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支架承载力验算2014
- 格式:docx
- 大小:132.14 KB
- 文档页数:7
一、 满堂支架验算 1、模板计算本桥实心桥面板底模、侧模均采用δ=12mm 厚竹胶板,其中底模安装于间距30cm 的10cmx10cm 方木上;侧模安装在钢筋排架上。
本次模板验算主要为底模的验算,侧模的验算将在排架验算中详述。
模板受力按单向板考虑,承受实心板自重恒载和施工荷载,取1cm 板宽按偏于保守的简支梁进行计算,计算模型如下:其中施工设备、人员等堆放荷载1P =2.5KPa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2P =2.0KPa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3P =2.0KPa ;按最厚部分实心板产生的恒荷载4P =15.3KPa 。
则模板验算总荷载P=21.8KPa ,可知q=0.218KN/m 。
则跨中最大弯矩0M =82ql =1.1N.m ;支座处最大剪力0V =21.8N 。
1cm 宽、12mm 厚竹胶板的截面特性如下:I=123bh =1.44x 610-4m ;W=62bh =2.4x 710-3m ;A=bh=1.2x 410-2m 。
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可知:普通竹胶板E=5x 910Pa ,允许应力[σ]=80 MPa ,容许剪应力[ τ]=1.3MPa.则:max σ=W M=4.58MPa<[ σ]=80MPa ; m ax τ=AV230=0.27MPa<[ τ]=1.3MPa ;跨中最大挠度m ax f =EIql 38454=0.63x 610-m<250l =8x 410-m经验算可知选用模板满足受力要求。
2、次分配梁验算本桥现浇桥面板支架次分配梁采用10x10cm 方木,方木间距30cm ,安装于间距75cm 的双拼8#槽钢上。
方木受力按简支梁考虑,方木以上结构自重恒载和施工荷载,计算模型如下:其中施工设备、人员等堆放荷载1P =2.5KPa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2P =2.0KPa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3P =2.0KPa ;按最厚部分实心板产生的恒荷载4P =15.3KPa ;竹胶木模板产生的恒载可忽略不计。
桥梁支架安全验算桥梁支架是在桥梁施工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临时支撑装置,其安全性验算是保障桥梁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对桥梁支架安全验算进行探讨,以确保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1. 支架材料选择支架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支架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在进行桥梁支架安全验算时,应选择承载能力高、稳定性好的材料,如工业级钢材等。
此外,还应注意材料的抗震性能,以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
2. 支架构造设计支架的构造设计是支撑桥梁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验算过程中,需要对支架的构造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
包括支架的承重结构、连接方式、稳定性等方面的考虑。
确保支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塌方、倾覆等安全隐患。
3. 荷载计算桥梁支架承受着桥梁自身重量、临时荷载和其他外部荷载,因此在安全验算中需进行相应的荷载计算。
通过分析各种荷载的各向作用力,进行强度验算和稳定性评估。
保证支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正常工作,不会超载或失稳。
4. 监测及维护桥梁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专门的支架监测系统可用于检测支架的变形和损伤情况。
同时,还应加强对支架的维护,保持其完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5. 安全管理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支架的安全管理。
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此外,还应定期开展桥梁支架安全教育和技术交流,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桥梁支架的安全验算是确保桥梁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详细的构造设计、进行荷载计算、加强监测及维护,并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桥梁支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只有确保桥梁支架的安全,才能保证整个桥梁工程的顺利进行。
桥梁施工支架承载力及稳定性分析摘要:通过支架的反力求得了桥梁施工所需要的最小承载力,相应的分析和计算结果对桥梁施工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字:桥梁;施工支架;承载力;分析Abstract: through the stents to have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need minimum bearing capacity, the corresponding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some experience.Key word: bridge; Construction stents; Bearing capacity; analysis桥梁的施工长使用支架现浇施工方法,施工的过程中,支架需要承受各种荷载,为了保证桥梁支架施工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充分认识到桥梁施工中的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一般可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实现桥梁支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计算,而简化的计算方法往往与实际施工中的受力状况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施工中事故的发生。
通过对有限元方法对桥梁的支架施工分析,并根据计算的结果实现了对支架稳定性的分析,对类似的桥梁支架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的计算和确定提供了实际的参考。
一、桥梁施工工程概况某大桥为长48m的简支架桥梁,共有6孔,其中有5孔留在河滩上。
桥梁的上部结构为48m的预应力混凝土的简支架箱梁。
高4.05m,宽4.9m。
底面宽度大约为3.0-3.3m。
顶板厚度为27.3cm,厚度为25cm。
由于对相应桥梁的吊装困难,由此在河滩处的箱梁采用支架原位的现浇注方法进行施工。
桥梁处从地面向下0-0.5m为黄土,承载能力为150kPa,黄土以下0.5-5m 为砂砾,承载力为350kPa,砂砾层以下为泥岩夹砂层,承载能力为500-2000kPa。
河滩相对较宽且平顺,为支架先浇注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浇箱梁支架地基处理1、地基处理措施现浇箱梁支架体系关键部位是桥下地基处理,桥梁施工范围内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所承受的全部荷载,地基不发生沉陷现象。
桥宽范围内先清除表面杂草和废弃垃圾等,基底碾压合格后(密实度90%),做1层5%石灰土(厚20cm)和一层道渣垫层(厚15cm)密实度压至96%以上(重型),个别软弱地段抛填片石,进行加固处理后填筑石灰土;最后浇注15cm厚C20素混凝土作为面层,在桥墩两侧各5米范围内灰土厚度为40cm、道渣厚度为15cm、混凝土厚度为20cm,顶面做好排水处理。
(具体的地基处理根据现场试验和实际情况最后确定,地基处理见下图。
)2、地基承载力验算主线桥支架高度按6米计算,单根立杆的支架重量为:5*(0.6+0.9)*5+6*5=67.5kg。
(φ48×3.5mm钢管每米自重3.84kg,加上扣件按5kg/m考虑)从支架、模板内力验算过程中得知各段立杆承受由纵梁传递来有荷载N分别为:21.244KN;21.488 KN ;28.26 KN ;27.000 KN。
立杆底托下用厚5cm×宽20cm的木板作垫板。
各段基础底面最大荷载P计算0#~14#断面:(21.244+67.5*10-3*9.8)/(1.5*0.2)=73.0KN/m2;14#~20#断面:(21.488+67.5*10-3*9.8)/(1.2*0.2)=92.3KN/m2;24(27)#~26(29)#断面:(28.26+67.5*10-3*9.8)/(1.2*0.2)=120.5KN/m2;20#~23#断面:(27.000+67.5*10-3*9.8)/(0.9*0.2)=153.7KN/m2。
基础底面下浇注15cm厚C20素混凝土和填筑15cm厚道渣、20cm厚5%石灰土(道渣按18KN/m3,灰土按17.2KN/m3计算)。
用公式:p cz+p z≤f z,p z =b*p/(b+2Ztgθ)对5%石灰土地基进行验算。
支架计算依据和荷载计算桥梁施工中不同的支架方式均有成功的案例为后续施工提供良好的借鉴。
本文主要对不同的常规支架形式的计算进行介绍,通过对支撑结构的力学分析和理解,才能选用到适合不同工程特点的支架形式,才能对支架体系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的现场控制,才能对混凝土性能、浇筑高度、浇筑速度等主要指标予以确定和控制,才能保证相同桥型相同支架方式产生相同的效果,避免质量和安全事故。
1设计计算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000年11月《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004年1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2002年4月《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2003年4月《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2003年10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施工规范》JGJ130-2001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28-2000《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手册》,王玉龙,2008年《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2001年7月2施工荷载计算及其传递支架选型完成后,其计算的思路和原则应从上至下进行。
2.1侧模荷载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1.5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为4KN/m2;采用溜槽、串筒为2KN/m2;采用容积0.8m3以下漏斗为4KN/m2;采用容积0.8m3以下漏斗为6KN/m2。
振捣混凝土时对竖向结构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4KN/m2。
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F=0.22*r*t0*B1*B2*V1/2① F=r*H ②F——新浇筑砼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r——砼的重力密度(KN/m3),计算时钢筋混凝土取26 KN/m3;t0——新浇筑的初凝时向(h),可按实测确定,如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0=200/(T+15)计算(T为砼的温度℃);H——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砼顶面的总高度(m);B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无外加剂取1;B2——砼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11cm时取1.1,坍落度大于11cm时取1.15;V——砼的浇筑速度(m/h)。
桥梁支架计算依据和荷载计算1.国家和地方规范:桥梁支架的设计计算需要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桥梁设计规范,如《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等。
这些规范对各种参数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承载力、刚度、稳定性等要求。
2.结构分析原理:桥梁支架也需要进行结构力学分析,包括受力分析和变形分析。
受力分析需要考虑桥梁的静力作用和动力作用,确定桥梁各个部位的内力和应力分布。
变形分析用于确定桥梁的变形情况,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材料性能和规定:桥梁支架的计算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能和规定,包括钢材、混凝土、预应力材料等。
各种材料的强度和变形性能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并合理选用以满足桥梁支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桥梁支架的荷载计算是在以上依据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恒载和可变荷载。
1.恒载:恒载是指桥梁常设的自重和支持结构的自重。
恒载的计算需要考虑桥梁各个部位的自重,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合理分配。
恒载通常以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表示,如每米桥梁梁体的自重。
2.可变荷载:可变荷载是指桥梁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交通载荷和其他可变荷载。
可变荷载的计算需要考虑交通载荷的作用和荷载分布情况,通常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
可变荷载分为移动荷载和停车荷载,移动荷载是指车辆在桥梁上行驶时的荷载,停车荷载是指车辆停在桥梁上时的荷载。
对于桥梁支架的荷载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温度荷载、风荷载等。
温度荷载是指桥梁受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和收缩,会引起桥梁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变化。
风荷载是指桥梁受风力作用引起的侧向力和弯矩,对桥梁支架的稳定性和整体结构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桥梁支架的计算依据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规范、结构分析原理和材料性能和规定,而荷载计算主要包括恒载和可变荷载。
在进行桥梁支架计算时,需要以规范为基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支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桥梁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桥梁是连接两个相对的点,使人们能够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地形障碍的重要结构。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和可靠性,计算桥梁的承载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桥梁承载能力计算的方法,并探索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首先,桥梁承载能力的计算涉及到多重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材料的强度。
不同材料有着不同的抗弯能力和承载能力。
例如,混凝土和钢材是常用的桥梁建筑材料。
计算桥梁的承载能力时,需要考虑这些材料的特性和性能指标,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
其次,为了准确计算桥梁的承载能力,还需要考虑桥梁的结构形式和几何形状。
桥梁的结构形式有梁桥、拱桥、索桥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桥梁在受力分布和承载能力上有所差异。
此外,桥梁的几何形状也会对承载能力产生影响。
例如,桥梁的跨度和高度会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抗弯和抗压能力。
第三,实际环境条件也是计算桥梁承载能力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环境条件指的是桥梁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例如,桥梁可能面临的地震、风力和水流等外界荷载都会对桥梁的承载能力产生影响。
因此,在计算桥梁的承载能力时,需要考虑并分析这些外部条件的影响。
与此同时,桥梁的使用寿命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桥梁一般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计算桥梁承载能力时,需要考虑到桥梁的老化和损伤情况。
例如,桥墩、桥梁面板和梁柱等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开裂、腐蚀和变形等问题,这些都会对桥梁的承载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计算桥梁的承载能力时,需要对桥梁的维护和修复进行充分考虑。
最后,计算桥梁承载能力的方法有多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是一种通过将结构划分为多个小区域,在每个小区域内进行力学分析,然后将这些小区域重新组合为整个结构的方法。
有限元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桥梁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从而推导出桥梁的承载能力。
另外,还有梁理论、弹性理论和桥梁动力学等方法也可以用于计算桥梁的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桥梁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涉及多个因素,包括材料的强度、桥梁的结构形式和几何形状、实际环境条件以及桥梁的使用寿命。
满堂式支架载荷能力验算一、设计概况:XX匝道桥起点桩号为XX,终点桩号为XX,桥跨组成为XX米,桥梁全长XX米。
本桥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满堂式支架就地现浇施工,全桥一次落架完成。
下部采用肋式桥台、柱式桥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柱桩。
二、支架受力验算:本桥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梁板,在横向按照支架间距铺设垫梁,然后搭设支架,纵向间距为60cm,横向间距均为60cm,步距120cm,每跨纵横向均设置剪刀撑(详图附后见图a)、图b)、图c))。
荷载计算:①、钢筋砼荷载钢筋砼自重:893.6×26KN/m3=23233.6KN则钢筋砼荷载为:23233.6÷(85×15.5)=17.63KN/m2②、施工人员及机具:1.0KN/m2③、倾倒砼时产生的冲击荷载:2.0KN/m2④、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2.0KN/m2⑤、模板及扣件:0.75KN/m2横向水平杆自重产生的荷载:⑥、横向水平杆自重产生的荷载:15.5m×33.3N/m/(0.6m×15.5m) =0.06KN/m2⑦、纵向水平杆自重产生的荷载:8根×0.6m×33.3N/m /(10.5m×0.6m)=0.025KN/m2⑧、支架自重产生的荷载:33.3N/m×8m/(0.6m×0.6m)=0.6KN/m21、纵向水平杆的计算:纵向水平杆的组合荷载为①+②+③+④+⑤+⑥合计:23.44KN/m2纵向间距0.4m,纵向水平杆的均布荷载为:q=1.1×23.44×(10.5/27)=10.02KN/m(1.1为保险系数)弯曲强度σ=ql12/10w=10.02×6002/(10×4.493×103)=80.3MPa<[f]=215 MPa挠度:f=ql14/150EI=10.02×6004/(150×2.1×105×1.078×105)= 0.38mm<l1/400=1.75mm(本项计算公式依据见《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437)满足要求。
脚手架钢管承载力验算书脚手架钢管直径48mm,壁厚3.5mm,每米重3.84kg;容许承载值[Ó]=135Mpa 根据本桥实际情况,选择3个断面,腹板取80cm(50cm)×40cm的单元,其重量由均布荷载换算成集中荷载,由6根垂直的钢管支撑,验算其承载力。
(见附图)1、近桥台支点处截面(02-02):纵向间距0.8m横向间距110×2+40+95×3+40+95×3+40+110×2A=7.45㎡V=7.45×0.8=5.96m3G=5.96×2.6=15.49t2、V型墩中心箱梁横断面纵向间距0.8m横向间距110×2+40+95×3+40+95×3+40+110×2A=9.1㎡V=9.1×0.8=7.28m3G=18.93t3、V型墩处横隔梁断面(G-G)纵向间距0.5m横向间距110×2+40+95×3+40+95×3+40+110×2A=14.1㎡V=7.05m3G=18.33t4、底板处取100㎝长,235㎝宽,40㎝高的单元由2根杆支撑验算其承载力。
V=0.94m3G=2.4t5、悬臂处A=(0.15+0.5)×2.5/2=0.82㎡V=0.82M3G=2.13t动荷载系数:1.3附加恒载:取140㎏/㎡验算:1、(15.49×1.3+0.14×12×0.8)/6=3.6t2、(18.93×1.3+0.14×12×0.8)/6=4.3t3、(18.33×1.3+0.14×12×0.5)/6= t4、(2.4×1.3+0.14×2.35×1)/2=5、(2.13×1.3+0.14×2.5×1)/2=取其最大值4.3t验算:Ó=N/A=4.3t/4.89=87Mpa<[Ó]=135Mpa6、架管压弯稳定性:考虑到支架整体成型后,其高度远小于其平面尺寸,故可不进行验算。
桥梁承载能力检算方案一、为啥要做这个检算呢?咱这桥梁啊,就像一个每天都在负重干活的大力士。
随着时间推移,风吹雨打、车辆跑来跑去的,咱得知道它到底还能不能扛得住这么多重量,所以就得做个承载能力检算。
这就好比定期给大力士做个体检,看看它的身体状况咋样。
二、开始检算前要准备些啥呢?# (一)收集资料。
1. 桥梁设计文件。
这就像是大力士的出生证明,里面有它最初设计的时候能承受多少重量,结构是啥样的等等重要信息。
要是找不到原本的,能找到复印件或者电子档也行啊。
2. 施工记录。
这就好比大力士成长过程中的日记。
施工的时候有没有出过啥小意外啊,用的材料是不是完全按照标准来的呀,这些信息对检算都很有用。
3. 桥梁养护和维修记录。
这就是大力士的病历本了。
之前哪里修过,怎么修的,这些都会影响它现在的承载能力。
# (二)实地考察。
1. 外观检查。
咱得亲自去看看这个桥梁的外观。
就像看一个人的外貌,看看有没有裂缝啊,混凝土有没有剥落啊,钢材有没有生锈啊之类的。
要是看到大裂缝,那就得小心了,这可能是桥梁在喊“我有点累了,快检查检查我”。
2. 测量桥梁的尺寸。
这是要知道桥梁现在到底有多大,和设计尺寸有没有变化。
要是有地方变胖或者变瘦了,那承载能力可能也会跟着变。
三、具体的检算步骤。
# (一)结构分析模型建立。
1. 确定计算模型。
根据桥梁的类型(是梁桥、拱桥还是斜拉桥之类的),选择合适的计算模型。
这就好比给大力士选一个合适的体检套餐,不同类型的桥梁有不同的受力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2. 输入参数。
把之前收集到的材料参数(比如混凝土的强度、钢材的弹性模量等)、桥梁的几何尺寸还有荷载信息(像车辆的重量、行人的重量等)都输入到这个计算模型里。
这就像是告诉医生大力士的身高、体重还有平时的运动量一样。
# (二)荷载计算。
1. 恒载计算。
恒载就是桥梁自己本身的重量,这是一直存在的,就像大力士自己的体重,可不能忽略。
要计算桥梁各个部分(梁、墩、台等)的重量,这得根据它们的尺寸和材料密度来算。
支架按允许应力法设计进行验算,支架立杆承载力[N]=30KN 匝道桥支架允许应力计算混凝土荷载: q=5.01*26=130.3 KN/m内外模荷载:q=5KN/m横向方木荷载:q=1.2 KN/m纵向方木荷载:q=1.2 KN/m施工荷载:q=2.5*6.04=15.1 KN/m脚手架自重:N=2.5KN一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N=(130.3+5+1.2+1.2+15.1)*0.9/15+2.5=12KN考虑立杆受力的不均匀性,按1.5的不均匀系数计算N=12*1.5=18KN<[N]=30KN主线桥支架允许应力计算混凝土荷载: q=5.56*26=144.56 KN/m内外模荷载:q=5KN/m横向方木荷载:q=1.2 KN/m纵向方木荷载:q=1.2 KN/m施工荷载:q=2.5*7.65=19.125 KN/m脚手架自重:N=2.5KN一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N=(144.56+5+1.2+1.2+19.125)*0.9/17+2.5=12KN考虑立杆受力的不均匀性,按1.5的不均匀系数计算N=12*1.5=18KN<[N]=30KN主线桥跨线处支架稳定性验算:混凝土荷载:18*(5.56+0.6*2)*26=3163.68KN工字钢自重:0.01*67.6*6*30*4=487KN方木自重:1.6*18=28.6KN施工荷载:2.5*12.25*18=551KN脚手架自重:2.5KN一根杆件承受的荷载为:N=(3163.68+487+21.6+551)/535+2.5=10.4KN考虑立杆受力的不均匀性,按1.5的不均匀系数计算N=10.4*1.5=15.6KN<[N]=30KN工字钢核算挠度:钢材的弹性模量:E=2.1*108 KN/m240工字钢弹性模量:I=2.28*10-4m4f=5/384*(ql4/EI)=5*(5.56*26*3.5*0.4/7.65)*3.54/384*2.1*108*2.28*10-4=1.08*10-3mf/l=1.08*10-3/3.5=1/3241<1/400核算挠度符合要求。
盖梁支架验算一、情况说明1、盖梁的选择:大弯子大桥右5号墩,盖梁断面特大(2.5×2.0)且柱跨较大(8.5m),作特殊处理,不在此验算内。
其余各座桥,选取较大盖梁断面(2.5×1.6)柱跨6.5m的盖梁验算支架,可作全标段各桥通用。
2、荷载的考虑:盖梁砼荷载,在柱子的范围内(阴影部分)不作用在纵梁上。
二、纵梁工字钢验算盖梁图示(单位:m)1、纵梁上作用力盖梁断面:(2.5+2)÷2×0.9+2.5×0.7=2.025+1.75=3.775㎡。
纵梁承受砼长度:4.7+2×1.7=8.1m(偏于安全保守,两端底面简化为水平线,即全长均为3.775㎡)纵梁承受砼重量:3.775×8.1×2.5t/m3=76.444t=76444㎏。
按50cm间距排列枕木(如下图),枕木即集中力15个。
A R B=38222Kg纵梁受力简图(单位:cm)每根枕木上压力即集中力P=76444㎏÷15=5096㎏2、支座反力:R A=R B=76444÷2=38222㎏。
3、按集中力作用计算跨中弯矩(左或右半跨外力对0点取矩)M中1=38222×325-5096×(550+500+450+200+150+100+50)=12422150-5096×2000=12422150-10192000=2230150㎏.㎝.4、模板自重实际模板厚为3㎝,考虑背销、拉杆小件重量不另细算,包含在模板内,故将底板、侧板均按5㎝厚木板计算自重。
立面:【11.7×0.7+(11.7+8.5)÷2×0.9】×2面=34.56㎡侧面:【2.5×0.7+(2.5+2.0)÷2×0.9】×2面=7.55㎡底面:宽2.0×长(4.7+2.0×1.7)=16.2㎡模板总面积:58.31㎡模板体积:58.31×0.05=2.916m3模板重量:γ=700㎏/m3 G=700×2.916=2041㎏荷载集度q1=2041÷810=2.52㎏/㎝5、枕木自重:断面:0.2×0.2 每根长:4m , v=0.2×0.2×4=0.16m3共15根V=0.16×15=2.4m3枕木重: G=700×2.4=1680㎏荷载集度:q2=1680÷810=2.074㎏/㎝6、工字钢自重选择I40a, 查表 q3=67.56㎏/m=0.6756㎏/㎝将模板和枕木自重参与I字钢自重一起计算q=q1+q2+q3=2.52+2.074+0.6756=5.27㎏/㎝。
桥梁支架计算依据和荷载计算1.桥梁支架计算依据:(1)土层力学特性:包括土壤的过渡面摩擦力、土壤剪切力和土壤内摩擦角等。
(2)桥梁设计荷载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桥梁所要承受的设计荷载,如静载、动载、温度效应等。
(3)材料力学性能:包括桥梁支架材料的抗拉、抗压、抗扭、抗剪等强度指标,以及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刚度指标。
(4)结构形式和几何形状:包括桥墩的形式、跨径和高度、桥面铺装的类型等。
(5)地震设计:根据所在地的地震烈度,进行合理的地震设计。
2.荷载计算:(1)静载荷计算:包括桥梁自重、活载、附加活载等。
自重是指桥梁本身的重量,通常可以根据桥梁的材料和几何形状进行合理估算。
活载是指桥梁上行驶的车辆、行人等的重量,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
附加活载是指被弯矩、腹杆力或侧向力加载的附加荷载,如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2)动载荷计算:主要包括行车荷载、机械冲击荷载、地震荷载等。
行车荷载是桥梁上行驶车辆引起的荷载,根据车辆类型、数量、速度等来计算。
机械冲击荷载是因为机械设备的工作而产生的冲击荷载,如起重机、振动器等。
地震荷载是地震引起的荷载,根据所在地的地震烈度进行计算。
(3)温度荷载计算:温度变化会引起桥梁结构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产生温度荷载。
通常根据桥梁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温度变化范围计算温度荷载。
3.荷载计算方法:(1)静载计算方法:静载计算通常采用荷载和材料的极限状态设计原则,以及弹性分析和极限平衡法。
具体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荷载类型灵活选择,如梁式桥计算采用荷载作用线法,拱桥计算可采用分割法。
(2)动载计算方法:动载计算通常采用动力学分析方法,如有限元法、振动模态分析法等。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模拟桥梁在不同的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从而确定结构的荷载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桥梁支架计算依据和荷载计算是桥梁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计算,可以确保桥梁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行。
桥梁支架基础承载力检测要求一、检测前的准备要求。
1. 场地清理。
首先呢,你得把要检测的那块地儿收拾干净喽。
就像打扫房间一样,把基础周围的杂物、垃圾啥的都清走。
要是有大石头或者大土堆挡着,检测设备都没法好好放,那检测出来的数据肯定不靠谱呀。
2. 检测点的确定。
这检测点可得好好选。
不能瞎选一气,得有个规划。
一般呢,要均匀分布在桥梁支架基础的关键部位。
比如说基础的四个角,还有中间部分,就像在蛋糕上插蜡烛,要插得比较均匀,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基础各个地方的承载力情况。
而且不同类型的基础,像桩基础、扩大基础,它们的检测点布置还都有点小差别呢。
二、检测设备的要求。
1. 设备的精度。
检测设备那可得是靠谱的。
就像你称东西,秤不准的话,你都不知道东西到底多重。
对于桥梁支架基础承载力检测设备,精度一定要高。
比如说那种压力传感器,误差得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如果误差太大,本来基础承载力不够,结果因为设备不准测成够了,那这桥可就危险啦。
2. 设备的校准。
设备还得经常校准。
就像人要定期体检一样,设备也要定期检查自己有没有“生病”(不准了)。
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去校准设备,确保它每次工作的时候都能准确测量。
不然,就像一个近视眼没戴眼镜去看东西,看到的全是模糊的,测出来的数据也是错的。
三、检测过程中的要求。
1. 加载方式。
在检测的时候,加载得讲究方法。
加载就像是给基础“施加压力”,看它能承受多少。
这个压力得慢慢加,不能一下子就加到很大。
就像你跑步,得先慢慢跑起来,不能一上来就冲刺。
而且加载的速度也要控制好,太快了基础可能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压坏了,太慢了又浪费时间。
2. 数据记录。
检测过程中的数据那可是宝贝,得好好记录。
每加一次载,就要记录对应的基础沉降量、压力值这些数据。
记录的时候要准确,不能写错或者漏写。
这就好比你记账,少记一笔或者记错了,最后算账的时候就全乱套了。
而且记录的数据最好是多备份几份,万一有一份丢了或者坏了,还有其他的能用。
脚手架主线桥支架内力验算方法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为90cm×60cm,支架步距采用120cm。
支架立杆强度、稳定性计算立杆承受由纵梁传递来的荷载N=gL2=23.604×0.9=21.244 KN 。
钢管截面14号截面(支架纵距90cm)最小回转半径i=15.78mm,支撑立柱步距为1.2m,长细比λ=l/i=1200/15.78=76,查表得φ=0.744。
强度验算:σa=N/Aji=21244/489=43.4MPa<[σa]=215 MPa ;稳定验算:σa=N/φA0=21244/(0.744*489)=58.4MPa<[σa]=215 MPa ,满足要求。
(钢材强度极限值为215MPa)结论: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90cm×60 cm,考虑到横杆竖向步距120 cm时,立杆荷载Pmax=30KN,同时计算时是按平均布载,故在腹板和横隔板下将横杆高度步距加密到60 cm。
(2)14#~20#断面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为60cm×60cm,支架步距采用120cm.支架立杆强度、稳定性计算立杆承受由纵梁传递来的荷载N=gL2=35.814×0.6=21.488 KN 。
钢管截面最小回转半径i=15.78mm,支撑立柱步距为1.2m,长细比λ=l/i=1200/15.78=76,查表得φ=0.744。
强度验算:σa=N/Aji=21488/489=43.9 MPa<[σa]=215 MPa ;稳定验算:σa=N/φA0=21488/(0.744*489)=59.1 MPa<[σa]=215 MPa ,满足要求。
结论: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60cm×60 cm,考虑到横杆竖向步距120 cm时,立杆荷载Pmax=30KN,同时计算时是按平均布载,故在腹板和横隔板下将横杆高度步距加密到60 cm,横向间距加密到30 cm。
(3)24(27)#~26(29)#断面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为60cm×30cm,支架步距采用120cm.支架立杆强度、稳定性计算立杆承受由纵梁传递来的荷载N=gL2=47.1×0.6=28.26 K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