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成本法案例分析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41.00 KB
- 文档页数:1
从某种意义上说,标准成本是目标成本的一种形式,因为标准成本也是在产品投产前由企业的设计部门制定的、在成本上要求实现的目标,这是标准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的相同点。
但是,在如何降低产品成本上(尤其表现在产品设计阶段),两种方法则采取了两种不尽相同的管理思路。
在目标成本法中,在产品设计之前事先确定“目标成本”,且所确定的目标成本要“嵌入”到产品设计、工程及工艺规划等流程之中,成为产品设计、工程优化等环节的约束条件,也就是说企业是围绕目标成本的实现来展开成本设计的。
标准成本法同样高度重视产品设计环节的成本效应,但是并未在产品设计中事先注入“目标成本”理念,而是通过产品的不断设计、市场试错过程以控制产品成本。
二、目标成本的设定(掌握)产品目标成本=产品竞争性市场价格-产品的必要利润目标成本设定是实施目标成本法的第一个阶段,设定目标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市场调查市场调查的核心是真实了解顾客对产品特性、功能、质量、销售价格等各方面的需求。
通常,市场调查的方法有三种:1.对经济、政治、人口、产业等宏观或总体性资料的收集与预测;2.对现实和潜在顾客的需求问卷调查;3.选取特定顾客群体对他们的需求偏好做深入研究。
(二)竞争性价格的确定竞争性价格是指在买方市场结构下由顾客、竞争对手等所决定的产品价格。
一般而言,竞争性价格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以下三个因素:第一,可接受价格。
第二,竞争对手分析。
第三,目标市场份额。
确定竞争性价格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两种:1.市价比较法,即以已上市产品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加减新产品增加或减少的功能或特性(特性包括质量、外观等)的市场价值;2.目标份额法,即预测在既定预期市场占有率目标下的市场售价。
(三)必要利润的确定从成本管理角度看,企业在确定产品必要利润并借此确定新产品目标成本时,除考虑投资者必要报酬率之外,还应当考虑以下两种不同行为动机对目标成本测定的影响:1.采用相对激进的方法确定成本目标(如提高必要利润水平),人为“调低”目标成本,增强目标成本对产品设计过程的“硬预算”约束力,并辅以成本目标实现的“激励”属性,以最终实现目标利润;2.采用相对宽松的方法确定目标成本(如调低必要利润水平),从而为产品设计提供相对较多的备选项,以提高产品设计的灵活性。
丰田公司目标成本法分析案例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丰田公司目标成本法案例分析丰田公司成立于1933年,目前占全球汽车市场份额10%,是仅次于通用、福特的世界着名汽车公司。
丰田为什么能历经60年而充满活力、旺盛不衰就管理会计制度而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着名的丰田原创——目标成本法。
一、目标成本法的概述很多人熟悉丰田式生产管理体系的代表——“及时制”(Just In Time,JIT)。
然而,实际上在日本国内及欧美各国,丰田创始的管理会计制度——目标成本法所受到的重视并不亚于JIT,甚而有超越JIT的说法。
那是因为JIT仅为生产阶段的生产管理制度,而目标成本法则是进入生产阶段前降低成本与利润管理的综合性经营管理制度。
目标成本法(Target costing)是丰田汽车公司员工经过几十年努力探索出的成功杰作,是运用科学管理原理和工业工程技术开创的具有日本文化内涵的成本管理模式。
想、设计至生产开始阶段,为降低成本及实现利润而实行的各种管理活动。
目标成本法的核心工作是制定目标成本,并且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地改进产品与工序设计,以最终使得产品的设计成本小于或等于其目标成本。
这一工作需要由包括营销、开发与设计、采购、工程、财务与会计、甚至供应商与顾客在内的设计小组或工作团队来进行。
日本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其目的并非是要改变人们的价值判断,而是激励经营管理人员、工程设计人员和全体雇员实现他们在世界上独占鳌头的目标。
二、目标成本法的实施程序目标成本法的主要实施程序有3个阶段:1.以市场为导向设定目标成本(1)新产品计划(Product planning)与目标售价制定汽车的全新改款通常每4年实施一次,在新型车上市前3年,一般就正式开始目标成本规划。
每一车种(如:Corolla、Corona、Camry等)设一负责新车开发的产品经理,以产品经理为中心,对产品计划构想加以推敲,编制新型车开发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