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概论)第六章特殊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249.00 KB
- 文档页数:3
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是指针对那些在智力、心理、语言、视听等方面存在障碍或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的特殊教育工作。
这些学生需要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支持,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能。
特殊教育旨在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和成长。
特殊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希腊,柏拉图就提出了“个别教育”这一概念,主张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教育。
然而,特殊教育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是在19世纪。
随着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那些有学习障碍或残疾的学生,试图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特殊教育的目标是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殊教育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
其中之一是个别化教育。
个别化教育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为他们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支持。
这种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成绩。
特殊教育还强调包容性教育。
包容性教育是指将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他们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通过包容性教育,特殊教育可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特殊教育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案和策略。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他们还应该与学生的家长和其他教育专家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特殊教育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尽管有很多困难和障碍,但特殊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希望和机会。
通过个体化的教育和包容性教育,特殊教育可以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获得成功和成长。
特殊教育是针对有学习障碍或残疾的学生进行的特殊教育工作。
它旨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能,通过个别化教育和包容性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特殊教育需要有专业的教师和教育专家参与,共同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特殊教育概论习题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题)一、名词解释1.特殊教育2.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二、简答1.特殊教育的概念、对象、目的和任务是什么?2.实施特殊教育应遵循哪些教育原则?3.试说明特殊教育的过程。
4.怎样理解特殊儿童的含义?5.特殊教育的含义是什么?6.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三、论述1.如何理解特殊教育的特殊性?2.如何理解特殊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意义?第二章全纳教育(题)一、名词解释1.全纳教育2.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3.回归主流4.一体化5.随班就读二、简答1.什么是全纳教育?全纳教育对于教育发展的意义是什么?2.简述XXX的安置形式。
3.我国为什么要开展随班就读工作?4.我国对随班就读的管理作了哪些规定?三、论述1.全纳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2.全纳教育对普通教育带来的挑战?3.随班就读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4.全纳教诲的基本理念?第三章特殊教诲的法规与政策(题)一、名词解释1.《残疾人教诲条例》2.《沃纳克报告》二、简答1.我国特殊教育立法对特殊教育实践有何指导意义?2.台湾地区的特殊教育立法进程对我国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启示?3.试比较中美特殊教育立法的异同。
4.国际残疾人立法体现了何种特殊教育理念?5.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针是什么?6.如何理解残疾儿童的普通教育方式和特殊教育方式?7.如何理解适当的评估?三、论述1.论述《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对美国特殊教育的影响?2.论述我国特殊教育法规的建设情况?第四章个体化教诲计划(题)一、名词解释1.个体化教诲计划2.个别化教育计划会议二、简述1.个别化教育计划在特殊教育中的意义有哪些?2.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程序?3.确定儿童的长期目标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4.IEP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论述1.如果你是一位普通班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实施IEP?2.尝试为一名特殊儿童制定一份IEP。
3.家长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作用?4.在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中,家庭和学校应如何协作?第五章智力停滞儿童(题)一、名词解释1.智力停滞2.智力3.任务分析法二、简答1.智力停滞的评定由主要包括哪些部分?2.如何鉴定儿童的智力障碍?3.如何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安置?4.智力停滞的出现率5.智力停滞儿童的特征?6.智力停滞产生的原因?三、论述1.如何改进智力停滞儿童的教学工作?2.按支持程度的分类对教育有怎样的启示?第六章听觉停滞儿童(题)一、名词解释1.听觉障碍2.人工耳蜗植入3.助听器4.手语二、简答1.听觉停滞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有什么特点?2.听觉停滞儿童情绪与个性发展有什么特点?3.对聋童进行白话与手势语训练有哪些技术?4.什么样的儿童才是听觉停滞儿童?5.聋校国家课程设立的原则是什么?6.听觉障碍的出现率。
《特殊教育导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及代码:特殊教育导论,12011105课程学分与学时:2分/24学时(课堂讲授 24 学时,实验实践 0 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特殊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一)课程性质《特殊教育导论》是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特殊教育专业中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介绍了特殊儿童发展的一般性问题,包括与普通儿童心理发展的共性与差异性,缺陷的客观存在性及教育和补偿的可能性等,特殊教育中的基本概念、原则、理论基础,及各类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特征与教育需要,特殊教育对象的早期发现、早期评鉴,特殊教育的目的,特殊教育的体系,组织形式、方法、手段、设备等。
因此,本课程在整个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目的本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使学生对特殊教育工作的性质、意义、任务以及各类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教育特点有初步了解;并在理解、尊重、热爱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事业的基础上,培养对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事业的感情和事业心。
通过本课程学习将为学生今后系统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了解特殊教育领域其他专业的知识和从事某一类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任务1.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了解特殊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2.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培养自学能力、研究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并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和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3.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理解、尊重、热爱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事业的基础上,培养对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事业的感情和事业心。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理论讲授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4学时)第一节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一、特殊儿童1.差异:群体差异、个体间差异、个体内差异2.定义。
特殊儿童、残疾儿童、特殊教育需要儿童3.特殊儿童分类二、特殊教育1.特殊教育对象2.教育内容、方法3.从事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的人员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一、国外特殊教育发展历程1.西欧特殊教育的兴起2.北美特殊教育的发展二、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历程三、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趋势1.特殊教育观念的变化2.特殊教育范围的扩大3.政府的直接干预与特殊教育立法4.特殊教育的一体化5.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残疾人提供的帮助6.国际合作日益加强四、特殊儿童安置1.资源教室模式2.特殊教育班模式3.特殊教育学校模式4.一体化、全纳和随班就读模式第二章视觉障碍儿童(2学时)第一节视觉障碍概述一、视觉障碍的概念二、视觉障碍的鉴定与分类三、视觉障碍的出现率四、视觉障碍的成因分析第二节视觉障碍儿童的发展特征与教育一、发展特征1.认知特征2.情绪、行为、人格特征二、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1.学习环境:教育安置2.课程:盲校课程与随班就读课程3.教学策略:盲文交流、听读法、多重感官法4.技术:定向行走、辅助技术、计算机的应用第三章听力障碍儿童(4学时)第一节听觉障碍的概述一、听觉障碍的概念二、听障的分类三、出现率四、原因分析1.学语前致聋2.学语后致聋五、听力评估1.评估目的2.听力筛选与诊断第二节听觉障碍儿童的发展特征与教育一、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1.认知特征2.情绪、行为与人格特征二、听障儿童的教育1.学习环境:教育安置、早期教育中家长的参与2.课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原则3.教学策略:交流技能、交流途径4.技术:助听器、人工耳蜗、教育技术第四章智力障碍儿童(2学时)第一节智力障碍儿童概述一、概念与分类1.我国的定义与分类2.美国的定义与分类二、出现率三、成因分析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四、智力障碍的评定第二节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特征与教育一、智障儿童的心理特征1.认知特征2.情绪、行为与人格特征二、智障儿童的教育1.学习环境:普通班级、资源教室、特殊班、特殊教育学校、在家教育2.课程3.教学策略:支架教学法、真实情境教学、人物分析法第五章学习障碍儿童(2学时)一、学习障碍儿童1.学习障碍的含义2.学习障碍的主要类型及特征3.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二、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第六章沟通障碍儿童(2学时)第一节沟通障碍儿童的概述一、沟通障碍的概念1.沟通与沟通过程2.人类沟通最重要的信息系统:语言和言语3.沟通障碍、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4.语言获得与儿童语言的发展二、沟通障碍的鉴定与分类三、沟通障碍的出现率四、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分析:1.生理因素2.心理因素3.环境因素五、沟通障碍儿童的特征1.行为特征2.心理特征第二节沟通障碍儿童的教育一、学习环境1.学习环境的创设:教师、教室2.服务方式:咨询服务、巡回服务二、教学策略1.游戏教学2.结构性教学3.言语语言矫治:构音障碍、声音障碍、流畅性障碍、语言发展迟缓第七章情绪行为障碍儿童(2学时)一、情绪行为障碍概述1.定义2.类型3.出现率4.成因二、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特征1.行为2.语言3.社交4.认知5.学业三、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诊断与评估1.基本原则2.诊断评估的流程3.诊断与评估的方法四、教育需要第八章超常儿童(2学时)一、超常儿童(一)超常儿童的概念(二)超常儿童的类型(三)出现的成因与出现率1.原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先天素质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2.出现率二、超常儿童的发展特征1.认知特征2.情绪特点3.个性特点三、超常儿童的教育第九章自闭症儿童(2学时)一、自闭症的定义二、自闭症的分类三、出现率四、自闭症成因分析五、发展特征1.社交障碍2.语言交往障碍3.兴趣与行为异常六、自闭症儿童的教育1.学习环境2.课程3.教学策略4.技术:如沟通板第十章其他障碍儿童(2学时)一、多动症二、肢体残疾与病弱三、多重残疾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
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是指为了满足身体、智力、心理和社交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学生的教育需求而提供的一种教育服务。
它旨在帮助这些学生发展他们的潜能,并尽可能地融入社会。
特殊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过去,特殊教育主要以障碍学生为中心,提供针对他们特定需求的教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特殊教育的理念和范围也发生了改变。
特殊教育的范围目前非常广泛,涉及多种类型的障碍学生。
例如,身体障碍学生可能需要使用辅助设备来帮助他们在学校中移动,而智力障碍学生可能需要特殊的教育方案来帮助他们学习和理解知识。
特殊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教育。
这就意味着教育机构需要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制定个体化教育计划。
这些计划可能包括提供特殊课程、辅助技术和适当的支持服务。
特殊教育的实施需要专业的教育人员以及合适的教育环境。
教育人员需要具备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有效地教育和支持障碍学生。
教育环境需要提供适宜的设施和资源,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机会,使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还帮助他们获得适应社会的技能和能力。
然而,特殊教育仍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之一是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许多人对特殊教育存在误解和偏见,导致特殊学生在教育和社会中遇到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特殊教育的宣传和教育,以推动更加包容和平等的教育体系。
总的来说,特殊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服务,旨在满足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的教育需求。
通过个体化的教育计划和专业的支持,特殊教育帮助学生充分发展他们的潜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并融入社会。
虽然特殊教育面临许多挑战,但它仍然是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是一种教育服务,旨在满足具有身体、智力、心理及社交障碍的学生的特定需求。
它致力于提供个体化的教育,让这些学生能够充分发展潜能,并与其他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
特殊教育概论知识点一、特殊教育的定义特殊教育是指为满足身体、智力、情感、语言等方面存在障碍或困难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的特别教育服务。
这些障碍或困难可能是由先天性因素、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引起的。
二、特殊教育的目的1.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适应困难,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为学生提供能够满足他们个性化需求的教育服务。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
4.减少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歧视和偏见。
三、特殊教育分类1.智力障碍:包括轻度智力障碍、中度智力障碍、重度智力障碍和极重度智力障碍。
2.视觉障碍:包括全盲、弱视等。
3.听觉障碍:包括耳聋等。
4.语言沟通障碍:包括言语发展迟缓等。
5.身体运动功能障碍:包括肢体残疾等。
6.情感行为障碍:包括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
四、特殊教育的教学方法1.个别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3.多元智能教育:借鉴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针对不同类型的智力障碍,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4.现代科技辅助教育: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电子白板、电脑软件等,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五、特殊儿童家庭教育1.了解孩子:家长要了解孩子存在哪些困难或障碍,并适时地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
2.培养孩子自信心:家长要鼓励孩子,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3.与学校合作:家长要积极与学校合作,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教育计划,并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
4.提供适当的支持:家长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如陪伴孩子看医生、帮助他们完成家庭作业等。
六、特殊儿童教育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残疾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鼓励发展特殊教育。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当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特别教育服务。
特殊教育概论》目录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第一节特殊教育的概念(P1-2)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对象(P2-6)第三节特殊教育的意义(P6-7)第二章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国外早期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中国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融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特殊儿童观第一节特殊儿童的存在第二节特殊儿童的发展第三节特殊儿童的教育第四章特殊教育的体系第一节国际上的特殊教育体系第二节我国的特殊教育体系第五章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第一节视力残疾学生第二节听力残疾学生第三节智力障碍学生第四节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第六章特殊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第一节特殊教育的目标第二节特殊教育的课程第三节特殊教育教学组织第七章特殊教育教师第一节教师的职业性质第二节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特点第三节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的基本条件第四节特殊教育教师的结构和培养第八章特殊教育的多方支持与合作第一节特殊教育多方支持与合作的意义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多方合作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明确特殊教育的对象范围,熟悉我国特殊儿童的基本状况,了解特殊教育对象称谓变化的原因,明确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特殊教育的概念,特殊教育的对象及其称谓的演变,特殊教育的意义。
教学难点:广义的特殊教育、狭义的特殊教育;广义的特殊教育对象、狭义的特殊教养对象、一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缺陷、残疾、障碍;特殊教育。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法、自学辅导法等。
教学课时:4导言自有人类,就有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特殊群体;自有人类,就有教育的活动。
然而,残疾人教育并没有因残疾人的客观存在而随之发生,特殊教育的产生远远落后于普通教育,至今也只有短短几百年的历史。
幸运的是,人类始终是在朝着科学、文明的方向前进着,特殊教育也正是在这种进步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进入21 世纪的特殊教育已不是最初意义上的特殊教育。
因此,没有特殊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不了解特殊教育,就不能全面地了解教育。
特殊教育概论
特殊教育是为了满足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的教育需求而设计的一种教育方式。
特殊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充分发展他们的潜力,提供适合他们特殊需求的教育和支持。
特殊教育所涉及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特殊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身体或运动障碍:例如肢体残疾、运动协调障碍等。
2. 智力障碍或学术困难:例如智力低下、学习障碍等。
3. 情感或行为障碍:例如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行为问题等。
4. 自闭症谱系障碍:例如孤独症等。
5. 感知问题:例如视觉或听觉障碍等。
6. 特殊健康需求:例如慢性疾病、残疾等。
特殊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支持服务来满
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帮助他们在学术、社交、情感和生活
技能等方面获得成功。
特殊教育的实施可以包括个别辅导、小组教学、适应性技术辅助工具和评估、家庭和社会支持等。
特殊教育是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和
机会,其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实现
其个人发展和成功。
《特殊教育概论》——教案《特殊教育概论》——教学内容: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什么是特殊教育?哪些人是特殊教育的对象?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要经历哪些主要的过程?这些都是本章将要集中讨论的问题。
第一节特殊教育的概念一、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是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采用一般或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拥有良好品德,提高适应能力的一种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特殊教育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教育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特殊儿童的体力、智力和人格。
通过特殊的教育、教学与训练,传授一定的文化和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活信心、健康的自我意识、生活学习和劳动就业的能力。
由于特殊教育的对象是一些由于某些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造成困难的儿童,这就使得特殊教育在指导,教育、教学和训练方法,教育的设施和手段等方面都与普通教育有一定的区别,需要对特殊教育进行专门的深入的探讨,寻求其内在的规律。
特殊教育学(Special Pedagogy)则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和内在规律的科学。
特殊教育学应该是特殊教育活动经验和总结和科学规律的探讨,它涉及特殊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身心特征,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特殊教育的管理体制,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教师教育和家长教育等一系列问题。
二、特殊教育的对象特殊教育的对象是一切由于不同方面的原因而必须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或简称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l needs)或特殊儿童(exceptional children)。
简言之,特殊儿童便是特殊教育的对象。
那么,哪些儿童才是特殊儿童呢?诚然,特殊和正常都是相对的概念。
特殊教育概论》目录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第一节特殊教育的概念(P1-2)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对象(P2-6)第三节特殊教育的意义(P6-7)第二章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国外早期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中国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融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特殊儿童观第一节特殊儿童的存在第二节特殊儿童的发展第三节特殊儿童的教育第四章特殊教育的体系第一节国际上的特殊教育体系第二节我国的特殊教育体系第五章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第一节视力残疾学生第二节听力残疾学生第三节智力障碍学生第四节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第六章特殊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第一节特殊教育的目标第二节特殊教育的课程第三节特殊教育教学组织第七章特殊教育教师第一节教师的职业性质第二节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特点第三节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的基本条件第四节特殊教育教师的结构和培养第八章特殊教育的多方支持与合作第一节特殊教育多方支持与合作的意义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多方合作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明确特殊教育的对象范围,熟悉我国特殊儿童的基本状况,了解特殊教育对象称谓变化的原因,明确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特殊教育的概念,特殊教育的对象及其称谓的演变,特殊教育的意义。
教学难点:广义的特殊教育、狭义的特殊教育;广义的特殊教育对象、狭义的特殊教养对象、一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缺陷、残疾、障碍;特殊教育。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法、自学辅导法等。
教学课时:4导言自有人类,就有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特殊群体;自有人类,就有教育的活动。
然而,残疾人教育并没有因残疾人的客观存在而随之发生,特殊教育的产生远远落后于普通教育,至今也只有短短几百年的历史。
幸运的是,人类始终是在朝着科学、文明的方向前进着,特殊教育也正是在这种进步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进入21世纪的特殊教育已不是最初意义上的特殊教育。
因此,没有特殊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不了解特殊教育,就不能全面地了解教育。
特殊教育与教学计划引言:特殊教育是一种为那些面临学习和发展困难的学生提供教育帮助的教学方式。
特殊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非常重要,它能够确保教师能够为特殊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潜能。
一、特殊教育的教学主题特殊教育的教学主题是关注学生的个别需求、发掘他们的潜能和发展全面能力。
特殊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并融入社会。
因此,教育计划的主题应该是“个性化教育”,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材。
二、特殊教育的活动安排在特殊教育中,活动安排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需要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比如,对于听觉障碍的学生,可以提供手语课程和口形训练;对于自闭症学生,可以组织社交技能训练和情绪管理活动。
此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团体活动,如集体讨论、小组合作等,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特殊教育的教材使用教材的选择对于特殊教育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别需求和学习水平选择合适的教材。
特殊教育教材应该具有以下特点:简洁明了、图文并茂、易于理解、适合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的学生。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挑选一些额外的教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四、特殊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特殊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参考学生的评估结果和学习目标。
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学习能力、生活技能、社交技能等方面。
然后,教师应该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等。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估结果和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活动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计划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结论:特殊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是确保特殊学生能够获得有效教育的关键。
个性化教育、多样化的活动安排和合适的教材使用是特殊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特殊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和生活质量。
第一节特殊教育的目标体系
(一)体系: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总的教育目的
各级各类学校(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承担的特殊教育任务的培养目标
特殊学校(班)的课程(学科课程、活动)目标
特殊学校(班)教学活动单元目标
每节课每个活动的教学目标所构成
(二)我国对特殊教育提出的各个层次的教育目标体现出的两个基本点:
1.是在培养目标中体现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统一
2.是培养目标中体现共同教育目标与特殊教育目标的统一
第二节特殊教育学校(班)的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的含义:一是指课程门类的安排结构,主要由教学计划规定
二是指课程内容的安排结构,主要由教学大纲规定
对中度智力残疾学生的教学,淡化了学科课程、实行综合化教学,主要按照生活适应、活动训练、使用语算三个方面来安排。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趋势:
1.在课程设置结构上,增加学校课程,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构成的课程结
构。
2.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减少分科界限,增加课程的综合性。
3.教学内容将更贴近生活,贴近于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