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课文填空
- 格式:docx
- 大小:20.81 KB
- 文档页数:1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大青树下的小学》1、那()()()的服饰,把学校()()得()()()()。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小鸟()()(),向高高()()的国旗()()。
2、这时候,窗外()()()(),树枝()()(),鸟儿()()(),蝴蝶()()花朵上,()()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听着。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
4、古老的()(),()()大青树()()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粉墙上()()。
二、《花的学校》1、当雷云在天上()()。
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的东风走过()(),在竹林中吹着()()。
2、于是,()()()()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在绿草()()、()()。
3、树枝在林中()()()()着,绿叶在()()()簌簌地响,雷云()()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衣裳,()()出来。
三、《不懂就要问》1、这一问,把正在()()()()高声念书的同学们()()(),课堂里霎时变得()()()()。
2、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
为了弄清楚()(),就是挨打也()()。
日积月累(一)《所见》作者(),牧童()()(),()()()()樾。
()()捕鸣蝉,忽然()()()。
四、《古诗三首》1、《山行》作者(),远上()()()()(),白云()()有人家。
()()()()枫林晚,霜叶()()()()()。
2、《赠刘景文》作者(),()()()()擎雨盖,()()()()傲霜枝,一年好景()()(),最是()()()()()。
3、《夜书所见》作者(),萧萧梧叶()()(),江上()()()()()。
()()儿童()()(),夜深()()()()()。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最是橙黄橘绿时4.勤俭和刻苦三、1.鸟儿的聪明和勇敢2.怎样才能做好一件事情3.理性思考是重要的4.团结就是力量四、1.小猫、小狗2.小女孩3.不要轻易放弃4.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五、1.错2.对3.对4.错六、1.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4.洞庭波光正如画,蒹葭苍苍鹭飞翔七、C八、1.力戒浮华2.勇敢和无私3.自信和自豪4.医者仁心,快乐工作九、1.绿水青山2.江河大海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金色的十、1.风、水、动物2.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3.XXX编纂《资治通鉴》4.西湖美女如西子,不可比拟夜深篱落,一盏灯亮着。
这是一幅美丽的景象。
第三部分:1.信守诺言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要做到说到做到。
2.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3.无理的要求是不能被满足的,只有理性的要求才能被实现。
4.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强者和弱者之间的胜负取决于力量的大小。
第四部分:1.老母鸡和小蜘蛛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他们互不干扰。
2.鸟太太做了放风筝的线,小蜘蛛做了晾衣服的绳子,他们都在为生活做贡献。
3.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能盲目行动,要先动脑思考。
4.如果两个人心心相印,共同努力,那么他们一定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
第六部分:1.即使是XXX,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在一天之内回到对方身边。
2.两岸青山相对映,美景令人陶醉。
3.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水面上的光芒闪烁,让人感到无比舒适。
4.湖光秋月的美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潭面上的倒影就像一面未经磨砺的镜子。
第八部分:1.有些事情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但是有些人却能够做到。
2.诚实守信,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彼此。
3.活泼开朗的人,能够让人们感到快乐和舒适。
4.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榜样。
第九部分:1.孤帆远航,日出东海。
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三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样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3、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4、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5、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6、(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7、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8、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完美版)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漏》一文中,______以为______是“漏”,______以为______是“漏”,其实“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帽子店》一文中,从前人们只戴______的帽子,可是小孩子们不喜欢,就用纸做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帽子,这些帽子戴在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枣核》中的枣核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小孩,他为了帮乡亲们把牵走的________要回来,就去大闹衙门,把县官老爷气坏了。
二、日积月累我最棒。
1.____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
2.眼见为实,________。
_______,近墨者黑。
3.见善则迁,________。
过而不改,________。
4.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山行》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____,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词可以看出来。
诗人笔下除了写枫林、霜叶外,还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家,这几样构成了一幅秋色图,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了小孩在逗引蟋蟀的场景。
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一篇散文,“金色巴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门前的水泥道的________。
4.《秋天的雨》一文以__________为线索,将秋天的众多景物巧妙地串起来,描绘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1.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歌声振XXX,忽然闭口立。
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3.《不懂就问》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敢于问。
4.《花的学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花的生长过程。
二、补充句子。
1.橙红色是给果树的,因为它们成熟了,争着要人们去摘呢!2.停车坐爱枫林晚,红叶时节,但见枫林景。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知有儿童挑促织,夜夜笙歌辗转随。
三、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去年的树》共描写了四次对话,告诉我们鸟儿的勇气和智慧。
2.在《那一定会很好》中你知道了,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3.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4.知识改变命运,勤奋铸就未来。
四、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破旧的老屋听到了小猫咪的恳求而坚持没有倒下。
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小男孩克服了困难,还帮助了其他动物。
3.《不会叫的狗》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不同的能力。
4.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错误。
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草是绿色的。
2.正确。
3.错误。
翠鸟捕鱼的技术并不娴熟,需要不断练才能掌握。
4.正确。
六、默写古诗名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XXX送我情。
七、根据课文内容,选择表述有误的一项。
A.《大自然的声音》一文以清新鲜活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水、动物的声音。
B.《父亲、树林和鸟》表达了作者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C.XXX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偷到葡萄。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磨刀不误砍柴工,光持石击瓮破之。
2.《灰雀》一文中表现了小男孩的勇气和XXX的坚定。
3.在听到掌声前XXX很自卑,在听到掌声后XXX变得自信起来。
4.XXX大夫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研究。
三年级语文复习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班级姓名 .1.人人掌声,是当一个人的时候,让我们,同时,也不要自己的掌声。
2.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
港湾里灯光,像的焰火溅落人间。
马路上一串串车灯,如同。
3.在《山行》这首诗中作者把枫叶和红花作了比较,写出了" "的美妙诗句," "道出了停车的原因。
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 ",则出自张继的《》,写出了古城苏州和两大景点。
4.每逢节假日,人们来到这里,漫步在上,着的海风,倾听着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5.身在的王维,在到来时,思绪万千,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特别是" ,"这两句诗,成了许多身处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
6."陋习"是的意思,文中的陋习是指。
因为孙中山看到,所以他要废除这个陋习。
7.五年以后,彼得终于。
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
""不无骄傲"这个词是指。
他找到的真金是。
(用自己话说)8.叔叔告诉川川和磊磊:"石头就是书,石头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雨点留下的脚印,叫;波浪留下的足迹,叫读懂了这本书,我们可以知道哪座下埋着,哪块地下藏着 ......。
"9.航天飞机的翅膀,的脑袋,的机尾,能飞高。
它能绕着地球,在太空和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出了毛病,它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机舱,。
10.春天来了,石榴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到了夏天,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的石榴花。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的小喇叭,正。
11.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小露珠,小露珠像那么;像那么;像那么。
植物们都舍不得小露珠离去:向日葵向她,白杨树向她,喇叭花。
12.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
它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填空1《大青树下的小学》1、那()()的服装,把学校()()得()()()()。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小鸟()()(),向()()的老师()(),向高高()()的国旗()()。
2、这时候,窗外()()()(),树枝()()(),鸟儿()()(),蝴蝶()()花朵上,()()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听着。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
4、古老的()( ),()()大青树()()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粉墙上()()。
5、《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的顺序描写了一所边疆的小学,这是一所、的学校。
2《花的学校》1、当雷云在天上()()。
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的东风走过()(),在竹林中吹着()()。
2、于是,()()()()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在绿草上()()、()()。
3、树枝在林中()()()()着,绿叶在()()()簌簌地响,雷云()()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衣裳,()()出来。
3《不懂就要问》1、这一问,把正在()()()()高声念书的同学们()()(),课堂里霎时变得()()()()。
2、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
为了弄清楚()(),就是挨打也()()。
日积月累(一)《所见》作者(),牧童()()(),()()()()樾。
()()捕鸣蝉,忽然()()()。
4《古诗三首》1、《山行》作者(),远上()()()()(),白云()()有人家。
()()()()枫林晚,霜叶()()()()()。
2、《赠刘景文》作者(),()()()()擎雨盖,()()()()傲霜枝,一年好景()()(),最是()()()()()。
3、《夜书所见》作者(),萧萧梧叶()()(),江上()()( )()()。
三年级语文下册按课文内容填空及相关拓展考查第一单元1.迟日江山丽,。
,沙暖睡鸳鸯。
作者代诗人,诗题是。
2.,春江水暖鸭先知。
,正是河豚欲上时。
作者代诗人,诗题是。
3.梅子黄时日日晴,。
,添得黄鹂四五声。
作者代诗人,诗题是。
4.江南好,。
,。
能不忆江南?作者代诗人,诗题是。
5.《绝句》作者是代诗人,全诗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清新明丽、生机盎然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之情。
6.《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静的景物有、、(江水)、、,动的景物有、,诗人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春天来了,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7.《三衢道中》的作者是代诗人,写了作者行于三衢山道中所见的幽静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的心情。
8.苏轼用诗句“,”,把早春时节江水变暖的情景描绘得美妙传神。
杜甫吟诵着“,”,来赞美春天的明丽之景。
看见江边阳光普照,鲜花似火,春光水碧的景色,我想起白居易的诗句“,”。
9.春天到了,燕子忙碌地衔着春泥筑巢,河边的沙地上,几只鸳鸯在懒洋洋地晒太阳。
这不正是杜甫的诗句“,”中描绘的景象吗?10.周末,我跟爸爸去郊外散步。
看到竹林旁边的三两枝桃花悄然开放,不远处的河面上,有几只野鸭在闲游,爸爸不禁吟诵起苏轼的名句“,”来赞美眼前的春景。
11.二三月的春日里,清风微微地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着,千条万条的柔柳,花,青的草,的叶,都像似的来,形成了的春天。
12.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似的尾巴,了那样的的小燕子。
13.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的图画中,为平添了许多生趣。
14.①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
有的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得马上要似的。
②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那画家的可真了不起。
③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第一单元1.按课文内容填空(1)“意欲捕鸣蝉,________。
”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袁枚写的《________》,它把牧童捕蝉时专注投入的画面写得活灵活现。
(2)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________。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3)“窗外十分________,树枝________,鸟儿________,蝴蝶________,好像都在听同学们________。
”我在课外读物上也常常读到一些很有新鲜感的语句,如:“________。
”2.课文回顾。
(1)这就是我们的________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古老的________,挂在大青树________的枝干上。
(2)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________在狂风里簌簌地响,________拍着大手。
(3)孙中山笑了笑说:“________。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4)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其中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的是《________》,它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________。
《________》诗人用儿童的思维,通过孩子和妈对话,赞美了人类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两样东西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讲述了孙中山在私塾中不怕挨打,大胆问老师,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解答的故事,赞颂了孙中山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精神。
3.根据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内容填空。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2)同学们向在________打招呼,向________问好,向________敬礼。
(3)这时候,窗外________,树枝________,鸟儿________,蝴蝶________,好像都在________。
4.根据课文《花的学校》内容填空。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1.本学期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有1.认真写钢笔字;2. 认真写毛笔字。
2.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让我们荡起双桨》1.本课表现了一群少年队员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以及泛舟北海无比愉悦的心情。
2.本课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由乔羽作词。
“红领巾”指少先队员,“阳光”指党和人民对少年儿童的关怀。
5. 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谁安排的?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
2.学会查“无字词典”1.爸爸意味深长地对聪聪说:“看来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哪!” “有字词典”指书本里的学问,“无字词典”指生活里的学问。
学会查“无字词典”即学会留心观察、用心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文章告诉我们:学习语文,不仅要从书本中学,而且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2.“骄阳似火”在词典中的意思是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
“无字词典”中的意思是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ni o n 了。
3.“惊涛拍岸”在“无字词典”中的意思是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4.似s 1好似)(似乎)sh 1似的)假ji 4真假)(假山)ji a(暑假)(放假)3.古诗两首1.这两首诗都是写秋景的。
2.《山行》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是深秋时节,诗人在山中小路行走所看到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白云、石径、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3.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径:小路。
石径:石头小路。
白云生处:飘浮白云的地方。
坐:因为。
于:比。
4.《枫桥夜泊》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继。
写的是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
诗中通过夜泊见到的残月、霜天、江枫、渔火、古寺、客船,听到的乌啼、钟声,勾画了一幅幽美的秋江夜泊图。
全诗一个“愁”字,写出了诗人忧愁的心情。
5.泊:停泊。
对:伴随,相伴。
到:传到、送到。
4.做一片美的叶子1.《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美和内在美,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像叶子一样为社会做出贡献,学习叶子无私奉献的精神。
2.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像叶子一样,为我们的社会、祖国默默贡献着,比如:发明电灯的爱迪生、伟大科学家牛顿、编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医生……练习12.我最近读了,这本书的作者是,主要写了5北大荒的秋天1.《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作者从天空、小河、原野三个方面写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同时又写了北大荒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3、按要求写词语。
描写颜色的词有:银灰、血红、橘黄、金黄、银白、土黄、碧绿、火红、湛蓝、鹅黄、乌黑、雪白、翠绿……6.西湖2.杭州有“人间天堂” 的美称。
还有句话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白堤是为了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苏堤是为了纪念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轼还有一首赞美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比喻句:柿子熟了,犹如一个个红灯笼。
夏天,太阳像个大火球。
平静的湖面仿佛是镜子。
雪花宛如鹅毛飘落下来。
5 、还有描写西湖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 拉萨的天空1、《拉萨的天空》这篇文章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
2、说说下列城市的美称。
拉萨(日光城)重庆(山城)昆明(春城)苏州(水城)南京(石头城)济南(泉城)哈尔滨(冰城)泰州(凤凰城)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映衬——对照、越发——更加、纯净——明洁)4、选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不管……总是……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
(因为)有了蓝天,(所以)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8 蒲公英1、《蒲公英》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同,从而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2、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
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
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3、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9、三袋麦子1、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光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留着慢慢吃,而小猴则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
从中让我们看出小猪憨厚可爱,小牛勤俭节约,小猴聪明能干。
从中明白了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10哪吒闹海1•《哪吒闹海》是一篇神话故事,讲的是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先大闹东海,再打死夜叉,最后制服三太子,令龙王不敢胡作非为,老百姓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2.哪吒的兵器主要有混天绫、乾坤圈等。
我觉得哪吒是一个为民着想、机敏勇敢、敢斗邪恶的人。
练习三1.椰树传播种子是让椰果在大海中漂流;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的种子带刺,能挂在野兔等动物身上传播;豌豆的种子能自身弹射;葡萄的种子靠小鸟传播。
豌豆在太阳的暴晒下,自身就会裂开,种子就会蹦跳出来,落到哪里,就在哪里安家。
2.报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查询电话114。
3漂流和漂浮都有漂,都有浮在水面的意思;漂流指浮在水面上流动;而漂浮强调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11 第八次1、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
后来看到蜘蛛结网,七次未成,都不灰心,而是从头干起,他被蜘蛛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振作起来,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布鲁斯王子有着坚持不懈、不屈不饶的精神。
我还明白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3.(1) 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2) 不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钱学森12 卧薪尝胆1.“卧薪尝胆”的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
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越王勾践是一个发奋图强、忍辱负重的人。
2.“卧薪尝胆”原来指睡在柴草上,饭前尝苦胆,现在比喻为了实现目标而艰苦奋斗,发奋图强。
3. 造句老师建议我们多读课外书。
班长的建议得到同学们的响应。
4.勾践卧薪尝胆的原因是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13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法国医生雷奈克发明的。
2.雷奈克受孩子玩跷跷板的启示,做出听诊器,告诉我们只要平时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
我觉得雷奈克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的人。
3.我知道,人类的许多发明都是受到一些事物的启发,比如:美国的莱特兄弟受风筝的启示发明了飞机,瓦特受到水烧开后顶起壶盖的启示发明了蒸汽机,鲁班受丝茅草的启示发明了锯子,鲁班受鸭子用脚划水的启示发明了橹板,鲁班受凉亭的启示发明了伞;另外,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英国的贝尔发明了电话,瑞典的诺贝尔发明了炸药,西汉的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人们受鱼的启示发明了潜水艇;受蝙蝠的启示发明了雷达。
练习四1.深秋季节,看到火红的枫叶,我不由想起了两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重阳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还叫老人节,在这天,人们要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
3.重阳节到了,看到金黄的菊花,我会想起两句诗: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看到人们在这天去登高游玩,我想起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在会稽一战中打了败仗,万般无奈之下,为了救亡图存,他以屈求伸,去吴国当奴仆,受尽屈辱,整整三年,他忍辱负重;回国以后,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于是卧薪尝胆,艰苦奋斗,终于使自己的国家转弱为强,等到国家羽翼丰满后,打败了吴国。
他有着发奋图强的精神,真是催人奋进。
14 “东方之珠”1.“东方之珠”课题要加引号,课文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着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赞美了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2.全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写作方法)介绍了香港,香港简称“ 港”,又称“香江”、“香海”,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
古代被英国强占,1997年7月1 日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国对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香港区旗上的图案是紫荆花。
3.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另外两个闹市口是中环和尖沙嘴。
名胜古迹有海洋公园、浅水湾、香港公园、天坛大佛、宋城等。
香港还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等学校。
4.有一首歌叫《东方之珠》,就是赞美香港的。
5.我国还有一个特别行政区是澳门,古代被葡萄牙强占,1999年12月20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澳门区旗上的图案是莲花。
5.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于2007年10月24日18点左右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 天。
15小露珠1、《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童话。
写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
2、因为小露珠“闪亮”、“透明”、“圆润”,十分美丽,所以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小露珠。
同时,小露珠还使所有的植物变得“格外精神”、显得“生机勃勃”,所以植物们也很喜欢它。
3、小露珠出现在晴朗无风的夜晚或早晨。
我们喜欢小露珠,不仅因为它美丽、可爱,还因为它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16石榴1•《石榴》这篇课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2.课文在写石榴的果实时,先写了石榴外皮颜色的变化,再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特点,最后写了石榴子儿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17石头书1、《石头书》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2、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了解到:石头就是书,有字,也有画。
那些雨痕、波痕、矿物就是石头上的字,那些化石就是石头上的画。
“石头书”上的字和画能告诉我们地壳的变化,还能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刨根问底” 的意思是追究底细,寻求根源。
川川和磊磊从石头书刨到了哪些知识?认识了石头书上的字与画,不仅可以推断当时环境,了解地壳的变化,还能指导人们寻找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