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2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单元概述本单以“革命岁月”为主题,依次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精读课文分别是《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略读课文是《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
《七律·长征》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期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放弃回到主力部队的机会,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痛歼了敌人,最后壮烈跳崖,英勇牺牲的故事,表现了这五位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 年10 月1 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灯光》通过回忆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愿望。
《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了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定一个话题在班级里进行演讲,以此学习演讲的基本方法,提高演讲水平。
“习作”部分要求学生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录一次多彩的活动。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1.掌握本单元重点生字、词语。
2.读出诗歌的磅礴气势。
背诵《七律·长征》。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和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革命先烈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4.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记一次活动。
5.能理解什么是演讲,并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能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
5、詹天佑 (第一课时)1、学会11个生字。
会写“杰出、修筑、设计、控制、轰动、勉励、恶劣、泥浆、岔道、居庸关、悬崖绝壁、狂风怒号、惹人讥笑”等词语。
2、理清课文条理,说说课文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文章围绕这句话安排了什么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课外搜集詹天佑的相关资料了解詹天佑。
了解时代背景,感受爱国情怀。
1、生字新词学习检测。
(看拼音写生字;写出生字的拼音。
)sh ī n áo y ōn ɡ ji ān y ì( )工 阻( ) 居( )关 ( )巨 ( )然Ch ǎn li è r ě j ī ji ān ɡ ch à( )平 恶( ) ( )人( )笑 泥( ) ( )道自主探究学习什么 体验学习 怎样学习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xi ū zh ù k òn ɡ zh ì h ōn ɡ d òn ɡ mi ǎn l ì xu án y á qi ào b ì( )( )( )( )( )2、辨字组词。
浆( ) 桨( ) 挠( ) 饶( ) 讥( ) 饥( )奖( ) 将( ) 绕( ) 娆( ) 肌( ) 叽( )1、课文的中心句: 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2、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从哪三个方面叙述的?3、读2、3自然段,说说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4、从“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这句话你看出了什么?1、展示小组交流的第1、2题。
2、展示小组交流的第3题。
3、展示小组交流的第2题。
学完课文1—3自然段后,我觉得詹天佑是一个 的人。
同学们,通过学习《詹天佑》,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小组交流 小提示:有感情地朗读2、3自然段,要读出对帝国主义者的愤慨和对詹天佑的敬仰之情。
交流展示学习检测 学习反馈5、詹天佑 (第二课时)编写:吴佩贞 审核:杨秀琼、余毅瑜、岑小逢、冯顺多1、结合具体事例感悟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第二单元主备人:投放日期2020年9月9日一次备课二次备课5 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逶迤”“磅礴”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内容,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3.从字里行间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具准备《长征》朗诵录音。
电视剧《长征》片段。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演讲二、预习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
三、导入由长征的历史背景导入:先让学生发言,然后老师总结: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四、整体感知课文1、播放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听后自由朗读,体会诗意。
(合作学习:1、正音。
2、借助工具书以页下注合作弄懂课文意思。
)3、学生齐读课文。
4、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五、品味诗中画面1、创设问题情景:诗第一句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从全诗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远征之“难”?红军又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2、创设问题情景:《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
选择你喜欢的一个画面,说说为什么喜欢?(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教师组织交流评价)3、红军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而诗中为何只描写了这几幅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六、教师引导,深入研读。
“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的“寒”字寓意深刻,给人以多样化的理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分析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教师授时间授班级型学习内容六上二单元学习目标.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2.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3.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目标1为重点目标2为难点学习准备搜集爱国内容的演讲稿,编写手抄报,搜集爱祖国的诗歌,散文,故事等。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搜集相关资料:、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身边的爱国人物的故事2、编写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
3、围绕“爱祖国”搜集演讲稿。
4搜集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和书籍。
家长签字:教师评价堂助学一、提出主题二、团队准备,合作汇报、自读口语交际的学习要求,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要是本次回报圆满成功,最关键的是什么?3、分小组讨论确定汇报形式。
(1)、小组确定汇报形式,选一名同学主持动员组内同伴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2)重点讨论:采用什么样的汇报方式?有哪些成员来负责准备?那些成员展示?相互之间如何配合协调?4、分小组排练。
、分小组汇报展示。
(1)小组展示。
(2)其他小组评议。
(3)评比最佳表演奖、最佳团队。
三、堂总结这节你的收获是什么?拓展训练小组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汇报表演。
家长签字:教师评价。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分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分析
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型
学习内容六上二单元
学习目标1.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2.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3.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目标1为重点目标2为难点
学习准备搜集爱国内容的演讲稿,编写手抄报,搜集爱祖国的诗歌,散文,故事等。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搜集相关资料:
1、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身边的爱国人物的故事
2、编写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
3、围绕“爱祖国”搜集演讲稿。
4搜集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和
书籍。
家长签字:教师评价
课堂助学
一、提出主题
二、团队准备,合作汇报
1、自读口语交际的学习要求,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要是本次回报圆满成功,最关键的是什么?
3、分小组讨论确定汇报形式。
(1)、小组确定汇报形式,选一名同学主持动员组内同伴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2)重点讨论:采用什么样的汇报方式?有哪些成员来负责准备?那些成员展示?相互之间如何配合协调?
4、分小组排练。
5、分小组汇报展示。
(1)小组展示。
(2)其他小组评议。
(3)评比最佳表演奖、最佳团队。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拓展训练小组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汇报表演。
家长签字:教师评价。
1.山中访友(第1课时)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1 年 8 月 24 日主备人: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读写课文中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过程与方法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走进大自然。
情感态度价值观4.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本课将进山观赏景物比作山中访友的新奇构想。
2.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巧妙之处,体会访友的心情。
三、知识梳理学会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四、学法指导以读促讲在读中感悟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出示学习目标,课前随堂设计。
(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1.自学指导(1)读文时,用心,边读边想像。
(2)边读边画,并在印象深刻句子旁写出感受。
2.教师设问(1)作者到山中拜访的到底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称呼他们?(2)细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好心情。
3.小组讨论对疑难问题组进行讨论交流。
(三)展示汇报梳理(15分钟)1、展示汇报教师设计的问题1、2。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在课文中标注、记录。
(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1、给加点字注音汩汩.( ) 嗅.到( )犬吠....( )..蕴藏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清爽( )依然( )宁静( )蕴藏( )陡峭( )热切( )奥秘( )3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③你好,清凉的山泉!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好,陡峭的山崖!你好,悠悠的白云!( )(查一查、评一评)1.山中访友(第2课时)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1 年 8 月 24 日主备人:王春莲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
2.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3.读重点句子体会感情.并引导学生品析句子。
《语文园地二》导学案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重温了革命岁月,了解了新中国成立的来之不易,感受到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我们把历史的声音留在了心里。
这个单元,我们还学习了作者对盛大场面的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
今天,我们又将走进语文园地,一起来看看园地二里向我们展示了哪些内容。
2.板书课题——语文园地二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并把这种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2.了解“说”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并尝试运用。
3.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创作书法作品。
4.积累一些古代的爱国名言。
(二)过程与方法边读边想,学习作者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小组讨论交流,知道这种写法对场面描写的好处;读与练结合,进一步学习演讲技巧;通过背诵与运用,积累爱国名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品词品句,注意表达的逻辑性;品味语言,学习运用汉语的不同方式进行表达。
三、教学活动过程(一)“交流平台”1.问题引领:读下面两段文字,说说描写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特点。
2.学习提示:(1)PPT出示如下两段文字。
文段1: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文段2: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人教版)穷人课时第2课时研发人审核人班级六年级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
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难点1.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环境描写的侧面烘托作用。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学习,分类划出相关语句,边读边思考,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简单标注在课文的空白处。
并尝试有感情地读一读,完成下列任务。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教师复备一、引导抓住重点语句阅读理解.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穷人》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毛要想深入地理解课文,还要抓住重点语句来阅读思考。
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画出了哪些重点语句?还有哪些不懂的语句?请提出来。
.学生提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语句,大家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二、指导理解段.指名朗读段。
.从段中可以看出,桑娜家的生活怎样?怎么看出来的?.桑娜家的生活很艰难,课文中为什么说“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呢?三、指导理解第二段.指名朗读第二段。
.桑娜在把两个孩子抱回家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非这样做不可”这几个字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把两个孩子抱回家以后,桑娜是怎么想的?她为什么这样想?.从“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四、指导理解第三段.指名朗读第三段.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是怎么想的?.从“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五、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提出练习要求:把整篇连起来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在练习本上,把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一写。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一、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分享阅读心得。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会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课文:《秋天的雨》、《观潮》、《草虫的村落》、《索溪的鬼谷》。
2.读写结合:《秋天的雨》课后小练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深入分析课文,把握文章的情感和内涵。
四、教学过程1.《秋天的雨》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秋天。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课文主题。
2.精讲课文,分析难点句子和词语。
3.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4.小练笔:仿写课文中的句子。
2.《观潮》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钱塘江大潮。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课文主题。
2.精讲课文,分析难点句子和词语。
3.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4.小练笔:写一篇关于家乡景色的短文。
3.《草虫的村落》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草虫的世界。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
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教材后附生字表。
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
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二)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注意加强整合。
每一个专题从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练习、应用,后面有总结、拓展,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
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语提示单元学习内容;二是精读课文的课后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三是每组课文后的“词语盘点”便于学生自查自测;四是“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为学生讨论问题、交流认识提供了平台。
(四)“口语交际·习作” 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延续五年级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册中口语交际?习作依然单列。
编排形式亦比较灵活,有先说后写的,有先写后说的,有把两部分内容合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组单元教学计划祖国在我心中一、单元分析: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
《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
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本组课文学习目标:1. 自学本单元中的生字和新词,并能正确读写。
2.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情怀,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 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
4.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抄写喜欢的词句。
三、教学重难点:1. 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 演讲稿的写法指导。
四、单元学习方法课前搜集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
理解文章内容时,采用以读为主的学习方式,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要通过读,扫清文字障碍,通过读,了解文章内容,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感悟,抓住重点句段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悟人物的爱国情。
五、课时安排: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习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集体备课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备课人:执教人:课题5、詹天佑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学习内容詹天佑(第一课时)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11个生字,读读写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等词语。
5.《詹天佑》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会默写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轰动、艰巨、毅然、铲平、勉励、恶劣、泥浆、岔道、居庸关、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惹人讥笑”等词。
2、会利用报刊、书本、电脑等来搜集当时的社会背景,并从中提炼自己的观点。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能简单谈谈体会,并背诵下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詹天佑的爱国情感,能从中受到启发,激发自己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感情。
学习重点:感受詹天佑的爱国情感,能从中受到启发,激发自己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感情。
学习难点:(请给易错音注音,易错字组词。
)易错音:要挟.阻挠.藐.视易错字:浆()奖()桨()挠()绕()娆()讥()肌()饥()叽()二、初读课文,完成下题。
1. 我会用最漂亮的字体书写。
shī náo yōng jiān yì( )工阻( ) 居( )关 ( )苦 ( )然chǎn liâ rě jī jiāng chà( )子恶( ) ( )事 ( )笑泥( ) ( )道2 、观察下面的词语,自己读三遍后试着默写。
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轰动、艰巨、毅然、铲平、勉励、恶劣、泥浆、岔道、居庸关、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惹人讥笑3、认真读一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解决后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三、再读课文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段意是什么?四赏读课文1、“消息一传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结合课文内容,写写能描写此“轰动”情景的词语。
如:奔走相告、、等。
2、“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要挟”的意思是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联系课文,我们知道了,这里的“对方”指的是清政府,“自己”指的是,“弱点”指的是,“要求”指的是3、通过阅读,请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抄写下来,并简单谈谈你的体会。
伯牙鼓琴【学习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利用上下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等疏通文意。
3.了解传说故事的内容及其蕴涵的深刻含义,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学习重点】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理解“知音”的含义,体会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入。
1.你知道“知音”这个词吗?它就来源于本文所讲的这个故事。
想一想,“知音”是什么意思?2.结合注释通读全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说一说,伯牙和锺子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资料链接。
1.《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
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
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
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
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征。
2.俞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锺子期,名徽,字子期。
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
是一名樵夫。
三、自主学习。
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你觉得在读这一句的时候该如何划分停顿?2.你知道名画《伯牙鼓琴图》吗?请查阅相关资料画出你想象中的画面。
四、自主阅读释疑。
原文: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板块:课内课外,自主学习。
(一)预习课文,把握基础。
1.朗读课文。
(1)通读本单元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把不认识的字词多读两次。
(3)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2.梳理预习,基础达标(1) 字词检测关,听写必须掌握的词日寇奋战险要手榴弹悬崖攀登山涧雹子屹立政府外宾汇集预定肃静旗帜语调完毕检阅磅礴泥丸粉身碎骨热血沸腾斩钉截铁排山倒海全神贯注居高临下爆发雄伟3.给带点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万水千山只等闲( )等闲:①平常;②随随便便,轻易。
◆乌蒙磅礴走泥丸( ) ’走:①走路;②跑;③滚动。
◆大渡桥横铁索寒( )寒:①冷;②害怕;③穷困。
◆大渡桥横铁索寒( )寒:①冷;②害怕;③穷困。
4.根据要求完成题目区别形近字组词寇()截()坚()斩()绷()险()暂()棚()检()冠()载()竖()选词填空掩护保护痛击射击沉痛悲痛(1)为了()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2)七连决定转移,把()群众和连队主力安全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3)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
(4)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撤退。
(5)我们()悼念为革命而献身的战士。
(6)周总理的逝世,使我渐渐慢慢徐徐①太阳出来了,晨雾( )地散去。
②我扶着老奶奶,( )地走过人行横道线。
③清风( )吹来,我闻到了一股茉莉的清香矗立肃立挺立①少先队员( )在烈士墓前,缅怀革命先辈创业的艰难历程。
②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地( )在天安门广场的南面。
③广场上( )着一根22米高的电动旗杆。
(二)理清脉络,粗知大意。
1.《七律长征》是作者是,本文通过对的生动描绘,热情的赞颂了的精神。
2.《狼牙山五壮士》记叙的是时期,五位战士为了掩饰群众和主,力部队,,,,,的故事。
表现了”的英雄气概。
3.《开国大典》着重写了开国大典的四个场面,请补全另外两项。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导学案序学生学案教师导案—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知道詹天佑是怎样设计和修筑京张铁路的。
2、通过揣摩语句,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而的作用。
3、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新词。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知道詹天佑是怎样设计和修筑京张铁路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揣摩语句,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摘抄并背诵口己喜欢的部分。
知道詹天佑是怎样设计和修筑京张铁路的。
学习难点:通过揣摩语句,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知道詹天佑是怎样设计和修筑京张铁路的。
学习难点:通过揣摩语句,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学习方法读书口学口主探究;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学法指导讨论法、质疑法、分析法、小组合作法、比较法等四学具准备课本、预习本、《能力培养与测试》、《练习册》、双色笔。
教具准备教师教学用书、教师导学案、《能力培养与测试》、课件。
课题:5、詹天佑课型:预习+展不备课时间:2014.9.1主备: 审核: 班级: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掌握牛字新词。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预习※导学:一、熟读课文。
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本课多音字及近反义词。
扫清字词障碍。
二、搜集詹天佑的的资料,并将重要的内容摘抄卜•來。
一、指导学生激情导入二、回顾反馈预习交流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有些内容可以依靠组长的力量完成。
老师检查的应该是学生掌握不好的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交给学生更好地学习方法)三、明确目标学案导学知道詹天佑是怎样设计和修筑京张铁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