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阅意见表
- 格式:pdf
- 大小:193.92 KB
- 文档页数:1
同行专家鉴定意见表单位名称编号从事专业现任职务应聘职务填表说明及要求一、各位专家每年一度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又开始了,希望今年的代表作鉴定能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确保代表作鉴定的质量,以下几个问题提请专家注意:1.代表作鉴定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中的一项严肃的基础工作,鉴定结论是衡量申报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
为了对申报人员负责,各位鉴定的专家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送审论文、著作及代表性成果的实际水平作出恰如其分、公正的评价,避免偏严、偏宽或评价不实的情况。
2.专家收到材料后,可从表第一页了解申报人员的个人成果情况。
专家鉴定时,无论申报人员与您熟悉与否,希望仅限对申报人员的材料作出评价,不涉及申报人员的其他方面的情况。
对于学术观点相同或不同的对象,专家应根据其实际学术水平一视同仁,力免褒贬不一。
如果您是申报人员的老师、亲属或论著、科研成果的合作者,希望能及时提请回避。
3.送审材料为申报人员本人选择,并认为能代表其学术水平。
为了使专家能全面地了解申报人员的情况,在鉴定意见表第1页内附有作者的其它论文、著作和科研成果,以备参考。
4.专家鉴定时,请对送审材料从创造与先进性、合理与科学性、价值与应用性和其他方面提出单篇评价,并给出A、B、C、D、E评价等级,并请对送审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在专家鉴定结论意见明确作出“已达到”、“基本达到”或“尚未达到”的结论。
5.鉴定结束后,请将材料返回单位人事或职改部门,鉴定结论请予以保密,不应转告本人。
二、各级申报人员1.《同行专家鉴定意见表》第1页由本人如实填写,所在单位审核盖章。
若填写内容较多,可采取插入页、行,调整字体大小和表格内部长宽的方式填写内容,但不得改变页边距和表格其他结构;填写内容不得超出表格边框,填写更改不得使用修正液、修正带。
2.“现任、应聘职务”栏填写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如“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
编号: _________ 代表作同行专家鉴定意见表从事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任专业技术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报任职资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徽省教育厅制填表说明及要求一、代表作送审根据皖教秘人〔2016〕99号文件和教人〔2009〕1号、2号文件或皖教人〔2016〕1号、2号文件有关规定进行送审。
二、专家鉴定须知为确保代表作鉴定的质量,提请专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代表作鉴定是职评中一项十分肃的基础工作,鉴定结论是衡量申报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
为了对申报人员、教师队伍、学校和高教发展负责,各位鉴定专家要恪守科学的理念,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鉴定工作;要根据送审论文、著作及代表性成果的实际水平,对其作出恰如其分、客观公正的评价,避免宽失当或评价不实的情况。
2、专家鉴定时,无论申报人员与您熟悉与否,希望仅限于对申报人员的材料作出评价,不涉及申报人员其它面的情况。
女口果您是申报人员的老师、亲属或论著、科研成果的合作者,希望按照规定及时提请回避。
无论学术观点相同或不同,专家应秉持科学的态度和学术自由的精神,做到一视,根据申报人实际学术水平作出适当结论。
3、送审材料均由申报人员自己选择,并认为能代表其学术水平。
为使专家能全面了解申报人员的整体情况,在鉴定意见表第1页附有作者的其它论文、著作和科研成果、专利、奖励等情况,以备参考。
4、专家鉴定时,请从创造与先进性、合理与科学性、价值与应用性等面对送审材料作出单篇评价,划定A、B、C、D、E评价等级,并对所有代表作进行综合分析,在“专家鉴定结论意见”表中明确作出“已达到”、“基本达到”或“尚未达到”的总体结论。
5、鉴定结束后,请将材料返回单位人事或职改部门,鉴定结论请予以保密,不得告诉本人。
三、申报人员须知:1、《同行专家鉴定意见表》第1页由本人如实填写,所在单位人事或职改部门审核。
同行专家鉴定意见表
学校名称
教师姓名
所在学院
及教研室
现任职务
拟聘职务
关于专家进行论文、著作鉴定的几点要求
一、论文、著作鉴定是一项严肃的工作。
鉴定的专家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论文、著作的实际水平和作者申请的专业技术职务,做出恰如其分的、公正的评价。
二、“代表性论文、著作、科研成果的单篇(项)”一表,系对申请人提供的每篇论文或著作的评价,故须按照论文、著作的篇数,每篇填写一份。
“代表性论文、著作的综合鉴定意见”一表,则是对申请人所提出的论文、著作取得的学术成就、个人研究能力或某些不足之处作出综合评价,每人填写一份。
“专家鉴定最后结论”须明确提出是否达到晋升聘任要求的意见。
意见分三等:1、学术水平已达到任职要求;2、学术水平基本达到任职要求;3、学术水平尚未达到任职要求。
(上述空格均填写专业技术职务:如副教授、教授、副研究员、研究员等)。
注:1、《同行专家鉴定意见表》中第2至5页由同行专家填写。
2、本业“论文、著作、科研成果题目”一栏由本人填写。
3、每篇(项)填写一页,请专家在相应栏内分别打“√”。
注:1、《同行专家鉴定意见表》中第2至5页由同行专家填写。
2、本业“论文、著作、科研成果题目”一栏由本人填写。
3、每篇(项)填写一页,请专家在相应栏内分别打“√”。
注:1、《同行专家鉴定意见表》中第2至5页由同行专家填写。
2、本业“论文、著作、科研成果题目”一栏由本人填写。
3、每篇(项)填写一页,请专家在相应栏内分别打“√”。
同行专家鉴定意见表单位名称编号从事专业现任职务应聘职务填表说明及要求一、各位专家每年一度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又开始了,希望今年的代表作鉴定能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确保代表作鉴定的质量,以下几个问题提请专家注意:1.代表作鉴定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中的一项严肃的基础工作,鉴定结论是衡量申报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
为了对申报人员负责,各位鉴定的专家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送审论文、著作及代表性成果的实际水平作出恰如其分、公正的评价,避免偏严、偏宽或评价不实的情况。
2.专家收到材料后,可从表第一页了解申报人员的个人成果情况。
专家鉴定时,无论申报人员与您熟悉与否,希望仅限对申报人员的材料作出评价,不涉及申报人员的其他方面的情况。
对于学术观点相同或不同的对象,专家应根据其实际学术水平一视同仁,力免褒贬不一。
如果您是申报人员的老师、亲属或论著、科研成果的合作者,希望能及时提请回避。
3.送审材料为申报人员本人选择,并认为能代表其学术水平。
为了使专家能全面地了解申报人员的情况,在鉴定意见表第1页内附有作者的其它论文、著作和科研成果,以备参考。
4.专家鉴定时,请对送审材料从创造与先进性、合理与科学性、价值与应用性和其他方面提出单篇评价,并给出A、B、C、D、E评价等级,并请对送审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在专家鉴定结论意见明确作出“已达到”、“基本达到”或“尚未达到”的结论。
5.鉴定结束后,请将材料返回单位人事或职改部门,鉴定结论请予以保密,不应转告本人。
二、各级申报人员1.《同行专家鉴定意见表》第1页由本人如实填写,所在单位审核盖章。
若填写内容较多,可采取插入页、行,调整字体大小和表格内部长宽的方式填写内容,但不得改变页边距和表格其他结构;填写内容不得超出表格边框,填写更改不得使用修正液、修正带。
2.“现任、应聘职务”栏填写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如“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