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长征精神的内涵和当代价值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7
长征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一、引言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长征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从陕北出发,经过千辛万苦,最终到达了井冈山。
长征不仅是一次战争行动,更是一次思想启示和精神洗礼。
长征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二、长征精神的内涵1.坚定的信仰长征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但他们始终坚定地相信自己所信仰的事业,并且为之奋斗到底。
这种坚定的信仰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顽强的毅力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人民军队面对着无数困难和挑战。
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完成了这项伟大任务。
3.团结合作在长征中,人民军队内部团结一心,相互支持,共同战斗。
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在长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革命创新长征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不断进行革命创新,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这种革命创新的精神对于中国革命具有深远的意义。
5.牺牲奉献在长征中,人民军队有许多英雄人物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种牺牲奉献的精神是长征精神中最为感人和崇高的一部分。
三、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1.激励人们追求理想信仰长征精神中坚定的信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迷失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长征精神可以激励人们重新寻找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并为之奋斗到底。
2.培养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需要具备顽强拼搏的精神。
长征精神中的顽强毅力可以培养人们的拼搏精神,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轻易放弃。
3.促进团结合作在当今社会,团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长征精神中的团结合作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让他们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
4.推动创新发展长征精神中的革命创新可以启示人们在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这种创新精神可以推动社会发展,并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5.崇尚牺牲奉献在当今社会,崇尚牺牲奉献是非常重要的。
说说长征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长征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在长征途中展现的坚毅、勇敢和顽强的精神品质。
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的不畏艰难、乐观进取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长征精神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内涵和意义:
1.坚定的革命意志:长征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
坚定的革命意志和追求真理的决心。
他们在极端艰苦和危
险的环境下仍然坚持革命事业,从容应对各种考验和困难,不断向前推进。
2.勇气和毅力:长征精神展示了红军战士的勇气和毅力。
他
们在长征过程中遭受了严酷的战斗、极度的疲劳和饥饿,
但始终保持了战斗力和斗志。
他们面对威胁和困难,坚守
信念,不怕牺牲,决心取得胜利。
3.自力更生和团结互助:长征精神强调自力更生和团结互助
的重要性。
在长征途中,面对物资匮乏和艰难险阻,红军
战士以最大的努力寻找和生产食物、医疗品,彼此相互帮
助,加强团结,共同克服困境。
4.锻造共产党的领导核心:长征精神也是共产党领导核心形
成和巩固的一次重要历练。
在长征中,毛泽东等共产党领
导人以坚强的意志和英明的领导,成功完成了红军的巩固,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使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
强大的影响力。
长征精神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激励了红军战士,在中国历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征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象征,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
它激励着后来的一代中国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勇往直前,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简述长征精神的内涵和重大意义长征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在长征途中形成的一种坚韧、不屈不挠、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长征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忠诚和坚定:长征精神要求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仅是对个人的忠诚,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
红军在长征途中面临了极端艰苦的环境和重重困难,但他们始终坚定地相信自己的信仰,始终忠诚于党和革命事业。
2. 顽强拼搏:长征精神强调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无论是在崇山峻岭中穿越草地,还是在敌人的追击和围剿下进行战斗,红军都表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不畏艰险,坚决战斗到底。
3. 铁纪纪律:长征精神要求严守纪律,坚决服从组织的指挥,保持军队的严明纪律。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的纪律,纪律严明是红军能够井然有序地完成长征任务的重要保证。
长征精神的重大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军事意义:长征精神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表现出的英勇奋斗和坚韧拼搏的精神,使他们能够在敌人的追击和围剿中保持战斗力,最终成功完成了长征任务,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 领导意义: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在长征中形成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和英明决策。
长征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决策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克服困难提供了精神支持。
3. 价值意义:长征精神弘扬了革命精神和进取精神,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
长征精神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征精神内涵及时代意义长征精神主要体现为实事求是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中,长征精神依然是我们实现伟大目标的不竭动力。
长征精神内涵: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时代意义: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途中,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无论是生死攸关的考验,还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红军战士都表现出了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而如今,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
当然,我们要实现这一光明的目标,还要经历许多艰难曲折的阶段和艰苦奋斗的历程。
因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时期,依然需要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苦乐观。
只有这样,我们的目标才能实现,我们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社会主义才大有希望。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顾全大局的整体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顾全大局的整体精神,既是红军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
在我们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顾全大局的整体精神显得更加重要。
这么大的国家,这样宏伟的事业,这样复杂的系统建设工程,缺乏这种整体精神是不可能成功的。
特别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在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思维方式等都经受着许多新的考验,正在发生着一系列新的变化的过程中,就更应强调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顾全大局的整体观念和思想方法的培育。
问题: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当代价值答:1、长征精神的内涵:(1)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2)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3)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4)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5)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2、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1)长征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升华和续延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标杆,是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红军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残酷处境和激烈战斗,却始终百折不挠,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乐观主义精神;经受了生命极限的考验,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地坚持与敌斗争,直至胜利。
这正是我们党、我们的人民、我们伟大的民族勇往直前、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这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升华和续延。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国家强盛,社会稳定,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在战争与物质匮乏销声匿迹的当代中国,许多中国人已沉醉在享受中无法自拔,面对困难甘心屈从,不思进取。
因此,我们更加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唤醒中国人民心中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用长征精神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长征精神有着内在的科学价值和外在的感召价值。
其内在的科学价值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精神财富。
发扬长征精神,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团结,这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基础;发扬长征精神,就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发扬长征精神,就要坚持加强纪律性,这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长征精神的外在感召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广泛影响力、辐射力上。
发扬长征精神,就要发扬民族大团结精神,这是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点;发扬长征精神,就要发扬勇于拼搏、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柱。
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当代价值word整理版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震惊世界的长征。
红军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长征锻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
长征以其独特的魅力突破了时代和国界,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的精神力量,而且也为整个世界所称颂。
长期以来,长征精神始终激励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次又一次新的长征,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凸显巨大的时代价值。
今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
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很重要的就是时刻不忘自己党员的身份,时刻不忘入党时庄严许下的誓言。
不忘初心意味着责任如山,不忘初心意味着担当如铁,不忘初心意味着奉献如常。
在经济一体化、世界全球化的今天,长征精神更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宝贵精神财富,长征精神依旧留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一、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一)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是指人们向往和奋斗的目标,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屡克强敌、战胜艰险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在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两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全国10多个省份,穿越1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纵横数万里,在装备极其简陋,给养严重匮乏,环境异常艰苦,数十倍敌军前堵后追,党内路线斗争、分歧几乎危及红军存亡和革命成败的严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竟能化险为夷,率领红军渡大江、涉大河、翻雪山、过草地,一次次打破蒋介石布下的包围圈,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实现三军大会师。
红军指战员能够经历和承受人世间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凭着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始终坚信北上抗日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国革命一定能够胜利,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奇迹般地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险境,终于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年,这是一个值得中华民族隆重纪念与追思的重大历史事件。
长征不但挽救了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熔铸出具有永恒价值的精神丰碑———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奋进不息的伟大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努力发掘它的当代价值,夯实我们的精神支柱,着力解决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精神缺失等社会问题。
一、长征精神的内涵长征,是指1934年到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转移。
虽然这是一次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与撤退,但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红军以弱克强、反败为胜,奠定了中国革命最终胜利的基础,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是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阶段,它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的恶劣斗争环境在中外军史上是罕见的:上有飞机狂轰滥炸,下有敌人围追堵截,“雪皑皑,野茫茫”的行军路线,“高原寒,炊断粮”的薄弱装备,这些堪称人类战争史上最严峻的考验。
但是,红军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翻越18座山脉、趟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长征,称赞“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没有,从来没有的。
长征又是宣言书。
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
“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所谓长征精神,就是指在长征中以中国工农红军为基干的革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
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长征精神作出了系统的概括和精辟的阐述。
他指出:“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范文最新推荐------------------------------------------------------论长征精神的内涵论长征精神的内涵论长征精神的内涵论长征精神的内涵70年前,红军战士战胜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
长征精神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
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鼓舞着广大红军将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
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的是草根,咽的是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走上抗日救国前线。
红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广大指战员们对革命理想执著的信念,靠的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一位红军老战士在回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1/ 10不倒下?”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大于天。
”正是靠着这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前进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了,就在崇山峻岭、深山峡谷中辟路前进;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实行突围;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
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无数先烈战死沙场。
如果说懂得为崇高理想而斗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话,那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正是这样一支钢铁劲旅。
长征胜利表明: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是红军长征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这种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铸造了我们的军魂!二、牢记宗旨心系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长征时期,党坚持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征精神是指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克服重重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从革命先行者到革命后继者共同维护和发展的精神财富。
这种精神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不仅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而且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长征精神激发英雄主义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以毛泽东同志为首,在艰难困苦、多次失败后,奋勇前进、不屈不挠、敢于担当、勇于开拓的精神。
它是用英雄主义的斗争精神开创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的重要起点,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长征精神的英雄主义思想以“决不认输”的信念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长征精神支撑着一切奋斗长征精神是一种不怕艰难困苦、勇于奋斗、敢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
它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不怕艰难险阻,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以实践开创未来的斗争精神。
今天,长征精神仍然是我们所有人在实践中前行的动力,仍然是我们所有人在实践中求真务实的准则。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发扬长征精神,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实践,不断取得新成就。
三、长征精神教会我们团结协作长征精神是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它教会我们要克服分裂、坚持团结,要尊重人民意志、保证人民权利,要平衡不同利益、尊重多样性。
在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我们要学习长征精神,团结一致,以团结协作的方式取得更大的成就。
四、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长征精神是一种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它要求我们坚定信念,不怕牺牲,忠于使命;要求我们勇于创新,不畏困难,勇往直前;要求我们敢想敢干,不怕失败,勇于尝试。
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学习长征精神,坚定信念,坚持理想,坚毅不拔,不断前行。
五、长征精神传承历史使命长征精神是一种传承历史使命的精神,它教会我们要学习历史,学习历史上伟大的斗争者们的故事;要正视历史,正视历史上伟大的斗争者们留下来的遗产;要传承历史使命,传承历史上伟大的斗争者们的伟大成就。
试论长征精神的内涵70年前,红军战士战胜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
长征精神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
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鼓舞着广大红军将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
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的是草根,咽的是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走上抗日救国前线。
红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广大指战员们对革命理想执著的信念,靠的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一位红军老战士在回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倒下?”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大于天。
”正是靠着这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前进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了,就在崇山峻岭、深山峡谷中辟路前进;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实行突围;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
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无数先烈战死沙场。
如果说懂得为崇高理想而斗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话,那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正是这样一支钢铁劲旅。
长征胜利表明: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是红军长征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这种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铸造了我们的军魂!二、牢记宗旨心系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长征时期,党坚持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长征途中,物质极其匮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在长征途中,红军所过之地绝大多数是偏辟的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
试论长征精神的内涵和当代价值课程:形势与政策题目:论长征精神的内涵和当代价值姓名:学号:班级:日期2016年6月22日摘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是一部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在长征征途中培育出来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
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包括五大基本方面,这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知难而进的自强不息精神,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以及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
这在当今纷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长征精神具有精神导向、凝聚向心、感召励志、教育塑造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长征精神;内涵;当代价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震惊世界的长征。
红军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长征锻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
长征以其独特的魅力突破了时代和国界,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的精神力量,而且也为整个世界所称颂。
一、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永不衰竭的力量源泉。
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不仅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而且面临着严重的给养不足、自然环境极其险恶的生存问题。
红军每前进一步都充满着艰难与险阻,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与牺牲。
但是,自然和社会的困难并没有难倒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没有阻挡红军战士前进和走向成功的步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何等的英雄气魄,何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战士所表现出的这种特有的精神从何而来?从根本上讲,来自他们所具有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因为他们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1](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红军长征,是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日民族矛盾空前尖锐、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步步入侵,严重地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
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加重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自身生死存亡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并不是只顾自身的安危,而是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始终高举抗日的神圣旗帜,正确处理长征与抗日、国内阶级斗争与抗日民族斗争之间的关系,把红军的战略退却与北上抗日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红军的战略转移变成向抗日前沿阵地的胜利进军。
在经过国共的十年内战,又经历了长征中“追剿”与反“追剿”的血战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不计前嫌,宽宏大量,再度倡导实行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知难而进的自强不息精神长征是在革命形势极其险恶、斗争异常艰苦、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进行的。
红军每前进一步,都要克服巨大的困难,甚至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一次又一次的危险,把红军屡次推入绝境。
面对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却无比英勇顽强,表现出了不怕困难和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对前途充满必胜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
长征把中华民族知难而进、“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奋进精神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有了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红军将士就会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知难而进。
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铸造了伟大的人民军队、伟大的红军战士、伟大的人间奇迹。
据不完全统计,红军长征中,经历了大约120次主要战役、战斗,共歼敌40个团,击溃敌军数百个团,击落敌机四架,缴获长短枪3万多支、轻重机枪330多挺、火炮20多门、骡马约2 000匹。
在长征的两年时间里,红军损失了10多万人。
漫漫征途洒遍了红军将士的鲜血,万水千山掩埋着中华民族的忠骨。
他们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业绩将永远为人民所敬仰和缅怀。
(四)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团结是人与人之间各种积极因素的有机凝结和最佳整合。
长征实现了全军的空前团结。
长征途中,红军各部队围绕党的作战意图,密切协同,互相配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红二、红六军团转战湘西,红四方面军举行嘉陵江战役,与中央红军转战云贵川互相呼应,使国民党军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红军各部队风雨同舟,生死与共,表现了高度的全局观念和团队精神。
在困难和危险的时刻,红军指战员和红军战士总是将方便和生存的希望让给别人,把困难和死亡的威胁留给自己,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团结战斗的光辉篇章。
长征在全国人民中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使人民群众进一步看清,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他们争取自身解放的正确道路。
正是这种军民“鱼水情谊”,使红军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物质支持、兵力支援和精神动力,从而保证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长征是一首团结协作的凯歌。
长征的历史表明,紧密团结、互相合作、顾全大局是革命胜利的基本保证。
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
党和人民军队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钢铁般的团结和统一,是任何力量也摧不垮、打不破的。
(五)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长征是红军指战员艰苦朴素的壮丽史诗。
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剥削阶级政党的显著,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是人民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源泉。
长征途中,红军物质极其匮乏,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是红军将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发扬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官兵平等、军民一致,最终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
长征途中所经历的斗争之艰苦卓绝,为人类战争史之所罕见;长征途中生活之艰辛,更是常人之所难以想象。
长征途中,红军缺少给养和武器弹药,面对敌人的前堵后追和重重险山恶水,边行军,边作战,野菜充饥,篝火御寒。
二、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一)长征精神精神导向价值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追求是长征精神的精神导向的时代价值的灵魂。
强大的精神支柱是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讲理想、讲信念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革命精神相结合的胜利,也是“一次体现出坚忍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蒙哥马利元帅)。
著名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也称赞长征“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然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
我们后人在缅怀这段历史时常在困惑:是什么让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没有飞机和大炮,没有汽车和坦克,没有足够的枪支和弹药,没有现代化的装备,没有援助,温饱不能、缺医少药却前有强敌后有追兵、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以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翻越了终年积雪、陡峭险峻的高山,穿越了人迹罕至的草地,冲出了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一道又一道封锁线,使红军长征成为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什么力量支持着并让红军指战员们那样坚定不移、义无反顾、不屈不挠、视死如归地向前冲呢?正是因为在长征精神中所孕育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是他们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放在首位,坚信中国革命的事业一定会胜利,为此他们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红军在长征这个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过程中,正是靠这种崇高的理想支撑着他们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
因此,长征的胜利是坚定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的胜利,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是战胜一切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长征胜利的历史证明: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必定会激发出不懈的追求和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今天,对于新时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既面临着复杂的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的考验,又面临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
在这种种考验面前,保持党的先进性就需要大力弘扬对革命无限忠诚、对理想信念无比坚定的长征精神。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永葆先进性的精神动力。
因此,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我们要自觉做到既有远大理想,又能正视暂时的困难和挫折,自觉地把个人的奋斗目标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之中,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三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无一不是理想、信念等长征精神的时代体现和延续。
这正是长征精神的精神导向的时代价值之所在。
(二)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是长征精神时代价值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指长征精神在社会凝聚中作用的意义表现。
长征精神凝聚向心价值具有生成的科学性和存在的广泛性特点。
长征史表明:共产主义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的产生,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科学性特点。
这个价值本身的产生过程,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地武装、教育、塑造、规范、统一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们心理上归属感、亲和感不断得到满足和不断得到强化的过程。
长征精神凝聚向心价值存在的广泛持久性指的是它在社会群体中的长期的普遍渗透。
长征的胜利说到底是无产阶级的理想和信念所激发的革命精神的胜利。
长征精神表现出的理想、信念、情操、气概、风格、作风等,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诞生以来的高尚品德,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的积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以革命理想和信念为支柱的长征精神越来越“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
(三)长征精神的感召励志价值“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是长征精神感召励志时代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征精神的感召励志价值是号召、激励、感动人们的意义所在,是红军与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价值。
长征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永恒的丰碑。
72年沧桑弹指一挥间,尽管长征的历史随着时光的流逝已渐行渐远,但长征为我们播下了坚持“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信念和品质、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无坚不摧的斗志。
这种精神来源于我们优秀的民族精神,也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毛泽东对长征伟大意义所作的生动描绘直到今天仍然影响重大。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已经成为激励勇于奋斗的人们的最富鼓动力的座右铭。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人民军队的“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奋斗史。
万里长征,艰苦卓绝。
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他们坚信“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表现出了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