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红旗》课件2
- 格式:ppt
- 大小:6.59 MB
- 文档页数:1
绣红旗教材分析:《绣红旗》是我国新歌剧《江姐》中的一个精彩唱段。
歌曲为F徵调式,4/4拍,中速,歌曲采用分节歌的形式创作而成,旋律优美,感情含蓄真挚。
作品展现了江姐临刑前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她激动地和战友共绣想象中的国旗的场景,体现出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也寄托了她对中国共产主义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歌剧片段,感受、理解作品中的情绪、人文内涵,让学生能够体会剧中人物表现出来的高尚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和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过程与方法:充分的多层次的聆听音乐,并适当地运用演唱、画旋律线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参与课堂各种活动。
3.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绣红旗》,巩固歌唱的基本技能,提高歌唱表现能力,体会民族歌剧的独特韵味,了解中国民族歌剧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演唱等教学活动,感受中国民族歌剧的独特韵味。
能够自主整理归纳中国民族歌剧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一、初听1、观看视频,问:“江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影片内容是江姐在中美合作所和特务头子沈养斋的宣叙调)生:视死如归、坚贞不屈2、聆听江姐《绣红旗》的唱段,感受江姐另一面形象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未来的憧憬3、师生一起认识唱段主角:江姐人物原型革命党员江竹筠,面对敌人她视死如归、坚贞不屈,被狱友们称为“中国的丹娘”。
她以党的利益为重,为了革命宁可粉身碎骨,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气节,是当之无愧的红色经典人物。
走进音乐,感受心声二、、复听1、再次聆听《绣红旗》,歌曲分几个部分?关注圈出来字是怎么唱的,自选12个学一学。
2、学唱第一部分:请学生分别模唱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字,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教唱对应字的曲谱,建立、巩固音准,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和旋律之间的关系。
学生会发现是一字多音的关系。
3、跟老师一起完整唱旋律。
根据班级情况,可分紫,蓝两组,紫色唱12、56小节,蓝色唱34 78小节,之后交换着唱。
人音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时《绣红旗》《卡门序曲》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类:设计·应用教学策略/教学思路:音乐欣赏课是要求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从作品中获取美、体验美、表现美,它是培养学生理解、感知、体验、鉴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手段。
这一课的重点是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为学生创设充分聆听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让学生走进序曲,享受音乐。
课件的制作加入了视频片段,这样让他们有更直观的感受,对欣赏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达到欣赏的最高境界。
教材分析:《绣红旗》歌曲为 F 徵调式,拍,中速,采用分节歌的形式创作而成。
全曲为一个单乐段结构,由六个乐句组成。
除了第六乐句之外,前五个乐句均是两小节一个乐句。
歌曲的旋律朴实、优美而深情,充分地表现了江姐和她的难友们对新中国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祝福,更表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坚定革命信念。
《卡门序曲》A大调,回旋曲式。
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
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
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
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
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学生用具:课本剧的音乐形式,它的发展从最初的摸索到真正的新的民族特色,前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讲授新课《卡门序曲》1、西洋管弦乐队:两管一弦一打击教师出示乐器分组图片2、教师介绍:序曲指歌剧、舞剧等开幕前演奏的短曲,由管弦乐队演奏,集中了最主要的旋律,仿佛是剧情的缩影。
绣红旗-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绣红旗》这首歌曲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能够准确地演唱和节奏鲜明地表现这首歌曲的情感和内涵;3.了解和掌握音乐节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4.能够配合和表现乐曲的情感和节奏。
二、教学重点1.歌曲演唱技巧的掌握;2.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表现。
三、教学难点1.歌曲情感和内涵的表达;2.节奏感的培养和掌握。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材;2.音乐播放器和音乐资源;3.吉他或其他乐器。
五、教学过程1. 温习——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首先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
2. 学习——《绣红旗》的历史与文化背景1.给学生播放《绣红旗》这首歌曲,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2.让学生了解和理解这首歌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将歌曲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深入了解和掌握这首歌曲的内涵。
3. 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1.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学习歌词,并加以分析;2.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包括音准、声音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3.让学生自由练习歌曲的演唱,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表演。
4. 学习——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表现1.教授音乐节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拍子、节奏和速度;2.让学生逐渐理解和掌握音乐节奏,并用声音和乐器配合展现出歌曲的情感和节奏。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在本节课的末尾,让学生总结和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加深对歌曲和音乐的理解和掌握。
六、课后作业1.继续练习《绣红旗》这首歌曲的演唱和节奏;2.总结和记录所学习的音乐知识和技能;3.自由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演唱和表演。
七、教学反思教学应该灵活多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侧重于实践和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课程的进度和质量,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绣红旗教案课程名称:绣红旗授课对象:初中学生教学目标:1.了解“绣红旗”背后的红色文化,了解红色革命精神;2.学习基本的绣花技巧,培养学生的手工能力和创造力;3.通过学习绣红旗,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授课内容:1. 导入(10分钟):通过说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绣红旗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 红色革命精神的学习(15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向学生介绍红色革命精神,包括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精神,始终坚持正义和真理的精神等。
3. 绣花技巧的学习(25分钟):介绍绣花基础知识,包括绣花工具、线线选择和基本的绣花针法。
带领学生实践,练习基本的线线组合和绣花针法。
4. 创作绣红旗(45分钟):分组让学生一起创作绣红旗。
每个小组分工合作,有的学生绣花,有的学生设计红旗图案。
老师辅导和指导学生的创作过程。
5. 展示和点评(15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绣红旗作品,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评价每个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6. 总结和反思(10分钟):通过讨论,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过程,总结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历史事件,激发学生对绣红旗的兴趣,并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2. 演示法: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红色革命精神,以及绣花技巧,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
3.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组合作,进行绣红旗的创作过程。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讨论与反思:让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讨论和反思,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红色革命精神和绣花技巧。
2. 绣花工具:包括绣花针、绣线、绣布等。
3. 绣花样品:用于演示和练习。
4. 绣红旗作品:学生创作的绣红旗作品。
评估方法:1. 学生的创作作品:评估学生的绣红旗作品,包括设计创意、线线的使用和绣花针法的技巧。
《绣红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剧排演方法,了解歌剧排演的基本技能。
通过欣赏、模仿、表演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参与和创新能力。
2、实践排演歌剧《江姐》选曲《绣红旗》,给学生一个实践锻炼的机会,一个展示的舞台,一次愉悦的体验。
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在互动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学重点:学习戏剧表演的基本方法、技能。
实践排演歌剧《江姐》选曲《绣红旗》,感受、体验歌剧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掌握歌剧表演的要点,领会和理解剧情主题,并付诸实践。
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简易教具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1、播放两段视频,找出不同之处。
2、点明课题:排演歌剧《江姐》选曲《绣红旗》,了解歌剧《江姐》3、播放歌剧《江姐》选曲《绣红旗》片段,要求:在欣赏的同时,归纳出歌剧的基本要素。
二、新课教学1、在排演歌剧之前,先了解和练习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
(1)表情练习(2)不同情绪的声音表演练习(3)无实物表演练习2、模仿和排练(1)请同学再看一次视频(2)安排角色:全班同学分为两组,每组选出1位导演负责前台排练,每组再选出9位同学做演员,分别担任“江姐、华子良、孙明霞”和“台前难友6人”。
(3)学生自主排练、教师现场指导。
3、分组表演歌剧《江姐》选曲《绣红旗》。
三、评价小结1、担任“导演”两位同学交叉对两组的表演作简单的评价2、教师点评:两组的优点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四、课后作业教师小结,下课。
7、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
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
——富兰克林8、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法国9、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10、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邓肯11、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印度。
绣红旗》教材分析:歌曲《绣红旗》选自我国著名歌剧《江姐》,歌曲曲调优美,柔中带刚,是一首民族声乐歌曲。
歌剧《江姐》主要讲述了江姐等革命同志与敌人进行不折不挠,顽强斗争的故事,体现出一种可敬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学习《绣红旗》这种催人奋进的歌曲,给学生们以真、善、美的启迪,唤起学生们对高尚,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歌曲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民族意识, 加深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逐步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能比较科学的开展声乐学习活动,提高歌唱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绣红旗》。
教学难点:1、把声乐中发音的基本方法运用到歌唱当中。
2、歌唱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声音训练通过发声练习来使学生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稳定喉头、获取头腔共鸣、丰富声音共鸣色彩。
(二)导入新课视听音乐(《红梅赞》),了解歌曲出处及相关知识,引出同名歌剧片段也就是本节课重点内容,歌曲《绣红旗》。
作品介绍:歌曲《绣红旗》选自我国著名歌剧《江姐》,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女声齐唱歌曲。
(三)完整欣赏1、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朗诵歌词要求字正腔圆,语句熟练,有感情的表达歌曲意思。
2、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感情,欣赏歌曲《绣红旗》视频。
3、学生练习,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
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5、学生分组演唱声乐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和探讨。
(四)小结通过对歌曲《绣红旗》的演唱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了民族历史,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学习歌唱方法,巩固了歌唱状态,对今后的声乐学习打下基础。
《绣红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剧排演方法,了解歌剧排演的基本技能。
通过欣赏、模仿、表演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参与和创新能力。
2、实践排演歌剧《江姐》选曲《绣红旗》,给学生一个实践锻炼的机会,一个展示的舞台,一次愉悦的体验。
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在互动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学重点:学习戏剧表演的基本方法、技能。
实践排演歌剧《江姐》选曲《绣红旗》,感受、体验歌剧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掌握歌剧表演的要点,领会和理解剧情主题,并付诸实践。
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简易教具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1、播放两段视频,找出不同之处。
2、点明课题:排演歌剧《江姐》选曲《绣红旗》,了解歌剧《江姐》3、播放歌剧《江姐》选曲《绣红旗》片段,要求:在欣赏的同时,归纳出歌剧的基本要素。
二、新课教学1、在排演歌剧之前,先了解和练习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
(1)表情练习(2)不同情绪的声音表演练习(3)无实物表演练习2、模仿和排练(1)请同学再看一次视频(2)安排角色:全班同学分为两组,每组选出1位导演负责前台排练,每组再选出9位同学做演员,分别担任“江姐、华子良、孙明霞”和“台前难友6人”。
(3)学生自主排练、教师现场指导。
3、分组表演歌剧《江姐》选曲《绣红旗》。
三、评价小结1、担任“导演”两位同学交叉对两组的表演作简单的评价2、教师点评:两组的优点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四、课后作业教师小结,下课。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期末学生评语选粹◆品学皆优◆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你文静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
上课时你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每次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
每次的值日工作你都能出色地完成。
如果你能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将会是老师、家人、同学的骄傲!◆朴实无华◆你是一个朴实的孩子。
你脚踏实地、勤奋好学,但是你也要知道学习不靠死记硬背,而要讲究方法。
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不要羞于开口,要多问,多思考,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