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解决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认识小数:在商店中,经常看到5.98元、0.85元、2.60元……这样的价格标签,像5.98、0.85、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2、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还需要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等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3、小数的组成: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
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叫做小数部分。
注:小数点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标志。
4、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小数部分末尾的0也要计入其中。
5、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去读,整数部分只有一个0的就读作零;中间的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如果是0,也必须读出。
6、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整数部分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7、小数的意义: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一位、二位、三位……的小数来表示。
1分=0.01元;1角=0.1元;1毫米=0.001米;1厘米=0.01米;1分米=0.1米;1米=0.001千米;1克=0.001千克;1千克=0.001吨;综上:进率为10的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进率为100的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进率为1000的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8、十进分数和小数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1)分数转化为小数:分母为10的分数可以转化为一位小数;分母为100的分数可以转化为两位小数;分母为1000的分数可以转化为三位小数……(2)小数转化为分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可以相应的转化为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2. 能够准确地写出一个小数,并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
3. 能够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一、小数的意义1. 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
2. 理解小数的分隔符“.”的作用,表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
二、小数的性质1. 学习小数的基本性质,如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2. 理解小数的改写方法,如将一个小数改写成整数或者分数。
三、小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1. 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
2. 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如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的进率是10,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的进率是10。
四、小数的写法1. 学习小数的写法规则,如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
2. 能够正确地写出一个小数,并判断小数的正误。
五、小数的改写1. 学习小数的改写方法,如将一个小数改写成整数或者分数。
2. 掌握小数的改写规则,如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 采用讲解法,讲解小数的性质、计数单位及进率。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小数的写法和改写方法。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小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的掌握情况。
3. 通过改写练习,检查学生对小数的写法和改写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如先对齐小数点,按位相加或相减。
2. 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1. 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如先忽略小数点,按照整数进行乘除,根据小数位数确定结果的小数点位置。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重难点小数的意义是我们在数值之间引入了一个小数点,用来表示位数间的精度关系。
小数的性质是它可以加、减、乘、除,并保持数的精度不变。
在学习小数的过程中,有一些关于小数性质的重难点需要重点理解。
本文将重点讨论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其中的重难点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小数的意义。
小数是一种用来表示数值精度的方式,它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以小数点分开。
小数点的位置可以决定数的大小和精度。
例如,小数点后面有一位数字,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小数点后面有两位数字,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小数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表示一个数的大小和精度。
小数的性质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与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类似,只需要对应位数上的数字相加或相减即可。
但是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运算结果的小数点位置要与被加、减数的小数点位置保持一致。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需要注意小数点的处理。
乘法运算时,首先将两个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进行普通的乘法运算,最后将小数点的位置向左或向右移动合适的位置。
除法运算时,需要将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进行普通的除法运算,最后将小数点的位置向左或向右移动合适的位置。
在学习小数的性质时,有几个重难点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是小数的除法运算。
小数的除法运算往往需要将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移动到整数部分,这需要我们掌握合适的移动方法,以保证运算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是小数的乘法运算。
小数的乘法运算中,小数点的位置常常需要根据被乘数和乘数的位数进行移动,因此需要我们善于观察和思考,找到合适的移动方法。
还有一个重要的难点是小数的进位和借位运算。
由于小数点的存在,进位和借位运算需要特别注意小数点的位置,以确保运算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实际应用的练习,如货币计算、长度计算、时间计算等。
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可以将小数的概念和运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
课后同步练习(附答案)
1、王老师买了9支钢笔和9支圆珠笔,钢笔共用去270元。
圆珠笔共用去45元。
每支钢笔比圆珠笔贵多少元?
2、芳芳看一本360页的故事书,用了7天时间看完,前3天共看了120页,后4天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3、水果店买回香蕉48千克,比购买的苹果的3倍还多12千克,购回苹果和香蕉一共多少千克
4、学校体操队有队员240人,比舞蹈队人数的3倍少30人,舞蹈队有队员多少人?
5、文具店去年平均每月营业额9000元,今年预计能提前2个月达到去年的营业额今年预计平均每月的营业额是多少元?
答案:
1.钢笔和圆珠笔的单价总和是270÷9=30(元)
圆珠笔的单价是45÷9=5(元)
所以钢笔比圆珠笔贵30-5=25元
(270-45)÷9=25元
每支钢笔比圆珠笔贵25元
2.(360-120)÷4
=240÷4,
=60(页);
答:后4天平均每天看了60页.
3.苹果=(48-12)÷3=12(千克)
苹果和香蕉一共=12+48=60(千克)
4. (240+30)÷3=270÷3=90(人)
答舞蹈队人少有90人
5. 9000×12÷(12 -2)=10800(元)。
小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其意义和性质在孩子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小数。
一、小数的意义小数是用分数化成的十进制数,它在数学中的意义十分重要。
首先,小数是数与数之间的桥梁,可以连接整数与分数,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转化。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小数来表示1/2(0.5)、1/4(0.25)等分数,使分数更直观易懂。
同时,小数还可以表示其他类型的数,如百分数和比例等。
其次,小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表示时间、货币、比例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实际问题。
二、小数的性质小数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了解这些性质对于学生掌握小数的概念和运算很有帮助。
1. 小数位数的意义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小数部分由小数点后的几位数字表示。
小数点的位置决定了数的大小,靠左的数字越多,数就越大;靠右的数字越多,数就越小。
例如,0.5比0.05大,因为0.5有一个位数的数字,而0.05只有两位数的数字。
2. 小数的读法小数可以根据数字的读法来读,也可以将小数转化为分数来读。
例如,0.5可以读作“零点五”,也可以读作“分之五”;0.25可以读作“零点二五”,也可以读作“分之二十五”。
3. 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需要根据小数位数的多少来决定。
位数多的小数比位数少的小数大,位数相同的小数,从左到右逐位比较,数值大的小数更大,数值小的小数更小。
例如,0.12比0.1大,因为0.12有两位数的数字,而0.1只有一位数的数字。
4. 小数的运算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与整数和分数的运算类似,但需要特别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加减运算时,先将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逐位相加减;乘法运算时,先按整数相乘的规则进行计算,然后再根据小数位数的个数确定小数点的位置;除法运算时,先将除数化为整数,然后按整数除法运算的规则进行计算,最后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易错题型小数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有着广泛的应用。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数学中一个易错的题型,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惑和错误。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并解决可能出现的易错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并提供一些易错题型的解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小数的意义。
小数是介于整数之间的数,位于小数点后面,可以表示较小的数值或单位的一部分。
它是分数的十进制形式,通常用十进制数表示。
例如,1.5就是一个小数,表示1加上5个十分之一。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计算货币、测量长度、表示百分比等。
小数的性质是指小数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首先,小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比如,0.5可以写成1/2,0.25可以写成1/4。
这是因为小数的意义是分数的十进制表示形式。
其次,小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
比如,0.75可以写成75%,0.1可以写成10%。
这是因为小数也可以表示成百分数的形式。
此外,小数还有一些重要的性质。
首先,小数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这也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意义,因为小数的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
其次,小数有循环小数和非循环小数之分。
循环小数是指小数的某个位数或某几位数无限循环出现,比如1/3的十进制表示为0.3333……,而非循环小数则是指小数的位数是有限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循环小数可以通过分数来表示,例如1/3就是一个循环小数。
在学习小数的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易错题型。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易错题型及解析。
1. 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容易忽略小数点的位置。
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并将小数点对齐后进行运算。
2. 将分数转换成小数时,容易忽略分子和分母的关系。
将分数转换成小数时,应该将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结果就是小数的十进制表示。
3. 比较大小时,容易忽略小数位数的大小。
比较大小时,要注意小数位数的大小,位数多的小数大,位数少的小数小。
1、植树造林,绿化家园。
100m2的树林一天能吸收二氧化碳9.5kg,照这样计算,10万平方米的树林一天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吨?9.5÷100×10×10000=9500(kg)=9.5(t)2、一块正方形地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忐后,画在图纸上的面积是36Cm2。
这块正方形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6×100×100=360000(cm2)=36(m2)3、公园的长方形健身场的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数的志后,如下图所示。
(1)请算出这个健身场的实际长和宽。
~——∣ε长:0.5X10O=50(m)宽:0.2X100=20(m) 2 (2)它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0×20=1000(m2)4、甲、乙两数的和是814,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与乙数相等,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乙数:814÷Q0+1)=74甲数:74×10=740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0dm,宽是10d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把它的长和宽都缩小为原来的输那么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80×10=800(dm2)800÷100=8(m2)80÷10=8(dm)10÷10=1.(dm)8×1.=8(dm2)6、一支钢笔的价格是6.8元,是一支铅笔价格的10倍,一块手表的价格正好是这支铅笔价格的1000倍。
这块手表多少钱?6.8÷10=0.68(TE)0.68×1000=680(TE)7、一辆汽车每分钟行驶0.8千米,这辆汽车1小时40分钟可以行驶多少千米?1小时40分=100分0.8x100=80(千米)8、1千克黄豆可以榨油0.38千克。
照这样计算,100千克黄豆可以榨油多少千克?1吨黄豆呢?0.38x100=38(千克)1吨=100O千克0.38x1000=380(千克)甲、乙两数的和是1562,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T立就得到乙数。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小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 能够准确地写出一个小数,并理解小数点的作用。
3. 会进行小数的简单运算,如加、减、乘、除。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生活实例和模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利用数轴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小数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 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小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3. 小数的简单运算。
难点:1. 理解小数的意义,特别是小数点的作用。
2. 小数的运算规则及运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教具:1. 小数的概念和性质的课件或黑板。
2. 小数计数单位的模型或图片。
3. 小数运算的练习题。
学具:1. 学生用的练习本或笔记本。
2. 铅笔、橡皮、直尺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小数的概念,如超市商品的价格、体温计的读数等。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是什么?小数有什么作用?2. 探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讲解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小数的性质,如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 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讲解小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通过模型或图片,直观地理解相邻两个小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
4. 小数的简单运算:讲解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熟练掌握小数的运算方法。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复述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计数单位,以及小数的运算方法。
布置一些拓展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练习。
五、课后反思1. 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小数进行计算。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一、单元分析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数位顺序。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表示、比较和计算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表示方法、小数的比较和计算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小数的意义、数位顺序、计数单位及表示方法。
难点:小数的比较和计算,以及在小数运算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2)学会小数的表示方法,能正确地写出小数。
(3)能够进行小数的比较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小数进行表示和计算,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小数的热情。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 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小数的表示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小数计数器、小数卡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小数计数器等。
3. 教学课件:制作与本单元相关的内容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交流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性、书写规范性、解决问题能力等。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例3、“做一做”及第47页练习十一第6~9题。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整十整百人民币的兑换。
2.在学习使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兑换人民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能兑换整十整百数人民币。
2.提高学生迁移的思考能力、小组合作的学习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元、10元、100元人民币、1美元钞票。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xx同学准备去美国旅游。
旅游总要买点东西,需要用当地的钱。
那么我们就要用中国的钱兑换美国的钱,也就是用人民币换美元,同学们看图。
(课件出示主题图。
)
师:图上有什么信息?问题是什么?师指名回答。
学生自由交流。
概括:1.我知道了一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元美元,也就是1元人民币和0.1563元美元一样多。
我们的钱在美国买东西不方便,需要换成美元。
2.我们需要兑换1万元人民币。
3.问题是:1万元可以兑换多少美元?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大家分小组交流一下吧。
(要注意的是让平时少发言的学生先说。
)【新课讲授】
1.师生交流兑换的方法。
提问:谁说说怎么兑换呢?
学生交流发言。
可能是:(1)1万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元人民币×10000,所以能换的美元也就是0.1563元×10000。
(2)也就是把0.1563扩大到10000倍。
(3)这个用乘法我知道,但是怎么算呢?
(4)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乘10000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
(5)老师补充,得数就是1563美元。
提问:同学们说得对,说明在小组交流时你们“动口动脑动笔”这“三动”做得很好。
那如果实际只兑换出156.3美元的话,那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能是只兑换1000元人民币。
0.156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就是156.3,说明扩大到1000倍,是兑换了1000元人民币的结果。
提问:还有办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
归纳: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美元1563元,如果这是对的话,1元人民币可以换1563的万分之一,就是把1563缩小到万分之一。
用算式是1563÷10000,我们把1563的小数点
向左移动4位就是0.1563。
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检验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
提问:那拿人民币10元、100元兑换美元,各能兑换多少呢?小组内互相说说吧。
(注意平时少发言的同学先说。
)
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然后师生交流答案。
学生交流:10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元人民币×10,所以能换的美元0.1563×10,把0.1563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就是可以兑换的美元,得数是1.563美元。
100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元人民币×100,所以能换的美元0.1563×100,把0.1563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就是可以兑换的美元,得数是15.63美元。
2.师生总结兑换的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方法:如果是10元人民币兑换美元,只要将0.156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就可以了。
如果是100元人民币兑换美元,只要将0.156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就可以了。
如果是100元人民币兑换美元,只要将0.156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就可以了。
我发现钱数有几个零,就把0.156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
其实,这个小数0.1563也叫汇率。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45页“做一做”。
师让学生独立做,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做完后指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47页第6题。
3.学生独立做,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做完后指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检验自己的答案的?(了解学生是怎么检验答案的,然后根据反馈情况需要老师多加讲解)
【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用吗?今天哪些同学表现优秀?
小结:认识了什么叫汇率,学会运用小数点的移动来进行人民币的兑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
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民币兑换
0.1563×10000=1563(元)
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
检验:1563÷10000=0.1563
在教学时,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情景,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本课的学习,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小数点的移动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进行,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讨论,去探索寻求知识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动眼、动口、动脑,参与学习讨论总结规律的过程,充分发挥了每位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