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泵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813.00 KB
- 文档页数:12
锅炉给水泵机组系统配置①1Cr13MoS(AM350)为抗咬合具有自润滑性材料,与转子构成磨擦副可避免定转子的咬合。
②叶轮与导叶过流部件采用13%Cr镍钼钢可有效的避免软化水低电导率电动效应的冲蚀与磨蚀,有效延长过流部件的寿命。
③凡与介质接触的配合面均堆焊3mm厚的316L材料,避免因高压、高速冲蚀而破坏连接件的密封性。
2、泵材料配置----TDG双层壳体泵1、电机(汽轮机)—弹性加长膜片联轴器—锅炉给水泵如:DG15-132、DG270-150、DG450-180 (转速均为2980rpm)3、几种基本传动2、电机(汽轮机)—齿型加长联轴器—锅炉给水泵如:DG150-132、DG270-150、DG450-180 (转速均为2980rpm)说明:应用齿型联轴器时,转速低于3000rpm时,用润滑脂润滑;高于3000rpm时用强制循环油进行润滑并设保护装置;与膜片连轴器都适合以下传动方式。
3、电机(汽轮机)—联轴器—偶合器—联轴器—锅炉给水泵应用于调速泵,调速范围1:5,可实现无级调速。
4、电机(汽轮机)—联轴器—齿轮增速箱(齿轮变速器)—联轴器—锅炉给水泵应用于增速泵(级数较少,刚性轴,需加前置泵,前置泵可用同一原动机驱动,也可分别用两台原动机驱动)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主泵(锅炉给水泵)1台2泵底座1个3电机底座1个4对焊钢法兰(出入口)各1个5吸入滤网管1个6暖泵系统高、低压阀各2个高压平旋阀1个法兰与管路(高、低)各1序名称数量备注号7平衡回水法兰1个9稀油站及润滑管路1套用偶合器时不用稀油站10电机(或汽轮机)1台根据需要11冷却水管路系统1套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2监控仪表出口压力表1入口压力表1平衡回水压力表1吸入滤网差压计1根据需要轴承当地温度计3远传PT100铂热电阻3根据需要润滑油进油压力表2润滑油出油压力表1筒体上下温度表、计各2个双层壳体泵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2监控仪表冷却水压力表(出口)1根据需要冷却水压力表(进口)1根据需要流动指示器1根据需要其它仪表根据需要报警装置根据需要轴位移指示器1根据需要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3偶合器1根据需要14联轴器(膜片或齿型)1根据需要选择其一,但必须供一种类型15齿轮增速箱1根据需要16出口逆止阀(高压)1根据需要17出口闸阀(高压)1根据需要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8最小流量(再循环流量)阀(高压或低压)1根据需要19再循环管线上的减压孔板管及背压调节器阀1个,减压管根据需要3~4个,调节器1个根据需要20轴头油泵1根据需要21转速计1根据需要5、成套供货范围7、工厂试验试验能力•最大1000MW 50%容量•冷水或热水试验•液力偶合器性能试验7、工厂试验。
给水系统发电厂的给水系统是指从除氧器给水箱经前置泵、给水泵、高压加热器到锅炉省煤器前的全部给水管道,还包括给水泵的再循环管道、各种用途的减温水管道以及管道附件等。
给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把除氧水升压后,通过高压加热器利用汽轮机抽汽加热供给锅炉,提高循环的热效率,同时提供高压旁路减温水、过热器减温水及再热器减温水等。
一、给水系统的形式1、低压给水系统由除氧器给水箱经下水管至给水泵进口的管道、阀门和附件组成,由于承受的给水压力较低,称为低压给水系统。
为减少流动阻力,防止给水泵汽蚀,一般采用管道短、管径大、阀门少、系统简单的管道系统。
低压供水管道常分为单母管分段制和切换母管制两种。
单母管分段制是下水管接在低压给水母管上,给水再由母管分配到给水泵中。
这种系统由于系统简单,布置方便,阀门少,压力损失小,故应用比较广泛。
切换母管制是一台除氧器与一台给水泵组成单元,单元之间用母管联络,备用给水泵接在切换母管上。
这种系统调度灵活、阻力小,但管道布置复杂,投资大,多用于给水泵出力与机炉容量匹配的情况。
2、高压给水系统由给水泵出口经高压加热器到锅炉省煤器前的管道、阀门和附件组成,由于承受的给水压力很高,称为高压给水系统。
高压给水管道系统有:集中母管制、切换母管制、扩大单元制和单元制四种形式。
前三种形式的给水管道系统,由于运行调度灵活、供水可靠,并能减少备用泵的台数,在我国超高参数以下机组中普遍采用,如图3-51所示。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①在给水泵出口的高压给水管道上按水流方向装设一个止回阀和一个截止阀。
止回阀用于防止高压水倒流,截止阀用于切断高压给水与事故泵和备用泵的关系。
②为防止低负荷时给水泵汽蚀,在各给水泵的出口截止阀前接出至除氧器给水箱的再循环管,保证在低负荷工况下有足够的水量通过给水泵。
③高压加热器均设有给水自动旁路,当高压加热器故障解列时,可通过旁路向锅炉供水。
④在冷、热高压给水母管之间,设置直通的“冷供管”,作为高压加热器事故停用或锅炉启动时间向锅炉直接供水,机组正常运行时,处于热备用状态。
高压给水泵工作原理
高压给水泵是一种用于提供高压给水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引入水源:高压给水泵通常通过一根吸水管引入水源,例如自来水管道或水井。
2. 吸水过滤:在水源进入泵体之前,通常会设置过滤器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颗粒物。
3. 吸水操作:当泵体内无水时,启动泵体以形成负压。
这将使水通过吸水管进入泵体内。
4. Impeller旋转:泵体内的Impeller(叶片)开始旋转,负压
将水通过进水口吸入泵体。
5. 内部增压:当Impeller旋转时,它会给水施加离心力,将水
推向泵体的出水口。
这个过程结合了离心力和动能转化,使水的压力逐渐增加。
6. 出口控制:一旦水压达到设定的高压值,泵体内的出口止回阀将关闭,防止向后流动。
7. 高压水输出:在泵体内部形成的高压压力将水通过出水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例如建筑物的供水系统、灌溉系统或工业设备。
总结:高压给水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叶片将水吸入泵体,然后利用离心力和动能转化将水增压并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中压给水泵个人总结引言中压给水泵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设备,用于供应城市、工业、农业等领域的给水系统。
它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效率高等优点,是现代化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
本文将对中压给水泵的工作原理、主要特点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工作原理中压给水泵是通过电机驱动,利用机械力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液体动能。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三个步骤:1. 进水阶段:泵体内形成低压区域,从而使液体沿着进水管道流入泵体;2. 压水阶段:通过转子的旋转,液体被抽入泵体并被推送到出水管道;3. 出水阶段:通过压力建立和泵体内部的密封机构,液体被推送出泵体,供给给水系统使用。
主要特点中压给水泵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水泵,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 结构简单:中压给水泵由电机和泵体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结构简单明了,易于安装和维护;2. 运行稳定:中压给水泵采用了高品质的材料和先进的工艺技术,能够保证其长时间稳定运行而不易出现故障;3. 效率高:中压给水泵的设计优化,使水的输送更加高效,能够更快速地完成给水任务;4. 噪音低:中压给水泵运行时噪音较低,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造成过多干扰;5. 使用寿命长:中压给水泵采用了耐用的材料和高效的密封机构,能够保证其使用寿命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
维护保养为了能够让中压给水泵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我们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维护保养方面:1. 定期巡检:定期对中压给水泵进行巡检,检查电机的运转情况、泵体的密封性能、管道的连接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修复;2. 清洗排污:定期清洗泵体内部的杂物和积聚的污水,保证泵体内部的通畅;3. 润滑维护:定期对中压给水泵的轴承、齿轮等部件进行润滑,减少摩擦和磨损;4. 保持环境干燥:为了防止泵体和电机受潮,需要保持泵房内的环境干燥,并注意防潮防水措施的使用;5. 定期更换零部件:根据中压给水泵的使用情况,定期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水泵系统的流量变化原因
水泵系统通常有给水泵系统、凝结水泵系统和循环水泵系统,由于这些系统有着特定作用,故它们的瞬变起因和瞬变结果同常规泵系统会有所不同。
水泵流量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泵容易发生汽蚀,管系中有气泡存在。
(2)泵入口为倒灌高度。
(3)流体的输送高度高,输送距离长。
(4)压水池液面压力高。
(5)泵系统全部为并联和串联泵组。
凝结水泵系统和给水泵系统,处于最高水位的锅炉汽包和最低压力的凝汽器之间,中间还有其他设备,一旦某一泵系统发生意外情况下的失控工况,由于流体的输送高度高,压水池液面压力高,会引起泵倒转,泵进出口压力出现瞬时高低压,流动反向,并快速波及到下游,并造成整个系统的振荡流动,从而必然影响到凝汽器和锅炉的正常安全运行,进而引起系统发生重大事故,所以作为子系统的电厂水泵系统,其瞬变所引发的危险和破坏是全局的,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通过试验模拟和数值计算研究给定泵系统的连续失控工况,并针对主给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给出边界条件,通过数值求解研究它们的瞬变特性,并分析减缓和控制瞬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