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把人体美赋于建筑--西方柱式
- 格式:ppt
- 大小:11.13 MB
- 文档页数:90
古希腊建筑柱式简介一、多利克柱式(Doric Order):多利克柱式产生于希腊本土,这种柱式没有柱基,柱子直接立在建筑物的台基上,柱身粗壮,由下往上逐渐缩小,中间略鼓,好像人的肌肉在负重时的状态,有一种紧张情况下稍稍突起的效果,显示出承受压力时的坚忍、挺拔、严峻的气氛。
柱头简单,由方形顶板和圆盘组成,没有任何装饰,柱子比例粗壮,柱身刻有垂直、平行的浅凹槽,共20条,槽背处理的十分锐利。
多利克柱式约于公元前6世纪定型。
这种柱式的形成时间最早,因为出现于多利安人的城邦中,所以叫多利克柱式。
标准的多利克柱式由基座、柱身、柱间、檐部四个部分组成。
柱身从下向上到其总高度约1/3处,粗细不变,然后就向柱顶方向逐渐变细。
这种比例造成了一种直径向着柱础增大的错觉,使圆柱具有一种独特的凸曲线,体现出刚毅、庄严、朴实而和谐的男人风度。
早期柱身高度为底径的6倍,显得矮胖,至罗马时期柱身增高,为底径的8倍,多利克柱式的柱上楣的结构显示出早期木结构建筑的特征。
大约建于公元前590年科孚岛上的阿尔忒弥斯神庙,是最早的围柱式神庙建筑之一。
公元前6世纪中叶兴建于雅典卫城的雅典娜神庙也属于早期多利克柱式的建筑。
至公元前6世纪末5世纪初,多利克柱式已达到成熟的阶段。
多利克式的代表建筑是帕提农神庙,但因为它供奉的是位女神,所以内部密室用的则是爱奥尼亚式柱式。
二、爱奥尼亚柱式(Ionic Order):爱奥尼亚柱式精巧、纤细、柔美、它有柱基,且柱身比较细长,上下变化不大,柱身凹槽也更细密、更深。
这种柱式的出现稍晚于多利克柱式,主要流传于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琴海的一些岛屿及希腊本土阿提卡半岛的一些城邦,这里是爱奥尼亚人居住的地区。
爱奥尼亚柱式比多利克柱式增加了一个柱础和两对精美的涡卷形柱头装饰,这种柱头的造型十分优雅,这也是爱奥尼亚柱式最突出的特点,檐壁有浮雕饰带,整体感觉匀称、轻快。
柱身的凹槽也增加了,通常为24条。
爱奥尼亚柱式的柱身较为细长,柱身为底径的8倍,也是上细下粗,但无弧度,柱身的沟槽要深一些,并且呈半圆形,沟槽与沟槽相交处被一平滑条带分开。
1.1建筑的本源1.法国朗香教堂是由著名的建筑大师()设计的。
A.密斯.范德罗B.格罗比乌斯C.勒.柯布西耶D.赖特满分:50.00 分得分:50.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2.“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出自于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在()的一段话,被认为是精辟阐述了建筑中实体和空间之间关系。
A.营造法式B.周礼.考工记C.道德经D.木经满分:50.00 分得分:50.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1.3建筑的基本属性1.下图所示的门,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
A.月门B.平门C.瓶门D.圆弧门满分:50.00 分得分:50.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2.纽约世贸中心交通枢纽站是由著名建筑师()设计完成的。
A.保罗.安德鲁B.安藤忠雄C.扎哈.哈迪德D.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满分:50.00 分得分:50.00分你的答案:D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具体解析教师评语:--1.4章节小测1.法国朗香教堂是由著名的建筑大师()设计的。
A.密斯.范德罗B.格罗比乌斯C.勒.柯布西耶D.赖特满分:25.00 分得分:25.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2.下图的建筑物在本课中曾经学习到,它是()A.中国国家大剧院B.广州大剧院C.哈尔滨大剧院D.望京SOHO满分:25.00 分得分:25.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二、多选题(共50.00分)1.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提到,建筑的基本属性主要包括时间性、()、(),文化性以及()A.功能属性B.比例、色彩属性C.工程技术属性D.艺术属性满分:50.00 分得分:50.00分你的答案:C D A正确答案:A C D教师评语:--2.1大兴土木,缘何无石1.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件之间主要是采用()的方式进行连接。
A.榫卯B.夯筑C.卡(qia)接D.砂浆砌筑满分:25.00 分得分:25.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2.关于抬梁式木构架建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古希腊艺术——建筑的三大柱式古希腊艺术,是指盛行于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世界以及附近地区的艺术,古希腊艺术被视为是西方艺术的主要源头。
古希腊艺术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写实。
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神共性使得古希腊艺术对人体的塑造充满了兴趣。
古希腊艺术不仅在希腊世界盛行,还通过贸易等方式在影响了古希腊周边地域,如伊特鲁利亚地区,在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古希腊艺术更是向东方世界传播,在罗马征服希腊后,古希腊艺术被罗马人效仿和吸收。
德国学者的温克尔曼是第一个对古希腊艺术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19世纪70年代后,通过在希腊地区的考古,许多古希腊的艺术品相继被发现,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古希腊艺术的认识。
古希腊艺术发展历程和古希腊的历史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Ⅰ、黑暗时期(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Ⅱ、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Ⅲ、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Ⅳ、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1世纪)注:古风时期希腊柱式中的两种基本柱式--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亚柱式分别在希腊的西部和东部产生。
一、多立克柱式希腊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 )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
其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
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
最早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为6:1,后来改至7:1。
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 )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 )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三大柱式古希腊艺术中立柱的应用颇为广泛,典型的希腊柱式分别是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
三种柱式的象征充满男性力量的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 )优雅高贵的爱奥尼柱柱式Ionic Order )象征青涩少女的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 )。
帕提农神庙多立克式柱子没有柱础,直接立于基石之上,柱身粗壮,柱头简单,有顶天立地般的雄伟气魄。
古希腊的三种建筑柱式
神庙是古希腊最主要的建筑。
神庙建筑发展到古希腊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时,形成了它的典型形式—围柱式,即建筑周围⽤柱廊环绕。
先后在古希腊围柱式建筑中出现的三种柱式是:多利亚式、伊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
多利亚式没有柱基,柱⼦直接⽴在建筑物的台基上,柱⾝粗壮,由下往上逐渐缩⼩,中间略为⿎出,好像⼈的肌⾁在负重,产⽣⼀种紧张情况下稍微突起的效果,显⽰出承受压⼒时的坚忍、挺拔、严峻的⽓氛。
柱头简单,由⽅形柱冠和圆盘组成,没有任何装饰,柱⾝刻有垂直、平⾏的浅凹槽。
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采⽤的是多利亚柱式。
伊奥尼亚柱式精巧、纤细、柔美。
它有柱基,柱⾝⽐较细长,上下变化不⼤,柱⾝凹槽也更细密、更深。
柱头带涡形卷,檐壁有浮雕饰带,整个感觉匀称轻快。
这种柱式被⼴泛应⽤于古希腊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神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
古罗马的建筑师认为柱式与希腊⼈对⼈体崇拜有关,即多利亚式是对刚强的男性⼈体的模仿。
⽽伊奥尼亚式是对柔和的⼥⼈体的模仿。
以后的希腊⼈⼜在这两种柱式的基础上创造出科林斯式。
科林斯式是从伊奥尼亚式演变过来的,只是柱头更为华丽,像⼀个花篮。
这种柱式在古希腊应⽤的并不⼴泛,主要流⾏于⼩亚细亚地区。
雅典的宙斯神庙采⽤的是这种柱式。
智慧树知到《中外美术评析与欣赏》2021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测试1、被称为不透明水彩的画种为下列哪一画种A、粉笔画B、水粉画C、漆画D、丙烯画正确答案:B2、被西方称为“画中女王”的画种为A、油画B、粉笔画C、水彩D、漆画正确答案:C3、广义的美术包括:A、绘画B、雕塑C、工艺美术D、建筑艺术正确答案:ABCD4、传统的西画以素描为基础,着重写意传神与线条造型。
传统的中国画以色彩明暗为辅,偏重再现现实和重视形态的写实性。
正确答案:X5、汉代除了壁画、帛画和漆画有重大的发展外,画像石、画像砖也极其兴盛。
正确答案:√6、传世帛画年代最早的出土地点为()A、湖南长沙B、湖北武汉C、陕西西安D、新疆乌鲁木齐正确答案:A7、传统东方画系运用的透视法是()A、散点透视B、焦点透视C、平行透视D、多角度透视正确答案:A8、绘画按材料工具不同有()A、水墨画B、风景画C、油画D、水彩画E、人物画正确答案:ACD9、中国的水墨始于()A、五代B、宋代C、清代D、唐代正确答案:D10、水彩画《一簇樱草》是()的作品A、库尔贝B、毕莎罗C、怀斯D、丢勒正确答案:D第二章测试1、原始社会艺术造型的基本规律:A、从不固定到固定B、从不完整到完整C、从不对称到对称D、从不整齐到整齐正确答案:ACD2、五代、宋辽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有:A、山水花鸟画占统治地位B、绘画学院成立C、“文人画”昌盛D、历史画、风俗画成就卓著正确答案:ABCD3、我国现在已出土的帛画有相当的数量,其中以()帛画和()帛画最为著名。
A、《安塞冬居》B、《御龙人物》C、《姑苏繁华图》D、《凤夔美女》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变革时代。
以下为该时期艺术特点的有:A、佛教艺术的传入B、石窟艺术的发展C、人物画兴盛D、山水画独立成科发展正确答案:ABCD5、明清的木版年画中最著名的有:山东杨柳青木版年画、湖南桃花坞木版年画、四川绵竹木版年画、苏州滩头木版年画。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10历教1班肖芳26摘要: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罗马则展现着欧罗巴文明的辉煌。
古希腊的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从兴起到成就的顶峰,发展成自己的建筑风格一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罗马在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的同时, 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
因此,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字: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柱式一、古希腊的建筑古风时期,古希腊的建筑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爱奥尼亚人城邦形成了爱奥尼亚式建筑,风格秀雅;多立安人城邦形成了多立克式建筑,风格雄健有力。
到公元前6世纪,这两种建筑都有了系统的做法,称为'‘柱式”,柱式体系是古希腊人在建筑艺术上的创造。
①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最意味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亚柱式、爱奧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建筑规的风格。
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的建筑。
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古希腊人的生活受控于,所以理所当然的,古希腊的建筑最大的最漂亮的都非神殿莫属。
古希腊人认为,神也是人,只是神比人更加完美,他们认为供给神居住的地方也不过是比普通人更加高级的住宅。
所以,希腊最早的神殿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
后来加入柱式,即神殿前面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 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称希腊神殿建筑的标准形式一"围柱式”,即长方形神殿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并且正立面和侧立面的柱子的关系为N和27+1。
建筑作为一门有原理、有规则,有计算的科学,是在希腊人手中建立的。
古希腊人又是一个追求美得民族,建筑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在他们这里得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统一。
在地中海的下,他们的神庙熠熠生辉,他们就在这样的广场、剧场、城市中谈论哲学、欣赏悲剧、实现留给人类历史的一段传奇。
西式美柱美建筑延岭看西式建筑,令小编印象最为深刻的、小编最感兴趣的当属建筑中那些各式各样的柱子了,样式繁多,气势雄伟,令人产生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各处见到的一些西式柱式,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有高有矮,种类颇多,形象各异。
古希腊三大柱式和拱券以及古罗马柱式柱子一般由檐部、柱子、基座组成,有时只包括前两部分;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是古希腊的三种主要柱式,也就是图一的这三种柱子;这三种柱子都有很多条凹槽,多立克柱式象征男性,比较阳刚严肃,没有过多的修饰;爱奥尼亚柱式象征女性,柱头有两个旋涡状的装饰,显得柔美优雅;科林斯柱式顶端像一个花篮,柱头是毛茛叶做装饰,显得尤为华丽柔美。
这三种柱式都起源于古希腊,但第三种柱式并不太受古希腊建筑师的喜爱,在古希腊用得较少,而在古罗马用得比较多些。
其另外一个伟大发明就是图二中的拱券了,半圆形的拱券是古罗马建筑的重要特征,后又发展出来尖形的、马蹄形的等等。
而古罗马有五种柱式,是古希腊柱式的延伸,除了前三种以外,又发展出多立克柱式的简化版-塔司干柱式,其柱身不开槽,有柱础,柱高为底径的7倍,柱身6倍,柱头柱础0.5倍;另一种是组合式柱式,在科林斯柱头上加上了爱奥尼柱头(图二最后)。
柱子作用首先,柱子有承重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如图一中上海博物馆中楼梯旁的粗壮大柱,图二中上海大剧院一层,图三中上海规划馆大厅内的一圈圆柱;其次是装饰作用,例如一系列的柱廊可以有很强的序列感,如苏联建筑上海展览中心中的一条走廊,圣彼得教堂前的广场两侧走廊;一组高达厚重的柱子还可以表现出一种庄重严肃的气氛,如人民大会堂。
三个代表图一所示的是帕特农神庙,是多立克柱式的代表建筑,在希腊首都雅典卫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是一座供奉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占地2.3万平方英尺,由46根高达34英尺的大理石石柱撑起了神庙。
图二所示的是雅典娜胜利神庙,是爱奥尼亚柱式的代表建筑,位于卫城山,建于公元前449-421年,神庙高6.9米,台基长8.15米,宽5.38米,在外突的双面走廊每端均有四根立柱,柱高与柱直径比是7:1;图三所示的是宙斯神庙,是科林斯柱式的代表建筑,位于希腊雅典奥林匹亚村,神庙地基长205米,宽130米,神庙本身长107.75米,宽41米,是古希腊最大的神庙之一,共有104根科林斯柱,每根高达17.25米,顶端直径有1.3米,大约用掉大理石1.55万吨。
西方古典建筑欣赏的钥匙——柱式2017-05-03肖星,严江平梦回东方人们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源于建筑的形式。
确切地说,人们通过对建筑的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质地、装饰花纹等外在形式的视觉认知而感受建筑的艺术。
建筑的历史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反映出人类进步的足迹。
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而前两者延续时代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成就也更为辉煌。
西方古典建筑是欧洲建筑的核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工业革命之前以外立面形式为主要设计出发点的建筑;狭义则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以柱式为主要设计出发点的建筑,并与之后的其他建筑样式相区别。
马可·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公元前40年,罗马建筑师马可·维特鲁威首次通过《建筑十书》指出,建筑应该具有三个特性:坚固耐久、便利实用和美观大方(Firmness,Commodity,Delight)。
古希腊的建筑师秉承上述理念,形成了一套源于自然的建筑理论和手法,并具体表现为一种以石制的柱梁作为基本构件的建筑形式——古典柱式。
柱式的基本原理就是以柱径为一个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则,计算出包括柱础(Base)、柱身(shaft)和柱头(Capital)的整个柱子的尺寸,更进一步计算出包括基座(Stylobate)和山花(Pediment)的建筑各部分尺寸。
古希腊与古罗马五种柱式比例图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继承并发展了此种古典柱式,再加上拱券、穹顶等元素和混凝土技术,并经过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初,在世界上成为一种具有历史传统的建筑体系,这就是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西方古典建筑。
西方古典建筑对欧洲乃至世界许多地区的建筑发展,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全球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柱式——西方古典建筑的精髓和文化特征基于自然观、思维方式、文化环境的显著差异,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有着迥异的空间意识。
古代建筑之美希腊柱式古代建筑之美:希腊柱式在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希腊柱式无疑是一种极富魅力的建筑形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构造方式,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展现出了古希腊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建筑艺术的精湛掌握。
本文将详细介绍希腊柱式的起源、特点以及其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带领读者走进古希腊建筑的神奇世界。
一、希腊柱式的起源希腊柱式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它是古代希腊人通过对木结构的仿造而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早期的希腊柱式多采用木材构建,后来逐渐演变成使用石材来建造,更加坚固和耐久。
希腊柱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可以说是古希腊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希腊柱式的特点1. 立柱形式独特希腊柱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其独特的立柱形式。
通常,希腊柱式由底座、柱干和柱帽三部分组成。
底座是支撑柱子的基础部分,柱干是柱子中最长的部分,柱帽则是柱子的顶部饰物。
这种立柱形式不仅稳定而且美观,给人一种高大、庄重的感觉。
2. 瑰丽的装饰纹样希腊柱式的装饰纹样也是其特点之一。
希腊人善于将艺术与建筑相结合,用精致的浮雕、雕刻等技法在柱子上刻画各式各样的图案和故事。
这些装饰纹样既丰富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又展现了古希腊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3. 独特的比例关系希腊柱式注重建筑的比例关系,尤其是黄金分割比例的运用。
他们通过精确的度量和计算,使得柱子的高度、直径、间距等都符合一定的比例。
这种均衡而和谐的比例关系赋予了希腊柱式一种宛如艺术品般的美感。
三、希腊柱式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1. 希腊神庙希腊柱式最著名的应用莫过于希腊神庙了。
古希腊人视神庙为与神交流的场所,因此对神庙的建造格外讲究。
希腊柱式不仅用于支撑和装饰神庙,也成为了神庙的代表。
例如,雅典卫城的帕台农神庙就是以多立克柱式建造的,其高大挺拔的柱子立在卫城上,四周景象壮观,在希腊神庙中占据重要地位。
2. 雕塑与建筑的结合希腊柱式也被广泛应用于古希腊的雕塑作品中。
古希腊的雕塑以典型的人体形象为主题,而柱子则被用来模拟人体的姿势和曲线。
关于西方古典柱式我们现在所说的古典柱式即指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罗马的塔司干柱式和组合柱式。
基本组成:柱子(柱础、柱身和柱头)+水平檐部(额枋、檐壁和檐冠)多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是希腊风格的典型柱式,也是西方古典建筑室内装饰设计特色的基本组成部分。
多立克柱式粗犷、刚劲。
爱奥尼克柱式整体造型风格坚挺娟秀。
科林斯柱式用毛莨(láng)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式柱头,规范而细腻,充满生气,其柱高、柱径比例、凹槽都同于爱奥尼克柱式。
古希腊人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奇迹,那就是人,有了人就有了一切。
人体是世界上最美的,所以他们把人的形象赋予了神,也把人的形象赋予了建筑。
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以人体的比例、气质为模本,经过抽象提炼加工而成:多立克(Doric)——简洁、干脆、粗壮有力,体现男子阳刚之美(形成于公元前 5世纪上半叶)柱式无柱础 ,台基是三层朴素石阶,中央高,四角低,微有隆起;柱身凹槽相交成锐利棱角(20个),呈底宽上窄渐收式,柱头由方块和圆盘构成,无饰纹;檐部比较重(高约为柱高的1/3),开间较小(1.2 –1.5柱底径),其柱身比例一般为1∶5.5~1∶5.75,并随建造年份的推迟柱身越长;柱子收分和卷杀都比较明显;极少有线脚,偶尔有之,也是方线脚。
爱奥尼(Ionic)——比例修长、线脚丰富、形象柔和、代表着女性的柔美(比陶立克稍晚)柱头的装饰比多立克丰富得多,左右各有一对华丽、精巧、柔美的卷涡式装饰;檐部比较轻(高约为柱高的1/4);柱身各凹槽的交接棱角上设计一部分圆面(24个),柱子比例修长 ,一般为1∶9~1∶1 0;使用多种复合的曲面线脚,线脚上串着雕饰;柱础复杂,看上去富有弹性;台基侧面壁立,上下都有线脚,没有隆起;薄浮雕,强调线条。
科林斯(Corinthian)——更修长、柱头处理富丽细密,象征少女的典雅(出现得较晚,直到希腊化时期即公元前2世纪,才趋于成熟)柱头不再采用涡卷状曲线 ,而是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 ,它可以被认为是爱奥尼的主题变奏。
从柱式论古希腊建筑的人文精神摘要:本文通过对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这古希腊三大柱式的细致解读,结合古希腊对于柱式形成发展的传说。
来展示说明人文精神在古希腊建筑上的体现:及古希腊人对健康人体的审美感受;认为“人体是最美的”思想观点;以及主张以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
关键词:古希腊建筑、柱式、人文精神“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太格拉成就了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自此,人文精神就像爱琴海温润悠远的海风陪伴了古希腊甚至整个西方的发展与传承。
古希腊文化伴随古希腊历史的发展,在公元前3千年代至公元前1世纪的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爱琴文化(公元前3千年代至公元前两千年代);早期希腊文化(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典希腊文化(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晚期希腊文化(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这几个重要的阶段。
历史的神秘在于它借助了时间的锋芒融化了太多曾经的真实,留给我们的只有不真切的像是阿布辛波石窟圣堂正中坐立的神像,期盼阳光能挽留下一些能让我们仰望的痕迹。
众神之王宙斯带着众神已返回了奥林匹斯山,神的踪迹业已消逝,但伫立在山巅已残垣的神庙让后来的我们依然可以从其宏伟而优雅的身影上寻得当时王朝的繁盛,文明的孵化和人文精神的光芒,古希腊建筑以其和谐、完美、崇高的特点将这些完美呈现,而柱式又无疑是其辉煌的点睛之笔。
柱式代表着古希腊建筑承载着人文精神的主题,三大柱式分别将其不同呈现。
多立克柱式第一,多立克柱式比例沉稳,刚劲,质朴,和谐。
通常柱高与直径的比是6:1。
柱高是底径的4-6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子的4/1,而柱子之间的距离一般为柱子直径的1.2-1.5倍。
起初多立克柱式的檐部高较高,随着发展到公元六世纪,檐部逐渐缩小到与柱子相适应,承重构件与被负荷构件也相对趋于平衡;柱身体现细长的收分也越来越少,这使得柱子显得十分刚劲;柱头出挑减少并加厚,轮廓也由柔弱的弧线变为了挺直的直线。
西方古典至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中的身体关联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Architecture from Western Classic Time to Renaissance周祥I Zhou Xiang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9X(2021)03-0001-04收稿日期2019-10-31摘要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身体在建筑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内涵。
通过描述古典至文艺复兴时期,不同的身体观念在西方建筑发展历史中的关联表现,阐释其在神庙、城市、柱式、透视法等方面发展所发挥的历时性作用和代表的文化意义,说明身体是西方建筑思想内涵的重要方面之一,对其进行重构是当代建筑创作值得遵循的趋势。
关键词文艺复兴身体建筑柱式透视法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estern culture,body has all kinds of important meaning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rchitecture.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relevant representation of different body idea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especially from classical time to renaissance time,we explain its diachronic role and cultural meaning from the angle of temple,city,column order and perspective principle.We also explain that bod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western architectural thought and its reconstruction is the trend which is worth to follow for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creation.Keywords Renaissance,Body,Architecture,Column order,Perspective principle20世纪下半叶以来,身体学问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在思考身体的问题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