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信息化进程:“数字无锡”大步迈向“智慧无锡”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无锡市集成电路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对于无锡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无锡市集成电路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无锡市集成电路市场的深入了解,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参考。
发展历程无锡市集成电路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在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无锡市开始吸引国内外集成电路企业入驻,并成立了集成电路产业园区。
经过多年的努力,无锡市的集成电路产业迅速崛起,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
成就与优势1.产业规模扩大无锡市集成电路市场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逐渐增多。
目前,无锡市已经拥有多家知名的集成电路企业,包括中芯国际、华力微电子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2.技术创新能力无锡市集成电路市场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各大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并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
3.产业链完善无锡市集成电路市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包括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
这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合作平台,并对无锡市集成电路市场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面临的挑战1.市场竞争压力随着国内外集成电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无锡市的企业面临着来自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竞争压力。
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并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的领军者,是无锡市集成电路市场面临的一大挑战。
2.人才短缺问题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研发和技术管理方面的人才。
无锡市在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瓶颈,亟需加大力度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3.技术创新压力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创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无锡市集成电路市场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技术创新压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无锡物联网发展历程
无锡物联网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无锡市政府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2000年,无锡建立了全国首
个物联网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标志着无锡正式进入物联网发展的行列。
随着时间的推移,无锡物联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7年,无锡成立了中国国家物联网产业基地,这是中国国家级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平台,为无锡无线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无锡又建成了中国国家级传感网创新发展试点示范
城市,进一步加快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步伐。
同时,无锡还大力引进了国内外的优秀物联网企业,组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形成了从传感器、通信设备、数据管理平台到应用系统的完整产业链。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无锡物联网产业继续蓬勃发展。
2015年,无锡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聚集区第一批试点城市,推动了无锡物联网产业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
目前,无锡物联网产业已经涵盖了交通、医疗、智能制造、农业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无锡的智慧城市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正逐渐渗透到城市的方方面面。
从最初的探索到如今的成果,无锡物联网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产业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未来,无锡
物联网产业将继续发展,为城市的智慧化建设和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动力。
无锡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支持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的重要节点城市,无锡一直致力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生活环境。
在这一进程中,技术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为无锡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本文将就无锡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支持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物联网技术在无锡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支撑,通过物联网技术,各种设备和物品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
在无锡智慧城市建设中,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领域。
例如,通过在道路上部署传感器和摄像头,可以实现交通拥堵监测和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在环境监测方面,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指标,为城市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在智能家居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二、大数据技术在无锡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大数据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另一项重要技术支持,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可以为城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无锡智慧城市建设中,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应急响应等方面。
例如,通过对城市居民出行数据的分析,可以优化公共交通线路设置,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通过对城市人口密度和用电量等数据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城市人口聚集和能源消耗情况,为城市规划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在城市应急响应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资源调度,提高城市应急管理效率。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无锡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新兴技术,通过模拟人类智能的学习、推理和决策能力,可以实现对城市各个领域的智能化管理。
在无锡智慧城市建设中,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安防、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
例如,在城市安防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监控视频的智能识别和分析,提高城市安全防范能力;在医疗卫生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医学影像的智能诊断和辅助决策,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和智能评估,提升教育质量。
智慧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智慧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5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智慧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智慧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篇1前言:日益繁忙的工作,使更多的人丢弃了学习的机会。
对于一个房地产置业顾问来说,学习可以是销售技巧,可以是房地产基础知识,也可以是经济知识等。
生活中,工作中学习时时存在,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及意识。
而公司组织的培训,更应该是我们提升自身能力最好的机会。
很有幸在上周五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员工成长智慧》专项培训,整整一天的培训,使我受益颇多。
整体来讲这次培训使我对工作,对生活都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方向。
本次培训,焦老师让我认识到了工作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很多大道理都在日常的工作中;邢老师让我认识到了一个人成功,需要的是不断的在实践中成长,进步;张老师让我认识到现实工作中,要想做大做强,优秀的团队是关键。
对于本次培训,我想简单谈谈自己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认识及感想:一,"乐"应该是工作的本质及追求。
我们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是乐在其中,也只有这样,工作才能做的最好。
现实中,很多人都在为一个问题矛盾:做最喜欢的工作,还是做最挣钱的工作。
其实现在看来,这个本不是一个选择题,而应该是一个整体。
喜欢的工作全身心投入了它可能会变成最赚钱的工作。
如果自己选择了一个赚钱但不是最喜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更应该把这份工作变成自己最大的乐趣来源。
作为一个房地产经纪人来说,我们要销售技巧,要业务知识,要拼搏精神,更重要的可能是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
很多人做不好的关键便是不认可自己的这份职业,工作更没有乐趣可言。
对于公司来说,让员工"乐"便是有好的制度,好的平台。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最真实的态度,才是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成功的关键。
国内刊号 C N 61-1499/C 2020年09月(下)丝路聚焦王芳(中共无锡市委党校,江苏无锡 214086)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智慧城市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
新型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和城市化深度融合的产物。
无锡立足物联网产业先发优势,引导推广应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国领先,走出了一条创新的智慧城市建设之路,对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起到了先行示范作用。
关键词:无锡;新型智慧城市;路径探索自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以来,智慧城市建设在各国得到重视。
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已经率先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并各自在公人口越来越多,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过去的城市管理和运行方式已经无法应对和破解城市发展难题。
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据统计,目前全国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80%的地级市、47%的县级市,共有500多个城市明确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热潮。
伴随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和迭代演进发展,物联网时代的新型智慧城市正在崛起。
作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和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无锡立足物联网产业先发优势,引导推广应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国领先,成绩斐然。
近年来无锡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中一直名列前茅,2012-2015年连续4年蝉联中无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探索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行动纲要。
2012年无锡市成功申报了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先后出台了《无锡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3-2020年)》《智慧无锡建设三年行动纲要(2014-2016年)》《无锡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三年行动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分阶段地具体规划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从2014年的25个重点提升工程扩展到2018年的六大提升行动36个重点专项。
无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作者:胡逸来源:《唯实》2021年第09期数字经济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
2020年,无锡在赢得防疫抗疫大战胜利的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大考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1156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572.78亿元,同比增长10.2%。
在新华数字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20年)》中,无锡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七、长三角第三。
坚持规划引领,设定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航标灯塔无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科学设定目标任务、发展路径和重点工作,是无锡发展数字经济的指向灯。
2019年,无锡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以数字经济为首的“三大经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把无锡建设成为全国数字经济示范城市”的目标定位,明确了到2025年无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
2020年,无锡又出台《无锡市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无锡市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工作要点》,细化各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推进各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
同时,《关于加快推动新基建积极培育新动能的实施方案》《无锡市加快发展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无锡市5G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无锡市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一批文件纷纷出台,为数字经济细分领域的发展明确了目标任务。
2021年,无锡将出台《无锡市“十四五”数字经济专项规划》,分析无锡数字经济发展的形式和挑战,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发展格局和重点任务。
• 1.第一个提出大数据概念的公司是()。
(单选题1分)得分:1分o A.脸谱公司o B.谷歌公司o C.麦肯锡公司o D.微软公司• 2.依据涂子沛先生所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哪项?(单选题1分)得分:1分o A.个人要把数据当做自己的遗产o B.数据垃圾对商业公司是一个挑战o C.国家要制定合适的法律来规范数据遗产继承的问题o D.中国社会不会面临数据遗产问题• 3.科学范式的发展路径:从视察到演绎分析、模型推导,到计算机分析、仿真模拟,再到()时期。
(单选题1分)得分:0分o A.数据计算o B.理论科技o C.数据科学o D.数据推导• 4.2024年,贵阳市的呼叫服务产业达到()坐席。
(单选题1分)得分:1分o A.5万o B.10万o C.3万o D.20万• 5.2024年“双11”:阿里平台每秒钟订单创建()笔。
(单选题1分)得分:1分o A.14万o B.24万o C.34万o D.4万• 6.关于大数据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单选题1分)得分:1分o A.大数据的运用有利于走群众路途o B.大数据的运用能够加强交通管理o C.大数据的运用能够维护社会治安o D.大数据的运用能够杜绝抗生素的滥用•7.依据涂子沛先生所讲,社交媒体是在哪一年出现的?(单选题1分)得分:1分o A.1965年o B.1989年o C.2024年o D.1988年•8.()指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单选题1分)得分:1分o A.感测技术o B.通信技术o C.计算机技术o D.微电子技术•9.医疗健康数据的基本状况不包括以下哪项?(单选题1分)得分:1分o A.个人健康管理数据o B.诊疗数据o C.公共平安数据o D.健康档案数据•10.2024年,阿里平台完成农产品销售()元。
(单选题1分)得分:1分o A.283亿o B.383亿o C.183亿o D.483亿•11.依据周琦老师所讲,以下哪项不属于数据挖掘的内容?(单选题1分)得分:0分o A.高德地图导航有躲避拥堵功能o B.建立道路拥堵概率与拥堵趋势改变模型o C.多维分析统计用户出行规律o D.补充与完善路网属性•12.依据周琦老师所讲,高德早在()就起先投入资源来做全国交通信息的采集和发布。
无锡市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无锡市作为江苏省的经济中心和创新驱动的城市,积极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道路,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
下面将介绍无锡市在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和智慧教育等方面的优秀案例。
智慧交通方面,无锡市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交通管理进行革新。
通过车辆定位系统、智能信号灯和智能路灯等设施的建设,无锡市实现了交通信号的精准控制和路况的实时监测。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无锡市开发了一套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对交通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优化了道路交通流量,使得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此外,无锡市还大力发展共享单车和智能停车系统,方便市民出行,减少了城市交通压力。
智慧环保方面,无锡市致力于构建绿色低碳的城市环境。
采用物联网技术,无锡市建立了智能环保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掌握城市空气质量、水质情况以及噪音和污染源的信息。
同时,通过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和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无锡市有效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智能化垃圾处理方面,无锡市率先引进了智能垃圾桶和垃圾分类识别技术,实现了垃圾无人值守的自动处理,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环境卫生水平。
智慧医疗方面,无锡市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了智慧医疗体系。
通过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互联网医院平台,实现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远程诊疗和在线咨询。
此外,无锡市还建设了智慧药房和智能医疗设备,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智慧医疗系统的运行,无锡市的医疗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病患的就诊体验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智慧教育方面,无锡市注重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和智能化教学平台,无锡市改善了教学环境和教育教学质量。
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资源,无锡市开展了在线课程和远程教育,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通过智能化教育管理系统,无锡市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和教师教育水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案例:江苏省无锡市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城市之一。
近年来,无锡市通过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成功打造了一个现代产业体系共同富裕的典范。
一、数字经济赋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 大数据产业发展:无锡市依托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吸引了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知名企业落户,形成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聚区。
这些企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2. 智能制造升级:无锡市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
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3. 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无锡市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
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1. 农业现代化:无锡市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社等形式,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同时,鼓励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如绿色蔬菜、有机水果等,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2. 乡村旅游发展:无锡市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发展乡村旅游。
通过打造特色民宿、农家乐、采摘园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3.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无锡市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三、案例启示无锡市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为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与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以下启示: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大对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和资本投入相关领域。
2. 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产业竞争力。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果说个人是一滴水,那么社会就是容纳亿万滴水的浩瀚海洋。
下列说法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C. 浩瀚海洋才能容纳得了个人D. 人们在交往中形成各种关系2. 在家里,我是父母的女儿;在小区里,我与李奶奶是邻居。
这说明( )A. 我们的身份是唯一的B.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C.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D. 社会关系是在人的身份中确定的3. 暑假期间,人们在城市街巷寻景寻味,在秀美乡村望山看水,走进博物馆、纪念馆触摸历史,来到公园郊野亲近自然、陶冶身心……这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 )A. 获得一定的物质支持B. 解决衣食住行C. 获得必要的精神滋养D. 扩大自身的影响力4. 以下是学生小乐为自己设计的周六活动计划:如果请你为小乐的周六活动计划中的“?”处选合适的项目,你会选择( )①参加清理小区卫生死角活动②参加养老院献爱心活动③去偏远地区支教④去科研机构参观学习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5. 2024年国庆假期,某校师生自发组织了研学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你觉得此次研学活动对自己成长的作用有( )①快速提高成绩,丰富假期生活②培养集体意识,提升综合素养③提升实践能力,厚植爱国情怀④学会逃生技巧,保障生命安全A. ②③B. ③④C. ①③D. ①②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因此,我们青年一代应该( )①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②认识到社会经验比书本知识更重要③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突出个人的发展④投身社会实践,培养亲社会行为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7. 当今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我们的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
无锡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无锡是江苏省重要的制造业和经济中心之一,近年来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
以下是无锡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
1. 政府支持:无锡市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持企业进行智能制造升级。
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资金,用于支持智能制造项目的研发和实施。
2. 企业推动:无锡市拥有众多制造业龙头企业,许多企业开始意识到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资于智能设备和技术研发。
这些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设备和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3. 研发创新:无锡市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积极参与智能制造的研发和创新。
他们与企业合作,在智能控制、制造过程优化、人机交互等领域开展研究,并进行技术转移和推广,促进了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4.示范项目: 无锡市建设了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旨在推动
企业对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这些示范项目涵盖了多个制造领域,如汽车制造、机床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
示范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5. 人才培养:无锡市加大了对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力度,开设了智能制造相关的专业和培训课程。
此外,还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
人才培养为无锡智能制造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总的来说,无锡智能制造发展现状良好,得到了政府、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大力支持。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无锡市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无锡市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充分发挥物联网特色优势,推动信息化和城市化深度融合,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运营中更广泛应用,打造智慧城市新标杆。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构建5G、车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城市轨道交通、特高压、智能电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智慧充换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
完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城市光纤宽带网络,提高网络骨干带宽,完成光纤到户改造,实现“万兆到楼、千兆到户”光纤网络接入能力全覆盖。
优化窄带物联网(NB-IoT)建设,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重要应用系统实施IPv6升级改造,实现5G网络全覆盖。
推进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强基础库和专题库建设。
推动数据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探索建设区域性数据交易中心。
充分利用城市灯杆等挂高资源,布局智能传感器、公共安全监控终端、城市神经元系统等设施,打造智慧多功能合杆。
推进数字城市建设。
建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机构,利用数字孪生技术,重点打造城市大数据资源、视频资源共享、时空信息云、人工智能、区块链、城市物联网等功能性平台,构建完整的“智慧城市运行图”。
建立健全城市数字管理体制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应急反应、联勤联动的智慧指挥决策体系,实现实时监测、精准服务和精细化管理。
加强新型智慧社区建设与“城市大脑”联动发展,实现城市治理“一网统管”。
深化数字化民生服务。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提高公共服务领域智慧化管理服务水平,构建便捷普惠的智慧生活体系。
以“灵锡”APP为主体,增强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社保、养老、助残等服务功能,提升市民生活便捷度与智慧化体验感。
促进智慧民生消费,加快推进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城管等民生应用场景建设。
到2025年,基本实现“一码通城”。
(TC)。
透过“无锡改革开放40年40件大事”看无锡改革开放不平凡历程无锡改革开放40年40件大事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
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无锡这座城市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无锡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杰出的经济引擎和典范。
一、无锡提出“有机会不再摆渡”1978年,无锡市的众多摆渡船落点中德桥被告知不再摆渡,而是升级为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这个消息在当时无疑是个重大的变化。
这一举措标志着无锡开始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迈向了新时代。
二、无锡成立首家乡村企业1979年,无锡市崇安镇岳新村建立了第一家乡村企业,从此开启了乡村经济的新篇章。
这一举措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无锡广大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三、无锡引进外资建设飞机轮胎厂1980年,无锡引进外资建设了飞机轮胎厂,成为全国首个引进外资的项目。
这一举措标志着无锡开始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为无锡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
四、无锡成立第一家研究所1981年,无锡成立了第一家研究所,从此开启了无锡科技创新的新篇章。
这一举措为无锡的科研实力增强提供了平台,也为无锡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无锡推动市场经济改革1984年,无锡市委提出了“引资引技,创造市场经济条件”的口号,标志着无锡市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
这一举措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锡成为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典型。
六、无锡建设无锡科技园1985年,无锡市开始建设无锡科技园,成为中国最早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这一举措为无锡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平台,也为无锡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七、无锡培养第一位博士1986年,无锡市培养出了第一位博士,这一举措标志着无锡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这一举措为无锡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无锡的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八、无锡打响“中国小钢炮”品牌1988年,无锡市小钢炮公司已初步形成自贸产品、小型钢铁配套设备的制造为主的格局,公司研究的DG6系列老式多功能中型及大型数控火焰切割机已达到国际委员会给定的水平。
十年信息化进程:“数字无锡”大步迈向“智慧无锡”
十年前在无锡街头,手里拿只手机还算时尚,如今几乎人手一只,手机已不仅是通话和发短信的工具,而是掌中的一台“智能电脑”。
十年前,能上2M的宽带是一件奢侈的事,如今城区光纤实现全覆盖,百兆宽带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十年前,汽车里没张地图无法出远门,如今,只需带只手机或智能终端就能走遍天下。
十年来锡城巨变,有的一目了然,有的是看不见的,比如,城市信息化的突飞猛进。
从“数字无锡”迈向“智慧无锡”,实现互联网向物联网的跨越,让普通市民实现了“顺风耳”、“千里眼”等各种梦想。
一位联通员工眼里的“十年变化”
近来,一篇以女儿眼中的通信十年为主题的文章,在无锡通信行业内广为传播。
无锡联通的包女士用她细腻的语言描述了无锡十年来通信事业的发展对她女儿产生的影响。
“十年前,女儿还是个小学生,她从未想过有一天手机会普遍到这个程度,当时她甚至不知道有一个很方便的通信工具叫做手机。
十年后,女儿已是一名大学生,女儿每天睡觉时会关闭手机,接通电源给手机充电,起床后会打开手机,查看有没有短信未回……似乎没有手机就会与世隔绝。
”“十年前,女儿还是一个搬着凳子坐在哥哥旁边看着他玩‘仙剑奇侠’的小女孩。
何曾想过通过电脑,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朋友可以视频聊天,可以看到对方的脸,可以听到对方说的话。
”“十年前的女儿,遇见喜欢的文字,会用纸笔抄写下来,十年后,却是复制、粘贴、保存;十年前,邂逅心动的音乐,会默默记在心底,十年后,却会下载、重复播放;十年前,女儿总是期待妈妈下班,会在路口耐心等待,十年后,却会拿出手机、拨号……”
在文章中,包女士一方面表达了这变化带来的惊喜之情,一方面表现出不安定的心情。
“十年通信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向人们袭来,无法确定女儿的未来是怎样的,无法确定女儿此刻做的事对未来有什么样的影响。
”包女士所写的不过是市民眼中十年来通信变化的一个小片段,这些变化远不止打打电话,上上网而已。
无锡物联网应用开发居全国首位
在市信电局工作的张先生对十年城市信息化的变化特别有感受。
“十年前,无锡还没有政务网。
各部门之间要传达信息,都要打印成文进行交换,当时市政府大门旁专门设有文件交换站。
但凡市里要开上规模的会议,光通知到各部门就要花个三四天。
而现在,纸质文件都不大看得到了,上午网上通知开会,下午会就能开起来了。
”十年前,张先生办公用的是局域网,若是用外网,还得用MODEM接2M 的宽带;而家里,他就拖根电话线使用64Kbps 的窄带,下载速度有个8KB/S已经是很不错了。
“2004年无锡建立了政务专网,2007年政务专网覆盖到社区。
2005年到2006年无锡实现网上行政审批。
现在哪怕是社区管理中的残疾人、老龄人口、低保人群要办理相关事务,只需在政务网上调一下资料。
而十年前,社居委干部要挨家挨户敲门调查信息,没两三个月调查不下来。
现在政务网各种数据都是共享的,谁需要什么只需自己上网取,早不用以前那样为一条信息跑断了腿。
”从专业角度来看,张先生认为政务信息化的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各种数据保存得越来越齐全。
“以前纸质保存数据档案,到一定量我们只能将老早以前利用率低的数据扔掉,现在想保存多少就保存多少。
”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
自此以后,无锡市全面启动推进示范区的各项工作,而信息化从“感受”又向“感知”跨越。
“现在物联网的应用在无锡随处可见。
较早从公安的‘警务通’开始,现在又发展了‘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
”十年前这些应用想都不
敢想:现在市民开车到路面上,红绿灯能根据车流量变换信号;乘客在站台上能感应到公交车离自己有多少距离;市民不需再打电话或挥手打出租,只要在手机上安装客户端就能定位出租车在哪,招到出租车;市民外出旅游,也只需一只手机,可以如导游陪伴一样,走到哪
都能听到景点的介绍,也能获得吃喝玩乐的所有信息。
如今许多小区的保安少了,因为物联网安防网可以防止任何侵入者;儿女们也省心了,因为“智慧家居”让儿女随时能了解到老人的健康及生活状况;市民外出忘带钱包也没事,只要开通手机支付即可解决难事。
“在物联网方面,无锡通信技术建设在省内名列前茅。
物联网应用开发在全国也是位居首位。
目前,我们感受到的还只是一小部分应用,在将来会有更多的物联网应用发挥出来。
”
十年发展引领百姓生活
2001年开始,无锡实施太网小区和ADSL接入网络的宽带网建设,加快信息化进程。
2002年正式启动“数字无锡”建设,建设政务网网络管理中心系统、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2003年《中国·无锡》政府门户网站正式运行,同时启动企业上网工程、远程教育、网上医疗、网上商务、网上证券交易等业务。
2005年,建成包括A TM/FR网、DDN网、分组交换网、163窄带拨号网、IP宽带城域网等在内的覆盖全区的数据及多媒体通信网。
到2011年互联网出口带宽达340Gbps,互联网宽带普及率79%;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55.4万户,覆盖率100%:移动数字电视覆盖全市主城区;光纤网络实现了村村通,城区光纤到楼实现了全覆盖,光纤到户工程全面启动;无线宽带接入公共热点覆盖区域1834个(无线接入点19400个),每平方公里达到0.38个,名列江苏第一。
今年无锡将继续加大互联网出口带宽,大幅提高宽带接入能力,到年底家庭光纤宽带用户超过25万户,城区普遍具备20M带宽、最高100M的接入能力,乡村普遍具备8M带宽、最高100M的接入能力,千人互联网用户数达到880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达到83%……2001年11月模拟网退网,相应频率转入900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2002年、2003年,全市移动通信用户分别超过150万户和190万户,发展速度与人均拥有量居全省第一。
前几年“3G+WIFI”模式成为建设无线无锡的主角,2012年无锡采用“3G+LTE+WIFI”模式开展新一轮无线城市建设,无锡从“3G”迈入“4G”时代。
今年WCDMA网络HSPA+升级覆盖率达到85%,TD-SCDMA覆盖率达到100%,新增无线接入区2145个。
全市开发了无线城市综合门户平台、促进无线电子政务、无线城市产业应用、无线城市民生服务应用和基于物联网的无线城市应用,开放部分区域作为无线城市免费体验区,让市民感受宽带、泛在的信息化体验。
今年,无锡又推进政务云计算平台应用,利用已建的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云计算平台,引导各种政务信息化系统使用云计算平台,实践节能、环保、低碳的信息化建设运维模式,降低社会服务成本;并让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水利工程、文化教育、现代物流、工业经济、农业发展、智慧园区、智能楼宇、智能家居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