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专题:九年级数学圆的对称性
- 格式:ppt
- 大小:473.50 KB
- 文档页数:13
3·2圆的对称性1.圆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arc).2.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chord).3.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直径(diameter).Array如右图。
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AB,渎作“圆弧AB”或“弧AB”;线段AB是⊙O的一条弦,弧CD是⊙O的一条直径.注意:①弧包括优弧(major arc)和劣弧(minor are),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如上图中,以A、D为端点的弧有两条:优弧ACD(记作ACD),劣弧ABD(记作AD).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叫半圆弧,简称半圆.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半圆既不是劣弧,也不是优弧.②直径是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4.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有无数条对称轴.5.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注意:①条件中的“弦”可以是直径.②结论中的“平分弧”指平分弦所对的劣弧、优弦.证明此定理:如图,连结OA、OB,则OA=OB.在Rt△OAM和Rt△OBM中,∵OA=OB,OM=OM,∴Rt△OAM≌Rt△OBM,∴AM=BM.∴点A和点墨关于CD对称.∵⊙O关于直径CD对称,∴当圆沿着直径CD对折时,点A与点B重合,弧AC与弧BC重合,弧AD与弧BD重合.∴AC=∴BC, 弧AD与弧BD重合.可将原定理叙述为:一条直线若满足:(1)过圆心;(2)垂直于弦,那么可推出:①平分弦,②平分弦所对的优弧,③平分弦所对的劣弧.即垂径定理的条件有两项,结论有三项.用符号语言可表述为:如图3—7,在⊙O中,AM=BM ,CD 是直径弧AD=弧BD ,CD ⊥AB 于MAC=弧BC.6.垂径定理的一个逆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如上图,连结OA 、OB ,则OA =OB .在等腰△OAB 中,∵AM =MB ,∴CD ⊥AB(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O 关于直径CD 对称.∴当圆沿着直径CD 对折时,点A 与点B 重合,弧AC 与弧BC 重合,弧AD 与弧BD 重合.∴弧AC=弧BC ,弧AD=弧BD7.如果圆的两条弦互相平行,那么这两条弦所夹的弧相等.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符合条件的图形有三种情况:(1)圆心在平行弦外,(2)在其中一条线弦上,(3)在平行弦内,但理由相同.理由:如右图示,过圆心O 作垂直于弦的直径EF ,由垂径定理设弧AF=弧BF ,弧CF=弧DF ,用等量减等量差相等,得弧AF-弧CF=弧BF-弧DF ,即弧AC=弧BD ,故结论成立.7.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是指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圆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又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圆具有旋转不变的特性.即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都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圆的中心对称性是其旋转不变性的特例.即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8.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定理:圆心角 顶点在圆心的角(如∠AOB).弦心距 过圆心作弦的垂线,圆心与垂足之间的距离(如线段OD)在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如上图所示,已知:⊙O和⊙O′是两个半径相等的圆,∠AOB=∠A′O′B′.求证:弧AB=弧A′B′,AB=A′B′.证明:将⊙O和⊙O′叠合在一起,固定圆心,将其中的一个圆旋转,一个角度,使得半径OA与O′A′重合,∵∠AOB=∠A′O′B′,∴半径OB与O′B′重合.∵点A与点A′重合,点D与点B′重合,∴弧AB与弧A′B′重合,弦AB与弦A′B′重合.∴弧AB=弧A′B′,AB=A′B′.上面的结论,在同圆中也成立.于是得到下面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注意:在运用这个定理时,一定不能忘记“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否则也不一定有所对的弧相等、弦相等这样的结论.两个圆心角用①表示;两条弧用表示:两条弦用③表示.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同圆或等圆中②也相等①相等③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注意:(1)不能忽略“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条件,否则,丢掉这个前提,虽然圆心角相等,但所对的弧、弦、弦心距不一定相等.(2)此定理中的“弧”一般指劣弧.(3)要结合图形深刻体会圆心角、弧、弦、弦心距这四个概念和“所对”一词的含义.否则易错用此关系.(4)在具体应用上述定理解决问题时,可根据需要,择其有关部分.1.如右图所示,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即图中弧CD ,点O 是弧CD 的圆心),其中CD=600m ,E 为弧CD 上一点,且OE ⊥CD ,垂足为F ,EF=90 m .求这段弯路的半径.[分析]要求弯路的半径,连结OC ,只要求出OC 的长便可以了.因为已知OE ⊥CD ,所以CF =21CD =300 cm ,OF =OE-EF ,此时就得到了一个Rt △CFO. 【解析】连结OC ,设弯路的半径为Rm ,则OF =(R-90)m ,∵OE ⊥CD ,∴CF =CD=×600=300(m).据勾股定理,得 OC 2=CF 2+OF 2, 即R 2=3002+(R-90)2.解这个方程,得R =545.∴这段弯路的半径为545 m .2.如图,点A 是半圆上的三等分点,B 是BN 的中点,P 是直径MN 上一动点.⊙O 的半径为1,问P 在直线MN 上什么位置时,AP+BP 的值最小?并求出AP+BP 的最小值.【解析】作点B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点B′,则B′必在⊙O 上,且'B N NB .由已知得∠AON=60°,故∠B′ON=∠BON= 12∠AON=30°,∠AOB′=90°.连接AB′交MN 于点P′,则P′即为所求的点.此时,即AP+BP .3.已知:如图,在⊙O 中,弦AB 的长是半径OA ,C 为AB 的中点,AB 、OC相交于NM BP AO点M.试判断四边形OACB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解析】是菱形,理由如下:由BC AC=,得∠BOC=∠AOC.故OM⊥AB,从而AM=BM.在Rt △AOM中,sin∠AOM=AMOA=,故∠AOM=60°,所以∠BOM=60°.由于OA=OB=OC, 故△BOC 与△AOC都是等边三角形, 故OA=AC=BC=BO=OC,所以四边形OACB是菱形.MCB AO。
第二节圆的对称性要点精讲一、圆的对称性:1.圆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将圆周绕圆心旋转180°能与自身重合,因此它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圆心,将圆周绕圆心旋转任意一角度都能与自身重合,这说明圆具有旋转不变性,是旋转对称的特例.经圆心画任意一条直线,并沿此直线将圆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所以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所以圆有无数条对称轴.2.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也分别相等.二、垂径定理及推论:(由圆的轴对称性得出的)1.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优、劣弧.(常见辅助线,过圆心作弦的垂线)2.推论:平分(非直径的)弦的直径垂直于弦,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3.总结为:一条直线满足:(1)过圆心,(2)垂直于弦,(3)平分弦,(4)平分弦所对的优弧,(5)平分弦所对的劣弧,中的任意两点,则其他三点也成立.(注:①(1)与(3)结合使用时,弦为非直径弦.②(2)与(3)结合可找圆心,即两条弦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③利用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对于(圆半径r、弦长a、弦心距d、弓开的高h中任意已知两个量可求得另两个量.相关链接像窗花一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称这两个图形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典型分析1.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内接于⊙O,直径MN∥AD,则阴影部分面积占圆面积()A.1/2B.1/4C.1/6D.1/8【答案】B【解析】连接AM 、BM.∵MN ∥AD ∥BC ,OM=ON ,∴四边形AOBN 的面积=四边形AOBM的面积.再根据图形的轴对称性,得阴影部分的面积=扇形OAB 的面积=1/4圆面积.故选B.中考案例1.(2012内蒙古呼和浩特)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中,DC ∥AB ,BC=1,AB=AC=AD=2.则BD 的长为( )A.B.C.D.【答案】B【解析】以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作圆,延长BA 交⊙A 于F ,连接DF.根据直径所对圆周角是直角的性质,得∠FDB=90°;根据圆的轴对称性和DC ∥AB ,得四边形FBCD 是等腰梯形.∴DF=CB=1,BF=2+2=4.∴故选B.=针对训练1.以点A(3,0)为圆心,以5为半径画圆,则圆A与x轴交点坐标为()A.(0,-2),(0,8)B.(-2,0),(8,0)C.(0,-8),(0,2)D.(-8,0),(2,0)2.如图,已知⊙O的弦AB,CD交于点P,且OP⊥CD,若CD=4,则AP•BP的值为()A.2B.4C.6D.83.若⊙O的半径为5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4cm,那么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A在圆外B.点A在圆上C.点A在圆内D.不能确定4.已知矩形ABCD的边AB=6,AD=8.如果以点A为圆心作⊙A,使B,C,D三点中在圆内和在圆外都至少有一个点,那么⊙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A.6<r<10B.8<r<10C.6<r≤8D.8<r≤10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①顶点在圆周上的角是圆周角;②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圆心角度数的一半;③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⑤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⑤D.②④⑤6.下列四个命题:①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②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③在同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④三点确定一个圆.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A.1B.2C.3D.4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顶点在圆周上的角叫做圆周角B.圆内接平行四边形一定是矩形C.平分弦的直径一定垂直于弦D.与直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8. 如图所示,A、B、C分别表示三个村庄,AB=1000米,BC=600米,AC=800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了丰富群众生活,拟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要求这三个村庄到活动中心的距离相等,则活动中心P的位置应在()A.AB中点B.BC中点C.AC中点D.∠C的平分线与AB的交点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因为圆心在x轴上,与x轴相交两点,∴两点的纵坐标都为0,∵圆的半径是5,∴两点的横坐标为3-5=-2,或3+5=8.即两点的坐标为(-2,0)、(8,0).故选B.2.【答案】B【解析】由于OP⊥CD,可通过垂径定理得出CP=DP=2,再根据相交弦定理,AP•BP=CP•DP=2•2=4.故选B.3.【答案】C【解析】∵⊙O的半径为5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4cm,∴d<r,∴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点A在圆内,故选:C.4.【答案】A【解析】∵AB=6,AD=8,∴AC=10,∴点C一定在圆外,点B一定在圆内,∴⊙A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6<r<10.故选A.5.【答案】B【解析】①、圆周角的特征:一是顶点在圆上,二是两边都和圆相交,故错误;②、必须是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故错误;③、圆周角定理,故正确;④、符合确定圆的条件,故正确;⑤、符合圆周角定理,故正确;所以正确的是③④⑤.故选B.6.【答案】C【解析】A.是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故正确;B.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故正确;C.根据圆周角定理的推论知:同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再根据等弧对等弦,故正确;D.应是不共线的三个点,故错误.故选C.7.【答案】B【解析】顶点在圆上,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故A错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和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可得圆的内接四边形的两组对角都是直角,故B正确.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一定垂直于弦,故C错误;过直径的一端与直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故D错误.因此只有B选项是正确的.故选B.8.【答案】A【解析】因为AB=1000米,BC=600米,AC=800米,所以AB2=BC2+AC2,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C=90度.因为要求这三个村庄到活动中心的距离相等,所以活动中心P的位置应在△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也就是△ABC外心处,又因为△ABC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它的外心在斜边AB的中点处,故选A.扩展知识轴对称及其应用在几何证题、解题时,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则经常要添设对称轴以便充分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譬如,等腰三角形经常添设顶角平分线;矩形和等腰梯形问题经常添设对边中点连线和两底中点连线;正方形,菱形问题经常添设对角线等等.另外,如果遇到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则常选择某直线为对称轴,补添为轴对称图形,或将轴一侧的图形通过翻折反射到另一侧,以实现条件的相对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