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 第十一章 消费者与亚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67
消费者行为学之亚文化与区域消费差异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过程中的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学科。
而亚文化和区域消费差异是消费者行为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亚文化是指在社会的主流文化框架内形成的具有自己特定价值观、行为习惯和消费方式的子文化群体。
亚文化的形成和存在是由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在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
亚文化与区域消费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亚文化中,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其所属亚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影响。
不同的亚文化群体可能对商品和服务有不同的偏好和需求。
例如,在年轻人亚文化中,潮流、个性和新奇性是他们选择商品和服务的主要考虑因素;而在精英亚文化中,品质、独特性和奢侈感更受重视。
因此,了解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对企业进行市场定位和产品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区域消费差异是指不同地理区域内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表现出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受到地域的风俗习惯、气候条件、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厚实、保暖的衣物;而在南方地区,消费者则更注重清凉、透气的服装。
同时,区域消费差异也表现在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的偏好上。
某些品牌可能在特定地区更具影响力和号召力,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这些地方的品牌。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区域消费差异是制定营销策略、推广和售后服务方案的基础。
综上所述,亚文化和区域消费差异都是消费者行为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了解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以及区域消费差异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并制定更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
亚文化与区域消费差异是消费者行为学领域中引人注目的研究主题。
这两个方面都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为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首先,亚文化是指在主流文化框架内形成的具有自身特定价值观、行为习惯和消费方式的群体。
亚文化的形成和存在源于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人群的心理、社会和文化特征。
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学概述1. 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 消费者行为的特点:(1)多样性–各人消费需求、偏好等不同–同一人不同期、不同情景、不同产品的行为方式不同。
(2)复杂性。
受消费动机、文化背景、经济、个体等因素的影响(3)行为共性。
由人们需要的共性决定。
该性质决定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4)可引导性。
在满足消费者现实或潜在需求的前提下,企业可影响消费。
3.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从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层面划分:(1)决策导向研究(20世纪70—80年代)。
研究购买者理性决策过程。
(2)经验导向研究(20世纪80年代)。
探讨消费者非理性购买和体验型购买的行为。
(3)行为影响研究(20世纪90年代始)。
探讨源于外部非情感和信念因素产生的购买行动。
4.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框架(必须掌握)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与信息搜索1. 消费者决策过程的5个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搜索---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评价2. 消费者决策类型(1)扩展型决策•属复杂决策。
对产品不熟悉,消费者介入程度高,备选产品或品牌差异程度大,购买的时间压力小。
•特点:消费者进行大量的信息搜集;大量的比较、评价。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大量的内、外信息搜集---复杂的产品评价---购买---复杂的购后评价。
•举例:住房、汽车、电脑等(2)有限型决策•特点:消费者对产品了解有限;被选品差异性不大且数量有限;有限的外部信息搜集;介入程度不很高;所花时间较短。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以内部信息搜集为主---有限的产品评价(规则简单、属性少、品牌少)---购买---有限的购后评价•追求多样化的购买、在它人影响下或某种情绪下的购买决策,一般属有限型决策。
•举例:牛奶、酒等。
(3)名义型决策•特点:购买介入程度低、购买基本不用决策、购后基本不评价。
消费者行为学之种族、民族和区域亚文化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个体、群体和组织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一门学科。
在消费者行为学中,种族、民族和区域亚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它们对个体的购买行为、品牌选择、消费偏好以及消费行为的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种族和民族背景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不同的种族和民族在文化背景、价值观、信仰体系、语言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偏好。
例如,中国消费者在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时会购买大量礼品和节日食品,而西方消费者在圣诞节期间会购买各种礼物和圣诞装饰品。
种族和民族的差异还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选择。
例如,某些品牌可能在特定种族或民族中更受欢迎,因为它们与特定文化或身份的相关性更高。
其次,区域亚文化也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区域和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有所不同,这会导致他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偏好有所不同。
例如,北方地区的消费者对于暖气和冬季服装的需求更高,而南方地区对空调和夏季服装的需求更高。
此外,区域亚文化还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态度和偏好。
例如,某些品牌可能在某个区域更受欢迎,因为它们与该地区的特定文化或历史联系更紧密。
种族、民族和区域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不仅存在于购买决策的过程中,还体现在消费行为的方式上。
不同的种族、民族和区域亚文化会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一定的规范和约束。
例如,某些民族或文化可能崇尚节约和朴素的消费观念,他们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时更加谨慎和节制;而另一些民族或文化则更加崇尚享乐和奢侈,他们更倾向于购买高档品牌和奢侈品。
总之,种族、民族和区域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和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对企业和市场营销从业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种族、民族和区域亚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大纲《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大纲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
该学科主要研究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提供依据。
研究侧重二个基本问题:一是分析研究不同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其影特征响因素,为制定合适的营销战略提供依据;二是通过制定营销战略,改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高消费者的购买频率,目的是为企业创造顾客和利润。
消费者行为学是所有的营销方法之母,因此理解消费者行为是制定营销战略的关键要素,是解决营销实战问题的一把钥匙。
一、教学目的本课程的学习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领会,掌握重要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的研究工具和规律,甚至能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做出一定的预测,制定一些实用的营销策略。
二、教学要求(一)在传授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每章的教学过程中,都会穿插案例分析。
(二)学生在学完部分的教学章节后,要参加规定的实践或者课外练习,并写出报告,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主要部分。
三、教学模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实践性(案例)教学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的设计教学总共有四模块。
共有15章。
第一教学模块消费者行为学导论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学导论教学目标:学生应理解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概念,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认识到研究消费者行为学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1、消费者的概念;2、消费者行为学的含义;3、消费者行为学的应用;4、消费者行为学与企业的营销战略;5、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框架;6、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7、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基本营销理念。
第二教学模块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与信息搜索教学目标:学生应解消费者决策的基本类型;掌握问题认知相关因素及激发问题认知的营销战略;掌握信息搜索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概念及基本类型;2(问题认知;3(信息搜索类型及影响因素;4(案例讨论。
亚文化消费者行为分析亚文化1、亚文化概述亚文化是文化的细分,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文化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根据人口特征、地理位置、政治信仰、宗教信仰、国家和伦理背景等,可以将一个文化划分成若干个亚文化。
若干个社会成员因民族、职业、地域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特性,通常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和态度倾向,从而组成一定的社会群体或集团,这个社会群体或集团拥有的附属文化就称为亚文化。
亚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主文化的附属文化,亚文化既与主文化有共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殊性。
亚文化在形成基础和历史沉淀上与所属的社会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亚文化的主体是主文化的一部分,其所具有的独特的行为模式摆脱不了主文化的一些烙印。
亚文化的某些文化含义又必须是有独特性的,因为只有在具体内容或表现形式上因种种差异而构成与主文化或其他亚文化相区别的独特性,才能使得这种亚文化具有存在的意义。
由于每个社会成员都生存和归属于不同的群体或集团中,因此,亚文化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比文化更为具体与直接。
2、几种主要的亚文化群体亚文化群体通常可以按年龄、宗教、收入水平以及性别、职业等因素来划分。
按亚文化群体的划分又可将消费者划分为不同的消费群体。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亚文化群。
(1)性别亚文化群性别角色明显富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因此将性别作为一个亚文化类别来掌握是十分必要的。
每个社会总会将某些特征与角色分配给男性而把另外一些特征与角色分配给女性。
所以,根据消费者性别的不同,可以把消费者分为男性消费者与女性消费者,与其对应的就是男性亚文化群与女性亚文化群。
两大消费者群的消费者在消费偏好、审美标准、购买方式、购买时机、购买习惯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可参见本书对男女消费群体的介绍。
(2)年龄亚文化群除了将性别作为亚文化群体划分依据以外,年龄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划分依据。
消费者的年龄不同,其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也不同,因而其购买行为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消费者行为学(第2版)之下,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或地区文化即亚文化。
2.亚文化特征(1)独特性:一个亚文化越是倾向于维持它的特色,其对该文化下消费者的影响就越大。
(2)同质性:一个亚文化越是表现出高度的同质性,它对于该文化下消费者的潜在影响越大。
(3)排他性:一个亚文化越排斥社会,或是被社会所排斥,则它越孤立于社会之外,其规范与价值的维持越强,因而对消费者潜在的影响越大。
3.影响亚文化形成的因素(1)年龄:年轻一族通常比老年一族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2)性别: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性别角色的认识。
(3)职业:白领阶层相对于蓝领阶层穿着西装的机会更多,出席正式社交场合的机会也更多。
(4)地域:北方人与南方人有着较大的饮食品味的差别。
(5)种族:不同的种族有着不同的肤色,其穿着、生活习俗、习惯有着各自的特点。
(6)宗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律,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
(7)收入:高收入的人比低收入的人更能承担高经济风险的事物。
(8)家庭:子女的生活习惯受到父母的影响,不同的家庭生活习惯有着较大的差异。
11.2.2 亚文化与消费差异亚文化有各种分类方法,亚文化可以分为人种的亚文化、年龄的亚文化、生态亚文化、地理的亚文化、性别亚文化等。
年龄亚文化可分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可分为城市文化、郊区文化和乡村文化等。
由于亚文化是直接作用或影响人们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其影响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它能赋予人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
不同的亚文化群体有着不同的消费特点。
1.性别亚文化所有社会都会把某些特征与角色分配给男性,而把另外一些特征与角色分配给女性,如男性历史角色是养家糊口,女性的历史角色是操持家务,照料孩子。
社会上有很多消费品都与性别有关,如男性的剃须刀、雪茄烟、领带,女性的手镯、化妆品、香水。
当然,也有些商品性别诉求概念越来越模糊,如男性越来越多地使用香水。
文化与消费者购买一、文化概述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某个特定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所习得和共享、用以指导其消费行为的信念、价值观和习俗的总和。
信念是将某些事物或观念作为“真实”或“真理”加以接受的心理状态,或是相信某事为真的状态。
价值观是关于某种行为或行为结果是好的和值得肯定与期待的持久信念。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广义的文化包括了文明✧文化与人类社会是同时产生的,而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文明与野蛮相对比,它代表社会进步,而文化与自然相对,不必然具有社会进步的意思。
2、文化的特点●文化的习得性●文化的群体性(共享性)●文化的复合性●文化的符号性●文化的动态性3、亚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习惯●民族亚文化●宗教亚文化(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区域亚文化(地方语言、地方风俗习惯、性格特征)二、中国文化及其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家族取向;伦理本位;务实精神;整体、直觉思维方式;中庸、尚和的处事态度;模糊委婉言说方式。
三、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价值观是指关于某种行为或行为结果是好的和值得肯定与期待的持久信念。
●文化价值观与测量✧个体价值观是消费者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值得追求、什么事应当摈弃和予以否定的持久信念。
✧价值观分为世界观和特定领域价值观✧测量方法:内容分析、手段-目标链分析、价值观问卷调查●与消费相关的文化价值观集体主义、家庭、物质主义、面子、人情与关系、崇老尚古四、影响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因素1、时间2、空间3、象征4、契约与友谊5、礼仪与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