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集料筛分试验报告及级配合成模板
- 格式:xls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27
实验三:集料的筛析和级配试验一、实验目的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矿粉的颗粒组成,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细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二、试验原理集料中各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称为级配,级配通过筛分试验确定。
筛分试验就是将集料通过一系列规定筛孔尺寸的标准筛,测定出存留在各个筛上的集料质量,根据集料试样的质量与存留在各筛孔尺寸的集料质量,就可求得一系列与集料级配有关的参数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
三、预习要求1、理解级配的概念,了解试验原理。
2、了解试验仪器的用法,掌握集料的筛分试验方法。
四、实验仪器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2、摇筛机。
3、天平或台秤:粗集料要求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细集料要求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矿粉要求感量不大于0.1g。
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搪瓷盘、橡皮头研杵等。
5、烘箱:能控温在105℃±5℃。
五、实验内容(1)粗集料筛分试验试验准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3-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表3-1筛分用的试样质量1、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水洗法试验步骤1.1取一份试样,将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准确至0.1%。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取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
下同。
1.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淹没,但不得使用任何洗涤剂、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
1.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他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1.4根据集料粒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标准筛,上部为2.36㎜或4.75㎜筛。
公路工程粗集料试验报告委托单位名称试验单位委托单编号试验完成日期年月日现场桩号试验规程试样描述试验人签字审核人签字级配试验1标准筛号mm标准颗粒级配范围试验累计筛余%试验名称试验结果备注5-15(mm)5-30(mm)5-40(mm)95-10095-1002比重g/cm3干燥状态590-10090-10095-1003容量(t/m3)松重干燥状态紧重1030-6070-9075-904空隙率(%)150-105含泥量(%)20015-4530-656有机物(色)比色法257硫化物(%)300-58针片状颗粒含量(%)4000-55009坚固性重量损失(%)实测级配范围10压碎指标值%试验意见(按JGJ53-79标准试验)粗集料试验报告委托单位名称试验单位委托单编号试验完成日期年月日现场桩号试验规程试样描述试验人签字审核人签字级配试验1试验标准筛号mm标准颗粒级配范围试验累计筛余%试验名称试验结果备注一区二区三区0002比重g/cm3干燥状态10-010-010-03容量kg/m3松重干燥状态紧重35-525-015-04空隙率(%)65-3550-1025-05含泥量(%)85-7170-4140-166云母含量%95-8092-7085-557氯盐含量%100-40100-90100-908有机物(色)比色法实测所属区别9轻物含量%10坚固性(%)细度模数Mx试验意见(采用GJ52-79标准试验)。
粗集料筛分试验报告
试验目的:
通过对粗集料进行筛分试验,了解其粒度组成及分布情况,以评估其工程应用价值。
试验方法:
1.选取一定量的粗集料样本并将其清洗干净。
2.将样品加入筛分机器,并按照标准程序启动筛分机。
3.根据不同级别要求,将被筛分的颗粒分为不同尺寸级别进行筛分。
4.将通过筛分的颗粒按顺序进行称重并记录其重量。
5.按照颗粒分级记录其占总颗粒重量的百分比,计算并画出粒度分布曲线。
试验结果:
经过筛分试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级别(mm)重量(g)百分比 (%)
20 75.6 8.7
16 98.1 11.3
14 138.2 15.9
10 248.9 28.6
5 253.3 29.2
0.075 14.9 1.7
总计866 100
通过上表数据和计算得到的粒度分布曲线如下图所示:
粒径(mm) 百分比(%)
20.0 8.7
16.0 20.0
14.0 35.9
10.0 64.5
5.0 93.7
0.075 95.4
结论:
1. 根据试验结果,该粗集料全部通过0.075mm的筛网,因此可以作为道路基层工程的主要材料之一。
2. 从粒度分布曲线可以看出,该粗集料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符合工程要求。
3. 通过颗粒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可以看出,粒径在5-10mm之间的颗粒含量较高,因此应注意加强对石灰质颗粒的筛分和清洗。
4. 观察试验过程,筛分机的筛孔和筛网要求要加强排水,以避免积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5. 该粗集料质量优异,可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等领域。
实验三:集料的筛析和级配试验一、实验目的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矿粉的颗粒组成,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细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二、试验原理集料中各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称为级配,级配通过筛分试验确定。
筛分试验就是将集料通过一系列规定筛孔尺寸的标准筛,测定出存留在各个筛上的集料质量,根据集料试样的质量与存留在各筛孔尺寸的集料质量,就可求得一系列与集料级配有关的参数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
三、预习要求1、理解级配的概念,了解试验原理。
2、了解试验仪器的用法,掌握集料的筛分试验方法。
四、实验仪器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2、摇筛机。
3、天平或台秤:粗集料要求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细集料要求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矿粉要求感量不大于0.1g。
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搪瓷盘、橡皮头研杵等。
5、烘箱:能控温在105℃±5℃。
五、实验内容(1)粗集料筛分试验试验准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3-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表3-1筛分用的试样质量1、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水洗法试验步骤1.1取一份试样,将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准确至0.1%。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取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
下同。
1.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淹没,但不得使用任何洗涤剂、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
1.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他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1.4根据集料粒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标准筛,上部为2.36㎜或4.75㎜筛。
粗集料筛分试验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的颗粒级配。
二、主要试验步骤1、用水洗法测定集料中小于0.075mm的细粉部分质量。
将集料倒入盛有水电容器中;根据集料粒径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将容器中的混合物倒入套筛;烘干筛后的集料,称其质量m2,准确至0.1%。
2、用干筛法测定粗集料各个粒级质量百分率。
称取质量为m0的试样烘干,用搪瓷盘做筛分,直至确定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1%。
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
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中质量m0相比,其相差不超过0.5%。
三、计算P(0.075)=(m1-m2)*100/m1式中:P(0.075)--集料中小于0.075的含量(通过率),%m1--用于水洗的干燥集料中质量,gm2--集料水洗后的干燥质量,gPi=mi*[100-P(0.75)]/(m0*100)式中:P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m0--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m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i--依次为0.15mm、0.3mm、0.6mm……至集料最大粒径粗集料表观密度和吸水率试验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砾石等各种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以及粗集料的吸水率。
二、主要试验步骤1、挂好吊篮,将天平调零。
将试验移入天平,称其水中质量(Mw)。
2、取出集料,擦干表面水,马上称其表干质量(Mf)。
3、把集料烘干,称其烘干质量(Ma)三、计算γa=Ma/(Ma-Mw)γs=Mf/(Mf-Mw)γb=Ma/(Mf-Mw)Wx=(Mf-Ma)*100/Ma式中:γa--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γs--集料的表干相对密度,无量纲γb--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Ma--集料的烘干质量,gMf--集料的表干质量,gMw--集料的水中质量,gWx--粗集料的吸水率,%,准确至0.01%ρa=γa*ρtρs=γs*ρtρb=γb*ρt式中:ρa--粗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ρs--粗集料的表干密度,g/cm3ρb--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g/cm3四、精密度或允许差重复试验的精密度,对表现密度,表干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两次结果相差不超过0.02,对吸水率不得超过0.2%。
粗集料干筛法筛分试验记录试表2-1-1粗集料干筛法筛分试验记录报告编号: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规格 适用范围 样品描述级配范围试验日期年 月 日试验依据 JTG E42-2005(T0302-2005)干燥试样总重m 0(g )第1组 第2组 平均 累计筛余(%)筛孔尺寸(mm)筛上重(g) 分析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 筛上重(g) 分析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 37.5 31.5 26.5 19 16 9.5 4.75 2.36 筛底(g ) 筛分后总重量(g )损耗(g )损耗率(%)两次P0.075的差值结论:韶关市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粗集料水筛法筛分试验记录(试表2-1-2) 报告编号: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规格 适用范围 样品描述级配范围试验日期年 月 日试验依据 JTG E42-2005(T0302-2005)干燥试样总重m 0(g ) 第1组 第2组 平均 通过 百分率(%)水洗后筛上总量(g )0.075mm 通过率(%)筛孔尺寸(mm)筛上重(g) 分析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 筛上重(g) 分析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 水洗后干53.0 37.5筛法筛分31. 5 26. 5 19 16 13. 2 9.5 4.7 5 2.3 6 1.1 8 0.6 0.3 0.1 5 0.0 75筛底(g)干筛分后总量(g)损耗(g)损耗率(%)扣除损耗后总量(g)结论:韶关市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含土粗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试表2-2)报告编号: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样品规格适用范围样品描述级配范围试验日期年月日试验依据JTG E42-2005(T0303-2005)干燥试样总重m 0(g )第1组 第2组 平均筛孔尺寸(mm) 筛上重(g) 分析筛余(%)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筛上重(g) 分析筛余(%)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通过百分率(%) 75.0 63.0 53.0 37.5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筛底(g )小于0.6mm 重量(g )小于0.6mm 的颗粒含量(%) 小于0.075mm 的重量(g )细土中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结论:。
粗集料试验检测报告水泥混凝土用摘要本次试验旨在检测粗集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参数,包括粒径分析、洛杉矶磨损系数、针片状颗粒含量和湿度。
通过试验结果,可以帮助客户选择适合的粗集料类型,优化水泥混凝土配比,提高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粗集料试验方法粒径分析1.取大约1000g的粗集料样品,并将其通过一系列标准筛子进行分级,筛子的孔径分别为31.5mm、25mm、19mm、16mm、12.5mm、9.5mm、4.75mm、2.36mm和1.18mm。
2.将每个筛下的颗粒重量记录下来,并计算出其累计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3.绘制颗粒分布曲线,并计算出粗集料的粒径分布参数,包括平均粒径、粒径中值、不均匀系数和粒径趋势特性。
洛杉矶磨损系数1.取一定质量的粗集料样品,并放入洛杉矶磨损试验机中。
2.以22r/min的速度旋转试验机转盘,并在2.5h内进行磨损试验。
3.记录下试验前后样品的质量差异,并计算出洛杉矶磨损系数。
针片状颗粒含量1.取一定数量的粗集料样品,并将其进行破碎,通过筛网过滤,得到15.0mm以下的颗粒。
2.将这些颗粒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计算出其占总颗粒数量的百分比。
3.根据国家标准,判断样品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湿度1.取一定质量的粗集料样品,并将其放入烘箱中,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
2.记录下恒重质量,并计算出样品的湿度。
粗集料试验结果与分析粒径分析经过一系列筛分操作,我们得到了粒径分布曲线如下:筛孔直径(mm)通过质量(g)通过率(%)累计通过率(%)31.5104.328.928.925.0132.036.765.619.050.614.179.7筛孔直径(mm)通过质量(g)通过率(%)累计通过率(%)16.022.0 6.185.812.514.8 4.189.99.513.0 3.693.54.75 3.8 1.194.62.36 1.50.495.01.180.80.295.2<1.18 6.8 4.8100.0通过颗粒分布曲线可以看出,粗集料的粒径主要分布在25-31.5mm之间,平均粒径为28.5mm,粒径中值为25mm。
集料筛分试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集料的筛分试验,了解不同级配的集料在筛孔不同大小下的分选情况,并得出集料级配曲线。
实验原理集料筛分试验是通过将不同级配的集料通过一系列筛网分选出不同粒径的颗粒。
本实验采用标准筛分法,即将集料样品放在一套筛网上,通过机械振动使其分离。
集料试验主要涉及以下概念:- 级配:反映了不同粒径颗粒在集料中的分布情况。
级配可以通过级配曲线来表示,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了某个筛孔的通过量百分比。
- 通过量:指的是通过特定筛孔的集料所占总质量的百分比,通过量越大,表示该筛孔上的颗粒越多。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和试验样品。
2. 清洗并烘干试验样品。
3. 将试验样品按照级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放在筛网上。
4. 打开筛分设备,进行振动筛分,同时记录下振动时间。
5. 关闭筛分设备,取下每个筛网上的集料。
6. 对筛网上的集料,进行称重并记录下质量。
7. 计算每个筛孔的通过量百分比,并绘制级配曲线。
数据记录与处理对于每个筛孔,记录下通过量百分比,并进行计算和数据处理。
以下为实验数据示例:筛孔编号筛孔直径(mm)初次质量(g)终次质量(g)通过量百分比-3.35 3.35 200 180 90% 2.36 2.36 180 170 85% 1.18 1.18 170 160 80% 0.6 0.6 160 155 77.5% 0.3 0.3 155 150 75% 0.15 0.15 150 148 74% 0.075 0.075 148 145 72.5%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级配曲线,并根据曲线分析集料的级配情况。
级配曲线如下图所示:从级配曲线上可以看出,通过量百分比随筛孔直径的增大而递减。
这说明较大的颗粒难以通过较小的筛孔,而较小的颗粒则更容易通过较大的筛孔。
通过量百分比最大的筛孔为3.35mm,通过量为90%;通过量百分比最小的筛孔为0.075mm,通过量为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