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代会工代会代表产生的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7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精选7篇)如何写好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看看吧。
制度的制定必须以有关政策、法律、法令为依据。
制度本身要有程序性,为人们的工作和活动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据。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篇1】一、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广大教职工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
学校要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
二、教职工代表大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令、法规,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条例决定、决议和指令。
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正确处理国家、学校和教职工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维护和落实教职工的各项民主权利,协调学校内部矛盾,支持和监督行政领导的工作,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为提高教职工政治、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开展工作。
三、教职工代表大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其决议、决定和重要议案,都要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同意方为有效。
四、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教职工群众民主选举,报学校党支部审查批准产生。
凡本校享有公民权的教职工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代表名额可根据学校教职工总数确定合理分配,代表应包括学校党政工团在内的各类人员,代表总名额占全校教职工总人数的1/4到1/3,其分配体现教师为主,具有群众性和代表性,教师一般不低于代表总人数的60%。
五、教职工代表大会每三年一届,每学期召开一次。
每次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出席。
遇有重大事项,应三分之一以上代表的要求,可以召开临时会议。
六、教职工代表大会委托学校工会委员会作为其闭会期间的常设工作机构。
学校工会委员会要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做好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筹备工作及会议期间的会务工作。
七、教职工代表大会行使以下五项职权:(一)听取和讨论校长的工作报告,讨论学校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改革方案、财务方案、财务预决算、教职工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选举教职工代表的程序1. 教代会每三年为一届,教职工代表由教职工直接选举产生。
代表实行常任制,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
2. 凡学校中享有政治权利的在职教职工,均可当选为教代会代表。
3. 学校党政工主要负责人应选为代表,但必须履行民主选举程序。
4. 学校建立教代会制度。
教代会代表占学校教职工的比例,一般在30%左右。
5. 教职工代表要体现代表性和群众性。
教师代表不得少于代表总数的60%,中层以上领导不得超过代表总数的25%,女教职工和青年教工应占适当比例。
6. 教职工代表的产生(1)由学校工会制定选举代表方案。
根据学校年级组或教研组和各类人员构成状况,确定选区、代表名额、代表条件、各类代表所占的比例、选举步骤、方法和具体要求。
(2)工会要向教职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大家选好代表,开好教代会。
(3)年级组或教研组工会小组召开会议,按照代表名额和条件,商定代表候选人名单,并由教职工直接选举,过半数票才能当选。
(4)各小组将选举结果报工会,由工会或教代会代表资格审查小组进行资格审查后张榜公布。
7. 教职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代表权利:(1)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有权自主地、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参加学校重大决策的审议、讨论。
(3)有权向学校领导反映教职工的意见和要求,有权对学校领导人提出建议、批评。
(4)有对教代会决议、提案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的权利。
(5)因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受到压制、打击报复时,有提出申诉和控告的权利。
代表义务:(1)学习、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政治觉悟和民主管理的素质与能力。
(2)积极参加教代会活动,宣传、贯彻大会决议,完成大会交给的各项任务。
(3)联系教职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如实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做好群众工作。
(4)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提高业务水平,做好本职工作。
8. 代表的培训学校工会应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有计划地对代表进行培训,着重学习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民主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等。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参考范本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学校内部参与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代表着教职工的利益和意识,是实现学校民主管理、促进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平台。
本文将介绍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代表产生方式、代表大会的职权、议事程序、代表大会的作用等内容,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代表产生方式(一)代表产生的程序:教职工代表大会是由教职工选举产生的,代表的产生应该采取民主、公开、平等、竞争的方式进行。
一般来说,代表的产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候选人提名:在选举之前,学校应该鼓励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可以自愿申请成为候选人。
候选人可以是教师代表,也可以是其他教职工代表,但是必须是在编教职工。
2. 候选人宣传:学校应该为候选人提供平等的宣传机会,让候选人依法依规进行宣传活动,让广大教职工了解候选人的政治立场、工作作风等信息。
3. 教职工投票选举:在选举日当天,教职工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选举代表。
选举应该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确保每一位教职工都有平等的选举权。
4. 代表产生:根据选举结果,产生代表。
代表产生后,应该尽快召开代表大会,讨论相关事项。
(二)代表产生的方式:代表的产生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1. 直接选举:直接选举是指教职工直接选举代表,代表的产生过程相对简单直接,便于监督和落实。
但是直接选举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选票分数不平衡、候选人资源匮乏等。
2. 间接选举:间接选举是指教职工通过代表团体选举代表,代表团体可以是教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会等。
间接选举的好处是能够更好地发挥代表团体的作用,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但是也容易出现人为干预、代表团体不公正等问题。
二、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大会是教职工代表制度的核心机构,拥有一定的职权,可以对学校的发展、管理等事宜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包括:(一)讨论通过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等重要制度。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1、教职工代表大会每两年为一届,定期召开,一般每学期召开一次,如不能定期召开,应向教职工代表说明,取得多数代表同意。
每次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出席。
2、遇有重要事项,经三分之一教职工代表提议,可提前开会或召开临时会议。
3、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其职权范围内决定的事项,非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同意不得修改。
4、教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需要临时解决的问题,由工会召集教职工代表组长和专门小组负责人举行联席会议,邀请党政负责人及其它有关人员参加协商处理,并向下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予以确认。
一、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任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任务是由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决定的。
《条例》规定要保障发挥工会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在审议企事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教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权力和作用。
所以,教职工代表大会全面行使职权就要很好完成、审议、监督和维护三项基本任务。
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根本任务,概括地说,就是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权力和主人翁地位,维护国家和教职工的利益。
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办好社会主义事业。
二、教职工代表培训制度为使教职工代表履行代表的义务和广大教职工赋予的权力,提高思想觉悟和参加管理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所以必须对教职工代表进行培训。
1、培训的对象:全体教职工代表。
2、培训内容:学习《工会法》、《劳动法》等有关民主管理的法律和法规。
3、培训时间和方法:每次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前进行培训一次,可采取学习和就有关问题进行讲座。
三、教职工提案征集审查落实制度提案是广大教职工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建议的表达方式,所以必须将提案的各方面工作做好。
1、教代会的前十天把提案发到教工手中,由各代表组长统一收集,交到提案审查小组,由提案审查小组把提案审查归类。
2、提案由教代会组织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提案落实情况,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个别不符校情,暂时办不到,学校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要认真对待明确答复。
教代会的代表产生办法一、教职工代表由教职工直接选举产生,即要有学校各方面人员,又要充分体现学校各项工作以教学为主。
二、教师代表应占代表总数的60%以上,其中高(中)级职称者应占半数以上,女教职工、青年教师应占一定比例.教代会代表实行常任制,任期四年,可以连选连任.。
三、(一)教职工代表的选举(换届时)1、由学校工会提出选举代表的方案,征求教代会执委会意见后报党委审定,方案内容包括:代表人数、组成比例、代表条件、选区划分、代表名额的分配、选举办法等。
2、列席代表一般是未被选为正式代表的党、政、工、团主要领导(也可以扩大到中层主要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特邀代表一般是已离退休的校级党政领导及有影响的教职工等.3、学校党、政、工主要负责人一般应是教代会代表,选举时将他们的名额分配到有关选区参加选举.四、教职工代表的资格的调整、撤换与增补1、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教职工代表,应对其代表资格进行调整;(1)教职工代表在任期内调离原选举单位,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2)教职工代表离、退休后,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3)教职工代表被开除公职、留用察看的或因违法受刑事拘留以上处分的,其代表资格自开除或拘留之日起自行终止.(4)教职工代表因各种原因一年以上不能参加教职工代表大会活动的,其代表资格一般不予保留.(5)教职工代表失去群众信任的,由原选举单位向学校工会提出撤消其代表资格的申请,经同意后,由原选举单位重新选举并报教代会执委会备案.2、教职工代表的增补。
因各种原因造成教代会代表缺额的,按照缺额数和代表性进行补选,其程序是:(1)原选举单位向学校工会提出申请;(2)经教代会执委会研究同意后,原选举单位按选举程序进行选举,并将选举结果报学校工会;(3)学校教代会执委会审查同意后,填写代表登记表,并向下次教代会报告增补情况.。
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加强学院教职工的民主管理、促进学院事务的规范化和高效运作,进一步发挥教职工的主体作用,根据《学院章程》,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1.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院最高决策机构,由全体教职工选举产生,代表全体教职工行使权力。
2.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设主席团,由大会选举产生,负责主持代表大会的工作。
主席团成员应反映各职称教师的合理比例。
3.代表大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由主席团召集。
4.代表大会的职责包括:听取和审议院长报告、讨论和决定学院重大事项、选择或免职院长等。
三、代表产生和产生原则1.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方式为普选,代表产生率不低于全体教职工总数的50%。
2.代表产生原则包括:民主选举原则、平等原则、秘密投票原则和代表责任制原则。
3.代表选举按照职称、岗位等进行分组,每个分组选出一名代表。
4.代表产生应公示,并确保代表名单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四、代表任期和连任1.代表任期为2年。
2.代表可以连任1次,但在连任上限之后,需至少中断一届。
五、代表权利和义务1.代表有权参加代表大会,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
2.代表大会作出决议后,代表有义务积极配合完成决议的落实。
3.代表需尊重代表大会的纪律,不得干扰或阻碍大会的正常进行。
4.代表需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及时反映教职工的意见和要求。
六、代表大会的程序1.代表大会按照提前公告的议程进行,应提前发放会议材料供代表阅读。
2.代表大会应有充分的讨论和辩论环节,保证代表发表意见。
3.代表大会决议须经过表决,原则上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
七、代表大会的权力和职责1.代表大会对学院的事务具有决策权,特别是对于学院的发展战略、重大调整和事务规划等涉及全院的重要事项。
2.代表大会对学院的院长选举或免职具有决定权,对学院的财务收支、人事任免等重要事项具有监督权。
3.代表大会可以设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或委员会,负责履行代表大会的职责。
八、代表大会的工作机制和监督1.代表大会行使权力时需遵守法律法规和学院的章程。
迤山中学教代会筹备材料之三有关教代会(工代会)代表产生的规定1、教代(工代)会代表要在筹备小组主持下,拟定教代会代表分配名额,选举办法和代表资格或条件。
2、本单位党政工主要领导一般应为教代(工代)会代表,但不是“当然代表”,一定要经过民主选举且过半数才能当选。
3、需参加教代(工代)会的学校党政领导可带名额分到各基层单位参加选举。
4、选举代表时,既要考虑本单位各部门的人员构成,又要充分体现学校以教学为主的特点,重点照顾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一线教师的代表一般不少于50%5、代表选举实行差额制,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6、代表选举应在基层工会(分会或小组)主持下,召开本单位全体教职工大会,先酝酿产生代表候选人,然后采用差额选举和无记名投票办法进行选举,其候选人所得票数超过本单位应参加选举人的半数方为有效。
7、代表人数的规定:基层教育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按会员人数确定。
会员在200至500人者,代表为会员的20%至25% 会员在501至1000人者,代表为会员的10涯20%迤山中学教代会筹备材料之四迤山中学第四届教代(工代)会代表产生办法(草案)根据有关教代(工代)会代表产生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草案)。
1、按在职正式职工(290人)的25%确定本届教代(工代)会代表名额(72人)。
2、本届教代会(工代会)代表的产生,分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由各教研组,各处室按筹备领导小组划分给各组、各处室的代表候选人推荐名单,按30%勺比例从本组、本处室推荐名单中推荐本届教代(工代)会代表候选人,行政组推荐代表的比例另行确定。
由工会汇总各组、各处室推荐结果,并报告筹备领导小组,由筹备领导小组审查所推荐候选人的资格,并最终决定正式候选人。
3、第二步,正式候选人确定后,由筹备领导小组将全体教职工(工会会员),划分为若干选区,并将正式候选人分为若干组,每选区选举一组候选人。
选举正式代表时,每选区参选的教职工不得少于应到人数的三分之二,得票超过本选区应到人数的二分之一的候选人,视为当选。
教代会代表的组成和选举1、教代会代表的组成及其产生教代会应有教师、管理人员、领导干部、工人代表,其中教学人员不少于60%。
2、教代会代表的选举教代会代表的选举,由学校工会组织实施。
学校工会提出代表选举方案,经同级党组织批准后,将代表名额以书面形式下达到各选举单位。
教代会代表以教研室(组)、业务处(室)、校办厂(场)为选举单位,由教职工直接选举产生。
学校党政工领导中的代表名额,可以放到基层单位选举,不占名额。
选举时,先产生候选人,召开选举单位全体教职工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选举。
选举会议需有全体教职工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候选人得票数超过应到教职工半数才能当选。
代表选出后,选举单位应将选举结果写成书面报告,连同选举会议的原始材料送学校工会。
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合并召开,实行代表合一的,选举前应向教职工说明。
3、代表资格审查代表资格审查,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小组)或工会负责进行。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属于临时机构。
代表资格审查的内容:① 审查选出的代表是不是本校在编教职工;② 审查选出的代表是否享有公民权利;③ 审查选举单位的选举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包括参加会议的人数是否达到或超过应到教职工的三分之二、代表的得票数是否达到或超过应到教职工的半数;④ 审查选举过程中有没有不正当行为。
经审查上述各项没有问题,应认定其代表资格;上述四项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其代表资格就不能认定。
4、教代会代表的增补更换、撤换⑴ 教职工代表人数出现缺额有两种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一种情况是,教职工代表离职、离退休、调离本单位,其代表资格应当自行停止。
由此而造成的缺额,原则上应当及时增补。
另一种情况是,教职工代表因工作需要在本校内部岗位调动(只是调离了原选举单位),其代表资格应予以保留,并视为调入单位代表。
由此而造成的原选举单位代表缺额,一般不再增补。
增补代表应当履行必要的民主程序,先由代表团(小组)写一份书面报告送工会,说明补选代表的数量和原因,经校工会委员会同意后,在原选举单位内,按选举教代会代表的民主程序补选。
教代会代表的组成与选举1、教代会代表的组成及其产生教代会应有教师、管理人员、领导干部、工人代表,其中教学人员不少于60%。
2、教代会代表的选举教代会代表的选举,由学校工会组织实施。
学校工会提出代表选举方案,经同级党组织批准后,将代表名额以书面形式下达到各选举单位。
教代会代表以教研室(组)、业务处(室)、校办厂(场)为选举单位,由教职工直接选举产生。
学校党政工领导中的代表名额,可以放到基层单位选举,不占名额。
选举时,先产生候选人,召开选举单位全体教职工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选举。
选举会议需有全体教职工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候选人得票数超过应到教职工半数才能当选。
代表选出后,选举单位应将选举结果写成书面报告,连同选举会议的原始材料送学校工会。
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合并召开,实行代表合一的,选举前应向教职工说明。
3、代表资格审查代表资格审查,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小组)或工会负责进行。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属于临时机构。
代表资格审查的内容:① 审查选出的代表就是不就是本校在编教职工;② 审查选出的代表就是否享有公民权利;③ 审查选举单位的选举就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包括参加会议的人数就是否达到或超过应到教职工的三分之二、代表的得票数就是否达到或超过应到教职工的半数;④ 审查选举过程中有没有不正当行为。
经审查上述各项没有问题,应认定其代表资格;上述四项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其代表资格就不能认定。
4、教代会代表的增补更换、撤换⑴ 教职工代表人数出现缺额有两种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一种情况就是,教职工代表离职、离退休、调离本单位,其代表资格应当自行停止。
由此而造成的缺额,原则上应当及时增补。
另一种情况就是,教职工代表因工作需要在本校内部岗位调动(只就是调离了原选举单位),其代表资格应予以保留,并视为调入单位代表。
由此而造成的原选举单位代表缺额,一般不再增补。
增补代表应当履行必要的民主程序,先由代表团(小组)写一份书面报告送工会,说明补选代表的数量与原因,经校工会委员会同意后,在原选举单位内,按选举教代会代表的民主程序补选。
中学教代会代表选举产生办法
中学教代会代表选举的产生办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选举程序和时间:学校首先确定选举的具体时间和程序,包括选举提名、候选人公示、候选人宣讲、投票等环节,并将这些信息公布给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
2.提名候选人:在确定的时间内,教职员工和学生可以提名候选人,每个人可以提名一名候选人。
提名时,应注意候选人应具备相关的资格和能力。
3.候选人公示和宣讲:经过提名后,选举组织者将对候选人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候选人可以对自己的竞选纲领和承诺进行宣讲,向教职员工和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意愿。
4.投票:在公示期结束后,根据选举程序,进行投票。
投票可以采用纸质投票或电子投票的方式,确保投票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5.计票和结果公布:选举结束后,选举组织者将进行计票,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公布选举结果。
同时,应向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说明选举结果的意义和影响。
6.代表就职:当选的代表将担任教代会代表的职责,代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利益,并参与教代会的各项工作和决策。
总之,中学教代会代表的选举应该充分考虑公平、公正、透明和民主的原则,确保选举程序的合法性和代表的代表性。
第 1 页共 1 页。
2024年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样本一、教职工代表大会必须坚守四项基本原则,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法令、法规,致力于提升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及教育教学质量,并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二、教职工代表大会应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决议、决定及重要议案的表决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三、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应由教职工群众通过民主程序推选产生,并报学校党支部审查批准。
四、教职工代表大会每四年为一届,每学年应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如遇重大事项,经三分之一以上代表提议,可召开临时会议。
五、教职工代表大会在闭会期间,其常设工作机构为学校工会委员会,由工会主席负责日常管理和运作。
六、教职工代表大会所形成的决议、决定,对全体教职工均具有约束力,必须严格遵守。
七、教职工代表大会应尊重并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同时,校长亦应尊重并支持教代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为教代会的正常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并自觉接受其民主监督。
此规定适用于镇固中心校初中部。
2024年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样本(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学校教职工能够充分参与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社会主义学校的健康发展,促进教育领域的改革与进步,依据《教师法》及《工会法》之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学校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核心制度与形式,其地位与作用不可或缺。
第三条教职工代表大会应紧密服务于学校的整体工作布局,妥善处理学校、集体与教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教职工在学校重要决策中的参与权,维护其合法权益,并有效监督学校各项工作的执行。
第四条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同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工作,遵循既定程序,依法行使各项职权。
第五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架构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第二章职权第六条教职工代表大会在本校范围内行使以下职权:一、听取并审议校长的工作报告,就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教职工队伍建设等关乎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与建议。
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办法第一条凡与学院签订聘任聘用合同,具有聘任聘用关系,依法享有政治权利的我院在职教职工,均有选举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和被选举为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
第二条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人数占全体教职工的比例控制在%~%的范围内,具体人数控制在人左右。
(由地方省级教育等部门确定;地方省级教育等部门没有确定的,由学校自主确定。
)第三条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以系、教研室等为单位,由教职工从教职工中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民主直接选举产生。
选举应当有选举单位全体职工三分之二以上参加,候选人获得选举单位全体职工半数以上赞成票方可当选。
选举结果应当公布。
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可以按照一个或者多个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组),并推选出团(组)长。
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接受选举单位教职工的监督。
第四条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代表不得低于代表总数的60%,其中*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代表比例不低于教师代表总数的%,保证一定比例的女教师代表。
(应当根据学院实际,保证一定比例的青年教师和女教师代表。
)民族地区的学校和民族学校,少数民族代表应当占有一定比例。
(女职工代表、少数民族职工代表在职工代表中的比例应当与本单位女职工、少数民族职工人数在全体职工人数中所占比例相适应。
)第五条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任期3年(5年),可以连选连任。
教职工代表大会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换届,教职工代表继续履行职责。
第六条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在下列情况下,依照规定程序更换、补选或撤换本单位的代表:(一)教职工代表在任期内调离本院、退休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缺额代表可由原选举单位进行补选,代表在院内调动工作,代表资格不变,参加调入单位代表团活动,原单位不再补选代表;(二)教职工代表无故不履行或者无法履行代表职责,应当由原选举单位予以撤换或者罢免,并另行补选代表。
撤换或者罢免职工代表,应当按照选举教职工代表的程序进行。
高中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产生办法范本代表选举产生办法范本如下:
一、组织机构
1. 成立选举筹备委员会,负责组织和指导代表选举活动。
2. 常设选举办公室,负责具体操作和监督选举程序。
二、选举原则
1. 普选原则:所有在编高中教职工均有选举权。
2. 平等竞争原则:所有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均有平等的机会参加选举。
3. 民主原则:选举活动要充分体现民主精神,尊重广大教职工的意愿。
三、候选人提名
1. 教职工可通过提名表格提名候选人,每位提名人可提名一名候选人。
2. 候选人需提交个人简历和竞选纲要,经选举委员会资格审核后方可参加选举。
四、投票与计票
1. 选举日由选举办公室统一组织投票,投票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
2. 选票采用无记名制,代表通过投票选出高中教职工代表。
3. 选举结束后立即进行计票,选出得票最多的候选人。
五、选举结果公布
1. 选举结果在当晚公布,公示选举结果一周。
2. 选举结果经筹备委员会确认后生效,代表产生。
第 1 页共 1 页。
昆明高中教代会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民主管理,保障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充分发挥教职工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是学校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是学校决策的民主协商机构。
第三条教代会的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
第四条教代会的工作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教职工合法权益原则。
二、组织机构和产生办法第五条教代会代表由学校教职工依法选举产生,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先进性。
第六条教代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教代会代表选举产生,负责教代会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教代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必要时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
第八条教代会的议题由学校工会提出,报请学校党组织审批。
教代会讨论通过的事项,由学校党组织负责实施。
三、教代会的职权第九条教代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听取和审议学校工作报告、学校发展规划、学校改革方案以及其他有关学校工作的重要报告;(二)讨论和决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教职工队伍建设、教职工福利以及其他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三)选举学校工会委员会,讨论和决定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四)监督学校领导干部,对学校领导干部提出表扬、批评和奖惩的建议;(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四、教代会的召开和议事规则第十条教代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必要时可以临时召开。
教代会的召开由学校工会负责组织。
第十一条教代会举行会议时,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
教代会的决定,须经出席大会的代表半数以上通过。
第十二条教代会代表在会议期间享有发言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罢免权、提案权、质询权等权利。
第十三条教代会代表应当认真履行下列义务:(一)参加教代会的各项活动,执行教代会的决定;(二)关心学校的发展,反映教职工的意见和要求;(三)履行民主监督职责,对学校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
教代会产生的办法及各种制度代表大会(也称为代会、代表大会),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举办的政治组织,在代表大会中,代表们代表人民利益进行协商、讨论,并决定相关事项。
代表大会主要用于决策、议政和民主监督等方面,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代表大会的形式和制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代表大会产生的方法及相关制度的介绍。
一、代表产生的方法1.选举产生:代表大会的常见产生方法之一是选举产生。
通常,人民通过选举选出代表,代表则参加代表大会开会并进行决策。
选举的形式可以是直接选举(人民直接选举代表),也可以是间接选举(通过其他层次的选举机构选举代表)。
选举的目标是保证代表的合法性和代表人民利益的合理代表。
选举产生的代表在代表大会中有权表达自己和选民的意愿,并进行相应的议政活动。
2.职务产生: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代表大会的代表由职务产生。
这意味着代表的身份不是通过选举来确定,而是通过其所在的特定职务或组织来确定。
例如,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工会代表、农民代表、学生代表等可以成为代表大会的代表,他们通过自己所在的组织或机构选举产生。
3.委任产生:在一些地方,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特定机构或组织委任产生的。
这种方法强调代表的专业素质和经验,通常会选择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或经验的人担任代表。
例如,在一些专业机构或协会的代表大会中,代表可能是由该机构或协会的会员委任产生的。
二、代表大会的制度1.代表资格制:代表资格制是确定代表身份和资格的一种制度。
它规定了代表的条件和标准,确保代表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例如,在一些地方,代表必须是年满18岁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且没有不适任代表职务的情况。
2.代表选举制:代表选举制是指代表产生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它规定了选举的时间、地点、方式、条件和程序等。
选举制度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对于保证代表的合法性和代表人民利益的合理代表非常重要。
3.代表任期制:代表任期制是指代表的任期和连任制度。
通常,代表的任期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例如两年、四年或五年。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一、教代会旳性质及其在学校管理中旳地位(一)教代会是学校民主管理旳基本形式我国学校民主管理旳形式多种多样,教代会是其中一种重要旳和基本旳形式。
这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旳。
第一,教代会代表是由全体教职工直接民主选举产生,具有广泛旳群众性和代表性;第二,教代会旳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教代会通过旳决策可以体现教职工大多数旳意志和利益;第三,教代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行使管理学校旳民主权利,它旳决定、决策对全体教职工具有约束力,具有很大旳权威性;第四,教代会代表实行常任制,有工会作为常设机构,可以保证它在闭会期间也能组织教职工代表开展常常性旳民主管理工作。
可见,教代会更有助于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学校旳权利,更有助于学校民主管理真正获得成效。
(二)教代会是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旳机构教代会是具有广泛群众性、代表性、确定职权和组织原则旳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旳机构。
它代表全体教职工,参与学校旳管理。
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旳民主权利是法律赋予旳,教代会就是根据国家法律赋予教职工旳民主权利建立起来旳。
对旳认识教代会旳性质必须同步注意两个方面旳问题:其一,教代会不是学校管理旳最高权力机构,它只是在法律赋予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旳范围内行使权力旳机构,教代会旳权力是有限旳。
其二,教代会不是一般民意征询、参谋智囊性旳形式和机构,它是学校管理体制旳重要构成部分。
教代会旳权力不是可有可无旳。
夸张或忽视教代会旳权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有害旳,都不利于教职工作为学校主人翁旳权利旳对旳行使。
(三)教代会是学校管理体制不可缺乏旳重要构成部分教代会在学校管理体制中旳重要地位可以从它与学校党组织、学校行政旳关系中体现出来。
(1)党组织与教代会旳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旳关系:首先党组织领导和支持教代会旳工作,另首先教代会是党组织依托教职工办好社会主义学校旳一条重要途径。
(2)学校行政与教代会旳关系是集中指挥与民主管理旳关系,它们各行其职,互相支持:首先行政要尊重教代会旳民主管理权利,支持它依法行使职权,依托它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办好学校;另首先,教代会要支持行政行使职权,维护行政旳指挥权威,团结和教育教职工遵守各项法律、规章、制度,努力完毕学校各项工作任务。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份。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代会依法履行的职能1、定期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办学方针、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教改方案、财务预算、基建工程等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2、审议通过校长的任期目标、岗位责任制、教职工的奖惩办法及其它重要的规章制度;3、审议通过学校教职工住房分配方案、福利费管理使用办法和其他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4、评议监督学校行政领导干部,特殊情况下可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奖惩和任免的建议。
二、教代会代表的产生1、教代会代表由全体教职工民主选举产生,代表的比例应在教职工总人数的 30%以上,其中教师不少于代表总数的 60%。
根据需要可请有关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及其他人员作为列席代表或者特邀代表参加会议。
2、教代会代表因工作调动或者退休等其它原因,其代表资格自动消失,可按有关规定程序增选、替补。
三、教代会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主席团成员应由学校各方面人员组成,包括教职工代表中的党、政、工、团主要负责人,其中普通教师以及妇女、青年代表应占一定比例。
四、教代会的任职工会主席及工会委员实行常任制,每四年改选一次,也可以连选连任。
五、会务制度1、教代会每四年为一届,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2、每次会议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做好会议记录。
3、决议的形式应在教代会全体成员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意见的基础上形成。
4、代表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如期开会,必须向大会主席团请假。
5、每次教代会必须有全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出席方能举行会议。
6、每次会议要求做到有目的、有方案、有记录,教代会形成书面材料归档保存。
六、教代会在其职权范围内决定的事项,非经教代会允许不得修改。
教代会可根据需要,设立暂时性专门小组,专门小组的人选,在教代会代表中产生,经教代会通过。
其主要工作是:审议提交大会讨论的有关方案;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大会的授权,审定属于本专门小组分工范围内需要暂时决定的问题,并向下一次教代会报告予以确认;检查和催促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教代会的决议和落实解决提案中的问题;办理大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迤山中学教代会筹备材料之三
有关教代会(工代会)代表产生的规定
1、教代(工代)会代表要在筹备小组主持下,拟定教代会代表分配名额,选举办法和代表资格或条件。
2、本单位党政工主要领导一般应为教代(工代)会代表,但不是“当然代表”,一定要经过民主选举且过半数才能当选。
3、需参加教代(工代)会的学校党政领导可带名额分到各基层单位参加选举。
4、选举代表时,既要考虑本单位各部门的人员构成,又要充分体现学校以教学为主的特点,重点照顾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一线教师的代表一般不少于50%。
5、代表选举实行差额制,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6、代表选举应在基层工会(分会或小组)主持下,召开本单位全体教职工大会,先酝酿产生代表候选人,然后采用差额选举和无记名投票办法进行选举,其候选人所得票数超过本单位应参加选举人的半数方为有效。
7、代表人数的规定:基层教育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按会员人数确定。
会员在200至500人者,代表为会员的20%至25%;会员在501至1000人者,代表为会员的10%至20%。
迤山中学教代会筹备材料之四
迤山中学第四届教代(工代)会代表产生
办法(草案)
根据有关教代(工代)会代表产生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草案)。
1、按在职正式职工(290人)的25%确定本届教代(工代)会代表名额(72人)。
2、本届教代会(工代会)代表的产生,分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由各教研组,各处室按筹备领导小组划分给各组、各处室的代表候选人推荐名单,按30%的比例从本组、本处室推荐名单中推荐本届教代(工代)会代表候选人,行政组推荐代表的比例另行确定。
由工会汇总各组、各处室推荐结果,并报告筹备领导小组,由筹备领导小组审查所推荐候选人的资格,并最终决定正式候选人。
3、第二步,正式候选人确定后,由筹备领导小组将全体教职工(工会会员),划分为若干选区,并将正式候选人分为若干组,每选区选举一组候选人。
选举正式代表时,每选区参选的教职工不得少于应到人数的三分之二,得票超过本选区应到人数的二分之一的候选人,视为当选。
附一推荐教代(工代)会代表(候选人)的条件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拥护党的方针政策;
2、关心集体,遵纪守法、联系群众,为大多数教职工拥护和信任;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重大问题上能出于公心,敢于坚持原则,主持正义;
4、热爱和支持工会工作,有参政议政能力;
5、必须是本校工会会员。
附二各教研组、各处室推荐教代(工会)会代表候选人的各额
办公室4 教务处3 政教处2 总务处2 电教组5
体艺组5 史地组8 政治组4 生物组7 化学组8
物理组9 英语组12 数学组12 语文组12 行政组15附三各教研组、各处室推荐教代(工代)会代表候选人范围
语文组36人指标12人
安亚会陈淑文陈银联程春婷郭荣韩华伟
韩晓春韩晓红惠海丽惠娟丽惠盈庄雷蕾
雷锐娥李彩玲李相全李亚丽李月侠刘艳芹
刘耀乾马焕巧田向华王雪艳王小棉温若冰
许婷杨琳杨珍杨亚植张静张龙
张瑞侠张小军赵国奇赵小龙支晓茹朱会茹
数学组37人指标12人
曹佩婷曹蕊苹陈唐杰程健任都胜程润哲付景文何勤贺彩莲惠百龙景满仓寇欣荣李焕芳李涛刘珍刘宏斌刘娟阳刘文清刘亚玲卢靖马品绒潘娥任品赞宋亚芬苏艳玲田翠珍张阿斌王芳王飞鹏王兴旺吴建利谢丛须林娟张向阳张新宽赵立学周志波
英语组35人指标12人
陈利段和平樊洁范丽娟郭勇智惠安社惠静妮纪晓东李存玲李小英李艳荣刘娟鲁君艳路瑶梅艾绒牛娟祈艳妮任逾荣石会艳宋肖唐巧莉田晓妮王文迪伍根明肖秋玲杨晓钰杨亚玲杨玉芳倚月芬展蕾张经久张蓉赵秋燕周会婷朱尚忠
物理组26人指标9人
陈乐成晓琴贺鹏惠新娟焦卓佳李珂李军伟李新锋李增文刘海燕刘武元刘勇平陆魏陆增强任金星史茹叶汪绪文王军王高峰王增强吴会央许德荣杨国锋张五旬张新文张永刚
化学组23人指标8人
陈学侠杜银丽范银娟韩景惠军荣纪会茹李娟玲李淑侠李小军刘粉荣刘卓娅罗晖王宠绪王敏王蕊王韬强王伟芳杨宽奇杨珍珠张宝珠张锋赵会会朱宝军
生物组20人指标7人
白千金冯继忠李娟李林李国庆李婉茹林君钗马志军路义航孟林敏孟亚丽彭爽王霞王小联王亚利韦佑斌吴高儒杨娜娜张昌伟张小红
政治组12人指标4人
陈红梅党高社郭建东李向辉李兆胜刘燕王莉王宝仙姚秦曾媛娟张雯张金锋史地组25人指标8人
白小梅崔向阳党增强段文艳荆大明雷春侠雷辽省李莲李雅李小银李永凯栾晓丽潘亚珍孙海峰同武娟王丽宁王美娟王蕊玲吴英张邦宏王梦倩张军锋张凯悦张文平赵立平
体艺组14人指标5人
陈虹陈志丽李英贤刘文敏刘孝林王鹏王建驹王雪宁阎锡明杨雪妮杨亚奇张军凯张耀旭赵欣
电教组14人指标5人
曹阿妮李莉李艳妮李延军乔华娟石建红孙仲强王秀茹王亚丽王亚芹肖辉张萍周波张捷
办公室12人指标4人
陈少伟高小林靳水利李会玲李想潘秦兰孙炜王翠娥尤月岳松华张盟张小鹏教务处10人指标3人
党亮亮郭会娥李保华李红刘昭平马梅石蕊娥杨爱琴张超张蓬涛
政教处7人指标2人
惠善智胡小燕李友平张斌张麦琴张秋茹周晓军
总务处7人指标2人
樊艳玲韩新仓倚德强刘爱荣唐卫明姚小刚姚小民
行政组指标15人
徐小锋王永会安军玲杨立新韩度顺由景平吕玉振惠鹏程尹小昌陈华石向合马平安张强张小莲杨武卫
附四:各组包联领导
行政组:徐小锋办公室:王永会教务处:安军玲
政教处:杨立新总务处:吕玉振电教组:惠鹏程
体艺组:尹小昌史地组:韩度顺政治组:由景平
生物组:石向合化学组:陈华物理组:马平安
英语组:张强数学组:杨武卫语文组:张小莲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