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六年级全部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
- 大小:992.27 KB
- 文档页数:132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实验名称:1.2水沸腾了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蜡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石膏上2、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的外焰燃烧石棉网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谷种现象。
4、沸水的烧杯上套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实验记录: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化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沸水烧杯上套的袋子鼓涨起来。
实验结论:我认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实验名称:1.3水结冰了实验器材:碎冰、试管、温度计、烧杯、记号笔、食盐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41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实验记录:1、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2、水结冰后变高了,说明体积变大了。
实验结论:水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实验名称:1.4水融化了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冰块、观察皿、吸管实验步骤:1、取冰块放在观察皿上,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2、试管装水结冰,在冰面处做标记,把试管浸入烧杯的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观察水面与记录的冰面距离。
实验记录:1、冰块在融化。
吹气的地方融化快。
2、试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
实验结论: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实验名称: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实验器材: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实验步骤:1、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新
教科版级全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全集: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测量物体的质量,并研究使用天平进行测量。
实验器材- 天平- 不同物体实验步骤1.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
2. 调整天平的平衡,使两个盘子保持水平。
3.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一个盘子上。
4. 观察天平的指针,记录下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质量,我们可以通过天平准确地测量出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了解水的冰、液态和气态。
实验器材- 透明玻璃杯- 冰块- 温水- 热水实验步骤1. 将透明玻璃杯放在桌面上。
2. 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观察冰块的状态。
3. 加入温水,观察冰块的变化。
4. 加入热水,观察冰块的完全融化以及水的状态。
实验结果- 冰块的状态:固态- 冰块融化后的状态:液态- 加入热水后的状态:气态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
冰块在低温下呈固态,加热后融化成液态,再加热后变为气态。
实验三:探究物体的浮沉现象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了解浮力和密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 透明- 水- 不同物体(如金属块、木块、塑料球等)实验步骤1. 将透明放在桌面上,加满水。
2. 将不同物体一个一个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
实验结果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物体的浮沉情况与其密度有关。
密度较大的物体会沉入水中,密度较小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以上就是本次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
感谢您的阅读!。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试验时间: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试验时间: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班级:课代表(签字):实验教师: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实验结论:试验时间:实验内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实验器材: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试验时间:实验内容:结晶分离的实验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课题:2、把固体放倒水里实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试验时间:实验内容:认识液体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课题:3、认识液体实验器材: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试验时间: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试验时间:实验内容: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实验器材:水、烧杯、酒精、天平、量筒实验类型:先教师演示实验,后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试验时间:实验内容:做手臂活动模型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试验时间:实验内容: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试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教师:课代表:试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教师:课代表:试验时间: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试验时间:实验内容: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试验时间: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课代表放大镜、小铁锤、滴管、烧杯(100ml)、小刀、铜钥匙、领取岩石标本;2、用放大镜观察岩石;3、将各4、用小锤轻轻敲击5、在岩石上滴上稀盐酸进行观第周实验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课代表、放大镜、小刀、铜) 观察各种矿物的集合体形态(粒 状、片状、致密块状 性质(颜色、光泽、解理等) , 2) 还可以利用条痕板观察矿物的条痕,用指甲或小刀来 ) 对矿物进行分类;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时间实验名称月相实验器材:记录纸、铅笔我的猜测: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步骤:1、观察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情况,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即使遇到多云,也进行观察2、我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如下,记录时间是每天相同的时刻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我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具有规律性的,上半月左暗右明,明亮部分逐渐增大;下半月左明右暗,明亮部分逐渐减小直至完全变暗。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教科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探究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实验材料: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面镜子、一束手电筒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白纸铺在桌子上,确保桌面平整。
将手电筒打开,调至最亮的档位。
2. 实验一:光的传播将手电筒对准白纸,用铅笔在白纸上描绘出光线的传播路径。
观察光线传播的形状和方向。
3. 实验二:光的反射将镜子竖直放置在白纸上,确保镜子的表面光滑。
将手电筒对准镜子,观察光线在镜子上的反射情况。
用铅笔在白纸上描绘出光线的传播路径和反射角度。
4. 实验三:光的折射将一面镜子倾斜放置在白纸上,使光线从空气中射入镜子内部。
观察光线在镜子内部的传播情况。
用铅笔在白纸上描绘出光线的传播路径和折射角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的结果显示,光线在直线上传播,没有弯曲或偏离。
这说明光在空气中传播时是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的结果显示,光线在镜子上发生反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这符合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三的结果显示,光线在镜子内部发生折射,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不相等。
这符合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光在空气中传播时是直线传播的。
2. 光在镜子上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光在镜子内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不相等。
实验启示:本次实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
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的,这也是我们能够看到物体的原因。
光的反射规律帮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镜子中的自己,而光的折射规律则解释了为什么在水中看到的物体会有一定的形变。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科学实验是我们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探究,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并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探究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光的特性和行为。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发现光在空气中传播是直线传播的,光在镜子上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在镜子内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不相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1、实验名称:减少空气阻力(第3课科学在我们身边)实验目的: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瓶子、木块、书本、文具盒、小漏斗。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4、反过来用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实验现象:1、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吹不灭蜡烛。
2、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不容易吹灭。
反之蜡烛将很容易吹灭。
实验结论: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注意事项:1、瓶子、木块和漏斗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
2、嘴与蜡烛的火焰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3、实验名称:辨认物体(第4课怎样认识物体)实验目的:学会辨认物体的方法。
实验材料: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筷子。
实验步骤:1、用眼睛看,辨别出酱油。
2、用鼻子闻,可辨别出白酒、白醋。
3、用舌头尝,可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实验结论: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实验顺序。
注意事项:1、在用“闻”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不要直接靠近实验物体,要用手扇动,使气体飘过来闻。
2、在用“尝”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要用筷子或玻璃棒蘸取少量的物品来尝。
4、实验名称:测量水温(第6课哪杯水热)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温度计。
实验材料:水温计、烧杯、水操作步骤: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实验结论:温度计能准确的测量水温。
注意事项:在测量之前要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一定注意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
5、实验名称:水温的变化(第7课水温的变化)实验目的:了解水温变化的规律实验材料:铁架台、烧杯、水温计、计时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班)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一个、回形针若干
我的猜测: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
实验步骤:
1.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
2.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并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
数.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0.
实验结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班)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磁铁两极的研究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根
我的猜测:两块磁铁靠近吸引.
实验步骤:
1.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结果.
2.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A和C相吸,A和D排斥.实验结论: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级相互吸引.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14-01-05 04:21:43)转载▼分类: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转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14-01-05 04:27:23)转载▼分类: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2014-01-05 04:30:46)转载▼分类: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实验报告单实验周次:班级年班转。
科学实验报告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3)实验二:砖和陶瓷 (4)实验三:谁流的更快些 (5)实验四:空气占据空间吗 (6)实验五:空气有重量吗? (7)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水结冰了 (8)实验二:冰融化了 (9)实验三:磁铁有磁性 (10)实验四:磁铁的两极 (11)实验五:磁极的相互作用 (12)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3)实验二:溶解的快和慢 (14)实验三: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 (15)实验四: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6)实验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7)实验六:声音是怎样传播 (18)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实验一: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 (19)实验二:导体和绝缘体 (20)实验三:比较两种电路连接 (21)实验四:食物中的营养 (22)实验五:面包发霉了 (23)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 (24)实验二:光与热 (25)实验三: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26)实验四:我们的小车 (27)实验五:用橡皮筋作动力 (28)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9)实验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30)实验三:浮力 (31)实验四:液体的热胀冷缩 (32)实验五:空气的热胀冷缩 (33)实验六:金属的热胀冷缩 (34)实验七:摆的研究 (35)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杠杆的科学 (36)实验二:轮轴的秘密 (37)实验三:动滑轮和定滑轮 (38)实验四:斜面的作用 (39)实验五:抵抗弯曲 (40)实验六: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41)实验七: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2)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色生命世界(一) (43)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44)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二:砖和陶瓷实验三:谁流的更快些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水结冰了实验二:冰融化了实验五:磁极的相互作用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实验二:溶解的快和慢实验三: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实验四: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实验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六:声音是怎样传播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实验一: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实验二:导体和绝缘体实验三:比较两种电路连接实验四:食物中的营养实验五:面包发霉了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实验二:光与热实验三: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实验四:我们的小车实验五:用橡皮筋作动力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实验一: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三:浮力实验七:摆的研究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实验一:杠杆的科学实验二:轮轴的秘密实验三:动滑轮和定滑轮实验四:斜面的作用实验五:抵抗弯曲实验六: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实验七: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色生命世界(一)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全册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设计能力。
2.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实验器材、实验用品、实验工具等。
3.实验步骤
本实验总共包含多个实验,每个实验的步骤如下:
1.实验1:xxxx
步骤1:xxxx
步骤2:xxxx
2.实验2:xxxx
步骤1:xxxx
步骤2:xxxx
3.实验3:xxxx
步骤1:xxxx
步骤2:xxxx
4.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的步骤和操作,记录下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在实验结果与分析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并给出可能的原因。
5.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与分析,得出本实验的结论和相关结论解释。
6.实验总结
本实验的总结部分可以包括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验中的收获、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评价等。
7.参考文献
列出在本实验中使用到的参考文献和资料。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最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论:混合物可以通过溶解和过滤来分离其中的成分,而白色颗粒可能是食盐的晶体
班级:三年级班实验小组
时间:未注明实验名称:水的密度实验
器材:烧杯、水、温度计、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3.将放在烧杯下面,倒出水
4.用温度计测量倒出的水的温度
5.计算水的密度
实验结论: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密度较大时温度较低,密度较小时温度较高
指导教师:未注明
评定等级:未注明
班级:三年级班实验小组
时间:未注明实验名称:水的密度实验
器材:烧杯、水、温度计、
实验步骤:
首先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接下来,将放在烧杯下面,倒出水,并使用温度计测量倒出的水的温度。
最后,计算水的密度。
实验结论:水的密度与温度有关,密度较大时温度较低,密度较小时温度较高。
指导教师:未注明
评定等级:未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