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知识-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897.50 KB
- 文档页数:20
安全气囊系统高水准的保护系统,可使当前可靠性很高的Audi安全系统再上一层楼。
符合法规和车辆试验的各项要求,使Audi A6′05车成为领先型轿车,但这只是内容繁多的安全要求中的一部分。
Audi公司还有很多内部要求,这些要求对开发小组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挑战。
这些要求重点放在真正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是否可以提供可靠的保护能力以及适应性方面。
Audi公司分析实际发生的交通事故及其作用效果,以此来完善车辆安全技术方面的设计理念,为此Audi事故研究小组(AARU)将仔细分析事故的各种结果(包括较新的Audi车)。
研究小组的任务是分析、再现事故并拿出改善的具体措施。
另外,研究小组还要整理相关的事故数据库。
Audi A6′05 车的安全系统由如下部件组成:–安全气囊控制单元–司机和副司机安全气囊,双级–前座侧面安全气囊–侧面保护装置(头部安全气囊)–侧面碰撞识别传感器–前座安全带张紧器Audi A6′05 车上新加了如下部件:–前座安全气囊撞车传感器,用于识别前部的撞车情况–蓄电池切断继电器–侧面撞车识别传感器,在车门内–前座安全带锁内开关–副司机座椅占用识别装置还可选装:后座侧面安全气囊;用于关闭副司机安全气囊的钥匙开关(有相应的指示灯)。
Audi A6′05车在前座椅上使用了主动头枕,使得安全性又前进了一步。
因此,在整车开发中对于乘员保护方面来说,新A6′05可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由于用户要求的不同以及法规方面的不同(汽车生产厂必须满足这些要求),所以美国市场上出售的车,其装备可能会有差异。
图例:E224 副司机安全气囊的关闭钥匙开关 E24 司机一侧安全带开关E25 副司机一侧安全带开关 G128 副司机一侧座椅占用传感器G179 司机一侧侧面安全气囊撞车传感器(前车门)G180 副司机一侧侧面安全气囊撞车传感器(前车门)G256 司机一侧后座侧面安全气囊撞车传感器G257 副司机一侧后座侧面安全气囊撞车传感器G283 司机一侧前面安全气囊撞车传感器G284 副司机一侧前面安全气囊撞车传感器J234 安全气囊控制单元 J285 组合仪表内的控制单元J393 舒适系统中央控制单元 J533 数据总线诊断接口J623 发动机控制单元 J655 蓄电池切断继电器K19 安全带警报指示灯 K75 安全气囊指示灯K145 副司机安全气囊关闭指示灯(副司机安全气囊关闭)N95 司机安全气囊点火触发器 N250 司机安全气囊点火触发器2N131 副司机安全气囊点火触发器1 N132 副司机安全气囊点火触发器2N153 司机安全带张紧点火触发器1 N154 副司机安全带张紧点火触发器1N199 司机侧面安全气囊点火触发器 N200 副司机侧面安全气囊点火触发器N251 司机头部安全气囊点火触发器 N252 副司机头部安全气囊点火触发器T16 插头。
安全气囊知识——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典型的气囊系统包括二个组成部分:探测碰撞点火装置或称传感器,气体发生器的气囊或称气袋。
当传感器开关启动后,控制线路即开始处于工作状态,并借着侦测回路来判断是否真有碰撞发生。
如果讯号是同时来自两个传感器的话才会使安全气囊开始作用。
由于汽车的发电机及蓄电池通常都处于车头易受损的部位,因此,安全气囊的控制系统皆具有自备的电源以确保作用的发挥。
在判定施放安全气囊的条件正确之后,控制回路便会将电流送至点火器,借着瞬时快速加热,将内含的氮化钠推进剂点燃。
在近乎爆炸的化学反应快速发生的同时,会产生大量无害的以氮气为主的气体,将气囊充气至饱满的状态,并借着强大的冲击力,气囊能够冲开方向盘上的盖而完全展开,以保护驾驶者头部不受伤害。
同时在推进剂点燃的过程之中,点火器总成中的金属网罩可冷却快速膨胀的气体,随即气囊可由设计好的小排气口排气,以发挥逐渐缓冲功能,并避免在车身仍继续移动时阻碍碰撞后的视线安全性能。
1953年8月18日,J.W.HETRICK取得了第一个美国安全气囊的专利权,但是直至1984年汽车碰撞安全标准FMVSS208在美国经多次被废除后又重新被认可并开始实施。
从此以后,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的车身结构等在技术上取得了不断突破。
随着CMVDR294碰撞安全法规在中国开始实施,国内消费者对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技术构成:汽车安全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更能体验到行车的乐趣。
最初的安全带是由瑞典人发明的。
安全气囊的出现要晚一些,它是由折叠好的气囊安装在方向盘上、充气器、点火器、氮气固态粒子和相应的线束连接而成的,其中,检测碰撞强度的加速度传感器集成在安全气囊控制器内。
工作过程:当碰撞发生时,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发出的加速度信号,识别和判断碰撞的强度,当碰撞强度达到设计条件时,引爆气囊的传感器迅速触动点火器引爆氮气固态粒子,形成迅速膨胀的气袋,以缓冲前排乘客所遭受的冲击力度,主要保护其头部不受伤害。
汽车安全气囊知识讲义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它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以减轻乘客受伤的程度。
安全气囊可以在车辆碰撞时在瞬间充气,形成一定的缓冲效果,从而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免受碰撞伤害。
下面是一些关于汽车安全气囊的知识讲义:1. 安全气囊的种类安全气囊通常分为驾驶员气囊、副驾驶员气囊、侧安全气囊和头部安全气囊等几种。
驾驶员气囊和副驾驶员气囊通常位于方向盘和仪表板上,侧安全气囊位于座椅侧面,头部安全气囊则位于车顶或车门内侧。
不同位置的安全气囊能够在不同方向的碰撞中提供相应的保护。
2. 安全气囊的充气原理安全气囊的充气原理是利用爆炸气体产生的高压气体来迅速充满气囊,从而形成缓冲效果。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辆上的碰撞传感器会向安全气囊控制单元发送信号,控制单元会迅速决定是否需要充气,并将高压气体发送到气囊中。
整个过程只需要几十毫秒,所以安全气囊能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迅速充气,减轻乘客受伤程度。
3. 安全气囊的使用注意事项虽然安全气囊可以在车辆碰撞时提供保护,但在日常驾驶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使用注意事项。
比如,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好安全带,避免在发生轻微碰撞时触发安全气囊而导致不必要的伤害。
此外,安全气囊也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在发生碰撞时能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重要的 passi安全装置,在车辆碰撞时能够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保护。
但在日常驾驶中也需要注意使用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气囊能够正常工作并发挥作用。
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它在车辆碰撞时能够迅速充气形成缓冲效果,从而减轻乘客受伤的程度。
在紧急情况下,安全气囊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对于许多车主来说,他们对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式了解甚少。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汽车安全气囊,以确保在发生碰撞时它能够发挥作用。
4.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碰撞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气囊组成。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会感知到碰撞的程度和方向,并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
安全气囊安全气囊,设置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
安全气囊的功能是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避免乘员发生二次碰撞,或车辆发生翻滚等危险情况下被抛离座位。
如果发生碰撞,充气系统可在不到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迅速充气,气囊在膨胀时将冲出方向盘或仪表盘。
从而使车内人员免受正向碰撞所产生作用力的冲击,大约在一秒钟后,气囊就会收缩(气囊上有许多小孔),因此不会妨碍车内人员的行动。
安全气囊由三部分组成:气囊、传感器和充气系统。
1简介安全气囊,设置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
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容器外部都印有Supplemental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简称SRS)的字样,直译成中文为“辅助可充气约束系统”。
安全气囊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气囊自身,它由薄薄的尼龙纤维制成,折叠在方向盘或仪表盘中;然后是告知气囊充气的传感器,传感器可检测到相当于以16-24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墙壁的冲撞力;最后是充气系统,安全气囊实际上由与固体火箭助推器类似的系统进行充气,叠氮化钠(NaN3) 和硝酸钾 (KNO3) 迅速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热氮气,此气体将为气囊充气,气囊在膨胀时将冲出方向盘或仪表盘。
安全气囊是安全气囊系统一个辅助保护设备,它是用带橡胶衬里的特种织物尼龙制成,工作时用无害的氮气填充。
在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充气大约需要0.03秒。
非常快的充气速度对确保当乘客的身体被安全带束缚不动安全气囊而头部仍然向前行进时,安全气囊能及时到位。
在头部碰到安全气囊时,安全气囊通过气囊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
气体的排出有一定的速率,确保让人的身体部位缓慢地减速。
由于安全气囊弹开充气的速度可高达320公里/小时,碰撞时如果人的乘坐姿势不正确,将给人带来严重的伤害。
2发展使用安全气囊来保护汽车乘员的想法最先产生于美国。
1952年,美国汽车生产者联合会在理论上阐述了这样一种汽车安全系统的必要性,几乎同时,这种系统的原理图也绘制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