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禁毒预防教育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XXX禁毒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犯罪。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重点:了解吸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毒品1、观看资料片,了解毒品的种类: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XXX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2、毒之花——罂粟花:罂粟原生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及小亚细亚埃及等地。
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称之为“神花”。
古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罂粟的赞美,让执掌农业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
古希腊神话中也流传着罂粟的故事,有一个统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XXX,其儿子XXX手里拿着罂粟果,守护着酣睡的父亲,以免他被惊醒。
罂粟属草本植物,一般秋种夏收,高4尺至5尺,叶大而光滑,花大而艳丽,有红、黄、白、粉红、紫等色。
在美丽的花朵下却蕴藏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阿片。
阿片是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被刀割后流出的汁液,二三天后,这种牛奶状乳胶逐渐变干,颜色由白变黑,这就是鸦片。
公元一六二四年,即明朝天启年间,荷兰人把鸦片和烟草混合吸食的方法传入中国内地,鸦片传播开来。
多少年来,人们出自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和对快乐的追求,千方百计的寻求着解除肉体、精神痛苦的药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XXX在带给人类短暂的虚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二、熟悉毒品的危害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呈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流离失所的艰巨境地。
小学生如何预防吸毒
应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来预防吸毒。
一、要有警觉戒备意识,对诱惑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
如不轻易和陌生人搭讪,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在公共场所不随便离开座位,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守饮料、食物等;
二、不要盲目追求刺激、与他人攀比;不要认为吸毒是有钱人的标志;不要把吸毒和享受划等号。
三、如果你的朋友拉你下水,让你也成为离不开毒品的人。
所以,毒友不可交!
四、不要贪图眼前的小恩小惠,谨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千万莫尝第一口。
五、尽量少进入迪厅、酒吧、KTV等治安复杂的场所。
六、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要设法寻找正确的途径去解决,决不能借毒解愁。
七、只要吸食了新型毒品,没有不成瘾的,只是吸毒成瘾的时间长短存在个体差异罢了。
八、吸毒不是减肥而是减命。
千万不要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减肥。
小学生禁毒知识宣传教育_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对小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是禁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你对小学生禁毒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小学生禁毒知识宣传教育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毒品基本知识我国《禁毒法》和《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鸦片,俗称大烟。
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风干,变成棕褐色的粘稠状物,就是鸦片。
有毒性,容易成瘾,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各种疾病。
鸦片类毒品的原植物是罂粟,我国严禁非法种植罂粟。
割过浆的罂粟壳也是国家规定管制的一种麻醉药品。
海洛因,学名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
它是鸦片的衍生物,是吗啡与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极易成瘾。
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剂量过大可致死。
冰毒,学名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
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因其形状像碎冰而得名。
冰毒对人的中枢神经有极强的兴奋作用,多次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
吸食者常因发生精神分裂症而自杀、自残。
“成瘾性极强,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引起焦虑和紧张,易产生错觉及被迫害的感觉而引发暴力行为。
麻古,系泰语音译,是冰毒的片剂。
摇头丸,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
摇头丸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精神依赖性很强,使用后使人极度兴奋或产生错觉,摇头不止,行为失控,极易诱发精神分裂症。
氯胺酮,俗称K粉,易导致迷幻,产生错觉。
在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易发生氯胺酮的滥用现象。
大麻,吸食大麻会产生错觉,情绪激动,行动异常,好斗,继而会产生焦虑猜疑,倦怠昏睡。
吸食过量通常导致精神失常,因而常易诱发车祸和暴力犯罪。
传统毒品种类1、鸦片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是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
因产地不同而呈黑色或褐色,味苦。
禁毒安全知识教育今天;我给同学们上一堂关于毒品预防教育的课..目的是让同学们能够认识毒品和它的严重危害性;从而提高警惕;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健康茁壮地成长;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和对家庭都有贡献的人..大约20多年前;全世界吸毒和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在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即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有哪些严重危害..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乃至对民族都有十分严重的危害.. 160多年前;我们中华民族深受毒品之害;遭受了巨大的民族耻辱..英国对华大量的鸦片贸易;使中国人民健康和国家财力大为削弱..当时中国吸食鸦片的人达到200万之众;每年因购买鸦片而外流的白银在1000万两以上;用林则徐的话说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中国人被西方列强称作东亚病夫..1840年;英国人借口鸦片贸易而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后来的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陷入了民族存亡的严重危机..总之;无论从中国的苦难史来看;还是从近年来禁毒工作中不断遇到的严峻事实来说;对毒品的严重危害性;千万不要低估..首先;吸食毒品能够毁掉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1、毒品毁人毁健康a摧毁人的消化功能b摧毁人的神经系统c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d传染性病及“艾滋病”据统计;吸毒人群的死亡率比一般人群高出15倍..吸毒人员平均寿命一般为30岁-40岁..白银市一个16岁的少年在兰州的一所中专上学;因为吸毒回家向母亲要钱;遭到拒绝后;竟然残忍地杀害了他的母亲..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a丧失工作能力b倾家荡产c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吸毒的人没有资金购买毒品;就会去偷、去抢、去骗;偷抢不成就会杀人劫财..有的还帮毒贩子贩运毒品;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4、吸毒还是产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的祸根;成为世界公害 ..5、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1好奇心..因为新鲜好奇;想试一试而沾上了吸毒行为..调查资料告诉我们;初中生开始吸毒;多数是由好奇心引起的..2寻找刺激..把吸食毒品当作吸烟、喝酒一样;满足消遣和享乐的需要..这种动机;青少年多数和在社交场合或者是单独休闲环境下容易产生;把吸毒当作一种精神上的所谓享受..自我显示..把吸毒看作是一种“高贵的”气派..原重庆市号称“百万富姐”的李某;为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而染上毒瘾;吸光了全部家产..昔日重庆市家喻户晓的“第一火锅女”;如今流浪街头;一无所有..4从众..所谓从众;就是人家怎么干;自己就跟着人家怎么干..青少年喜欢从众;以为朋友在吸毒;自己也就一起跟着吸了..有一位中学生谈到他开始吸毒的行为时说:“我原来就吸香烟..有一天;一个朋友给我一支烟;我看它不像香烟;就问朋友是什么..他说;你吸吧;反正比你吸的那种烟要好多了..我想;反正都是烟;吸就吸吧..就这样;吸了没几支就上了瘾;再也戒不掉了..”5为了摆脱烦恼和忧愁有些青少年碰到的挫折;处于焦臣不安的心境;为了消除内心的烦恼和忧愁;就从吸毒行炽去寻求暂时的解脱..轻信偏言;以为毒品可以提高成绩、治疗疾病..........6、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6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吸毒会上瘾的;害人害己别害我.. 秘密报案法——如果实在无法脱身;趁人不注意时;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拨打110;警察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7、青少年应当避免与4种人交往:有吸毒恶习和嫌疑的人员;从强制戒毒所释放回来的人;从劳教戒毒所回来的人员;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拘留处理的人..8、青少年应当远离三种场所:赌场、有贩毒嫌疑的住所、社会上营业性娱乐场所..同时防吸毒要从不吸烟开始..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对毒品对自身、对家庭和对人类社会的严重危害性有足够的认识..只有从思想上、理念上重视了、警觉了;才能提高防范意识;自觉地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并同一切吸贩毒现象作斗争..。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8篇小学禁毒教育教案8篇1、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①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②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③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入专门的禁毒网,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吸毒成瘾的途径;D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①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③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④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⑤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⑥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
3、通过小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不知道也没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毒品,它有哪些危害。
2、看了毒品这两个字后,你有什么想法吗?二、课题展开1、什么叫毒品?毒品是中国的习惯性讲法,这里指的毒品,不包括砒霜、敌敌畏、氰化物等可直接致人于死亡的剧毒药品,是特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
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知识(全面完整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知识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小学生的生命意识和防毒品意识,培养小学生面临灾难时的自信心、判断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救互救的能力,那么你对小学生毒品安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小学生毒品安全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一、什么是毒品?1997年3月14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有哪些危害?1、毒品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大量或者长期使用毒品,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损害。
如神经障碍,很多人吸食毒品以后,可以引发意识不清、焦虑、抑郁,甚至有些类似于精神病躁狂那种性质,甚至出现自杀现象;记忆损伤,滥用毒品以后,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都逐渐减退,使人思维迟钝,像呆子似的;有的使人精神错乱、坐立不安、颤抖、易怒、失眠,很多人到了最后可能出现心脏方面的疾患,过度损伤心脏功能,会出现心率不齐、腹部痉挛,甚至抽风,甚至痉挛性死亡。
2、毒品会使人倾家荡产。
染上毒品之后会产生依赖性,上瘾之后就不顾一切,倾家荡产去购买。
3、毒品使人走上犯罪道路。
贩卖毒品以及非法持有或使用毒品都是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三、小学生怎样防毒?1、小学生不可吸烟、不可饮酒,因为一旦染上了吸烟、饮酒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就容易沾染毒品。
2、不要对毒品产生好奇心。
看到别人吸烟,觉得很好玩,也想试试,弄得不好就让坏人钻了空子,引诱你吸上掺有毒品的香烟,那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吸毒成瘾。
实际上,根据戒毒所的统计,53%的青少年吸毒者是由于好奇心引起沾染毒品的。
3、遇到挫折受到打击的时候,容易消极下来,非常烦闷。
这时,坏人就会对你说,抽根烟吧,来解解闷,抽完这根烟,你的忧愁就全忘了。
如果你吸了第一支掺有毒品的烟,以后就会吸毒成瘾。
小学生禁毒教育宣传资料概述小学生禁毒教育宣传资料的目的是向小学生传达禁毒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意识,远离毒品的危害。
本资料将介绍禁毒教育的重点内容、有效的宣传策略以及如何进行小学生禁毒宣传活动。
禁毒教育的重点内容1. 认识毒品: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小学生介绍各种常见的毒品,如冰毒、大麻等,以及它们的危害和影响。
2. 强调拒绝毒品的重要性:向小学生灌输拒绝毒品的坚定态度和自我保护意识,指导他们认识到毒品对身体和心智的损害。
3. 社会危害教育:教导小学生毒品犯罪的种类和后果,提醒他们意识到毒品犯罪对社会、家庭和自己的危害。
有效的宣传策略1. 制作多媒体资料:利用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制作生动有趣的禁毒宣传资料,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2. 开展互动活动: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加深小学生对禁毒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并增强他们的参与欲望。
3.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邀请毒品预防专家或警察等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向小学生传授禁毒知识和经验。
4. 利用宣传材料:将制作好的禁毒宣传资料分发给学生、家长和教师,让他们能够反复阅读和讨论。
小学生禁毒宣传活动的实施1. 在课堂上进行禁毒教育:将禁毒知识融入小学生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对禁毒的关注和理解。
2. 组织禁毒主题班会:开展禁毒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他们对禁毒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班级合作,加深对禁毒的认识。
3. 举办禁毒知识竞赛:组织禁毒知识竞赛,激发小学生研究禁毒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为他们提供研究之外的禁毒宣传活动。
4. 邀请禁毒专家进行讲座:与当地警方或禁毒协会合作,邀请禁毒专家进行校园讲座,向小学生普及禁毒知识。
通过以上策略和活动,我们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全面的禁毒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远离毒品的危害。
注意事项:这份资料的内容纯属参考,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条:进度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禁毒职责或义务。
第十三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育内容。
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前言毒品,是全球性公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在历史上,我国人民曾深受毒品侵害。
旧中国,毒品鸦片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毒斗争,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一举禁绝了为患百年的鸦片烟毒,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
20世纪80年代末,受国际毒潮的影响,我国的毒品问题沉渣泛起,吸毒人群逐年增加,毒品犯罪活动加剧。
毒品问题在我国发展蔓延,不仅损害人民的身心健康,破坏家庭幸福,还严重威胁治安稳定,污染社会环境,败坏社会风气。
一直以来,中央领导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严打毒品犯罪,帮教戒毒康复人员,广泛宣传毒品危害,禁毒各领域工作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随着禁毒斗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了解毒品知识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不同人群的年龄层次不一样、知识结构不一样、所处的客观环境也不一样,不能用一个面孔、一种方式去普及毒品知识。
必须要区别对待、因人群而异。
因此,拿出适合不同群体的毒品预防教育普及读物。
成为时代所需。
国家禁毒办及公安部禁毒局共同组织编写的全国毒品预防教育“六进”读本,正是应此而生。
希望本系列读本能够成为广大读者的好帮手,帮助大家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毒品知识,了解预防毒品侵害的手段和方法,让“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成为我们每个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目录一、形势篇国际国内毒品形势全球吸毒人数不断增长中国吸食合成毒品人数越来越多二、启示篇毒品的侵害小毒丸入侵记毒滴与毒雾三、常识篇毒品滥用基本常识及危害做识毒辩毒的明眼人四、缘由篇小学生缘何染毒小学生染毒故事小心、网络上也有毒品测一测。
小学生禁毒预防教育资料毒品是寄生在人类社会的一块毒瘤,对人类社会有极大的危害。
今天和大家谈毒品问题,目的是让同学们能够认识毒品和它的严重危害性,从而提高警惕,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健康茁壮成长。
一、先介绍一下什么是毒品这些年来,毒品已成为全世界的一大公害,我国也是毒品的严重受害国,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对毒品问题的报道也不少,以禁毒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挺多的,经过耳濡目染,大多数同学都可能对毒品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家都知道大烟和海洛因就是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简单地说,把握什么是毒品,关键有两条:一个是它能使人成瘾,产生强烈的生理和精神上的依赖性,一旦吸食或以其它方法使用(如注射)就难以放弃,也很难戒断;另一点,就是毒品严重危害人的生理和精神健康,直至导致死亡。
毒品具有4个基本特征: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和危害性。
我国于1996的颁布了《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前者包括鸦片、海洛因、杜冷丁等118种麻醉药品,后者包括甲基苯丙胺、咖啡因等119种精神药品。
随着新型毒品的合成,以及对药品的成瘾性及危害的不断认识,毒品的种类和范围会不断扩大。
所以对毒品的认识和预防教育工作还要长期进行下去。
二、毒品的种类毒品通常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
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
从不同角度,可以对毒品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毒品来源分类:(1)天然毒品,如鸦片、吗啡、可卡因、古柯叶、大麻、麦司卡林、致幻蘑菇菌等。
(2)化学合成毒品,如海洛因、苯丙胺类毒品,致幻剂LSD等。
2、按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分类:(1)中枢神经镇静型,如鸦片、吗啡、海洛因、安定类、巴比安类。
(2)中枢神经兴奋型,如可卡因、苯丙胺类毒品。
(3)致幻型,如LSD、麦司卡林。
(4)综合作用型,如大麻。
3、除此之外,1996年12月卫生部发布的我国列入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直接列出了麻醉药品118种、精神药品119种,这也是一种分类法。
三、几种常见的毒品1、鸦片(opium),俗称“阿片”“大烟”“烟土”“阿片烟”“阿芙蓉”等。
鸦片系草本类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用刀割后流出的汗液,经风干后浓缩加工处理而成的褐色膏状物。
这就是生鸦片。
生鸦片经加热煎制便成熟鸦片,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俗称烟膏。
鸦片是一种初级毒品。
生鸦片可直接加工成吗啡。
鸦片主要含有鸦片生物碱,已知的有25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吗啡、可待因等,含量可达10%—20%。
2、吗啡。
吗啡是鸦片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从鸦片中经过提炼出来的主要生物碱,呈白色结晶粉末状闻上去有点酸味。
吗啡成瘾者常用针剂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
起初它被作为镇痛剂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它对呼吸中枢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如同吸食鸦片一样,过量吸食吗啡后出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呼吸受到抑制,甚至于出现呼吸麻痹、停止而死亡。
3、海洛因。
亦称盐酸二乙酰吗啡,英文名Heroin,译为海洛因。
基来源于鸦片,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得的产物。
其主要成分为二乙酰吗啡,属于合成类麻醉品。
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有多种形状,是带有白色、米色、褐色、黑色等色泽的粉末、粒状或凝聚状物品,多数为白色结晶粉末,极纯的海洛因俗称“白粉”。
有的可闻到特殊性气味,有的则没有。
由于海洛因成瘾最快,毒性最烈,曾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一般持续吸食海洛因的人只能活7——8年。
4、大麻。
大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被制成大麻烟吸食,或用作麻醉剂注射,有毒性。
大麻草可单独吸食,将其卷成香烟,被称为“爆竹”;或将它捣碎,混入烟叶中,做成烟卷卖给吸毒者,这就是大麻烟。
这种毒品在当今世界吸食量多、范围最广,因其价格便宜,在西方国家被称为“穷人的毒品”。
初吸或注射大麻有兴奋感,但很快转变为恐惧,长期使用会出现人格障碍、双重人格、人格解体、记忆力衰退、迟钝、抑郁、头痛、心悸、瞳孔缩小和痴呆,偶有无故的攻击性行为,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
5、可卡因。
可卡因英文原名为Cocaine是1860年从前南美洲称为古柯(COCA)的植物叶片中提炼出来的生物碱,其化学名称为苯甲基芽子碱。
它是一种无味、白色薄片状的结晶体。
毒贩贩卖的是呈块状的可卡因,称为“滚石”。
可卡因服用方式是鼻吸。
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可刺激大脑皮层,产生兴奋感及视、听、触等幻觉;服用后极短时间可成瘾,并伴以失眠、食欲不振、恶心及消化系统紊乱特等症状;精神逐渐衰退,可导致偏执呼吸衰竭而死亡。
一剂70毫克的纯可卡因,可以使体重70千克的人当场丧命。
6、甲基苯丙胺及其衍生物。
甲基苯丙胺(又名去氧麻黄碱或安非他命),俗称“冰毒”,属联合国规定的苯丙胺类毒品。
主要来源是从野生麻草中提炼出来的麻黄素(EPHEDRINE)。
它源于日本。
在日本曾经使用过“冰毒”的人数超过200万元,直接滥用者55万人,毒品滥用者都用静脉注射,其中有5万人患苯丙胺精神病。
1990年首先发现由台湾毒贩进入我国沿海地区制造、贩运出境的“冰毒”案件。
甲基苯丙胺的形状为白色块状结晶体,易容于水,一般作为注射用。
长期使用可导致永久性失眠,大脑机能破坏、心脏衰竭、胸痛、焦虑、紧张或激动不安,更有甚者会导致长期精神分裂症,剂量稍大便会中毒死亡。
所以说:冰毒被称为“毒品之王”。
7、K粉。
K粉的化学名叫“氯胺酮”,其外观为纯白色细结晶体,在医学临床上一般作为麻醉剂使用。
2003年,公安部将其明确列入毒品范畴。
K粉的吸食方式为鼻吸或溶于饮料后饮用,能兴奋心血管,吸食过量可致死,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
K粉成瘾后,在毒品作用下,吸食者会疯狂摇头,很容易摇断颈椎;同时,疯狂的摇摆还会造成心力、呼吸衰竭。
吸食过量或长期吸食,可以对心、肺、神经都造成致命损伤,对中枢神经的损伤比冰毒还厉害。
8、摇头丸。
传统的摇头丸,是指由MDMA,MDMA等致幻性苯丙胺类化合物所构成的毒品。
MDMA即3,4-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MDA即3,-4亚甲二氧基安非他明;MMDA即3-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等等。
摇头丸外观为圆形、方形,棱形等形状的片剂,呈白色、灰色、粉色、蓝色、绿色等多种颜色,这类毒品具有明显的中枢致幻、兴奋作用,在我国,因吸毒者滥用后会随着音乐剧烈地摆动头部而得名“摇头丸”。
我国目前缴获的摇头丸多是混合型的,经检验,犯罪分子在传统的摇头丸中添加了冰毒、麻黄素、氯安酮、咖啡因,大大加大了它们相互的毒性作用。
四、国际上三大毒品产地1、金三角:缅甸、泰国、老挝三地交界地带,年产鸦片4000吨,是原世界最大鸦片产地。
2、银三角:安底斯脉中南段,年产可卡因800吨,是世界最大毒品产地。
3、金新月: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地交界地带,年产鸦片4200吨,可卡因300吨,成为现在世界最大鸦片产地。
五、毒品的危害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乃至对民族都有十分严重的危害。
同学们学过中国近代史,都知道160多年前,我们中华民族深受毒品之害,遭受了巨大的民族耻辱。
英国对华大量的鸦片贸易,使中国人民健康和国家财务大力削弱。
当时中国吸食鸦片的人达到200多万,每年因购买鸦片而外流的白银在1000万以上,用林则徐的话说:“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中国人被西方列强称作“东亚病夫”1840年,英国人借口鸦片贸易而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后来的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陷入了民族存亡的严重危机。
时隔一个半世纪,毒品又一次成为我们的一大祸患,国际贩毒分子与国内不法分子相勾结,大肆向我国输入毒品,金三角地区的毒品有80%经过中缅边境进入我国,无论从中国的苦难史来看,还是从近年来禁毒工作中不断遇到的严峻事实来说,对毒品的严重危害性,决不能低估。
首先,吸食毒品能够毁掉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
毒品对人的身心健康毒害很大,由于它容易成瘾,一旦吸上就很难戒除,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力丧失,生育能力遭受严重破坏。
吸毒还使人精神不振,情绪消沉,思维和记忆力衰退,并往往引起精神失常。
吸毒的人如果不及时下决心戒除,其结果就是肝、肺、胃、肾等各种脏器功能衰竭,皮肤溃烂,最终导致死亡。
有的吸毒者还由于难以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而自杀。
另外,一次性大量吸食毒品,也会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这些现象,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是非常令人惋惜和痛心的。
据统计,吸毒人群的平均寿命一般为30岁—40岁,较正常人群短10—15年,25%的吸毒人员在开始吸毒后20年内死亡,死亡率比一般人群高出15倍。
全世界每年海洛因吸食者的死亡率高达16‰—30‰。
同时,人一旦吸毒成瘾,大多数就会首先沦丧,不顾廉耻,没有了人格尊严,最终被社会、家庭和亲朋所抛弃。
所以吸毒首先毁掉的是吸毒者自己。
其次,吸毒往往能够导致一个家庭的破坏和毁灭。
吸毒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现在全世界每年用于毒品交易的资金达4000多亿美元,有人曾测算我国一年吸毒消耗掉的资金也在400亿人民币左右。
即使有万贯家产,如果出现一个吸毒者,要不了几年就会四壁空空,陷入极度贫穷的处境。
有不少私营企业老板因自身或其它家庭成员吸毒而破产。
吸毒还必然引起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甚至反目成仇。
某市一个16岁的少年在省城的一所中专上学,因为吸毒回家向母亲要钱,在遭到拒绝后竟然残忍地杀害了他的母亲。
成年的家庭成员吸毒经常导致夫妻离异、家庭破裂。
有的夫妻双双吸毒,致使子女流落街头,无人照管。
有关部门曾就毒品对家庭的危害做过一个专门调查,在被调查的124个家庭中,由于吸毒引起夫妻矛盾的68例,离异的15例,为吸毒为借贷和变卖家产的61例,其中有4个家庭倾家荡产,竟将自己亲生的子女以几百元卖掉以获取毒资。
有一个家庭,6口人都吸毒,最终母亲和两个女儿去卖淫,大儿子因吸毒过量而死亡,小儿子因吸毒盗窃被判刑8年,一个原本美满的家庭就这样被毒品毁掉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吸毒不戒,最终必然导致家破人亡。
从这一点来说,不但我们每一个青少年自己绝不能沾染毒品,给家庭带来灾难,而且一旦发现家庭成员有吸毒的就要坚决与他作斗争,帮助和规劝他戒除毒瘾,否则,最大的受害者往往就是青少年自己。
第三,吸毒直接诱发违法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吸毒的人没有资金购买毒品,就会去偷、去抢、去骗,偷抢不成就会杀人劫财。
有的还帮毒贩子贩运毒品,以贩养吸。
有的女性吸毒者则常常以卖身来获取毒资。
吸毒直接诱发滋生了大量的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比如,我省实行劳动教养的轻微违法犯罪人员有5000多人,其中90%以上都是吸毒人员。
在监狱关押的犯罪分子中,也有近30%的人与吸毒有关,也就是吸毒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