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计划的
通知
正文:
----------------------------------------------------------------------------------------------------------------------------------------------------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
教社科〔2015〕98号
各高等学校: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社科〔2014〕733号)要求,经过组织评审,共立项课题1397项,其中重点项目233项,规划项目579项,青年项目547项,自筹经费项目37项。
现将《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计划》印发给你们,请按有关规定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并督促课题组认真完成研究任务。
河南省教育厅201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按照资助方式分为资助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资助性计划项目的研究经费由省教育厅专项经费支持,指导性计划项目的研究经费由承担学校协调给予解决。
附件: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计划
河南省教育厅
2015年2月10日
——结束——。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年第四季度结项情况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1.22•【字号】教办社语〔2024〕24号•【施行日期】2024.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年第四季度结项情况的通知教办社语〔2024〕24号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管理办法(修订)》(教社语〔2020〕373号)要求,省教育厅对2023年第四季度申请结项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进行了审核。
现将有关情况公布如下:一、结项情况本次共受理线上结项申请289项,其中285项通过审核准予结项;4项不符合结项条件,本次不予通过。
具体名单见附件。
二、未通过审核项目的处理办法未通过审核的项目,在结项期内达到结项条件后可重新提交结项申请。
逾期未提交或再次申请结项仍未通过的项目作撤项处理。
凡被撤项的一般项目,项目负责人所在高校负责追回已拨经费作为校内社科科研基金使用。
项目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报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
三、科研管理工作要求(一)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加强项目中后期管理,及时督促项目负责人按期保质完成《立项通知书》约定的研究任务。
提交中期变更和结项申请的项目,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查,及时完成校级审核后提交到省教育厅。
(二)省教育厅结项审核实行动态管理。
一般项目审核结果将按季度在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网(/sk/)进行通报。
结项通过的项目,结项证书由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统一在线打印。
联系人:张娇联系电话:*************附件:2023年第四季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结项情况一览表2024年1月22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7.07•【字号】教思政〔2014〕596号•【施行日期】2014.07.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教思政〔2014〕596号各高等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思政〔2014〕222号)精神,经评审,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共立项170项,其中重点项目14项,规划项目58项,一般项目41项,辅导员骨干课题项目57项。
现将《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立项计划》下达给你们,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1.请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并督促课题组依据项目申报书中的承诺,认真完成研究任务。
2.今年的项目申报依然为根据课题指南申报,不同的申报者会对同一课题开展科学研究。
请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按照下达计划,在课题研究进行过程中整合人员力量,集中开展课题攻关。
3.有关学校对于省教育厅资助的项目,应按不低于1:1的比例予以经费配套资助。
4.项目经费实行动态管理。
各高校应依据立项者的课题研究进度逐步拨付相应经费,不得一次性全额拨付。
5.省教育厅将适时对各类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及科研经费拨付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附件: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项目立项计划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7月7日。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4.09.05•【字号】豫科〔2024〕117号•【施行日期】2024.09.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豫科〔2024〕117号各省辖市科技局、财政局,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科技、财政主管部门,各县(市)科技、财政主管部门,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省直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决定组织申报2025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一)申报单位须是河南省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其他具有研发能力的事业单位,单位治理机制健全、管理规范、信用记录良好、具备承担项目的能力。
中央驻豫转制科研单位、省属转制科研单位、企业类的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可申报无经费支持的指导项目,申报人不需要填写申请省财政经费资助额度。
(二)各主管部门及主要申报单位限额推荐,请各单位管理员自行登录系统查看申报指标。
(三)项目申请人填写申报材料时,须按照填报要求注意信息回避,在申请书第二、三、四、五部分不得出现项目负责人、申请单位等相关信息。
对未按要求进行信息回避的,将按无效申报处理。
不接受涉密内容项目申报,申报材料请作脱密处理。
(四)项目申请人年龄不超过60岁,在同一类科技计划中只能申报一个项目,已承担省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尚未结项或验收的,不得申请新的项目资金。
同一项目负责人原则上每年只能承担一个省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申报同一年度多类计划项目的,将根据各类计划项目立项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查重确定。
(五)各申报单位应加强项目筛选审核,强化科研诚信管理,加强科技伦理审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考评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6.07.15
•【字号】教社科〔2016〕583号
•【施行日期】2016.07.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
点研究基地考评结果的通知
教社科〔2016〕583号各有关高校:
根据《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教社科〔2013〕858号)规定,2016年4月—5月对全省高校各重点研究基地(包括培育基地)进行了2015年度综合考评,现将考评结果予以公布。
为鼓励先进,根据综合考评情况分层次对60所基地予以资助,前10名资助15万元,11—30名资助10万元,31—60名资助5万元。
另根据教育部通知要求,教育部地方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省部共建重点研究基地每年配套经费40万元。
希望各重点研究基地再接再厉,进一步凝聚力量,奋力攻关,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争取产出更多的高层次科研成果,提升科研水平和实力。
同时,将对连续两年考核成绩排在后四位的重点研究基地和后三位的培育基地,给予黄牌警示。
基地考评结果可登陆“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信息网”
(/)查询。
附件:201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资助单位
河南省教育厅
2016年7月15日附件
201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资助单位。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3.08.25•【字号】教社语〔2023〕296号•【施行日期】2023.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教社语〔2023〕296号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办社语〔2023〕240号)要求,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公示无异议,共有9项予以立项。
现将立项计划下达给你们,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2-3年(以本通知下发之日起计算),首批启动经费6万元,研究期满达到结项要求的,拨付剩余经费。
二、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结项应达到如下条件:1.正式出版学术著作1部及以上,或在SSCI、A&HCI、CSSCI来源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项目负责人至少发表1篇)。
2.成果推广及应用。
撰写有研究报告(需地厅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或厅级及以上领导批示)或在《资政参考》、《成果要报》等内刊发表或主要媒体刊发推介专刊、组织召开成果发布会等。
三、结项成果须标注“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字样。
研究期满达不到结项要求者,可延期1年并申请二次鉴定。
延期1年后仍不符合结项要求的予以通报,并作撤销处理,项目首席专家三年内不得申报省教育厅各类项目。
四、应用研究重大项目实行全流程线上管理,中期变更和结项申请均在“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sk/)线上提交。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中后期管理工作,应及时完成项目管理系统内的中期变更和结项审核上报。
项目中后期管理情况将作为下一年度各单位项目申报名额的主要依据。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结项要求及审核要点一、申请结项的条件:(一)资助性计划项目结项时应达到以下要求:成果形式为著作的项目,其成果已经出版。
成果形式为论文的项目,课题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人在中文核心期刊至少发表论文1篇。
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的项目,一般要求研究报告不少于1万字,检测查重率低于30%,且有实际应用部门的采纳证明(注明采纳内容和价值)。
采纳证明单位包括高等学校(非项目承担单位,不含院系和校行政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厅级以上行政部门或大中型企业。
同时,课题组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人至少在公开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
(二)指导性计划项目结项时应达到以下要求:成果形式为著作的项目,其最终书稿(打印稿)已经完成或正式出版。
成果形式为论文的项目,一般要求课题组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公开学术刊物至少发表论文1篇。
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的项目,一般要求研究报告不少于1万字,检测查重率低于30%。
应用性研究须有实际应用部门的采纳证明(注明采纳内容和价值),采纳证明单位包括高等学校(非项目承担单位,不含院系和校行政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厅级以上行政部门或大中型企业;基础性研究须聘请3位同行专家进行鉴定,鉴定专家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中至少2位专家不得是本校人员。
二、审查要点1、结项审批书须是通过“结项系统”下载的最新版本。
2、所有正式出版或发表的项目成果均应与研究内容相关,由项目责任人完成或主持完成并作为第一署名人,不存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议。
3、最终成果均应在显著位置标注“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字样(含题名、批准号),未标注者不予承认。
4、提交材料齐全:论文需有刊物封面、目录、全文及检索证明;著作需有封面、版权页、目录、后记及全文电子版;研究报告需有全文、盖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公章的查重报告和采用部门证明(注明采纳内容及价值)。
5、查重报告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统一组织检测出具,并加盖所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公章,不再限定查重机构。
2020·12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数字政府建设研究:理论逻辑和路径选择”(2021-ZDJH-0145);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项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SKL-2020-217)作者简介:卢晓蕊(1981—),女,河南濮阳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行政体制改革等。
摘要:建设数字政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数字政府的内涵应当从形态、目标、管理、业务、数据、技术、交互等多维度进行把握。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应坚持数据驱动、五位一体,以互联网、大数据思维为指导,以业务场景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以数据为驱动,以制度为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数字政府;改革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7017(2020)12-0010-04数字政府建设:概念、框架及实践卢晓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
”建设数字政府成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和关键选择。
当前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数字政府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实践层面,注重从数字政府的不同侧面,如“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政务”“一网通办”“互联网+监管”等,对改革实践进行梳理总结。
二是理论层面,注重从理论层面对数字政府的内涵、意义、架构等进行研究。
三是技术层面,注重从技术的路径,如大数据、政务云、网络、平台、支撑体系等方面,研究数字技术对政府治理的影响,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技术架构和支撑保障。
四是国际层面,注重对国外数字政府的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总结经验启示。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2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4.03•【字号】教办社语〔2024〕94号•【施行日期】2024.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2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办社语〔2024〕94号各普通高等学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面向2035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根据省教育厅工作安排,现启动202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方向本次申报不设项目指南,申报人根据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学术特长,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认真凝练、自行拟定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名称应表述规范、准确、简洁。
基础研究要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和学科建设需要,体现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学术创新价值,深入阐释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着力推进具有中原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应用研究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聚焦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力求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
二、申报要求(一)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202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设年度项目、青年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题项目(以下简称“思政专项”)三类,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1-2年。
按照经费资助方式,以上三类项目均按照资助性计划项目和指导性计划项目两种方式进行立项。
其中,资助性计划项目研究经费由省财政专项经费支持,每项资助经费2万元;指导性计划项目研究经费,由各高校按每项1万元进行经费资助。
权威出版社目录(试行)1.中华书局2.商务印书馆3.人民出版社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文物出版社6.上海古籍出版社7.法律出版社(法律)8.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9.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言文字)10.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心理学)11.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文学,世界文学)12.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学)13.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学)14.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15.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经济,园艺)16.中国统计出版社(统计学)17.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财政,会计,审计)18.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会计、审计)19.中国金融出版社(货币、金融、银行、保险)20.中国旅游出版社(流通与服务、旅游)21.中国电力出版社(工业经济)22.中国戏剧出版社(戏剧戏曲学)23.中国电影出版社(电影学)24.北京大学出版社25.清华大学出版社2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7.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信息与新闻出版社)2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学)29.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学,心理学)30.经济科学出版社(经济学理论、财政)31.科学出版社(科学学与科研事业,工业经济、考古、文物)32.民族出版社(民族学)33.人民卫生出版社(医药卫生一般性问题)34.机械工业出版社(企业经济,工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交通与服务)3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会学,文化与博物馆学,世界各国经济,农业经济)36.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图书馆学,情报学)37.上海译文出版社(世界文学)38.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设计艺术学)39.上海音乐出版社(舞蹈)40.军事科学出版社(军事)41.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着作资助项目(卓越文库收录)。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申请评审书申报基地名称:淮河流域文化研究所学科门类:综合研究所在学校:信阳师范学院申请时间:河南省教育厅制填表说明1、填写《申请评审书》前,请仔细阅读《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规划及管理办法》。
2、《申请评审书》所列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地逐项填写,数据要有原始凭据,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
3、学科门类按下述一级学科名称填写:(1)管理学;(2)马克思主义;(3)哲学;(4)逻辑学;(5)宗教学;(6)语言学;(7)中国文学;(8)外国文学;(9)艺术学;(10)历史学;(11)考古学;(12)经济学;(13)政治学;(14)法学;(15)社会学;(16)民族学;(17)新闻学与传播学;(18)图书文献情报学;(19)教育学;(20)统计学;(21)心理学;(22)国际问题研究;(23)港澳台问题研究;(24)综合研究。
其中,二、三级学科名称,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中的学科名称填写。
4、组成类型包括:独立设置的研究院(所)或研究中心。
5、研究活动类型包括:综合研究;侧重基础研究;侧重应用研究或侧重咨询服务。
6、初级人员包括:初级I和初级II。
其中,初级I指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未评定任职资格的在编教师和其他技术职务人员;初级II指具有技术员任职资格或大专、中专毕业学历,未评定任职资格的在编教师和其他技术职务人员。
7、本表3-1,每个申报基地的科研机构至少填写2个研究方向,即:表3-1-1和表3-1-2,最多可填写3个研究方向,即增加一个表3-1-3:研究方向之三。
8、本表各栏除特别规定外,一律不得自行加行、加页,否则不予受理。
9、本表所列经费单位一律为万元。
10、申报单位将《申请评审书》填写的各项内容,由有关领导签字并由有关部门盖章后,用A4纸复印装订为:申报材料之一《申请评审书》(并按实际页码填写目录),连同录入表格的软盘,按通知要求如期报送。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申报2025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6.30•【字号】教办科技〔2024〕193号•【施行日期】2024.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科技计划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申报2025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的通知教办科技〔2024〕193号各高等学校:为增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鼓励高校科技工作者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原始性创新与前沿探索,培养科研学术骨干,带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省教育厅决定组织实施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
根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修订)》(教科技〔2019〕234号)规定,现将2025年度项目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计划类别(一)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按研究类别分为应用研究计划、基础研究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服务产业发展专项计划。
1.应用研究计划是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目标而开展的应用与开发研究计划。
计划选题要紧密围绕中部地区崛起、“7+28+N”重点产业链培育等国家、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重点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主动服务省内大中型企业和相关行业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建设创新型河南提供技术引领和支撑。
2.基础研究计划应围绕我省农业、生物医药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基础理论,特别是具有国际前沿水平和有应用前景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持续开展探究,以促进学科合理化,增强优势学科领域的科技实力。
3.软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交叉和综合的科学。
软科学研究计划应围绕我省高校科技创新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决策、组织和管理问题,开展跨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活动。
各高校要对研究领域严格把关,对超出上述范围的申报项目不予支持。
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结项审核要点
一、一般项目结项形式审核要点
1.报送的论文、著作类成果须在显著位置标注“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字样(含题名、项目号);
2.结项成果的复印件须按要求复印齐全;
3.所有项目研究成果须在项目研究期间内完成;
4.项目结项《审批书》及其他材料中要求加盖单位公章的,须经学校社科管理部门审核并加盖公章。
二、一般项目结项材料审核要点
通用免鉴定条件:著作已正式出版;或获得省部级及其以上成果奖励;或提出的理论观点、对策建议等被省部级及其以上党政领导机关采纳(以正式文件为准);或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不宜公开,且质量已得到有关部门认可。
鉴定结项的项目须有3位及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同行专家出具的《专家鉴定意见表》,其中至少2位专家不得是项目承担单位人员。
《专家鉴定意见表》须专家本人签字,同时盖专家所在单位(院系、科研处或者学校)的红章。
1.成果形式为著作的项目:重点项目著作(负责人为第一作者)必须正式出版,规划、青年、自筹项目书稿若完成须鉴定结项。
2.成果形式为论文的项目:重点项目发表论文2(含)篇以上,其中
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北大核心期刊至少发表论文1篇的须鉴定结项(若为CSSCI来源期刊的免鉴定);规划、青年、自筹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人发表CN论文1(含)篇以上的须鉴定结项(若为北大核心期刊及以上的免鉴定)。
3.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的项目,要求研究报告不少于1万字,检测查重率符合要求(低于30%,二次查重须附权威部门出具的查重结果且盖红章),且有实际应用部门采纳证明。
采纳证明单位包括高等学校(非本校,不含院系和校行政部门)、地厅级以上行政部门或大中型企业。
以研究报告结项的重点项目须有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人发表的CN论文1篇。
三、一般项目上报材料形式要求
1. 科研管理部门提交《结项汇总统计表》1份。
2.《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项审批书》2份;
3. 结项附件材料“合订本”及证明材料原件各一套,“合订本”装订顺序为:申请评审书,论文、著作、成果奖励复印件或研究报告打印稿及采纳证明,专家鉴定意见表(免鉴定不需),重大事项变更申请表(无变更不需)。
备注:二次查重须附权威部门出具的查重结果且盖红章指的是教育部授权的查新工作站,河南省内目前知道的授权的查新工作站有: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和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