪些?3. 统计违法行为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4. 定期全面统计报表的概念是什么?有哪些种类?六、案例分析题(答出正确结论,结合相关法规进行必要的分析;2道题,每题5分,共10分)1. 某市统计局在年度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因统计人员的工作失误,某企业报送的上一年度的生产总值多报了170万元,因此认定该企业的这种行为是统计违法行为,对该企业给予了警告的处罚,对该企业的统计员给予了罚款的处罚。
请问,①该企业的行为具体属于什么统计违法行为?为什么?②对该企业及其统计员的处罚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 某公司瞒报工资总额,被南京市统计局立案查处。
该公司对南京市统计局的行政处罚不服,欲提起行政复议。
请问,①该公司可以向哪些部门提出复议申请?②如果该公司对复议决定仍然不服,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007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A4.C5.C6.C7.A8.A9.B 10.A 11.B 12.C 13.A 14.C 15.C 16.D17.C 18.A 19.C 20.C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E3.ABCDE4.ABD5.ABCD6.BCD7.ABCD8.ABC9.AC 10.ABCE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四、名词解释1.统计法,是指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它是由国家制定的关于统计活动的行为准则。
2.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3.抽样调查,是指根据概率理论,从全体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观察,取得样本统计调查数据,并据以推断总体的统计调查方法。
4.统计执法检查,是指统计执法检查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等各种活动的总称。
五、简答题1.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是统计法所调整的统计法律关系的集中反映,是贯穿整个统计法律规范,对各项统计制度和所有统计法律规范起统帅作用的准则。
主要有以下5项:一是,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二是,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三是,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四是,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五是,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2.统计人员的职权,是指统计人员在一定的机构担负统计工作,为了完成统计任务而由统计法规定拥有的权利。
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统计人员的职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统计人员具有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二是,统计人员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依照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三是,统计人员有权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四是,统计人员有权揭发、检举统计调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另外,统计人员有学习专业知识的权利。
3. 统计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人在统计活动中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规定,对统计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形成侵害的行为。
统计违法行为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统计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二是,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三是,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定的行为。
4.定期全面统计报表,是指统计调查对象对依法批准的统计调查表按规定的时间和周期进行填报,由统计调查者予以汇总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定期全面统计报表有月报、季报、年报等几种。
《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