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祖国》有多少个版本
- 格式:doc
- 大小:16.65 KB
- 文档页数:11
《歌唱祖国》教案第一单元祖国颂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用自信的、骄傲的、自豪的情绪、富有弹性的声音,壮大行进地和中速演唱歌曲《歌唱祖国》。
(2)能够体会和认识进行曲题材风格特点,掌握《歌唱祖国》的曲式结构,掌握反复记号D.S.记法和唱(奏)法。
(3)能够认识和使用合唱这种演唱形式,且以这种演唱形式尝试分组演唱歌曲以及思考其他具有创造性的方式表现歌曲。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分析、合作等引导参与和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2)通过个人演唱、合作演唱、集体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歌曲、作者情感表达的表现力。
(3)通过歌曲自由编创歌词、改编乐曲、创编舞蹈,乐曲演奏等方式激发学生创造力。
(三)情感与价值:通过学习和演唱歌曲《歌唱祖国》,使学生在新中国建设事业中体会到国人的爱国情怀、团结精神和奋斗精神通过歌曲歌词所描绘多个历史时刻、激发学生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评价任务(教学评一致性)1.以个人演唱或分组合唱的表演形式用自信的、骄傲的、自豪的情绪富有弹性的声音和中速演唱歌曲《歌唱祖国》。
2.与同学、朋友或家长讲一讲进行曲音乐体裁的特点有哪些。
《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是怎样的?反复记号D.S.的记法如何表示,唱(奏)法的顺序。
3.小组合作演一演自己根据《歌唱祖国》这首歌曲合唱要求表演合唱或编创的其他舞蹈、课堂乐器演奏等表演形式。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自信的、骄傲的、自豪的情绪、富有弹性的声音和中速准确的演唱歌曲《歌唱祖国》,把握歌曲的情感。
(二)、难点:准确使用合唱表演形式合作演唱歌曲(合唱时注意突出主旋律声部)、正确演唱休止符时值,歌曲演唱顺序。
四、教学方法欣赏法、教唱法、示范法、小组合作法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段合唱视频(《歌唱祖国》的合唱版本),欣赏完以后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合唱这种表演形式给与你的感受!生:……,师:同学们都很棒,回答得非常准确和精彩!(合唱的特点主要包括: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力度变化大、音响层次多、表现力强、气息持久、协调性高等)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一首经典的合唱曲目《歌唱祖国》的歌曲来进一步的深入体会合唱表演艺术的魅力。
《歌唱祖国》歌词多个版本《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曲,是著名的爱国歌曲。
创作于1950年9月,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看着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王莘脑海里反复酝酿,《歌唱祖国》是在回津的列车上一气呵成。
这首歌曲发表后因其明快雄壮的韵律而广为传唱,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或结束曲,号称"第二国歌"。
王莘1918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县荡口镇,自幼酷爱音乐,父母想把他培养成作曲家,但家里穷得连中学都供他不起。
他14岁时只好到上海南京路上的先施百货公司当学徒,七七事变后,他奔赴延安,在"鲁艺"成为冼星海的得意门生。
1950年9月15日,第一个国庆节前夕,他从天津到北京去购买乐器。
返程路过天安门时,他忍不住下车,欣赏被金色晚霞笼罩的天安门广场。
抬头看,一面鲜红的国旗在霞光中高高飘扬,令人心潮澎湃。
32岁的作曲家灵感突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四句歌词脱口而出。
他登上返津的火车,思绪如飞,边唱边写边打拍子,歌词与曲谱几乎同时喷涌倾泻:"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回家时已夜色阑珊,他进门就兴奋地推醒即将分娩的妻子王慧芬:"快起来,我的《歌唱祖国》写出来了!"妻子听到丈夫把歌唱完时,情不自禁地叫起好来。
她干脆与丈夫同声哼唱,王莘连夜一气呵成地写完第二、三段歌词。
翌日,王莘来到天津锦州道42号音工团(现在的歌舞剧院),把《歌唱祖国》词曲交给14岁的钢琴手靳凯华(女)和19岁的男高音王巍首弹首唱。
此歌在耀华中学首演,又传到天大、南大。
第一个国庆节前夕,王莘精心抄写了《歌唱祖国》原稿,兴高采烈地寄给某报发表,一星期后那家报社竟给他泼了一盆凉水---把稿子退回来了。
他不服气、不气馁,自己动手刻印歌片向路人发放。
这种落后的传播方式在当时还真灵,1951年春天歌片传到北京工人合唱团,夏天,北京电台播放了这个合唱团的录音。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这是一首传唱了半个世纪的祖国颂歌。
1993年,这首题为《歌唱祖国》的歌曲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2008年8月8日,在第29届奥运会上,林妙可小朋友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唱令无数炎黄子孙热泪盈眶!关于《歌唱祖国》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历来的署名都是音乐家王莘。
2007年10月17日,新华社播发的有关王先生去世的消息,题目就是“《歌唱祖国》作者王莘与世长辞”。
然而,在天津音乐界的“老人”中间一直流传一个说法,即这首歌的作者署名另有隐衷。
2008年第9期的《中华魂》杂志上刊登了王莘生前好友、天津音乐界“老人”张学新的一篇署名文章,掀开了这段隐衷的一个角落。
“这首歌不是我写的,应该说是集体创造”张学新在这篇文章中说:“王莘经常说,这首歌不是我写的,应该说是集体创造。
这话有一定道理。
据我所知,1950年作家鲍昌也在天津音工团工作,国庆节前,写了两首歌词,一首《祖国之歌》,由肖云翔作曲,并制成唱片。
另一首《歌唱祖国》,王莘由北京回来,拿去做参考。
王莘写完《歌唱祖国》,关于词作者如何署名,征求鲍昌意见时,鲍昌看了歌词说:''你全改了,已经不是我的歌词,不要给我署名。
’(据王莘后来跟我说,歌词中只使用了鲍昌的形容词''亲爱的’)。
于是,王莘送给《天津日报》的歌篇中,只好署''王莘作’。
王莘希望国庆节刊出,那时《天津日报》版面紧张,未能发表,将排版校样退还王莘,天津音协负责人孟波与张恒看了《歌唱祖国》校样,认为写得很好,决定在他们编辑的《大众歌选》第三集头条发表,经《大众歌选》正式发表,在全国发行,又经天津音工团演唱、广播,《歌唱祖国》在许多地方传唱起来。
“195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文化部''关于国庆节唱歌的通知’,要求除国歌外,全国人民要普遍学唱《歌唱祖国》与《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在国庆节时,整齐地热烈地唱出来’。
《歌唱祖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聆听教唱歌曲《歌唱祖国》。
教材分析:《歌唱祖国》是人音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课的一首聆听歌曲。
这首歌曲创作于1950年,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
歌曲表达了中国人民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也是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
音乐结构严谨,简洁明快,既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
歌曲雄壮豪迈,积极向上,具有进行曲风格。
歌曲既是一有深刻思想性,又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也是一首既有进行曲风格又富有抒情性的群众歌曲。
本歌曲色彩鲜明的D大调歌曲,歌曲结构由ABA三个乐段组成。
歌曲的A,B两个乐段情绪上有一定变化,第一乐段庄严雄壮,第二乐段含有抒情色彩。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视谱能力和分析歌曲节奏的能力,学生们对音乐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本课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音乐创新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也有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
如何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也是本课要考虑的事情。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对比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特征与内涵;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变化。
3.熟练且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的一个乐段。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绪变化的同时能感受到音乐速度以及节奏的变化对音乐整体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弱起节奏、附点节奏的准确掌握。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听唱法等。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师: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开幕式上伴随着林妙可和杨沛宜小朋友的一首《歌唱祖国》,56个民族的小朋友们手牵着手簇拥着国旗缓缓进场。
(观看视频)师:那么多的优秀歌曲,为什么选了这一首歌曲在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演唱呢?生:师;新中国的成立历经风雨和艰辛,是一代又一代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1949年的中国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
(观看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断)大家看到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阅兵的影像资料,下面我们再看一下2009年建国60周年的阅兵视频。
《歌唱祖国》不同传唱版本溯源
赵乐
【期刊名称】《广播歌选》
【年(卷),期】2014(000)010
【摘要】“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歌唱祖国》因旋律优美,催人奋进,被誉为“第二国歌”。
60多年来传唱不衰,已经成为新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或结束曲。
词曲作者王莘,原名王莘耕,1918年10月出生在江苏无锡荡口镇,1936年参加革命,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先后担任天津音乐工作团团长、天津歌舞剧院院长、天津市音协主席、天津市文联副主席等职务。
2007年10月l5日病逝于天津,享年89岁。
【总页数】6页(P48-53)
【作者】赵乐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3.41
【相关文献】
1.《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的历史溯源及其训练学比较研究 [J], 龙斌
2.不同版本WPS在不同版本DOS下的合理使用 [J], 常虹
3.不同版本WPS在不同版本DOS下的合理使用 [J], 常虹
4.如何使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版本——从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的三种版本之比较学习使用不同的版本 [J], 王小力
5.传唱红色经典——上海声像出版社、力潮唱片两张LP版本专辑《长征组歌》、《党啊,亲爱的母亲》 [J], 孔祥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下是一些适合国庆合唱的歌曲:
1.《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是中国传统的革命歌曲,歌词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旋律也十分激昂。
它经常被用作国庆庆典和纪念仪式的唱歌。
2.《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讲述了中国人民在建国70周年庆典上的故事,歌词充满了对祖国的爱和感激。
由五位著名歌手演唱的版本于2019年唱响国庆颂歌。
3.《映山红》-这首歌曲描绘了红军长征时期的壮丽景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解放军的勇气和坚毅不屈。
4.《歌唱祖国》-这首歌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歌词简单易懂,易于合唱,也是一首非常适合国庆合唱的歌曲。
5.《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大会序曲》-这首曲目是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庆典的音乐作品,其气势宏大、壮丽磅礴的旋律和激动人心的鼓点,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这些歌曲都有着浓郁的爱国主义色彩,旋律朗朗上口,适合用于国庆合唱。
同时,这些歌曲也代表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演唱时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歌唱祖国伴奏儿童标准版介绍歌唱祖国伴奏儿童标准版是一种为儿童演唱《歌唱祖国》时所使用的伴奏版本。
它以简单明快的节奏和悦耳动听的旋律为特点,旨在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一任务主题展开探讨:1.歌唱祖国的意义2.儿童唱歌的益处3.歌唱祖国伴奏儿童标准版的创作背景4.歌唱祖国伴奏儿童标准版的特点和应用方式歌唱祖国的意义祖国是我们生活的土地,是我们的根和依靠。
歌唱祖国是我们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通过歌唱祖国,我们可以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孩子们对祖国的情感和认同感,让他们从小就明白自己是祖国的一份子,担负着继承和发展祖国事业的责任。
儿童唱歌的益处儿童唱歌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还具有很多其他的益处。
首先,唱歌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听觉和口齿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唱歌需要注意节奏感和协调能力,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唱歌还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满足感,有助于释放他们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歌唱祖国伴奏儿童标准版的创作背景歌唱祖国伴奏儿童标准版是根据《歌唱祖国》这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进行改编而来的。
《歌唱祖国》是一首以深情的语言歌唱祖国的歌曲,曲调婉转悠扬,节奏简单易学。
为了更好地让儿童们能够演唱这首歌曲,专门制作了这个儿童标准版的伴奏。
歌唱祖国伴奏儿童标准版的特点和应用方式歌唱祖国伴奏儿童标准版的特点在于简洁明快的节奏和易于记忆的旋律。
这种伴奏版本的设计考虑到了儿童的音乐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得他们更容易掌握和演唱这首歌曲。
应用这一版本的方式可以多样化。
首先,可以在学校的音乐课上引导学生们学唱《歌唱祖国》,通过伴奏版的演唱,让孩子们更加积极参与,感受祖国对他们的关爱。
其次,可以组织儿童合唱团或其他音乐团体进行公开演出,展示孩子们的才艺和爱国情怀。
此外,也可以在家庭中进行家庭教育,引导孩子们与家人一起唱歌,增进亲子关系。
红歌最好听的十首1、《歌唱祖国》《歌唱祖国》是由王莘作词、作曲的一首爱国歌曲。
这首歌曲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或结束曲。
1989年,歌曲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
2、《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采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将优美动人的旋律与朴实真挚的歌词巧妙结合起来,表达了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衷心依恋和真诚歌颂。
3、《走进新时代》《走进新时代》是张也演唱的歌曲,由蒋开儒作词,印青作曲,歌曲发行于1997年4月1日,收录于专辑《走进新时代》。
4、《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故事》是由蒋开儒、叶旭全作词,王佑贵谱曲的歌曲。
由深圳女歌手刘绍文在广东省青春歌曲创作大赛决赛上首唱,而于1994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首播的版本则由董文华演唱。
5、《大中国》《大中国》是中国内地原创音乐人高枫唱作录制于1994年的一首爱国歌曲,收录于1995年6月23日发行的专辑《天那边的爱》中。
6、《东方红》《东方红》是一首陕北民歌,是依照《骑白马》的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由李有源作词,李涣之编曲。
这首颂是集中了全中国音乐、舞蹈、诗歌、美术等各方面艺术家的智慧集体创作完成的。
7、《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希望的田野上》是由陈晓光作词,施光南作曲的歌曲。
1981年,该歌曲由中国广播合唱团与杨淑清共同演绎。
8、《北京的金山上》《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民风的歌曲,新编歌词以后的《北京的金山上》在中国大地的每个角落唱响。
9、《我的中国心》《我的中国心》收录在同名专辑《我的中国心》以及2005年发行的专辑《明敏龙情》中。
1984年,这首歌曲获得了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颁发的第三届神钟奖。
10、《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是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叶佩英原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是1979年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
1980年,在优秀群众歌曲评奖中,该曲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歌唱祖国介绍词《歌唱祖国》是一首中国经典的爱国歌曲,由冼星海作曲、田汉填词,于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创作完成。
这首歌以深沉激昂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音乐一直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在中国,有一首歌曲,一首凝聚了无数人血泪、汗水和热血的歌曲,那就是《歌唱祖国》。
这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精神写照。
作为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的一首爱国歌曲,它通过激昂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团结、奋发向前的国家形象。
本文将深入探讨《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诞生、发展背景以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深远影响。
一、《歌唱祖国》的诞生1.1 创作背景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迎来了新生。
正值这个时刻,音乐家冼星海受命创作一首歌曲,以表达人民对祖国的深沉热爱之情。
与之携手的还有词人田汉,他的深厚文学造诣为这首歌的歌词赋予了极大的内涵。
1.2 创作过程冼星海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出了人们对祖国的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他采用了叙事性的旋律,通过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旋律,唤起每一个听众内心深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而田汉的歌词,则如一副绚丽的画卷,描绘出了一个团结奋发、勇往直前的国家图景。
二、歌词解读2.1 “歌唱祖国,歌唱母亲,歌唱我们亲爱的人民”这是歌曲开头的部分,直接表达了歌曲的主题,即唱响对祖国、对母亲、对人民的歌声。
这里的“祖国”不仅仅是指中华大地,更是指向整个中华民族。
而“母亲”则是象征着祖国对每一个儿女的关怀和呵护。
整个句子透露着对祖国、母亲、人民的深厚感情。
2.2 “在这沐浴着新生的曙光中,在这千百年的等候中”这一部分通过描绘新中国成立的景象,表达了国家新生的欢欣和对历史漫长等待的感慨。
在这里,作者巧妙地通过时间的对比,突显了新中国的重要性,使歌曲更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
2.3 “歌唱我们亲爱的人民,歌唱我们伟大的党”这是歌词中的高潮部分,通过歌唱人民和党,抒发了作者对人民的热爱和对党的崇敬之情。
歌唱祖国课型:欣赏课教材来源:人音版四年级第七册第二课《歌唱祖国》教案一、教学理念课程改革是教师普遍面临的挑战,课改十年以来音乐教育从最初的迷茫渐出倪端,逐渐探索出以音乐本体为主的前行之路。
那怎样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音乐课堂呢?本节欣赏课就是在课改指引下,通过聆听音乐、体验音乐和以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活动中的美和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们知道,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歌唱祖国”这一类题材较为少见,并不是学生最能接受的生活式教学内容之一。
为了充分让学生感受歌曲,调动孩子对这类音乐题材的喜欢,我设计了感情渲染——初听感受——深入体验——拓展升华几个环节,通过多个版本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表现,充分挖掘歌曲蕴涵的音乐要素、创作故事及情感内涵,以达到激发其内心爱国主义热情,以乐激情,以情动心,进而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艺术审美的愉悦。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听赏《歌唱祖国》,体会音乐蕴涵的雄壮激昂和积极向上的力量,在聆听和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他们对爱国主义歌曲的审美情趣,通过感悟、对话拓展学生的音乐情感张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比感受和聆听不同年代的《歌唱祖国》,在与音乐的互动中,辅以参与演唱、肢体表演等教学实践手段,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和音乐情绪,正确辨别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情绪、旋律对比,并能通过表演让学生感受体验其所表现的音乐内容,了解乐曲曲式结构。
三、教学分析《歌唱祖国》诞生于1950年9月。
它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伟奋进的步伐。
歌词凝练集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
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也是一首既有进行曲风格,又富有抒情性的群众歌曲。
歌曲由两部分组成。
《歌唱祖国》有多少个版本《歌唱祖国》有多少个版本? (从“东方文化西方语”转载)当代词曲家王莘先生(1918年10月—2007年10月15日)所作的《歌唱祖国》60年来也有多个版本,王莘先生辞世不久,趁现在资料还可以找到,就一次说个清楚,也免得多少年后人们还得通过考证甚至考古来确认真伪。
先从最近的版本说起。
去年8月8日晚8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天上掉下个林妙可小妹妹,深情演绎了杨沛宜小朋友的一曲《歌唱祖国》,让这首几乎被中国人视为第二国歌的名曲越过高山、越过大西洋走向了世界。
不过,说实在的,当时我在听这首歌的时候,还捏了把汗,不是怕小姑娘真唱走音,而是我记得这首歌里面有一句外国人不宜的狠话“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死亡”。
当然,这完完全全是多虑了,由作曲家陈其刚重新编配的这首歌是地地道道的和谐版天籁之音,不仅没有杀气,而且还有“我们爱和平”,其歌词全文是这样的:【《歌唱祖国》版本1——2008年奥运现场杨沛宜版】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可爱的家乡;/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在奥运后发行的林妙可小朋友演唱的《歌唱祖国》,与杨沛宜小朋友奥运现场版稍有不同,请看:【《歌唱祖国》版本2——林妙可童声版】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比较一下,现场杨沛宜版与林妙可版的《歌唱祖国》歌词区别有3:(1)歌词第一段第2句“胜利歌声多么嘹亮”,而不是“胜利歌声多么响亮”;(2)第2段第4句“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而不是“是我们可爱的家乡”;(3)第2段第5句“英雄人民,站起来了”而不是“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这最后一个区别实际上只是王莘先生原歌中同一段旋律对应的两个不同的段落,在奥运会场上选唱的是“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而林妙可小朋友的童声版则唱的是“英雄人民,站起来了”是原词另外一段。
“亲爱”与“可爱”的区别不大,用“可爱”也属自然。
至于“响亮”与“嘹亮”的区别,令人想到李白诗“看月”和“明月”之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王莘先生的原作用的是“响亮”。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1965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大合唱《歌唱祖国》得到验证:【《歌唱祖国》版本3—1965年《东方红》合唱版】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 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我们勤劳,我们勇敢, 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 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 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死亡!/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东方太阳,正在升起, 人民共和国正在成长;/ 我们领袖毛泽东, 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 我们的前程万丈光芒./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个版本是1965年演出的版本,但是一年以后文化大革命开始,这首歌的歌词就显得不合时宜了,按照当时的观点,《歌唱祖国》歌词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有3:(1)歌唱祖国,是歌唱社会主义祖国,还是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祖国?(2)歌词中的“亲爱的”有资产阶级温情之嫌;(3)“独立自由”怎么可能是我们的理想?基于这些考虑,文革中《歌唱祖国》的歌词按照江青的要求做了大量修改,原作者王莘也参与了修改,歌名也改为《歌唱社会主义祖国》:【《歌唱祖国》版本4——1968年文革版《歌唱社会主义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革命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到处都是灿烂阳光。
/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领导我们奔向前方。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七亿人民意气风发,社会主义祖国蒸蒸日上,/军民团结斗志昂扬!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革命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到处都是灿烂阳光。
/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领导我们奔向前方。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创了马列主义新篇章,/革命人民朝气蓬勃,一代新人茁壮成长,/跟着毛主席当革命闯将,红彤彤的世界靠我们开创。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革命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到处都是灿烂阳光。
/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领导我们奔向前方。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共产主义是我们的理想,/光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的核心力量,/毛泽东思想光芒万丈,照亮了我们的胜利航向。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革命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到处都是灿烂阳光。
/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领导我们奔向前方。
文革以后,由于王莘一度被错认为是四人帮的“余党”,《歌唱祖国》也被束之高阁。
直到1980年,胡耀邦说《歌唱祖国》应该唱,还关心地向王莘所在的天津有关负责人询问情况。
王莘的问题得到澄清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这年5月起将这支歌曲作为晨播曲,直到现在。
《歌唱祖国》的歌词也恢复了50年代大合唱版本来面目:【《歌唱祖国》版本5——标准合唱版】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我们勤劳,我们勇敢, 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 才得到今天的解放!/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东方太阳,正在升起, 人民共和国正在成长;/我们领袖毛泽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 我们的前途万丈光芒./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现在各种大小场合播放或演唱的就是这个大合唱版本,我称为标准版。
如果不留心,这个版本的歌词与1965年《东方红》的合唱版几乎没有差别。
一个字一个字的对比才会发现,还是有一个字的差别,那就是在第4段最后一句“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在1965年《东方红》中唱的是“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死亡”。
这一字之差还与周恩来有关。
60年代初的一个春节,周恩来在天津干部俱乐部请王莘指挥大家唱《歌唱祖国》。
周总理和同志们站在一起,当听到“谁敢侵犯我们就叫它灭亡”时,总理问王莘,是“灭亡”还是“死亡”?总理说:我看你写的是“死亡”,对吗?我看还是“死亡”好。
所以在《东方红》大合唱中就唱的是“死亡”。
不过琢磨一下,“灭”字与“死”字相比,我觉得无论是音律还是实质都显得更动听一些。
《歌唱祖国》有多少个版本?" alt="33. 《歌唱祖国》有多少个版本?"src="/DownloadImg/2015/08/0512/56788130_1"real_src="/DownloadImg/2015/ 08/0512/56788130_1">周恩来要王莘指挥唱《歌唱祖国》那么,我们现在听到的标准版《歌唱祖国》是不是就是王莘先生所创作的原版呢?这还要从1950年说起。
这一年《大众歌选》第三集在首篇的位置发表了王莘作词作曲的《歌唱祖国》,这是这首歌第一次面世,逐渐在华北地区的工人和学生中间流行开来。
195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公布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国庆节唱歌的通知》,规定在这一年国庆节时,除唱国歌外,以《歌唱祖国》和《全世界人民心一条》为全国普遍歌唱的基本歌曲。
文化部在通知中称:“这两首歌曲都已流行,现略加修正(第一首歌词有几处修改,第二首歌谱有一处修改),公布于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方人民广播电台即将教唱这两首歌曲。
望各地工会组织、工人夜校、工人俱乐部、农民协会、农村剧团、文艺工作团、音乐工作者协会、中小学音乐教师、大中学学生会、部队、机关、妇女团体、青年团体、电影院、文化馆、读报组及其他各团体负责推广传授。
各地出版社和群众性刊物负责印发和刊载,各地文教机关负责组织上述工作,以求全国人民普遍学会这两首歌曲,在国庆节整齐地热烈地唱出来。
”《歌唱祖国》有多少个版本?" alt="33. 《歌唱祖国》有多少个版本?"src="/DownloadImg/2015/08/05 12/56788130_2"real_src="/DownloadImg/2015/ 08/0512/56788130_2">毛泽东为王莘签字留念1951年10月,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毛泽东主席见到王莘谈到《歌唱祖国》时说,“这首歌好”,并特地送给王莘一套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并为其签字留念。
从此《歌唱祖国》就成为新中国历代人奋进的合唱歌曲。
那么人民日报上发表时到底做了哪几处修改呢?《歌唱祖国》在《大众歌曲》上发表时的歌词是这样的:【《歌唱祖国》1950年9月原版】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大地, 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我们勤劳,我们勇敢, 五千年历史光辉灿烂;/ 我们战胜了一切苦难, 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太阳升起,万丈光芒,人民共和国正在成长;/ 我们领袖毛泽东, 指点着前进的方向./ 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 我们的前途万丈光芒./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具体来说,王莘先生的原版与现行标准版不同之处主要有:(1) “宽广美丽的土地”,“土地”原为“大地”;(2). “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多少”原为“一切”;(3). “东方太阳,正在升起”,原为“太阳升起,万丈光芒”;(4). “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原为“五千年历史光辉灿烂”;(5). “领袖毛泽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指引着”原为“指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